约翰福音第三章
第 3 章
尼哥德慕
约 3:1> 位高岂可轻易下问,我自己去解决好了──你看到尼哥德慕如何行吗?
3:1 耶稣的教训削弱了宗教领袖的权威,挑战他们的观念,故此,大多数法利赛人都很妒忌耶稣。尼哥德慕是法利赛人,也是公会的成员,他探求真理,相信耶稣可以给他答案。他虽是一个博学的经学教师,仍前来求教。不管你多么聪明、受过多么高深的教育,都必须要打开心灵来到耶稣面前,让祂用真理教导你。
约 3:1-21> 你说你想追求真理,你说你要看看究竟有没有神,你想你在这里只管说就成了吗?
3:1-21 尼哥德慕可能怕受到其他法利赛人质问,因此到了晚上才来找耶稣。后来,当他认识到耶稣是真正的弥赛亚,便勇敢地为祂辩护( 7:50-51 )。我们应学效他,亲自去追求认识耶稣。倘若我们相信耶稣如祂自己所讲的一样,那就应该为祂作见证。
论重生
约 3:3> 重生──一个革命性的观念,在挑战尼哥德慕,也在挑战你,你可接受?
3:3 尼哥德慕对神国的认识有多深?他从圣经得知这国将由神统治,且在地上实现,神的子民住在其中。耶稣告诉这位虔诚的法利赛人,神的国不只是临到犹太人,还会临到整个世界( 3:16 );祂又告诉他,除非他重生( 3:5 ),否则不能进入神的国。这实在是一个革命性的观念:神的国是个人的,而不是国家或民族性的,进入这个国的条件是悔改和重生。耶稣后来也说,神的国已经透过圣灵临到信徒的心中(参路 17:21 ),当祂再来审判世界,灭绝一切罪恶后,神的国就会完全实现了(参启 21-22 章)。
约 3:5-6> 从水和圣灵生的,前者容易,后者就……耶稣此话何解?
3:5-6 “从水和圣灵生的”可以指( 1 )肉体的诞生(水)与灵性的诞生(圣灵)两者的对比;或( 2 )藉圣灵获得的新生命,并透过洗礼显明这种重生,水亦可代表圣灵清洗洁净的工作(参多 3:5 )。
约 3:8> 从灵生的如风之出之没,祂说;我却不太理解,你可知道其中原委?
3:8 耶稣解释说,我们不能控制圣灵的工作,圣灵行事是不可预知或理解的,正如你不能控制自己身体的诞生一样,你也不能控制自己灵性的新生,这是神藉着圣灵赐给人的礼物(参罗 8:16 ;林前 2:10-12 ;帖前 1:5-6 )。
约 3:10-11> 认识圣经,却不认识祂,我总是如此,不知怎办……
3:10-11 这位犹太教师熟读经典,却不明白当中讲论弥赛亚的一切。知识并不是救赎,你需要认识圣经,但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圣经所启示的神,和祂赐予的救赎。
约 3:14-15> 只要我说我信,神就会帮助我?是这样简单吗?我还是有点担心……
3:14-15 以色列在旷野飘流时,神以火蛇惩罚那些叛逆的子民,被蛇咬快要死的人,若稍稍听从神的话,仰望高举的铜蛇,相信神会医治他们,就能得医治(参民 21:8-9 )。同样,当我们仰望耶稣,相信祂会拯救我们,我们就得着拯救。这就是神为我们预备救我们脱离罪恶捆绑的方法。
约 3:16> 一句差不多熟透的经文,倒过来你也许会背吧,除了熟悉外,还有……
3:16 这节经文突出了整个福音的重点──神的爱。真正的爱不是自私的,也不是只讲而不行动的,真正的爱是要传出去的,并以爱激发别人的爱心。神的爱就是真爱的典范,也是所有爱的基础。神付上最大的代价,以祂儿子的生命作为我们赦罪的赎价,使我们得到新生命,正显明祂的爱何等伟大。我们与别人分享福音时,也要效法这样的真爱,愿意牺牲,付上代价,好使别人也一同领受神的爱。
约 3:16> 现今世界多痛苦,要我永世面对,我不太想──如果永生是如此……
3:16 “永生”并不是延续这痛苦、会朽坏的生命,乃是活到永远的保证,神藉耶稣把祂的生命赐给信徒,叫他们永远与祂同在。
约 3:16> 相信耶稣?是的我相信;好,再问你一次,你怎样“相信”祂?
3:16 “相信”不单是理智上承认耶稣是神,乃是要信靠祂,承认惟有祂才可以拯救我们,让基督掌管我们一生。若你从未信靠耶稣,盼望你今天就相信并得着这永恒的生命。
约 3:18> 考考你的智慧,人要做什么才可以得救?是不是很简单呢?
3:18 很多人常常以为自己行善积德、满有才智、拥有财富,就可以得到保障,不必再惧怕什么。其实真正要惧怕的只有一件事──永远的刑罚,只有神才可以拯救我们脱离这个刑罚。我们要承认自己的缺欠,不能靠自己的努力而得到拯救,惟有求神在我们心里工作,使我们相信祂的救赎。耶稣所说的不信的人,是指那些完全拒绝或忽视祂的人,而不是一时怀疑祂的人。
约 3:19-21> 有人在神面前可以坦然无惧,有人害怕面对;现在机会就在面前,你的回应呢?
3:19-21 很多人不愿意自己的生命被神光照,害怕暴露本相,不愿意改变。当你渴慕顺服神,行事端正,而令这些人感到受威胁时,你不用诧异,因为他们惧怕你心里的光会把他们生命的黑暗面暴露出来。与其感到沮丧,何不为他们祷告,祈求他们有一天能认清活在光明中比活在黑暗中好得多。
约 3:25-30> 有时我们总会和人争辩到底,为的是保护我们的信仰;你看施洗约翰如何回应人的挑剔?
3:25-30 有人专门挑剔,希望播下纷争、不满和怀疑的种子;施洗约翰强调自己委身基督,结束了这场神学上的争论。强迫别人相信自己只会带来纷争,相反,让我们见证基督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表明对基督的委身,这样何人能驳斥我们呢?
约 3:26> 看见别人成功,心有不甘?酸溜溜?好像约翰的门徒一般,看带人信主是一项比赛吗?
3:26 施洗约翰的门徒看见群众跟随耶稣而不跟从约翰,心有不甘。我们看到别人成功地领人信主,也可能会忌妒,但要切记,我们真正的使命是使别人跟随基督,而不是跟随我们。
约 3:31-35> 耶稣?何许人也?我想查探一下,你可以告诉我吗?
3:31-35 耶稣的见证是最可靠的,祂从神而来,祂的话就是神的话。你如何回答“耶稣基督是谁?”这问题正好反映你整个属灵生命的境况。耶稣自称是神的儿子甚至是神自己,如果你只接受耶稣是一位先知或教师,那么,就已拒绝接受祂的教训了。约翰福音的中心就是指明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是弥赛亚、是救主这永恒不变的真理。当我们明白耶稣真正的身分,便自然会相信并接受祂所说的话。
约 3:36> 永生,不是死后才有的吗?
3:36 耶稣说,相信祂的“就有永生”,而不是“会有永生”。接受永生就是进入神永远的生命中去。所以,自我们灵性上获得重生的一刹那,便开始了永生。接受永生就是把自己的生命与神永恒的生命联结起来。
约 3:36> 人生重要的抉择,考哪间大学?买屋?结婚?约翰所说的是……
3:36 作者约翰一再阐明耶稣就是神的儿子,祂把生命中最重大的抉择放在我们面前,今天我们有责任选择顺从谁(参书 24:15 ),神希望我们选择祂和生命(参申 30:15-20 )。我们放弃选择,其实是选择不跟随基督,犹疑不决是致命的决定! ──《灵修版圣经注释》
约翰福音第三章
重生真义(三 1 ~ 15 )
思想 每人都有一个生命,但是生命的内涵与方向则各有不同。我的生命是怎样的呢?
在福音书中,我们看见耶稣身旁的,常常是税吏和罪人,但今回却有一个有财有势的人来找耶稣(参约十九 39 )。圣经记载尼哥德慕是一个法利赛人,法利赛人是犹太人中严守法律的一群人,他也是犹太人的官,是公会中的成员。公会是犹太人的高等法院,处理宗教事务,可见他是一位何等有地位的人。虽然有权有势,但是人仍需要有真正的宗教,才能得到满足。由于他的地位特殊,他只好夜间来找耶稣,避免他人的非议。他因耶稣所行的神迹而感到惊奇,但是耶稣则以“重生”的属灵真理,开启他的心窍。
重生的道理:世上每一个人都经历过从母腹生产出来的过程,这是一个极奇妙的生理现象。耶稣便借用这道理与尼哥德慕谈论“重生”。重生有三个不同的意思:
① 从头开始,完全的改变。
② 第二次的意思。
③ 从上头而生。
重生就是经历一次更新改变,而有新生的样式。重生也是再出生一次,不过这是发生在属灵的生命中。重生的过程不是人能做到的,它来自神的恩典与能力。综合来说,它指神在人心里所成就的更新的生命。
从水和圣灵而生( 5 ):水有洁净的功效,新生命的一个特质,便是藉神的道将污秽罪恶的生命清洗洁净。这个过程包括了悔罪、洗心革面、转向神。圣经又用“风”代表圣灵,人不能看见风,只能感觉到风,因而察觉风的存在。圣灵的工作也是一样,我们不能看见圣灵,但是圣灵在我们生命中动工,改造我们,使我们能成为圣徒,以致能进入“神的国”。
祈祷 主啊,我感谢,因的恩典与能力,使我得重生的生命。
爱与审判(三 16 ~ 21 )
约翰福音三 16 被称为“福音的精华”,这实在没有任何夸张成分,因它简单地将福音要素包括在内,这节经文告诉我们几点重要的真理:
1. 救恩来自神,由神开始。
2. 神的本质就是爱(参约壹四 8 ),祂的爱普及世人。
3. 神藉祂的独生子耶稣基督完成救恩的工作。
4. 相信祂的人就能得救恩,从罪恶灭亡中被拯救出来,进入永恒生命的国度里。
随这节经文,我们看到一个爱与审判的矛盾道理。三 16 清楚说明神因爱世界的人,而差遣他的儿子来到世界。但是在九 39 却记载了耶稣另一句话:“我为审判到这世上来。”两者怎能同时是真理呢?
着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位朋友亚基表德( Alcibiades ),当他每次见到苏格拉底时便对他说:“我恨你,因为每次见到你的时候,你都让我看见自己的丑陋。”一个好人常常不自觉地会成为他人的审判者,就是当他人见到他,与他相比时,那人便会见到自己的真面目。耶稣来到世上也是这样,当人看到这完美的一位时,便会看到自己的罪,只是人仍然可有两个选择:
① 相信祂( 16 、 18 ):相信的人便会得到救恩,行在光明中。
② 敌对祂( 19 ~ 20 ):这些人仍在黑暗中,最终乃是灭亡。不过,这不是神要定他的罪,乃是他自己的抉择定了自己的罪。
祈祷 主啊!感谢为我牺牲的爱。
谦卑顺服(三 22 ~ 36 )
这段经文记载了施洗约翰下监前为耶稣所作的最后一次见证。事情的起因,乃是由于约翰的门徒看见原先跟随他们老师的人,已转去跟随耶稣,他们的老师被背弃,居于次等的地位,于是心中产生妒念来,然而约翰的看法则不同。在这里,他再一次为耶稣作见证,这见证显明了约翰谦卑顺服的品格。
他再次指出他只是基督的先锋( 28 ~ 30 )。在犹太传统思想中,以色列是神的新娘,神乃是以色列的新郎。此外,在犹太的婚礼中,有新郎的朋友担任新郎新娘的联络人,甚至代为安排婚礼,约翰就是用了这两幅图画。一方面指出耶稣基督是新郎,信祂的人(教会)就是新娘(参林后十一 2 ;弗五 22 ~ 32 )。他自己是新郎的朋友,他的任务就是为新郎找寻新娘。当他把新郎新娘引至联婚时,他的责任便完成了,他毋须嫉妒新郎新娘。反之,当他看见任务完成时,便心满意足了( 29 )。
他指出耶稣能吸引人,乃是神给予祂的能力和恩惠( 27 、 31 、 34 ~ 35 )。约翰的见证是要指出耶稣乃是从天上来的,人可以藉祂知道天上的事;约翰又说,神将圣灵完全倾在祂的身上。圣灵的功用是叫人明白真理(参约十六 13 ),现在圣灵完全在耶稣身上,故祂能完全认识和明白神的真理;因此,人可以藉祂来明白神的真理。
最后,约翰指出永恒的选择已摆在人面前:永生或神的忿怒( 36 )。只是有不少人拒绝这真理,但是接受的人,便会明白神的话就是真理( 32 ~ 33 )。
祈祷 主啊,我愿被所使用,使的真理得兴旺。──《新旧约辅读》
约翰福音 第三章 注释
3:1-21 与尼哥底母谈话
1
「犹太人的官」:即犹太公会(最高议会)的成员(见串1)
。尼哥底母的事迹亦见於7:50;
19:39。
3
「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是耶稣的惯语,以示郑重,见1:51。
「重生」的「重」字,原文兼具「再次」(加4:9)和「从上
头」(约3:31; 19:11)两含意。
「神的国」:屡见於符类福音,指神的统治权及版图。
(见串6)约翰福音多以「生命」或「永生」取代之,只在此
处(及5节)采用这称号。
「见」:与5节的「进」,意思相若。
4
尼哥底母显然只想到「重生」一词中「再次生」的意思,因
而误解了耶稣的重点。
5 「从水 ......
生」的「水」字,有几个可能的解释:
1 指信徒肉身上的洗礼(参罗6:4)。
2 指施洗约翰的洗礼,代表悔改。
3 指带有洁净功用的神的道(参约15:3; 弗5:26; 雅1:18)。
4 是「圣灵」的代名称,如此,「从水和圣灵」的「和」
字,可能应译作「就是」。
从下文看来,可以肯定的是:「重生」是从神而来,藉着圣灵
而得(参1:12-13; 多3:5;
雅1:18)。
6
「肉身」:指人作为被造物的脆弱及限制;也可能暗示:犹太
人不能凭着与亚伯拉罕的血统关系而进入神的国。灵与肉身的
对比,参6:63; 7:19。
7
「必须重生」:人无法凭自己的努力真正认识神、顺服神,及
讨神的喜悦,参诗51:5; 耶17:9;
可7:21-23; 林前2:14。
8 「风」:原文与灵字同。
10 「你是 ......
明白这事吗」:有关重生的必须,旧约早有暗示,
见结36:24-26。
13 有古卷略去「仍旧在天」几个字(参新译本)。
14 摩西举铜蛇,使被火蛇咬伤的百姓能瞻望铜蛇得生,
见民21:5-9。
「人子 ......
被举」:既指耶稣被钉上十字架一事,亦指 得荣
耀一事(见串14)。
14-15
人得以重生的条件是信靠钉十字架的耶稣(参彼前1:18-25)。
这带来的福气是:
1 永远的生命(见串15)、
2 神儿子的名分(1:12;
加3:36; 罗8:16, 17)、
3 新的一切(林後5:17;
弗2:10)、
4 神性情的享用(彼後1:4)及
5 在基督里的胜利(约一3:9;
5:4, 18)。
16-21
耶稣对尼哥底母的回答,可能在15节完结,下文或为作者的评
注。神将独生子赐下,叫人联想到亚伯拉罕献上独子以撒一事
(创22:1-12)。
「得救」和「定罪」(审判),是本书的主题(参5:22; 8:15;
9:39; 12:47)。
虽然耶稣到世上来的目的主要不是为定人的罪
(3:17),但人得救抑被定罪,在乎他对耶稣的态度,是信抑
不信(参5:24),是爱光(善)抑爱黑暗(恶)。
3:22-36 於洗约翰的另一见证
22 「耶稣 ...... 施洗」:参3:26;
4:2。
23 「靠近撒冷的哀嫩」,可能是撒玛利亚的村庄。
29 施洗约翰自谦为新郎的朋友,而高抬耶稣为新郎。
旧约曾用婚娶的比喻描写神和 子民的关系(何1-2)。
耶稣亦曾以新郎自居(见串3:1)。
31-36 可能是作者对施洗约翰上述宣称的评语
31 「从天上来的」:即13节的「人子」。
「从地上来的」:指施洗约翰与犹太人(见8:23)。
36
「有永生」:永生不只是将来的盼望,更是相信耶稣者现在己
约翰福音第三章
夜间来访的人(Ⅰ)(三 1-6 )
我们见到耶稣多半是在平民当中;但在这里我们见他接触到耶路撒冷的一个贵族份子。有几件关于尼哥底母的事,是我们可以确知的。
(一)尼哥底母一定很富有。耶稣死后,尼哥底母为他的遗体买了“约一百斤的没药和沉香”(约十九 39 ),只有富人才出得起这么多的钱。
(二)尼哥底母是个法利赛人。法利赛人在许多方面都是全国最优秀的人,他们的数目从来没有多过六千人。他们属于 chaburah 即所谓兄弟的组织。他们加入这个组织时要在三个见证人面前起誓终身遵守律法的每项细节。这是什么意思?对犹太人来说,律法是全世界最神圣的东西。律法是旧约的头五本书,他们相信律法就是上帝最完满的话语,加一字或减一字都是罪大恶极的。如果不是明显包含,也必定有暗示。如果它不是有许多字句,也一定可以推论。律法实在包括伟大、广博、高贵的原则,是一个人要好好遵行的。但后来的犹太人,就嫌不够。他们说:“律法是完备的,它包括要过完善生活所需的一切,因此在律法里面一定有一条规则去统领每一个人每一时刻所做的每一件事。”所以他们就从律法的大原则中编出无数的规则去统领生活中每一个埸合。换言之,他们把律法的大原则变成墨守成规者的条文细则。
想看他们所做的是什么,最好是看安息日的律法。圣经本身告诉我们只要记得安息日,守之为圣,当日不可工作,无分主仆或牲口都是如此;后来的犹太人不满足于此,竟花了经年累月,世代相承的时间去证明什么叫做工作,列出安息日什么工作当做什么不当做。米示拿( Mishnah )就是许多文士用毕生光阴编出来的律法。他们也终生遵守这些条文细节,在米示拿中关安息日的规则竟达廿四章书。他勒目( Telmud )是解释米示拿的注释,在耶路撒冷的他勒目,用以解释安息日的一段竟长达六十四卷半,在巴比伦的他勒目则长达对开纸本一百五十六页。据说有一位拉比要花两年半的时间去研究米示拿的二十四章书中的一章。
他们所做的事就是这样,在安息日打一个结就是工作。但必须为一个结下定义,“以下打的一些结就算是犯了罪;赶骆驼的人打的结,和水手打的结。打结的人犯罪,解结的人也是犯罪。”但另一方面又规定凡用一只手打结或用一只手解结则是合法的。“一个妇人可以打衬衫的结,帽带的结,腰带的结,鞋或凉鞋的结,载酒和油的皮袋的结。”试看有什么会发生?假定一个人想在安息日放一个桶到井里取水,他不能绑上一条绳,因为安息日在绳上打结是不合法的。但他可以把绳绑在妇人的腰带上然后把桶放下到井里,因为在腰带上打结是合法的,这对文士和法利赛人是有关生死的事;这就是宗教,他们认为这就是取悦上帝和事奉上帝。
又以在安息日旅行为例,出埃及记十六章廿九节说:“第七天各人要住在自己的地方,不许什么人出去。”因此安息日的旅途只限于二千 cubits ,即 一千码 。但如果绑 一条绳横过一条街道的末尾,整条条街就当作一间屋,一个人就可以在街道末尾以外再走 一千码 。又如果一个人在礼拜五晚在某处放下足够一餐用的食物,那地方就变成他的家,他可以在安息日在这地方以外再走 一千码 ,这些规条细则就累积了千百条之多。
又以担重担为例,耶利米书十七章廿一至廿四节说:“你们要谨慎,不要在安息日担什么子。”所以又要替担子下个定义。就是“食物是与一个无花果干同样重量的,酒是够调和一酒杯的,牛奶是够一口吞下去的,蜜糖是够敷在一个伤口上的,油是够膏一个小会员的,水是够弄湿一块敷眼膏的。”等等,因此要决定一个妇人可否戴别针,一个男人可否装上木脚或戴假牙,可否举起一张椅子或小孩?诸如此类的事是否算是背担子而引起许多的争论和订定无数的规则。
文士 制定这些规则, 法利赛人 献上全生去遵守。显然,无论一个人怎样被导入迷途,如果他愿意遵守这几千条规则,他一定是个很诚恳的人。这正是法利赛人所做的。 法利赛 的意义就是 分别开来的人 。法利赛人就是将自己从所有平常的活中分别开来,去守文士律法的每项细节的人。
( 3 )尼哥底母是犹太人的长官。此字是 archo{n ,就是说,他是公会的一员。犹太公会由七十人组成,是犹太人的最高法庭,当然在罗马政权之下它的权力比起以前一个时期是较为有限的,但仍然有相当的权力。特别是公会对全世界的犹太人都有宗教的裁判权,它的职责之一就是要搜查和对付任何被疑为假先知的人。尼哥底母会来见耶稣实在是件惊人的事情。
( 4 )尼哥底母可能出身于犹太名门。主前六十三年罗马人与犹太人交战,犹太戋的领袖亚里斯托布勒( Aristobulus )派遗大使名叫尼哥式母的去见罗马皇帝庞培( Pompey )。较后,耶路撒冷沦陷时,协商 戍部队投降的人是哥利安( Gorion ),他是尼哥米特斯( Nicomedes )或尼哥底母的儿子,很可能这两个人都和本段经文所的尼哥底母同属一家族,这是耶路撒冷最杰出的家族之一。如果这是真的,使人惊奇的就是这个犹太贵族竟来见这位曾经是拿撒勒木匠而无家可归的先知,和他谈论有关自灵魂的事情。
尼哥底母在夜间来见耶稣,可能有两个理由。
( 1 )可能是小心的绿故。尼哥底母不敢在日间来,坦白地说,他怕牵连自己和公会的成员。我们不应怪责他。有这样背景的人竟然来见耶稣,已足以使人惊奇了。他夜间来见当然比不来好得多。尼哥底母能克服他的偏见,他的教养和他的整个人生观来耶稣,实在是一项恩典的奇迹。
( 2 )可能还有其他原因。拉比们认为学习律法最好的时间是在晚上,不玫受到骚扰,耶稣整天都被人 所包围,尼哥底母在夜间来可能是想有一段绝对单独而完全不受骚扰的时间。
尼哥底母是一个有困惑的人,他有一切的尊荣,却在生命中缺少些东西,他来见耶稣可能是彻夜的长谈,希望在夜间的黑暗中找到亮光。
夜间来访的人(Ⅱ)(三 1-6 )(续)
约翰记载耶稣与求问者谈话的时候,他有一种特别的方法。我们可以在这里看得很清楚,先是求问者发言(三 2 )。耶稣的回答却难以明白(三 3 )。求问者于是误解了这答话(三 4 )。耶稣继而回答得更难明白(三 5 )。然后是一大段谈话与解释。约翰用这个方法来记载,目的要使我们见到人应当怎样自己思索,好叫我们也能这样做。
尼哥底母来见耶稣,告诉耶稣他的神迹使人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耶稣回答说神迹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内心生活的改变,以致这种改变只能用新生去形容它。
耶稣说人要 重生 ,尼哥底母误会了他。这误会可以从修订本译作 更新 这个字看到,希腊文 ano{then 有三个不同的解释:( 1 ) 完全地,根本地,由最初开始。 ( 2 ) 再次 ,即 第二次 。( 3 ) 从上面 ,即 来自上帝 。我们不可能将这三个意义都放进一个英文字里,但这三个意义都是在 重生 这个词语里,重生要经历这些根本的改变以致它像新生一样;有些事必须发生在灵魂里,因此可以用再生一次去描写它;整个过程不是人所能做的,它来自上帝的恩典与能力。
我们读到这故事和尼哥底母所讲的话,似乎尼哥底母只明白第二个意思,而且只照字面解释,因此他说,人已经老了,怎能进母腹再生一次?尼哥底母的疑问含有更多的意义。在他心中有一颈重大而未满足的渴望,他仿佛以无限的期望说:“你讲到重生,你讲到这重大而澈底的改变是如何的需要,我知道这个 需要 ,但以我的经验来说是 不可能 的。我极愿意有这种改变,但你却告诉我,一个长成了的人,必须进母腹再生一次,这有什么可能?”尼哥底母所质疑的不是这改变的 意愿 ,这一点他懂得很清楚;他所问的是 可能性 。尼哥底母所面对的一个永恒的问题,是一个人想转变,自己却无能为力。
重生 这个词,这 新生 的理念,在新约中随处可见。彼得讲到上帝 重生 了我们,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彼前一 3 ):他讲到 重生 不是由于能坏的种子,而是由于不能坏的种子(彼前一 22-23 )。雅各讲到上帝用真道 生 了我们(雅一 18 )。提多书讲到 重生的洗 (多三 5 )。有时形容为随 死亡而来的复活或新生。保罗讲到基督徒与基督同死,然后复活有新生命 (罗六 1-11 )。他谈及那些新信主的人在基督里为 婴孩 (林前三 1-2 )。任何人在基督里都是 新造 的人(林后五 17 )。在基督里作新造的人(加六 15 )。那 新人 是照 上帝的仁义造的(弗四 22-24 )。在基督道理开端的人都是婴孩(来五 12-14 )所以说,在新约中这种 重生 , 再造 的观念随处可见。
在新约时期听见这个观念的人是一点都不希奇的。犹太人知道什么叫再生。一个改教者加入犹太教,一个教外的人变成犹太人,藉 祈祷、献祭和洗礼,他被接纳加入犹太教,他就是 重生 的。拉比们说:“一个改教者接纳犹太教就像一个初生的婴孩。”改变是这样澈底,以致他先前所犯的罪都取消了,因为现在他己是个不同的人了。甚至在理论上来说,这样一个人可以和他的母亲或姊妹结婚,因为他完全是一个新人,所有旧的关系都打破了。
犹太人固然熟悉重生的观念,但希腊人也知道重生的观念而且知道得很澈底。这时期希腊人最信奉的宗教是神秘宗教。神秘宗教都是建基于一个受苦、死亡、而复活的神身上的。他们把这个故事常作受苦剧上演。新入教者经过长时期的预备、教导、苦修和禁食,戏剧就上演;此时配以美妙的音乐,隆重的仪式、烧香、这一切都以情感去演出。戏剧一直上演的时候,崇拜者的目的就是要变化为神明。经过那神的受苦,而分享他的胜利与神圣生活,神秘宗教使人与神有神秘的契合,当这契合达到的时候,用他们的术语说,这个新入教者就得以再生了。希耳米神秘宗教( Hermetic Mysteries )的一个基本信仰就是:“没有重生就没有救拯”。亚普类乌( Apuleius )说他入教时是经迥一次“志愿的死亡”,因此获得“灵性的生日”,“仿佛再生一般”。许多神秘宗教的入教仪式都在午夜举行,那是当 那日死去而又复生。在弗吕家( Phrygian ),新入教者经过仪式之后就喂以奶,仿佛他是个新生的婴孩一样。古代的世界都知道重生再造,处处渴望它,寻求它。神秘仪节中最着名的就是牛祭( taurobolium )。入教的人被放进一个坑内,坑顶盖以一个有许多格子的上盖,在其上杀一头牛,使血下流,入教者举起头来沐浴在血中。他既被血洗过,出坑时他就得以再造而进入永生,基督教带 重生的信息来到世界,那正是全世界所追求的东西。
这样,重生对我们又有什么意义呢?在新约,尤其是第四福音,有四个个密切相关的观念,有重生的观念;有上帝国的观念,这上帝国是已经重生了的人才可以进去的;有作上帝子女的观念;有永生的观念。这重生的观念不只是第四福音特有的,在马太福音中我们见到这伟大的真理更简单更生动地表达出来,“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太十八 3 )。所有这些观念都有一个共通的思想在背后。
重生(三 1-6 )(续)
让我们用 上帝的国 开始。上帝国是什么意思?在主祷文中有最好的定义,有两项祈求并列在一起:
愿父的国降临,
愿父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犹太风格的特点就是把事情讲两次,第一次讲出来,第二次用不同的方法复述一次加以解释、补充。诗篇是最好的例子显明这种独特的犹太风格。这在技术上叫做平行句。
“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
雅各的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诗四十六 7 )
“因为我知道我的过犯,
我的罪常在我面前。”(诗五十一 3 )
“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
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诗廿三 2 )
现在我们把这原则应用在主祷文的两句祈求上面。第一句是祈求,第二句加强和解释第一个祈求。因此我们得出一个定义: 上帝国乃是上帝旨意得以完全施行的社会,在地上好像在天上一样 。因此,在上帝国的意义就是要过一种生活,自愿地将一切降服于上帝的旨意之下。我们要达到一个地步,就是毫无保留地完全接纳上帝的旨意。
现在让我们想想 为子之道 ( Sonship )。为人儿子有莫大的 权利 。相信的就给他们权柄做子(约一 12 )。为子之道最重要的就是 顺服 。“有了我的命令又 遵守 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约十四 21 )。为子之道最重要的就是爱;而爱最重要的就是顺服。我们不能真正说爱弓个人而又做些使那个人伤心的事。为子是一项权利,但这项权利唯有在完全顺服之后才能得 。因此我们见到为上帝的儿子与进天国是同一件事。做上帝的儿子与做天国的子民的人,都是那些能够自愿接纳上帝旨意的人。
现在我们来看看 永生 ( eternal life )。说 永恒 的生命( eternal life )比说 永存 的生命更好。( everlasting life )永恒的生命不单是指其延续性,永不停止的生命可能是在地狱而不是在天堂,这一点至为清楚。永恒的生命背后的意义是指某种生命的质素,那是怎样的一种生命?只有一位能用这形容词永恒( aionios )去形容他,而这一位就是上帝。永恒的生命是上帝所属的生命;也就是上帝的生命。进入永生就是进入上帝所属的生命,人被高举脱离人类的、过渡的事物,而进入只属于上帝的快乐与平安里面,很明显地一个人若要进入这种与上帝亲密的团契里则只有在人能够把爱、崇敬、忠诚、顺服献给他的时候方可达成。
于此我们就有三种重大而互相关连的概念。就是进入天国,做上帝的儿子,和永生的概念。而这一切都基于完全顺服上帝的旨意上,就在此产生了 重生 的观念,也就是这一点把这三个观念联系在一起。显然,如果我们单靠自己的力量,我们不可能完全顺服上帝;唯有上帝的恩典进入我们,占据我们,改变我们,我们才能献上当献的崇敬与忠诚。只有藉 耶稣基督我们才能重生;只有当他进入我们的内心住在那里时我们才会有改变。
改变一旦发生,我们就从 水 和 圣灵 而生。这里有两个思想。 水 是洗净的象征,当耶稣占有我们的生命时,当我们全心爱他时,过去的罪都被赦免与忘记。 圣灵 是力量的象征,当耶稣占有我们的生命时,不只是过去被赦免被忘记;如果这就是一切,我们很可能重新将生命蹧蹋;但这新的力量进入我们,使我们完全改变过来,并能做自己所不能做的事。水和圣灵象征洗净和基督力量的加强,水抹净过去,圣灵给我们将来的胜利。
最后约翰在这段经文中写下一个伟大的法则;从肉身生的就是肏身,从灵生的就是灵。人靠自己就是靠肉身,他的力量只限于肉身所能做的事。靠自己只有被击败受挫折;这是人类普遍的经验。这点我们知道得很清楚,但圣灵的本质就是它的力量和生命是超过人的生命和力量的。当圣占有我们的时候,人性失败的生命变成上帝胜利的生命。
重生既是这样的一种改变,因此只能用再生或再造去形容它。当我们爱耶稣,让他进入我们的内心时,就发生了改变。我们的过去得以赦免,我们的将来有圣灵的装备;我们就可以真正的接纳上帝的旨意,变成天国的子民,变成上帝的子女,然后我们进入永生,那正是上帝的生命。
知而后言(三 7-13 )
误会有两种。一种误会是由于误会的人未能达到知识与经验的某一程度去把握真理。若一个人是在这情况之下,们的责任是尽可能的向他解释,使他能够把握那给予他的知识。但有一种人不明白,是由于不愿意明白,他看不见是由于他不愿意看见。人可以故意关闭他的心门,因他不愿意接受。
尼哥底母就是这样,有关来自上帝的新生的教训对他不应该是陌生的。举例来说,以西结就一再提到人要再造新的心。“你们要将所犯的一切罪过,尽行抛弃,自作一个新心,和新灵。以色列家啊,你们何必死亡呢”(结十八 31 )?“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里面”(结卅六 26 )。尼哥底母是圣经专家,先知们再三地讲过这些话,耶稣现在也是这样讲,如果一个人不想重生,他会故意不明白重生是什么意思。如果一个人不想改变,他会故意关闭自己的眼睛、头脑、心灵,不让那能改变他的力量进来。我们当中许多人的问题就是,当耶稣基督要来改变我们再造我们的时候,我们会或多或少地回答说:“不,谢谢你,我很满意我现在的样子,我不想改变。”
尼哥底母在另一次为自己的辩护中败下阵来。他事实上说:“你所讲的重生或有可能,但我不明白事情怎样进行。”耶稣的回答有赖希腊的 灵 ( pneuma )字。此字有两个解释, Pneuma 就是 灵 ,同时也解作 风 。希伯来字 ruach 也是一样解释为 灵 与 风 。所以耶稣对尼哥底母说:“你可以听见、看见、并感觉到风 pneuma , 但你不知道它从何处来,往何处去 ;你可能不明白风如何吹,为何吹;但你可以见到它所做的。你可能不知道一阵强风从何处来,往何处去,但你可以见到它留下了扫平的田野和拔起的树木。你可能不明白许多有关风的事,但它的后果是很清楚的,人人可见的。”于是他继续说:“ 圣灵 ( pneuma )亦正是如此,你可能不知道圣灵怎样作事,但你可以见到圣灵在人生命中产生的效果。”
耶稣说:“我们所讲的不是理论的东西,而是我们实际看见的。我们可以指出每一个被圣灵的能力重生了的人。”赫顿( John Hutton )博士常讲起一个工人,他曾经是个醉汉,后来悔改了,他的伙伴尽可能使他觉得自己是个傻瓜,他们对他说:“当然你不会相信神迹这类东西,比方,你总不会相信耶稣将水变成酒吧。”那人回答说:“我不知道当他在巴勒斯坦的时候有否将水变为酒,但我确实知道就在我的家中他将啤酒变为家私!”
这个世界有许多东西是我们每日都使用却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原理的。我们当中知道电力、收音机或电视机怎样活动的人不多,但我们并不因此就否定这些东西的存在。我们当中许多人都驾驶汽车而对它的构造与转动却不大了解,但我们并不因缺乏汽车的知识而不去运用一辆汽车且享受它可能带给我们的便利。我们可能不明白圣灵怎样作工,但圣灵在人的生命中所引致的后果是人人可见的。对基督教无可置辩的事实就是一个基督化的生活。如果一种信仰能将坏人变好,那就没有人能够否定它。
耶稣对尼哥底母说:“我已经把事情讲得很简单,使你容易明白。我用人类日常生活的简单写照,而你并不明白。如果简单的事物你都不明白,你怎能期望明白更深奥的事情呢?”这对我们每人都有项忠告。参加一个小组讨论,坐在书房里读书都是容易的,讨论基督教知识上的真理也是容易的;但最基本的事就是要体验基督教的力量。而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找错目标,以为基督教是拿来讨论的东西而不是要去经验的东西。对基督教真理的范畴有知识上的了解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对耶稣基督的能力有重要的活生生的经验。当一个人找医生治疗,要接受手术,或遵守医生的嘱咐服食药物的时候,他并不需要明白人体解剖学,也不需要知道麻醉药的科学后果,更不需要知道药物怎样在他体内活动。一百人中有九十九个接受治疗而痊愈的人毋需说出他们是怎样被治好的。基督教也是如此,在它的中心有一个奥秘,但不是知识欣赏的奥秘,而是救赎的奥秘。
读第四福音有一个困难,就是不知道耶稣说的话何时中止而作者说的话何时开始,约翰将耶稣的话想了这么久,以致他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思想融汇在耶稣的话中。几乎可以肯定,这段经文最后的几句话是约翰说的。好像有人问:“耶稣有什么权柄说这一切?我们有什么保证足以证明那是真的?”约翰的回答是简单而深刻的。他说:“耶稣从天上下来将上帝的真理告诉我们。他与世人为伍而又为世人而死,然后回到他的光荣中。”约翰的论点就是耶稣说话的权利来自他亲身认识虍帝,他直接由天堂的奥秘中来到人间,耶稣所讲的是最贴切的上帝的真理,是上帝心思的化身。
被举起的基督(三 14 , 15 )
现在约翰回头看一个奇怪的旧约故事,那是记载在民数记廿一章四至九节的。在他们走过旷野的时候,以色列的百姓发怨言,后悔他们离开埃及。上帝派一批毒蛇惩罚他们;百姓悔改求饶。上帝教摩西做一条蛇的模型,在营地当中举起来;凡仰望这蛇的都得 医治。这故事使以色列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这铜蛇变成偶像,在希西家的时候铜蛇被毁因为百姓拜它(王下十八 4 )。犹太人经常都因这件事感到困惑,他们是绝对不许雕塑偶像的。拉比们便这样解释:“给人生命的不是那蛇。当摩西举起那蛇的时候,以色列人观看而人里信赖那位命令摩西这样做的,就是说,上帝医治了他们。”医治的能力不在铜蛇,它只不过是象征,指向上帝;他们遵照去做的时候,他们就得到医治。
于是约翰就用这个古老的故事阐明耶稣的比喻,他说:“那蛇被举起,人看 它,他们的思想转向上帝,藉 他们所信赖的上帝的能力他们便得以治好。耶稣也同样被举起,当人们的思想转向他,相信他的时候,他们也会找到永生。”
这里含有极富暗示性的一点。希腊文的 举起 是 hupsoun ,这字很奇怪,用于耶稣可有两个意义,可用作 在十字架上被举起 ,也可用作 在荣耀中 他升天时被举起。用于十架方面是在约翰八章廿八节;十二章卅二节。用作升天进入荣耀中是在使徒行传二章卅三节;五章卅一节;腓立比书二章九节。耶稣被举起,在他一生中有只重意义──在十架上被举起,和被举起进入荣耀中。两者又是不可分离地相关的,任何一面都不能单独发生。对耶稣而言,十架引向荣耀的道路,要是他拒绝背负十架,逃避十架,采取步骤躲开它(这在他是很容易做到的)他就不会有荣耀。对我们也是一样,如果我们喜欢,我们能够选那易走的路;如果我们喜欢,我们可以逃避每个基督徒都要背负的十架。如果我们这样做,我们就失去光荣,这就是人生不可改变的法则之一;那里没有十架,那里就没有冠冕。
在这段经文中有两项表达的方式,我们必须认识其意义。我们虽然不可能尽量根寻其全部意义,因为其意义都是多过我们所能发现的,但我们至少可以试试把握其中的一些意义。
(一)有一句是讲到 信耶稣 的。至少有三个意义。
( 1 )是说我们要全心相信耶稣所宣示的上帝。相信上帝爱我们,关心我们,赦免我们。犹太人不容易相信这些,因为他们看上帝根本将律法加之于他的百姓身上,如果他们破坏了律法就该受惩罚。犹太人看上帝好像法官,人就像审判席上的罪犯。犹太人看上帝又是个苛求人向他献祭的上帝,进到上帝面前的人就要付出上帝所提出的代价。很难想像上帝不是个等 罚人的法官,等抓住工人错处的工头,而是个只渴望错误儿女归家的父亲。耶稣为要告诉人这个信息,竟付上了他的一生和死亡的代价。除非我们全心相信这点,我们不可能开始做基督徒。
( 2 )我们怎能肯定耶稣知道他所说的好消息?有什么东西保证这个好消息是真的?我们在这里就谈到信仰的第二个法则。我们一定要相信耶稣是上帝的儿子,在他身上有上帝的心思。耶稣知道上帝是这样清楚,他是这样接近上帝,他是这样与上帝合一,以致他能够将有关上帝的绝对真理告诉我们。因为上帝的心思在他里面。
( 3 )信心还有第三个要素,我们相信上帝是个仁爱的父亲。我们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我们相信耶稣正是上帝的儿子,因此他所讲有关上帝的事都是真的,我们要完全信赖。他所说的我们都要去做;他所命令的我们都要服从。当他要我们将自己毫无保留地交给上帝时我们就应当这样做。我们一定要在行动上遵从耶稣的话,在生命中的每一个小动作都要毫无疑问的服从耶稣。
(二)第二个重大的短句就是 永生 。上文提到永生就是上帝的生命,但我们要问:如果我们享有永生,我们得 的是什么?如果我们进入永生,那是怎样的一种生命?享有永生就是把每一种关系都包含在平安里。
( 1 )它使我们与上帝和好。我们不再在一个专制的帝王面前畏缩,或躲避一个严厉的法官。我们是与我们的父亲同在家中。
( 2 )它使我们与人和睦。我们既被宽恕,我们也当宽恕别人,它使我们看人如同上帝看他们一样。它使我们与所有的人都同属一个大家庭,在爱中契合。
( 3 )它使我们与生命协调。如果上帝是父亲,上帝的一切行动莫不是为了人的好处。勒斯( Lessing )说,如果他有一个问题问那知晓万事的斯芬克斯( Sphinx 按:希腊神话的带翼狮身女性),他一定问:“这个宇宙是否友善的?”我们既相信上帝是父亲,我们便相信父亲不会使他的儿女流一滴不必要的泪。我们也许不会了解生命更多一些,但我们也不会再埋怨生命。
( 4 )它使我们与自己和好。归根结底,人最怕的是自己。他知道自己的弱点;他知道自己所受的试探;他知道他自己工作和生活的要求。但现在他知道他与上帝一同面对这一切。不是他自己活 ,而是基督在他里面活,有一种平安建基在他生命的力量之上。
( 5 )它使人确知,在世上最深切的平安也不过是将要来临的永恒平安的影子。它给人一个希望,一个目标,成为旅途的终点。它给人在此时此地有一个光荣而奇妙的生命,而同时又拥有一个将要来临的更完美的生命。
上帝的爱(三 16 )
所有的伟人都有他们最爱的经节;但这经节被称为“ 每一个人的经节 ”。因为在这节经文里对每个简单的心灵都有福音的要素。这经节告诉我们一些重大的事。
(一)它告诉我们所有主动的救赎都是出自上帝。有些传讲基督教的方法使人听起来似乎上帝是要接受和解的,是要被劝告才宽恕人的。有时人们的讲法好像要画出一个严厉的、愤怒的、不宽恕人的上帝;和一个柔和的、有爱心的、宽恕人的耶稣。有些人将基督教的信息这样传讲,以致似乎是耶稣做了一些事使上帝对人的态度由定罪变为宽恕。但这经节告诉我们是上帝开始一切,是上帝差遗他的圣子,他差遗他的圣子是因为他爱世人,在一切的背后都有上帝的爱。
(二)它告诉我们上帝的本质就是爱。我们很容易想像上帝看见世人的不理会不顺服和背叛而说:“我要摧毁他们、教训他们、惩罚他们,直至他们回转过来。”我们很容易想像上帝要人类效忠,为了满足他对权力的欲望,和对我们称之为绝对顺服的宇宙的欲望。但这经节伟大之处,在于它显明给我们看,上帝采取行动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了我们。不是为了满足他权力的欲望,不是为了带来一个顺服的宇宙,而是为满足他的爱。上帝不像一个专制的君王,对待每一个人都像对待一个卑屈的臣子。上帝是父亲,他不会快乐。除非四处游荡的儿女归家,上帝不会击打人来顺服他;他只渴望他们,寻求他们进入他的爱中。
(三)它告诉我们上帝之爱的广阔。上帝所爱的是整个 世界 \cs8 ,而不只是一个国家,不只是善良的人,不只是爱他的人,而是全世界;那些不能爱的和不可爱的人,寂寞而没有一个人去爱他们的人,爱上帝的和从来没有想到上帝的人,安息在上帝之爱中的和拒绝上帝之爱的人──所有的人都包涵在上帝广博的爱中,正如奥古斯丁所说的:“上帝爱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仿佛把我们当作只有一个人似的去爱我们。”
爱与审判(三 17-21 )
在这段经文里我们见到第四福音一个显明的矛盾──。我们刚才正想 上帝的爱,现在突然要面对审判与定罪。约翰刚才说因为上帝这样爱世界以致差遗他的儿子来世;稍后他却记录了耶稣的话:“我为审判到这世上来”(约九 39 )。怎能两样都是真的呢?
如果单给人以爱的经验,很有可能那经验竟变成为对他的评判。如果单给人以喜乐的经验,很有可能这经验竟变成对他的评判。假设我们很喜爱伟大的音乐,则交响乐里的雷电声更能使我们接近上帝;又假设我们有一个朋友一点都不懂得这类音乐。如果我们想将那么美妙的经验介绍给这位朋友,和他分享;使他接触这种我们所欣赏的听觉的美,目的只是希望他经验新的快乐。我们于是带他到一个音乐会去听交响乐,不久他就坐立不安,四围观望,表现出极不耐烦的样子。这个朋友就给他自己下了判语,他是个没有音乐细胞的人,那经验原本是可以带给他新喜乐的,却变成了对他的评判。当我们面对伟大的人物时,常会遭遇这样的事。比方我们带一个人去看艺术杰作;带他去听一个伟大布道家的布道;或给他一些巨着去阅读;带他去看些美丽的事物;他的反应就成为对他自己的一种评判。如果他一点不感到到美,不感到兴奋,我们就知道他的生命里缺少一些东西。据说有一个艺术馆的招待员带 一位宾客在馆内周围游览。里面有些是无价之宝,无疑是天才的杰作,深具永恒的美。游览完了那宾客说:“啊,我对你们的旧图画并不十分兴趣。”佑招待员安静地说:“先生,我想提醒你,接受批判的不是这些图画,而是看画的人啊。”那个人所作的 反应就显明了他可怜的无知。
人对耶稣的反应也是一样。当一个人被带到耶稣面前,他的灵魂因所见到的奇妙与美丽而有所反应,那人就是在得救的途中了。但如果他面对耶稣而不见到有什么可爱之处的时候,他就被定罪,他的反应定他的罪。上帝在爱中差遗耶稣,他差遗耶稣是为了那人的救赎。但那在爱中被差遗的变成一项定罪;不是上帝定那人的罪,上帝只是爱他,那人是定自己的罪。
对耶稣的反应有敌意的人爱点暗不爱光。有一件可怕的事实就是,一个真正的好人常不自觉地有审判的成份在他里面;当我们与他相比的时候就见到自己的真面目。亚基表德( Alcibiades )那宠坏了的雅典天才是苏格拉底的伴侣,但他每隔一些时间就对苏格拉底说:“苏格拉底,我恨你,因为每次我见到你的时候,你都让我看见我自己。”一个正在做坏事的人不愿有光照射那事和他自己,但做事光明正大的人并不怕光。
据说有一次有个建筑师来见柏拉图,说如果他付出相当的价钱,他愿意为柏拉图兴建一间没有一个房间可以被人见到的房屋。柏拉图说:“我愿给你双倍的价钱兴建一间人人可以见到每个房间的房子。”只有做坏事的人不愿见到自己,也不愿别人见到。他这样的一个人无可避免地会恨耶稣基督,因为基督会显明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而这是他最不想见到的,他所爱的是遮蔽一切的黑暗,而不是显明一切的光明。
由一个人对耶稣基督的反应,就显明了这个人。如果他以爱对待耶稣,那即是内心的渴慕,他就是有希望的人。但如果他见不到基督有什么可爱之处他就判断了他自己,在爱中被差遗来的那位也变成了他的审判。
一个没有妒忌的人(三 22-30 )
我们已经见到第四福音作者的目标之一,就是要确定施洗约翰接受做耶稣先驱的适当位置,而不能再高于这位置。有好些人仍然想尊约翰为师为主;第四福音的作者想表明约翰的高位,但最高的倍置仍然留给耶稣。他更想表明约翰自己除了认耶稣为至高之外,别无其他想法。为这目的他同时描述了约翰的传道工作与耶稣的传道工作是同一期间的。其他的福音书就不同:马可一章十四节告诉我们约翰下狱 之后 耶稣才开始传道。我们无需争辩那一项记载在历史上才是正确的,第四福音使二人的工作同时出现,为的是要在对比之下使耶稣的至尊位置更清楚地显明出来,这一点甚有可能。
有一件事是肯定的──这段经文显示施洗约翰可爱的,谦卑的品性。显然人们已离开约翰投向耶稣。约翰的门徒很担心,他们不想见到自己的老师居于次要的位置。他们不想见到他被背弃,而人 都拥去看这位新老师,听他的训诲。
在回应他们的埋怨时,约翰很容易会感到受伤害,被忽视与遭受不合理的遗忘。有时一个朋友对我们的同情变为最坏的东西。这种同情会使我们为自己难过,怂恿我们去想我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但约翰的心思高于这一切。他告诉门徒三件事:
(一)他告诉他们,他从没有期望什么。他告诉他们事实上他已肯定表白他不是领导者,他只是被差遗为那将要到来而更伟大的一位作向导、作先驱、为他作预备工夫。生活会容易得多,如果更多人愿意扮演附从的角色。但许多人都要拣伟大的事去做。约翰并不如此,他知道上帝给了他附从的工作。如果我们明白有某些事不是给我们做的,就可以省却许多不满与伤心;如果我们肯全心接纳,全力去做上帝给予我们做的工作, 为上帝 而做次要位置的工作,那工作就是伟大的工作。正如 白朗宁 夫人( Mrs.
Bowning )说的:“一切的服务在上帝的编排之下都是一样的。”任何为上帝而做的工作都必然是伟大的工作。
(二)他告诉他们没有人能接受多过上帝所给予他的。如果 那新 老师赢得更多跟从者,那不是因为他从约翰处偷来,而是因为上帝将他们赐给他。有一个美国牧师名叫斯宾( Spence )博士,他曾名噪一时,教堂挤满了人。一年年过去,他的教友渐渐离开。马路对面的教会来了一个年轻的新牧师,他将 众吸引去了。一个晚上斯宾博士的教堂里只有一小会众,博士望他们问:“所有的人都到郼里去了?”一阵尴尬的静寂之后,有一个职员说:“我想他们是到马路对面的教会听那新牧师讲道去了。”共宾博士静了一会;然后微笑说:“好,我想我们都应当跟他们一样到对面去。”他从讲坛上走下,带他的教友走过马路去。如果我们肯接纳上帝的判断和上帝的选择;如果我们记得别人的成功是上帝所赐的;我们就可以避免多少妒忌,多少愤怒,和多少埋怨。
(三)最后,约翰用一幅很生动的图画,是每个犹太人都认得的,因为那是犹太思想传统的一部份,他称耶稣为新郎,他自己是新郎的朋友。以色列是上帝的新妇,上帝是以色列的新郎,这是旧约的伟大图画之一,上帝与以色列的联系是这样密切,只能用婚礼来比喻。当以色列随从别神的时候,就仿佛犯了对婚约不忠的罪(出卅四 15 ,参阅申卅一 16 ;诗七十三 27 ;赛五十四 5 )。新约承袭了这传统而称教会是基督的新妇(林后十一 2 ;弗五 22-32 )。在约翰心中的正是这图画。耶稣从上帝而来,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以色列是他合法的新妇,他是以色列的新郎。有一个位置是约翰留给他自己的,那就是新郎的朋友。在犹太的婚礼中新郎的朋友 shoshben 有一个独特的位置。他做新郎新妇间的联络者,他安排婚筵,发出邀请,在婚筵中当主席。他使新郎新妇在一起。他更有一个特别的任务,就是看守新房不让假冒的外人进去;他在黑夜中听见新郎的声音认出是他才开门让他进去。当他听见新郎的声音他就快乐,让他进去,自己就欢喜地走开,因为他的任务已完成,爱人们已经在一起。他不会妒忌新郎新妇,他知道他唯一的任务就是使他们在一起,这任务完成他就志得意满地从图画的中央退出。
约翰的任务就是将以色列与耶稣放在一起,安排新郎基督和新妇以色刜之间的婚礼,任务完成他就快乐地退出,因为工作已完。当他说耶稣要兴旺,他要衰微时他没有妒忌,而是快乐。有时我们也要记得我们不是吸引人归依我们而是归依耶稣基督;我们不是要人效忠我们,而是效忠基督。
来自天上的一位(三 31-36 )
我们在上文提及,第四福音的困难之一就是不知道书中的角色何时说话,而约翰又何时加上自己的评论。这几节经文可能是施洗约翰的话,但更可能的是传道者约翰的评论。
约翰一开始就确定耶稣至高的位置。如果我们想得到一些消息,我们会到有这消息的人那里去。如果我们要一个家庭的消息,我们只能从这家庭的成员那里得 第一手资料。如果我们要一个市镇的消息,我们可以从 一个来自该市镇的人那里得到可靠的资料。同样,如果我们要有关上帝的资料,我们只能从上帝的儿采那里得到;如果我们想知道有关天堂及天堂的生活,我们只能从来自天上的那一位得到。约翰说,耶稣讲论上帝和天上的事,那不是相传的故事,不是二手的消息,不是次要的资料来源。他告诉我们他亲自见过和听过的东西。简单的说,因为只有耶稣知道上帝,只有他能将有关上帝的事实给予我们,而这些事实就是福音。
使约翰伤心的就是这样少的人接纳耶稣所带来的信息;但当一个人肯接纳之时,他要确知在他的信仰中上帝的话是真的。在古代,如果一个人想认可一件公文,例如一份遗嘱或一张合约或宪章,他就在末尾处盖上印鉴。这印鉴就是一个符号表明他赞成,承认为合法的真实文件。所以一个人接纳耶稣的信息,就是承认他相信上帝的话是真的。
约翰继续说,我们可以相信耶稣所说的,因为上帝将圣灵毫无保留的完全倾倒在他身上。甚至犹太人自己也说,先知们仅接受上帝的圣灵至某一程度,但全部圣灵则留给上帝所拣选的一位。在希伯来人的思想中,上帝的圣灵有两种作用──第一,圣灵将上帝的真理显明给人看。第二,圣灵使人能在真理临到他们的时候有所认识明白。所以说圣灵完全在耶稣身上,就是说他完全认识和明白上帝的真理。换言之,凡听从耶稣的话就是听从上帝自己的声音。
最后,约翰把那永恒的选择放在人面前,这选择就是生或死。历代以来这选择都放在以色列面前,申命记记载摩西的话说:“看哪,我今日将生与福、死与祸、陈明在你面前。……我今日呼天唤地向你作见证,我将生死,祸福,陈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拣选生命,使你和你的后裔都得存活”(申三十 15-20 )。约书亚也重复这挑战说:“今日就可以选择所要事奉的(书廿四 15 )。有人说过,就在十字路口所有生命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约翰再次回到他最喜欢的思想,一个人对基督的反应如何,关系至为重大。如果那反应是爱与渴慕,那人就会得 生命。如果是漠不关心或充满敌意,那人就会死亡。不是上帝向他降怒,而是他把这愤怒带给自己。 ──《每日研经丛书》
第三章 重生得永生
壹 重生
一 堕落之后的人的光景
我们必须先清楚人的光景,才能明白人的需要是什么。因着始祖犯罪堕落;人的处境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 一 ) 人的灵死了,失去了正常的功用 ( 参照创二 17) ;所以都死在过犯罪恶之中 ( 弗二 1) 。因为死人对于罪是毫无感觉的,对于善和认识神,是毫无能力的。
( 二 ) 人的魂受了玷污,人的思念变为虚妄,无知的心,就昏暗了 ( 罗二 21) ,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 ( 创六 5) 。
( 三 ) 人的身体成了属乎血气 ( 创六 3) ,必死的 ( 林前十五 53) 肉体,而肉体中没有良善 ( 罗七 18) 。肢体中有犯罪的律辖制人,由不得人不犯罪 ( 罗七 20~25) 。
( 四 ) 人成了可怒之子 ( 弗二 3) ,神的震怒常在人身上 ( 约三 36) 。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 ( 罗三 23) ,所以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 ( 罗三 10) 。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 ( 来九 27) ,至终的结局就是灭亡,被扔在火湖里,永远沉沦 ( 约三 16 ;启二十 15 ,二十一 8) 。
二 重生的需要
1 、重生的人才能见神的国 ( 约三 3)
堕落之后的人 ( 旧人 ) ,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 ( 林后四 4) ;是属血气的人,不能领会神灵的事 ( 林前二 14) 和神国的事。因为属血气的人,只能看见属世的事、属物质的事和今世的事;无法看见属天的事、属灵的事、来世和永世的事。
要看见神国的事,需要有神的生命,需要有神的灵;除了神的灵,没有人知道神的事 ( 林前二 13) 和神国的事。只有蒙圣灵照明心中的眼睛,才能知道神的旨意 ( 弗一 18) 。
人天然的观念是以为人需要修行,认为人只要行善积德,有高尚的伦理道德就能上天堂,不下地狱。这种观念都是来自宗教的错觉和迷惑。毫无疑问,在堕落的世人当中,也有各种不同程度的人;有上流高尚品格的人,也有下流品格卑鄙、无恶不作的人。按着外面的条件来说,尼哥底母是犹太人的官,是属于上流社会阶层的人;按着人格道德水准来说,他是法利赛人,热心于宗教的规条律例,是以色列人的先生,是有高尚品格的德劭之士。但是主耶稣明明的告诉他说,他需要重生,有神的生命,成为新人,才能见神的国。
2 、重生的人才能进神的国 ( 约三 5)
要进神的国,要有超凡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 ( 太五 20) 。按着超凡的义这个标准,这世上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 ( 罗三 10) ,都没有能力行这样的义。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 ( 罗七 18) 。人缺少能力胜过罪的律 ( 罗七 21~25) 。除非重生有神的生命,靠生命之灵的律,才能胜过罪的律,成就律法的义 ( 罗八 1~4) 。
三 重生的意义
1、 字面上的解释
重生就是再生一次。
2 、属灵的意义
从神而生 ( 约一 13 ;约壹三 9 ,四 7 ,五 1 , 4) 。
第一个人亚当是神造的,不是从神生的,以后人类的后代是从血气生的,是从情欲生的,是从人意生的 ( 参照约一 13) ,这是旧造的人,第一次的生。而第二次的生就是从神生。
3 、从水和圣灵生 ( 约三 5 , 8)
( 一 ) 从圣灵生,是没有什么可以争论的。因为进到信徒里面的是圣灵 ( 约二十 22 ,七 39 ,十四 17 , 26 ,十六 13) ,是从主自己那一粒麦子所结出来的许多子粒 ( 约十二 24) ,所以主的本身,如何是圣善的灵 ( 罗一 4) ,所结出的当然不是别的,也是圣善的灵。这事早已在旧约经卷上豫言了 ( 结三十六 27 ,三十七 14) 。因为三而一的神,不是分开的,所以圣灵进入信徒的里面,那结果是父和子也都进入信徒的里面了 ( 约十四 18 , 20 ,十五 4~7 ;约壹四 13 , 16) 。所以经上用许多不同的名称,称呼进入信徒里面的圣灵,诸如:“ 神的灵 ” ( 约壹四 13 ;罗八 9) ,“ 基督的灵 ” ( 罗八 9) ,“ 赐生命的灵 ” ( 罗八 2 ;林前十五 45) ,“ 儿子的灵 ” ( 加四 6) ,“ 耶稣的灵 ” ( 徒十六 7) ,“ 那灵 ” ( 林后三 17) ,“ 主灵 ” ( 林后三 18) ,“ 基督耶稣 ” ( 林后十三 5) ,“ 基督 ” ( 弗三 17 ;西三 4) ,“ 永生 ” ( 约三 15 , 16 , 36 ,五 24 ,六 40 , 54 ,十 28) ,“ 恩膏 ” ( 约壹二 27) 等等,名称虽然不同,却是指同一位圣灵,同一位神,进入圣徒里面,这就是重生的意义。
( 二 ) 从水生,是比较有争论的。有人主张这里的水是受浸的水,是经过悔改进入水里面结束旧人之后,才能接受圣灵得着永生。另有人主张,水是为洁净。而在属灵上,它的功用是作用在人的心、良心、心思、行为等上面,使人的生活和习惯,因着圣灵和神话语的能力蒙洁净。也就是用水灭绝罪身。
然而,真正能洁净基督徒的水,乃是来自基督在十字架上受死时从祂肋旁流出的水。这藉着水和血来的,带着洁净和赎罪的能力。祂是用话里的水,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 ( 弗五 26) 。祂说,现在你们因我讲给你们的道,已经干净了 ( 约十五 3) 。
从原则和根本上说,为要得着重生,人的罪身和行为必须被审判治死过才可以。
四 重生的成就
1、 客观的事实
从神为我们成就的救赎,客观的事实来说, 因人犯了罪,必须赎罪,满足神公义的要求;又因人的旧人肉体有喜欢犯罪、受犯罪的律辖制的问题;此外,人的灵死了,失去功用等等,这些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神赐祂的独生子,道成肉身,成为罪身的形状,就是有血有肉的人,死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成就了救赎,解 决了所有的问题 。
( 一 ) 耶稣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 ( 约一 29) ;表明祂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已满足了神公义的要求,作了万人的赎价 ( 提前二 6) 。
( 二 ) 耶稣在人子的身分上被举起来 ( 约三 14) ,表明祂如同摩西在旷野举起来的铜蛇,成为罪身的形状,作了赎罪祭,在肉体中定了罪案 ( 罗八 3) ,解决了受罪和死的律辖制的旧人,伤了蛇的头 ( 创三 15) ,因为旧人和祂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叫信徒不再作罪的奴仆 ( 罗六 6) 。就是救了人脱离黑暗的权势 ( 西一 13) 。
( 三 ) 耶稣如同一粒麦子落在地里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 约十二 24) ;表明祂藉着死而复活,成为赐生命的灵,能进入一切信祂名的人里面重生他们。所以经上说,藉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 ( 彼前一 3) 。
2 、主观的经历
从信徒接受救恩的主观经历来说, 人所以能得救,罪得蒙赦免,重生,得永生成为神的儿女,是因为:
(1) 有人向我们传道了,把基督的话传给我们听了 ( 罗十 14~17)
神的话,把我们引到基督面前 ( 约五 39~40) 。当我们听见基督的话,这话就使我们觉得扎心 ( 徒二 37) ,同时也作从我们的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我们肉心 ( 结三十六 26) 的工作,给我们一个新心,愿意接受所听见的话 ( 来四 2) ;又因圣灵的工作,叫我们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 ( 约十六 8) 。这是因为基督的话是人的光 ( 约一 4) ,也是洗净我们的水 ( 约十五 3 ;弗五 26) ,也是能救我们魂的话 ( 雅一 21) ;祂的话能刺入剖开,连人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辩明 ( 来四 12) 。
(2) 悔改相信就可以得救 ( 徒三 19 ;罗十 9~10)
因着神活泼的话和圣灵的感动,使人认识自己的败坏,认识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祂所差来的耶稣基督 ( 约十七 3) ,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 ( 约二十 31) ,信神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祂里面成为神的义 ( 林后五 21) ,就是称信耶稣的人为义 ( 罗三 26) 。因着相信,就不至灭亡 ( 约三 16) ,也不定罪了 ( 罗八 1) 。
(3) 相信就能重生得永生 ( 约一 12 ,三 16 ,二十 31 ;罗十 13)
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赐给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这等人乃是从神生的 ( 约一 12~13) 。在我们相信愿意接待祂的那一刹那,我们就接受圣灵 ( 约二十 22) ,而接受圣灵就是接受基督作生命 ( 西三 4) ,就是重生 ( 彼前一 3) ,得着新的生命,就是得永生 ( 约三 15 , 16 , 36) ,因为这永生也是在祂儿子里面。人有了神的儿子就有生命 ( 约壹五 11~12) 。
(4) 因相信,人的灵活过来 ( 弗二 1 , 5)
人的灵本来已死了 ( 参照创二 17) ,失去了功用。这是由于我们的良心被罪污秽了。但是因着相信,祂的血洗净我们的良心 ( 来九 14) ,并且圣灵进到人的灵里面 ( 罗八 11 ;约二十 22 ;林前六 19 ;弗一 13) ,与人的灵成为一灵 ( 林前六 17) ,藉着这样一洗和一进,人的灵就活过来,是与基督一同复活 ( 西三 1) ,得着了灵的救恩。
(5) 受浸归入主的死,作与基督同葬,同复活的见证
一个真正悔改归向主的人,自然愿意表明作见证说,从前不信主死在罪恶过犯中的旧人已经死了,所以就藉着浸礼归入死,和祂一同埋葬,了结已往,当他从水里上来的时候,就是表明与基督一同复活,是一个新人,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相信我们若在祂死的形状上与祂联合,也要在祂复活的形状上与祂联合 ( 参照罗六 3~11) 。
惟有肯受浸作这样见证的基督徒,才能在得救后的信徒生活上,经历“ 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 ” ( 加二 20) ,以及“ 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因我是活出基督 ” ( 腓一 20~21) 。这样的人,会在他们的生活上宣扬那召他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 彼前二 9) ,会成为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神无瑕疵的儿女,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 ( 腓二 15~16) 。他们会得魂的救恩 ( 来十 39 ;彼前一 9) ,丰丰富富的,得以进入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永远的国 ( 彼后一 11) 。反过来,一个不肯受浸的人,或许他们因信得着灵的救恩,因信得永生,但绝不会是一个得胜者,他们虽然不会沉沦,下火湖;但在来世,千年国度时期不能进天国。他们是手扶着牦向后看的,不配进神国 ( 路九 62) 。
贰 施洗约翰
施洗约翰的职事是“ 预备主的道,修直祂的路 ” ( 约一 23 ;太三 3) 。是叫人悔改转向主,以便当主来尽祂职事的时候,能跟随祂,作祂的门徒。所以当主耶稣来了,施洗约翰介绍祂叫世人认识,祂就是神的羔羊,神的儿子 ( 约一 29~34) 之后,本该立刻停止他的职事,和他的门徒一齐跟随耶稣才对。虽然他说:“ 我给祂解鞋带也不配 ” ( 约一 27) ,又说:“ 若不是从天上赐的,人就不能得什么。我曾说,我不是基督,是奉差遣在祂前面的 … . 祂必兴旺,我必衰微 ” ( 约三 27~30) ,但他并没停下他的职事,继续作他施洗的工作,以致他的门徒受困惑,甚至不太高兴众人都往耶稣那里去 ( 约三 26) 。这就是神允许施洗约翰被希律王监禁,甚至被他杀害的原因 ( 太十四 3~12) 。
施洗约翰在开头的时候,异象是清楚的。他亲眼看见圣灵,仿佛鸽子从天降下,住在耶稣的身上,印证神豫先向他所说的话,认识耶稣就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后来被监禁的时候,他的异象就变成模糊了,甚至打发他的两个门徒去问耶稣说:“ 那将要来的是你么,还是我们等候别人呢 ” ( 路七 20) ?主的仆人,该从施洗的约翰学到功课,在事奉主的事上,永远随从灵,保持清晰的异象,为主而活,而不是落在自己的工作里。
参 神的爱 ( 约三 16)
我们在前项曾看到人堕落之后的悲惨和可怜的光景,也看到人如何干犯了神的荣耀、圣洁、公义。人堕落到可怒、可愤、可恶、可弃绝的地步。然而神爱世人的大爱,远超过了世人的败坏,祂爱世人爱到无法形容、无法领会、不可想像的程度,是爱的极致,只能说 “甚至” ! “甚至” 的意思是说,无可比拟,不可思议,无法测度。神甚至把祂的独生子赐给世人,为要救赎世人,舍命流血,作多人的赎价。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 ( 罗五 8) 。感谢神,祂的大爱是一切的根源。是祂的大爱,为我们成功了这么大的救恩 ( 来二 3) 。 ── 黄共明 《 约翰福音要义 》
约翰福音 3:3
重 生: 圣 经 关 于 重 生 的 教 义, 参 “ 重 生 ” 一
文。
专题论文 46 :重生
约 3:3 : “ 耶 稣 回 答 说: ‘ 我 实 实 在 在 地 告 诉 你, 人 若 不 重 生, 就 不 能 见 神 的 国。 ’ ”
在 约
翰 福 音 3:1~8 中, 耶 稣 讨 论 一 个 关 于 基 督 徒 信 心 的 基 本 教 义: 重
生 ( 多 3:5) , 即 属 灵 的 诞 生。 人 若 不
重 生 就 不 能 见 神 的 国, 也 就 是 不 能 靠 着 耶 稣 基 督 得 到 永 生 和 救 恩。 下 面 是 关 于 重 生 的 重 要 事 实:
1. 重 生 是 神 借 圣 灵 在 人
身 上 ( 罗 12:2 ;弗 4:23~24) 所 做 的 一 种 再 创 造 及 改 变 的 工 作 ( 约 3:6 ;多 3:5; 参 “ 门 徒 的 重 生 ” 一 文 ) 。
借 着 重 生, 神 亲 自 将 永 生 注 入 信 徒 的 心 中 ( 约 3:16; 彼 后 1:4; 约 一 5:11) , 使 他
们 成 为 神 的 儿 女 ( 约 1:12 ;罗 8:16~17 ;加 3:26) ,
成 为 新 造 的 人 ( 林 后 5:17 ;西 3:9~10) 。
他 们 不 再 效 法 这 个 世 界 ( 罗 12:2) ,
而 是 “ 照 着 神 的 形 象 造 的, 有 真 理 的 仁 义 和 圣 洁 ” ( 弗 4:24) 。
2. 重 生 是 必 要 的, 因 为
每 个 人 照 着 他 们 与 生 俱 来 的 本 性 都 是 罪 人, 若 没 有 基 督, 他 就 不 可 能 顺 服 神 和 讨 神 喜 悦 ( 诗 51:5 ;耶 17:9; 罗 8:7~8; 林 前 2:14 ;弗 2:3) 。
3. 只 有 那 些 认 罪 悔 改、
归 向 神 ( 太 3:2) 、 并 相 信 耶 稣 基 督
是 他 们 个 人 的 主 和 救 主 的 人 才 能 得 重 生 ( 参 约 1:12 注 ) 。
4. 重 生 使 人 脱 离 犯 罪 的
旧 生 命, 得 到 顺 服 耶 稣 基 督 的 新 生 命 ( 林 后 5:17 ;加 6:15 ;弗 4:23~24 ;西 3:10) 。
真 正 重 生 的 人 就 脱 离 了 罪 的 捆 绑 ( 参 约 8:36 注;罗 6:14~23) , 并 且 得 到 渴 慕 顺 服 神 及 顺 从 圣 灵 带 领 的
美 好 灵 性 ( 罗 8:13~14) 。 他 们 过 公
义 的 生 活 ( 约 一 2:29) , 爱 弟 兄 ( 约 一 4:7) , 不 犯 罪 ( 约 一 3:9 ; 5:18) 且 不 爱 世 界 ( 约 一 2:15~16) 。
5. 从 神 生 的 不 能 常 常 生
活 在 罪 中 ( 参 约 一 3:9 注 ) 。
如 果 他 们 没 有 一 个 真 正 渴 慕 并 竭 力 追 求 蒙 神 喜 悦、 逃 避 邪 恶 的 心, 就 不 是 重 生 的 人 ( 约 一 1:5~7) 。 信 徒 只 有 凭 着 基 督 所 赐 的 恩 典 ( 参 约 一 2:3~11 ; 15~17 ; 24~29 ; 3:6~24 ; 4:7~8,20 ; 5:1) 、
与 基 督 的 不 断 相 交 ( 参 约 15:4 注 ) 和 对 圣 灵 的 依 靠, 才 能 保 守 住 他 们 重 生 的 地 位 ( 罗 8:2~14) 。
6. 那 些 生 活 败 坏、 随 从
世 俗 的 人, 不 论 其 口 中 如 何 表 白, 都 证 明 他 们 自 己 仍 未 重 生, 是 撒 但 的 儿 女 ( 约 一 3:6~10) 。
7. 一 个 人 可 以 因 为 接 受
神 的 生 命 而 从 圣 灵 重 生, 也 同 样 可 以 因 为 不 敬 虔 的 选 择 或 不 义 的 生 活 而 消 灭 这 生 命, 导 致 灵 性
的 死 亡。 圣 经 说: “ 你 们 若 顺 从 肉 体 活 着, 必 要 死 ” ( 罗 8:13) 。 所 以, 犯 罪、 拒 绝 圣 灵 的 带 领 会 将 神 的 生 命
从 信 徒 的 灵 里 灭 绝, 导 致 他 的 灵 性 灭 亡, 与 神 的 国 度 隔 绝 ( 参 太 12:31~32 ;林
前 6:9~10 ;加 5:19~21 ;来 6:4~6 ;约
一 5:16) 。
8. 重 生 不 等 同 于 肉 体 的
诞 生, 因 为 神 与 信 徒 的 关 系 是 属 灵 的, 不 是 属 血 气 的 ( 约 3:6) 。
神 期 望 与 我 们 建 立 的 父 子 关 系 是 出 于 甘 心 的, 并 非 一 劳 永 逸, 于 我 们 在 世 寄 居 的 日 子, 即 试 验 期
里 也 并 非 不 可 解 除 的 ( 参 罗 8:13 注 ) 。
要 维 持 这 关 系 还 有 赖 于 我 们 一 生 一 世 对 基 督 的 信 心 —— 就 是 因 着 对
主 真 诚 的 顺 服 和 爱 而 活 出 来 的 信 心 ( 罗 8:12~14 ;提
后 2:12) 。
3:5
从 水 …… 生: 耶
稣 可 能 是 指 圣 灵 在 新 生 命里 的 洁 净 工 作。 在 提 多 书 3:5 ,保 罗 讲 到 “ 重 生 的 洗 和 圣 灵 的 更 新 ” 。
3:8
风 随 着 意 思 吹 … … 凡 从 圣 灵 生 的, 也 是 如 此: 人 虽 然 不 能 看 见 风, 但 可 以 通 过 其 运 行 和 声 音 感 觉 到; 圣 灵 也 一 样, 人 们 可 以 通 过 他 在 重 生 的 人
身 上 的 作 为 和 功 效 观 察 到 他。
3:16
神 爱 世 人: 这
一 节 深 深 地 显 明 了 神 的 心 意 和 目 的。
1. 神 爱 博 大, 足 以 环 抱
所 有 人, 即 “ 世 人 ” ( 比 较 提 前 2:4) 。
2. 神 赐 下 他 的 儿 子, 做
了 十 字 架 上 的 赎 罪 祭; 这 种 救 赎 出 自 神 的 爱 心, 并 不 是 被 强 迫 的 ( 罗 8:32 ;约 一 4:10) 。
3. 信 ( 希 腊 文 pisteuo) 包 括 3 个 主 要 因 素: (1) 确 信 耶 稣 基 督 是 神 的 儿 子, 是 失 丧 的 人 类 惟 一
的 救 主; (2) 谦 卑 地 与 基 督 相 交, 并 顺 服 基 督 ( 比 较 15:1~10 ;参 14:21 注; 15:4 注 ) ; (3) 完 全 地 相 信 基 督 能 够 并 且 也 愿 意 拯 救 你 到 底, 使 你 在 天 国 与 神 同 在 ( 参 “ 信 心 与 恩 典 ” 一 文 ) 。
4. “ 灭
亡 ” 是 16 节 中 常 被 人 忽 略 的 词, 它
不 是 指 身 体 的 死, 而 是 指 受 永 远 刑 罚 的 可 怕 事 实 ( 太 10:28 注 ) 。
5. “ 永
生 ” 是 我 们 重 生 后 神 赐 与 我 们 的 礼 物 ( 参 “ 重 生 ” 一 文 ) 。 “ 永 ” 不 仅 表 达 了 永 恒 的 意 思, 也 指 出 生 命 的 性 质: 一 种 有
神 性 的 生 命, 这 种 生 命 把 我 们 从 罪 和 撒 但 权 势 中 释 放 出 来, 使 我 们 与 世 界 分 别, 让 我 们 认 识 神 ( 比 较 8:34~36 ; 参 17:3 注 ) 。
3:19
不 爱 光, 倒 爱 黑 暗: 邪 恶 的 一 个 基 本 特 性 就 是 喜 欢 黑 暗, 即 在 罪 和 败 坏 中 找 到 乐 趣 ( 罗 1:18~32 ;腓 3:19 ;提 后 3:2~5 ;
彼 后 2:12~15) 。 另 一 方 面, 真 正 重 生 的 人 喜 欢 公 义, 恨 恶 邪 恶 ( 参 来 1:9 注 ) , 为 堕 落 之
人 的 不 义 行 为 而 忧 伤 ( 林 前 13:6) 。
他 们 不 以 当 代 社 会 中 盛 行 的 声 色 娱 乐 和 种 种 恶 行 为 乐 趣 ( 诗 97:10 ; 箴 言 8:13 ; 罗 12:9 ;
参 彼 后 2:8 注; 启 2:6 注 ) 。
3:34
赐 圣 灵 给 他, 是 没 有
限 量 的: 参 太 3:16 或 路 3:22 , 关 于 耶 稣 受
圣 灵 膏 抹 的 注 释; 参 “ 耶 稣 和 圣 灵 ” 一 文。
3:36
不 信 子 的 人: “ 不 信 ” 一 词 译 自 希 腊 文 apeitheo, 意 思 是 “ 不 顺 服 ” 或 “ 不 归 属 ” ;
与 本 节 开 头 的 “ 信 子 的 人 ” ( 希 腊 文 pisteuo) 意 思 相 反。 约 翰 认 为, 不 信 即 指 “ 不 信 子 ” ,
或 不 顺 服 他。 信 心 和 顺 服 可 以 经 常 交 替 使 用 ( 比 较 罗 1:8 与 16:19 ; 帖 前 1:8 ;
另 参 罗 15:18) 。 福 音 是 白 白 赐 下 的 礼 物 ( 罗 5:15~16 ; 6:23) 。 但 是 一 旦 接 受 了 它, 我 们 就 不 能 随 己
意 而 行, 而 是 投 身 于 神 所 设 定 的 救 恩 之 道 中, 并 顺 服 于 神 的 公 义 ( 罗 10:3 ;参 1:5 注;参 “ 信 心 与
约翰福音第三章
八.耶稣教尼哥底母重生的道理(三 1 ~ 21 )
三 1 尼哥底母 的故事与前面的不同。很多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人自称相信主,但却不真心。尼哥底母却是例外。主知道他一心追求真道。第 1 节起头应加上连接词:“但是 7 , 有一个法利赛人,名叫尼哥底母,是犹太人的官。 ”
尼哥底母是犹太人有名的教师。他来找主可能是要得一些教训,使他可以回去教导犹太人。
三 2 圣经没有解释为何尼哥底母 夜里来见耶稣 。可能是因为当时耶稣不为大部分犹太人所接受,若他给人看见来见耶稣,会感困窘、不便。但无论如何,他来找耶稣,称主是 由神那里来作师傅的, 因为没有神直接的帮助,无人能行主所行的神迹。但纵使尼哥底母满腹经论,却不知耶稣就是道成肉身的神。他正如现今很多人一样,称耶稣为伟人,一个出色的教师,一个模范。但这些称呼都是以偏盖全。耶稣就是神,昨天今日亦然。
三 3 骤眼看来,耶稣的回答似与尼哥底母所说的不相干。但耶稣的意思是:“尼哥底母,你找我为求教训,但你所需要的是 重生 。你一定要先重生,先从上头而生,否则断不能 见神的国。 ”
主说这段警语时,用“ 实实在在 ”(即阿们,阿们)开头,提醒我们以下重要的真理。
身为犹太人,尼哥底母时刻期待弥赛亚来临,从罗马人手中释放以色列民。当时罗马帝国为世界的统治者,犹太人受其政府及律法管治。尼哥底母所祈求的是弥赛亚建立祂地上的王国,犹太人成为列邦之首,消灭一切敌人。现在,耶稣告诉尼哥底母人必须 重生 ,才能进神的国。人肉身的生命从第一次出生而来,而属神的生命则必须重生才有。( 重生 可解作“从上头生”)。换言之,人要进入基督的国度,生命必须有改变。基督的国度是公义的国度,祂的民必须为义人,祂的国度与那些继续犯罪的人不相干。
三 4 我们再次见到人要明白主耶稣所说的话是何等困难。 尼哥底母 将主所说的话照字面解释。他不明白一个成年人怎能够重 生 ,认为人根本无法再 进母腹生出来。
尼哥底母是属血气的人,如哥林多前书二章 14 节所说:“属血气的人不领会神圣灵的事,反倒以为愚拙,并且不能知道,因为这些事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
三 5 耶稣再加以解释,告诉尼哥底母要从 水和圣灵生 ,否则不能 进神的国。
耶稣是什么意思呢?很多人直解水为清水,认为耶稣说明人若要得救,就必需受洗礼。但这解释与圣经其他教训相违背。整本圣经教导人,得救只在乎相信主耶稣基督。洗礼是为已得救的人而设的,并不是得救的方法。
有人解 水 \cs8 为神的话。在以弗所书五章 25 至 26 节,水和神的话(道)并排,而彼得前书一章 23 节及雅各书一章 18 节指出新生是藉神的话,故此,这节的水会是指圣经。我们知道除圣经以外,别无叫人得救的方法。一个罪人先要接受神话语中的信息,才能得到新生。
水 亦可解作圣灵。约翰福音七章 38 至 39 节中,主耶稣提到活水的江河。圣经清楚的告诉我们,水是指圣灵。故此,若第七章的水作圣灵解,第三章的水岂不是一样吗?
但这个解释有问题。当耶稣说:“ 人若不是从水和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 ”,若“水”解作“圣灵”,那么“灵”一词便在本节中出现两次了。本节的“和”字其实可作“即”(英文 even ),本节可译为:“ 人若不是从水,即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 ”我们相信这解释是正确的。肉身的出生并不足够 8 ,一个人要 进神的国 ,就得要有属灵的出生。一个人相信主耶稣基督,神的圣灵便使他在灵里出生。这解释且有下文两次出现的片语“从圣灵生的”为证(第 6 和 8 节)。
三 6 就算尼哥底母能用方法重新进入母腹再生出来,他也不能改变人的恶性。 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 。人生出来的孩子都在罪中,绝无方法自救。 从灵生的就是灵 。一个人相信主耶稣就从灵而生,重生后,他便有新的品格,可进入神的国。
三 7 尼哥底母 不 应 以 主耶稣的教训 为希奇 ,他一定要知道人 必须重生 ,否则,人是完全无法改变其败坏的本质。况且,一个神国的子民一定要是神圣、纯洁及属灵的。
三 8 一如惯常,耶稣又以自然界的例子来阐释属灵的道理。祂提醒尼哥底 母风随 意思吹,人虽然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新生就如风一样。首先,新生全按照神的旨意发生,并不是人所能控制的。二,新生是看不见的,你不能看见新生的过程,却能在人生命转变中见其成果。一个人得救以后,就有改变。以往他喜爱的恶事,今日成为厌恶之物。昔日他瞧不起神的东西,今却独钟于此。没有人能完全明白风,亦没有人能完全了解神的灵奇妙的工作,能使人有新生。而且,这个新生如 风 一般难以捉摸,无人猜中它在何时何地出现。
三 9 尼哥底母 再三说明人的思想不能参透神的事。他明显地仍认为重生是一件自然界、物质上的事,并不知道新生是属灵的。故此,他问主耶稣:“ 怎能有这事呢? ”
三 10 耶稣 回答 他,既然他是 以色列人的先生 ,应该明白 这事 。旧约圣经清楚的指出,当弥赛亚回到世界建立祂的国度时,祂会先审判敌人,毁灭一切恶的事物,只有那些认罪离恶的人才能进祂的国度。
三 11 主耶稣继而强调祂的教训是真确、绝无谬误的,但人却总不相信。自亘古以来,主耶稣已知道这一切,祂也只教导所 见过 和知道的,而且真实无误。但当日尼哥底母和很多犹太人都不相信祂的见证。
三 12 什么是主所说的 地上的事 呢?那就是祂 地上的 国度。尼哥底母学习旧约,知道有一天弥赛亚会来到,在地上成立国度,建都于耶路撒冷。但他不晓得若要进入此国,就必须重生。什么是主所说的 天上的事 呢?就是耶稣在以下经节所说的道理,论述人重生的奇妙方法。
三 13 只有一人够资格论述天上的事,就是那位 在天的 人子。主耶稣不单是从神那里来作师傅的人,且是永远与父神同在,降到地上的那位。当祂说 没有人升过天 ,并不表示旧约中以诺和以利亚不曾到天上,他们是被接、被提到天上,但祂却是凭自己的权柄, 升 到 天 上。另一解释是没有人像祂那样能长远的进到神面前。惟有祂能够升到神的住处,因为祂本身是从天上降到地上来的。虽然主耶稣站在地上,与尼哥底母说话,祂说祂仍旧 在天 。怎能如此呢?因为主耶稣是神,同一时间存在于任何地方,无所不在。虽然有些现代译本省去了“ 仍旧在天的 ”一句,但这句话有广泛的手抄本支持,是原文的一部分。
三 14 主耶稣要向尼哥底母揭示天上的真理。人如何能重生?首先一定要偿还罪的刑罚。人不能带罪进天上。正如当年以色列人被蛇咬后, 摩西 要 在旷野举 起挂在杆子上的铜 蛇 一样, 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 (参看民二一 4 ~ 9 )。当年以色列人经过旷野往应许之地时,他们显得气馁、烦躁,就怨讟神。神使大蛇进入百姓中间惩罚他们,很多人给蛇咬而死。尚生还的百姓悔过呼求主,神遂叫摩西造一铜 蛇 ,挂在杆上。那些给蛇咬的以色列人一望铜蛇,就奇迹地活过来了。
耶稣引述这旧约事迹,解释如何能够重生。人就如给罪的毒蛇咬伤,只有永远的死亡。铜蛇预表主耶稣。圣经中,铜代表审判。主耶稣无罪之躯,本不该受任何刑罚,但祂却取代我们,替我们承受了应得的极刑。杆子代表主耶稣在加略山上被举起的十字架,我们凭信心仰望主而得救。
三 15 救主替我们成为罪,但祂却不曾犯罪,我们可以在祂里面成为神的义。 一切信 主耶稣基督的人都得永生作为白白的赏赐。
三 16 这是圣经中最为人知的一节,简单直接地道出福音的真义,总结了主耶稣教导尼哥底母关于如何能够重生的方法。 神爱世人,世人 包括所有人类,神却不爱世人的罪、世界腐败的制度。祂对人如斯爱护,不愿见一人沉沦。
神 将他的独生子赐给 我们,显明了祂对我们的爱是何等深厚。神再没有像主耶稣那样的儿子,因祂无边无际的爱,甘愿将祂的 独生子 赐给叛逆的罪人。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得救,人先要接受基督为他所做的一切,神才将永生赐给他,故经文还说:“ 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 ”人不必灭亡,有一条路已为世人预备好了,让他们都可以得救,只要他们认主耶稣基督为救主,他们现在就可以拥有永 生 。傅雷亨如此说:
当教会开始领略到神是如此爱世人时,便会不安不休,努力不懈地作神的工,让大如各帝国、小如珊瑚岛上的人皆接受基督,归向神 9 。
三 17 神不是位残酷无情的君主,急于向人类宣泄其愤怒。相反,祂的心充满仁爱,愿为拯救人类赔上任何代价。祂虽然能 差他的儿子降世 来 定世人的罪 ,但他却没有这样做。祂竟差祂的儿子到世上来受苦、流血、以至于死,为的是要 叫世人因他得救 。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工作,价值甚巨,足够世上各罪人相信祂而得救。
三 18 由此,人便分成相信基督的和不相信基督的两大类。我们以后的生命如何,视乎我们如何对待神的儿子。信靠救主的人, 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 。主耶稣已完成救恩的工作,现在是每个人决定接受主或拒绝主的时候了。要拒绝如此的爱、如此的恩典,实在遗憾。一个人不相信主耶稣,神亦别无他法,惟有定他的罪。
相信基督的 名 等于相信基督。圣经以名代人。你信靠基督的 名 ,就是信靠基督了。
三 19 耶稣就是 来到世间 的 光 ,祂无罪、无瑕,是神的羔羊,为世人的罪而死。人不但没有因此而爱祂,反倒恨祂。世人爱自己的罪多于爱耶稣作他们的救主,他们拒绝耶稣,正如一些爬虫躲避光一样,罪人亦躲避基督。
三 20 爱罪的人恨 光 ,惟恐真罪行败露。当主耶稣在地上时,作恶的人见到祂就不自在,因为祂的圣洁显出人的罪行。像一根笔直的杆子能显出其他杆子的弯弯曲曲,主耶稣这个完全人来到世上,很容易便显出人类的不正。
三 21 人若在神前全然诚实,他必来就 光 ,到主耶稣面前,并察觉自己满身罪恶,不配受任何恩典。然后他会将自己交托于救主,因信基督而重生。
九.施洗约翰在犹太的工作(三 22 ~ 36 )
三 22 本章首段叙述主耶稣在耶路撒冷城的见证,从本节至章末,约翰叙述基督在 犹太地 的工作。毫无疑问,基督在该地继续传扬救恩的喜信。人来就光,就给 施洗 。这里似乎暗示耶稣亲自替人施洗,但四章 2 节告诉我们施洗者是耶稣的门徒。
三 23 本节的 约 翰是施洗约翰。他仍在犹太地叫人悔改,为那些愿意悔改、准备迎接弥赛亚的犹太人施洗。 约翰……在哀嫩也施洗,因为那里水多。 虽然不一定是约翰施行浸礼,但这里却有此暗示。若他是行洒水或浇水礼,那就不需要到水多的地方了。
三 24 本节解释了为何约翰仍继续其传道工作,及为何那群热心的犹太人都去让他施洗。但过不多时, 约翰 会 被下在监里 ,因他忠心的见证,最后还被斩首。这事以先,他仍努力不懈地作所托之工。
三 25 本节清楚的指出一些 约翰的门徒和……犹太人辩论洁净的礼 。什么是洁净的礼?很大可能是指洗礼,争论点是到底约翰的洗礼好,还是耶稣的好?到底哪样洗礼更具权柄?也许一些约翰的门徒误以为约翰的洗礼最具权柄,所以沾沾自喜。那些法利赛人可能想挑唆约翰的门徒眼红耶稣和祂的名声。
三 26 他们 来见约翰寻 求结论。他们似乎对约翰说:“若你的洗礼较好,为何那么多人离开你而投向耶稣?”(“ 从前同你在约但河外……的那位 ”指的是基督。)约翰曾为耶稣作见证,因此,很多约翰的门徒离开他转而跟从耶稣。
三 27 若约翰的答覆中提到的是主耶稣,那末,救主当时所得到的成功、爱戴,就代表神对耶稣的称许。若约翰指的是自己,他就表示他自己从未装作是任何伟大、重要的人物,他从未说过自己的洗礼比耶稣好。他只是说,他所得到的一切全是 从天上赐的 。我们也是一样,我们根本没理由自傲,或为自己建立从人来的名声。
三 28 约翰提醒门徒,他已不时指出他 不是基督 ,只是 奉差遣 为弥赛亚铺路的。他们为何替他争辩?为何替他另组一党?他不是重要的那位,只希望领人归向主耶稣。
三 29 主耶稣基督就是 新郎 ,而施洗约翰只是 新郎的朋友 ,是男傧相。 新妇 并不属于新郎的朋友,她只属于新郎。所以,人跟从耶稣而不跟从约翰是理所当然的。这节的 新妇 泛指所有跟从主耶稣的门徒。旧约曾称以色列为耶和华的妻子。在新约,所有基督教会的肢体都被喻为新妇。在这节,新妇一词包括那些在弥赛亚出现时,离开施洗约翰的人;不是指以色列或教会。约翰不单没有因失去门徒而不悦,反以听见 新郎的声音 为极大的喜乐。当人将注意力放在耶稣身上,当基督受人称颂。尊崇,他的 喜乐 就 满足 ,已感心满意足了。
三 30 本节总结了约翰传道工作的整个目的。他不停劳碌,领众男男女女归向主耶稣,使他们认识耶稣真正的身分。在整个过程中,他知道必须保持低调。作为基督的仆人,若求别人注视自己,就是对基督不忠了。
最后,请留意本章所述的三个“必须”:向罪人(三 7 );向救主(三 14 );向圣徒(三 30 )。
三 31 耶稣是 从天上来 ,并 在万有之上 的那位。这句说明了耶稣属天的根源及祂至尊的地位。施洗约翰为指出自己的卑微,他说自己是从地上来的,只 属乎地,他所说的也是属乎地。 他的父母是人,生来是人,并没有耶稣那样属天的品次,他的话也比不上耶稣。他比耶稣卑微只因主耶稣是 从天上来的,是在万有之上 。基督是宇宙至高的统治者。人不跟从主的使者,只跟从耶稣才是好的。
三 32 主耶稣的说话带权柄。祂告诉人祂的 所见所闻 ,不虚假、无错谬。只是 没有人领受他的见证 。说 没有人 似乎很奇怪,但这话的意思并不是绝对没有,有个别的人领受主耶稣的话。约翰指的是整体而言,大部分人都拒绝接受救主的教训。耶稣是从天上来的那位,却很少人愿意听祂的话。
三 33 本节是形容那群小数的人,以主耶稣的话为神的话的。他们接纳主的话, 证明神是真的 。今天也一样。人接受福音后,便站在神那一边,与旧人和人类相对。他们明白若 神 真是说了些话,那些话必是真的。本节清楚直接的道出基督的神性。那些相信基督见证的人,证明神是真的。就是说,基督的见证就是神的见证,相信基督的就是相信神,信神就是信基督。
三 34 耶稣是 神所差来的 。他说 神的话 。为了加以傍证,约翰更道出 神赐圣灵给他是没有限量的 。基督受神圣灵膏立,无人像祂那样。虽然很多人在事奉工作上感觉到圣灵的帮助,但并没有任何人经历过神子那样受圣灵充满的事奉。昔日的先知曾得过神部分的启示,但“圣灵在基督身上彰显了独一的智慧、显明了神对人类那颗充满无限厚爱的心”。
三 35 约翰福音中七次提到 父爱子 ,这是其中一次。父对子的爱由父将 万有 交在子手中显明出来。基督掌管万事,包括人的命运。如何掌管?在第 36 节中有说明。
三 36 神赐基督权柄将 永生 赐予凡相信祂的人。在论述人如何得救一事上,这是整本圣经中最清楚明白的一节。人要得救,只要信 子 ,当我们读这节时,要知道是神向我们说话。神立了一个永不食言的承诺,他清楚直接的说,任何人只要相 信 祂的儿 子 就有 永生 。接纳此承诺的人并不冒险,他相信的是绝不会错的。那些不信子的人不得见永生,神的震怒常在,并已在他身上了。本节指出我们永远的结局在于我们如何对待神的儿 子 。若是接受,神就给我们永 生 作为赏赐。若是拒绝,我们不单永远得不永生,而且神的 震怒 将高悬头上,随时降在我们身上。
请注意这里并没有提到遵守律法、什么金科玉律,或是返教会,尽力做到最好,或作什么以求获得上天堂。 ──《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E 耶稣与尼哥底母(三1-21) 很难决定耶稣与尼哥底母的谈话到何处为止,作者又在何处开始他的评论,似乎谈话从三章1节开始至15节,作者的评语则从16节开始至21节46。
i 耶稣与尼哥底母谈话(三1-15)
1. 作者先介绍尼哥底母这个人:有一个法利赛人,名叫尼哥底母,是犹太人的官。身为“法利赛人”,尼哥底母就属于耶稣时代最具影响力的犹太宗派,约翰福音共提到法利赛人二十次,几乎全被描述为与耶稣对立之人,惟一两次例外就在此处三章1节,身为法利赛人的尼哥底母来见耶稣,与九章16节,一些胆子够大的法利赛人问道,耶稣若是罪人怎能行神迹呢?
尼哥底母也是“犹太人的官”,即犹太公会的委员,在本福音书中这些人常被描绘为反对耶稣之人。除了三章1节以下之外,还有一处例外,在十二章42节,作者说:“虽然如此,官长中却有好些信他的,只因法利赛人的缘故,就不承认,恐怕被赶出会堂。”
2. 作者说尼哥底母,这人夜里来见耶稣。拉比有时候也在晚上研读律法书(Str-B 2,419-420),可是这点在此并不十分重要,更重要的是,“夜晚”这字在本福音书中带有负面的味道。耶稣在九章4节鼓励人在“白日”工作,因为“黑夜”将到,就没人能作工了,在十一章10节说,若在“黑夜”走路,就必跌倒,因为他没有光。在十三章30节,犹大从耶稣手上接过饼之后,就进入“黑夜”出卖祂。若将这些记在心上,三章2节说尼哥底母“夜里”来见耶稣,就暗示当他来找耶稣时,是处在属灵的黑暗中。
尼哥底母称耶稣为拉比,与他同列教师级(三10;也参一38的注释),然后将自己与其他(较有理性的)犹太首领放在同一边说道,我们知道你是由神那里来作师傅的;因为你所行的神迹,若没有神同在,无人能行。当耶稣第一次去耶路撒冷时,许多人看了祂所行的一些神迹就“信了”祂(二23),我们或许也可将尼哥底母和他的同事包括在“信的人”之内(可是耶稣尚不愿将自己交托给他们)。尼哥底母因目睹了“神迹”,就下结论说耶稣是“由神那里来作师傅的”,并且因为神与祂同在才能行奇迹。“神迹”这主题贯穿在本福音书中,且与作者写作的整体目的息息相关(见增注:神迹)。
3. 尼哥底母虽将自己与别人放在一起,可是耶稣刚开始回答时却将他单挑出来。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单数),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耶稣以加强语气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amēn amēn legō soi) ”,表示祂说的话对尼哥底母和本福音书以后的读者都极重要:“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见”神的国与“进”神的国是同义字(参三5)耶稣同时代的法利赛人相信在世界末日的复活时,所有犹太人都会进神的国,只有那些不信耶和华且离经背道的人例外(Mishnah,Sanhedrin 10 : 1-4),生为犹太人就是神国度的继承人。尼哥底母听到耶稣的话必定相当惊讶,他是犹太人却不能见神的国,必须先得“重生”才行!
三章3节与三章7节里翻译为“重”的字原文是anōthen,这字在第四卷福音书的其他经节都含有“从上头”的意思,即从天上或从神的意思(三31,十九11、23)。在新约圣经其他地方也多半是“从上头”的意思(太二十七51;可十五38;雅一17,三15、17)47。耶稣在此是说到楔子所预言的事,神的儿女(因此是神国度的继承人)是由神生的,也即是从上头生的。可是尼哥底母以为耶稣是说从肉身“再”生一次,从下一节就可看出。
4. 尼哥底母回答说:“人已经老了,如何能重生呢?岂能再进母腹生出来吗?”他误会了耶稣说的“从上头”生的意思,认为是指当时流行的用语:“第二次机会”,以为耶稣说人必须再被生出来一次才能见神的国。
5. 耶稣继续对尼哥底母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这话的分量再次可从“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amēn amēn legō soi)看出。耶稣在此说到“进”神的国,与“见”神的国是同义字(3节),进入的条件也是需另一次的出生,这里描述为“从水和圣灵生的”。这句话有很多不同的解释,可是基于下列原因(见增注:从水和圣灵生,下面),或许最好解释为重生/从上头生。因此耶稣再次对尼哥底母说,生为犹太人并不保证能进神的国度,必须从上头生,从水和圣灵生才行。
增注:从水和圣灵生
这句话可有四种主要的解释法:
一、施洗约翰所施的水礼和耶稣以圣灵所施的洗礼。支持此观点的理由是,本卷福音书中在此之前所有关于“水”的经文都与约翰的施洗事工有关(一26、31、33),在一章33节他用水施洗的事被拿来与耶稣用圣灵施洗的事相比照。因此按理说,耶稣是指若要进入神的国度,必须悔改接受约翰以水所施的洗礼与耶稣用圣灵所施的洗礼。
二、基督徒受洗时的水礼与灵里的重生。支持此观点的理由是,本福音书的原读者明白水是指基督徒的洗礼(并非约翰的洗礼),因此从水和圣灵生是指接受基督徒的洗礼,初期教会将此事与接受圣灵连在一起(徒二38)。
三、肉身的出生和灵里重生。从水而生是比喻从母腹天然生出,水可指羊水或精液,因此耶稣是说,若要进入神的国度灵性必须生出,一如肉体的出生一般,要从水生也要从灵生。支持此观点的理由是,耶稣在三章6节将从肉身生的与从灵生的拿来互相比较。
四、用两种比喻指灵里的重生。支持此观点的理由是,本福音书中其他的经节常用水来比喻圣灵(四10、13-15,七38),有些旧约圣经经文也是如此(例:结三十六25-27)。“水和圣灵”是重名法的语气,用两个不同的字表示同一个东西,因“水”与“圣灵”二字都没冠词在前,且被同一介系词管理(“从水和圣灵”原文是ex hydatos kai pneumatos)48。耶稣是说,若要进入神的国,必须从水生,亦即从灵生。支持此观点的另一理由是,在这段经文中耶稣对见与进神国用了好几个并行的说法:三章3节:“重生/从上头生”,三章5节:“从水和灵生”,三章7节:“重生/从上头生”,三章8节:“从圣灵生”。这些说法若都是并行且是同义字,那么“重生/从上头生”与“从水和灵生”都是指“从圣灵生”。
6. 耶稣在这节解释人若要见/进神的国,为何必须重生/从上头生,且为何此事与肉体的生产无关: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肉身只能生出肉身,人所需要的是从圣灵生的灵命,此事在楔子中已有预言(一13)。
7-8. 这些话令尼哥底母惊奇与大惑不解,耶稣继续对他说话,可是将范围扩大了些,将尼哥底母所代表的所有人都包括在内。我说:“你们(复数)必须重生”,你(单数)不要以为希奇。然后耶稣举了一个比喻帮助尼哥底母了解此事:风随着意思吹,你(单数)听见风的响声,(单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这句话也在玩文字游戏,希腊文pneuma这字可以是“风”、“气息”或“灵”的意思49。这种巧合使人很容易将风的作用和圣灵的工作拿来比较,一如人看不见风从哪里来吹到哪里去,但能听到它的响声,人也同样的不明白自己是如何被圣灵重生,可是能在生命中经历祂的实际50。此事提醒我们不可将被圣灵重生的经历与特别的布道公式连在一起,而该明白圣灵在不同人身上工作的方式也许会不同,但本卷福音书清楚说明,重生一定与对耶稣基督的信心有关。
9-10. 耶稣的解释让尼哥底母更觉得是一头雾水。尼哥底母问他说:“怎能有这事呢?”接着耶稣责备他是个不够资格的教师:“你(单数)是以色列人的先生,(单数)还不明白这事吗?”尼哥底母身为法利赛人,是犹太的官(1节)且是以色列的老师,具有极大责任的地位,若有谁该了解宗教真理,那就非他莫属。可是他连进神国度最基本的条件都不知道——被圣灵重生的意义。被圣灵重生在旧约圣经并非罕见的主题(参:赛四十四3,五十九21;结十一19、20,三十六26-27;珥二28-29;诗五十一10),耶稣认为受人尊敬的以色列老师理当了解这些事。但在这事上有缺失的绝非尼哥底母一人,耶稣也责备自称目光如炬的其他法利赛人为瞎子(九39-41)。
11. 耶稣再度用严肃的开头公式对尼哥底母说话。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单数)(amēn amēn legō soi ),然后将涵盖的范围扩大些(改用第一与第二人称复数),将自己与父神放在一起51,且对尼哥底母和他所代表的犹太公会成员说话:我们所说的,是我们知道的;我们所见证的,是我们见过的;你们却不领受我们的见证。耶稣来到世间是为将祂的父神显明,为真理作见证且提供永生。当耶稣说这些话时,是为祂所知道的、见过的作见证。故事至目前为止,尼哥底母和他所代表的人尚未接受耶稣的见证。
12. 耶稣继续对尼哥底母和他所代表的人说话,我对你们(复数)说地上的事,你们(复数)尚且不信,若说天上的事,如何能信呢?祂已说了“地上的事”,即需要被圣灵重生之事——可在这世界经历且是进入神国的条件。尼哥底母和他的同僚尚未准备好接受这些事,于是耶稣问道:“若说天上的事,如何能信呢?”“天上的事”是指与神的世界有关的事(与人间相对的世界)52。
13. 耶稣接着解释惟有祂才有资格说天上的事,除了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没有人升过天。耶稣说祂就是那位具有至高无上权柄的天上人物,人子(见增注:人子),从天降下,因此有资格带着权柄说天上的事。在那同时,祂也拒绝接受犹太人所猜测的其他一切的“启示者”,他们被认为已升到天堂(例:亚伯拉罕、摩西、以诺和以赛亚),将来会带着启示回到人间(参:箴三十4)。
14-15. 人子耶稣从天降下来到人间,将来会再被举起,可是这是异于寻常的说法: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这典故出于民数记二十一4-9,记录以色列人在旷野飘流时发生的一件事,民众起来反对摩西与神,神就让毒蛇来咬人,许多人因而丧生。那些幸存者就悔改认罪,恳求摩西替他们祷告。摩西祷告后,耶和华神对他说:“你制造一条火蛇,挂在杆子上:凡被咬的,一望这蛇,就必得活。”(民二十一8)。
摩西怎样将蛇举起来,耶稣也会照样被举起来。“举起”(hypsoō)这动词在第四卷福音书总共出现五次(三14〔2x〕八28,十二32、34),每次都指耶稣被钉十字架53。旷野中被举起的蛇,是神为悖逆的以色列人准备的管道,使他们的肉体免于死亡。同样道理,人子被举起(祂的被钉十字架),也是神用以使万国之民免于永死,得到救恩的管道,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被毒蛇咬的以色列人必须相信神所提供的这方式,并且抬头看那蛇才得存活。现在神透过祂儿子的受难,也为所有人类提供了能逃出罪的后果的救恩,使凡相信耶稣的人得到永生(见增注:永生)。然后耶稣在三章14-15节回答尼哥底母所问的“人已经老了,如何能重生呢”这问题。谜底就是,只要相信耶稣就能重生(参一13),且得到永生。
耶稣与尼哥底母的谈话就到三章15节为止(接下来是作者的评论)。尼哥底母在本卷福音书中还会出现两次:一次在七章45-52节,当犹太公会在商讨有关耶稣的事时,他质疑他们处理这事的法律程序得当还是不得当。另一次在十九章38-42节,他与亚利马太人约瑟一起为耶稣的尸体埋葬之前做准备,且将祂安放在坟墓里。
增注:永生
“生命(zōē)”与“永生(zōē aiōnios)”在第四卷福音书中常常出现且交换着使用,在三十二节经节中共出现三十六次,大部分出现在福音书的前半部,即耶稣当年在世时的圣工/神迹福音书,作者在其中记录了耶稣所行的七个神迹。他后来说记录这些事为的是“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二十31)。因此,永生这主题与耶稣所行的神迹有密切关联,其实也就是本福音书的宗旨。
永生的本质,就人能够经历的而言,它的定义记在十七章3节:“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永生就是认识神,可是一如旧约圣经所言,这认识不单单是知道有关神的一些事,而是与神建立一个关系,涉及回应、顺服和与神有交通。
在第四卷福音书中耶稣用了三个主要比喻来描述永生:(1)出生:人必须从圣灵而生才能经历永生(3-8节);(2)水:永生好比水,能止渴(四14;参七37);(3)食物:永生好比粮食,能解除饥饿(六27、35、48、51、53-54)。
就末世论而言,“永生”是来世的生命,这是zōē aiōnios的直接翻译。可是基督所说的话让人对永生已产生一个不同的观点,我们现在已能经历一部分永生:“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那听我话、又信差我来者的,就有永生;不至于定罪,是已经出死入生了”(五24)。这与基督教基本末世论本质一致:透过耶稣的圣工、受难和复活,神的计划已立定,可是当祂以人子身分再回到人间时才达到最巅峰。在对观福音书,这是以神的国度来表示,国度已来临,可是需到将来才达到完全的地步。在保罗书信则以救恩来表达——基督徒已得救,现在也在被拯救,将来会得到完全的救赎。可是在第四卷福音书,这基督教基本末世论是以永生来表达,现在已可经历,末日复活时会达到最巅峰。
父神是永生的源头,生命从祂而来,祂也赐给圣子有同样自有的生命(五26),因此,可以说生命在道/耶稣里头(一4),祂是复活与生命(十一25),真理和生命(十四6)。在祂里面的这生命是所有人的光(一4),且使凡跟随祂的人,“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八12)。
耶稣的使命可以用永生来表达:“我来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十10):“因为神的粮,就是那从天上降下来、赐生命给世界的”(六33)。可是这提供永生的使命,促使耶稣必须为受惠者舍去生命:“我所要赐的粮就是我的肉,为世人之生命所赐的”(六51);“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十11);“我为羊舍命”(十15)。
耶稣降世所赐的永生是透过祂的话而赐给人:“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那听我话、又信差我来者的,就有永生”(五24);“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六63);“西门彼得回答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六68)。就人的观点而言,当人们透过耶稣的话相信祂是如祂所启示的,就得永生(15-16、36节,六40、47,二十31),就神的观点而言,人得永生是因他“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一13)。
ii 作者的评语(三16-21)
16. 记录完耶稣与尼哥底母的谈话后,作者就在三章16-21节写出他对此事所蕴含之意义的评论,且以深受大众喜爱的句子作开头: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传统上,三章16节的前半段常被用来解释神对世人爱的“程度”,即神是“多么”爱世人:“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固然可以说,从神赐下祂儿子这事可显出神对世人的爱,可是这也许不是作者在此想要说的。“甚至”这字(大部分人认为是“多么”的意思)原文是houtōs,在第四卷福音书出现多次,但都不是指程度,而是指方式(8、14节,四6,五21、26,七46,十一48,十二50,十三25,十四31,十五4,十八22,二十一1)。
再者,houtos是指“这方式”,且永远指着前面已提到的事,而不是用接下来的话来解释54。若让这些事引导我们的思维,就应当将三章16节前半段翻译为:“神以此方式(指前面已提过的事)爱世人……”,那么想要了解神以怎样的方式爱人,就需到前面的三章14-15节去找,耶稣在这两节提到人子将像摩西在旷野举起蛇一般被“举起”。这是说,三章16节的后半段应当属于三章17节。因此,三章14-17节的整个思路应当如下列所述,
两个主要子句以楷体字表出:
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
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
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
因为神以此法爱世人;
于是,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
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因为神差他的
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
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
如此解释与传统解释法在神学上没什么大差别,可是较接近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当作者说“神爱世人”时,“世人”是指所有人类,因为神爱世上所有的人,才将祂“独一无二”(ton mongenē)的儿子赐下,有些较早的翻译版本将mongenē译为“独生子”,可是这会令人误会,因为mongenēs这字强调的是独一而不在“生”(见增注:独一无二)。因此,这段是说,神只有一个儿子,可是因着祂对人类的爱,就将独子赐下,使世人能得永生。
神赐下独子的目的,是“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有“永生”就是认识神,亦即与神建立关系,且在今世与永世经历这关系所带来的一切福祉。在第四卷福音书中这些涉及了现在和永世都与神有交通(见增注:永生)。“灭亡”是指在现今与永世都错过这些福祉,因为神的震怒常在我们身上(36节)。
就人而言,能经历永生的主要关键是相信。“相信”(pisteuō)这字在第四卷福音书有好几种用法,可是在三章16节是指相信主耶稣这个人。可是这不能与相信祂的话分开,因为必须透过耶稣的话才能认识祂这个人。
17. 为了进一步解释神赐下祂独一无二儿子的恩典,作者再加上一句说:因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被差遣”这概念在第四卷福音书出现好几次,可是并不一定指从外界差入人间,譬如耶稣对天父说到门徒时说:“你怎样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样差他们到世上”(十七18),在这段经文“差到世上”是指被派去对世上人们行一些任务,不是说从地球之外进入世界。另有两处经文也可如此解释(六14,十一27),可是有一处经文清楚表明耶稣是由外界进入世间:“我从父出来,到了世界;我又离开世界,往父那里去”(十六28)。最后,还有几处经文,其中的差入或进入世界两种解释都可(一9,三17、19,九39,十36,十二46,十八37),最要紧的,当作者在三章17节说:“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时,可以指耶稣从地球之外进入人间,也可指祂被神指派来服事世人(或两者都可)。
作者说:“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本福音书中还有三处也是同样说法(八15、26,十二47),可是另外两处暗示耶稣的确会审判人(五22、30),那么该如何解释这显然的自相矛盾呢?答案是,耶稣在今世不审判人,因为此次祂来世上的目的是拯救人而不是定人的罪。可是当祂完成这任务后,天父就将最后审判的责任交给了祂(五22),在世界末日时,耶稣当年在世时所说的话就要定那些拒绝接受祂之人的罪(十二48)。从某方面来说,这些人因拒绝相信神的儿子(18节)就已被定罪(见增注:审判)。到底被定何罪,此处并没说明,可是有些经文提供了一些线索。经文说那些拒绝基督且作恶的人(1)丧失生命,因为神的震怒常在他们身上(36节);(2)死在他们的罪恶过犯中,即死时罪仍不得赦免,因此必须承担自己犯罪的后果(八21、24);(3)从死里复活后只能被定罪(五29)。
耶稣降世不是来定世人的罪,而是“叫世人因他得救”,“得救”(sōzō)这字在第四卷福音书只出现六次(17节,五34,十9,十一12,十二27、47),其中只有四次与耶稣带来的救恩直接有关,而四次中只有三次对拯救的意义加以解说。得救是不被定罪(17,十二47),且涉及得到好牧人的保护(十9)。第四卷福音书用了如此稀少的拯救用词,是因作者使用另一种概念表达他对救恩的了解,即在末日复活时达到最高潮的永生,这概念贯穿在这整本福音书中(15、16、36节,四14,五24、29、39、40,六27、33、40、47、51、54、68,十10、28,十一25,十二25、50,十七2、3,二十31)。
神差祂儿子来到人间的目的,是叫人“因祂”得救,“因祂”的意思已在三章14-15节解释了,即让祂的儿子在十字架上被“举起”,世人就可“因祂”得救。神以此法舍去祂独一无二的儿子,世人的罪才能得赦免,世人才能在现今经历永生,将来在永世复活时才达到最巅峰。
18. 作者在本节清楚说明,从人的观点而言,人被不被定罪全系于他信不信耶稣: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然后他解释不信为何是如此严重的罪:因为他不信神独生子的名。神将祂的儿子差来,让祂被“举起”,以致世人能得救。拒绝相信祂和祂的话,且不愿遵行这些话,就是侮辱神本人,而作者说,如此侮辱神之人“罪已经定了”(欲知“定罪”的意义,参三17的注释)。
19. 作者将不信者被定罪的基本原因说出: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定他们的罪”此处用的是名词krisis,与三章17-18节的动词krino(定罪)源自同一字根,作者解释说,不信者被定罪的基本原因是他们喜爱黑暗,拒绝接受光。为何不喜欢光明呢?因为“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
光与黑暗在新约圣经中用作比喻,含有许多不同的意义,此处的光指耶稣本身,祂来到世间,透过祂的圣工将真理与公义的光带给每位遇见祂的人。喜欢做恶事的人被光照明时,心中很不是滋味,所以宁愿不跟耶稣来往,也不接受祂的话——他们“不爱光倒爱黑暗”。
20-21. 这两节进一步说明,人们对耶稣这光有两种不同的反应:凡作恶的便恨光,并不来就光,恐怕他的行为受责备。但行真理的必来就光,要显明他所行的是靠神而行。一心一意作恶的人必定恨耶稣,因为祂将他们的恶行揭发出来(参十五22)。可是想要“行真理的”,就喜欢来到耶稣面前且接受祂的教诲,因为这事证明他们是靠神(的恩典)而行。他们不像那些喜欢行恶之人躲避耶稣和祂的教导,而是寻找祂(“必来就光”),要确定自己所行的是讨神喜悦。
增注:审判
第四卷福音书对审判的教导相当复杂,神被称为审判官(八50),可是祂将审判的责任交给了圣子,因为祂是人子(五22、27)。然而圣子却说祂来到世界不是为了审判,而是为了拯救(17节,十二47),祂不审判任何人(八15),凡相信祂的人就不被定罪,是已经出死入生了(18节,五24),可是不信祂的人已被定罪,因为他们不接受圣子带入世界的启示(18、19节),对启示如此的拒绝在耶稣钉十字架时达到最高峰,在那时刻世界与世界之王真正地受到审判(十二27-33;参十六11)。末日时,圣子将执行审判权,所有死去之人都要听到祂的声音而活过来,有些得永生,有些被定罪,可是就是在执行这最后的审判时,圣子也是按照父神的旨意去做,祂的审判绝对公正(五27-30;参八16)。那日,凡拒绝接受耶稣的话之人,将因那些话受审判(十二48)。
第四卷福音书中有关耶稣与审判之事显然有些矛盾,一处经节说:“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17节),另外几处却暗示耶稣的确会审判人(五22、30)。破解这显然矛盾之法似乎是,在今世耶稣不审判人,因为祂降世的目的是拯救人不是定人的罪。可是当祂完成这任务后,父神已将最后审判的责任交给了祂(五22),在世界末日时,耶稣当年在世所说的话就会使拒绝祂之人被定罪(十二48)。
F 施洗约翰和耶稣的事工(三22-36)
作者在评论完耶稣与尼哥底母的谈话后,就记录耶稣与约翰的事工有段时期重叠,这个重叠引起约翰的门徒与某位犹太人在洁净仪式上发生争论,也引起约翰门徒的一些关注,惟恐耶稣的圣工使约翰黯然失色,因而来要求约翰对他与耶稣之间的关系做个解释。
i 耶稣和约翰的事工重叠(三22-24)
22. 作者以这事以后,耶稣和门徒到了犹太地,在那里居住,施洗作为开场白,耶稣与尼哥底母的对话发生在耶路撒冷过逾越节时(二13),那事过后一段时间,耶稣与门徒离开那城去到犹太地区,最可能的是靠近约但河旁,因为祂在那里可以施洗。作者在此处说耶稣施洗,可是在别处解释说不是耶稣亲自施洗,而是由门徒代劳,是门徒给人施洗(四1-2)。惟独第四卷福音书提到耶稣给人施洗。
23. 本节解释约翰施洗的地方(耶稣也在同时给人施洗)与它的效果:约翰在靠近撒冷的哀嫩也施洗;因为那里水多,众人都去受洗。撒冷与哀嫩的确实地点并不清楚,“靠近撒冷的哀嫩”一个可能性是靠近约但河,位于耶利哥东南方七哩,且大约在约但河注入死海的交口北方四哩的地方。“哀嫩”这名与希伯来文的ayin有关,是“泉源”的意思,这与作者所说约翰在此处施洗“因为那里水多”相符合。约翰的事工很有成效,可由“众人都去受洗”这话看出。
24. 作者在此穿插了一个注解,那时约翰还没有下在监里。这似乎是个多余的评语,因为第四卷福音书并没提到约翰被关监牢之事。可是马可福音一14(参:太四12)写道:“约翰下监以后,耶稣来到加利利,宣传神的福音”,暗示耶稣在约翰被囚禁(他没能活着出来)之后开始祂的圣工。仿佛第四卷福音书的作者知道马可福音写了什么,觉得有必要对马可福音的读者解释一下,耶稣的圣工在约翰被囚之前就已开始,与约翰有段时间重叠。此事提醒我们四卷福音书对耶稣圣工的记载都十分有限,有许多事情并没记载在内(参二十一25)。
ii 约翰的门徒与一个犹太人争论(三25-30)
25. 作者写完三章24节穿插进来的注解后,接着说到发生了一个争论:约翰的门徒和一个犹太人辩论洁净的礼。这节更直接的翻译是,“约翰的门徒突然(ek)与一个犹太人对洁净的礼仪发生争执”,显然是约翰的门徒开始这争论,可是作者没说他们为何为了洁净的礼仪发生争执。约翰的门徒在下一节告诉他说,耶稣施洗的人数比约翰多,或许“那位犹太人”说约翰的施洗比不上耶稣的施洗,因而激怒约翰的门徒要与他评评理。
26. 作者写出他们心中的忧虑。就来见约翰说:“拉比,从前同你在约但河外、你所见证的那位,现在施洗,众人都往他那里去了。”这是第四卷福音书(以及其他三卷福音书)中除了耶稣之外,惟一被称为拉比的一人,此处用作对约翰的尊称。约翰早先对耶稣所作的见证需回溯到一章28-34节,作者说到约翰在约但河施洗时,耶稣来接受他的洗礼。现在约翰的门徒因为耶稣也给人施洗而开始担心,并且“众人”都往他那里去了,他们要扞卫约翰的名声,且恐怕耶稣这位冉冉升起的新星会掩盖约翰的光芒。约翰的回答记录在下一节,是三章22-30节中最要紧的部分。
27. 约翰说:“若不是从天上赐的,人就不能得什么。”“从天上赐的”自然是指“从神赐的”,万事万物至终都来自神,这是旧约圣经的一个原则(但四17、25、32),新约圣经也重复申述(林前四7)。后来在第四卷福音书耶稣对彼拉多说:“若不是从上头赐给你的,你就毫无权柄办我”(十九11)。约翰领悟到每个人的角色至终都由神决定,他就满足于神给他的事工,觉得没有必要抬高自己,与耶稣一较长短。
28. 说完这概括的话后,约翰提醒门徒记得他早先回答祭司与利未人的问题时所说的话(一19-20):我曾说:“我不是基督,是奉差遣在他前面的”,你们自己可以给我作见证。约翰心知神差他在耶稣之前来,是为祂作见证,因此绝不冒充别人。
29-30. 约翰知道他应当将人带到基督面前,不是自己面前,就用婚姻来作比喻:娶新妇的,就是新郎。新娘新郎的比喻在旧约圣经里是用来描述以色列与耶和华神的关系:“新郎怎样喜悦新妇,你的神也要照样喜悦你”(赛六十二5;参:何一-二章),约翰理当晓得旧约使用的这比喻,且视自己的服事是将以色列带向她所属的新郎。
约翰继续用婚姻的比喻解释他与基督的关系:新郎的朋友站着听见新郎的声音就甚喜乐。故此,我这喜乐满足了。这话的背景来自犹太婚礼习俗,新郎的朋友(伴郎)需负责将新郎带到新娘面前,且在洞房花烛夜时等在外头。此处说到新郎的声音,是指当新郎发现他娶了一位处女时发出的欢愉之声。此时伴郎的责任才算了结,且因新郎的喜悦而一同快乐。因此,当约翰看到耶稣的圣工日渐兴旺,自己的却日渐走下坡时,一点都没嫉妒感,反而因“众人都往他那里去了”(26节)而快乐。能够因别人的成就而快乐,是真敬虔与成熟基督徒的标记。
约翰超凡的性格与对自己角色的理解可从他的话中显出:故此,我这喜乐满足了。当他看到耶稣的人气指数向上飙升时,他的喜乐就像新郎的知交一般,心满意足了。约翰达成了他人生的目的:为基督作见证,且将人带到祂面前,他将整件事总结在一句驰名中外的话里:他必兴旺,我必衰微。他认为神所定的旨意,是耶稣必定(用“必”〔dei〕这字表达出)超越他。
iii 作者的评语(三31-36)
在第三章的最后这段,作者再度提起耶稣与尼哥底母交谈时说的主题,特别是三章11-13节,然后加以延伸。
31. 耶稣在三章13节说自己是从天而来的人子,现在作者再加上一笔说:从天上来的,是在万有之上;从地上来的,是属乎地,他所说的,也是属乎地。这句话的第二部分指施洗约翰,但也可指一般人。在此并非贬低约翰,而是用一种方式强调约翰与耶稣在品质上不同。约翰虽是个先知,但他只是个人,耶稣就不同了,祂是从天而来的神的儿子。约翰“属乎地”,因此他所说的也“属乎地”。有一次耶稣对“犹太人”也提到有关约翰类似的事:“你们曾差人到约翰那里,他为真理作过见证。其实我所受的见证,不是从人来的;然而我说这些话,为要叫你们得救”(五33-34),约翰的见证是“人的见证”:“他所说的,也是属乎地”55。作者以重申耶稣与约翰有天壤之别来结束此节:从天上来的,是在万有之上。
32-33. 作者再度说到耶稣,他将所见所闻的见证出来,只是没有人领受他的见证。这是从耶稣与尼哥底母的对话中摘撷出来:“我们所见证的,是我们见过的;你们却不领受我们的见证”(11节)。耶稣来到世间为要将祂的父神显明出来,为真理作见证,且将永生带给人们。可是一般而言,民众并不接受祂的见证。作者接着说,那领受他见证的,就印上印,证明神是真的。他用了一个专门用语,“印上印”(sphragizō)。古代蒲草纸商业文献上出现过这字,意指将信件或布袋密封起来,保证没人在内容上做手脚。本节则作为比喻,盖上认可的图章,即肯定神的真实56。接受耶稣的见证就是证明神是真实的,因为当耶稣向世人作见证时,就将神交给祂的信息/话语传给世人(参七15-18,八38、46-47,十二49,十四10、24,十七8)。
34. 作者解释说,接受耶稣的话为何就证明神是真实的:神所差来的,就说神的话。由于耶稣说的话是神的话,接受这些话就是接受神是真实的。这句话的后头蕴藏的是犹太人对“使者”的概念,他们认为“面对君王之使者就如面对君王一般”(Mishnah, Berakot 5:5),使者的行为被视为如同差他之人的行为一样。“神的话”中的“话”,原文是rhēma,在第四卷福音书中常常出现,意指耶稣对信徒与非信徒所说的话(34节,五47,六63、68,八20、47,十21,十二47、48,十四10,十五7,十七8)。有些学者认为它是指对某人或某一群人从神而来的特别话语,可是在第四卷福音书中无一处含有此意。
耶稣是“神所差来的”,祂忠心传达神的话,因为神赐圣灵给他,是没有限量的。在本段经文中只能解释为,神将祂的灵没有限量地赐给道成肉身的耶稣57,即是以全备且没有任何限制的方式。拉比文献中有一句话可帮助我们了解此话:“阿哈(R. Aha)说:‘圣灵降临在先知身上也是如此的各有不同的分量,一位先知能说一本书的预言,而另一位则能说两本书’”(Leviticus Rabbah 15:2),即神依照祂交托给先知的任务而赐下不同分量的圣灵。作者若是指这种教导,就是说神浇灌在耶稣身上的圣灵较所有先知都多。由于神将祂的灵“没有限量的”浇灌在耶稣身上,祂就能说神的话,并且每当祂说时,这些话语全然可信。
35. 作者说,父爱子,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父神对圣子的爱是本卷福音书中重复出现的主题,父神将荣耀赐给圣子,是因在创世之前祂已爱了祂(十七24),父神爱圣子,因为祂愿舍下生命——且能再取回来(十17),天父对圣子的爱是天父对信徒之爱的模式(十七26),也是耶稣对信徒之爱的模式(十五9)。
作者在此节暗示,父对子的爱是让父神“将万有交在他手里”的原因。由于父已将圣灵无限量地给了耶稣,因此祂也将万有都交在祂手中(十三3,十七7)。作者在别处也提到父神将一些别的东西交给了圣子:审判的责任(五22、27),在祂里面有生命(五26),所有的信徒都是祂的(六37、39,十29,十七6、9),管理全人类的权柄(十七2),“圣名”(十七11、12),以及荣耀(十七22、24)。
36. 基于父神对圣子的大爱,且已将万有交在祂手里,接下来就发生两件事。首先,信子的人有永生。因为父神爱圣子,凡相信祂儿子的人都得到永生(见增注:永生)。我们能为神做的最大的事,就是相信祂所爱的圣子。其次,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我们能对神做的最差的事,就是拒绝接受祂所爱的圣子。为使我们得救,神竟不惜将祂赐下。如此做之人是弃绝生命,且将自己暴露在神的震怒之下。
这是第四卷福音书中“震怒”(orgē)这字惟一出现的一次,在对观福音书中则出现过四次:两次是施洗约翰警告来到他面前受洗之人,若不悔改就不能逃脱神即将降下的震怒(太三7;路三7),一次描写耶稣对法利赛人的顽梗之心发怒(可三5),还有一次是描写当犹太人不接受弥赛亚时,神的忿怒会浇灌在犹大地区,发生极大灾难(路二十一23)。
作者在此并未解释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是何意,恕我斗胆作些解释:(1)此处描绘神的震怒“常在”人身上,暗示它像乌云笼罩一样挥之不去,只有当人相信神的儿子时才得以除去。(2)三章17-21节或许是最能帮助我们了解神的震怒的经文,“震怒”这字虽未出现在此经文,可是“定罪/审判”却常出现。信耶稣的人不被定罪,不信之人却已被定罪,因为他们“不信神独生子的名”(三18)。被定罪之人都是作恶之人,他们恨恶耶稣带来的光,不愿来到光中,宁愿留在黑暗里,希望自己的恶行不被揭发出来(19-20节)。一如三章36节所说,拒绝神所爱的独一无二的圣子,不肯来到祂面前,这就是被定罪的原因。
约翰福音简介
约翰福音第三章
3:1
1-15节的信息说明只有重生了的人才能得到救赎(3节),人须从水与圣灵而生,让神成为主宰(5-8节)。人得救是因着神的恩典,因为肉体生的只是肉体,不能成为灵。只有神能把天上的事向人显露。耶稣从天上来,所以知道天上的事(9-13节)。祂用教训,更用行动,向人显明神的奥秘。祂要在十架上完成救赎大功(14节)。
尼哥底母为犹太公会的议员,也是宗教领袖。在耶稣时代,统治阶层中不少为法利赛人。他是法利赛人中较开明分子。从后来的事看,他已暗中作了耶稣的门徒(7:50-51;19:39)。
3:3 耶稣讲天国的真理,并没有因为尼哥底母有学问有地位便将就他;而是劈头就告诉他:你必须重生。换句话:你必须从头学过,重新做起。
“重生”是让神在人的心灵上作彻底的改变。人生的中心不再是自己,也不是这个世界,而是基督。人的天然生命(肉身)不能与神相交,无论禀赋、品德和教养如何高,不能认识神,因此不能进入神的国(3:3,5-6;可7:21-23;罗8:7-8;林前2:14);必须由圣灵在人生命里头进行重造。
“重生”的“重”字在原文有“从上面来”的意思,说明重生是从神而来的工作(3:5;比较1:12-13;林后5:17;弗2:10;4:24)。人因重生而成为神家中的人,在神的性情和基督的生命上有份(加2:20;弗2:10;4:24;西1:27;彼后1:4;约壹5:10-12)。
3:5
“从水和圣灵生”中的“水”字虽有一些不同的解释,但耶稣这句话的主旨是要人有灵性上的洁净与更新,藉着圣灵的能力断然放弃旧我,开始新生命。旧约中讲到更新时,水和圣灵时常并提(参结36:25-27)。在本节,“水”似乎也含有水礼的意思。虽然有人提出“水”可指“精液”或生产时的羊水,认为此句有同说“从肉体和灵性生”,果然如此,约翰会象1:13一样,用“血气”而不用“水”。
3:8
“风”字在希腊文与希伯来文中都与“圣灵”同属一个字。风从哪里来,吹往哪里去,人的肉眼看不见。从圣灵而生过的人,因为生命来自永在的神,也成为“无命之终”,享有永远灵性生命的人(参来7:3)。圣灵在人身上的工作虽肉眼不能见,却是实在的。
3:12
“地上的事”指什么,甚难解释。若指5-6节的话,并不属地上的事。也许是说:从圣灵生才能进神的国这件事,即令不靠天上来的启迪,用人的智能应该也能明白。这个解释,可从10节耶稣责备尼哥底母的话引伸出来。
3:15
道成肉身,让世人得知“天上的事”(12节),目的是要人能“见神的国”(3节)。本节用了“信”(在本书出现98次)和“永生”(在本书出现17次)两个新词来说明这真理。人可以因信从耶稣得到永生。
“信”这个字在圣经中不单指人在理智上对事实的承认,也指对人或事物的执着、持定、交托和信靠。因此“信”不只是头脑的接纳,更是心志上的肯定。“信祂的”是指信任基督把自己交托给祂的人。“永生”是重生了的永远生命,今生开始,可以进到那永存的神国里去。人与神的亲密交通因信靠耶稣可以永续。
3:16
本节是全部福音要旨的缩写,把福与祸,生与死的道路清清楚楚放在人面前,要求全人类作出抉择。神的爱不只限于祂的选民,全球的人都包括在这爱里。神把唯一的爱子“赐给”人类,不但道成肉身来到人间,还要祂为人的罪受死十架。人的道路因此不是灭亡,而是永生,因神要救一切信祂的人。
“灭亡”希腊原文作apollumi,不含丧失知觉或停止知觉活动的意思,因为犯罪受的灭亡的刑罚,是有痛苦知觉一直到永远的。
3:22-23
耶稣象施洗约翰一样为人施洗,二人同时进行,但不久众人都去了耶稣那里(26节)。施洗约翰的反应不是妒嫉而是欢乐(29-30节)。他只是那开路的,预备人心迎接基督(28节);耶稣这从天上来的神子应为万人接纳(31-36节)。
撒冷的哀嫩位置不确定。有一说指在撒玛利亚境内,那里有水泉,接近约旦河。
3:27
领受的能力也是神所赐(参11-13节耶稣所说的领受见证的能力)。施洗约翰因为不是基督,不是从天上来的,他的施洗的工作也就受到局限;人不能因信靠他而进入永生。
3:29
耶稣是新郎,约翰是那朋友或者伴郎。一切过去被传统宗教看不起的人,象税吏和罪人,现在都有机会象新妇一样得享天国的欢乐。基督的事工一定不断增长,人只是来完成神的旨意(30节)。我们都应该为神国的扩展而欢乐。
3:31-36
没有一个人,连施洗约翰在内,具有耶稣那无比的地位,只有祂才能赐神给人的永远生命。凡是对耶稣的见证和祂所见证的神深信不疑(33节),象在文件上加盖印章那样坚定的人,就能从已握有万有的主耶稣那里领受永生;故意不信的必受当得的报应(参罗1:18-32)。
“永生”是重生了的永存生命,不用等待到将来才得到;今生就开始,现在就握有,永不会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