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撒罗尼迦后书第一章
帖撒罗尼迦的位置(二)
1:1 写了帖撒罗尼迦前书不到一年,保罗在哥林多写了帖撒罗尼迦后书。他与提摩太和西拉,曾在第二次宣教行程中到达帖撒罗尼迦(参徒 17:1-10 ),并在那里建立了教会。由于逼迫临到,他被迫离开。他写了第一封信(帖前)给他们,鼓励并安慰他们。其后他得知他们对这封信的反应。他听到的好消息是他们的信心仍继续增长,坏消息则是有关基督再来的错误教导四处流传,引致不少人放弃工作,专心等候世界末日的来临。所以他再写信给他们。他的第一封信主要是以基督再来的道理安慰信徒,第二封信则纠正他们对基督再来的错误想法。
帖后 1:1> 保罗常与提摩太联名写信的吗?他们的关系定很好……
1:1 保罗、西拉、提摩太都在哥林多(参徒 18:5 ),保罗代表他们写这封信。他常与提摩太联名写信(参腓 1:1 ;西 1:1 ;帖前 1:1) 。 ( 有关保罗、提摩太、西拉的资料,请参徒 9 章、提前 1 章、徒 16 章的人物介绍。有关帖撒罗尼迦的资料,请参帖前 1:1 的注释。)
帖后 1:3> 保罗那么懂得欣赏别人的长处,只是,论到我嘛,却总想别人欣赏自己……
1:3 不管写什么内容的信,保罗都保持一贯的风格。大部分信的开头保罗都喜欢直爽地表示他对受信人的欣赏,为他们在神里的信心而感到喜乐。我们也该找方法去鼓励和建立其他信徒。
帖后 1:4-5> 逼迫来到,心力交瘁──还要存忍耐和信心?这……
1:4-5 在苦难中生存的秘诀是忍耐与信心。当我们面对接踵而来的逼迫与患难时,我们对神要有信心,相信祂藉着试验来造就我们,并且使祂得荣耀。要知道神是公平的,祂不会在我们身处患难之时忘记我们。公义会使我们在祂完美的计划下,在祂所定的时间内,拯救我们脱离苦难,并且惩罚那些逼迫我们的人。你信任神的计划吗?
帖后 1:4-6> 受苦有价?只是苦难来到,就只知其苦嘛,哪会明了其意义,你不会反对我吧……
1:4-6 保罗在初访帖撒罗尼迦时曾受逼迫(参徒 17:5-9 )。不论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凡听到保罗所传的福音并相信的,都会同样地遭受迫害。所以保罗在前书指出基督的再来会拯救他们脱离各样的逼迫,审判那些逼迫他们的人。但这些话却引起一些人的误解,以为基督立即要回来拯救他们。故保罗要指出在等候神的国时,他们可以从受苦中学习忍耐与信心,这也是信徒应该努力追求的。
帖后 1:5> 难道保罗要说──受苦有理?只是要受苦,总是不太愿意……
1:5 我们为基督而活,在这个邪恶的世代中作神的子民,就免不了会遭遇逼迫和患难。有人以为患难的出现是由于我们没信心,或是犯罪的结果,但保罗教导我们,苦难可以是神为信徒预备之计划的一部分。困难可以帮助我们向上仰望、向前盼望,而不是单看自己(参可 13:35-36 ;腓 3:13-14 );困难也可以锻炼我们的性格(参罗 5:3-4 ),使我们更敏锐地去关心那遭同样患难的人(参林后 1:3-5 )。你遭遇患难,可能显示你正坚持信仰。
帖后 1:5-7> 虽受苦难不用愁──为什么?你听保罗说……你还怕吗?
1:5-7 保罗提到两个层面的释放。我们的苦难既能造就我们,帮助我们预备自己迎接基督的国度,我们就能得到释放。有一天,每个人都会站在神面前,神会纠正错误的事,宣布审判,并终止一切邪恶。
帖后 1:7-9> 永远沉沦!你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
1:7-9 保罗所说的“永远沉沦”就是火湖(参启 20:14 )。保罗以地狱来描绘人与神的永恒分离。在那里,人永远与神分离,而且再没有任何得救的盼望。
帖后 1:11-12> 你说你配得过所蒙的召吗?当然了,配得过──你真的不用停下想想?
帖撒罗尼迦后书第一章
为圣徒感恩(一 1 ~ 12 )
帖前一 2 ~ 10 乃保罗为信徒的蒙恩而感谢神,而帖后一 3 ~ 10 则是为信徒的长进感谢神。似乎“感恩”在保罗的书信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感恩”是一种对弟兄的欣赏,也是对神的恩典和能力有信心的表现,是我们要加强学习的重要功课。
.为信徒的长进感恩( 3 ~ 4 ):信心增长,爱心增加,都是值得信徒为帖城信徒感恩的原因。不单如此,在各地教会信徒面前,保罗甚至为他们夸口,因为他们的信心和坚忍,是在一切患难、逼迫中表现出来的。
.为神公义的审判感恩( 5 ~ 10 ):帖撒罗尼迦信徒所受的苦,证明他们是天国的子民,而神既是公义的,祂必会赏赐受苦的圣徒,刑罚那些加患难与圣徒的人。这是保罗为帖城信徒感恩的第二个原因。
神公义的审判分两方面:
① 将患难施诸那些加患难给信徒的不信者身上( 6 )。
② 将平安赐予为主受苦的信徒。
7 ~ 9 节中,保罗描述那些逼迫人的不信者之命运。简单来说,“地狱”就是经文中所描述的下场。这是主藉信徒得荣耀,又使信徒惊奇的日子( 10 )。
.继续努力( 11 ~ 12 ):过去的良好表现和将来公义的审判,不足以保证读者能跑毕全程。圣徒的坚忍需要不断代祷与坚强的信心和努力,因此保罗为帖城信徒所作的祈祷,也应该是我们彼此代祷的重要内容,叫我们在主降临的时候,可以同享祂的荣耀。
帖撒罗尼迦后书第一章
1:1-2 卷首问安
1:3-12 为教会感恩和祈祷
3-4 称赞教会在信心、爱心上长进
于患难中仍存忍耐。(参帖前 1:3; 3:10-13 )
“所受的”:原文为现在式时态,显示教会当时仍处于逼迫中。
5-10 安慰在患难中的教会
末日的审判是公平的,信徒现今忍受苦难,将来却得进神永远的国度,现今逼迫他们的人将来则永远受罚。
5 “这 ...... 明证”:帖城信徒在逼迫中保持信心,坚忍下去,足以证明他们在将来神公正的审判中必被判“得救”,算为配进神国的人。
7 “与我们 ...... 平安”:指与使徒同享安息:永远与主同在(参帖前 4:17; 来 3-4 章)。
“那时”:指主再来之时( 10 )。
“他有能力的天使”:直译也可作“‘他的大能’的天使”;这些陪伴的天使正配合主的大能和神性。
“火焰”:在圣经中常象征神的审判(赛 66:15; 但 7:9-10; 太 25:41; 林前 3:13 ),和祂的威严(出 3:2; 启 1:14 )。
9 拒绝福音、犯罪作恶之人将永远与主隔绝,无分于主赐的无穷福乐。
10 “要在他 ...... 得荣耀”:主再来之时,祂的荣耀要在信徒身上反映出来(约一 3:2 ),并藉信徒的敬拜彰显出来。
“显为希奇”:即大受景仰。
“我们对 ...... 也信了”:表示上述“一切信的人”包括了读者在内。
11-12 为教会祈祷
“看你们 ...... 蒙的召”:参第 5 节。
“一切所羡慕的良善”:更好的译法是“一切向善的志愿”(现代译本)。
“因信心 ...... 工夫”:见帖前 1:3 注。
帖撒罗尼迦后书第一章
提起勇气(一 1-12 )
在信首的一段话,我们看见那位聪明的领袖展示出来的智慧。照我们的推测,帖撒罗尼迦人似乎告诉了保罗他们心中的疑惑。他们心里惧怕,怀疑自己的信心能否抵受得起试炼;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恐怕自己未能达到要求的标准。保罗的回答没有用悲观的口吻去同情他们,叫他们更加失望沮丧。保罗的方法乃是把他们的德行和成就指出来,目的是要激发这些沮丧和害怕的基督徒,使能够挺胸说:‘好吧!保罗认为我们可以做得来,我们要鼓起勇气继续去争战。’
马可.罗德福曾说:‘那些能够医好我们自卑心的人有福了。’现在保罗就是能够替帖撒罗尼迦教会除去他们的自卑感的人。他知道明智的赞赏,经常可以弥补那些肆意批评的不足;聪明的赞赏永远不会叫人以为获得锦标而毋须努力 ── 它必会驱使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保罗指出一个有生气的教会必须有三个特点:
(一) 信心格外增长 。这是一个成长的基督徒的标志,他每天对耶稣基督的确信必须加增。信心的开始可能是一个假设,但到了终点必然是肯定的。雅各.阿吉( James Agate )曾说:‘我的心志并不是像一张床常常都要整理。有些事情我是绝对肯定的。’基督徒应该逐渐成长,晓得把基督徒思想的纪律,放进基督徒的兴奋经验当中。
(二) 爱心增长 。一个增长的教会必须在事奉工作中同时增长。一个人可能是因基督徒的责任驱使而去替别人服务;但到了最后,他必会在事奉工作中找到他的最大喜乐。一个服务的人生可以给人一个重大的发现 ── 叫人认识不自私与喜乐两者是相得益彰的。
(三) 恒久忍耐的精神 。保罗在这里用了一个伟大的字。译作 忍耐 的希腊字是 hupomone 。它的意思不是一种能抵受任何外来袭击的消极容忍力量。有人形容这种忍耐是一种能‘抵受试炼的恒久雄伟耐力’ ── 这种力量不但叫人可以忍耐任何环境,并且可以支配环境。它不但不怕生活带来的打击,并且把这些打击变成为向前跃进的踏脚石。
保罗这段鼓舞的信息,是以一个极有激发性的远景作结束的 ── 这就是我们称作 互惠的荣耀 。当基督降临的时候,祂要在 祂的圣徒的身上得荣耀 ,又在 一切信的人身上显为希奇 。这里所展示的就是一个叫人惊叹的真理 ── 我们以基督为荣耀;而基督以我们为荣耀。基督引以为荣耀的,就是人藉 基督而学会忍耐和胜过环境,而且在黑暗中发出明亮的光辉。一个教师的荣耀在于他所培育出来的学者;父母的荣耀可以在子女的身上显露,不单叫子女可以自立,并且抚养之恩毕生受用不尽;师傅的荣耀可以在门徒身上显露。基督的荣耀既然可以在我们身上彰显,这就是我们一项极大的权利和责任。我们既因祂而活,并且愿意事奉祂,因此我们的生活既可以使人对我们的主失去信心,也可以给祂带来荣耀。试问世上还有那一种权利和责任比这个更大呢? ── 《每日研经丛书》
帖撒罗尼迦后书第一章
第一段 引言( 1:1-5 )
本段是全书的引言,包括祝祷的话( 1-2 ),感谢的话( 3 上)和称赞的话( 3 下 -5 )。正像保罗大多数的书信一样,这里一开头也是先说感恩和称赞的话,这是基督徒该效法的榜样。我们都要有为别人感谢并欣赏别人长处的心。
一.祝祷的话( 1:1-2 )
1 “保罗、西拉、提摩太” ,像前书一样,由三人一同具名。按徒 17:1-9 所记,他们是三个人一起到帖撒罗尼迦布道的,所以保罗用他们三个人一同具名;这也暗示他们写这封信时,三人同在一起。按徒 18:5 和帖前 3:6 ,保罗到哥林多时,曾打发提摩太和西拉到马其顿(帖撒罗尼迦也在马其顿境内)。本书既然是三人一同具名,必然是在提摩太等从帖撒罗尼迦回来哥林多之后写的。那时大约主后五二至五三年左右。
“在神我们的父与主耶稣基督里的教会” ,保罗的书信中不断表现这种观念,就是教会已经在父神和耶稣基督里合一,正像主在约 17:20-23 所祈求的(帖前 l:1; 林前 10:17;12:12,13,15-16; 加 3:28; 弗 2:15-19;4:3-4; 西 3:3,11,15 )。这观念表明使徒认为主耶稣在约 17:20-23 的祷告已蒙应允;因主耶稣在约 17:20-23 所祈求的合一,正是在父和祂自己生命里的合一。这合一的工作,已因祂的受死复活,叫每一个信祂的人,有份于祂的生命(彼后 1:4; 彼前 1:3 ),而获得成功了。
凡是把主耶稣在约 17:20-23 的祷告,看作是还没蒙应允的观念,都是跟新约书信的观念不相合的。如果基督在约 17:20-23 的祈求还没有蒙应允,那要在什么时候才蒙应允呢?难道基督的祷告会落空么?这是不可能的。
2 上节既说教会是在父神和主耶稣里面,怎么本节又说 “从父神和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 ?上节是论教会在属灵方面与神的联合为一;本节则是按教会还在地上的日子,怎样从神得着恩惠平安而言。
二.感谢的话( 1:3 上)
1.为谁感谢?( 1:3 上)
3 上 “弟兄们” ,每一个被称为弟兄的人,都必定有过叫人可为他感恩的经历。他们怎会从罪恶的奴仆、神仇敌的地位,变成为神家的儿女,主内的弟兄?是因基督的大爱和救赎。因此,当我们看见任何一个 “弟兄” 时,就应当想到主在他身上,所赐给他免死亡得永生的大恩。神曾为他的缘故流血舍命,曾用奇妙的爱寻找他,正如寻找你我一样,所以应当为他感恩。
2.谁应当感谢?( 1:3 上)
3 上 “我们” ,就是一切为主劳苦作工,忠心事奉神的人。虽然在事奉主的路上有许多艰难困苦,我们还是应该在一切艰苦中感谢神,像使徒那样;他想到神藉着他所作的工,使信徒因神自己的扶持,得以在灵性上长进,站立得稳,他就为他们满心感谢神了。
“该为你们” ,表示保罗认为,他们这样地为信徒感谢神是应该的,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他们虽然为帖撒罗尼迦的信徒打了美好的仗,在大争战中把福音传给他们,又看见他们在信、望、爱,三方面都继续长进,但这并不表示他们有什么可夸之处,而是应尽的本份。他们该把荣耀归给神,他们深知自己不过是仆人,所作的乃是当作的(路 17:10 )。
3.当怎样感谢?( 1:3 上)
3 上 “常常感谢神” ,诗人说: “凡以感谢献上为祭的,便是荣耀我” (诗 50:23 )。为什么呢?因感谢本身就含有 “归荣” 于所感谢之人的意义。 “感谢” 比 “相信” 更具体地承认神的存在和权能,因我们无法向一个死的对象感谢,只能向活的对象感谢。
“常常感谢” ,也就是常常感觉到神的真实,对于祂的奇妙作为,常常有新的领悟和认识,因而在心灵中发出新的感应和称颂。
4.这样感谢“本是合宜的”( 1:3 上)
3 上 这句话表示:
1.对帖撒罗尼迦的信徒来说
帖撒罗尼迦信徒在属灵的生活方面是值得保罗为他们感谢的。保罗并末过份夸奖他们,也不是按照一般 “礼貌” 而为他们感谢,乃是从他们身上确实看见神的恩惠而为他们感谢。
2.对神所赐给帖撒罗尼迦信徒的恩惠来说
神是十足配受我们感谢的。神从来没有只给我们五分的恩典,却领受了十分的感谢;我们的感谢总追不上祂的恩典。
“合宜” 原文 axios ,英文常译作 worthy (值得、配得),和合本在路 3:8 译作 “相称” ,林前 16:4 译作 “该” ,来 11:38; 启 3:4 译作 “配” …… 。
谁给我们恩典,当向谁感谢,不正是合宜吗?今天不少基督徒,虽然从神得好处,却向人感谢,实在太不合宜了。
三.称赞的话( 1:3 下 -5 )
这些话一方面是保罗对帖撒罗尼迦教会的称赞,一方面也是解释上文他能常为他们感谢神的理由,保罗的称赞有五方面:
1.信心的增长( 1:3 下)
3 下 “因你们的信心格外增长” ,格外增长,就是较突出的增长,这包含信心的三步灵程,就是:生长、增长、格外增长。真信心是有生命的信心,像芥菜种会长大,这是每一个正常基督徒应当有的自然现象;不只是一时的,而是继续不停止的。肉身生命的长大到了一个年龄就停止了,但属灵生命的长大,在今生却是不停止的,即使像保罗这样 “活着就是基督” 的人,也还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不停止地追赶。我们既远不如保罗,当然更需要继续的增长。但 “格外增长” 却不只是不停止地长进,而是超常地长进,显得比别处信徒格外突出地长进,这是神所喜欢看见的长进。
注意前书保罗曾劝勉他们要 “更加勉励” (帖前 4:10 ),跟本节的 “格外增长” 互相辉映,显见使徒对他们有无限的期望。
2.爱心充足( 1:3 下)
3 下 许多时候我们并非没有爱心,而是没有充足的爱心。就像菜肴之中虽然放了盐,却未够份量,结果还是不能使人觉得十分可口。
我们常注意信徒个人爱心的长进,但在此所讲的 “爱心充足” ,却是注重信徒彼此之间相爱之心的充足,也就是说,他们在爱心的共同生活上大有进步。要是我们的爱心只能显出自己的伟大,这样的爱心并不正常;但如果你我的爱心能激发起别的弟兄姊妹,也在爱心上追求长进,以致全教会都彼此相爱,这才是隐藏自己的爱心,也是教会所该追求的爱心。
主耶稣所给教会的命令,就是要他们 “彼此相爱” 。在启示录的七教会书信中,最好的教会就是弟兄相爱的教会 ── 非拉铁非的教会。
在此保罗称赞帖撒罗尼迦教会信徒, “众人” 彼此相爱的心也都 “充足” ;跟他在前书称赞他们 “爱心所受的劳苦” 各有不同。他们爱心所受的劳苦,仿佛是在爱心上的操练和学习,这样操练和学习的结果,使众人彼此相爱的心也更加增长了。
3.仍存忍耐( 1:4 下)
4 下 全节经文中最宝贵的几个字,就是末句的 “仍旧存忍耐和信心” 。忍耐和信心的价值,就是在乎 “仍旧存 …… ” 。不论环境有什么变化,逼迫如何猛烈,或是家业被人抢夺,名誉受人破坏,生活困难,儿女患病,无辜地遭受冤屈,甚至为主名的缘故,遭受许多无风起浪的苦难,虽然这样,他们却 “仍旧存忍耐和信心” 。这样的忍耐和信心,是经得起考验的。
帖撒罗尼迦人的忍耐,最少发生了三方面的影响:
A.使神的仆人得着安慰,并为他们的忍耐感到光荣。
B.使众教会因他们的忍耐得到鼓励。
C.证明他们的信心经得起考验,不是逼迫患难所能击败的。
雅 1:4 说: “但忍耐也当成功,使你们成全完备,毫无缺欠” 。许多不成功的忍耐,等于没有忍耐。不忍耐,常使我们多费许多精力、时间、金钱,并多受许多痛苦;反之, “忍耐” 倒常是最短的路程,使我们少受痛苦,且节省许多时间和金钱。
以色列人走旷野的路程,就是我们最好的例子。倘若他们能 “仍旧存忍耐和信心” ,忍受眼前所受的一点小小的苦楚和试炼,就不至于因发怨言而倒毙旷野,也不用飘流旷野卅八年,还不能进入迦南了。由于他们的不忍耐,使他们走更多的路程,受更多的苦难,而且终于倒毙旷野。
帖撒罗尼迦的信徒既在 “一切的患难逼迫中,仍旧存忍耐和信心” ,可见他们的信心是经得起多方面打击的。按前书的记载看来,他们所以能在一切患难中仍旧存忍耐和信心,也是因他们对于将来的盼望十分坚定的缘故。
4.激发各教会( 1:4 上)
4 上 “甚至我们在神的各教会里为你们夸口” ,显见保罗自己已先深受帖撒罗尼迦教会所表现的见证感动和激励,所以才会自然地在神的各教会中讲述帖撒罗尼迦教会的见证,为他们夸口。传道人看见信徒在苦难中刚强,为真理站立,他们的心既深受安慰和激励,自然会多提说他们的事,以为其他信徒的勉励。保罗自己虽然是基督军兵中的健将,受的苦难比任何人都多,但他却不轻看别人为基督受苦的经历,反倒十分赏识他们所表现的刚强和勇敢,并向人称赞。我们应该效法保罗,提说别人的长处,使众信徒得益,扩大神赐福的范围;而不是将别人的短处加以宣扬,以致绊跌多人。
注意;保罗未写信告诉帖撒罗尼迦人以前,已背后在各教会前称赞了他们;在这里再告诉他们,是为激发他们长进。显然保罗有一种习惯:背后称赞人,当面却责备人(加 2:11,14 )。这情形和我们刚相反,许多人当面说称赞的话,背后却说毁谤的话,这不是信徒该有的品德。
注意:保罗为帖撒罗尼迦教会感谢神,又向众教会称赞他们。在这些感谢和称赞之中,他隐藏了自己为他们所受的劳苦,只提帖撒罗尼迦信徒的美好见证。保罗不是利用帖撒罗尼迦信徒的见证替自己宣传,而是要在他们身上,证明神奇妙的作为。
5.配为神国受苦( 1:5 )
5 注意: 5 节之公义与 6 节的公义不同。 6 节的公义,是论到那些将患难加给帖撒罗尼迦信徒的人,将按神的公义受审判;但本节之 “公义” ,却是论到帖撒罗尼迦信徒为神受苦的结果,显出他们是配为神的国受苦的。他们因在苦难中仍旧存信心、忍耐、盼望 …… ,使他们的见证宣扬于各教会;他们因受苦而获得这种美好的结果,正是神所给他们 “公义的判断” 。神虽然给他们苦难,却藉苦难给他们属灵的祝福,显明祂是公义的。我们岂不是常在受苦时以为神不公义、偏待人,所以让我们受苦比别人更多?忍受更多无法申雪冤屈的苦楚?保罗要更正这种观念,认为这正是神的公义。因为这样,才可显明我们配得神的国,显明神判断我们可以有分于祂的国度与荣耀是公义的。
保罗在徒 14:22 劝勉信徒说: “我们进入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 。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凭受苦进入神的国;而是说神容许我们受苦难和试炼,使我们那已有的神子民的本质显明出来,证明我们确是属神国的子民,所以神使我们承受祂的国是公义的。正如亚伯拉罕受试炼而将以撒献上,证明他们当初因信而被神算为义的信心是真实的,是配得着神之应许的。
“叫” ,显示神允许他们受逼迫,就是要藉患难证明他们所领受的生命是真实的,是配得神国的;反之,神将那些逼迫苦害他们的人,摒弃在神国以外,也同样藉着帖撒罗尼迦信徒所忍受的苦难而证明神是公义的。因他们既然加苦难在信徒身上,就证明他们没有神的生命,并且拒绝了神恩惠的福音,所以他们无分于神的国,神对他们的判断也是公义的。
“你们就是为这国受苦” :使徒约翰在拔摩海岛时曾说他自己是 “和你们在耶稣的患难、国度、忍耐里一同有分的” 。而帖撒罗尼迦信徒与使徒们一样,有分为这国受苦。他们既然是神国的子民,为这国的福音扩展工作而受苦,并且看成是他们的荣耀和安慰。我们就应当也省察自己,是为什么缘故受苦?是为属血气的行事,贪图罪中之乐 …… 而受苦?还是为神的国受苦?让我们在主的光中省察,我们愿意为神的国受苦,还是愿意为自己的前途伟大而受苦?究竟是那一种动机推动我们为主受苦?
问题讨论
为什么保罗常为帖撒罗尼迦人感恩?他们在属灵品德上那些方面表现得更为长进?
从 3-5 节看来,怎样算是配为神的国受苦?
联想保罗书信中还有什么夸奖信徒的话?我们应该赞赏别人吗?
第二段 安慰与代祷( 1:6-12 )
本段保罗以基督第二次降临要刑罚那些苦待神儿女者的事,来安慰帖撒罗尼迦为主受苦的信徒。本书提到有关主耶稣的降临,都是偏重在主来要审判恶人、安慰信徒这方面,所以所描写的多半是主耶稣从空中降临到地上前后的事,不是主耶稣从神的宝座右边降临到空中之前的事,跟前书所记,注重点不同。
一. 安慰( 1:6-10 )
1.神公义的报应( 1:6-7 上)
6-7 上 我们也许会希奇,保罗为什么藉着讲论神公义的报应来安慰帖撒罗尼迦的信徒,这是否含有一种报复的心理呢?当我们受逼害时,常会有一种心理,希望那些逼害我们的人,受神的刑罚和报应。保罗是否利用这种心理安慰信徒?不,他不是利用人与人的仇恨心理,而是强调神的公义。当我们说要爱我们的仇敌,为那逼迫我们的祷告时,很容易忽略了神的公义。神是必然审判罪恶的神,祂的爱是爱仇敌的爱,但也不姑息罪恶。所有的罪人都是与神敌对的,神都爱他们;但不是说,神不会审判他们,这是我们最容易发生的错觉。神爱罪人,要他们悔改,接受神所预备的救法以得救;反之,他们若不肯接受救法和赦免,就难免神公义的审判。照样,神的爱是爱仇敌的爱,但并非不报应那些逼害教会故意拒绝救恩的人。在此,保罗不过是按照神公义的德性,说明神必施行报应的事实。神的慈爱不纵容恶人任意加害祂的儿女,而是要赏善罚恶,保护祂的儿女。
在患难中,最容易怀疑神的公义。保罗在这方面有很丰富的经历,所以,他在这里特别强调神的公义来安慰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徒。神用患难报应那些将患难加给信徒的人,又将平安给那些为祂的名受患难的人,不正合乎神公义的本性么?如果神认为人该受报应,我们就该承认那确是人所该受的,不然就等于说我们比神更公义,更善良了。
“也必使你们这受患难的人,与我们同得平安” ( 7 上) ── 这半节有四点要注意:
A.神的公义不但在惩罚那些苦待祂儿女的人方面显明出来,也在那些遭受患难的人方面显明出来;就是那些为主受患难,而跟使徒同享神所赐平安的人。
B. “同得平安” 在新旧库译本译作 “同享安思” 。 “平安” 原文 anesis 含有安息、松开、放松的意思。新约只用过五次:在徒 24:23 译作 “宽待” ,林后 2:13 译作 “安” (不安),而林后 7:5 译作 “安宁” ,林后 8:13 译作 “轻省” ,本节译作 “平安” ,要是跟下半节连着读,就是指主再来时要得享安息说的。
C.使徒保罗和他的同工们,对为主受患难而得平安,是过来人,早已有经验了。因此他深信帖撒罗尼迦信徒受患难,也必同样得享平安。
D.使徒把帖撒罗尼迦教佰为主受患难的人,跟使徒之为主受患难者同列相比,这真是他们的光荣。不论是神的仆人,或神的儿女,若为祂的旨意而受苦,都是神所同样看重的。
2.神报应的时候( 1:7 下)
7 下 “那时” ,就是主降临到地上时。按帖前 4:17 明说,主降临时,信徒要被提到空中与主相遇。启 19:1-10 也记载,先有天上的大赞美和羔羊的婚筵,然后,基督才跟祂的使者降临,审判地上的列国(启 19:11-18 )。所以基督的第二次降临显然分两阶段,第一阶段是先降到空中,提接信徒,已死信徒身体复活(帖前 4:16 ),还活着的信徒身体改变(林前 15:51-52; 腓 3:21 ),在空中与主相遇。在空中先有基督台前的审判(林后 5:10; 林前 4:5 )和羔羊婚筵(启 19:6-10 ),然后才进入第二阶段。这时基督要同祂的众天使,众圣徒(犹 14; 帖前 4:14; 太 25:31; 启 19:14 ),一同降临到地上,在地上并要 “击杀列国” (参启 19:15 ),审判万民(太 25:32 ),报应那些苦待信徒的恶人(帖后 1:7-9 )。
“同祂有能力的天使,从天上在火焰中显现” :圣经描写基督第二次的降临都是大有荣耀的降临,例如:
太 26:64 下 “你们要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 。本节指主从宝座降临。
太 24:30 “那时,人子的兆头要显在天上,地上的万族都要哀哭;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 。本节指主降临到地上。
祂的第二次降临,对信徒是拯救和荣耀的日子;对不信的世代却是审判和灾祸的日子。
1.对信徒
彼前 1:5 “你们这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着所预备,到末世要显现的救恩。” 林前 4:5 “所以时候未到,什么都不要论断,只等主来,祂要照出暗中的隐情,显明人心的意念,那时各人要从神那里得着称赞。” 帖前 1:10 “等候祂儿子从天降临,就是祂从死里复活的,那位救我们脱离将来忿怒的耶稣。” 来 9:28 “像这样,基督既然一次被献,担当了多人的罪,将来要向那等候祂的人第二次显现,并与罪无关,乃是为拯救他们。” 罗 8:23 “不但如此,就是我们这有圣灵初结果子的,也是自己心里叹息,等候得着儿子的名分,乃是我们的身体得赎。” 腓 3:20-21 “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并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稣基督,从天上降临,祂要按着那能叫万有归服自己的大能,将我们这卑贱的身体改变形状,和祂自己荣耀的身体相似。”
2.对世人
林前 15:24-25 “再后末期到了,那时,基督既将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有能的,都毁灭了,就把国交与父神。因为基督必要作王,等神把一切仇敌,都放在祂的脚下。” 帖前 5:3 “人正说平安稳妥的时候,灾祸忽然临到他们,如同产难临到怀胎的妇人一样,他们绝不能逃脱。” 太 24:30 “那时,人子的兆头要显在天上,地上的万族都要哀哭;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 启 1:7 “看哪,祂驾云降临;众目要看见祂,连刺祂的人也要看见祂,地上的万族都要因祂哀哭。这话是真实的。阿们。” 帖后 1:8-10 “要报应那不认识神,和那不听从我主耶稣福音的人。他们要受刑罚,就是永远沉沦,离开主的面和祂权能的荣光。这正是主降临要在祂圣徒的身上得荣耀,又在一切信的人身上显为希奇的那日子。(我们对你们作的见证,你们也信了。)” 帖后 2:8 “那时这不法的人,必显露出来,主耶稣要用口中的气灭绝它,用降临的荣光废掉它。” 本节提到主降临是 “从天上在火焰中显现” 。一方面表示,祂的再临是大有荣耀的;另一方面表示,祂的降临是大有威严,要施行审判的。先知以赛亚曾预言主要在火中降临,以火陷施行报应(赛 66:15 );先知玛拉基也说: “那日临近,势如烧着的火炉 …… ” (玛 4:1 )。在新约中,用 “火” 形容主的威荣时,也多半用在审判方面(太 3:11-12; 来 10:27; 林前 3:13-15; 启 19:11-12 )。所以本句是偏重主降临时要审判不信的人方面说的。那时,不像祂第一次降临那样,孤单卑微地降在马槽里;而是带着千万的使者一同降临。
“同祂有能力的天使 …… ” (参太 25:31; 帖前 4:14-16; 犹 14 及启 19:14 )。基督再来时,有大能的天使随侍左右,就像得胜君王凯旋回来那样。诗人说: “荣耀的王是谁呢?就是有力有能的耶和华,在战场上有能的耶和华 …… ” (诗 24:8-10 ),这些跟基督一起降临的天使,大概就是启 19:14 所说的: “天上的众军 …… ” ,按太 26:53 说: “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现在为我差遣十二营多天使来么?” 而犹 9 节又提到 “天使长米迦勒” ,看来天使也有等级和编制,各按自己的岗位执行神的旨意。
3.神所要报应的人( 1:8 )
8 “不认识神的人” ,就是指一切不信神的外邦人。 “不听从我主耶稣福音的人” ,按当时来说,是指不信的犹太人。外邦人根本不认识神,不归信在真神名下,他们要因自己的罪受报应。犹太人虽然知道或相信有一位独一真神,但他们却不信神所打发来的救主,也要为他们自己的罪受当得的报应。主耶稣曾对犹太人说: “你们信神,也当信我 …… ” (约 14:1 ),因为在神和人中间,祂是唯一的道路(约 14:6 )
“不认识神的人” ,也可以指一切没有听过福音而不认识真神的人;而 “不听从我主耶稣福音的人” ,指一切虽然听过福音,却没有接受的人。这些人都要为他们自己的罪受当得的报应。
不论没有听过福音而不认识神;或听过福音而不接受基督为救主,这些人为他们的罪受报应都是公平的。按罗 2:12-16 ,没有律法的人虽不按律法灭亡,但他们的良心已经足够叫他们灭亡了;至于有律法的犹太人,将根据他们不能遵行神的律法而灭亡。律法的功用跟良心有相同的地方,它们都证明了人是有罪的,也就是说人本来是该灭亡的,神没有义务一定要给人救恩。祂为我们预备救恩是祂的恩典,拒绝救恩的人,当然更不能逃罪了。
4.神报应的刑罚( 1:9 )
9 “他们要受刑罚” ,表示 “受刑罚” 是在将来。神一定会刑罚罪恶,但神没有立即刑罚;祂虽然 “要” 刑罚罪人,却先给人预备了救法,先等待人从罪中回转。祂不轻易发怒,却也断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出 34:6-7 )。
“永远的沉沦” ,就是永远灭亡,本节实际上隐藏有两种 “永远” 。那些不认识神和不听从主耶稣福音的人,既然要永远灭亡,也就永远 “离开主的面和祂的荣光” , “有墨黑的幽暗为他们永远存留” (犹 13 )。罪人原本只有一个永远,就是永远灭亡;但耶稣基督为我们成就了救恩的结果,叫我们有机会选择另一个光明荣耀的永远,就是可以信靠祂救赎的恩典而永远在祂面前事奉祂。但那些不寻求祂的救恩,或不听从主耶稣福音的人,只好忍受永远刑罚,接受他们本来该受的报应了。
“离开主的面 …… ” ,在这里被看作跟 “永远沉沦” 的刑罚同等严重。地狱的痛苦,不只是不灭的火和虫,更是永远离开主的面。基督本与神同在同荣,合一不分,祂却为我们的罪在十字架上被神掩面不顾(太 27:46 )。所以基督在十架上被神 “离弃” 的痛苦,就是地狱的痛苦。对于这位本来就是跟神合一的主来说,祂所付出的赎价已足够为我们赎罪而有余了。
5.希奇的那日( 1:10 )
10 “这正是 …… ” 要跟本节下句 “ …… 的那日子” 连起来。全节的重点,就是描写正当那日要发生的事,就是主耶稣降临的那日,祂要被众圣徒所荣耀;又被一切信的人所希奇。所以,本节是注重描写主降临时,基督从信徒身上得着什么。这样从第 6-10 节之中有三方面都各有所得:
A.那些苦害信徒的人
他们要受患难,受刑罚,永远沉沦。
B.那些为主受苦的信徒
他们要跟一切忠心的神仆同享平安( 1:7 )。
C.那位按公义施报应的主
要在圣徒身上得荣耀被显为希奇。
主耶稣要在众圣徒身上得荣耀,或叫他们大感希奇。也就是说:主奇妙的救赎,怎样把败坏的罪人,拯救到成为圣洁无瑕,有分于神的生命的地步;祂的救恩为我们所预备的荣耀和福分美好到什么地步;祂的威严和大能所显出的作为奇妙到什么地步;都是叫一切信祂的人到那日大感惊奇的!虽然今天信徒对主的救恩跟奇妙作为已经有些体验,但是到了祂降临的那日,还会大大希奇。因为到那日,我们才真正知道祂作为的伟大,是完全出乎我们意料之外,是还在肉身活着的人所想像不到的。
“如经上所记:‘神为爱祂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 (林前 2:9 )。
“(我们对你们作的见证,你们也信了)” ,本句放在括弧里,是用来解释上句 “一切信的人” 。意思是:帖撒罗尼迦信徒已经在 “一切信的人” 之列,因他们已经信了保罗为基督所作的见证。也就是说,他们在主降临的日子,也会跟千万的圣徒一样,对主的奇妙救恩和大能,惊讶莫名。
我们在肉身中活着的日子,虽然受肉身的限制,对属灵的事所知道的都很有限(林前 13:9-10 );但这些限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神的另一种恩典,叫我们到那日,对祂的恩典和作为分外希奇,而更觉喜乐。
二. 代祷( 1:11-12 )
1. 代祷的内容( 1:11 )
A.为什么代祷?( 1:11 )
11 “因此” ,指上文 6-10 节所提到的事。既然知道神会按祂的公义报应那些叫信徒受苦的人,又必定会使受苦的信徒得享平安,并且更重要的是主降临的时候,要在信徒身上得荣耀。因此使徒要常为他们祷告,免得他们与所蒙的恩不相称。
忠心的神仆,在属灵的事上,要比一般信徒更有远见,对基督再来也更有信心。保罗既深信主降临的日子,要在信徒身上得荣耀,就为帖撒罗尼迦信徒更恳切的代祷,希望他们会为那荣耀的日子,好好准备自己。
B.怎样为他们代祷?( 1:11 上)
11 上 “常为你们祷告” ,在这短句中 “常” 是最重要的一个字。原文 pantote 含有恒常、时常的意思;在 K.J.V. 绝大多数均译作 always 即 “常常” ;帖前 5:16 译作 “常常” ;来 7:25 译作 “长远” 。
所以,在此译作 “常常” 更好。为着要叫信徒 “配得过所蒙的召” ,使徒要常常为他们祷告。要不只一时,一次,而是多次随时为他们祷告,因为他们进入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徒 14:22 )。在他们还未见主的日子,随时要应付各种罪恶试探和信仰方面的挑战;因此使徒时常为他们祷告,好叫他们在各种处境中,活出基督生命的能力,显扬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林后 2:14 )。
C.代祷的愿望( 1:11 )
11 上 愿神看你们配得过所蒙的召
注意:
1. “所蒙的召”
指信徒蒙恩得救的经历。所有得救的信徒,都是蒙神从世界中选召出来的,既然是神所 “召” ,就是负有使命的,要完成神的托付的人。
2. “配得过所蒙的召”
就是没有辜负神选召的恩典,完成了为福音该作的见证,该面对的争战,成就了神的托付的意思。
3. “愿神看你们配 …… ”
不是人看他们是否配得过所蒙的召,是神 “看” 他们是否配得过所蒙的召。使徒为帖撒罗尼迦人所祷告的,是要他们向神忠心,不辜负神的托付,不要因看人的脸色而忙乱,要专一地求神的喜悦。
11 下 愿神用大能为他们成就一切
“又用人能成就你们一切所羡慕的良善,和一切因信心所作的工夫” 。这下半节包括两方面愿望:
愿神用大能成就一切他们所羡慕的良善
信徒对神的一切良善,虽常有羡慕的心,却要倚靠神的大能,才能够成就而达到心愿。不然若只有心灵愿意,肉体却软弱,就只能在失败中叹息(太 26:41; 罗 7:18,24 )。但感谢神,保罗在这方面早已有得胜的经历(罗 7:25 ),所以他更能体会帖撒罗尼迦信徒的心意,为他们忠心代祷。
羡慕良善,就是对属神良善的性格或品德,有爱慕的心。在信徒方面,必先有所 “羡慕” ,在神那方面才能成全我们所羡慕的。我们必须有所追求,然后神才能用祂的大能成就我们所想所求的(弗 3:20 )。
愿神用大能成就他们因信心所作的工夫
“信心所作的工夫” ,帖前 1:3 也提到,帖撒罗尼迦教会受使徒注意的长处,就是他们因信心所作的工作。这句话可以指他们工作的种类是属于 “信心的工作” 那一类;也可以指他们工作的动机是因为信靠神而作的。有些人作工 “是出于结党,并不诚实” (腓 1:17 ),推动他们那样热心工作的动机大有问题;另有一些人作工是凭血气(参林后 10:2-5 )和属世的手段(加 4:17 )。但帖撒罗尼迦信徒却因信心而作工。他们自己既信靠基督而蒙恩,自然也愿意别人跟他们一同蒙恩;他们的处境虽然非常恶劣,外人的反对和逼迫也还没有过去,他们却因信靠神而照样作工。使徒保罗虽然身子离开了他们,却忠心地为他们代祷,求神用大能成就他们因信心所作的工夫,叫他们所作的不至于徒然。
上句 “你们一切所羡慕的” ,是关乎内心的意愿;本句 “因信心所作的工夫” ,是实际的行动。要有美好的意愿,也要有信靠神而表现的实际行动,才是信行一致的好信徒。
2.代祷的目的( 1:12 )
12 使徒为他们代祷的目的有两方面:
A.叫主耶稣的名在你们身上得荣耀( 1:12 上)
B.你们在祂身上得荣耀( 1:12 中)
这两方面 “都照着我们的神并主耶稣基督的恩” 。
A.叫主耶稣的名在你们身上得荣耀( 1:12 上)
12 上 这句话偏重在信徒还在世活着的日子,该显出的见证,凡事叫主的名因我们得荣耀。这就像儿女有好品行、好成就,父母也得荣耀那样。信徒在生活工作上有好行为,就叫主的名得荣耀(太 5:16 )。
要叫主的名得荣耀,应该是信徒在世为人的目标和做人的总原则。保罗对哥林多教会也是这样劝勉他们: “所以你们或吃或喝,无论作什么,都要为荣耀神而行” (林前 10:31 )。我们既因主的名得救,奉主的名祷告,靠主的名胜过撒但,就该凡事顾念主名的荣耀。
注意上文第 10 节使徒曾提到,主降临的那日要在信徒身上得荣耀,但那是指将来的;在此使徒所注重的是现在的日常生活。我们必须每天在凡事上求主的荣耀,才配得过所蒙的恩召,好在主降临的日子,证明祂救赎的奇妙功效,让祂在我们身上得荣耀。
B.你们在祂身上得荣耀( 1:12 下)
12 中 “在祂身上” ,英文圣经标准译本都作 in Him ,即 “在祂里面” 。我们叫祂的名得荣耀,也就在祂里面分享祂的荣耀。本句偏重表明信徒与主的合一关系。祂的荣耀实在就是我们的荣耀,祂得荣耀的日子,也是信徒得荣耀的日子。
“都照着 …… ” 就是都按照、根据神和主耶稣基督之恩的意思。我们得救是按照祂的恩典;祂救恩所包括的范围,不但灵魂得救,而且身体也要改变,像祂的荣耀身体那样(腓 3:21 )。祂不但救我们脱离罪恶所面临的永死痛苦,也救我们丰丰富富的进入祂的国(彼后 1:11 ),分享祂的荣耀。所以,不论我们蒙祂的恩召,或叫祂的名得荣耀,或分享祂的荣耀,这一切都照着我们的神和主耶稣基督的恩。
问题讨论
主第二次降临时谁要受报应?谁要得平安?主怎样显现施报?
神施报应跟 “仇恨” 报复有什么分别?信徒要得着荣耀赏赐,跟贪图虚荣有什么分别?
保罗为帖撒罗尼迦信徒祷告的共有几项?
注意本章论信、望、爱的经文与帖前 1 章有什么相似而互相补充之处? ──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帖撒罗尼迦后书第一章
壹.问候(一 1 , 2 )
一 1 当保罗在哥林多写这封信的时候, 西拉 和 提摩太 正与他在一起。本信是写 给帖撒罗尼迦……教会 的。这说明人物组合和地理位置。 在神我们的父 这句说明他们的教会是与异教徒的聚会有分别的。此外,在 主耶稣基督里 这句又说明这是一个基督徒的集会 1 。
一 2 使徒保罗不期望圣徒得到名誉、财富或享乐,他却希望他们有 恩惠 和 平安。恩惠 能在神的旨意里成就万事, 平安 则使人在任何环境里都泰然自若。试问人若有这些,还要为自己或别人求什么呢?
恩惠 和 平安 是 从父神和主耶稣基督 来的。 恩惠 在 平安 以先;我们在经历神的 平安 之前,必须知道神的 恩惠 。保罗提到这些祝福的同一来源乃 父神和主耶稣基督 ,这意味父与子同等。
贰.保罗与帖撒罗尼迦信徒(一 3 ~ 12 )
一.保罗的感谢(一 3 ~ 5 )
一 3 书信一开始便为圣徒感恩。读到这里,正是听到这位基督真正的仆人为他至爱的属灵儿女而喜乐的心声。对他来说,谢恩是对 神 不断的责任,当看见基督徒的 信心 和 爱心 时,谢恩也是合宜的责任了。他们的 信心 向前跨进一大步,实在使人感到惊讶。他们无一不越发彼此相爱,这是给使徒保罗的祷告的回答(帖前三 10 , 12 )。
请留意其次序:先是 信心 ,后是爱心。麦敬道这样写道:“信心使我们在神里面与永恒的爱的泉源接触,结果叫我们心中的爱能流露给所有属于衪的人看。”
一 4 他们在灵命上的进步使保罗和他的同工向 神的各教会……夸口 。虽然他们正在忍受一切逼迫,但他们仍然坚定,充满信心。这里的 忍耐 是指信心坚定或百折不挠。
一 5 他们在逼迫和患难中仍然勇敢地站立起来,表明当中有 神 的 公义 管理。他在支持他们,增强他们的信心,并鼓励他们。他们若没有接受神的大能,就不能在为基督受苦的时候表现出如此的忍耐和信心。
他们英勇的忍耐力证他们 配得神的国 。这并非说他们因有个人的功劳而配得神的国,反而他们是靠基督的功劳得以进入神的国。但为神的国在地上受苦的人,表明自己就是那些将要在衪来临的日子与衪一同作王的人(罗八 17 ;提后二 12 )。
罗杰斯评论 叫你们可算配得神的国 这句话时说:
这是指人类的责任。在神的主权的一方面,我们已经合宜地成为有分在光明中与圣徒同得基业的,而这合宜的分纯粹是因为我们在基督的死和复活里与衪联系。我们在爱子里得蒙恩惠,不论在我们得救之前或之后,这一切都与我们本身无关。但神容许衪的子民经历逼害和患难,为的是要在他们里面建立美好的德行,叫他们“配得作神国的公民”。
有些使徒因自己被算为配得为主耶稣的名受苦而感到喜乐。保罗为帖撒罗尼迦信徒祈求神算他们为配得他们所蒙的的呼召,这确是没有在基督的工作上附加什么。十字架已叫信徒配得在神国有一席位,但在患难中的忍耐和信心,却清楚地表明这人在德行上配得进入神的国。在属世的社群里,有些成员是丢脸的,有些不是,保罗祈求圣徒不会落在如此境地 2 。
二.神公义的审判(一 6 ~ 10 )
一 6 神……公义 的作为有两方面──惩罚那逼迫人的,然后使那受逼害的得平安。
威廉斯说:
神容让衪的子民受逼害,也容许逼害衪子民的人存在,这样的作为有两个目的──第一,要测试衪的子民是否合适衪的管治( 5 节);第二,要清楚地表明逼害他们的人该受审判 3 。
一 7 正如神对衪子民的敌人会加以惩罚一样,衪也会奖赏那些为衪的缘故而受苦的人,使他们同得平安。
我们不应从本节中作出结论,以为基督从天上在火焰中降临之后,受逼害的圣徒才能从试炼中得安舒。当信徒死的时候,他便得安息。活的信徒在被提的时候会从所有压力中得释放,得享安舒。本节是说,当主向衪的敌人倾倒审判的时候,世人都会看见圣徒同享平安。
当主耶稣同他有能力的天使从天上……显现的时候,正是神公义审判的时候。衪来临的时候,不信神的罪人要受审判,信神的人要得平安。究竟这里所指的是基督来临的那一阶段呢?很明显是第三个阶段──衪来临的显现,就是衪与圣徒一同返回地上的时候。
附篇──被提与显现
然而,有些人会这样问:“你如何知道被提与显现分别是两回事呢?”答案就是两者在圣经里是用以下的方法区分的:
被提
1 .基督来到空中(帖前四 17 )。
2 .衪为圣徒而来(帖前四 16 , 17 )
3 .被提是一件奥秘的事,是旧约时代未知的真理(林前一五 51 )。
4 .圣经从没有说过,在基督为圣徒来临之前会有任何天上的预兆。
5 .被提与基督的日子被视为相同的(林前一 8 ;林后一 14 ;腓一 6 , 10 )。
6 .被提以祝福的时刻出现(帖前四 18 )。
7 .被提就在一霎时、眨眼之间发生(林前一五 52 ),这强烈暗示世人是不会目睹的。
8 .被提似乎主要牵涉教会(约一四 1 ~ 4 ;林前一五 51 ~ 58 ;帖前四 13 ~ 18 )。
9 .基督来的时候,有如明亮晨星(启二二 16 )。
10 .在对观福音书里并没有提到被提的事,但约翰福音却多次提到。
11 .那些被提去的,是提去接受祝福(帖前四 13 ~ 18 );而那些留下来的,是留下来接受审判(帖前五 1 ~ 3 )。
12 .在被提的日子之前发生的事并没有鉴定年日的系统。
13 .任何讲述被提的经文都不会用“人子”这个称号。
显现
1 .衪来到地上(亚一四 4 )。
2 .衪与圣徒一同来临(帖前三 13 ;犹 14 )。
3 .显现并非一件奥秘的事;旧约里很多预言都以此为题(诗七二;赛一一;亚一四)。
4 .天上会有征兆宣告衪与圣徒降临(太二四 29 , 30 )。
5 .显现与主的日子被视为相同(帖后二 1 ~ 12 , NU 文本)。
6 .显现主要强调审判的事(帖后二 8 ~ 12 )。
7 .显现是世人都能看见的(太二四 27 ;启一 17 )。
8 .显现主要牵涉以色列,其次是外邦列国(太二四 1 ~二五 46 )。
9 .衪来就好像公义的日头出现,翅膀有医治之能(玛四 2 )。
10 .显现是对观福音书的特式,但约翰福音却没有提到。
1l .那些被提去的,是提去受审,而那些留下来的,是留下来接受祝福(太二四 37 ~ 41 )。
12 .显现有一个详尽的鉴定年日的系统,例如一千二百六十日,四十二个月,三年半(参看但七 25 ;一二 7 , 11 , 12 ;启一一 2 ;一二 14 ;一三 5 )。
13 .显现被说为人子降临(太一六 28 ;二四 27 , 30 , 39 ;可一三 26 ;路二一 27 )。
我们都同意这是两个不同的事情,但我们如何知道这两个事情并不会在差不多同一时间发生呢?我们如何知道二者相距一段时间呢?请看以下三个证明。
1 .首先是根据但以理预言里的七十个七(但九 25 ~ 27 )。我们现今活在加插的教会时代,就是第六十九至七十个七之间。第七十个七就是那七年的 大灾难期,教会在大灾难期开始之前被带回天家去(罗五 9 ;帖前一 10 ;五 9 ;启三 10 )。基督降临作王会在第七十个七之后发生(但九 24 ;太二四)。
2 .第二个证明被提与显现之间有一个时间上差距的,是启示录的结构。在头三章里,教会在地上是可看见。由第四章至十九章 10 节则描述那大灾难期;那时候,神的忿怒要向拒绝接受衪儿子的人倾倒。这段期间并没有提到教会在地上。显然教会在第三章完结时已被提到天上去了。在启示录十九章 11 节,大灾难期完结时,基督回到地上征服衪的敌人,并建立衪的国。
3 .第三方面,我们看见在基督为圣徒来临并衪与圣徒一同降临之间,有一段时间的差距。在被提的时候,所有信徒都从地上被提走,获得荣耀的身体。但当基督回来作王的时候,仍有地上的信徒还未得到荣耀的身体。他们会在千禧年期间结婚,养育儿女(赛一一 6 , 8 )。究竟这些信徒从何处来的呢?在被提和显现之问必有一段时间让他们悔改信主的。
现在回到本节。我们有 主耶稣 在权能及大荣光中降临。衪有 天使 伺候,衪藉他们彰显能力。
一 8 那 火焰 可以指舍吉拿,就是象征神同在的那荣耀的云彩(出一六 10 )。或者这是一幅忿怒审判的图画,即将发出攻势的景象(诗五○ 3 ;赛六六 15 )。那火焰大概是指后者。
当神 报应 的时候,衪并非出于一种报复的心态,却是要显出公义的报酬。这里并没有“报复”的意念,却在衪圣洁、公义的属性的要求下施行惩罚。衪不喜悦那些作恶的人之死(结一八 32 )。
保罗描述两类人要接受审判:
1 . 那不认识神 的人──那些人拒绝认识这位显明在受造之物和良知中的真神(罗一~二)。他们也可能从未听闻福音。
2 . 那不听从我主耶稣福音的人 ──那些人听见福音却拒绝接受。福音并非单叫人相信事实的声明,而且还叫人顺从这位主。新约中的信仰也包括顺服。
一 9 他们要受刑罚 。一位并不惩罚罪的神并不是神。“一个充满爱的神必定不会惩罚罪”的,这看法似乎忽略一件事,就是神也是圣洁的,衪必作道德上正确的事情。
在这里惩罚的性质被定为 永远沉沦 。在新约里,这个翻成“永远”或“永恒”(原文为( aio{nios )的词出现了七十次。其中三次指“有限期间的时代”(罗一六 25 ;提后一 9 ;多一 2 ),其他则指永恒或无尽的时代。在罗马书十六章 26 节,这词用来描述神永远的存在。
沉沦 从不是指烟灭,而是失去存在的福分;或是就生存的目的而言指败亡。主耶稣在路加福音五章 37 节描述装酒的皮袋“坏了”(与这里所用的字根相同)。皮袋不是就此消失,却已毁坏了,不能再用。
主张灾后被提的人常用这段经文来确立他们的观点。他们理解这是说在基督回来作王之前,信徒不会得到平安,逼迫他们的人也不会受到惩罚。无可否认,这是在大灾难完结时才出现的。因此,他们的结论是,信徒的盼望是在大灾难后被提。
他们忽略了那些收信的帖撒罗尼迦信徒现在已全都死了,并已在天上与主共享平安。同样地,那些逼迫他们的人也全都死了,并已下到阴间受苦。
那么,为何保罗似乎说这些情况在基督藉权能并大荣光再来地上前并不会发生?理由是在这时候,这些情况要向世人公开表明出来。这时候,世人都要看见帖撒罗尼迦信徒是对的,逼迫他们的人是错的。世人都会看见当基督与圣徒在荣耀中一同回来的时候,他们都享受平安。在大灾难结束时,主的敌人的沉沦将会公然显明出来,这是历代所有逼害神子民的人的结局。
这会帮助我们想起基督来临作王是一个显现的时刻。所有真相都会揭露给世人看。被提却不是这样。
恶人所受的惩罚包括从 主的面和他权能的荣光 中被驱逐出去。没有衪而灭亡,就是没有衪直到永远。
一 10 对主来说,衪自己来是一个光荣的时刻;而对于观看这事发生的人,衪的来临却是一件令人感到十分惊讶的事。
衪将会 在他圣徒的身上得荣耀 ,就是说,因为衪在他们里面所作的,并透过他们所作的,衪将要得到尊荣。他们的救恩、成圣、荣耀,将会向地无比的恩惠和权柄致意。
衪会 在一切信的人身上显为希奇 。 4 感到惊讶的旁观者看见衪已在如此无望的人类身上所作的事,都无不叹为观止呢!
此外,这也会包括帖撒罗尼迦的信徒在内,因为他们已经接受,并相信了使徒们所作的 见证 。他们将在荣耀和胜利中分享 那日子 ,就是耶稣基督显现的日子。
我们将 5 至 10 节意译,温习所学习的:“你们在患难中的忍耐是非常有意思的,神在当中要行使衪公义的目的。你们对逼迫坚决地忍耐,证明你们将要一同分享基督来临作王的荣耀。一方面,神会给现在逼害你们的人恰当的审判;另一方面,衪使你们这些现在和我们──保罗、西拉和提摩太──同受逼害的人得享平安。当主与衪有能力的天使在火炬中从天上降临的时候,衪会审判你们的敌人,惩罚那些故意不认识神的人及那些故意不顺从福音的人。当衪回来的时候,这些人将要永远沉沦,甚至离开主的面和衪权能的荣耀;衪却要在衪所有的信徒身上得荣耀──包括你们在内,因为当我们将福音传给你们时,你们真的相信了。”
三.保罗为圣徒祷告(一 11 , 12 )
一 11 在前头的几节经文里,使徒保罗描述了给圣徒的那荣耀的呼召。他们蒙召而受逼害,这却使他们配得进神的国。现在,他祈求神使他们 配得过 所蒙的崇高呼 召 ,并有神的 大能 ,使他们能顺从每样所想行的善,并成就每样因 信心 所做的工夫。
一 12 结果将会是双重的。首先, 主耶稣的名 会在他们身上 得荣耀 。意思是他们正向世人代表衪,从而将荣耀归结衪。那么,他们也会 在他身上 得荣耀。他们与衪有联系,衪就是他们的头,荣耀就加在衪身体的各肢体上。
帖撒罗尼迦后书第一章
Ⅰ 问候(一 1 ~ 2 )
1 ~ 2. 后书收信地址和前书完全一样,只不过父神写成 神我们的父 :为了强调神不只是主耶稣基督的父,也是众信徒的父。第 2 节的问候内容除了 平安 后面加了 从父神和主耶稣基督 ( NIV 在最后面)外,也跟前书相同。这几个字或许不在前书中,但在这里则是如假包换。这种较长的问候后来成为保罗常用的方式,其实除了帖撒罗尼迦前书(另外在歌罗西书中也省去“和主耶稣基督”等语),其他每一封都是这样。基督徒 恩惠平安 的源头正是神自己。保罗通常将 恩惠 连接于基督,而 平安 则与父神并提,但在问候语并不区分。请注意 父神和主耶稣基督 紧连在一起(只用一个 apo “从”)。
Ⅱ 祷告(一 3 ~ 12 )
A 感恩(一 3 ~ 5 )
3. 跟前书一样,保罗一开始即因基督的恩惠能显明在他们身上而献上感谢。保罗在前书对帖撒罗尼迦信徒有一些称赞,但很有可能他们后来自己觉得不配接受这样的赞美。保罗则坚持他的赞美是合宜的: 我们该为你们常常感谢神 。有人认为这是一种颇为生硬和正式的语法,跟前书的完全不同;不过这观点被紧接而来的温馨驳倒了。希腊文 opheilomen , 我们该 ,传达一种个人义务的观念(另一常用在类似经文的 dei ,则表示一种外在环境所产生的强制力)。 这本是合宜的 不单单重复上述的意思,更是指“没有比你们更配受赞美的”。保罗认为帖撒罗尼迦信徒的优点并非虚假,他有义务来肯定此一事实。
保罗感谢的有两点,即信徒 信心 的增长和 爱 的充足,在前书(三 10 、 12 )他曾为此祷告。那时他为他们的信心(帖前三 5 ~ 7 )担忧,现在则为其信心满有增长而感恩。动词 hyperauxanei (新约中只此一处)表示“格外增长”。 充足 ( pleonazei )是另一强有力的动词;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专指有机体的长大(例如一棵健康的植物),后者则含有扩散之意,除了团体所表现的 爱 ,还有每个个人的( 你们众人彼此相爱的心 )。在治理教会方面,保罗固然对他们有些善意的责备,却很乐意在信开头无保留地赞美那充溢信徒之间的基督徒之爱。
前书他已为他们的信心、爱心和“因盼望我们主耶稣基督所存的忍耐”(帖前一 3 )而献上感谢;这里“忍耐”没有出现并不是它不重要,因为下一节经文中他用了相同的字(译为“不屈”;译注:中文和合本同样译为“忍耐”)。
4. 信心和爱心增长的结果( ho{ste , 因此 ,表示归结;译注:中文和合本译为“甚至”),是保罗向其他基督徒夸耀帖撒罗尼迦信徒。那些认为这封信较前书冷淡的人,实难以解释这里所用的强调语气。舍去简单的 我们 (译注:中文和合本采此译法),保罗用强有力的“我们自己”( autous he{mas );另外译为 夸口 的动词( snkauchasthai 是个复合字,新约中只此一处)也不是他一般用的单一动词。这似乎意味着,为信徒夸口并非这些传道人的习惯(帖前一 9 是别人向保罗夸口,不是他向别人);但在这里,帖撒罗尼迦信徒因为确实极为优秀,以致连建立该教会的保罗,都不得不为他们歌颂赞美神。
他们夸口信徒的 不屈 (见帖前一 3 注释 ,该处译为“忍耐”,译注:中文和合本这里亦译为“忍耐”)和 信心 。在此 信心 因与“忍耐”并用,而被一些人认为是“坚贞”和“忠实”的意思,但这是不妥当的。 Pistis 可以表示“忠实”,可是新约中它几乎都是指“信心”(见三 2 注释 )。况且前一节已经这么用,这里似乎没有理由不一样。在逼迫患难中,他们仍然信靠神(参帖前三 5 注释 ):
逼迫 是指针对基督信仰而加诸基督徒身上的种种攻击; 患难 ( thlipsesin )所指的更广,不管是不是逼迫,任何遭受到的困苦和麻烦都包含在内。现在式 你们在所受的 显示这些困难并非过去的历史,而是写信当时正在发生的。
5. 有个难题是“逼迫患难”看来似乎抵触而非证明 这正是神公义判断 。但我们不应把这 明证 与这些苦楚画等号(像 Rutherford ,“这些痛苦证明神的公正”)。最重要的不是逼迫本身,而是帖撒罗尼迦信徒在艰困中的态度。这种坚定与信心,只能说是因为神在他们中间作工,且神若向他们如此启示,那么这显明是神要叫他们配得 神的国 (参帖前二 12 注释 及腓一 28 )。或许我们也应注意希米昂( Charles Simeon )的观点,即我们不可认为,不公正似乎正胜过道德之神;比如:逼迫之类的“恶行之确确存在”,正是“将有‘神公义判断’的‘明证’” 74 。
赖富特把 判断 (更正确地说是“公义审判”, te{s dikaiaskriseo{s ,在保罗作品中只此一处,不过罗马书二 5 有相似的用法,而且贝里指出“这是保罗思想中的基本观念之一”)称之为“将来让受害者得安息和逼迫者得报应的赔偿法”。不过这里固然有这种意思( 6 节),它的意义却更广泛。以苦难使子民达到完美,是神公义审判的一部分。原希腊文的文法结构(介系词 eis 与不定词并列)已表达出这种意思;审判是为了叫他们可算配得神的国。动词 kataxioo{ 不是“使配得”,而是“宣告配得”或“算是配得”之意(像保罗另一重要语汇“称义”, dikaioo{ ,意思是“宣告为义”)。可见保罗即使看重受苦,却完全排除人类功绩的可能性;他强调配得神的国,不是人努力的结果,而是由于神的恩典。
你们就是为这国受苦 并不表示“为了得到它”,而是“为了它”。这正是他们受苦的非功利本质,受苦是证明神与他们同在。
74 Simeon, p.377.
B 神的审判(一 6 ~ 10 )
保罗举出审判的一般原则,并陈明一些有关最后审判的真理。有人觉得这里有太多的“以牙还牙”,因此认为是犹太人所窜改。但这是无稽之谈,毫无根据,事实上此一观念是纯属基督教的。在一道德宇宙中,罪是不能免于刑罚的。罪人总希望能逃避刑罚,但因神鉴察一切,所以根本不可能。“刑罚是罪的另外一半”( Denney )。
6. 保罗用“既是”( eiper )的句法不是一种疑问命题,而是修辞学上的轻描淡写,用以表示像圣灵住在信徒里面(罗八 9 )或到处有偶像(林前八 5 )等极为显然的事情。这里新国际本英文圣经只译为 神是公义的 ,可说抓住了这句的真义。保罗把对最后审判的确信,建立在神公义的本性上。因为神是公义的,我们必能见到一切的恶至终必要归正;神要报应“似乎是任何有关神审判之教导中的基本要素”( Best )。耶稣教导说有些人“有祸”,而有些人则“有福”(路六 \cs16 20 ~ 26 )。动词 报应 ( antapodido{mi )含有“应得的”之意(见帖前三 9 “报答”注释 ,而 患难 见帖前一 6 注释 ,该处译为“大难”)。
7. 保罗在说明报应的消极面之后,继之以积极的一面,他肯定 受患难的人 要得 平安 ( anesin ,即解除紧张,这个字常指松弛紧绷的弓弦)。他带给帖撒罗尼迦信徒在苦难中平安的盼望。有人认为这种动机没价值,但讲这些语的人通常是那些享受着安乐的人。历史证明没有一个为主受苦的人不看重末后的福分。这虽非福音的全部,却是它真实的一部分,而我们有限的智力是无法测透的。 与我们同得 提醒我们,保罗等人也一样受逼迫。那是“一种为自己而发的叹息”( Flndlay , CGT )。
从这里到第 l0 节完,文字架构极富韵律,因此有学者认为保罗引用犹太诗歌。韦义( Arthur S. Way )称之为“主再来之歌”。保罗也许确实有引用,但他是用自己的话语,没有理由认为这段文字不属于他。
最重要的是主耶稣再来。保罗真正的意思是说“在主耶稣的显现中”;并非基督显现时才施行报应:报应本身就是显现的一部分(“显现包含了公义的彰显”, Ward 。)最后的完成乃是一次 Parousia (主再来,参帖前三 13 等),我们发现它是指 apokalypsis (显现,像林前一 7 ;彼前一 7 、 13 等),亦即打开、揭露;那是现在仍隐藏的位格的显现。祂要在火焰中降临是新约中不常出现的概念。不过旧约(例如出三 2 ;赛六十六 15 ~ 16 )和启示录(启一 13 ~ 14 等)中,火则常随神而出现。这里火是再来之主的外袍。 衪有能力的天使 ( his powerful angeIs )比译为“祂能力的天使”( the angels
of his power , JB )”差一点,这里强调的并非天使的能力,而是主的。摩尔认为,事实上根据马可福音十四章 62 节, 能力 “可能是保罗用来指耶稣神性的一种方式……耶稣要和天使显现,合乎且强调了祂神性的本质”。
8. 要报应 表明这是神独自的作为(申卅二 35 ),把它归诸基督,显示保罗完完全全视耶稣为神( 5 ~ 6 节中他视神为审判者)。这个字不单单狭窄地指惩罚,而多少具有“祂要施行审判”之意( NEB )。
那不认识神 和(那) 不听从我主耶稣福音的人 各有一个定冠词。最合理的解释是指两群人。有人确信前者为外邦人,后者是犹太人(参 Way ,“那轻忽神的异教徒和那拒绝顺服的犹太人”)。不过,此种解释似乎太钻牛角尖了。 那不认识神 的可以指任何人,不管其为异教徒与否,只要犯有恶意轻忽不认神的罪,都有可能含括在内,这是拒绝为他们所预备的光(像帖前四 5 )。 那些不听从我主耶稣福音 的人成为不认识神的特例,他们悍然拒绝神救赎工作的终极启示。另外我们注意到整节经文有明显的希伯来风格;就旧约经文而言,后者只是用来使前者的意思更加完全而已(参耶十 25 )。
9. 把性质关系代名词( hoitines )译为 他们 ,意即“属于这一类的人”;他们合当接受刑罚。要受罚更确切地说是“要服刑”,最后一个字( dike{ )和“公义的”( dikaios )同语根;它不是一种莽撞的报复性惩罚,而是功过分明的赏罚。保罗进一步说明这种刑罚。 沉沦 不是指“毁灭”,而是完全堕落,即丧失一切使生命值得活下去的东西。 永远 (译为“永恒”较好,例如 RSV )沉沦和永恒的生命对立。在伪经马加比书十章十五节(新约中则找不到别的例子)有详确的描述,说那是邪恶 暴 君的命运,并且以之和蒙祝福的殉道者的死相比较。沉沦就是 离开主的面 。罪最可怕的是使人与神隔绝(参赛五十九 2 )。 衪权能的荣光 则指向同一件事的另一面,因为 荣光 ( doxa , NIV 译为“庄严”较不理想)有“神的伟大之彰显”之意。请注意这里可以说是无意,却很显着地提到神的力量。当时帖撒罗尼迦信徒正懔于压迫者的淫威,但保罗提醒他们有一个全能的大主宰胜过这些人(参赛二 10 、 19 、 21 )。
这些教训说明恶者命运之无可逃避的结局。正如丹尼所言,“如果圣经中有任何真理,那么其中之一,是那些顽固地拒绝福音且不愿去爱和顺服耶稣基督的人,在末日主再来时要遭到永远无法挽回的失丧。他们落入永无黎明的黑夜中。”
10. 导出这节经文的“当”(见 RSV ,译注: NIV 和中文和合本都译为“那日子”)是没有明确期限的 hotan ,主再来是必然的,但何时来则不知道。不管这事何时发生,其显着特征就是荣耀;保罗说那是要 在衪圣徒身上 所得的荣耀。此一表达方式并不容易懂(见 Bailey 所举出的各种可能性)。动词是一个复合字,只出现在这里和本章 12 节;它的意思是“在……得荣耀”( be glorified-in ),且后面还有一个“在”( in )。主必荣耀,祂的荣耀也必在圣徒身上(参约壹三 2 ;“主若显现,我们必要像祂”)。马松、汤姆斯( Robert L. Thomas )和其他一些人认为,这里意思是祂要在祂圣徒的会中得荣耀(参诗八十九 7 ),不过这种说法似乎不太可能。那日子的荣耀要远胜过我们所知的( 显为希奇 );它会使我们讶异非常。
一切信的人 中的不定过去分词曾引发一些奇特的解释(赖富特举其中一个例子,“这里用过去式表示过去信心坚定,而今却已不再”)。不过把它解释为信心的起步较好;而一旦相信就等于是个基督徒。保罗的意思是指那些已经信靠神的基督子民。
这节经文末尾的文法结构需注意,大致上意思是“在一切信的人身上显为希奇的那日子,我们对你们所作的见证,你们也信了。”侯特发觉很难做推测性的修正,那是最不得已的手段(他很少这么做)。他认为 episto{the 是“确定了”,而 episteuthe{ 是“信了”,这种看法为莫法特和尼科( W. Robertson Nicoll , EGT )所接受。另外赖富特的建议可能较适当,他认为这段经文是省略用法,因而原意是“在一切信的人,所以也包括在你们,因为我们的见证在你们之中被相信了”(“……我们对你们所作的见证被相信了”较好)。保罗他们向帖撒罗尼迦人所作的见证,达到预期的效果。
C 保罗的祷告(一 11 ~ 12 )
这不是保罗像往常一样,惯例地在他的论说中所插入的一段实际的祷告,而是他保证要常常为他们祷告。
11. 因此 或许是指前面的整个段落。保罗为帖撒罗尼迦信徒祷告,是为他们感谢神和盼望那将要来到的美事。祷告中他以各种方式祈求他们有属灵的增长。首先是 看你们配得 。这不是一段祈求神保守他们的祷告。保罗的注意力倾注在世界末了的荣耀,他为他们那时能配得过所蒙的召祷告,亦即在现今他们就要过这种生活,以确保能被神看重。虽然贝斯特认为 axioo{ 在这里表示“使……值得”而不是“看……配得”,但我们还是应该以这个字的正常用法为主(参 5 节)。 召 ( kle{sis )常指神藉以召人归己的最初的行动(例如弗四 1 ;腓三 14 );这里可能就是这个意思。但保罗似乎也指那呼召之终底于成。他说 我们的神 是把他自己和信徒们结合在同一位主之内。
用大能 是用在两方面:保罗祈祷别人能在他们的良善和信心的功夫上,看出神的能力;因为单靠人的力量,没有一样能做到。希腊原文没有 你们 ( 的 ),因此有人认为那是神的(参 AV “祂的”)。但新国际本英文圣经的译法是正确的。按字面来说是“善良的意愿”( eudokia
agatho{syne{s ),而新约中对神从来不用“善良”这个字。它是指人的善良,是圣灵的果子之一(加五 22 ;译注:中文和合本都译为“良善”)。保罗祈求神激发他们善的意愿( eudokia ),便能产生善的行为。就如安立甘教会的复活节祷告词中说的,“我们谦卑恳求你,在你奇妙恩典的带领中,赐给我们善的意愿,这样我们靠你不断的帮助,便得以行出善来”。有些解经家也持这种看法。跟这相配合的是 一切因信心所做的工夫 。除了缺少定冠词,这里和译为“因信心所做的工夫”(见帖前一 3 注释 )一样。信心不是被动的,它是永远主动,拥有神的祝福,运用神所赐的能力来服事神。
12. 名 在圣经时代代表整个人,所以说“荣耀这名”就是荣耀这个人。保罗盼望帖撒罗尼迦信徒具有基督徒的特质,使得在他们中间成就此等大能工作的救主,能被称颂赞美。有人认为荣耀基督的名和基督再来有关( Best ),然而这里尽管不无主再来的意思,但最主要还是在强调,帖撒罗尼迦信徒因有主内住而彰显出来的生活品质( Rigaux ,支持这种看法)。因为祂 在你们身上得荣耀,你们也在衪身上得荣耀 (参耶稣自己的话语,约十七 1 、 10 、 21 ~ 23 );信徒不是“与”祂同得荣耀,而是“在”祂身上得荣耀,祂也在他们身上得荣耀。这是最紧密的合一。
这一切都是 照着我们的神并主耶稣基督的恩 。每件事的第一因都归之于神。帖撒罗尼迦信徒自己无法为神增加丝毫荣耀,但靠神的恩典就能(见帖前一 1 注释 )。 恩 强调神对我们这些不配的人的爱,一种因基督所成就之事而确实可得之爱,更是一种白白的恩典。这些恩典的目的是要人能活出应有的生命,正如前面所说的。
文法上 我们的神 有可能被认为与 主耶稣基督 是同义的,因为共有一个冠词;而托纳( Nigel Turner )也确实武断地指出,“我们的主和神耶稣基督”才是正确的译法 75 (参 GNB mg. ,“我们的神和主耶稣基督”)。但 kyrios (主)像一般的固有名词一样,通常都不用冠词,因此大多数解经家认为这里是指父和子。当然,也不能排除单指耶稣的可能性;但不管怎样,我们应注意基督和神不可分的关系。
75 N. Turner, Grammatical Insights into the New
Testament ( T. & T. Clark, 1965 ) , p.16.
帖撒罗尼迦后书
帖撒罗尼迦后书第一章
1:1-2
看《帖前》1:1注。这里用的仍是《帖前》那种既简单又直接的问候形式,包括写信人、受信人和问候。本书的定信人和受信人都与《帖前》相同。不过,问候语略有不同:1,“神”在此称为“神我们的父”,祂不但是主耶稣的父,也是众信徒之父。2,指出“恩惠平安”的来源是神和主基督(比较帖前1:1)。
1:3
本节至10节在原文是一长句。保罗为帖城信徒在苦难中仍有属灵长进感谢神,要他们放心,因为主来的时候,加患难的人必得患难(6节),信徒要得平安(7节)。不过他们已有的长进和神公义的报应,并不保证在信心上一定能站立得稳,得到将来的福分。因此必须有恒久的忍耐和信心,生活上也要有见证,主来时才可因他们得荣耀(10节)。
保罗在这长句的开头称受信人为“弟兄们”,表达他心里对苦难中的教会所怀的那分亲切情谊。他为他们信心的增长感谢神,这增长见于“因信心所作的工夫”,是基督信徒生命成长的标记;这也见于他们彼此相爱和众人的心充足。他指出教会中人人的灵性日趋成熟,应该感谢,因神听了他的祈求(帖前3:12)。
1:4
“甚至”:本来保罗不应该拿帖城的信徒来向人夸口,因这教会是他建立的。但他们在患难中所呈现的忍耐和信心实在太好,令他非这样做不可。“神的各教会”可以泛指一切由他和其他使徒建立的教会(林前11:16),此处当指他布道足迹所到的各教会。忍耐是有盼望的结果,所以能在逼迫中坚持所信。“逼迫患难”指因信主基督而有的苦害(参罗8:35);他们此时仍在忍受,没有屈服。
1:5 本至8节说明神公义的本质:受苦的到主来时候得平安;把患难加在信徒身在的要受报应。
信徒为神的国受苦表现的忍耐与信心正是神“公义判断的明证”。神在“判断”他们是否配得神的国。这种考验发自神的公义。在这过程中,神赐信徒忍受的力量;信徒也在这过程中培育出在灵性与道德上可抗拒风暴的力量。信徒不怕敌人的惊吓,正是逼迫人者必沉沦、信靠主者必得救的证明(腓1:27-29)。“神的国”是神所选召的忠心的子民将来享受属天福分的国度,看《马太》3:2注及《帖前》2:12。
1:6
信徒得进神的国是因为神是公义的:受苦的得奖赏,加患难于人的受刑罚。神有全权按此公义原则执行。圣经上“以牙还牙”司法公正的惩罚原则(lexlalionis,参出21:23-24及利24:20各注),反映出在保罗“将患难报应那加患难…的人”的话中。有些人以为神既是慈爱的应赦免各种各样的罪,不可以恶报恶。本节经文所说的原则;没有将报复的权利交给个人,否则人岂不可以一遇不平便自行报仇。保罗在《罗马书》晓谕信徒“不要自己伸冤”,应该“以善胜恶”,因为主说过:“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也许有人会说,神既不许人报复,祂自己也应爱祂的仇敌。从8节可以明白,神所刑罚的是不听从福音的人。福音告诉我们:“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我们作仇敌的时候,且藉着神儿子的死,得与神和好”(罗5:8,10)。神对仇敌已彰显了祂的大爱并预备了和好的途径;他们若不要这恩典,只有接受正义的裁判。神必须为受苦的人伸冤,不能无条件宽恕敌人。要是逼害人的知道到末了可以脱罪,神怎样可以替受害的人伸冤呢?(参《马可》9:47-48;《路加》13:3-5。)
1:7
“平安”指的是苦难消除,没有外来的压力,内心平静无扰(林后2:13;7:5)。这是受苦的人日夕盼望的景况,也是神国里可享有的福分。保罗说,信徒将“与我们同得这平安,可见他和同工此时仍在患难中(3:2;帖前2:15)。
“显现”指主基督的再临。隐藏的基督,为许多人所否认复活了的基督,在末日会再来,人人可以见到。祂“从天上”来,那是祂的住处;祂带着审判罪人,奖赏圣徒的属天权柄而来。祂同“有能力的天使”也就是在神面前侍候的众天使一道来;何等荣耀、威严。祂“在火焰中”显现,说明祂来刑罚恶人(参赛66:15;但7:9;诗104:4)。
1:8
“不认识神”的人指的不是从来未听过真神的人,而是指故意拒不承认祂的人(罗1:18-25)。“不听从…福音的人”,就是拒绝神的邀请,不信从的人。(罗10:16)。因此有的解释说本节包括两种人:1,不认识神的人外邦人,所以他们逼害基督信徒;2,对神有几许认识但不相信福音的犹太人,他们不接受主基督为主。这两种人都要在主来的日子受刑罚。
1:9
“永远沉沦”指的不是感觉全失去的完全毁来。所有的人最后都要站在主的审判台前,神的忿怒要临到一切作恶的人,患难、困苦会加到他们身上(罗2:5-9)。保罗认为作恶的人所受的“沉沦”之罚是“离开主的面”和主所赐福气。永远处在这种与主隔绝的景况中是痛苦已极的事,恶人要永远受这地狱的刑罚。
1:10
“那日子”指主再来的日子。按公义施报应的主,要在众圣徒身上得荣耀。也就是说,信徒到那日成为圣洁,从来未曾想象过的(林前2:9)。保罗在此强调主基督得荣耀,圣徒当然也分享此荣耀。保罗要信徒知道,他们因为相信了保罗等作的见证,也属圣徒之列。
1:11
基督信徒应常常祷告。神曾召他们,拣选成为子民,得进神国;故应在生活上证明配蒙这拣选,使久所羡慕的良善和信心和所作之工能底于成;神在信徒生命上的旨意也可完全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