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记第四十二章
第 42 章
创 42:1-2> 埃及的食粮,挽救四周的人之生命……
42:1-2 各地皆以谷物作粮食,几乎人人靠它维生。它可以晒干收藏,比蔬菜、乳酪制品、肉类等更能长久保存。所以谷类极其重要,人有时甚至把它当作钱币来使用,以物易物。
创 42:4> 雅各为什么特别偏爱小儿子?
42:4 雅各特别喜欢便雅悯。他是雅各年老时所生最小的儿子,也是他爱妻拉结所生的;且是她两个儿子中的“仅存者”,因为雅各以为约瑟早已死了。
创 42:7> 约瑟是欺负他的兄长吗?还是……
42:7 约瑟本来可以立即向哥哥们表明自己的身分。由于他对哥哥们的最后印象,就是他们把他卖为奴隶,所以他决定先试验他们,好知道他们现在是仍奸诈邪恶如故,还是已经改变了。
创 42:8-9> 在适当的时候要保持缄默?就如约瑟一样吗?
42:8-9 约瑟想起自己曾做过的梦:他的哥哥们都要向他下拜( 37:6-9 );现在梦境成真了。当年他尚年幼,曾为自己的梦骄傲;现在他长大成人了,不会再夸耀自己的优越地位,也没有趾高气扬地说:“我早知道你们有今天!”现在不是表露自己身分的时候,所以约瑟默然不语。尽管我们喜欢作出定论,有时最好还是保持缄默。
创 42:15> 42:15 约瑟试验他的哥哥们,想知道他们对待便雅悯是否跟对待他一样的残忍。便雅悯是他惟一的同母弟弟,他很想见他一面。
创 42:22> 多年前的罪,现今仍压在心中──这是我的写照?
42:22 吕便忍不住说:“我岂不是对你们说过吗?”“向我们追讨”是指他们认为神因他们在约瑟身上所做的事而刑罚他们。──《灵修版圣经注释》
创世记第四十二章
主必管教(四十二 1 ~ 17 )
本章记载约瑟与哥哥们重逢的经历。自他被他们出卖以后,事隔二十年之久。约瑟的哥哥们做梦也想不到有一天会站在被他们所出卖的弟弟面前。从这一点我们看见神成全计划的方法,常为当事人所不了解,也未察觉到的。约瑟被卖到埃及后接有穷困的荒年,迫得他哥哥们来寻找粮食,亦促使雅各全家下埃及,结果定居在那里。当然那时候很难在发展过程中看出神的美意,但神知道这一切事情会互相效力,使得祂的救赎计划实现在以色列人身上(参创四十五 7 ~ 8 )。所以读者们,无论你今天在什么环境和际遇之中,当谨记神在这一切事上有其美意;到了时候,我们便必清楚其结果,故此我们当忍耐等候。
约瑟见了哥哥们后不立刻与他们相认,而用严酷的态度责问他们,并不是要藉此报仇,其实他早已饶恕了他们。他这样对付哥哥们是要加深他们良心的自责,使他们知罪;换言之,他要确知他们是否真心懊悔改过,不再重蹈覆辙。苦难或拦阻总有好处的,它能使人良心发现,醒觉自己的罪恶。约瑟这样做,另一方面乃是希望从哥哥们口中得知父亲和家里的概况,可见他对家人仍有一份极其关怀备至的心。
祈祷 主啊,当我在受苦之时能记起的话:“因为主所爱的,祂必管教。”(来十二 6 )
情深似海(四十二 18 ~ 28 )
经过三天监禁以后,哥哥们再被带到约瑟面前,约瑟为要证明他是敬畏神的人,所以采取较缓和的手法,改变初衷,只留下他们中间一个人在监里,其余的人可以带粮食回迦南去见父亲。当他们带同他们的小兄弟回来时,便可消除间谍活动的嫌疑,留在监中的兄弟就可得释放了。约瑟委实是个敬畏神的人,致使他有饶恕、慈爱、孝顺,并且能以安息恬静及极高的智慧来处事。
在本段中,我们看见约瑟和哥哥们有极不同的感情反应:
.哥哥们有罪疚感( 21 )──三天监禁的经验使他们良心自责,可见负咎的良心是不会放过人的。罪行既然成为事实,在未得神赦免之前总是不能抵销的,我们总要牢记这一个原则。在众兄弟中只有吕便一人良心稍安,因为他当日曾极力劝阻那件恶事。同样我们如果没有与人同流合污,且尽力行善,反对罪恶,良心便可释然了!
.约瑟深情的痛哭( 24 )──约瑟当时的情绪是何等的悲喜交集,初时还可抑制,但至终抑制不了,于是“退去哭了一场”,然后才回到他们那里。他实在是一个情深似海的人,对哥哥们的恶行已完全饶恕了,他有这样的深情乃因为神的爱在他心里。
祈祷 愿主的大爱充满我,使我饶恕一切得罪我的人。
信心的眼光(四十二 29 ~ 38 )
约瑟的九位哥哥带粮食返回迦南地去,到了家中便立刻将他们的经过报告给年老的父亲雅各知道。当然他们未曾将昔日出卖约瑟的勾当真相向父亲申报,亦未立即将西缅留在埃及的事告诉父亲,更没有将他们在监里的屈辱经验告诉雅各,他们只说出埃及宰相责备他们为间谍和要求带便雅悯去到埃及一事。可见他们当时的良心仍然不安呢!
现在,我们将焦点放回雅各身上,自从儿子去了迦南寻找粮食以后,这位老人家就一直等待他们回来,在这等待的日子中,他一定感到无助,也一定担心得很;当儿子们回来报告一切后,他的反应是异常悲哀和凄戚,这显露出他的本相来:
.忘记了他过去所见的异象──雅各曾在伯特利,雅博渡口经历过神显现的异象,但这些湛深的经验却不能使他避免失望和忧伤。为此,就算我们在属灵上有过伟大的经历也不保证我们永不灰心的啊!
.他的悲哀显然是看环境的结果──他所看见的单是事情的阴暗面,而没有看见事情的光明面。 36 节的话可译作:“事事都在跟我作对”,事实上事情并没有他想像中那么悲惨,因为他根本没有失去一个儿子呢!在此教导我们对同一件事情,如果用信心眼光来看,就满有希望,若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就会满途荆棘了!
祈祷 求主赐我乐观和信心,使我永不失望!──《新旧约辅读》
创世记 第四十二章 注释
42:1-5 约瑟的哥哥到埃及买粮
迦南也像埃及一样发生大饥荒;雅各吩咐他的十个儿子去埃及买粮,免得一家大小都饿死。雅各没有让便雅悯跟哥哥们同去
( 4), 因
为 恐怕便雅悯有什麽不测,他自己便要悲悲惨惨进坟墓( 38);便雅悯 是拉结在雅各年老时生的,极为雅各所痛爱。
4「遭害」:乃指不幸的灾殃。
42:6-17 约瑟的哥哥第一次与他会面
约瑟负责埃及地卖粮的一切事宜;他的哥哥前来买粮,自然要俯伏在地上向他叩拜 ( 6)。
约瑟一看见他们就认出是自己的哥哥,但他
们 却不认得他,因为廿年没有见面,约瑟已由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变为成人,且穿着埃及高官的服装和说埃及话,跟以前判若两人,何况他
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约瑟竟然会在埃及做起大官来。约瑟指控他们是奸细,他们当然否认,约瑟於是把他们拘留三天。
11「我们都是一个人的儿子」:表明他们不是奸细,因为一个国君不可能选到十个兄弟同作间谍;另一方面,任何人都不会把他十个儿子
都派去进行这种有性命危险的活动。
15「我指着法老的性命起誓」:乃是埃及人一贯起誓的方式,表明起誓者若不实践誓言,法老必会加以刑罚。
「小兄弟」:指便雅悯。约瑟挂心他弟弟的安危,要查清楚哥哥们有否加害他这一个同父同母的弟弟。
17「下在监里三天」:原指关起来,被拘禁在一处,但不一定是在监房里。约瑟把他们拘禁,让他们知道事情严重,不得马虎解决。
42:18-26 约瑟的哥哥第二次与他晤面
约瑟本来命令他们派一个人回迦南带便雅悯来埃及( 16),现在他准 许只留下他们中间一人当人质,其余九个可以回去( 19)。他们在这
种情况下不期然想起约瑟,认为现在的遭遇就是从前恶待约瑟的报应( 21)。约瑟听懂他们用希伯来语所说的话感到伤感,便转身退去,
哭了一场才回来( 24)。
23「通事」:就是传译员。
24「挑出西缅」:是因为大哥流便似乎未曾参与杀害约瑟的计划,而老二西缅可能是该计划的主持人,甚至曾粗暴对付过约瑟;西缅本身
就素有残酷的臭名(34:25; 49:5)。
42:27-38 约瑟的哥哥返回迦南
他们启程回故乡去,在过夜的地方,其中一人发现粮钱仍留在袋里,就惊惶失措,因那笔钱明明是给了埃及人作买粮用的。他们抵家後就
把经过一一告诉雅各。可是好戏仍在後头,当他们把粮食从袋里倒出来的时候,才发现每一个人的钱包同样还在袋里。雅各看见这些钱
包,自然会怀疑儿子是在埃及把粮食偷回来的,并没有付钱;不然,他们怎可以不用付钱而带粮食回来?雅各於是拒绝让便雅悯跟他们一
道去埃及,不想在约瑟和西缅之外,又失去便雅悯。就算流便愿意用他自己的两个儿子作担保,雅各仍坚持不让小儿子去埃及;他失去了
约瑟,已经感到极其痛苦,再不能承受任何其他的伤痛。
28「这是神向我们作甚麽呢」:表明约瑟的哥哥像其他的希伯来人一样,认为每件事都在神掌管之下;他们现在屡次遇到难题,乃由於神
不喜悦他们,叫他们受苦。
38「只剩下他」:指约瑟既然死了(这是雅各当时的信念),便雅悯就是雅各爱妻拉结所留下的唯一孩子。
思想问题(第 42章)
1 约瑟为什麽不认他的弟兄们?
是因为他含恨在心?
抑或有别的隐情?
你认为约瑟处理弟兄们的手法是否合乎常理?
他为什麽坚持要哥哥们把便雅悯带来?
你在处理问题时有适度的灵活性吗?
2 有人认为约瑟指法老的性命起誓,目的是指出他话语的重要性和价值。
你同意这说法吗?
3 坐牢三天对约瑟的兄弟们有什麽益处呢?
你在苦难中有否为以往及现在自己的行事为人「自省」?
4 约瑟兄弟们承认谋害约瑟的罪,他们是否真诚?
你从何见得?
5 试从实况了解雅各当时的心境。
你认为雅各的反应是否过於激烈呢?
他心中有什麽矛盾呢?
创世记第四十二至四十三章
不是你们乃是上帝(四十二 1- 四十五 28 )
约瑟与他哥哥们两度面晤,迸发出故事的技巧与光芒。虽然较长,却值得一口气把它慢慢读完,好叫我们至少抓住一些故事丰富的技巧与相反相成之内容。这一长段主要的吸引力,在于说故事者将戏剧手法伶俐地运用。在廿七章窃取祝福的故事中,我们已经见到这方法,在短兵相接时,这是厉害的武器。在这里,它用在这四章中,有时带有一点讽刺,但大体上则是客气地、温和地、一步接一步地,把参预者所知,和我们所知──我们也可以加上──上帝所知的,一起放在一个既动人而又使人确信的大圆场里。约瑟在四十五章的话,括述了故事的奥妙意义:‘不是你们,乃是上帝……’;实际上我们有幸藉说故事者想像的技巧,见证乃是上帝的旨意,在人类生活中运行。
自责(四十二 1-25 )(续)
(一)
开场时的戏是经过修饰的。那里描写雅各命令儿子们下埃及去求粮‘使我们可以存活,不至于死’;但他不肯发便雅悯去。开场时也强调十兄弟与便雅悯乃是约瑟的兄弟;他们到达时‘籴粮的人中有他们’。接是简述他们在全地的宰相面前,以奉承的方法‘脸伏于地,向他下拜’。文字显然有了玩弄,英语实难以明白:( and he knew
them, but he treated them like strangers )
‘他认得他们,却装作生人。’
接约瑟回忆他的梦。
没有疑问,这是第卅七章的梦的应验,虽只是部分的,却是实在的。在约瑟兄弟方面,这仍是一个不知不觉的应验;但是约瑟却完全知道它的重要性。
(二)
然而我们对于约瑟其他的问题,却没有几个得到满意的答案。作为宰相,他真的亲身监督发粮;还是我们应当推想,他听说一队希伯来人从迦南来了,因而出现呢?如果是后者的话,他心里有没有想起,他们可能是他的兄弟;或者,在外国人涌进埃及的时候,他最先关心到,确保他们对国家安全未致威胁呢?他是否惯于检查他们的证件,拘留这样的一,好叫在周遭的人,对于马上将这些人关进牢狱感惊异呢?或者这是他所设计的特殊惩罚,一时兴到,以报复多年前他们对他的苦待呢?
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只好推测。然而我想我有充份的证据,证明约瑟在他的反应中毫无为了复仇。他最初的计划很可能有恼怒的成份。他知道他的兄弟不是奸细,却把他们当作奸细处置。他把他们下在监狱里,而且打算打发他们的一个伙伴回去带便雅悯本人作为证据,证明他们无罪;而这并不是必要的。但是后来他又改变主意,决定只留下一个作人质。而他声称:‘我是敬畏上帝’。再一次,我们从翻译‘伊罗欣’知道,英语与希伯来语的不同。事实上约瑟所指的是以色列的上帝,但是他用埃及语讲出,而他的兄弟们是听传译的话,并且他们还不知道他是谁。新英语中有一个比较中立的译法,‘我是敬畏上帝的’(译者注:中文译本也是如此),在文气上较为稳妥。但是我们读这句话,它表示约瑟方面从一个单纯凭情感的态度,转为比较冷静考虑问题的态度。
这时,兄弟们作一场秘密而又激昂的谈话,没想到这个大官员会懂得。他们在回顾他们二十年前的际遇,正如他肯定他们会这样的。当时他们到雅各那里,却少了一个兄弟!但是约瑟没有看好笑。反而泪水涌上心头,他不禁退去,为要使自己镇定下来。我们不能把这解作一个复仇心重的人的反应,也不是一个全然冷漠的人的反应。事实上说故事者要使听众知道约瑟真真正正的喜欢他的兄弟,而且从此以后,他将如格言所说的,要‘要寓爱于虐’。我们觉得能以体谅他因他们的窘困,而产生的任何辛酸痛楚。我们甚至能以赞同他下一步带欺负性质的作为:当他们离开时,吩咐仆人在他们的口袋上装满了粮食时,把他们的银子放在袋内。我们现在相信他并非用这些去给他们永久性的损害。
(三)
那末,他的弟兄们如何呢?他们很可能在想二十年前的事情现在重演。当他们在埃及时,他们会不会听到有关约瑟的谣言呢?当然他们的父亲拒绝打发便雅悯与他们同去──那也许就是为什么当这个傲慢的埃及人指控他们是奸细,他们不只否认,更说他们都是诚实的人,还告诉他有关雅各和便雅悯以及那个‘没有了’的兄弟的事。他们不知道这答案不只大大约瑟厌烦──上次他与他们同在时,他们就是不诚实──现在更给他在最敏感之处受了伤。当那大官员指法老的性命起誓,说,除非他们的那个弟弟被带到他面前来,他才相信他们时,他们一定感到大为震惊!
当他们在监里三天以后,便又一次被带到他面前来。这次他不提法老的性命,却提他所敬畏的‘上帝’。他显然是认真的,但是使人诧异的是,他不再要求打发一个人回家去带便雅悯来,却只留下一个人,便让他们都走了。多宽大的一个行动啊!但是差不多马上他们便觉知这样更糟了,安慰于是被恐怖取代了。因为这意味他们又一次回去见年老的父亲,而失去一个兄弟。难怪他们开始后悔那些年前末听约瑟的哀求;尤其是流便,他视之为算老账,这样虽是耽延已久,却仍是罪有应得。不必说,雅各不肯让便雅悯与他们同去,而且如果他们自己不回去受刑,则被选作人质的便是天数已尽了。最后,为了不容他们怀疑他的认真,那个‘埃及人’挑了西缅,他们当中次大的一个,把他当他们面捆绑起来。
作为因果报应,这一班本已为粮食焦虑的人们,接连遭受一系列难以相信的灾难侵袭──或许听众已经知道惩罚永不会不执行。因为我们知道这点我们才同情众兄弟,并且尝到他们暂时的苦恼。我们甚至开始有点犹豫,对于临到他们的责备表现温和。
悲伤(四十二 26- 四十三 15 )(续)
(四)
但是约瑟无论动机如何,暗地里把银子放在兄弟的口袋里,却是做得过份了,以致越发不可收拾。他不会不知道,他年老的父亲,正如他的兄弟们可能已经告诉他的,是一个很不相同的人了。
他的计划一定是立意叫兄弟们,在几个礼拜之内,带便雅悯回来。但是当他们在回家的路上,在一个扎营的地方(钦定本译作‘旅舍’,或者标准修正本译作‘住宿的地方’。译者注:中文译本也是‘住宿的地方’)发现了银子的时候,他们便马上知道回去是完全不可能了。这次他们没有想及他们自己的罪戾,而是感到‘这是上帝向我们作的’!而结果一如他们所害怕的。诚然他们失败过以致作错事。现在他们仓惶失措,实在不能告诉老人关于银子和关于西缅和便雅悯的事。经过一个可怕的猜谜,决定当雅各的面前,装作是不知情那样的打开他们的口袋。雅各见到悲伤得死去活来。甚至当流便提出,如果他不能把便雅悯平平安安地带回来,便让他杀死他自己的两个儿子(以前我们未知道这点),也不能劝服他接受他们的意见。
口袋里的银子对他乃是百上加千。他还能再次信赖这家伙吗?他所知道的乃是他们竟敢试图景有大权柄的‘全地的主’,而他们把那人描绘得是那么的厉害。他的两个儿子死了,或等于死了。其余的,有罪无罪,在这埃及人眼中却都是贼。如今无论如何他不能让便雅悯去,他若遭遇什么,他便白发苍苍,悲惨地下阴间去了。
(五)
但是饥饿在不知不觉间,把它的力量加在这可怜的八十多岁的老人身上。雅各本人在粮尽的时候,便惊慌地提出叫他们去多籴一些粮。犹大便提醒他,便雅悯必须与他们同去。他只是冷淡地抗议说:‘你们为什么这样害我,告诉那人你们还有兄弟呢?’但是他始终接受了犹大的保证,虽然这次未如流便以前的有拘束力,因为它只说他情愿‘永远担罪’。兄弟们要带些最好的坚果、蜂蜜、香料作为礼物(显然只是五谷歉收),和加倍的银子,并且暗示那‘埃及人’,原来的银子放在口袋里的,也找到了。
廿七章中年老的以撒祝福的场面,与这里太相近了,不容我们略过。他猜测灾害正进行之中,然而他终于还是给雅各祝福了,为了吃他所带的美味。如今雅各本人年老健忘,为悲伤及恐惧所瘫痪──但是他和家人总要有粮食。他悲伤地把这冒险的计划交托给‘全能的上帝’(‘以勒沙代’ EL Shaddai ; 参看十七 1 ),并且希望西缅和便雅悯都回到他身边。可是其后他又绝望地加上:‘我若丧了儿子,就丧了罢。’这使我们记起约伯信心的伟大呼声:‘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伯一 21 )。但是雅各却是悲叹而非顺从。
对于这个可怜的老人,虽然不停谈死亡,却积极地在他艰苦中挣扎,热切求生,我不能不为他难过。但是我们知道以后要发生的事,在他终于离世之前,他能有些安宁幸福的时光。他的生平全是纷乱与挣扎,配得上帝的怜悯,应有一个宁静的收场。
(六)
对于在这场面中的兄弟们,我们的反应比较友善。他们对于年迈的父亲的关切,似乎真诚;与过去其他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特别是,当时在决定约瑟命运中,最为特出的两个兄弟,竟然在这情形中领头特别恰当。流便当时是惟一感觉良心不安的人,现在他的姿态更进一步,以他自己的儿子保证雅各的儿子回来。犹大当时卑鄙地追求利润,现在他也强调实质了──‘我们若没有耽搁,如今第二次都回来了’。他最高贵的时候尚待来临(参看四十四 18 以下),但是他现在至少愿意肩负一些责任了。
看到这两个兄弟,每个人在过去都曾犯过大罪(除卅七章外,参卅五 22 论及流便,及卅八 15-16 论及犹大),但是现在他们都认识到在自私的欲望以外,还有丰盛的人生,更是特别的快乐。诚然,故事从此以后,如果我们没有偏见的话,我们的心会较近于兄弟们一边,而不是约瑟。一度热中于嫉忌仇恨的人,学习人生的功课比那些亟亟于防患未然者迅速。对于他们,当然有些问题。举一个例,比如在他们停留在迦南的悠长而又沉闷的日子里,似乎没有一个人对西缅有点关怀。如果那埃及高官真的像他装成那么严峻的话,他们越耽搁得久,他便越有生命危险。此外,他也需要饥饿的痛苦,去鼓起他们充份的勇气才能再回去。但是当他们果真回到埃及去时,我们不难想像在第卅七章中记述关于兄弟之间的一些事发生了。(按:指哥哥们向他下拜。)
关于四十二、四十三章的来源之注释
在我们所研究的这一大段中,有些迹象显示,学者们在卅七章中所发现的,两个传统的类似并合。提及打开口袋,我们有两个记载:一个是在兄弟们离开埃及当夜停下来时;又有一个是在他们到了家时。而两次,我们知道他们都是提心吊胆、战战竞竞的。为便雅悯平安回来,兄弟提供保证的记录也有两个:流便是他们回到迦南时便立即提出的;而犹大则是稍后,当回埃及去有疑问的时候才提出。但是这两者之中,在第一个里面,那兄弟提及的是西缅;而在第二个里,表面上看去,当犹大说话时,他才第一次向雅各说出关于便雅悯的消息来。
不少学者以此为理由,认为这是把两个分别的故事重造,两者都知道口袋里的银子,也知道便雅悯要带回埃及去的条件,但是只有第一个知道西缅被留下来作人质。他们把第一个故事,即第卅七章中有便在内的话,指归‘伊典’本;其中,兄弟们直至回到家时,才打开口袋,而且他们虽是勉强,也立即带了便雅悯去赎西缅出狱。第二个则是属于‘耶典’底本,兄弟们在住宿的地方便发现了银子,他们惊惶之下,决定不告诉他们父亲这事,也不告诉他关于便雅悯的事;直至粮食用尽,而雅各提议他们下去再籴粮时,他们才以犹大为发言人而招认这事。
这理论当然会除去我们现有的一些结结巴巴之处,但是它也会除去许多的紧张与戏剧性;而这些,正如我们刚才所见的,正是记在约瑟的兄弟们与他们父亲的手足无措,迷惘与方寸大乱之处。它有它的好处,我甚至比对卅七章那出卖的故事,更趋向于不接受这两个传统在这一大段中混在一起。
宁静(四十三 16-34 )(续)
(七)
场景迅速转到约瑟在埃及的房子去,兄弟们受命要往那里报到。当他们站在院里的时候,他看见便雅悯与他们同来,并且吩咐家宰把他们领进客房去,也要准备筵席。后来他便离开了。因为他可能说的是埃及话,兄弟们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他们自然是准备最糟的情况发生。他们是不是回来得太晚了呢?不过他们把便雅悯带来了,他们的生命总该安全了──或许他们是这样地期望了。后来便是他们对于买粮的银子的小心排演过,但却是非常空洞的遁词。那总不是真实的。他必然把它当作屈辱,甚至把他们当奴仆──一个质朴的感觉──和勒索他们的骆驼。
于是他们带战栗恐惧之情,走近家宰,试试向他说出他们的演词。他们对于谁把银子放进袋里,全不知情,但是他们都带回来了,并且带了另外一份来买更多的粮。试想像当他回答说:‘你们的上帝’赐给你们财宝在你们的口袋里时,那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虽然此时难免混进一种新的恐惧。因为他说他们已收到全部款额。然后当他把西缅带出来交给他们;又请他们洗脚,而且照顾他们牲畜的需要。他们得知他们中午要与这大人物吃饭,便去准备礼物。
约瑟到来,他们便向他下拜,送他礼物,回答他总不停提出的关于他们父亲和便雅悯的问话。当他举目看到他唯一的亲兄弟便雅悯,记得他前次见他时,他还是个婴儿,现在他站在他们的前面,使约瑟情不自禁,要赶快回避,去另一房间尽情一哭。虽然这是第二次与他们的谈话中断下来,但是他们未必注意,因为他们正对所得的厚待感到惊诧,并以为宰相是个忙人。
但是对于接下去那希奇的大宴会,他们可能的感受怎样呢?那宰相独自去吃单为他设的一席。他是埃及伟大的宰相。但是埃及客人们另吃一席,而他们则又另有一席。这唤醒他们,他们乃是外国人,属于低劣民族,而他们之在埃及乃是由于宽容。但是到底为什么这么一个大人物竟然不辞烦琐与他们共餐呢?最后,由于他清楚的吩咐,便雅悯所得的食物比别人多五倍!这一幕的结束是佳话处处,他们与他同乐,但是前面的评论所采用的典型希伯来简洁的说法,‘众弟兄就彼此诧异’一语,最能描绘当时的情景。
(八)
这是个最为奇特场面。听众应从它得什么教训呢?就讲说的技巧而言,它当然是逐步加强惊奇效果。虽然兄弟们并不知道,我们却自始至终都知道,好戏还在后头。但是我相信,从它简单的──我们差不多可以说是最简单的说法,提出几个显着之点。
第一,它在许多方面把富丽堂煌的埃及与质朴无华的迦南相对比。约瑟的兄弟们的表现乃是粗卤的乡下佬,真正有如小人物的窄小思想;在埃及人眼中,他们的驴有什么了不起呢?然而他们却担心会受到虐待,是不是很天真呢?听众的想像可能跳越几个世代,这些人的后裔事实上真真正正的在埃及做起奴隶来。但是在当时,埃及人对他们却是慈祥的。那席位的编排暗示这只是一个表面上的容忍而已。有强烈的轻蔑与慈祥混在一起,以致他们未能完全自由自在。
第二,它同时设法暗示兄弟们虽然向来粗卤而又迷糊不智,他们仍然向好改变很多。对于所给便雅悯的特殊优遇,他们没有干预。他们接受之,并无异议,而且,后来当他们发现了这埃及高官实在是何许人时,他们极力表示他们曾经注意到。然而,不正是雅各对约瑟的当初这类偏爱,才引发全部直至如今的一连串的伤心事件吗?
第三,它又引起我们怀疑约瑟的居心。他看见便雅悯时便眼睛湿润。但是,虽然他们是他的亲族,他有没有也像埃及人那样,对这些乡下人有些蔑视呢?他心里依然像最初那样,对他们有超越感吗?还是,他独吃一席表示他虽然位居高官,生而为希伯来人,也是埃及种族隔离政策的受害者呢?他暗地里有没有轻视他如今所领导的人,那些人有没有轻视他呢?我们能不能在他那里发现希伯来书(参来十一 25 , 26 )所用辉煌的话;所说另一个埃及伟人摩西的一些精神:‘宁可和上帝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他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
我很怀疑这事,但是不能确知,约瑟下一行动给我们的印象,乃是极其馍糊不清。乍看起来,这宴会似乎给他一个大好机会,可对他的兄弟们表白身份。虽或迟缓,他们已经遵照他的命令办妥一切。他与他们也都酒酣面热。他刚才因为看见便雅悯而大哭一场,但是他没有进一步再作什么。在我们看来,他差不多是变化无常地,决意再给他们开一次玩笑。就这意思说,依上下文,正如我所标出的题目,场面如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因为在兄弟们面前的乃是另一场更可怕的恐怖。若说在这漫长可喜而又使人兴奋的故事中,有一刻使我们在场外的微笑的面容冰冷下来的危险,就是这一刹那。这冰冷的感觉直到四十四章我们才能恢复过来。 ──《每日研经丛书》
6.约瑟的哥哥们在埃及(四一~四四)
四二1~5 故事的情节再转到身处迦南的雅各,那儿饥荒甚大。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三位信心的祖宗,在迦南地都遭遇过饥荒,可见信心的道路并非是一帆风顺的。
雅各风闻埃及储有粮(谷)甚丰,就差派他的儿子下到埃及籴粮,完全不晓得约瑟此时正在埃及。只有便雅悯留在家中,雅各特别喜欢便雅悯。他是雅各年老时所生最小的儿子,也是他爱妻拉结所生的。雅各以为,由他爱妻拉结所生的只剩便雅悯一个了,因为雅各以为约瑟早已死了,故怕再失去仅存的便雅悯(参38节)。
四二6~25 约瑟的哥哥们来到约瑟面前,约瑟本来可以立即向哥哥们表明自己的身分。由于他对哥哥们的最后印象,就是他们把他卖为奴隶,所以他决定先试验他们,好知道他们现在是仍奸诈邪恶如故,还是已经改变了。约瑟严厉地对待他们,指责他们是奸细,又把他们下在监里,令他们把小兄弟便雅悯带来见他。约瑟要试验他的哥哥们,想知道他们对待便雅悯是否跟对待他一样的残忍。再者,便雅悯是他惟一的同母弟弟,他也很想见他一面。
最后,西缅留在监里作人质,其余九人返回迦南带便雅悯来。同时,约瑟吩咐人把粮食装备他们的器具。又给他们路上用的食物,还把各人的银子归还在各人的口袋里。细读这段描述,可见约瑟心底仍深爱、关怀他的众兄长(2节上及25节);他们对自己在二十年前作在“失踪了”的胞弟身上的事,愈感悔咎(21,22节)。约瑟契而不舍地引导他们认罪。
我们相信约瑟预表基督在将来的大灾难期间如何对待他犹太的弟兄们。引发约瑟众兄悔改的一连串事件,是圣经中最感人的故事之一。几乎再无别的故事比这幕更能完整、细致并丝丝入扣地刻画出基督。
四二26~28 返家途中,兄弟中间一人发现自己的银子仍在口袋里,使他们提心吊胆,战战兢兢,惟恐背上偷窃之罪名(26~28节)
四二29~38 他们抵达后,向父亲述说所遭遇的事,后来发现各人的银子仍在口袋里。就愈加恐慌。雅各伤心欲绝。尽管流便以交上自己两个儿子的性命作担保,雅各仍深怕便雅悯会在上埃及的途中遇害。
附篇——预表论
旧约某些人、事、物可以清楚地界定为新约的预表(希腊文为tupoi)或象征。因此,亚当是基督的预表(罗五14)。有很多没有指明是预表;但相类似之处实在多不胜数,也明显不过,叫人无法否定。就如约瑟,圣经从没有指出约瑟预表主耶稣。然而。耶稣与约瑟有超过百个相似之处。
耶稣在以马忤斯路上跟两个脸带愁容的门徒说话:“凡经上(笔者强调)所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了。”(路二四27)道成肉身的基督说:“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来一O7)因此,我们有理由读遍圣经,寻求基督。
关于以色列人在旧约时代的经历,保罗告诉我们:“他们遭遇这些事都要作为鉴戒(希腊文为topoi),并已写在经上。正是警戒我们这末世的人。”(林前一O11)除了特别指明的预表是有理据的之外,其它有根有据的亦为数不少,保罗的言论能力证这点。保罗提醒提摩太,圣经都是与人有益的(提后三16)。只要我们肯张开心眼,就有要学的属灵功课。希伯来书大部分的篇幅都用来解释会幕及其陈设的预表。
持过分狭隘的预表观点会限制信徒研读旧约时得着属灵的乐趣,这点是真实的。另一极端是认为凡事都是预表,甚至把整个历史转化成比方,我们也当避免。牵强和毫无根据的预表解说会给课题加上不义之名。我们绝不能容让极端主义剥夺我们从旧约中得着的属灵财富。若有解说高举基督,造就他的百姓;向失丧的人传达福音,加上跟圣经整体的教训立场一致,那么该解说至少能真正实行真理。
42:4 便 雅 悯: 便
雅 悯 是 拉 结 所 生 的 两 个 儿 子 之 一,是 约 瑟 的 亲 弟 弟。 雅 各 失 去 了 拉 结 所 生 的 第 一 个 儿 子, 如 今 更
是 小 心 翼 翼 地 看 护 便 雅 悯, 为 了 安 全 便 把 他 留 在 家 中。
42:8
约 瑟 认 得 他 哥 哥 们: 约 瑟 隐 瞒 了 自 己 的 身 份, 他 希 望 首 先 确 知 他 的 哥 哥 们 是 否 为 着 多 年 前 对 他 和 父 亲 所 作 的 一 切 恶
事 感 到 懊 悔 (37 章 ) 。
42:9
你 们 是 奸 细: 约 瑟 认 出 他 的 哥 哥 们, 并 且 知 道 他 们 不 是 奸 细, 但 是 仍 想 试 验 他 们, 看 看 他 们 的 性 情 是 否 已 经 改
变, 是 否 为 着 从 前 作 在 他 和 他 父 亲 雅 各 身 上 的 恶 事 感 到 自 责 和 懊 悔。
42:21
我 们 在 兄 弟 身 上 实 在
有 罪: 约
瑟 的 哥 哥 们 开 始 意 识 到 他 们 自 己 有 罪, 因 为 20 年 前 他 们 残 酷 无
情 地 恶 待 了 约 瑟 (37:2 ; 41:46, 53~54) 。
他 们 看 出 神 因 着 他 们 的 罪 行 而 对 他 们 施 行 公 义 的 审 判 (21~22 节 ) 。
通 常 当 我 们 在 生 活 中 隐 藏 自 己 的 罪 行 时, 神 都 将 在 我 们 身 上 动 工, 开 启 我 们 的 良 知, 使 我 们 意 识
到 自 己 的 罪 过。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我 们 要 么 选 择 硬 着 心 肠 不 悔 改 ,要 么 选 择 在 神 面 前 自 卑, 承 认 自
己 的 罪, 决 心 从 今 以 后 行 为 正 直。
42:37
你 可 以 杀 我 的 两 个 儿
子: 29~38 节 显
明 约 瑟 的 哥 哥 们 已 经 有 所 变 好。 例 如, 流 便 情 愿 放 弃 他 自 己 的 儿
四十二 1-38 约瑟的兄弟第一次下埃及 约瑟的兄弟第一次下埃及,可分为 7 个情节,与第二次下埃及时所描述的作一个对比:雅各布的儿子们被派到埃及( 1-4 节;参四十三 1-14 ),他们到达埃及( 5 节;参四十三 15-25 ),第一次谒见约瑟( 6-16 节;参四十三 26-34 ),被收押( 17 节;参四十四 1-13 ),第二次谒见约瑟( 18-24 节;参四十四 14 至四十五 15 ),离开埃及( 25-28 节;参四十五 16-24 ),回来向雅各布报告( 29-38 节;参四十五 25-28 )。
约瑟说「神使我忘了我父的全家」(四十一 51 )之后不久,他的兄弟们便来到埃及。令人惊奇的是当时众多到访埃及的人中,约瑟竟看见他们,而且认出他们来,他们却当然认不出他。
这是约瑟的兄弟们 3 访埃及的第一次,而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更为重要。当约瑟看见他的兄弟们,他便记起了他的梦( 9 节;参三十七 5-11 ), 10 个兄弟在埃及向他下拜;但在梦中所显示的是 11 个兄弟和他的双亲都跪拜他,那么没有在其中的兄弟和父亲在哪里呢?预言和真实境况的不同,再加上极度的关切,催使约瑟严厉的追问兄弟们。
约瑟甚至设法重演当日他们如何把他贩卖到埃及,不管他的死活而自己回家去。他抓住了西缅作人质,要看他们是否会为食物而出卖兄弟,正如当日他们为了银子出卖约瑟一样。兄弟们似乎感受到这个处境的巧合,良知使他们看见这是神的报应,他们并且忆述当初犯罪的经过,这是以前从未提过的( 21-22 节)。
他们后来发现银子竟在其中一个人的口袋中,他们便越来越忏悔( 28 节)。回家后,他们把 20 年前的旧事重提,再一次,他们要向父亲雅各布解释为何失去了他一个儿子。他们要求将便雅悯带到埃及以换取西缅获释一事,完全不为雅各布所接受,因为便雅悯已经代替了约瑟,成了他所宠爱的。雅各布怀疑儿子们所讲的,后来这事果然可怕地被证实出来。当他们倒口袋的时候,所有的银钱都滚出来,雅各布想他们一定是出卖了西缅。他间接地提出了他的控诉,说:「你们使我丧失我的儿子,约瑟没有了,西缅也没有了。」( 36 节)然后他宣布:「我的儿子便雅悯不可与你们一同下去。」( 38 节)过去 20 年的苦涩和悲痛再次浮现出来,这个破碎的家庭如何能够复合?约瑟的梦会如何应验?第一次的到访埃及在读者的脑海中留下了许多未解答的问题。
创世记第四十二章
约瑟的兄弟在埃及寻粮(四十二 1 ~ 38 )
1 ~ 5. 雅各差遣众子,除便雅悯外 。雅各的话带几分急躁,流露出他对环境的坚定掌握,仍然丝毫未减,使人忆起多年以前在哈兰,他对那些牧人敏锐的忠告(二十九 7 );他拒绝和便雅悯分离,清楚显示,他已经有所猜疑。他断然的决定与不让步的话( 4 下) 297 ,反映出他当时所了解的状况:对于约瑟的命运,并无事实可考;对于弟兄们的罪,却几乎可以肯定了。在父亲的眼里,或许他们的罪行可以掩藏,但他们的品格却不然。
5. 本段中用 以色列 之名,见四十五 21 的注释 。
6 ~ 17. 与约瑟第一次会面 。这种不友善的对待方式,从此处一直延续至四十四章的末了;乍看之下,仿佛具报复的模样。这样的推测是再自然不过了,但与事实却恰好相反。在严厉的态度背后乃是温暖的爱(四十二 24 ,等),在考验的背后则是难以复加的仁慈。甚至威胁中还以怜恤来复和(参四十二 16 ~ 19 ;四十四 9 、 10 ),带来震惊的安排只是令其困窘,而非予以打击。约瑟若存心报复,则可以将毫无价值的东西放入袋内,令他的兄长们难堪,或者在他的筵席中折磨他们,像他们折磨他一般(三十七 24 、 25 );他所赠予难以理解的礼物,毋宁说是一种善良且富探测性的安排。从他兄长们态度的转变上看来,他的策略是奏效的,犹似阳光与冰霜相互出现,迫使他们向神敞开。
6. 在希伯来文中, 治理者 是一个相当强的用语,强调约瑟完全的主宰权。
9. 追忆起以前的 梦 不仅是一种证实:现在的情形并未完全实现梦的应许,或许这促使约瑟企盼将整个家族迁居于此;这是他当下要进行的事。 来察看这地赤裸裸的状况 ( AV 、 RV )(和合译本为“窥探这地的虚实”)是比“来打听我们隐密的事”更强的说法。
18 ~ 38. 西缅被留下来当人质 。他们有三天全被下在监狱里,充分证明治理者大权在握;既是如此,他却对他们的家庭表示关切,又坦承自己的动机是 敬畏神 ,这必然导致他们深自反省( 18 ~ 20 节)。这新的决定很可能是因真的改变心意而来;但无论如何,它显出了敬虔对于治理会产生美好的影响。诗篇十四 1 、 4 则描述与此相悖的光景。
21. 受害者的呼喊, 他哀求我们的时候 ,或“恳求我们可怜他”,在三十七章中并未听闻,只在这里出现,在他们的耳中再度响起──从前他们恐怕是充耳不闻。报应的滋味( 愁苦……这场苦难 )搅动了他们的感觉,这是从前兄弟和父亲的眼泪都碰触不到的内心深处。
24. 为确保他们还会回来,人质是必需的;西缅,排行仅次于长子流便之后,为当然的人选。
25. 无论约瑟的意思是要银子在初宿时就被发现,或到返家时才发现(假定 路上用的食物 是放在另一个袋子),实际的情形比这两者更为有效。最初的惊惧,返抵家门后在雅各面前重复经历,且震撼更加强烈 298 。
罪恶感已经升起( 21 节),使得这人迅速看出,在统治者的行动上有神的作为。结果,他们便问, 这是神向我们作什么呢? ( 28 节)单就这问题而言,实为对麻烦所作正面反应的良好模式(参:例如诗六十的态度);然而,雅各除了麻烦本身之外,无法再多领略一些。在 36 节,他的强调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亦带警惕性:“ 你们使我丧失……这些事情都归到我身上了 ”(希伯来文正是如此)。 38 节与四十三 1 ~ 10 显示,他将自己禁锢在自毁性的防御心态里。
37. 流便的建议与犹大誓言(四十三 8 以下)之间的关系,见下面的增注 。
38. RSV 的 阴间 ( Sheol ) 299 比 坟莹 ( the grave , AV 、 RV )更正确,表达出更多这个预感的实质,可能包含死后无法安息的观念。这些话留下来深刻的印象:参四十四 29 、 31 、 34 。
297 或许是思想(参 RSV ):“他说”一语可用来当作说出来的话或没有说出来的话。
298 在四十三 21 ,兄弟们把故事浓缩地说给家宰听,这是可以理解的;对他而言,两个阶段的发现势必是牵扯太多了。
299 关于这个词,见 NBD, s. v. 'Hell' 1; R. Martin-Achard, From
Death to Life , pp.36-47; A. Heidel, The Gilgamesh Epic and Old Testament
Parallels , pp.137-223 。
四十二章 增注
以为在约瑟故事的背后有两种传说的学派 300 ,坚称从三十九章之后,这两种资料不再交织一起,而是互相替换地出现。他们认为,三十九章是编者根据 J 的传统写成,而四十至四十二章则根据 E (最后一节除外),四十三、四十四章又以 J 为蓝本(加上四十二 38 ),四十五至四十六 5 为 E 的文献再次出现,然而,编者会时而从一段叙述到另一段叙述中,插入一些词句。
这样的分析却与这学派平常高举的语言学标准抵触,因为从四十章到创世记结束,雅伟( Yahweh )这个名字只出现一次(四十九 18 ),而这里认定是属于 J 的经文,竟使用 E 文献的词 Elohim (且在四十三 14 ,四十九 25 事实上出现了 P 文献的词 (El) Shaddai )。雅各与以色列之名,是另一评定的标准,在四十二至四十六章里面也再三地跨越了这种分析 301 。因此,这类解释是相当主观的,其信念根源于如下,若三十七章是由这两种传说所构成,则它们势必持续下去,且会留下重复与差异的痕迹,而编者势必尽他所能把此二者搅合在一起。
所以,若在分析大纲中,西缅的事件归属于 E ,那么在 J 中任何有关此事的记载都需被摒除,于是 J 文献对此问题(见下面进一步说明)“保持缄默” 302 。这被视为是一个很重要的差异。再举另一个例子,在四十三 3 以下,犹大和他的兄弟告诉以色列,他们家庭的历史是由于严密盘问才引出来的,此派学者以为,这与四十二 7 以下的记载不相符合,那里描述,这资料是为要回覆奸细的控告,而自愿吐露的。其实最简单的答案是,这些经文对于那次的会面提供互相补充的报导,但他们完全不考虑此种可能性;他们假定:我们无法知道 发生过 何事,只能知道在五经编者的眼前有那些故事 303 。关于粮食──银子的事件,也遭同样的原则处理。在旅途中袋子打开时,只有一人注意到他的银子,这事并不费解,而兄弟们把两个阶段的发现浓缩作报告(四十三 21 ),亦很自然。但是,此派学者却视之为严重问题。在 J 文献中,全部的银子在旅途中都被发现,而在 E 文献中,则都在家中发觉;因此,一个人发觉银子的记载必定是 J 文献开头的部分,它的结论被挪去,而这一段被插入 E 文献里面,来调解这两者不符合的地方 304 。
不过,他们察觉的两项最主要差异,是西缅、流便与犹大所扮演的角色。
a. 西缅
如前面所说的,西缅仅在 E 的文献中出现(四十二 19 、 24 以下)。他们认为,在 J 中,四十三 1 ~ 14 的家庭会议,讨论的问题是饥荒而非人质,且在以色列的意念中第一重要的是便雅悯,而不是西缅。
但这解释极不自然。困难会发生,正是因为他们将四十三章从上下文中抽出来,单独处理。在未切断的故事中,兄弟们原希望能立刻带着便雅悯去接西缅,但他们的要求遭拒绝(四十二 33 ~ 38 )。在这饥荒的压力重新临到之下,才促使他们再提出此问题(四十三 1 以下)。这些事件的顺序,不仅前后一致,而且正符合两个确凿的事实:雅各过分的偏爱与饥荒的延续。
我们还可进一步指出,这困难是造作的,不是自然的。根据四十三 14 ,在讨论中 的确 提到了西缅,而若说这章“对他毫无所知”,只能先将此见证抹杀(但却无经文依据),接着再抹杀 23 节相随的见证。西缅故事的尾声终结于错误的章数,令此理论困窘失色。他在 E 文献中被囚禁,却于 J 中(四十三 23 )得释放──他总是不按规则出现──如此一来,就又须诊断出这里经编辑动过手脚,以便此学派能调整经文,符合其理论的要求。
b. 流便与犹大
据此理论分析, E 是以流便(四十二 37 )为便雅悯的保证人,而 J 却把此角色给了犹大(四十三 8 ~ 10 );因此,北边的资料 E 赞助北方的支派,而南边的资料则赞助南方人。但是根据此理论,流便不仅提出意见而已:他亦被 接受 ,而在 E 中以沉默表默许;正如犹大在 J 中被接受一样;于是它们成了两个对立的故事,而非两个阶段。
倘若有人质疑,雅各对流便的断然拒绝又是怎么回事(四十二 38 ),答案是,此理论之分析将它切断 305 ,把它接到下一章(四十三 2 以后),所以流便的问题便没有答覆,暗示已被接受。此番移花接木同样没有语言学的基础;而这次更把整个意思完全颠倒了。
可见这里的不调和,又是毫无理由地从前后一致的材料中制造出来的。雅各拒绝流便不合时宜的建议,因他对流便根本不信任(四十二 37 、 38 ;参四十九 4 ),但在饥荒紧迫逼人的时候,他可以接纳犹大的意见(四十三 8 以下),这些都非常吻合当时的状况与他的个性。由另一个儿子来作第二次的提议,也是合情合理的,而这两个儿子必须多少凌驾于其余兄弟之上,正如三十七章的记载,这一点亦显示出整段的前后一贯性。若要打断这样引人入胜的顺序,证据势必需要令人十分折服。
在任何一点上,反驳这故事可靠性的证据,分量都嫌不足。读者不妨自问,那一种看法对经文的辩解较不复杂,或对此故事的震撼力与活力能提出更具说服力的解释。
300 见三十七章的增注 。
301 E 文献的经节含雅各八次,以色列五次;而 J 文献则含以色列三次,雅各一次。
302 参,例如 von Rad, p.377 :“四十三章 1 节以下……毫无述及扣留西缅之事”──这是罔顾四十三 14 、 23 的记载!
303 “不同族长的记录……不再被视为是从这些人真实生活的可靠报告”( von Rad, Old
Testament Theology, II ( Oliver and Boyd, 1965 ) , p.424 ),参, Skinner, p.473 :“这些作者无所不用其极的想法拦阻这计谋的‘结局’。”
304 他们所认为出现于 J 文献的“袋子”, amtahat 这字,竟出现在四十二 27 、 28 这“残片”中。但 E 文献的字 s*ag 也这样,且 E 文献形容神的字 Elohim 亦是如此。从语言学而言,两种文献掺杂的情况都不相上下,而且在一节里出现两个同义字,更不容人认为这节应隶属于某一项文献。
305 然而, Speiser 却持异议( Genesis,
p.323 )。
──《丁道尔圣经注释》
第四十二章
42:4 雅各失去约瑟以后,对爱妻拉结余下的一子便雅悯特别宠爱,希望弥补失妻失子之痛。去埃及取粮时,雅各不让便雅悯同去。
42:6 哥哥们不认得约瑟,因为卖到埃及地时他年纪很轻(37:2),现在事隔20年,又是埃及人的打扮,说话由人翻译。但约瑟认得他们。哥哥们向他下拜,应验了当日的梦(37:
8-11)。
42:15 “小兄弟”指便雅悯。比较35:23注。约瑟一定要见到便雅悯,好知道哥哥们有没有因妒生恨,也像对待他一般把他杀掉(37:18)。
42:24 约瑟没有留下流便,反把西缅下监作抵押。西缅是雅各的次子。不留长子流便也许因为当年他一句话救了约瑟(37: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