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记第十九章
第 19 章
以色列人来到西奈山
出 19:2-3> 在西奈山上,发生过哪些重大事情?
19:2-3 西奈山(何烈山),是以色列历史上最神圣的地区之一,位于西奈半岛的中南部。摩西在这个山的荆棘火焰中遇见神,神在这里与以色列人立约,以利亚在这里听见神微小的声音,神也在此将律法和圣洁生活的原则赐给祂的百姓。他们知道了顺服神则会蒙福( 34:4-28 ),不顺服则会陷入悲惨的境地( 34:7 )。
出 19:4-6> 我听从神的话、遵守神的约没有?我是圣洁的国民吗?
19:4-6 神告诉以色列民,拯救他们脱离为奴之地,是要他们成为祭司的国度、圣洁的子民,人人可坦然无惧地来到祂面前。但是不久百姓就败坏了神的计划。于是神从利未支派之中,拣选亚伦的后裔为祭司,以代表全民族(参利 8:1-9:24 )。因着基督耶稣降世,神的计划再一次涵括到所有的基督徒。我们同是圣洁的“君尊的祭司“(参彼前 2:9 )。基督的受死与复活,让人人都可以坦然来到神面前。
出 19:5> 神为什么拣选以色列人作为祂的子民?
19:5 神知道地上没有一族配称为祂的子民──祂的“宝贵产业”。祂拣选他们,并不是因为百姓做了什么大事,而是因祂的慈爱与怜悯。祂拣选以色列人,并不计较他们过去与将来的罪过。祂为什么要在地上有特别属祂的子民?神要透过他们,表明祂所定的生活方式,并使用他们,把祂的道教导世人,成为普世得救的凭藉。神曾应许“地上万族”必因亚伯拉罕的后裔而蒙福(参创 18:18 )。以赛亚先知预言,外邦人和君王,都要藉着以色列人来到主面前(参赛 60:3 )。神的爱子──弥赛亚的肉身,也将要藉以色列族而降生。神拣选一个民族,严格训练他们,乃为使他们成为普世蒙福的器皿。
出 19:5-8> 你曾否对神作出承诺?你要如何贯彻始终?
19:5-8 神在创世记中与亚伯拉罕立约,应许使他的后裔成为大国(参创 15:5-21 ; 17:1-27 )。现在与他的子孙以色列人重申那约的时候,过去的应许已经部分实现了。神应许要赐福给他们,眷顾他们;他们应允顺服神,双方的约就此定立。可惜百姓良善的决心不久就消失了。
出 19:9-11> 百姓听从神吩咐,洁净身心迎见神──今日我们朝拜好像都忘了预备己心……
19:9-11 神吩咐摩西叫百姓自洁,就是叫他们在肉体和灵性上都作好准备,预备迎见神。百姓要在日常生活中远离罪,才能将自己献给神。洗净衣服,使自己成为圣洁的,就是把心思意念准备好。我们朝拜神,迎见祂的时候,应当将忧虑与杂务抛开。把你装扮身上的时间,用来预备自己的心,以便迎见神吧。
19:22 神说:“祂会忽然出来击杀他们”,是指祂要消灭那些未曾自洁、没有准备好迎见祂的人。──《灵修版圣经注释》
出埃及记第十九章
神的启示(十九 1 ~ 15 )
从这段经文里,你可否举出神显示祂自己的三个方法呢?
.透过历史( 4 )──一个恭敬而谦逊的心灵随时都会从大自然、历史和事情中察觉神的作为,以致能更明白神整个的计划。
.透过圣经( 5 ~ 9 )──我们从历史中认识神是有限度的,所以祂要藉先知向我们说话。透过这方法,我们不单认识到神的大能,更能看见神在人身上的旨意、道德上和灵性上的要求。
.透过祂自己( 10 ~ 13 )──虽然如此,人对神的认识仍旧是不完全的,直等到祂采取主动,就是“降临”( 11 )到世上,将自己显明出来。在这特殊的情况下,祂的自我启示只是很局部的,因为人只能在山下一瞥神的衣裳而已。但当主耶稣来到这个世界时,才是完完全全的显明出来,祂是父神没有瑕疵的影像。希伯来书的首三节是今天所读的经文有力和相当重要的注释。
祈祷 主,感谢,因已显示出来,使我不致于盲目的跟从。
属灵的教育(十九 16 ~ 25 )
这时候神要给他们一些属灵的教育,特别要他们深刻地认识祂自己的两件事:
.祂的威严──当祂临降于山上时,天上有雷轰、闪电和地震;这些都让我们看见祂的伟大与能力。
.祂的奥秘──在此同时,西奈山冒烟,且有密云下降,又不准百姓“闯过”( 21 )来看祂的降临,这事提醒我们有关祂深奥的智慧与知识是不可测量的(罗十一 33 ~ 35 )。
英国圣经学者腓力斯( J. B. Phillips )曾写过一本书,名为《你的神太微小》( Your God
is too Small )。我们希望凭自己的心智想像神的形像,这是一个危险,因为这一定不像祂在圣经中所显示出来的肖像。我们应学习把有关神的事情“想大”一点,因为一个没有完全把祂的威严和奥秘勾划出来的意念,及没有深深感受到神的奇妙,可畏可敬的观感是没有价值的。惟有当我们从圣经中认识神是一位属灵的、有道德的、有位格的及永存的神时,我们才会对人的本性与他们在世上的任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祈祷 主啊,感谢,因是何等的奇妙和威严。 ──《新旧约辅读》
出埃及记 第十九章 注释
19-24章 耶和华与以色列人在西乃立约
以色列人既是神的子民( 19:5-6),就要遵守盟约,包括十诫及其他 条款( 20:22-23:33)──或称「约书」(24:7)。
立约的最後步骤就是献祭和洒血( 24:1-18)。
1-25 立约的准备
1-2 以色列人抵达西乃的旷野安营
1「那一天」:强调百姓已经达到出埃及的第一个目的地。
3-9 耶和华向以色列人宣告立约
倘若以色列人愿意遵守祂的话,忠於祂的约,就作神的选民。
4 神重述祂大能的作为,提醒以色列人对祂顺从。神把自己比作一种大鹰;鹰如何带领小鹰飞往安全之地,
神也照样带领以色列人抵达西乃。
5-6 指出立约的条件及应许
「属我的子民」:原指「我所拥有的珍宝财产」,表明以色列人在神眼中的价值和宝贵。
「祭司的国度」:表明以色列可随时接近神,并为列国在神面前担任祭司中保之职(参彼前2:5)。
「圣洁的国民」:表示他们被分别出来,为要事奉神;他们生活要圣洁,因神是圣洁的。总括来说,以色列人和神及和邻国的关系,
以及他们生命的本质,都在「约」的范畴内。
10-15
在第三天神显现之前,以色列人应作的准备。
10「洗衣服」:经常表示将有事情发生(参创35:2)。
13「不可用手摸他」:是为了防止摸山之人的罪传染出去。
「角」:是一种羊角,吹角就是宣告神的来临;当百姓的领袖(24:1)听见角声,便可以上山。
15「不可亲近女人」:反映出当时的风俗,认为刚和女人交合的男子暂时不适宜参与圣职(撒上21:5)。
16-19 耶和华於火中降临
16 这些现象通常是大风暴来临的表徵。
17 将摩西的反应与百姓的发颤作一强烈对比。
18 现象有如火山爆发,与16节所描述的不同,但同样带来恐慌与惊愕的效果。
19 是神显现的高峰;当角声最响之际,神与摩西说话。
20-25
神恐怕百姓不认识 的圣洁和威严,便复述以前的警告,让百姓认真预备、洁净自己。
思想问题(第 19章)
1 3节形容摩西离开安营所在的西乃山山脚,到神那里去。
摩西的举动属於那种属灵操练?
2 从 4-6节看来,以色列人有什麽特权和责任?
这在基督徒来说是否同样适用?参彼前 2:9。
3 有人认为耶和华要划定界线,因为 在山上有权能和威严,不洁之心不能亲近。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出埃及记第十九章
陆 立约(十九 1- 廿四 18 )
到达西乃山(十九 1-2 )
奇怪的是我们对于西乃──即何烈山的位置没有正确的知识。以利亚还知道它(王上十九 8 ),除非我们假定他在那里是由神性所引导的,但是没有任何传统或证据证明西乃山在被掳往巴比伦之后仍然存在。拉比们过去和现在对它全不在乎。对于大营协定归还西乃半岛给埃及的抗议也绝未以那山的神圣为根据。
最早为人所知西乃山的确认位置,是在主后第四世纪的基督教修士,但是他们选上了约博塞博( Jebel Serbal )。到了犹斯提念皇帝( Emperor Justinian 译者注: 483-565 东罗马帝国皇帝,要求皇帝在教会教义及其组织事项上的最高权威)时代,位置移到约博摩沙( Jebel Musa ),就是今天传说的位置。然而圣经中却暗示它不像是在西乃半岛的南部某个地方──这名字只依山名而用于半岛。另外的建议是半岛北部的约博赫拉耳( Jebel Helal ),就是亚喀巴湾( Gulf of Akaba 译者注:或作 Agabah;
Akabah ,是红海的一湾,沿西乃半岛东岸)东部的一个山。幸而本注释无须表示个人的意见。至于进一步的细节,请参看德来维(译者注: S. R.
Driver 1846-1914 ,英国希伯来文学家,牛津基督堂法政牧师,一八九七年曾出版旧约文字导论)与海耶特 Hayatt 的注释及各种圣经辞典。(编者按:‘约博’即山的意思;约博摩沙又译作牧撒山,参见本社出版吕荣辉译圣经地理)。
所有这些不确定的情形强调上帝并不愿意西乃成为朝圣的圣地。众拉比指明了其中的属灵的意义是,当律法在旷野赐予时,西乃山之没有明确位置便表示律法并不只属于一个民族。
圣约的提出(十九 3-9 )
(一)
除了在一些神学研究和金钱交易之外,在现代人的思想中,大多数失去了‘约’的概念。但是旧约社会,特别是古代的近东,却广泛为它所支配。即使未必使用 约 ( berit )这一名词,它却包含在家庭、支派与国家,民族与它的众神之间,和民族或集团之间,凡彼此相互承担一定义务的关系之中。这些义务都以 chesed 一字撮述,这字基本上是忠诚之意,但是在以色列的宗教里却带上了丰富得多的意义;请参看卅四章六节的注释。
当上帝与亚伯拉罕,后来与以撒及雅各确定立约的时候,在当时和很久以后,祂都是用通行的仪式;请参看创世记十五章九至十七节;耶利米书卅四章十八至十九节。同样,祂选用割礼作为立约的记号(创十七 9-10 ),这是一个几乎普遍通行的习俗,不过在西闪族世界兼有其他意义,而在埃及则是到处采用的。于是祂现在使用类似当时征服者与其新臣民间建立关系的宗主权条约,来确定与祂的百姓的关系。
许多人颇以上帝这样的行动为奇。虽然‘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赛五十五 9 )是真的,圣经是上帝亲自启示的纪录,其中显示祂常常使用人类的语言和习俗。但是祂在使用习俗的事物当中,充入人类末料想及的意义。
(二)
于是我们知道,大约在火的荆棘给予‘记号’(三 12 )之后,‘摩西到上帝那里’,去宣告祂为胜利者,不是战胜他们的,而是帮助他们去战胜的,并且承认这证据的实现。其后上帝便像宗主权条约的习俗一样,要求百姓接受祂所提出的任何条件,甚至在其未成形之先,基于他的胜利而要求的。在此之外,祂还加上,如果他们接受这约,祂应许将履行的事。
上帝待人之法常是如此。我们因上帝的慈悲,受劝告将自己的身体献上当作活祭,绝不知道这祭将如何使用,只知道我们将有一个变化(罗十二 2 )。上帝在舍弃祂的儿子所显示的慈爱足以给我们信心,相信所托付给祂的,必蒙最深厚的慈爱处理。许多基督徒生活中的失望,大都来自其不愿无条件地信赖祂的慈爱。
祂所应许我们的,乃是我们要作‘祂自己的产业’(申七 6 ;彼前二 9 )。这概念来自一国的财宝全属于其统治者,但其中只有一部分归他支配的旧观念。不过在这里加上一条附款,‘全地都是我的’。当我们将抉择时,必然含有拒绝其他一些东西之意。对上帝却不然,祂选上以色列却加上对其他人的价值的欣赏,‘全地都是我的’。这意味上帝的抉择是为其他的人。使加尔文的预定论教义的苛刻成份为今日许多人所诟病,便是由于人们对于神的抉择与人的抉择之间的区别,未能予以恰当的评价所致。
(三)
还有,以色列将是‘祭司的国度’。在新旧两约里,译作‘国度’一词,与通常英语以为是一个君王治理的区域的涵义有所不同。在希伯来文与希腊文中,所强调的乃是统治权的事实;那就是说,‘祭司的国度’一语,意思是给上帝有绝对权力的祭司。
值得注意的是,希伯来语‘祭司’( kohen )一语并非通行的闪语 chomer 一语,这字在圣经中只用于在‘高位’的祭司(王下廿三 5 ;番一 4 )。虽然马丁布伯( Martin Buber )建议过希伯来字柯恩( kohen 祭司)的意思是有 权晋见 君王或上帝的人,对此却并没有使人信服的解释。如果这话正确的,便很可以解释撒下八章十八节;二十章廿六节中这字的意外用法,以及新约中以上帝子民为一整体的用法。
‘为圣洁的国民’( goi )。我们应以此为应许的最高,而它确实如此。希伯来语的民族或国民 'am 有两个字,希腊语的 laos 和 goi 希腊语的 ethnos 其意义上没大分别,只是前者一律用于以色列及新约中的教会,而后者则用于其他民族‘外邦人’和异教徒。在这里有人以为是采这用法,就是 goi 用于以色列人, ethnos 用于彼前二章九节所指的教会。以色列人和教会的蒙拣选,并非由于他们与未蒙拣选者有不同。他们是因成为‘圣洁’,那就区别为上帝所用而与人不同。
什么时候以色列人或教会不再圣洁,不再为上帝而区别开来,他们便恢复原形,回复到与他们四周的人同等地位。
(四)
虽然耶和华的条件尚未颁下,百姓依循宗主权条约的形式,接受了耶威的条件( 8 节)。我们可以在使徒行传九章十六节得到新约的同类事件,那里对扫罗(保罗)的启示是他在接受立约的记号──洗礼之后将要受苦。这属于信心的要素,就是人要在未清楚它的含义之前便接受上帝的旨意。正如宗主权的条约要在较大的公共仪式中确认,上帝与以色列人的约也是一样。这是应当的,因为它是人类伦理与灵性历史中的一个转捩点。
圣约的确立(十九 10-25 )
如果古代的帝王看到电视中所习见的现代帝王的漫步,这会是最使他们震惊的事。然而王室的豪华盛观少有超越亚哈随鲁的(斯四 11 ),而上帝将表现比此更大的威严,去垂顾世人,亲自向可朽坏的人类显现。
在圣经中启示上帝亲临的一个特色,一般说来,绝大多数都符合预料的模式;但细节很难详尽。此地便是如此。云、烟、火,虽然我们在四十章卅四节,与列王记上八章十二节(标准修订本),以赛亚书六章四节及那鸿书一章三节再次见到,但它们并非上帝显现所必须;譬如创世记中上帝的出现,发生这类事物的便只见于十五章十二节。事实上,我们在拿撒勒人耶稣的生活上,得到神性‘漫步’的完美例子。似乎很少有基督徒君王学会了这功课,其中之一是高弗梨(译者注: Godfrey of
Bouillon, 约在 1058-1100 年,法国洛林公爵,曾率领第一次十字军四万人东征),耶路撒冷王,他拒绝加冕,说他不愿在他的救主被戴上荆棘冠冕的城巿里戴上金冠。
不过,从人这方面说,随时可以遇见耶稣,可以在穿上工作服,手脚都给日常粗工弄脏了,越来越忽略星期六晚上的洗澡,也忽略了礼拜天的干净衬衣与最好的外套,这并不表示对于万王之王失去了真正的尊敬。
暂时禁止性关系(参看撒上廿一 4-5 )并非有意贬抑性关系,而是暗示依情形,他们的思念应当朝向至高之处。
我们在十二节的‘定界限’中得到对‘成圣’的很原始的概念。上帝降临在山上使山成为‘圣’,那就是说,不作平常用途,也就因此不许人或兽触摸。如果这禁例被破坏了,那人或获兽得到一些成圣的事物,使他危及其他人或兽,他必要被杀死。以色列人经过很长时间才明白成圣根本上不是属物质的事。──《每日研经丛书》
玖·颁布律法(一九~二四)
—.为神启示作准备(一九)
一九1~9 以色列人到达了西乃山。出埃及记的其余部分、利未记和民数记头九章都记载这里发生的事情。西奈山(何烈山),是以色列历史上最神圣的地区之一,位于西奈半岛的中南部。摩西在这个山的荆棘火焰中遇见神,神在这里与以色列人立约,以利亚在这里听见神微小的声音,神也在此将律法和圣洁生活的原则赐给他的百姓。他们知道了顺服神则会蒙福(三四4-28),不顺服则会陷入悲惨的境地(三四32)。
从亚当到这时,一直都没有从神直接设立的律法。神一直用恩典与他的民相处。现在神给以色列有条件的约,定下了律法:“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如果他们听从,神便祝福。以色列人不晓得自己的罪和无助,已经准备好答应神。慕迪评论说:“‘耶和华所说的,我们都要遵行。’多么狂妄自信的语气。金牛犊、摔碎石版、忽视律例、用石头打死神的使者、拒绝和钉死基督。排山倒海的证据,都证明人根本不尊重誓约。”
一九10~20 神叫百姓洗衣服,免行房事,以准备领受他的启示。这样做是要教导他们,在神面前,必须洁净。百姓要在日常生活中远离罪,才能将自己献给神。我们朝拜神,迎见他的时候,应当将忧虑与杂务抛开。
西乃山是禁地,不论是人是动物,都不可摸这山,否则必要治死。闯上山的便属违例,必要在一段距离外用石头或用箭射死。只有摩西和亚伦可上山(24节),并且必须在角声拖长时方可上。西乃山被密云笼罩,雷轰闪电,冒出烟火,遍山大大的震动。这一切描述与神相会的惊骇,尤其在守律法的基础上。西乃山是律法地,故人在山下战兢恐惧;加略山是恩典地,人在加略山下欢喜快乐。人是先到西乃山,后到加略山;先知罪,后靠十架。
一九21~25 耶和华重覆嘱咐摩西和百姓,不可模山。摩西起初觉得没有必要这样提醒百姓,但最后也遵从了神的吩咐。第22和24节的祭司也许是指头生的儿子。
附篇——时代论
在神治理人(特别是与他的选民以色列)的历史中,这时出现非常重大的转变。这里及别处记载神的秩序在人类的事务上出现转变,显示在时代或管治上也出现转变。
奥古斯丁曾说:“要辨别不同的时代,但圣经是和谐一致的。”神把人类历史分为不同时代:“借着他也造成诸时代”(来1:2;英文圣经修订本边注)。这些时代可长可短,但不是按时期长短来分辨,而是按神治理人的方法来分辨。
神自己永不改变。但他的方法却不然。他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方法作事。我们称神在历史上某个时期治理人的方法为“时代”。从技术上说,时代并非指某一个年代,而是一种管理、治理、秩序或约(“制约”来自oikonomia这字,而新约圣经的希腊文作“时代”或“治理”)。可是,提到时代,很难不想到时间。例如,美国政府的历史分为管理权(政府)。我们说克林顿政府或布什政府,其实是指这些总统在任期间,政府的运作方式。重点是当时施行的政策,但我们必然把这些政策及其施行的某个时间相提并论。
可见,我们提到时代,便想到神在历史某段时期对人的治理。神在各时代对人的治理,好比一个家庭的运作。家里若只有丈夫和妻子,就有特定的运作模式。然而家里若有小孩,策略便截然不同了。当孩子们长大了,家里的事又用另外不同的方式处理。我们从中看见神治理人时也用同样的模式。(加四1~5)
举例说,该隐杀了他的兄弟亚伯。神给他立了一个记号,免得找到他的人会杀害他(创四15)。可是,大洪水以后,神设立了死刑,定下律例:“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创九6)差异是由于时代的转变。
另一个例子在诗篇一百三十七篇8至9节。作者写下巴比伦要受严峻的审判:“将要被灭的巴比伦城啊,报复你,象你待我们的,那人便为有福。拿你的婴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为有福。”然而主后来教导他的百姓:“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太五44)诗人活在律法下,他所用的言语显然不合适于活在恩典下的基督徒。
利未记第十一章指出某些事物是不洁的,但在马可福音七章19节下,耶稣宣称各样食物都是洁净的。
在以斯拉记十章3节,犹太人要休外邦的妻子,离绝他们的子女。可是到了新约,神吩咐信徒不要离弃他们(林前七12~16)在律法之下,只有大祭司可进入神同在的至圣所(来九7)。然而在恩典下,所有信徒都可以进入至圣所(来一O19~22)这些改变显然说明时代的改变。
基督徒对时代的数目或名称意见不尽相同。事实上,根本不是所有的基督徒都接受时代论。
然而我们可以把时代划分出来。首克,至少有两个时代——律法时代和恩典时代:“律法本是借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约一17)圣经分开旧约和新约。正显示治理上的改变。再者,这时代的信徒不用献动物为祭,更进一步证明这点。不用献祭,也显示神颁布了新的命令。两约间的重大改变,很难有基督徒看不见的。
我们若同意有两个时代,也逼使我们相信第三个时代,因为律法时代到出埃及记第十九章才开始。换言之,是创世千百年后才开始。可见,律法以前必定至少有一个时代(参看罗五14),于是便有三个时代了。
这样,我们也应该接受第四个时代,因为圣经提到“来世”(来六5)“来世”便是主耶稣基督将来降临地上作王,也就是千禧年。
保罗也分辨今世和来世的不同。首先,他提到他承担这时代的责任,献身给福音真理和教会(林前九17;弗三2;西一25)。这就是今世了。他又指将来的世代为“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满足的时候”(弗一10)。他这样形容,显然那日子仍未来到。可见,我们并非活在历史中最后的时期。
司可福博士列出七个治理时代:
l.无知(创一28),由亚当的创造至他的堕落。
2.良知或道德责任(创三7)。由亚当堕落至洪水结束。
3.人类政府(创八15)。由洪水结束至亚伯拉罕蒙召。
4.应许(创一二1)。由亚伯拉罕蒙召至律法颁布。
5.律法(出一九1)。由律法颁布至五旬节当日。
6.教会(徒二1)。由五旬节至教会被提。
7.国度(启二O4)。基督作王一千年。
尽管信徒用不着全盘赞同这些资料,但这样划分时代的确很有帮助。律法时代与恩典时代的分别尤为重要,避免我们抽取属于某时代的经文,用在自己身上。所有圣经经文都是有益的(提后三16),但不都是直接写给我们。关于其它时代的经文都可以运用,但这些经文主要是为当时的人写,向他们说话。我们提过利未记第十一章关于食物的限制。即或这些限制不再对今天的基督徒奏效(可七18~19),但其中蕴藏的原则依旧不变——我们当避免道德上和属灵上的不洁。
神应许以色列人,说他们若遵从神,神便使他们物质丰裕(申二八1~6)。这段经文强调在地上得到物质的祝福。可是今天却不然,神没有应许我们,说只要我们顺服。他便以财富作为赏赐。现在这个时代的福气,是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弗一3)。
纵然不同世代各有特色。有一件事却永不改变:这就是福音。不论过去、现在或将来,只要相信主,便必得着救恩。对于每一个世代来说,救恩的核心都是基督钉十字架所成就的大工。旧约的人因为相信主给他们的启示便得救。
举例说,亚伯拉罕因为相信神说他的后代必如天上的繁星那样众多(创一五5~6),于是便得救了。也许亚伯拉罕对于千百年后各各他山发生的事知道不多,然而主知道,亚伯拉罕相信神,神便把亚伯拉罕计算在内,分享日后基督在各各他山所成就的一切价值。
正如有人曾说,旧约圣徒是凭“信贷”得救。换言之,他们是凭主耶稣多年后付的代价而得救(就是罗马书三章25节的意思)。我们却凭着基督在超过一千九百年前成就的大工而得救。无论是那一种情形,都是靠相信主而得救。
对于那些认为律法时代的人是靠守律法或献祭牲得救的说法,必须加以摒弃。律法只能责备人,不能拯救人(罗三20)。牛羊的血根本不可能除去任何一样罪(来一O4)。不,神拯救的方法,是靠着信并相信而已!(参看罗五1)
另一点要谨记的是:当我们说现在的教会时代是恩典时代,不代表神在过去的时代不恩待当时的人。我们的意思是说,神现在是在恩典下试炼人,而不是在律法下试炼人。
我们也得明白,各时代并非清楚切割。时代之间往往有重叠的时候,或者有过渡的时间,以使徒行传为例,新成立的教会需要时间除去旧时代的服饰。也许在被提和大灾难中间会出现一段时期。那时那大罪人被显露出来,圣殿在耶路撒冷得以建造。
最后,正如一切美善之事遭人滥用一样。研究各时代也可能会带来弊端。有些基督徒过分坚持时代主义,只接受保罗的监狱书信,作为今日教会之用!结果,他们不接受洗礼,也不接受主的晚餐,因为监狱书信没有提到这些事情。他们又教导说,彼得的福音内容与保罗不同(参看加一8~9以反驳这点)。这些人有时称为极端时代主义者(Ultradispensationalists),我们一一反对他们对时代的极端看法。
出埃及记 19:1
西 乃 的 旷 野: 19 章 记 载 了
神 在 西 乃 山 与 以 色 列 人 立 约 的 经 过。 此 约 是 神 与 亚 伯 拉 罕 和 他 的 后 裔 立 约 的 延 伸 ( 参 创 15:6, 18 注; 17:7 注; 22:18 注 ) 。
1. 以 色 列 人 首 先 与 神 和
好 并 且 不 断 与 神 相 交 是 西 乃 之 约 的 基 础。 此 约 确 定 了 以 色 列 人 能 成 为 神 珍 贵 的 产 业, 得 着 神 的
赐 福 和 成 就 他 对 全 民 的 旨 意 的 条 件 ( 参 创 12:2~ 3 ; 26:4) 。
2. 神 定 意 使 以 色 列 人 成
为 一 个 独 特 的 民 族, 按 照 他 的 旨 意 蒙 拣 选, 分 别 为 圣 专 属 他。 以 色 列 民 应 当 以 顺 服 和 感 恩 的 心 回
应 神, 遵 守 神 的 诫 命, 并 且 按 照 圣 约 的 要 求 献 祭。 这 样, 他 们 就 能 成 为 神 特 选 的 子 民 ( 比 较 摩 3:2 ; 9:7) , 成 为
圣 洁 的 祭 司 国 度 ( 参 6 节 注;参 “ 神 与 以 色 列 人 之 约 ” 一 文 ) 。
19:4
我 如 鹰 将 你 们 背 在 翅
膀 上: 幼
鹰 学 习 飞 翔 时, 母 鹰 会 将 其 背 在 自 己 的 翅 膀 上, 以 免 它 坠 落。 神 也 是 这 样 背 负 以 色 列 人, 不 仅 把
他 们 带 到 西 乃 山, 而 且 还 带 来 归 自 己 ( 比 较 申 32:11 ; 赛 43:1~ 4) 。 这 节 经 文 贴 切 地 反 映 出 神 对 以 色
列 人 的 大 爱, 也 是 他 们 顺 服 神 和 履 行 圣 约 义 务 的 原 由 ( 参 下 一 条
注 释 ) 。
19:5
若 实 在 听 从 我 的 话: 以
色 列 人 得 以 持 续 保 守 自 己 选 民 资 格 的 条 件, 是 不 断 顺 服 神 作 他 们 的 主。 本 节 经 文 所 使 用 的 “ 若 …… 就 ” 语 法 结 构 显 示
出 二 者 之 间 的 关 系。 神 期 望 以 色 列 人 特 别 因 着 他 救 赎 他 们 离 开 埃 及 的 慈 爱 和 眷 顾 ( 参 上 一 条 注 释 , 参 申 6:5) 而 以 感 恩 的 心 真 诚 地 顺 服 他, 这 对 于 神 的 旨 意 在 他 们 身 上 的 成 就 是 必 不 可 少 的 (5~ 6 节 ) 。 同 样, 在 我 们 与 基 督 的 新 约 关 系 中, 顺 服 仍 是
一 个 必 不 可 少 的 原 则 ( 参 约 8:31 ; 14:21 ;罗 4:12 ;来 3:7~ 19) 。
19:5 属 我 的 子 民: 以 色 列 民 是 属 神 的 独 特 子 民 ( 比 较 申 4:10 ;摩 3:2 ; 9:7) 。 尽 管 万 国 万 民 都 要 向 神 负 责, 因 为 神 是 他 们
的 创 造 者, 但 是 以 色 列 民 却 因 着 神 是 他 们 的 救 赎 主 而 与 神 建 立 了 独 特 的 关 系。 神 在 以 色 列 民 身
上 的 旨 意 预 示 了 他 在 教 会 身 上 的 旨 意 ( 林 前 3:16 ; 多 2:14 ; 彼 前 2:5, 9) 。
19:6
作 祭 司 的 国 度, 为 圣
洁 的 国 民: 神 带 领 以 色 列 人 脱 离 埃 及 的 部 分 目 的 是 要 他 们 “ 作 祭 司 的 国 度 ”
( 即 分 别 为 圣、 专 心 奉 献 和 事 奉 神 ) , 并 且 成 为 “ 圣 洁 的 国 民 ” 。 同 样, 新 约 信 徒 也 必 须 成 为 祭 司 的 国 度 ( 彼 前 2:5~ 9 ;启 1:6 ; 5:10 ; 20:6) 和 圣 洁 的 国 民, 也 就 是 成 为 一 群 从 世 界 的 邪 恶 道 路 中 分 别 出 来、 遵 行 神 的 公 义 之 道 和 圣
善 旨 意 的 子 民 ( 参 徒 9:13, 有 关 圣
徒 的 含 义; 参 “ 成 圣 ” 一 文 ) 。
19:16
雷 轰、 闪 电: 神 以 这 种 可 畏 的
方 式 降 临, 其 目 的 有 以 下 几 方 面:
1. 彰 显 神 的 圣 洁、 大 能
和 超 越 性 (9 节 ) 。
2. 建 立 人 对 神 的 信 心,
树 立 他 仆 人 摩 西 的 权 威 (9 节 ) 。
3. 帮 助 人 从 内 心 生 发 对
神 的 敬 畏 之 情, 以 免 他 们 犯 罪 (16 节; 20:20 ; 比 较 来 12:18~ 21) 。
4. 使 人 铭 记 故 意 违 背 神
出埃及记第十九章
Ⅲ 盟约和律法(十九~三十一)
A 立约的准备(十九 1 ~ 25 )
十九 1 ~ 15. 指令
1. 在第三个新月 。鉴于下半节开首“当日”两字,这译法似乎比直译意思模糊的“三个月”为佳(和合本将两句话合起来,译作“满了三个月的那一天”)。颁布律法和七七节之间可能有关系,详情请参看海厄特的讨论。
2. 西乃的旷野 。惯常译作“旷野”的字眼并不是指沙漠,而是无人烟的牧原。本节清楚显示这个西乃的“草原”( steppe )正在西乃山前,离利非订不远;以色列已经远离汛的“草原”(出十七 1 )。摩西山( G%ebel
Mu^sa )、塞巴尔山( G%ebel
Serba{l )、卡塔林纳山( G%ebel
Katarina )是这一带最引人注目的三个山峰;西乃山大概是其中之一。对于地形的详细解释,得视乎将哪个山当作是西乃。本书所取的立场是传统的摩西山;然而神学要点并没有一个是和鉴定的准确性有关的。后世以色列人可能也不知道确实地点。
更重要的问题是,西乃山究竟是否位于西奈半岛南部。部分学者认为西乃山在东北面的加低斯.巴尼亚附近,或今日亚喀巴湾以东的阿拉伯半岛某处。将西乃放在加低斯附近的学者所持的理由,是他们以为出埃及记这几章记载的事迹(磐石出水、鹌鹑、叶忒罗的意见),都在加低斯一带发生。因为根据民数记,类似事件都曾在加低斯一带发生过。罗森伯讨论过哈拉尔山( G%ebel
el-Halal )的可能性。这小山在书珥之路旁边,书珥之路连接埃及和加低斯,交通量颇大。其他学者则提出加低斯东面,巴兰草原一带以东山地(西珥)的某个山峰。他们引证后世诗歌提到神从巴兰或以东而来,帮助祂的子民(哈三 3 )。然而,这个巴兰( pa{~ra{n )亦有可能是优西比乌( Eusebius )所述的法兰( Pharan ),即位于利非订附近,今日的费兰( Feiran )绿洲;若然,西乃山便是在西奈半岛了。以东正在摩西山和犹大之间,所以经文可能只是描述神跨越以东。然而反对西乃位于北部最有力的证据,却是这看法使得出埃及记和民数记中的路程表,变得毫无意义。这两卷书清楚记载,以色列在离开西乃之后才到达加低斯,两者之间有相当大的距离。申命记一章 2 节亦明言从何烈山到加低斯有十一日的路程。再者,这些位于北部的山丘,并无上述的三个西奈半岛山峰巍然独立的气概。
认为西乃山在亚喀巴湾以东的观点,是基于两个信念。其一,从圣经对神显现时一切迹象的描写,显示西乃当时必然是个活火山(挪士认为,这山在特布克, Tebuk 附近);其二,这山必定在米甸的心脏地带,而米甸人的家乡显然正在这个地区。然而亦有学者指出,要说服这样一群游牧民族停留在爆发中的火山附近,似乎不太可能。无论如何,圣经对神在西乃显现的描写,不一定是指活火山(部分细节可能借用火山的形容,作为喻象),而且十八章 5 节暗示叶忒罗长途跋涉才来到西乃山。再者将西乃山鉴定在亚喀巴湾以东(虽然没有鉴定在北方严重),同样使得细心记录的行程表变得没有意义。基于上述理由,我们接受西乃山的传统地点起码大致上是正确的(海厄特, 203 页以下的附论有进一步的讨论)。
3. 耶和华……呼唤他说 。一大段的教训(加上一些背景性的叙述)从本节开始,包括全本利未记,到民数记十章为止。经文显示全段教训都在相当短的时间之内,颁布于西乃山。圣经记载接着描写到加低斯.巴尼亚旅程沿途的事故,及当时和以后发生的事。漫长的“旷野时期”并没有什么细节留下(依照圣经的年代,这段时期约有三十八年,参申二 14 ),似乎很奇怪,其实这是圣经记载历史的方法。属灵上没有重要性的长时期从略,集中处理的是较短的日子。
4. 我如鹰将你们背在翅膀上 。参看申命记三十二章 11 节。本节所说的 鹰 相信是巴勒斯坦的兀鹰。这种鹰能够毫不费力地在高空盘旋翱翔,拉斯珊拉( Ras Shamra )的迦南文献经常提及。更令人联想起,申命记中神盟约是有条件的观念──“条件”只和“享受盟约”有关,因为神的盟约是无条件的赐予。惟有顺服才能带来祝福,以及保证在神面前的地位和特权( 5 、 6 节;参申十三 4 、 18 )。以色列最初只需接受神的救恩,便能从埃及得到拯救。现时引进的观念,是除了信心以外,他们还需要顺服。这不是自相矛盾,而是信心回应之本质更详尽的解释。这样的教训并不限于申命记,它是约书(出二十~二十三章)的中心,也是全套摩西律法的基础。
5. 属我的 ,这字指君王私有的“特殊珍宝”(如代上二十九 3 ),其含义包括了特殊价值和特别关系。申命记七章 6 节加上“子民”一词,用意就更明显了(出埃及记本节原文无“子民”二字)。本节最后一句“因为全地都是我的”的宣告,可说已经达到一神信仰的境界(参创十四 22 ),更令此字加重了精选和拣择的意思。
6. 祭司的王国 ,这句话旧约没再出现过(海厄特),只有以赛亚书六十一章 6 节意思有些相近。王国当然有君王,有资格作君王的只有耶和华(民二十三 21 和申三十三 5 都是摩西时代可能提到耶和华为王的经文)。士师时代公认的定理,是耶和华既然是祂子民的统治者,凡人便不得僭用“王”的称号(士八 22 )。然而这话的真正重点并不在此;君主制度可算是古时惟一的政制,“王国”今日大可译成“国家”(故此原文虽为“王国”,和合本却译成“国度”)。以色列有普世祭司的身分,才是经文的重点。当时以色列似乎还未有祭司的阶层,使这重点更为突出。这身分的基本概念,相信就是他们是特特分别出来,为神产业、作神事工,可以自由觐见祂的人。他们为世上万国作神的代表,又向万国代表神,是另一个不能抹煞的观念。不论他们当时能否领会,这就是以色列的使命(参创十二 3 对亚伯拉罕至终的应许)。神拣选以色列的“特殊”恩宠,是有其“普救”宗旨的。
称圣之邦 \cs8 ,主要是指从万国之中“分别”出来、归属于神的国家(和合本作“圣洁的国民”)。译作“邦”的 go^y 字后世通常只限于非犹太人的国家(外邦),至于神的选民以色列,则有另一个字代表;现代希伯来语也维持这个分别。截至此时为止,世上万民皆地位平等,“选民”要到西乃之后才开始存在。“圣”字最初无疑只有“奉献”给神的意思,在道德上并没有什么独特的含义。“称圣”不但有感染力( 12 节),更可能有危险成分,甚或足以致命。后来神所启示的本性,才将浓烈的道德意味增添在这个对神“圣洁”的形容上。到了最后,神的圣洁对祂子民成了强而有力的道德要求(利二十 7 )。新的约亦再次强调神百姓称圣以及选民的祭司身分(彼前二 9 )。
这些话 ,这几个字听来几乎可说是十诫的引言(参二十 1 )。然而更有可能是指以上的应许,而非以下的诫命。
8. 凡耶和华所说的我们都要遵行 。百姓同意遵守条款,是立约的必经步骤(参出二十四 3 )。说以色列满口应承显出人类典型的幼稚性格,并没有不公之处。此后不久他们便一败涂地(出三十二章),对他们自以为能够遵守条款是一个讽刺。西门彼得也同样矢口否认他会有不认主的可能(太二十六 35 ;其他使徒其实亦同声附和)。他们和以色列一样未曾认识自己的软弱。约书亚时代的百姓虽然同样一口应承,作为领袖的却不再轻易接受了(书二十四 19 )。但那时他们亦已学会了更深的功课,就是即使失败,也能蒙神赦免(出三十二 14 )。然而最深的功课,却是人若不让神改变本性,便不能事奉祂(诗五十一 10 )。
9. 密云 ,依照希伯来惯用语,这词或可译成“云中最厚之处”。云和黑暗经常是神临在的象征。神在此时显现,似乎是要证明神真的向摩西传达了信息,使百姓相信摩西,又相信神。这乌云亦可能是雷雨云,若然,则 听见 二字便可照字面解释,形容他们所听到的雷声。雷声在旧约经常象征神的声音。
11. 第三天 ,可能表示洁净过程之完全。在礼仪上洁净就是向神分别为圣,手续包括了洗衣服(民八 21 )以及暂时不行房事( 15 节)。这并不是说后者有什么不妥之处,只不过依照摩西律法,行房后必须依照礼仪洗澡方为洁净(利十五 18 )。我们亦可参照保罗的话,基督徒为了专心祈祷可以暂时禁欲(林前七 5 )。 耶和华要……降临 。从神口中说出第三人称有点突兀。我们也许应当稍为修正希伯来原文,将“祂要降临”改作“我要降临”。戴维斯指出,本句的动词十分重要:以色列从来没有想像耶和华住在西乃山上,祂不过在此显现而已(反观希腊人,则相信他们诸神都居于终年积雪的奥林匹斯山巅)。族长时代不少地方,都同样和神的显现有关(如:创二十八之伯特利)。
12. 你要……定界限 。依照马索拉经文,动词的宾语是 百姓 ;以色列人可说是被关营内。然而在撒玛利亚五经,宾语却是“山”而非“百姓”,可能这读法才是对的。西乃山周围一带用某些标志“封锁”。山既然“圣洁”(只是暂时如此,山本身没有什么圣洁的本质,只是因神降临而变为圣洁),一切接触这山的,或人或物都要“称圣”归神。一切活物都要献为祭,换言之,就是要死亡。
13. 不可用手摸他 。免得施刑者也遭到同样命运。刑罚必须藉着石头或弓箭执行,不可碰触受刑之人。这概念加上以色列地到处是石头的事实,可能是以色列罪犯通常用石头处死的原因。 角 ,希伯来文作 yo^b[e{l (英语 jubilee 一词是自此而来),可能是绵羊角,后来以色列以吹角表示节期来临。然而在早期,宣告神的降临或许才是其宗旨。降临的目的可以是拯救,亦可以是毁灭(参书六 8 耶利哥城的角声,以及启八 6 毁灭的七角)。
十九 16 ~ 25. 神的显现
16. 姑勿论西乃是否火山,本节毫不含糊地提到 雷轰 、 闪电 、 密云 ,全都是随雷暴发生的现象。在这一带的山区中,雷雨在某些季节并不罕见。以色列人因为神彰显其临在而极之恐惧,是后来一再论及的主题。
18. 火 ,这是“神的火”(如,王下一 12 所言),或许亦即是闪电。山火在这干旱地带令人谈之而色变,因此也有可能是神的象征(如:王上十九 11 、 12 的地震和烈风)。然而经文虽然提到 烟气上腾 ,山火却似乎不是本节的原意。坚持事事吻合的人或会指出闪电能够酿成野火,但雷暴和大雨若果随之而来,火就当然烧不成了。圣经用 窑 (或熔炉)来形容全面性的现象:烟火从圆锥形的烟囱冒出。“米甸说”或“基尼说”的支持者大事吹擂,认为这个喻象和基尼人的冶金技术有关。亚拉巴有铜矿是已知的事实,这些矿藏大概在米甸境内。若然,摩西必然熟悉这种“熔炉”。但另一方面,这个喻象其实却和创世记十九章 28 节一般古老,该处经文以此形容所多玛被火山所灭的情景。
遍山大大的震动 。认为西乃是火山的人,指出有烟有火, 震动 ( 16 节形容以色列人“发颤”的,是同一个字)又表示地震,证明这真是火山。然而这些字眼可能都是喻象,是一幅描述大雷暴的“印象派”图画(参诗十八 1 ~ 15 )。在七十士译本(以及约九个希伯来古卷)中,“大大震动”的主词是“百姓”而不是“山”,解决了这个难题。这正是上面所论, 12 节之现象的相反。
19. 摩西……说话,神……答应他 。摩西被形容为与神“面对面”说话的人(出三十三 11 ),可能缘起于此。起码是在此时,神清楚用雷声回答。摩西是用绵羊角的号声说话,而雷声就是回应吗?经文可能不过是说,摩西在此时发言。
21. 恐怕他们闯过来 。恐怕百姓有“拆毁”环山安设之人工屏障的危险;控制群众自古已非易事。无聊的好奇心已足作为动机,他们未必是深切慕求亲近神。部分学者认为接下来几句重复冗赘,是不同来源对同一事件的描述。这样做是漠视五经多用拟人法,并且风格简朴的特质。叙述性的经文中,重复更是常见。
22. 祭司 。没有证据证明在西乃之前,以色列有我们心目中的祭司。出埃及记二十四章 5 节负责献祭的是“少年人”。本节所指的可能是前面已经提过(出十八 12 ),在宗教事务上有分的“长老”。若果坚持不论所指的是谁,这词是形容正式的“祭司”,本节的意思就是在这严肃的场合,即使和神关系最是亲密的人,也不可怠慢,必须自洁。
24. 你要和亚伦一同上来 。上山的通常只有摩西一人,但在二十四章 1 节以及此处,亚伦都和他一同上山(二十四章上山的还有拿答、亚比户,以及七十位族长)。
25. 摩西……告诉他们 。本句结束得很是突兀。摩西所说的话已经佚失(较正确的译法是“摩西……对他们说”),除非第二十章就是他说话的内容。──《丁道尔圣经注释》
第十九章
19:1 本章记述以色列人到达西乃,从此处到《民数记》10:11,中间有十一个月,以色列人一直留在西乃。耶和华在此期间向他们显现,颁布十诫与约法;以色列人也在这里制作金牛犊。
“西乃旷野”指西乃半岛南端的旷野,为西乃山所在(18:5)。其地有一海拔2300公尺的高山,名叫摩西山,一般相信就是摩西领受律法的西乃山。山脚有一大平原,面积约10平方公里,百姓可能就是在此扎营。以色列人在西乃山领受律法,建造会幕(民1:1)。《出埃及记》、《利未记》和《民数记》的律例条文是在这里颁布的。
“满了三个月”指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地已经三个月(比较12:2注)。
19:5 神和以色列民所立的约通称为“摩西之约”或“西乃之约”(参创9:1注),为六百年前神与亚伯拉罕及其后裔立约的延续。以色列人在西乃山下与神立约,正式成为一个属神的“祭司的国度”(6节),百姓要像祭司一样完全奉献事奉神(赛61:6)。这个约可视为神治政体国家的宪法大纲。以色列人信仰的一大特色是这信仰建立在神与人所立的约上,神成为他们的神,他们成为神的子民,敬拜祂,遵守祂的命令。颁约的是耶和华神,受约的是以色列全民。此约的文字和形式很像宗主与属国订立的条约,有前言(3节),有宣言,说明宗主的高超与仁慈(4节),和属国的义务与权利;遵守条约可得的福气。违背条约须受的刑罚。
“西乃之约”的精神与内容则和宗主与属国的条约不同,不只强调宗主国的高超与绝对权威,也是全能的神在这里彰显祂自己,让祂的选民明白祂的旨意。祂要百姓忠于祂,因为祂的慈爱的作为,藉仪式使众百姓在祂里头联合为一。盟约所指定的是人与神之间的个人关系,要人作神的“属我的子民”(5节;申7:6)。
因此,神和以色列人立的约其有如下的特色:1.祂要百姓知道,他们一直是祂施恩的对象。2.祂颁的律法不是人赖以得救的方法,只是叫已蒙救赎的以色列民,因顺服神旨,可成为一个属神的民族和圣洁的国民。3.律法要在人愿意主动接受后才颁布。
我们若把“西乃之约”与《彼前》2:9,《启示录》1:6;5:10比较,便可发现律法对人的要求,在神的恩典中都白白的赏赐给了信徒。5节的那个“若”字是律法的基本精神,是神作工的方法,也是“律法原来一无所成”的主要原因(来7:18-19;比较罗8:3)。神对亚伯拉罕是应许先于要求,对西乃山下的百姓,是要求先于应许。到了新约时代,我们又回复到亚伯拉罕蒙福的地步,是应许先于要求。
19:6 这是圣经首次提到神在人类社会中建立国度,百姓要尊祂为王,且要分别出来成为圣洁的国民。参《彼前》2:9。祭司比他人更接近神,以色列成为“祭司的国度”,也比其它民族更接近神。今天,我们是神新国度中的新子民,应像祭司一样,奉献自己事奉神(彼前2:5;启1:6;5:10;20:6)。
19:8 百姓答应遵守立约的条款;但后来的历史指出,以色列人并不认识自己灵性和德性上的软弱,也不认识神圣律法的主旨和完全。
19:10 “洗衣服”是外在洁净的表征,神要求的是人里头的自洁。
19:12 不是说山本身有圣与不圣,而是因为神在山上,所以成为圣山。耶稣告诉撒玛利亚妇人,敬拜神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真正敬拜神要用心灵和诚实,因为“神是个灵”。
旷野并非寸草不生,西乃旷野中仍有多荆棘的矮树,且有游牧民族居住(出2:15)。以色列人在西乃山下停留约一年,上图为西乃沙漠南部一景。
19:15 禁止男人与女子好合,不是因为好合为罪,乃是在礼仪上不洁、不适担任圣职。参《利未记》15:l8;《撒上》21:5。
19:22 这里和24节都提到“祭司”,可是本书要到29章才有设立祭司职务的记载。有的人解释这是本章12-13节的脚注,答复祭司是不是也包括在禁制之内。也有人说,亚伦的祭司职位建立前(28:1),祭司的工作由长老(12:21;18:12)或指定的年纪较轻的人担任(参24:5)。这里只是把将要用在祭司身上的规例预先说明出来。“亲近我的祭司”指主持献祭的人(参4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