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第卅五篇
第 35 篇
诗 35 篇 > 怎么,大卫在咒诅人吗?这可以吗?
35 篇 这是一首让神来对付敌人的“降祸”(诅咒)诗。这些诗听起来虽特别严酷,但我们必须记住:( 1 )大卫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身为神膏立的、并要毁灭地上一切恶人的一国之君,却被以不正当的手段要杀他的人追得疲于奔命。( 2 )大卫诚心诚意地呼求正义,并不是要求报私仇,他的确是在求神的好主意来治理国家。( 3 )大卫没说要复仇,并将事情交给了神。这些只不过都是大卫的建议而已。( 4 )这些诗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它们意在激励别人站稳立场,抵制罪恶。也许在某些人的生活经历中已经没有了 " 残酷 " ,但对其他人来说仍然是每天要面对的现实。神应许说要帮助受迫害的人,审判不悔改的罪人。所以我们为实现正义而祷告的时候要像大卫一样。基督再来的时候,恶人就要遭到惩罚。
诗 35:13> 大卫似乎很伤心啊,如果我也在等待神的回应而迟迟未获答覆,我会……
35:13 大卫对自己的祷告似乎“未被垂听”感到伤心。当神对我们的解救延迟了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推断说,“神没有答应我们的祷告”。神是在用神的智慧回答我们的祷告。神没马上答覆我们的祷告的时候,我们不要怀疑和埋怨神,而要把它当作加深自己信心的时机。
35:21-23 大卫受到了冤枉就向神呼喊。你如果遭到了不公正的指控,自然的反映可能是去报复,或者为你每一个举动作出具体的辩护。然而你应该求神为你争战。神将在与此有关的人群中洗清你的名。──《灵修版圣经注释》
诗篇第卅五篇
善人恶人(三十五 1 ~ 28 )
这篇诗也是大卫写的。因他是个战士,所以在祷文内引用了一些战场术语。在这篇中,大卫不是求神审判他的仇敌,乃是祈求神让公义获得一个可见的明证。
.善人(大卫)对待恶人( 1 ~ 14 )
义人懂得求神帮助以面对恶人( 1 ~ 8 ),而且他们更以德报怨并靠主高兴,视仇敌为自己的朋友、兄弟,在仇敌有病时甚至为他们披麻祷告( 9 ~ 14 )。
.恶人对待善人(大卫)( 15 ~ 21 )
恶人为义人暗设网罗且无故挖坑( 7 )。他们欢喜善人(大卫)落在患难中,并且聚集攻击,想把善人撕裂( 15 )。他们嬉笑善人,向义人咬牙切齿( 16 )。恶人以恶报善,使善人的灵魂孤苦( 12 ),他们向善人恶意挤眼( 19 ),甚至以诡诈的言语加害安静人( 20 )。
.大卫再三向主恳求( 22 ~ 28 )
大卫在诗中多次向主呼求( 1 、 3 、 17 、 19 )。因他被扫罗追杀(不少解经家以这篇诗可能是写于大卫被扫罗王追逐的那段时日,参撒上二十四章),所以,他急速的恳求说:“耶和华啊,已经看见了,求不要闭口……不要远离我……按的公义判断我……我的舌头要终日论说的公义,时常赞美”( 22 ~ 28 )。
思想 我们或许没有真正的仇敌,但我们对某些人(如父母等)的态度,有时比大卫对他的敌人更差得远。 ──《新旧约辅读》
诗  ; 篇
诗篇 第卅五篇 注释
35:1-28 这是一篇被人诬告时所写的祈祷诗
1-10 祈求的内容
诗人身陷重围,四面受敌,故求神保护他,和消灭他的敌人。
1
「相争」:描写战场上两军对垒的情形。
3
「抽出枪来,挡住那追赶我的」:应作「抽出枪和大斧,迎击
那追赶我的」。
「我的灵魂」:可作「我」。
11-18 诗人的苦况
他最痛心的就是遇难时,好友不但不助他一臂之力,反而帮助敌人迫
害他。这些友人受过他的恩惠,现竟忘恩负义,以怨报德,加增他的
痛苦。事实上,当这些敌人患病时,诗人曾经为他们祈祷,穿麻衣为
他们悲伤( 13-14)。
12
「孤苦」:乃指失去儿女那种苦痛。
13
「我所求的都归到自己的怀中」:有学者解作「我低头为他们
祈祷」。
另有学者认为这里是指祈祷不蒙答允(参赛55:11, 太10:13)。
13下-14上&nbs p;
可译为「当我的祷告不蒙答允时,我便出入悲哀,好像为
我的朋友、我的弟兄悲哀一样」。
14
「屈身」:或作「低头」,是悲哀的表现。
15 「不认识」:可解作「不为意」。
「下流人」:或作「攻击者」。
全节可作「我遇难的时候,他们幸灾乐祸群集相庆;攻击我的
人趁我没有防备聚集对付我,不断地要把我撕裂」。
16
「咬牙」:指发怒。诗人描述他的苦况後,立志要称谢耶和华
,深信神必搭救他(18)。
19-28 祈求的内容
诗人再次向神祈求,求神立刻对付仇敌。
19
「挤眼」:描写沾沾自喜,洋洋得意的神态。
20 「安静人」:喜好和平的人。
21
「大大张口」:描写敌人那种鄙视的神态。
「我们的眼已经看见」:指看见诗人的患难痛苦。
27下  ;
应为「愿他们常说:愿那位喜见 仆人平安的耶和华受尊荣」。
思想问题(第 35篇)
1 试描述作者所遭遇的痛苦和心境。参 4,
11-12, 20-21节。
作者唯一的愿望是什麽?参 23-24节。
2 「求你对我的灵魂说 ......
」(3下)这句话显示作者对神的顾念
有没有把握?
虽然如此,作者仍恳切的向神祈求,这给我们什麽榜样?
9-10节显示作者的信心有什麽变化?参腓4:6-7。
3 诗人问:「主阿,你看着不理,要到几时呢?」( 17)但神是否
真的看着作者白白含冤而不理?
当恶人逞强,而神仍未施行审判时,受屈者应有什麽态度?
参罗 12:19。
4 作者因着信神而有盼望,知道神必为他伸冤,所以他虽未脱离苦
况,但却为着神将施行的拯救而发出赞美。
诗篇第卅五篇
呼召争战(卅五 1-10 )
那些过 宁静、和平和或许没有大事发生的生活的人,可能发觉一首像这样的诗相当奇怪,甚至觉得受扰乱。他们可能有倾向认为它表达出一种不十分‘像基督’的精神,但是对于这观念,请留意两个可能的回答:
(一)假如这是我们的心情,会否不将这段认为应该在诗篇中的经文拿来阅读?假如我们尝试以耶稣的观点来阅读这篇诗,我们会否能更明白一些祂的‘严厉的说话’,而这些是我们情愿忽略的?
(二)在世界中大部分的人并不是过 一种宁静、和平和没 有大事发生的生活,假如我们没有认识到这情形,正是表达出我们的思想狭窄和自我为中心。因此这篇诗可以帮助我们更真实的认识自己。我们只要想想里约热内卢郊区,孟买、加尔各答和拉各斯的贫民窟,和世界上数百万难民的忧愁。当我们平安地坐在家中的时候,很多平民百姓每日都被地方上左右势力所压榨,像三文治间的肉一般。我们要记 ,圣经是对所有的人类,对在任何生命景况,或是肉体或是灵性死亡的人说话。
这篇诗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 ,第一至十节, 无情的逼害 。在这里的呼喊可能是来自集中营,奥斯威斯,一个禁闭营,一个监房、或只是地上无助的贫穷人的声音。我们应该记得,新旧两约中的上帝明显地是被压制的人的上帝,富有和有权势的人会发现他们是极难进入上帝的国中。诗人请求上帝赐他个人的安慰,这安慰是因知道惟有上帝能对他说:‘ 我是你的拯救 。’
但是困难的地方是,这位不快乐的人认为他的敌人就是上帝的敌人。他忘记他们也贫穷和不幸的人类。我们知道这种观念如何能在人的思想中形成,例如,在战争时期,或者甚至在一个政治或工业对峙之中。但是这种人真正在一个可怕的情形中。这样,我们究竟是谁,可以论断他呢?宁可这样,容让我们过 和平和安全生活的人,学习存怜悯的心,明白这 些人所经历压倒性的惧怕,并且留给上帝去成为的审判官。
他所选择的字反映出他的恐惧。在第三节,说:‘ 求你对我的灵魂说 ’(灵魂与下一节的‘ 命 ’是同一个字──因为他相信他的生命危在旦夕),他正在经历一种灵魂受伤的经历,于是他乞求上帝赶走他的敌人,使他们 像风前的糠 。但是,上帝的工具,他盼望是 主的使者 ;这真正是神圣的干预!因为这位使者是上帝在祂子民流浪在旷野的日子时的代理者。但他是 立约 的‘使者’(或信差,像玛拉基书三 1 所翻译的),就是当祂对受击打的子民实行忠诚的爱时作上帝的使者(参看出廿三 20-21 )。假若我们落在恶人手里,长久受苦和惊恐,而当我们再次获得自由时,我们会否不以狂欢的心情,发出诗人在第九及十节所说的话呢?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属于那些社会称为 困苦穷乏的人 (第 10 节),因此她在路加福音一章四十六节,以这篇诗的字句作为开始,然后继续在同一脉胳之中表达。
恶言、闲话和诽谤(卅五 11-28 )
第二部分 ,第十一十八节, 恶意的法律诉讼 。场景改变了。但是在今日有多少假的审判,一个无辜的人不就是被控以捏造的罪名,而他知道根本没有获得反驳的机会?或者,虽然他的控诉者知道他没有犯上控诉他的罪,他们会向他逼供。诗人的拷问者,是思想歪曲的人,而非身体残缺。诗人称他们为‘残废的人’。看来,他实在曾为一位受折磨的人哀恸和表示怜悯,当后者为一位去世的朋友流泪的时候,他的感受就好像失去了自己的母亲一样。
很多男人和女人永远不会长大成为成熟的市民。孩童在学校的运动场上因嘲笑一个残废的人可被饶恕,但在这里指的成年人是他们用这方式来对待软弱的人,因此这些折磨的人,就是我们今日称为有虐待狂的人,他们是乐于伤害那些无抵抗能力者的人,他们向这些普通百姓‘报复’,用一些我们在很多监狱墙壁上都能找到的潦草字,向上帝呼求,‘ 主阿,要到几时呢 ?’当然在以色列王国早期的日子,诗人并没有发现在上帝的保守中,他事实上是进入了我们在以赛亚书五十三章所遇到那位仆人的苦难中,他的苦难,上帝自己能改变它成为祂自己的荣耀。
第三部分 ,第十九至廿八节, 闲话和诽谤 。诗人在这里所描述的,就是今日在一些仍旧受极权统治苦难的国家,即是说,政治的污染、住宅中的害 之马,对当权者说一些下流的话针对至爱的人,等等,他们说:‘ 阿哈,阿哈,我们的眼已经看见了 !’
他补充的说,上帝也看见了!那么为什么上帝没有行动呢?恰如我们读过这样的话:‘醒来,醒来,主军队!’此肯定是千百万人的哀求。这是一首着名诗歌的首句歌词,是基于本诗经节而写成的。诗人呼諴说:‘醒起,伸明我的冤。’我们都会同意,只有他有一个小孩单纯的信心,才会胆敢向天地的上帝作出这样的呼求。然而,当他发现在其他地方的信徒也为他祈祷时,他岂不是已经得到最低限度一部分对他祷告的回答?对那些现在仍然在被拘禁中的人:‘上帝阿, 不容他们 说:“我们要怎样待他,都能从心所欲,”“我们已经把他吞了。”’宁可这样,容让我们,人间地狱的朋友,就是 那喜悦我冤屈得伸 ,喜悦我与上帝回复正确关系的人, 他们常说:‘当尊主为大,主喜悦祂的仆人平安 (平安,和平,完成,完全,生命的整全)。’或者,更准确的,‘ 祂的旨意是他仆人的平安 。’
但是这求助的呼喊在赞美诗中如何分类呢?答案是,在这极度可怕的情况,只是表达对上帝的信靠,事实上已是一种赞美的行动。──《每日研经丛书》
马唐纳注释 诗 篇
第三十五篇朋友变成出卖者
三五 1 ~ 3 大卫天真地使用他的想象力,呼吁神以大量的武器装备自己,对付那些宣称是诗人的朋友,却变成他残忍之敌人的人。诗人希望看见耶和华拿着大小的盾牌,起来帮助他,用枪瞄准敌人用力投掷,然後细声对大卫说:“我作你的救主,帮你对付他们。”
三五 4 ~ 6 对於这些将要成为杀人者的人,使他们蒙羞受辱,阻止他们邪恶的阴谋,使他们落败,是一件公平的事。使他们变得象风中的糠那样无助、无力,被耶和华的使者(主耶稣基督在道成肉身前的显现样式)无情地赶逐,是一件公义的事。使他们的道路又暗又滑,有耶和华的使者追赶他们,是他们应得的报应。
三五 7,8 他们设计谋害诗人,捉拿他象捕捉野兽一样,是无缘无故的。因此,耶和华让突然的灾祸临到他们身上,使他们落在自己所设的网罗里!
三五 9,10 那时,大卫就靠耶和华快乐,靠他的救恩高兴。他整个人都起来承认耶和华是强大无比的那一位,祂拯救没有防备的人,脱离那比他强壮的仇敌;又拯救困苦无助的人,脱离那抢夺他的。
三五 11 ~ 14 要了解诗人最深的感情, 我们必须知道这些作证指控他的人,曾是他的朋友。这时他们诽谤他,指控他所不知道的事。对於他向他们所表示的善意,他们以仇恨作回报。难怪他郁郁不乐了!当这些人有病的时候,情况却又截然不同。大卫曾怜悯他们,为他们悲伤。他极为忧伤甚至无法吃喝。他在忧愁中垂下头,不断为他们祷告——正如他为一个亲密的朋友或弟兄祷告一样。他深深的哀痛,如同人为母亲逝世哀痛一样。
三五 15,16 然而,当患难灾祸打击大卫的时候,他们却大大欢喜。他们聚集起来攻击他。他们把那抱怨被遗弃的人,从街上带来,以激烈的长篇演说诽谤他。他们粗鲁无礼地辱骂他,而且声浪愈来愈大,同时更忿怒地向他咬牙切齿。诗人的经历使我们想起主耶稣在本丢彼拉多和希律面前的情景; 这里所描述的,都有力地说出祂当时所忍受的痛苦。
三五 17,18 耶和华看着各种不公义而不理,要到几时呢?拯救无辜者脱离敌人的残害,救他们的宝贵生命脱离这些人类的狮子,正是时候了。
三五 19 ~ 21 若大卫的仇敌无理地对他的衰败幸灾乐祸,并因他们表面的胜利而得意洋洋,那是多麽滑稽的事。他们并不喜欢和平——他们只想捏造虚假的证据,指控那些正直守法的市民。每当他们看见大卫稍有差池,就攻击他说:“阿哈,阿哈!事情正如我们所料!我们亲眼看见你这样行。”
三五 22 ~ 25 可是,耶和华啊,祢也已经看见了。祢已经看见整个悲惨的困境。求祢不要隐退,把自己关闭起来。求祢不要远离我。现在是奋兴醒起,为我和我公义的理由辩护。我期待祢为我辩白——祢常常作义的事——并阻挠他们因我的倾倒而欢庆的愿望。不要容他们看见愿望得以实现而欢欣, 也不容他们把我吞噬而欢欣。
三五 26 耶和华啊,求祢使那些喜欢我遭难的人抱愧蒙羞。因他们粗野无礼地对待我,求祢使他们披惭愧,蒙羞辱。
诗 篇 35:1
1~28 与 我 相 战 的,
求 你 与 他 们 相 战: 本 篇 称 为 咒 诅 诗。 诗 人 求 神 审 判 他 子 民的 仇 敌 并 倾 覆 恶 人 ( 参 诗 35 ; 69 ; 109 ; 137 ;尼 6:14 ; 13:29 ;耶 15:15 ; 17:18 ;加 5:12 ; 提 后 4:14 ; 启 6:10) 。
尽 管 神 教 导 信 徒 要 赦 免 他 们 的 仇 敌 ( 路 23:34) 并 为 他 们 的 得 救 祷 告 ( 太 5:39, 44) , 但 在 一 定 的 时 候 我 们 必 须 求神 止 息 罪 恶, 为 无 辜 者 伸 张 正 义。 我 们 应 当 切 切
关 心 那 些 残 暴、 欺 压 和 邪 恶 的 受 害 者。 关 于 咒 诅诗, 必 须 注 意 以 下 几 点:
1. 它 们 是 祈 求 脱 离 不
公、 不 法 和 欺 压 的 祷 告。 信 徒 有 权利 求 神 保 护 他 们 免 受 恶 人 之 害。
2. 它 们 恳 求 神 施 行 公
义, 惩 罚 恶 人, 按 他 们 所 行 的 恶 事报 应 他 们 ( 参 28:4) 。 如 果 神 或 人 类 政府 不 能 施 行 公 正 的 报 应, 强 暴 和 混 乱 就 会 在 社 会 上 泛 滥 ( 参 申 25:1~3 ;罗 13:3~4 ;彼
前 2:13~14) 。
3. 读 到 这 些 祷 告 时, 要
注 意 诗 人 并 非 是 要 自 己 伸 冤 报仇, 乃 是 将 它 交 托 给 神 ( 比 较 申 32:35 ;箴 20:22 ;罗 12:19) 。
4. 咒 诅 诗 表 明 这 样 一 条
真 理, 当 恶 人 的 罪 恶 满 盈 时, 主必 以 他 的 公 义 来 审 判 除 灭 他 们 ( 参
创 15:16 ;利 18:24 ; 启 6:10,17) 。
5. 记 住, 这 些 祷 告 是 圣
灵 的 默 示 ( 比 较 提 后 3:16~17 ; 彼
后 1:19~21) ,并 非 诗 人 私 欲 的 渲 泄。
6. 咒 诅 诗 的 最 终 目 标 是
渴 望 看 到 神 消 灭 不 公 和 残 暴,摧 毁 邪 恶, 击 败 撒 但, 高 举 敬 虔, 建 立 公 义 并 实 现 神 的 国 度。 这 是 新
约 圣 经 所 最 关 注 的 目 标。 基 督自 己 也 说, 真 正 的 信 徒 可 以 为 义 人 的 伸 冤 而 祷 告。 耶 稣 曾 设 比 喻 讲
到 一 位 寡 妇 的 祷 告: 我 有 一 个对 头, 求 你 给 我 伸 冤” ( 路 18:3) ,
并 借 此确 实 地 应 允 众 信 徒 说 “神 的 选 民 昼 夜 呼 吁 他, 他……岂 不 终 久 给 他 们 伸 冤 吗” ( 路 18:7 ;比 较 启 6:9~10) 。
7. 信 徒 必 须 平 衡 两 条 圣
经 原 则: (1) 既 要 切 盼 万 人 都 能 明 白 耶 稣 基 督 的 救 恩 ( 比 较 彼 后 3:9) ; (2) 又
要 渴 望 看 到 邪 恶 被 摧 毁, 神 的国 得 胜。 我 们 必 须 恳 切 地 为 失 迷 人 的 得 救 而 祷 告, 为 弃 绝 福 音 的 人
哀 哭; 然 而 我 们 必 须 知 道, 只有 当 邪 恶 被 征 服, 撒 但 和 他 的 随 从 被 永 远 除 灭 时 ( 参 启 6:10, 17 ; 19~21) ,
公 义、 良 善 和 仁 爱 才 会照 神 的 旨 意 被 建 立 起 来。 忠 心 的 信 徒 必 须 如 此 祷 告: “主 耶 稣 啊, 我 愿 你 来” ( 启 22:20) , 这 是 神 解 决 世 上 罪 恶 问 题 的 最 终 答 案。
35:4
蒙 羞 受 辱: 新 约 信 徒 可 以 如 此 祷 告, 以 呼 求 神 与 我 们最 大 的 仇 敌 撒 但 争 战, 并 见 证 我 们 对 罪 的 恨
恶。
诗篇 注释
第三十五篇 回应无端的苦难
本诗自然流畅,发自内心,因此有别于工整有序的诗歌。全诗写于忧患无穷,仇敌四布的环境之下。扫罗妄想狂燥的仇恨正如烈火,王的境况悲惨,惹人同情。阿谀之辈奉迎病态的扫罗,更添了大卫的苦楚。正如诗篇三十四篇一样,祷告是惟一的出路,而在今次的危机之中,答案就从祷告中得到:「困苦人呼求,耶和华便垂听」(三十四 6 )。如今,诗人虽然恒切恳求,无奈厄困未除,曙光迟现。祷告的人要把需要告诉神,更要把自己的时间表交给神!
全诗分 3 段,每段均以雨过天晴之后的赞美作结( 9-10 、 18 、 27-28 节)。每一段都充满了以下的主题: 1. 求上天起来介入困境( 1 、 3 、 17 、 22-24 节上), 2. 求神起来报应( 4-6 、 8 、 24 上 -26 节), 3. 神施报的原因( 7 、 11-16 、 19-21 节);钥句是每段的最末,指出苦难来得无缘「无故」( 7 节),和大卫的行为不相称( 13-14 节),其间大卫被怨恨包围( 19-21 节)。与同类的诗篇一样,我们会诧异大卫祷告的语调如此激昂,反击仇敌的心情如此炽烈。但我们应该明白甚么是纯洁的怒气,从主耶稣基督身上可以看见(可三 5 ),在众圣徒身上也可见一斑(启六 9-10 ),并请留意以弗所书四章 26 节。全诗(正如其它同类的诗),大卫的言行并不是出于他对加害于他的恶人、仇人的敌意。就如诗篇三十四篇,漫长的危机仍是以祷告来应付,一切已全交在主手中。
第 1-10 节 无端起祸患 -- 大卫的祷求 此处诗人求神出来作事,干预局势( 1-3 节),接着是求主报应( 4-6 节),且陈明事端「无故」而来( 7 节)。求主复仇的主题于第 8 节重复,接着是因神应许拯救的大能而欣喜歌颂( 9 、 10 节)。诗中提到争战与兵器( 1 、 2 节),指出神的权能,比敌方的全军更为强大。第 1 节「相争」:法律诉讼。大卫头一个申诉,是求神行该行的事。人不能求神作不义的事。「相战」:
大卫虽然处于生死存亡之势,仍不愿动武。报应是耶和华的事。第 2-3 节「大小的盾牌」:指所有可作防御的武器。「枪」:求主出手攻击,不只保护,也求祂看顾「灵魂」,使里面有确实的信心。第 4 节「蒙羞受辱」:明明的羞辱,公开受挫折。第 5 节「糠」:在审判中无助无力的图画。「使者」:参三十四篇 7 节,「耶和华的使者」在诗篇中只出现于这两处,为要拯救(三十四 7 )和分散(三十五 5-6 )。第 7-8 节呼求神施行报应的祷告,多是接着神启示祂的旨意。祂启示出行恶的人要为自己的恶事受苦(申十九 18-19 )。就此我们大可温和地求神:「愿你的旨意成就」;诗人们倾向写出这个旨意的内容!第 10 节「谁能像你?」,参出埃及记十五章 11 节;马太福音七章 18 节。
第 11-18 节 无故的危难中之祷告
12 至 16 节冗长的序言,大卫哀叹仇敌以恶报善,因此求神出来处理( 17 节),并许愿神若拯救,他必在大会中颂赞神恩( 18 节)。这是诗中伤感之处:本来以为是朋友的,反转过来中伤和嬉笑恼恨自己。本段中耶和华被称作「独一者」( 17 节,参和合本小字),但是却加上「要到几时」一语。神当然是无可匹敌的大能者,但祷告的人也己要准备好依从神主宰安排的时间表。
第 13 节 「我所求的都归到自己的怀中」,诗人似乎用特别的手法表达出他的祈求未蒙应允。另一个解释是,「怀」若是指「心」(传七 9 ),那么就是说他的祷告一再徘徊于内心,意即虽然别人待他的态度很难受,但诗人仍为他们代求(太五 44 )。第 16 节「下流人」:在心思、行动上都是亵渎神的,叛教的,好像不信有神存在的人一般。他们「嬉笑」:可能指不虔敬的嘲笑者,聚集一处向他咬牙。第 17 节「主」:原文是独一者(译按:有异于和合本小字的解释)。第 18 节 主喜欢人称谢祂(路十七 15-16 )。诗人许愿称颂神,使全诗前后一气呵成( 9 、 28 节)。
诗篇第卅五篇
第三十五篇 主啊,要到几时呢?
无论这篇诗是否当时即为第三十四篇的伴偶之作,放在其后亦甚合适,不仅因为有些词汇接近,对比类似(最显着为“耶和华的使者”,三十四 7 ,三十五 5 、 6 ,全卷诗中再无别处用此词),也因为它所讲的黑暗光景,正是前一篇所驱散的。该诗所欢庆的拯救,现在看来并非一定快速临到,或未让人经历痛苦,而是在神的定意之下,可能使人因耽延而焦虑。然而大卫从不怀疑,拯救之日必然临到。每一次呼求,都是望向那时刻:这诗的三部分皆以盼望结束。
诡计(三十五 1 ~ 10 )
第 1 ~ 3 节的军事用语是比喻,其实头一个比方是借用法庭的状况( 相争 )。因此本诗适用于任何遭怨恨、被陷害的情形。
3. 枪 ( Javelin ,标枪),或这类武器,是译者所预期的字,也有人举外国语言为佐证,支持此译法。而昆兰古卷中发现一个类似的字,意为标枪的标头;但是这个东西从不代表整个武器,何况其实这字原为动词形态,不是指武器,在希伯来文也能通顺,正如 AV 、 RV 的译法:“断其通路”(参 NEB ) 206 。
4 ~ 6. 这几节与三十四 5 、 7 的对比,无论是否为蓄意安排,都值得重视,因为 蒙羞 或 羞愧 ,是定罪的本质(但十二 2 ),而 耶和华的使者 (见三十四 7 的注释 ),不是拯救我们,就是毁灭我们;参出埃及记二十三 20 ~ 22 。第 6 节所描述的黑暗光景,比箴言四 19 更绝望,因为 滑 一字意味有液体潺流,而且那位追逐的神就紧跟在后头。人对神大胆侮蔑,至终所造成的恶果,必使他们无法站立得住。
7 、 8. 无故的 ,这里出现两次,第 19 节又一次,这是令大卫最痛楚的因素,中间那段讲得更透彻( 11 ~ 18 节)。诗篇促使我们格外感受到由不公平造成的伤害;惟有福音能将这种情况变成显明救赎的时机,跟随基督脚踪的机会(彼前二 19 以下)。至于第 8 节“诗式的公义”,福音能够接受,可是如果祈祷与恳求是会实现的话(太五 44 ,二十三 37 、 38 ),就尽量避免如此祷告;因这并非最值得追求的结果 207 。
9 、 10. 谁能像 ? 的呼声,应合了摩西之歌(参出十五 11 ),或许是特意回顾那次比大卫的困难更严重的危机,以及其荣耀的结局。同理,保罗在几乎绝望之时,就回顾死里复活(林后一 8 ~ 10 ),因而重燃盼望。 我的心 ( 9 节)和 我的骨头 ( 10 节)是两种说及“我”或“我自己”的强调语,如六 2 、 3 ;参考我们的俗语“我从骨子里清楚这事”。
暴徒围攻(三十五 11 ~ 18 )
其他诗篇将进一步描述密友背叛之痛(如:四十一 9 ,五十五 12 ~ 14 )。此处的痛苦也不稍轻,这些人虽不是亲密深交,但曾“好像”如此受到礼遇( 14 节),大卫对他们的照顾,就像罗马书十二 15 那般真诚,或像好撒玛利亚人,如今却遭他们藐视,忘恩负义。这就像那位好撒玛利亚人后来遭到强盗,发现折磨他的头目,竟是从前他救过的那人。
13. 希伯来文没有提到 我低下头 。这句话直译应为“我的祈祷将归回(或不断归回)我怀中”, RSV 以为这是指祈祷的姿势,可是此处更可能是指祈祷未蒙应允而回,或成为祝福而归到他自己身上,如马太福音十 13 。
15. 跌倒 (和合: 患难 )的译文或许使我们联想到犯罪,如新约的用语;但这里所用的字原是形容倾覆,如:三十八 17 ;约伯记十八 12 ;耶利米书二十 10 。 我所不认识的那些跛子 (和合: 下流人 ),看来太突兀,不尽正确,虽然撒母耳记下五 6 ~ 8 曾记载大卫冲口而出之类似话语(那里是用另一个字,而此处的字则像形容米非波设的字,大卫视他为朋友)。“受打击者”(即“跛子”或“下流人”)所用的子音,或许也可读成“打击者”,因此 NEB 译为“强暴者”。这里众人正围攻一位突然身陷困境的人,却也是一位曾令别人羞愧的大善人,此种情形在耶稣受审判时完全重演。而从来没有参与过这类游戏的人,简直寥寥可数。
16. RSV 的小字(“ ……一块嬉笑者”, mockers of a cake )显示,希伯来文的字面意思很费解。 RSV 本文译为 \cs9 一再地嬉笑 ,是按七十士译本,将 ma{`o^g{ (一块饼?)读为独立不定词 la{`o^g{ (与嬉笑相连)。 NEB (“连驼背他们也嘲笑”)是从一阿拉伯文字根“弯曲”演绎而来的含义。头一个解释方法,是根据希伯来文表达强化语气的习惯,比较可取。本节的第二行( 咬牙…… ;参三十七 12 )表明激发如此嬉笑背后的狂怒,这是司提反在殉道之前所经历到的(徒七 54 )。
17. 我的生命 ( AV 、 RV “我所亲爱的”)一字,见二十二 20 的注释 ,该节正可指出,本节末的直译: 狮子 ,比 NEB 的“不信者”更为可取,此处如此,三十四 10 亦然。
18. 公开献上个人的感恩,见二十二 22 以下的注释 。
幸灾乐祸(三十五 19 ~ 28 )
无故 的憎恨,是恶对善的基本反应(在第 7 节已经强调过),因此耶稣视第 19 节(及六十九 4 ),不是指大卫意外的不幸,乃是指祂所预定的遭遇。这就是“他们律法上所写的话”(约十五 25 ),是有关即将发生之事的权威性启示。这个模式在祂的案件上一展无遗,在大卫的一生中断续可见,而我们也命定要如此经历(约十五 18 以下)。
22. 已经看见了 完全对应仇敌的呼声:“我们的眼已经看见了!”在恶人欢唱凯歌时,如此回应比否定他们更切合实际。参,出埃及记三 7 ,由“我已经看见……”一语所导致的结果;亦参列王纪下十九 14 以下;使徒行传四 29 ~ 30 。
24. 为我申辩 直译应为 判断我 :参五 4 ~ 6 的注释 。
25. 遂我们的心愿了! 在希伯来文是一个单字,在这节中非常简洁、活泼,就好像嘴唇“啧”的一声。
27 、 28. 正如本诗前面所提及,赞美正在等着要出场(参 9 、 10 与 18 节)。此外,大卫还想到一点,是以利亚在同样情况下所忽略的:他虽有敌人,但仍有朋友,且是“众民”( 18 节),他们的 喜悦 正如耶和华的喜悦( 27 节)──是同一个字──就是见他得好处。
206 刀鞘一词 pace , Dahood ,就像剑柄一样,是刀口终止之处,或许它是因刀囗而得名;这词比长矛更不可能是这里的用字。
207 见导论,Ⅴ . D , 42 页以下。──《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 篇
诗篇第三十五篇
35篇 诗人向神(祂是战士也是审判官)呼求保护,不受诬陷他的人伤害,因此是一首被诬告的人祷告的诗。诗中的个人可能是王或众民的领袖。
全诗包含三次祈求,每次都以感恩的许诺或神必拯救作结(10,18,28节),而每一祈求都与诗人生命中的某一经历相连,有若从三个角度来描写。第一部分用战争的比喻求神帮助(1-10节),第二部分讲诗人旧日友人以怨报德(11-18节),第三部分求神伸冤,因神为公义的审判官(19-28节)。
35:3 “抽出枪来”亦可作“抽出矛和大斧”。但“大斧”原文有“阻止”的意思,所以《和合本》译为“挡住”。
35:5 “风前的糠”形容其无助与无用。天使赶逐仇敌象风吹走糠一样。
35:10 “我的骨头”指整个人。骨头为疾病所侵蚀(看31:10),所以现在连骨头都要见证神的慈爱。
“困苦穷乏人”是需要神帮助也是神愿意帮助的人。在37:14与“行动正直的人”相对,故也可指敬虔的人,甚至神的仆人(看69:33)。
35:13 “所求的都归到自己的怀中”是说诗人在朋友患病时曾虔诚为他们哀恳神,都未蒙应允,祷词好象回到自己怀里。
35:15
本节上半可译为“我遭患难,他们群聚欢庆”。“我所不认识的”似指仇敌控告他莫须有的罪名(这些人连他都不认识,怎会知道他的事);也可指“在我不经意的时候”这些下流人向他攻击。
35:17 “少壮狮子”亦作“不信神的人”。
35:19 “挤眼”是打坏主意的表示。本节“无故恨我”为耶稣基督所引用。诗人的经验正是祂身受的痛苦(约15:25)。
35:21 仇敌“眼已经看见”的是诗人的不幸遭遇,并为此沾沾自喜。“大大张口”描写敌人凶狠鄙视,要吃人的样子。
35:22 此处的“你已经看见了”是指公正的神知道真相,不会相信这些人的诬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