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第八十八篇
第 88 篇
诗 88 篇 > 虽然有神的各样应许,人还是有绝望的时候,怎么办?
88 篇 你是否感到自己好像跌到谷底呢?这位诗人的情绪就是如此的恶劣,以致他对生活都绝望了。虽然一切都那么坏且在恶化,但他还是向神述说一切。这是一首没有答案,连希望的表示都没有的诗篇,这样的诗为数不多。不是说你总要高兴和积极。悲伤和压抑需要时间来医治。但无论我们的感觉多么不好,我们总可以将问题交托给神,向神表达我们的苦恼。
诗 88:13-14> 神不回答我,加紧呼求吧!你是这样的吗?
88:13-14 作者在写此诗时,也许是因疾病,身体衰弱了,或者是遭到了朋友的背叛,但他仍然祷告。你也许没有这样的经历,但你知道有人正有如此的遭遇,那么就请你同那个人一同祷告吧。你可以将这首诗作为一个祷告为他献给神。──《灵修版圣经注释》
诗篇第八十八篇
不灭的信心(八十八 1 ~ 18 )
人生际遇往往未尽如人意,为人带来愁苦,这实在是无可奈何的事,不论是否相信神也没有什么分别,实不应成为人不信神或抛弃基督教信仰的原因。约伯记就是因为没有回避这个生命中最现实而又令人困扰的苦难问题,获得无数明辨好思者的激赏与共鸣。面对生命的实况,神的智慧、大能和圣洁,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也不能不承认自己无知、软弱和充满罪污,我们只能好像约伯一样,由衷的说:“我空手出世,也要空手回去;上主赏赐的,上主又收回。”(伯一 21 ,现代中文译本)惟有当我们体会到生命中的一切都并非真正是自己所拥有,而是神的恩赐,我们才能够处理生命中痛苦之谜。惟有这样,约伯才能在各种苦难临到时,仍然可以说:“上主的名应当受称颂!”(伯一 21 ,现代中文译本)
十六世纪一位英国主教胡尔克非常喜欢这首诗篇,当他在监里服刑,快要为主殉难的时候,他想到这诗篇,获得从主而来的平安与勇气,于是将这诗送给他的夫人。历史中的属灵伟人一再见证了信仰的力量,我们深信在面对苦难的时候,他们并非没有挣扎的,分别是在他们能坚持信心而我们往往不能。
本诗生动地描写了一位属灵的诗人,面对生命的危机和患难时内心的挣扎和困扰:精力耗尽、众叛亲离、自小常经忧患……( 3 ~ 8 、 15 ~ 18 ),于是他埋怨上主( 10 ~ 12 、 14 ):“谁能在绝望之地看到的良善?”( 12 ,现代中文译本)“上主啊,为什么丢弃我?为什么躲开不理我?”( 14 ,现代中文译本)
然而,在绝望之中,诗人仍能够保持信心,继续不断与主亲近,向祂祷告( 1 ~ 2 、 9 、 13 )。正是因为这种信心和交托,使诗人和胡尔克主教获得了坚持下去的力量,并心里的喜乐与平安。
祈祷 \cs8 求主赐我坚毅的心,学好人生中信心的功课。 ──《新旧约辅读》
诗  ; 篇
诗篇 第八十八篇 注释
88:1-18 这是一篇祈祷诗
1-9 诗人的苦况
他患了重病(可能是麻疯或癞病),故被隔离,为亲友憎恶。
4 「无力的人」:即死人。
6 「极深的坑里」:指阴间。
8 「所认识的」:指好友或亲属。
9
「眼睛因困苦而乾瘪」:整个人虚弱,没有半点精力。
10-12 祈求的基础
诗人求神医治他,因他若逝世进入阴间,就不能再次称谢神和宣扬神
的慈爱。
10 「阴魂」:指已死去的人。
12
「幽暗」和「忘记之地」:皆指阴间。
13-18 诗人的苦况
他再次说出自己的痛苦;事实上,他自幼年开始即受折磨和惊恐,难
怪他觉得神抛弃了他,不爱顾他。
15
「甚至慌张」:万分惧怕,手足无措。
17
他所受的痛苦,有如洪水从四方八面涌来。
18
或作「你使我的亲友离弃我,叫我所认识的人都离开我」;诗
人感觉非常孤独,孑然一身。
思想问题(第 87, 88篇)
1 87篇赞美锡安的诗使你对新耶路撒冷有什麽联想?
参启 21:1-5, 11-27。
在充满纷争,种族歧视、人际隔膜的世代中,你会憧憬着新圣城
的出现麽?
2 88篇里,诗人的痛苦来自那两方面?参3, 8,
9, 18节。
他若得到亲朋的关心和支持,他的痛苦会减轻麽?
由此你得到什麽提醒?
3 诗人在极痛苦的情况下,对神是否仍存盼望?
诗篇第八十八篇
一位存在主义者不快乐的呼喊(八十八 1-18 )
要明白这篇诗篇,关键在第五节中,在那处,我们读到: 我被丢在死人中 。在这篇诗篇,我们看到的思想和认信,今天我们可称之为一位基督徒的存在主义。
标准修订本并没有正确翻译这个词,只将这个词译作 丢弃 。古老的钦定本正确地将它译作‘毫无拘束’。除此以外,要理解 死人 这个名词,也不单是指肉体的死亡,正如耶稣依据旧约圣经的用法使用它时宣告说:‘让死人去埋葬死人。’
有人这样说,诗人乃是一位迦南的信道者。他加入了立约的子民中,但是他并没有完全明白成为立约的子民须承担的是什么,因为在上帝的约中,人是与上帝和他的邻居连结在一起的,他个人主义的基本自由却会失去。
现代的存在主义者,他相信自己是一个完全自由的人,他能自主,且是自己生命和活动的能力库。他可能仍然相信上帝,但是他拒绝行走旧约圣经所定下通向上帝的道路,拒绝成为立约 体中的成员。他所面对的危险,就是运用他人性的自由,将自己从他相信可能存在的上帝那处释放出来;但当他如此做的时候,他会产生一种骄傲的态度,轻视普通的众,并且感觉到对他们毫无责任。然而,这些众也是上帝所爱的。因此,他渐渐成为他自己的上帝,并且使他自由的身分,变 成服事自我的奴仆。
在这篇诗篇中,作者宣告两件事情,他是一位信徒,他需要上帝在他生命中的 拯救 。但是,他大胆地规定上帝必须接纳他是一位存在主义者,并且容让他继续作为一个自由的人。但是事情并不按他开列的条件出现,因为这并不是上帝的条件。他告诉我们,他并没有期望上帝用祂的方法来对待他。现在,他被一种受到上帝所丢弃的感觉所覆盖,这种感觉,是从肉体的死亡和地狱中来的。因此对基督徒历史中无数受苦的灵魂而言,这篇诗篇是何等有意思呢!因为它教导他们在与上帝的关系上,什么地方出错了。
一切有宗教信仰或无宗教信仰而有思想的人,他们都知道自由的意思。‘石墙不可以成为监狱,铁柱不可以成为牢笼’。在西班牙的内战中,不少左翼人士虽然没有宗教信仰,但是为了一个更高尚的目标,便欣然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从这意义上说,他是一个自由的人。在古时,希腊人和罗马人也出现了很多这样的英魂。在希伯来人中,力士参孙看来也是一个这样的人。正如荷兰籍神学家布克夫( Hendrikus Berkhof )称呼他们的,这些男人和女人是‘超越’的。因为他们能够跟随他们的理想,以内心的正直克服逆境,以至于死。我们的诗人说,他们是自由的人,正如我是一个自由的人一样。但是他补充说,我的悲哀,就是现在我发现我只是在死人中间做自由的人。
可怜的人,虽然他是自由的,但是他看不见他处境的答案: 我心里满了患难 ;在那些不知道生命意义的人中, 我是被算在内的 (虽然我是自由的)。因为上帝是永生的上帝,只有当人们谦虚地接纳他们在上帝之约中的位置,和已经放弃了他们的自主性和超越性之自由、并不再厌恶一个立约关系所要求的各种生活方式(正如亨利( W. E. Henley )所写的:‘我是我命运的主人,我是我灵魂的队长。’),这样的人才能够找到生命的意义。 我将生死、祸福、陈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拣选生命 。(申三十 19 )。正如耶稣论及那些跟随 他们友人的灵柩的哀恸者所说的一样(路九 60 ;约五 24 ),假若你们不拣选生命,你们就是已拣选了死亡。
拒绝了立约的结果,诗人发现他自己与之为伍的这些人,是灵性生命已死的人。他可能随他所愿的,经常呼喊,他会发问, 你的奇事岂能在幽暗里被知道么?你的公义岂能在忘记之地被知道么 ?但是上帝不能回答他的呼喊,因为他现在已将自己包围在自我中心的围墙内,上帝的爱不能打动他的灵魂。所以,这并不是上帝 丢弃我 ( 14 节),而是他自己是 无助的 ( 15 节,译者注:和合本译作慌张)。他的呼喊,是一个不存谦虚、不接纳立约之轭的人的呼喊。假若他能听到耶稣的呼召, 你们当负我的轭 ,他会鄙视它,视为对他的‘存在主义者的自由’的一种侮辱。
然而,这篇诗篇最后的一行,显示出他开始注意到,他生活在死亡的生命中。他最后承认, 我的良朋是黑暗的 (原文没有 进入 这动词)。这是否表示,他开始承认,只有上帝──那位立约的上帝,有轭的上帝── 是光,在祂毫无黑暗 (约壹一 5 )?
在这篇诗篇的标题中所提及的 以斯拉人希幔 ,他或许是在觉悟的时候写这篇诗篇。他在历代志中被视为一位伟大的歌唱者(代上六 33 和其他各处)。在代下五章十二至十三节,我们遇到一个与他同名的人,他穿 细麻布衣服,同他吹号的有一百二十个祭司,另有一些人敲钹、鼓瑟和弹琴。是否这一切的‘荣耀’都归到这位独奏者身上?他是否从来没有听懂每个星期所宣讲的好信息,却以为自己在公共崇拜中是超越一切事情的‘表演者’?他现在是否已成为令人讨厌的个人主义者,不知道人们对他的感觉, 即是你使我为他们所憎恶 ( 8 节)?他是否藐视会众中那些谦卑和欣然接纳立约的轭的成员,这轭要求人藉 爱他的邻舍来表明他爱上帝?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只是作出推测。
但是假若我们的解释是正确的话,这篇黑色的诗篇就是对我们所有人的一个警告。──《每日研经丛书》
马唐纳注释 诗 篇
第八十八篇最忧伤的诗篇
来到本诗篇的时候,我们来到人类悲伤和痛苦的最低点。诗人似乎正在这里遍寻受伤和悲痛的词汇,来形容他没有盼望的困境。他必定已病入膏肓,这是他的感觉—— 好象他已被列入隔离病房的危险名单。惟一等待他的是停屍间,只是看什麽时候,那惨白的裹布要盖在他的脸上,然後他的屍首被运走。
八八 1,2 全首诗篇惟一显得光明的一点是神的名,以这个开始——“耶和华拯救我的神啊”。盖伯林说那是惟一从幽暗 挣扎出来的一线光芒,惟一穿透午夜黑暗的一颗星星。
但作者马上又开始悲恸地描述他那绝望的困境。他昼夜向耶和华呼求,但仍然得不到安慰。神何时打破僵局,垂听他的祷告,为他处理一下这个困境呢?
八八 3 ~ 7 他的生命充满患难, 他不能抗拒不步向死亡和阴间。他已经被放弃,只有等待死亡——已经被算入死亡的名单。他的一切力量已经衰败、消失。现在他被丢在死人中,好象一个无知觉的士兵,身处於满布屍首的战场上;或象战争的受害者,与其它人一同被埋葬在公众坟墓里。他感到神已经把他忘记,因而任何蒙神帮助的盼望都已隔绝了。他好象一名俘虏被关进牢狱里,已经被神遗弃在极深的坑里,在恐怖的囚室里,是全然黑暗和可怕的。他感到整件事只有一个解释:神向他发怒,他正陷於神审判的波浪之中。
八八 8,9 他所认识的人都把他看作麻风病人一样离弃他。他们待他如同他是一些丑恶的幽灵,或“象一件讨厌的东西”(诺克斯译本)。他被拘困在牢狱中,没有逃生的路。他那曾经充满光芒的眼睛已经失去一切的活力。祷告似乎是无用的。他天天求告耶和华,举手认真地恳求祂,但事情一点改变也没有。
八八 10 跟着,诗人以一连串的问题质问神,叫神告诉他,他的死对祂有什麽好处。他的问题显出旧约圣徒对死亡和死後的知识是不完全的,这使我们为着确知自己死後是与基督同在,比活着更好(腓一 23 ),而不住的感恩。他的问题是:
神要行奇事给死人看吗?他暗示的答案是“不”。对於活在律法下的犹太人来说,死亡是一个令人困惑的被遗忘的境界,那里不会有建设性的事情发生。
阴魂会起来称赞祂吗?那些已经离世的人被视为鬼魅似的阴影,他们不能赞美耶和华。
八八 11,12 人会在坟墓里述说祂坚定的慈爱,或在亚巴顿(阴间)这灭亡之地,述说祂的信实吗?
由於犹太人相信, 人在灰暗、阴冷、无聊的阴间里不能活动或说话,因此神必使那些常用热切的赞美取悦祂的人,活得愈长命愈好。
八八 13 ~ 18 诗人恳求耶和华,并且好象是更新恳求的强烈程度。确实的,每天早晨都能听见他热切的祷告。他表示全然的困惑,他不知道神为何这样丢弃他,不向他施以怜悯或喜悦的目光。自他年幼的时候开始,他的生命就是一个不断受苦和死亡的故事。他现在处於神惊恐的漩涡中,既慌张又无助。
神的烈怒象浪潮一样把他淹没,神的惊吓使他不能作声。猛烈的洪水正在不断包围他;狂浪一齐来攻击围困他。好象神已经使他的良朋密友离弃他。只有黑暗陪伴着他。这首最哀伤的诗篇就这样结束了。我们若不明白它为何放在圣经里,大可以看看达秘的见证。他说,有一次,本诗篇是惟一能帮助他的一段经文,因为他在其中看见有人情绪比他更低落。柯雅德引述一段来源不详的原着资料说:
诗 篇 88:1
1~18 我 昼 夜 …… 呼 吁:有 人 认 为 这 是 最 悲 伤 痛 苦 的 一 首 诗 篇。 祈 祷 者 历 经 患 难 (3 节 ) , 很 可 能 是 位 麻 风 病 患 者 ( 比 较 8 节 ) 。 他 感 到 自 己 濒 临 死 亡, 又 遭 神 弃 绝 (7,14,16~18 节 ) 。 他 日 夜 呼 求 神 却 似 乎 未 蒙 应 允 (1~2,13 节 ) 。 因 此 他 满 心 沮 丧, 近 乎 绝 望, 然 而 因 着 他 内 心 的 信, 就 不 对 神 失 望, 仍 承 认 耶 和 华 是 那 位 拯 救 他 的 神 (1 节 ) 。
1. 诗 人 的 遭 遇 与 约 伯 类 似, 只 是 本 诗 没 有 表 明 他 受 苦 及 神 缄 默 不 语 的 原 因。
2. 这 首 诗 表 明, 神 有 时 会 允 许 忧 伤 绝 望 临 到 信 徒。 通 常 在 这 种 黑 暗 中 我 们 不 知 道 自 己 何 故 遭 难, 神 也 似 乎 很 遥 远, 并 且 患 难 之 后 我 们 还 会 有 不 解, 只 有 当 我 们 回 到 天 家、 与 神 面 对 面 时 才 能 完 全 明 白。 在 这 种 光 景 中, 相 信 神 是 我 们 的 救 主 以 及 和 神 保 持 良 好 的 关 系 至 关 重 要, 这 两 点 能 帮 助 我 们 度 过 艰 难; 最 后, 我 们 还 要 切 记: “无 论 是 死 是 生……是 现 在 的 事, 是 将 来 的 事……都 不 能 叫 我 们 与 神 的 爱 隔 绝; 这 爱 是 在 我 们 的 主 基 督 耶 稣 里 的” ( 罗 8:38~39) 。
诗篇 注释
第八十八篇 灵魂的黑暗处:在忍耐中的信心,在信心中的忍耐
这诗篇的 3 个段落有诗篇常见的 3 个特色:每一段都以持久的祷告见证( 1-2 、 9 、 13 节)开始;每一段都经历黑夜的悲叹( 6 、 12 、 18 节);每一段都提及死亡( 5 、 10 、 15 节)。简单来说,这是一篇「绝望之诗」。认识神是「拯救我的神」( 1 节)的人,面对死亡时却没有盼望( 9-12 节)。恒切祷告的人发现在痛苦中是没有出路的。神的愤怒( 7 节)、朋友的疏远与使人虚弱而又逃不脱( 8 节)的忧伤( 9 节),充满整个生命。向上看,只有愤怒;向内看,只有惊慌( 16 节);向外看,只有威胁而没有朋友( 17-18 节);向前看,只有不能除去的黑暗( 18 节)。
很多牧者都曾牧养陷入这种情况的信徒。牧者尝试握着这位亲爱的弟兄的手,对方已陷入没有安慰的痛苦中,并且眼前是没有确据的永恒。很多信徒或多或少都曾行过没有阳光的山谷,耶稣和祂的爱、福音和它的保证、天堂和它的奖赏都好像是属于别人的。这诗篇告诉我们,我们都有可能经历那不能除去的痛苦。它提醒我们,天国还未完全临到,我们还是叹息劳苦的受造物(罗八 18-23 )。它给予我们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信心例子,这信心坚持生命,并且坚持祷告。在这里有一位在黑暗中行走,没有亮光的人,然而他信靠神的名,也倚靠他的神(赛五十 10 )。
第 1-9 节上 没有光的生命 世上究竟有没有与神「隔绝」的「死人」?其实是有的:他居住在「极深的坑里 …… 黑暗 …… 深处」( 6 节),被神的「愤怒」( 7 节)追迫。当诗人感到他那久病不愈的身躯( 15 节)接近它的尽头时( 3 节),他思索是否要在愤怒下死去?他就是被这感觉折磨着,也是这感觉驱使他去祷告( 1-2 节;注意第 3 节的「因为」)。
第 9 下 -12 节 没有盼望之死 人死后,命运已定。在神的愤怒未消灭下死去,乃是进入一个境界:不能期望「奇事」,神超自然的拯救行动;没有赞美( 10 节),没有祂慈爱的经历可以分享,没有祂信实的关怀( 11 节),没有人能述说祂拯救的奇妙( 12 节),没有神公义作为的彰显。有的只是:「灭亡」( 11 节)、「幽暗」和神的遗忘( 12 节;参 5 节「不再记起」,有关「记起」之意,参出二 24 ),即是神任凭子民自己想办法,祂不再爱护、关怀和供应。这并非(如一些注释书错误地坚持)反映旧约对死后生命的看法;这里的神学并非等待新约圣经来作出改正。这诗篇只是描写诗人所害怕的一种死亡:在神的愤怒下的死亡。当新约处理这主题时,它把这死亡形容得更为可怕。
第 13-18 节 没有答案的问题 求救的呼喊( 13 节)变成求解释的呼喊( 14 节),可是答案并没有出现──正如神在最后都没有给予乔布解释,我们同样胡涂地,但可以理解地,发出相同的问题,并且得到相同的结果。如果真有答案,毫无疑问,这答案与原先要解释的情况同样会使人困惑。人生的境遇是祂所命定,也是祂所造成的。在人生的风浪中,我们遇上祂的波涛( 7 节),在害怕中遇上祂的惊吓( 16-17 节)。神并不解释祂主权的作为,这作为充满了无限的智慧、爱、能力和公正,因此,它超出了我们所能掌握和明白的──当所有( 18 节)都是漆黑一片时,神的主权成了我们可安枕的地方(八十六篇)。
诗篇第八十八篇
第八十八篇 黑暗深沉
这是诗篇中最悲哀的一篇。就像读其他哀求诗一样,我们不必站在旁观者的地位──不论情绪如何:而不妨视自己为沮丧者或被逐者的祷告同伴,本诗所写的,正是他们的心情;这些话可以为任何人所用。
倘若从本诗看不出丝毫希望之光,其实从标题(见下段)却可瞥见,因为这位仿佛被神遗弃的作者,似乎是大卫所设立诗班创始人之一,我们所有可拉后裔之诗(四十二~四十九、八十四、八十五、八十七、八十八篇)全出于此诗班,这是诗篇最繁茂的枝子之一。诗人虽然满了重担,沮丧失志,但他的存在绝非毫无意义。即使是生譬如死,在神手中还会结出许多果子来。
标题
这是一双重标题。有一种看法认为,前面两句,因与第八十七篇的标题相照应,当属于该篇,等于在文章后面的签名。然而比较可能的状况,则是这些句子乃指明本诗所属的诗集,即,可拉后裔所选的诗,而标题的其余部分则提供了一般的细节,此处包括了作者的名字。如果 以斯拉人希幔 就是被任命为可拉诗班的领袖希幔(代上六 33 、 37 ;亦见导论 , 47 页),那么,这标题的两部分并无冲突之处。
伶长 ,见 53 页 ; 麻哈拉利暗俄 ,见 56 页 ; 训诲诗 ,见 51 页 。
无眠的恳求(八十八 1 、 2 )
倘若这是可拉后裔诗选的最后一篇,它所说的 昼夜 呼求,就与其第一篇(四十二 3 )相呼应。不过,更相像的要数二十二 2 ,那是主耶稣十分熟稔的一篇;请注意祂在路加福音十八 7 、 8 的评语,那段话启示出,表面上看来神漠不关心时,其实祂对人不止息的呼求,感受却非常敏锐。
第 1 节所表露的信心,比 RSV 、 NEB 等译本所传达的更多,因为 我的神 , 我寻求帮助 (和合本: 拯救我的神啊 )是将希伯来文作了修改,原意为:“神我的拯救,我呼求”。这是本节惟一积极的观念,此外我们可从第 10 ~ 12 节之问题的品质,以诗人继续不断祈祷的重要事实,来体会他积极的心态。
阴影笼罩(八十八 3 ~ 9 )
阴间 ,及认为死人不被记念,被隔绝( 5 节),不再出声( 11 节),见六 5 的讨论 。这里的阴影更浓厚:因他所受的待遇,好像恶人一般(参,二十八 1 所提供有关 \cs9 坑 的资料),对那种人,死亡的确就是结局。另一首可拉后裔的诗──四十九篇,尤其是第 13 ~ 15 节,将这样的命运清楚陈明。而诗人感觉他所尝到的被弃绝滋味,正是如此。比深坑和波浪( 6 、 7 节)等比喻更打动人的,是他印象中同胞脸上的表情,他们的憎恶令他把自己孤零地囚禁在自我的狭狱里( 8 节);同时他感觉,在这事上,他们乃是神的使者。“把……;使……)( 8 节)。然而他不肯就此罢休。第 9 节的 天天 ,更强化了第 1 节的“昼夜”和第 13 节的“早晨”。他就像与神摔角的雅各,跟在神后穷追不舍。
5. 被丢 直译为“自由”,也许是意指,在阴间所有地上的牵连都断开了,如约伯记三 19 ,因此这是负面的“砍断而任其松脱”(参 BDB ) 411 。
隔离的死地(八十八 10 ~ 12 )
从神子民与他在世上之荣耀的角度而言,这里所说的是实在话。祂的神迹、祂的颂赞、祂的信实、祂拯救的作为,都是在活人中彰显。死亡不能发扬祂的荣耀。它的性质全是负面的:一切活动都停止,寂静无声( 10 节),关系断绝、腐烂( 亚巴顿 Abaddon 412 , 11 节,和合本作 灭亡 )、幽暗、遗忘( 12 节)。新约同意这看法,称它为最后的敌人。神的目标不是死亡,乃是复活;诗人愤慨难平的问题,绝非其他答案可以满足。
未得答案的呼喊(八十八 13 ~ 18 )
我们已经看到诗人对祷告的坚持( 1 、 9 、 13 节);如今本诗即将结束,他仍满腹狐疑( 14 节重复 为何? ),而所得着的惟一回应,似乎是一连串的打击,就像他的呼喊一般,毫不间断( 17 节,“终日”)。这个人回头看,只见生病与不幸( 15 节);向神看,又充满惧怕( 15b ~ 17 节);向人求安慰,却寻不见一人( 18 节)。
本诗最后一个字是 黑暗 ,那么,它在圣经中的角色是什么呢?第一个回答,是让我们注意它代表的见证:信徒在地上的命运,可能为无法解脱的痛苦。大多数这类诗篇都有美好的结局,但由此看来,那可能是额外的,而非必然的。可是若神未赐下美好的结局,并不是表示祂不喜悦,或祂失败了。第二,本诗为“叹息劳苦”增添一份呻吟,并禁止我们视目前的状况为最后的情形。它犀利地提醒我们,要“等候得着儿子的名分,乃是我们的身体得赎”(罗八 22 、 23 )。第三,这位作者就像约伯一样,绝不放弃。他在黑暗中,在毫无答案的情形下,完成他的祷告。“约伯敬畏神,岂是无故呢?”这个嘲又再一次得着回答。第四,我们如今来看,自作者的名字可见,他被拒绝乃是表面的现象(见本诗开头的注释 )。他的存在并非出于错误;神有一个计划,大于他所知道的状况;神也有一个地方,是特别为他保留的。
411 RP 改为“我愈来愈像”(参 NEB ),与希伯来文不太接近,而 Dahood 根据一乌加列文字根,译作“我的床在死亡中”,并不可取。
412 Abaddon 是名词,字根为“灭亡”(动词),因此可译作“毁灭”或“废墟”。这个字亦是阴间的同义词,像“坑”一样(如:箴十五 11 ,二十七 20 ),不过更具邪恶的意味;参,启示录九 11 。 ──《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 篇
诗篇第八十八篇
88篇
这是一首个人求告诗,作者染有重病,一生与世隔绝(15节),生活在死亡边缘(3节)。神的忿怒常在他身上(7节),最亲近的人远离他,就象他患有皮肤传染病一样(8节)。他最亲密的朋友只剩下阴间的黑暗。这是《诗篇》中最悲愁、孤单的一首诗,可说一点希望、一线光都见不到。但作者在苦痛的深处仍能仰首向神求助(9节),因为神是慈爱的拯救者(1节)。
关于题注,可看〈参考资料〉“本书的题注”条。此诗有两个题注,既是可拉后裔的诗歌,又是希幔的训诲诗;也许代表不同的传统。
88:3-9 诗人痛苦的最深切描绘。死亡将他与神隔绝,神不纪念他,也不拯救他。
88:10-11 诗人说他若死了便不能再赞美神,宣扬祂的慈爱,因此求神医治。
88:12 “幽暗”指阴间。“忘记之地”指到了神已不纪念他的那种地步,有若阴间。
88:17 “水”亦作“大水”,形容不幸与苦痛之大,好象大水将他淹没。
88:18 “使我所认识的人,进入黑暗里”:有的译文作“黑暗成了我最亲密的友朋”,意思是说黑暗已把他和亲朋密友隔开,他孤单一人,茕独无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