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纪上第十九章
第 19 章
以利亚逃避耶洗别
王上 19:2> 耶洗别要杀害以利亚,单是因信仰的分歧吗?
19:2 耶洗别听到她的众先知被杀,非常震怒,因为他们会讲她爱听的话,奉承她未来满有权势与光荣。他们的工作是把君王与王后神化,帮助他们的国度长存。耶洗别发怒的原因还由于她的支持者被除灭,有损她的虚荣与权威。她在这一班先知身上所花的金钱也付诸东流。
杀死耶洗别众先知的以利亚,一直是她肋旁的刺,因为他常常预言她的败亡命运。她无法阻止先知的行动,所以一心想杀死他。因只要有神的先知在她身旁,她就不能随心所欲地作恶。
王上 19:3-8> 勇士也有软弱的时候,何况是我这个普通人,怎办?
19:3-8 以利亚赢得两场重大的属灵胜利,打败了巴力的众先知,神又垂听他的祷告,降下雨来。此后他却精疲力尽、沮丧灰心。当人经历了大的属灵体验,尤其在支出了不少的体能或精力以后,常常会感到精神不振。神为使以利亚振作起来,先叫他休息、吃饭、补充体力,然后叫他认识到:他需要回去做他的工作──在以色列传讲祂的信息。他的争战并没有完结,神仍然有工作叫他去做。当你经过一场大的属灵争战而感到精神不振的时候,要记住:你一生的工作尚未完毕,神还要使用你。
王上 19:8> 有神同在,人能由软弱变刚强,以利亚能在禁食中走四十昼夜,你相信吗?
19:8 以利亚逃到何烈山,那是神以前呼召摩西,藉着他将律法传给百姓的圣地。神一定赐给以利亚特别的力量,使他能够在没有其他食品补充的情况下,走三百二十多公里远的路程。他和以前的摩西,以后的主耶稣一样,曾禁食四十昼夜(参申 9:9 ;太 4:1-2 )。八百多年以后,他和摩西与主耶稣在同一座山顶上相聚(参路 9:28-36 )。
真先知与假先知
王上 19:10> 孤独中我能记得神和其他信徒吗?能令我积极面对生活吗?
19:10 以利亚觉得他是全国仅存的忠仆。他看到朝廷与祭司的败坏,他在迦密山大胜巴力先知以后开始逃亡。他感到孤单、沮丧,竟忘记在全国败坏的时候,还有其他人仍然忠于神。当你以为自己是惟一仍忠于神任务之人的时候,不要为自己难过;自怨自艾、自怜自卑都会削弱你所做的善工。你大可以放心,即使你不知道其他人在何方,但他们照样在忠心顺服神,执行他们的任务。
王上 19:11-13> 神用各种奇妙方式跟人交通,你听过神的声音吗?
19:11-13 以利亚知道那微小的声音,是神的声音。他明白神会以任何奇妙的方式显明祂自己。如果想在伟大的场合里(大聚会、教会、议会、显赫的人身上)寻找神,可能找不到,因为祂常常在谦卑人的心中,在人安静之时以柔和的微声对人说话。你是否在聆听神说话?请停下忙碌的生活和工作,谦卑安静地恭听祂的引领。祂可能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对你讲话。
王上 19:15-16> 神吩咐以利亚去膏的这三个人有敌有友、有接班人──
19:15-16 神吩咐以利亚去膏三个不同的人。第一个是膏哈薛作亚兰王。神叫他去膏一个敌国君王,是要使用亚兰王作祂的工具,用以处罚以色列人犯的罪。亚兰从外邦带给以色列人刑罚。
以利亚所要膏立为王的第二个人是耶户,他给以色列人内部的刑罚。耶户作以色列王之后,他要除灭所有敬拜假神巴力的人(参王下 9:10 )。
神吩咐以利亚所要膏立的第三位,是要接续他作先知的以利沙。以利沙的任务是在北国以色列工作,使人民的心回转归向神。当时约沙法作南国犹大的王,是对神敬虔的人。
王上 19:19> 在交出权柄方面,以利亚也为人树立了榜样……
19:19 外衣对当时的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可以用来御寒、当作被褥、坐垫或包裹物件,也可以用它作抵押品借贷,或将之撕裂,以表示悲哀。以利亚将他的外衣披在以利沙的肩上,表明要他作自己的继任人。后来以利亚把他的权柄完全交给以利沙,也将外衣留给他(参王下 2:11-14 )。
王上 19:21> 我跟随主有以利沙那么坚决果断,义无反顾吗?
19:21 以利沙杀了牛,表示一心一意跟随以利亚。他没有了牛,意味着无法再回去过富裕的农夫生活。他将牛煮了,不但在农民中大摆筵席,更是向耶和华献上的感谢祭,因为神拣选他作祂的先知。──《灵修版圣经注释》
列王纪上第十九章
疲倦的身心(十九 1 ~ 8 )
思想 你灵性低沉是否一定因为疲劳的缘故?请思想真正使你疲倦的原因。
迦密山上之役耶洗别并不在场,亚哈把事情的始末告诉她后,耶洗别自然勃然大怒,因为以利亚不但杀了巴力先知,而且更“亵渎”了她所敬拜的巴力。
.追杀( 1 ~ 2 )──也很难怪耶洗别忿怒,因为巴力是她从小就敬拜的偶像。但亚哈却明显是执迷不悟,虽然亲眼看过神迹,还是不信,且容让耶洗别追杀神的先知。
.逃命( 3 ~ 8 )──很难相信刚成了英雄的以利亚,现在要落荒而逃的去躲避耶洗别的追杀。颓丧的以利亚赶了一天的路后,竟然放弃了而改向神求死,为什么一个属灵人,英雄也会如此表现?
我们要知道人都有软弱的时刻,包括了身体和心灵上的软弱。以利亚在迦密山上固然是战胜了一场属灵的争战,但却不能保证肉身上的安全,这令他大大的气馁;再加上赶了一天的路程,增添了他身体的疲乏和痛苦,在身体、心灵都疲倦下,一切都好像变得穷途末路了,惟有一死以求得到解脱。
这时候以利亚最需要什么?找团契导师来辅导吗?让长者来鼓励吗?参加培灵奋兴会吗?这大概是我们对灵性低落者的法宝吧?但是以利亚最需要的是身体、心灵的休息,神就让他好好的休息了两天。
在这个节拍快速的社会中,我们恐怕也渐渐忘记了“安息日”的真义了。
祈祷 求主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可以在主里得安息。
只剩一个(十九 9 ~ 14 )
经过足够的休息后,以利亚体力开始恢复,现在是时候解决心灵的问题了……。
.孤单( 9 ~ 10 )──最令人气馁的,莫过于在努力工作之后,才发觉所做的全无果效,所尽的努力竟是白费。以利亚满以为迦密山上的胜利,总可以令以色列人回转归向神吧,可是这些人不但没有改变,而且还要倒过来取自己的性命!这一刻真正使他感觉到天地之间再没有人与自己感同身受了。令人最难过的,就是发觉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大发热心,其他人总是动也不动。孤军作战的感觉不知成了多少弟兄姊妹倒下的致命伤。
.同在( 11 ~ 14 )──神的显现,是以利亚属灵高峰的经验,纵使人人都在对抗他,但最低限度还有神的同在啊!耶和华显现之时虽然是天崩地裂,狂风大作,但耶和华却不在风中;又有火出现,但耶和华也不在火中,耶和华却以意想不到微小的声音向以利亚说话。神固然是高高在上,超越万有,对以利亚的灵性问题,大可以惊天动地的声音来教训他,可是神却以微弱的声音向他说话,听他的申诉。
许多时候,我们会对灵性软弱者,施以审判式“辅导”,自己就如高高在上的权威,这样我们无疑是断了以后要来求帮助的路。人都知道自己犯了错,根本不用你来证实,他只要求你来听,且用微弱的声音同情他。
祈祷 求神叫我在事奉中不感到孤单。
尚有七千(十九 15 ~ 21 )
.七千无名英雄( 15 ~ 18 )──以利亚的问题完全在于事奉上感到孤单,这大概也是我们在事奉中常发生的问题,我们常错觉地以为世上根本没有人能明白我们的难处。然而神答覆以利亚,尚有七千个无名英雄没有归向巴力,他并不孤单。
经过神亲自的“辅导”后,以利亚已回复信心,神就差遣他做三件事,都是为了惩罚亚哈家而作的。
神吩咐以利亚做的三件事:膏立哈薛为亚兰王,膏耶户作以色列王,又膏以利沙作先知继承人;这三个人日后使亚哈家族走上覆亡之路(参二十二 29 ~ 37 ;王下十 6 ~ 11 )。
.呼召以利沙( 19 ~ 21 )──以利沙出身于一个不错的家庭(有十二对牛,算是中上阶层了),以利亚将外衣(即皮衣,乃先知的标志)披在以利沙身上,这大概是先知呼召人的方式吧。以利沙明显知道以利亚的意思,于是他没有推辞,且甘愿离开安定的生活去跟随先知事奉神,他只要求先向父母道别。从中文的翻译看来,先知以利亚似乎大不高兴以利沙的请求,但事实上 20 节可译成:“你去吧,可要回来,因为我向你作了什么,你总要记得。”(吕振中译本)这样就较合理得多,也说明神呼召人并没有叫人忽略家庭。以利沙回家,向父母道别,也宰了牛请客向亲友话别,然后就踏上这条蒙召的路。
祈祷 求神也呼召我的家人,使他们亦可认识并跟随。 ──《新旧约辅读》
列王纪上 第十九章 注释
19:1-8 以利亚求死
迦密山上的胜利并没有改变耶洗别的恶行,反触怒了她,於是她发誓追杀以利亚。先知在失望之余向神求死,神给他饮食,使他得力上了
何烈山。
3「见这光景」:有古卷作「害怕」。
「别是巴」:位於犹大国的南部,离迦密山约一六○公里(一百英里)。
4「罢了」:即「我受够了」的意思(参撒下24:16)。
8「何烈山」:位置不详,大概位於西乃半岛的南部。
19:9-18 耶和华向以利亚说话
耶和华在何烈山向以利亚显现,有烈风、地震和火,最後有声音,派他去膏哈薜、耶户和以利沙。
10「因为」:或作「但是」。
12「微小的声音」:或作「在宁静中的声音」(参伯4:16)。
耶和华并没有在壮观的场面下显现,却在宁静中向先知说话。
13 以利亚以外衣遮脸,是因为不敢见神(参出3:6)。
15「从旷野往大马色去」:原文并无「从」字,此句应作「往大马色的旷野去」。
「大马色」:是亚兰的首府。
实际上以利亚并没有用油膏以利沙(见本章19)或哈薜(见王下8:13)。此「膏」字或指「分别出来」之意(参利8:12)。
神要利亚膏立此三人,是要藉着他们清除亚哈家和巴力的势力。
18 此节首句应作「我在以色列人中将会留下七千人」。
「屈膝」:或指敬拜巴力时跳舞之姿势(参王上18:21注)。此舞蹈和亲嘴乃向巴力祈祷时的仪式。
19:19-21 以利沙跟随以利亚
19 以利亚首先找到以利沙,将外衣搭在他身上。
这外衣大概代表了先知的职权和能力(参王下2:14)。
20 以利沙欲与家人告别,以利亚便让他回家。有学者认为「我向你作了什麽呢?」原文可作「但(要记住)
我向你作了什麽」。
21以利沙回家宰牛设宴,然後跟随以利亚。
「套牛的器具」:或指犁耙。
用它来煮肉是把它当柴烧的意思(参撒下24:22)。
思想问题(第十九章)
1 以利亚往何烈山和他以前往基立溪( 17:3)与撒勒法(18:8)之 行有什麽明显分别呢?
为什麽他有勇气在迦密山上面对四百五十个巴力先知,却被耶洗别的恐吓弄得灰心丧胆呢?见 3-4,
10。
他从十八章属灵高峰至灵性的低潮,肉身的疲惫会否是因素之一?
参 18:31-33, 46; 19:3-4上。
他的低落给我们什麽监戒?
2 耶和华在未吩咐以利亚工作以先,用了什麽方法使以利亚得着安慰、重振起来呢?参 5-14节。
你以为足够的睡眠和饮食有其作用吗?
耶和华两次的发问、以利亚两次的回答,以及当中耶和华的显现,又有什麽作用?
这里让我们看见神的那些属性?参诗 103:13-14。
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什麽辅导原则?
3 以利亚是次宗教改革不得要领,是以利亚失职,还是耶洗别的异教敬拜深得民心?
抑或还有别的原因呢?参罗 1:24, 28。
神到底有没有回答以利亚的祈求( 4)和困惑(14)?见15-18节。
4 以利沙的家世如何?参 19节。
当神的呼召临到时,他怎样作出反应?
你是否也随时在神指派的岗位上遵行 的旨意呢?
列王纪上第十九章
以利亚上何烈山(十九 1-10 )
(一)
无论从什么观点看,以利亚都是圣经人物中的一个巨人,同时,他与耶利米一样,都是我们随时想加以认同的。到达胜利顶点之后便出现绝望的深渊。而正是在这种深渊里,我们才更能够领受十分重要的功课。
在试真伪的试验中,以利亚可能只是上帝的副手;但在斗拳者队伍中,所有队员都分享到胜利的一部分荣耀。我们已经留意到他怎样奔在亚哈前头直到耶斯列(十八 46 )。(在上帝结束了苦旱之后,还有那个地方比这里更值得去──因为耶斯列意即‘上帝播种’。)但是现在,以利亚既没有力气,也没有勇气去抵挡耶洗别的愤怒。
我们自然会觉得难以决定,到底他是为了做完那件工作感到筋疲力尽,再无法面对甚至是比较小的任何挑战,或是在烈怒的耶洗别面前,连他这样的一个以利亚也感到畏缩不前。‘王座背后的操权者’,不论是他的妻妾或其他大臣, 常是比 君王本身更难应付。她与身为君王的丈夫不同,不必受法律及宪法的细节所约束,有时甚至还操了生杀大权。
耶洗别的身分尤其难以应付,因她是异邦人。圣经传统对外邦人抱持那分普遍性猜疑的说法,特别令人折服。箴言大谈与异邦妇女交往的诱惑。耶洗别这人物令这普遍性的猜疑更显得有力及具体化。
(二)
以利亚向南面逃跑,直行或经过犹大,来到别是巴,那是从前他们的祖先所得为业之地。从摩五章四至六节的记载,我们知道那里像伯特利和吉甲一样,也有祭坛。开始时他为了逃避耶洗别的愤怒而逃走,现在转为以朝圣的性质回到他的老家。这是一段属于私人性质的个人旅程。他将仆人留下,自己继续向南面旷野前进。耶稣也要远离日夕相随的门徒到空旷遥远的地方去。
摆脱了被耶洗别所杀的命运后,他现在向上帝引颈求死!他承认自己并不胜过他的列祖( 4 节)。人在万念俱灰时所说的话极值得倾听,但是常常不能按照字面来理解。值得一问的是他说的‘我的列祖’是什么意思。可能是他在迦密山上已开始认为他有特别才能,而现在在耶洗别面前心怀恐惧以致令他感到无地自容。可能是他甚至将自己的信心列为超于别是巴的列祖之上。蓄意自杀可能不会被接受。他只是筋疲力竭、智尽技穷罢了。他躺在树荫底下,作了类似约拿当日在尼尼微城心情颓丧时用的祷告?(拿四 3 ),那是一篇日后许多人默默地重复的祷文──‘死了比活还好’。
上帝回应的开头( 5 节)既不是解释亦不加以说明,其后的含义就深长了!以利亚的最大需要只是别人的关心与食物的供应。(这也是大多数人求上帝赐与的。)他现在在南面旷野得到照顾,正如他在约但河东边及北面异邦人的港口一样(十七章)。这处的叙述在许多人的思想中出现相同的问题,到底服侍以利亚的是自然力量或是超自然的差使?为了帮助了解背景,我们必须对标准修订本第五及七节及其他记载所用的‘天使’译词有所质询。虽然在这些经文中这个字眼的希伯来文只是‘使者’这个普通名词,在圣经里不论是人或神的密使甚或普通的仆人都用这个字眼。‘天使’一词容易令人想起长了翅膀穿白袍的外来分子,虽然有人对我们表示意想不到的爱心与关怀时,我们也会感激地用‘天使般的可爱’去形容。
旧约圣经谈及‘上帝 使者 ’的时候,往往像这里一样,没有提供仆人的背景,只是表示上帝在背后行事。其中的神学含意与上一章结尾部分( 39 节)颇相似。现在百姓所信服的只是上帝──以利亚的角色 彻底 并不包括在内。‘荣耀完全归与上帝。’
(三)
吃第二餐的时候( 7 节),以利亚知道他不仅是藉此恢复体力,且是为前面的旅程作了准备,但没有说明地点。这饮食所供给的力量,足够支持他走到旷野的遥远路程──即是先由摩西(出三)然后由以色列全体百姓(出二十)直接受上帝命令要到达的那座何烈山。以利亚到了目的地后,便住进一个洞中,直等到耶和华终于对他说:‘你在这里作什么?’( 9 节)情形就像是在军队中学骑马,地面有骑兵队长官对不幸的骑兵大声问:‘谁准许你下马?’以利亚解释他到何烈山的缘故,不将责任推向耶洗别,而是归咎以色列的凄惨处境,还说忠心于耶和华的先知只剩下他一个人。
这段路程可能是偏离了正路,但上帝确定他往何烈山之路并不完全轻松。
以利亚站在何烈山上(十九 11-21 )
(一)
旧约圣经中典型的(亦即有着作的)先知,以阿摩司、何西阿、以赛亚及弥迦为始,与圣经指为理想型或原型的先知摩西之间,无论在时间、空间、情况及作风上,都有很大的空白,但这空白并不是完全的,其中有些空间出现了撒母耳及以利亚两位过渡性的人物,他们以不太明显的途径,继承摩西的职责成为民族领袖。撒母耳将职责交给大王;以利亚实际上负责君王的策立( 15-16 节)。极为关心民族行为的典型先知拥有的统治权不大。还有,这些少数先知一向是对与上帝直接交往及只对听命于上帝感兴趣。
摩西得见上帝的背(出卅三 19-23 )的故事是最适合我们拿来与以利亚作比较的一点──
耶和华说,‘我要显我一切的恩慈,在你面前经过,宣告我的名;我要恩待谁,就恩待谁,要怜悯谁,就怜悯谁。’又说,‘你不能看见我的面,因为人见我的面不能存活。’耶和华说,‘看哪,在我这里有地方,你要站在磐石上,我的荣耀经过的时候,我必将你放在磐石穴中,用我的手遮掩你,等我过去。然后我要将我的手收回,你就得见我的背,却不得见我的面。’
两位先知在遭遇恐怖事件时都需要洞穴躲避。他们能领略到上帝的荣耀或曾在烈风、地震和火之前抖缩,他们并不完全了解上帝。摩西只见到他的背,以利亚是在暴风 过后 的静悄中听见上帝对他说话。
笔者认为分歧之处就在这里。要是摩西在同一部分见得更清楚,若他看到的不仅是上帝的背,他可能已经丧命了。古老的降临节圣诗用类似的字眼去表达这心境( The Church
Hymnary )第三版,一六五首第二节)──
来吧,来吧,大能的上帝,
你古时在西乃山上,
于云层、荣耀及奇异中,
向你的子民颁布律法。
但是上帝并不用令人畏惧的方式向以利亚显露自己。事实上,上帝并不存在于可能具摧毁性的力量之中:上帝不在风中,也不在地震或火中。
参照较为后期及较为吹毛求疵时代的神学观点,这里的经文认为较清楚地说明上帝 不在 那里,而不是上帝 在 那里,是较为审慎的。从消极进入积极的说法是等于将明确的说明变为暗示与提示。第十二节末并没有实实在在的指明上帝是在‘微小声音’之中。但是,在‘有声音’对他说话的时候( 13 节),所用的话语相同( 14 节),也与‘ 耶和华的话 临到他’所得到的反应完全相同( 9-10 节)。前面的句子也显示出经文不愿意直指是上帝对以利亚说话。
(二)
钦定本及标准修订本都企图用那人们熟悉的‘微小的声音’去表达希伯来文所想把握的几个字,即许多人都体会过的经验,但都感到难以用文字表达。这希伯来字的字面解释是‘微弱细小的静默的声音’。是那么含义深长的静悄,连针落地的声音也可以听到,但(更重要的是)那种环境令一个人感到自己面临挑战,听到有声音对他说话。那是一种绝对但又可以听见的静悄,是与上帝交往的必备环境的一部分。
我们都熟悉灵性伟人及真正了解上帝之人的见证,他们证实了他们与上帝最密切的交往是在经过了一段冗长的艰苦或严厉挣扎之后的平安与静默之中。肃静是真正崇拜(包括公众崇拜在内)必备的一个重要条件。崇拜必须与所用的言词、音乐及表达方式配合,但是这些部分得来不易。
(三)
耶和华的回应( 15-18 节)与以利亚不断诉苦的事实并不相关。他问过:‘以利亚阿,你在这里作什么?’接又指示这位英雄一条偏离他原有的责任而不太受欢迎的‘神圣使命’。膏立、哈薛耶户及以利沙是否代表了上帝立刻对以利亚所报导的以色列背教细节作回应,这一点就不清楚了。现在倒是 上帝 要以利亚参与他的计划。
上面所谈的只有第十八节需要稍作修饰。上帝告诉以利亚说,即使经过哈薛、耶户和以利沙,在以色列人遭蹂躏之后,仍然有七千人没有背弃耶和华而向巴力屈膝。对笔者来说,这似乎是对以利亚所作的可怕分析──只剩下他一个人仍然对以色列的上帝示忠──作了一个快捷但坚决的反驳。
等待整个使命的完成,仍需要一段时间──列王纪下八至九章与最初的两事件有关。但第三件事做起来比较快捷。以利亚在工作地点招募他的侍从与承继者,就像耶稣对跟随的人所做的一样。他将全部责任放在以利沙身上。这个年轻人真正了解到接受以利亚外衣是等于奉召。但以利亚撇开他与父母告别的请求,说没有向他作什么。事实上,路加福音九章五十七至六十二节对这一段经文作了清楚的引述,拿以利沙这事件中被接纳的情形相比,这里要求于耶稣门徒的是要更直截了当的与已往隔绝──也与马太福音八章十八至廿二节作比较。──《每日研经丛书》
列王纪上注释 7.以利亚逃至何烈山(一九1~18)
一九1~4 当亚哈告诉耶洗别,巴力先知在迦密山的失败和被杀,她便发誓要在一天之内杀死以利亚。虽然以利亚刚刚赢得两场重大的属灵胜利,打败了巴力的众先知,神又垂听他的祷告,降下雨来。此时他却精疲力尽、沮丧灰心。他听到耶洗别要杀他消息后便起来逃命,从耶斯列向南走到大约一百英里外、犹大南面的别是巴。他将仆人留在别是巴,自己继续向南在旷野走了一日的路程。最后,他在一棵罗腾树下休息,满是沮丧、挫败、焦虑。
一九5~8 神治疗这种严重焦虑的方式很有意思:休息、饮食;再休息、再饮食。先知仗着这饮食的力,走了四十昼夜,到二百英里外的何烈山(西乃山),就是神向摩西颁布律法的地方。
一九9~14 耶和华在一个洞里教导以利亚。以利亚自义地申明自己的忠诚,又谴责以色列人。他其实是说只有他一个人一直对耶和华真心不变。然后神吩咐他站在他颁布律法的山上,但以利亚没有遵从(我们从第13节可以知道,因为他那时才出来站在洞口)。烈风、地震、大火,一个接一个临到山上。这些猛烈的旋风一定让以利亚记起他严苛、挑剔的性情。但这一切都没有叫他站出洞口。最后。以利亚在大火后听到一个平静、微小的声音;是耶和华这恩慈的声音将他带到洞口。他在那里再次高抬自己,自视为唯一剩下来的神的见证人。威廉斯这样评论:“假如他心里不是充满了自己,他应该晓得暴风、地震和大火,不能做到那温柔的爱的声音所能做到的事情。他应该知道他的心跟以色列的心没有分别:既然大自然的威力不能叫他离开洞穴,所以人也不能因为被人强迫而离开罪。”
一九15~18 以利亚这种自视过高的态度,影响了他作为神的仆人的用处。他竟忘记在全国败坏的时候,还有其他人仍然忠于神。然而,他的争战并没有完结,神仍然有工作叫他去做。神叫他回到北面,从旷野往大马色去膏三个人:(1)膏哈薛作亚兰王,他会惩罚以色列这叛逆的国家。神叫他去膏一个敌国君王,是要使用亚兰王作他的工具,用以处罚以色列人犯的罪。(2)膏耶户作以色列王,他会向亚哈家执行神的审判,这是给以色列人内部的刑罚。耶户作以色列王之后,他要除灭所有敬拜假神巴力的人(参王下九10)。(3)膏以利沙接续他作先知,这让他知道自己不是无人能取代的。以利沙的任务是在北国以色列工作,使人民的心回转归向神。这三个人会对以色列的拜偶像者执行神的审判(17节),但神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未曾与巴力亲嘴的。
8.以利亚任命以利沙(一九19~21)
一九19 以利亚向北走到伯善附近、约但河谷的亚伯米何拉。他在那里遇见正在田中耕地的农夫以利沙。以利沙有十二对牛,可见他不是贫穷的。他可能用一对牛耕地,他的仆人用另外的十一对。以利亚将自己的外衣搭在以利沙身上,代表以利沙将会作以利亚的继承人。(外衣对当时的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可以用来御寒、当作被褥、坐垫或包裹物件,也可以用它作抵押品借贷,或将之撕裂,以表示悲哀。以利亚将他的外衣披在以利沙的肩上,表明要他作自己的继任人。)后来以利亚把他的权柄完全交给以利沙,也将外衣留给他(参王下二11~14)。
一九20~21 以利沙请以利亚让他回家跟他的家人道别。以利亚同意,但提醒他别忘记刚才发生的事——以利亚已经膏了他。在一个华筵之后,以利沙起身跟随以利亚,成为他的仆人服事他。
以利沙要求向父母告别,听起来好象那个想成为门徒,但耶稣表示不配进神的国的人(路九61~62)。他们的分别在于,以利沙所作的是一个立即与家人切断联系的决定,而后者却是拖延的手法和借口。
列王纪上 19:3
以 利 亚 见 这 光 景,就 起 来 逃
命: 上
一 章 讲 到, 以 利 亚 对 神 充 满 信 心, 赢 得 了 意 想 不 到 的 胜 利, 而 现 在 他 内 心 满 是 沮 丧、 恐 惧, 急 于 逃
命。 这 一 切 皆 起 因 于 耶 洗 别 要 杀 死 他 ( 2 节 ) 。
1. 既
然 神 未 吩 咐 以 利 亚 留 在 耶 斯 列, 他 在 原 地 坐 以 待 毙 就 会 造 成 不 必 要 的 牺 牲 ( 比 较 18:1) ; 何 烈 山 ( 即 西 乃 山 ) 才 是 神 命 定 他 要 去 的 地 方。
2. 从
以 利 亚 被 迫 离 开 以 色 列 逃 往 犹 大 和 旷 野 的 事 例, 令 人 想 到 那 些 “ 为 义 ” ( 参 太 5:10 注 ) 而 受 到 恶 待 的 人,他 们 不 得 不 漂 泊 在 旷 野、 深 山 中, 寄 居 在 山 洞、 地 穴 里 ( 来 11:37~38 ) 。 像 以 利 亚 一 样, 有 些 先 知 被 迫 离 开 他 们
的 教 会, 有 些 传 道 人 被 迫 离 开 讲 台, 有 些 教 授 被 迫 离 开 课 堂, 有 些 平 民 百 姓 被 迫 放 弃 工 作, 这 都
是 因 为 他 们 为 神 的 名 而 抵 制 罪 恶, 宣 讲 神 的 话 和 遵 从 义 路。 但 是, 他 们 在 天 上 的 赏 赐 是 大 的 ( 太 5:10~12 ) 。
19:4
取 我 的 性 命: 以
利 亚 因 劳 累、 沮 丧 和 悲 伤 而 被 压 倒, 便 祈 求 神 脱 去 他 做 先 知 的 重 担,让 他 离 开 人 世 进 入 天 上 的 安
息。
1. 以
利 亚 的 感 触 令 人 想 起 使 徒 保 罗, 他 “ 情 愿 离 世 与 基 督 同 在 ” ( 腓 1:23 ) ; 也 令 人 想 起 信 心 的 伟 人 们, 他 们 “ 羡 慕 一 个 更 美 的 家 乡, 就 是 在 天 上 的 ” ( 来 11:16 ;比
较 民 11:15 中 摩 西 的 苦 衷 ) 。
2. 以
利 亚 极 度 沮 丧 的 一 些 原 因 如 下: (1) 明 显 的 失 败: 他 本 来 期 望 所
有 以 色 列 人 都 转 变,甚 至 耶 洗 别 也 能 转 变 过 来, 可 是 如 今 他 却 不 得 不 为 活 命 而 逃 走。 他 一 生 的 盼
望、 劳 苦 和 奋 斗, 仿 佛 就 要 以 失 败 而 告 终 ( 1~4 节 ) ; (2) 孤 独: 他 感 到 自 己 在 为 神 的 真 理 和 公 义 孤 军 奋 战 ( 10 节;比 较 保 罗;提 后 4:16 ) ; (3) 漫 长 而 紧 张 的 旅 途 使 他 精 疲 力 竭 ( 3~4 节; 18:46
) 。
19:5
有 一 个 天 使 拍 他: 神 对 沮 丧 的 以 利 亚 十 分 理 解 和 关 切 ( 比 较 来 4:14~15 ) 。
1. 让
以 利 亚 睡 眠 休 息 ( 5~6 节 ) 。
2. 用
食 物 滋 养 他 ( 5~7 节 ) 。
3. 向
他 显 现, 用 令 人 敬 畏 的 大 能 和 同 在 鼓 舞 他 ( 11~13 ) 。
4. 赐
他 另 外 的 启 示 和 指 导 ( 15~18 节 ) 。
5. 给
他 一 个 心 灵 相 通 的 忠 心 伙 伴 ( 16,19~21 节 ) 。 换 言 之, 如 果 神 的 子 女 在 神 要 他 们 去 的 地 方 丧 失 了 勇 气, 他 们 可 以 靠 着 基 督 向 神 祈
求 力 量、 恩 典 和 鼓 励, 使 他 们 足 以 应 付 所 处 的 环 境 ( 参 来 2:18;3:6;7:25 ) 。
19:8
四 十 昼 夜: 有 些 人 把 以
利 亚 的 禁 食 与 摩 西 ( 出 34:28 ) 和
基 督 ( 太 4:2 ) 禁 食 的 经 历 视 为 可
以 长 时 间 禁 食 的 榜 样。 但 是, 这 三 人 的 禁 食 不 同 于 一 般 意 义 上 的 禁 食。 因 着 神 在 云 中 的 同 在, 摩
西 得 到 了 超 自 然 的 保 守。 以 利 亚 仗 着 两 顿 神 奇 的 饭 食 得 到 了 走 四 十 天 路 程 的 力 量 ( 6~8 节 ) 。 耶 稣被 圣 灵 引 到 旷 野, 在 四 十 天 内 并 不 感 到
饥 饿 ( 参 太 4:2 注; 6:16 注 ) 。
19:11
11~12 耶 和 华 从 那 里 经 过: 为
了 激 励 和 坚 固 以 利 亚 的 信 心, 神 在 何 烈 山 ( 即 西 乃 山, 启 示 的 山 ) 上 向 以 利 亚 显 现。 这 次 显 现 伴 随 着 狂 风、 地 震 和 大 火, 但 神 却 都 不 在 其 中。 相 反, 神 以 “ 微 小 的 声 音 ” 启 示 以 利 亚, 这 使 他 明 白 了 神 的 工 作 得
以 持 续 和 推 进 “ 不 是 倚 靠 势 力, 不 是 倚 靠 才 能, 乃 是 倚 靠 我 ( 神 ) 的 灵, 方 能 成 事 ” ( 比 较 亚 4:6 ) 。 神 实 际 上 并 没 有 撇 下 他 的 先 知 或 他 忠 信
的 子 民。 借 着 他 的 灵 和 永 存 的 道, 他 会 带 来 救 赎、公 义 和 永 远 的 救 恩。
19:16
膏 …… 以
利 沙 …… 接 续 你: 神 指 示 以 利 亚 膏 以 利 沙 做 他 的 继 任 者。注 意 先 知 与 祭 司 和 国 王 一 样, 也 要 受 膏 才 能 上 任。 以 利 沙
要 做 的 事 有:
1. 服
事 以 利 亚。
2. 帮
助 哈 薛 ( 亚 兰 的 王 ) 和 耶 户 ( 以 色 列 的 王 ) 打 败 神 的 敌 人 (
16~17 节 ) 。
3. 向
忠 信 的 余 民 宣 讲 神 的 道 ( 18 节 ) 。
以 利 亚 和 以 利 沙 事 奉 的 时 间 前 后 有 75 年 ( 主 前 875~800 年, 经 历 了 亚 哈、 亚 哈 谢、 约 兰、 耶 户、 约
哈 斯 和 约 阿 施 的 统 治 ) 。 以 利 沙 是 年 长 的 先 知 以 利 亚 的 忠 实 仆
列王纪上
注释
十九 1-18 伊莱贾在何烈山
我们在这里看见伊莱贾性格较人性化的一面──脆弱和有瑕疵。他为逃避耶洗别,便逃到别是巴南面的旷野去,那不只在以色列国境之外,更是超越犹大南面的边界。在极度低沉和沮丧之下,他在那里求死。经文没有显示他计划要走往更远的地方去。其后的路程是由于一位「天使」(或只是一位使者)给他提供帮助。那旅程的终点是何烈山,神曾在那里差遣摩西(出三),并且后来在烟、火、雷电中显现,给以色列人颁赐十诫(出十九至二十)。
在迦密山上,我们看见伊莱贾这位伟大的属灵领袖,以他的信心和忠诚,拯救了以色列人。在何烈山上,我们却是见他软弱、犯错,并且需要神的责备。神一开始所发出的问题显示,虽然神的使者曾使伊莱贾有力走路,但伊莱贾也不应到这里来。伊莱贾的回答把那发生在迦密山上之事的价值全然贬低了。他忽视了神对抗巴力时的胜利,如像这事没有成就甚么一样。他暗示他解散群众时,他们是完全没有信心的。他轻视忠心的俄巴底,不理会可能有许多人像他一样。也许他认为俄巴底在王宫中的职位,正显示他的软弱和妥协。他再一次声称自己是唯一生还的耶和华先知(比较十八 22 ),不承认俄巴底藏在洞里那几百位先知。大抵由于他们没有勇敢地站立起来,所以被搁置一旁,不被看为先知,伊莱贾现在(讽刺地)住在自己的洞穴里,很容易忽视自己也曾藏躲 3 年,也曾在这次出走里彰显自己的软弱。
伊莱贾站在洞口的时候,神的响应就是「经过」。烈风、地震和火陆续出现,但经文说神并不在其中。跟着,一个颇不相同的现象出现了。「微小的声音」一词并未能完全译出这个难解的希伯来词组的神韵,更好的翻译是「简短的静默之声」。虽然经文没有明显地说出,但它暗示神最后是在暴风雨过后的静默中经过。
这些事件生动地显示,神并非常常以可见和充满戏剧性的方法去作事。祂可以选择静静地出现。伊莱贾对当下处境的分析受到挑战,显示神可以用祂仆人也不能看透的方法去作事。
然而,当神再次重复祂开始时的问题,伊莱贾的回答却跟先前一样。神并没有复述祂的教训,却指示伊莱贾去膏立 3 个人,他们会以不同的方法来继续那炼净以色列人的工作。这指示结束时,神说祂在以色列中有 7,000 个忠心的跟随者( 18 节)!这静默的教训借着这结束的责备,说出了神心中要说的话。伊莱贾忘掉了所有人的信心,只知道自己的信心,他并且不了解神作事的方法。这种态度今日在神子民中,往往会导致一种傲慢,甚至狂热的行径。
学者常认为伊莱贾患了忧郁症。忧郁或沮丧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原因(从愤怒受压抑至缺乏维生素),我们不应假设我们沮丧时,问题就跟伊莱贾一样,或他的问题跟我们一样。在他的情况中,沮丧和失望似乎是源于他从歪曲的角度去看事情。他低估了自己的成就,也看轻了别人的贡献。解决的方法,最少有一部分,是在于让他从神的角度去窥看事物。我们若希望在基督徒生命中不会感到失意或气馁,也需要这样去窥看事物。
十九 19-21 伊莱沙的呼召
虽然伊莱贾没有真的膏立伊莱沙,但这事件也实现了第 15 至 16 节的第三个指示。伊莱沙明白伊莱贾赐他外袍,表示要呼召他作门徒,他因而要求给他时间与家人道别。伊莱贾那简单的回复显得含糊,但似是答应他的要求。伊莱沙为整个家族举行那盛大的饯别宴,必定要花一些时间去准备和吃喝。在路加福音九章 29 至 62 节中,耶稣给门徒的呼召在某些方面是本段经文的回响,但却更为急迫。
列王纪上第十九章
d. 以利亚得鼓励(十九 1 ~ 18 )
(1) 以利亚逃往何烈山(十九 1 ~ 8 )
以利亚面对生命的威胁,王室继续不断的敌对,以及以色列的悖逆,终于决定逃往何烈山。圣经经常揭露属神之人的软弱,在此以利亚的躁郁、求死、失去食欲、无法控制过分自怜等弱点便显露无遗。即使是神所差派的天使或神自己的显现及异象都无法使他恢复,但却因神给他新的、艰难的使命而得医治。我们无法确定作者在此是否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
1 ~ 3. 这可能是颇长一段时间之后,以致迦密山大胜的局势被扭转过来。耶洗别对神所彰显的绝对权能毫无惧色,她也并非历史上第一个实行宗教逼迫的人(参:埃及的 Ikhnaton 对 Amun 从者之逼迫)。王后差使者去见以利亚,因为她不敢亲自面对面地指责他,她起了重誓,说 愿神明重重的降罚与我 ( 2 节);可能是指巴力 Shemayim 或是指诸巴力 285 。有的版本〔 LXX(L) 〕加上“只要你是以利亚(“耶和华是我的神”),我就是耶洗别(“巴力在那里?”)”。以利亚逃至犹大最南端的城市,这显示写作日期必定早于主前七二二年,因为在此日期以后不再有与犹大相对的以色列。 LXX 及叙利亚版本读为以利亚 很惧怕 , MT (及 NIV 边注)则读为“见”,二者子音相同,母音不同,因此都有可能是正确的。作者特别选择记载与摩西(出二十四 2 及下,三十三 11 )及亚伯拉罕(创二十二 5 )相似的事件,明显他离开了仆人之后才能够单独见神。我们若想要重新思想神的呼召及我们的使命时,岂不也当照样而行吗?
4. 求神“取我的性命”通常会得到神的正面回答。但神会在祂自己的时间、用祂自己的方法将祂的仆人带回祂的身边(王下二 11 )。求死,权不在我们,我们只能求生。
5. 在此同时,神特别的供应可以提醒以利亚,祂在基立溪及撒勒法的作为(十七 2 ~ 16 )。这位(特定的) 天使 或使者( mal#~a{k[ )在此乃是耶和华的使者之简写( 7 节;参:创十六 7 )。罗腾树( 4 节,希伯来文为 ro{t[em ; Retama
raetam Forssk. Webb )在靠近西乃山及其北的地方十分普遍,可长至高达三公尺。
8. 何烈山 (=西乃山)位于 Jebel
Musa (西乃山以南)、 Qudairat 或其北 286 ,被视为是神的山(出三 1 ),乃摩西带领旅程之起程处(申一 2 、 6 、 19 ),在别是巴以南约 四百公里 处。 四十昼夜 乃十分长的时间,显示以利亚乃摩西第二(出二十四 18 ,三十四 28 ;申九 8 ~ 10 ),耶稣也有这种经历(太四 2 )。
(2) 耶和华向以利亚显现(十九 9 ~ 18 )
9. 神的显现以 耶和华的话临到他 为开始,这在以利亚的事工中乃是经常的、主要的灵感来源。 洞 (依据希伯来文)很有可能是神向摩西显现的“磐石穴中”( AV ,出三十三 22 ),而并非只是普通的“山洞地带”。
神常常用“你在这里作什么?”来呼叫一个人重新评估他或她的地位(参:创三 9 ),暗中包含了责备的意思,同时却启发我们畏惧及认罪的回应。
10. 以利亚抑郁的原因包括为以色列的悖逆而忧伤(参十八 18 )、圣地被亵渎及耶和华的先知被杀(参十八 13 ),只有以利亚一个人 大发热心 。此字( AV 作“妒嫉”、“热情”,希伯来文作 qa{na{~ ,意为“热心地,专心一意地跟随”)乃用于指神(出二十 5 )及人的爆炸性热情(“羡慕”、“嫉妒”,王下十 16 )。以利亚的抱怨是因为他孤身一人,而 他们 〔众多的 以色列民 ,并非仅是亚哈(十八 13 )及耶洗别(十九 1 )〕却 要寻索他的命 。神用呼召任命( 15 ~ 18 节)来回应他的埋怨。重复出现的问题( 13 ~ 14 节)可能是为了强调重点,这是古代闪族着名的叙事手法;也可能是为了要给以利亚另一次机会,看他从上面的经历中学会了什么功课。
11 ~ 14. 自然界的变动,烈风、地震、洪水或暴风常与神的启示及审判有关,使人忆起西乃山之约、摩西及民众接受神的差派(出十九 9 、 16 ,三十四 6 ;申五 23 ~ 26 )。其中每一项都是熟知的审判罪恶的象征(诗十八 7 、 12 ;赛十三 13 ,二十九 6 ),但其本身却无法传达完整的信息。神常藉着祂对先知说话来传达清楚的信息,较少藉着自然界现象传达同样清楚的信息。“微小的声音”( AV )乃“温柔的低语”(参:希伯来文“细微压抑的声音”),而非如 NEB 所译之“低沉的呢喃”;“微小”与“声音”(“完全静默的声音”, NRSV )及“细微”并非不一致。神轻柔的声音向人的良心说话,照亮人的心,使人甚至国家下定决心,这往往比在西乃山或迦密山上宇宙奇景的轰轰雷声更加有效。以利亚知道他如同摩西一样,见神的面后不能存活(出三十三 20 ~ 22 ;参:创三十二 30 ),因此他蒙住他的脸孔。
15 ~ 18. 给沮丧先知的新任务。耶和华的命令( 说 )敦促他恢复行动。 大马色的旷野 (昆兰经文)并非另一处避难的处所,而如同耶稣生平中的加利利一样,乃是以利亚要去帮助以色列面对亚兰人的威胁这项任务的跳板。以利亚若想要找到哈薛,可能需要跋涉到以色列以外的地土,一如与他同时代的约拿一样。耶户是亚哈的继任者,他会向亚述称臣,最终导致以色列的灭亡。然而以利亚及他的继承人以利沙(“神施行拯救”,王下八 7 ~ 15 )将会执行神的旨意。 膏 (希伯来文: ma{s%ah] )表示指派或授权一个王朝或祭司的继任者(参:耶稣在施洗约翰之后),但只有此处是用于先知指定继任者(参:赛六十一 1 )。这种膏抹的仪式可能有一些是私人性质(如近东古代的加冕仪式),另外有一些可能是公开的,此处便是。
亚伯米何拉 ( 16 节)乃基甸大获全胜之地(士七 22 ),位于约但河谷,伯珊以南 十六公里 处,因此以利亚必须北上经过以利沙的家。虽然即将有大祸临头,但却会有余民存留( 18 节)。 七千人 可能象征完全,并非小数目。有关与偶像 亲嘴 ,请见:何西阿书十三 2 。
e. 呼召以利沙(十九 19 ~ 21 )
这里的叙述十分详细,可能是以利沙手下的先知们所记录下来的。以利沙之名(“神施行拯救”)亦出现于主前第七世纪亚扪( Amman )的印信中 287 。以利亚实现了指派他的继任者之任务( 16 节),以便他可以完成他所接到的其他任务。由此可见这些都是在神的计划之中(如同基督及祂的门徒)。
以利沙来自一个富裕的背景( Jones ),能够用十二对牛来耕田。以利沙自己则赶着最后一对,其他的则在他“前头”(希伯来文为 l#p{a{na^w )。以利亚将自己的外衣搭在以利沙身上,这可能是一种特别的毛皮大衣或是斗篷( LXX 作“羊皮”,参:王下一 8 ;太三 4 ;来十一 37 ),这是一种授任仪式,象征权柄的授与,并非魔术,也无证据显示这是收养为儿子的象征,或是代表以利亚的权柄转移给了以利沙(王下二 8 ),后者乃建基于外袍衣襟的典故(撒上二十四 4 ~ 11 ),当外袍衣襟被割下时,代表不忠。
20 ~ 21. 我向你作了什么(以阻止你)呢? (参 NEB )可以解为“回去罢,记住我曾向你作了什么。”可能是对任何延迟不跟从的责备(太八 21 ;参:路五 11 、 28 )。焚烧木制的轭,而非煮牛轭(如 RSV ),表明与过去的生活一刀两断。告别的筵席乃为庆祝他成为以利亚之帮手( NIV 作“ 侍从 ; AV 作“仆人””)之新角色。 ──《丁道尔圣经注释》
列王纪上
列王纪上第十九章
19:3 以利亚逃避耶洗别的追杀,朝南逃往犹大最南端的别是巴。
19:4 “罗腾树”为生长沙漠中的一种松柏属小树,大的有3公尺高,可以遮荫。西奈山和死海等地区常见。
亚哈王的反应令以利亚十分失望。他没有悔悟,而是更倒向耶洗别(1节),这位踽踽独行的先知,现在受到以杀耶和华先知闻名的耶洗别的直接威胁,前功尽弃,痛不欲生。
19:6
“炭火烧的饼”是一种扁圆形的薄饼,在炭中烧热的石头上烤制。神对祂仆人的安慰是烤热的饼与凉的水,给以利亚心灵和身体的力量,去到神当年与以色列民立约的山上,使我们想起复活的基督对辛苦了一夜的门徒的供应(约21:9)。
19:8 何烈山即西奈山,在今西奈半岛南端,距别是巴南三百七十余公里,以利亚靠神的供应走了四十昼夜,到达此圣山。
19:9
从神的问话可知以利亚非奉差遣来到何烈山。以利亚一定记得摩西在此山四十昼夜从神颁受律法的旧事,他不辞跋涉上山,可能渴望听神的话语,重新得力,面对日益恶劣的环境。
19:12
“微小的声音”有好些不同的译法,诸如“轻柔的低语”、“低微而细弱的声音”、“和风吹拂的声音”等等,在表达神对人说话不是用眼能见与耳能闻的声音,只有绝对安静的心灵才能觉察,才能体认。
本节和前节所记烈风、地震与火都是自然界的大变化,惊心动魄,但圣经说耶和华却不在其中。这些只是祂所掌管的宇宙中的现象。先知最后听见神的声音是在祂说的话里。人要用心灵去接触才能听到神永活的话语。神的话如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杜甫诗)。
(关于烈风、地震与火三事,圣经学者还有许多解释,综合说来不外三种:1,神藉这些大自然的现象彰显祂的威严;2,以利亚在这三者中都见不到神,等于告诉他,必须用内心的力量去克敌致果;3,神可以用这些来刑罚祂的百姓,但现在不是时候。)
19:13 以利亚听到神的声音,连忙用外衣蒙上面,正象当年摩西一样,不让自己看见神的面(出33:20-22)。
19:15
神对先知以利亚说的话,显明祂是宇宙和历史的主宰。北国以色列就要面临内外的大患,外有亚兰来的攻击,内有外邦信仰的威胁。神的信息是:1,这些灾祸是神对以色列的刑罚(参17节)。2,神藉以利亚预告这刑罚,并膏哈薛,以后用耶户和以利沙来分别施行(15-16节)。3,当前环境看似无望,但神在以色列中留下七千人是未曾拜过巴力的,因此以利亚决非唯一剩下的人(10,18节)。
19:16 亚伯米何拉位于约旦河东。
19:18 “与巴力亲嘴”为拜巴力的仪式之一(比较何13:2)。
19:19
“以利沙”一名的意思是“神的拯救”,他要继续以利亚作先知。耶户是推翻暗利王朝的人(16:22),神在以利亚之后,藉以利沙和耶户扫除了以色列地的巴力崇拜(王下9:1-3;10:1-36)。哈薛是新一代的亚兰王,后来屡屡攻击北国(王下10:32-33;13:3-7)。
膏耶户和哈薛的工作在以利沙手中完成(王下8:7-15;9:1-16)。但圣经上未记膏立的事,就是以利亚膏以利沙为他的继承人,也未经膏立仪式(19-21节)。“膏”是一种分别出来的仪式,圣经在此用“膏”只表示以利亚负有责任授权此三人,如同神所膏立。
以利亚将自己的外衣搭在以利沙身上,表示呼召他作先知。这种“外衣”是先知职分的象征(王下1:8;2:8,13;亚13:4)。
19:20
“我向你作了什么呢?”一语含义不明确,但没有责备的意思,因为作先知的呼召并不阻止一个人尽他爱家庭的责任。有的译文作:“你回去吧,我作了什么来阻止你呢?”或“你回去吧,应明白我作在你身上的事”。等于告诉他去了应该回来。
19:21
以利沙宰了牛和用木制的轭来煮肉,以示他放下现有工作,跟随以利亚接受先知呼召的决心。这种“杀牛焚轭”的坚决行动有如我国的“破釜沉舟”。以利沙家庭颇富有,关于他的家世,可看〈参考资料〉“先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