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书第十九章
赛 19:1> 埃及,以色列人挥之不去的梦魇……
19:1 埃及就是神的百姓在那里作了四百年奴隶的国家(参出 1 章),以色列百姓恨意仍存。正当犹大考虑同埃及联盟抗击亚述之时(参王下 18:17 ),以赛亚警告说不要加入该联盟,因为神会在祂所定的时间里毁灭亚述。
赛 19:11-15> 虽然以智慧着称,埃及人对神的旨意却一窍不通──
19:11-15 埃及以其智慧着名,但这里的智者和官吏都是愚蠢的,真正的智慧来自神。我们必须向神求智慧来引导我们的决定,否则,我们总是不知所措或误入歧途。现在是否仍有问题困惑着你呢?如果是这样,那就要向神求智慧来处理。
今天的联盟
赛 19:19,23> 埃及也会敬拜真神?这可能吗?
19:19,23 埃及在遭受惩罚之后,会离开偶像去敬拜惟一的真神。以赛亚的预言中更令人惊奇的是,以色列的两个主要压迫者──埃及和亚述,将会联合敬拜神。这个预言将在未来基督掌权的那一天实现。
赛 19:20> 神要差遣的那位拯救者,我们已经认识了──
19:20 当埃及向神求助的时候,神将差派一个救主来拯救他们。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是为所有求告祂的人预备的。我们也可以用祷告来接受祂的拯救(参约 1:12 )。
赛 19:22> 埃及那样顽梗的国家,都能归向神,其他的国家也……
19:22 埃及将是向主跪拜的外邦国家之一。腓立比书 2 章 10 至 11 节说,万膝当跪拜,万口当颂扬,耶稣基督是主。所以我们不该对亚述和埃及成为“万口”中的一分子而感到惊讶。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是“万膝万口”的一分子。所以我们现在就可以向主跪拜。
赛 19:23-25> 与我们的敌人联合?何时?何地?
以赛亚书第十九章
埃及的祸与福(十九 1 ~ 25 )
本章有关埃及的默示,可分为两大段。
.埃及将面对一段困苦的日子( 1 ~ 15 ),这是耶和华对埃及的审判,其中包括:
① 内战的祸灾( 2 )。在埃及的历史中曾出现各区域对立分裂的情况,严重地影响国家的统一。神必激动他们互相攻击,引起内乱。
② 埃及人必被强暴的王所管辖( 4 ),这可能指亚述王,或当地所兴起的一位 暴 君。
③ 埃及民生所倚赖的尼罗河枯干,以致农作物失收( 5 ~ 7 ),渔业和纺织工业损失巨大( 8 ~ 9 ),并且多人失业( 10 )。
④ 国家的首领领导无方,智慧的谋士变为愚拙,所谋算的不得成就( 11 ~ 15 )。
.第二段由 16 ~ 25 节,指日后埃及的情况,可分为五个小段,皆以“到那日”( 16 )及“当那日”( 18 、 19 、 23 、 24 )开始,论到埃及必因耶和华的作为而惧怕,在埃及有犹太人的殖民地,也有敬拜耶和华的坛。先知预言埃及人将认识耶和华,且受祂保护。更奇妙的,就是有一天埃及将与亚述化敌为友,互相往来( 23 ),一同敬拜真神,连同以色列成为神的子民。耶稣基督的福音打破一切民族之间的隔膜,这预言在祂身上,在现今新约时代应验了,给人类带来唯一和平的盼望。
祈祷 神啊,愿万国认识 ,归名下作子民。 ──《新旧约辅读》
以赛亚书简介 以赛亚书 第十九章 注释
1-15 埃及受罚
神要审判埃及,显明 的主权,使 的百姓知道倚赖埃及是何等愚蠢
的事。埃及遭受的祸乱针有:宗教破产( 1,
3)、内哄(2)、暴政(
4)、 自然界的灾祸(5-10) 、
朝中决策者昏庸无能、通国上下一无
所成( 11-15)。
1
「耶和华乘驾快云」:比喻神将迅速施行审判。
2
本节可能指埃及人推翻古实王朝的统治後,国家分裂的情况。
3
埃及人的智慧、谋略、偶像、邪术都不能使他们脱离困境。
4
埃及必受暴君辖制。有学者认为本节预言後来统一国家的森美
忒库法老王(主前六六三至六○九年)、以苛刻手段对待百姓。
5-10
天然的灾祸使尼罗河乾涸,以致靠赖此河的主要经济备受打击,民不
聊生。
5
「海」:埃及人对尼罗河的称呼。
6
「苇子和芦荻都必衰残」:原先盛长於尼罗河畔的植物,也因
河流乾涸而枯萎。
8 埃及渔业(民11:5;
结29:4)大受打击。
9
纺织亚麻及棉纱的轻工业也大受影响。麻布是祭司穿的衣料,
棉布(「白布」)则是平民的衣料。
10 全国上下无不受影响。
11-15
国家的首领谋士也变得无能,不能领导国家
11
「琐安」、「挪弗」(13):是尼罗河三角洲的要城,前者曾
为首都,另出了两个朝代的法老王,而後者即古代首都孟斐斯。
「智慧人的子孙
...... 後裔」:按一些古籍的描述,埃及祭司以
智慧称着,而不少法老王出自祭司派系;这里提到的智者兼有
智慧的传统和王室的血统,但他们对神的旨意却一窍不通(12
)。
13
「房角石」:指身负重任的领导者。
15
「棕枝与芦苇」:见赛9:14注。
16-25 预言埃及人归向主
神虽击打埃及,惩罚她的崇邪与恶行,但至终要施行拯救,叫她回转
。本段可分五小段,每一小段都以「当那日」开始( 16,
18-19, 23-24
),强调将来一个特别时期的来临。这五段逐步道出埃及人的回转、
信奉耶和华,而最後更刻划出国家之间再无战事、和平共存的情景。
16-17
经过上文埃及所提及的灾祸,埃及不再如以前一般高傲自负,
开始转向神,对神和 的子民充满畏惧。
18
埃及的一些城市开始转向神,敬拜 。
「五城」:大抵指首批归向神的城市。
「迦南的方言」:在此指在以色列人敬拜神的言语。
「灭亡城」:原文字根近似「太阳城」,即埃及崇拜太阳的中
心希里坡里城。先知大概采用双关语,暗示这异教中心将被毁
灭(参耶43:13),成为敬拜耶和华神的地方。
19-22 埃及人只敬拜耶和华,向 起誓许愿
19 「在埃及的边界上 ......
一根柱」:这根柱是记号(20),表
示埃及地属於神(参创28:13, 18)。
20 耶和华必垂听埃及人的祈求。
「差遣一位救主」:可指神的拯救,或预言基督的救赎。
22
神要管教埃及人,如管教以色列人一般。
23
将来亚述不会威胁埃及,二个和平共处,因他们都敬拜耶和华。
「大道」:大抵象徵邦交。
24-25
以色列作为神子民的独特地位与外邦亚述和埃及共享,因他们
讲道材料
以赛亚书第十九章
埃及的瓦解(十九 1-15 )
在十八至二十章中,论古实与埃及豫言的中心,是首长篇单独论埃及的‘神谕(默示)’。这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至十五节是诗体,以三节诗,运用了生动而传统的风格,如颤抖的偶像,尼罗河的干涸,一个新的法老王和他的智慧人的愚昧来描述埃及社会的崩溃。第二部分( 16-25 节)是散文体,包括了五篇以‘当那日’为开始,十分特别的豫言。正如较早的七、十、十七章,这些‘当那日’的信息亦可能是后期加上的作品,用以评论第一部分,引入了一些新的形像与思想观念,而这就是旧约有关埃及的独特豫言。
首段诗( 1-4 节)是以一幅传统的图画开始,描述上帝驾云而临,从天乘火车降临埃及:
‘耶书仑哪,没有能比上帝的,
他为帮助你,乘在天空,
显其威荣,驾行穹苍。’(申卅三 26 ;参诗六十八 33 )
祂的形像使埃及人惊惶,他们的偶像,劣迹昭彰地象征幼稚的愚昧(参所罗门智训书十五章十四节十九节)将如以赛亚异象中的圣殿根基一样震动(六 4 );然后百姓因面对以色列的圣者丧胆。祂来是要使国家陷入内战与混乱中( 2 节)。许多以色列传奇的战争都是这样获胜,例如基甸战胜米甸人、亚玛力人和一切东方人的庞大军团(士七 12 ),和扫罗胜过非利士人(撒上十四 20 )。这是表明胜利者不是出于以色列或他人类的代理人,而是属乎上帝(士七 2 ;诗八十三 9-12 )。
埃及上游与下游的激进而独立的成市与区域,因 缺少了强而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故此很容易彼此相残,丧失道德与陷入迷乱。他们有两种帮助的来源,第一种有安慰作用却于事无补,如偶像、念咒的、交鬼的与行巫术的( 3 节)。第二种则是十分厉害有效的:‘残忍主 …… 强暴王’( 4 节)。自然有很多人不断臆测这里所指何人,及第二至四节所指何事。这可能是指主前七五 ○ 年,第廿二至廿三朝代动荡不安的年代,直至强大的古实王终于在主前七一 ○ 年,把强大的中央政权强加诸于全国。沙巴古( Shabako 约七一六至六九五年)便可能是第四节所描述的那位得胜却不成功的‘强暴王’。无论如何,压迫她的外族统治是对埃及人的惩罚,不论这里‘上帝怒气的杖’(十 5 )是指古实或者其他民族。政权的变更对在埃及的希伯来人来说,是代表了压迫与奴役(出一 8 );现在却轮到埃及人来受相同的命运,这就是上帝的公义。
正如第一节战兢的偶像象征害伯的埃及社会,同样现在干涸的尼罗河也是毁坏与死亡的明显形像。每年六至九月,热带雨将淹没苏丹与埃提阿伯境内的蓝、白尼罗河及阿巴拉河,将生气带至一千五百哩尼罗河下游的埃及。当现代庞大水坝尚未建造之前,每年雨季的变化可能引致全国性的灾难。虽然庞大的支流网与运河网确曾干涸,对植物与动物的生命,造成无可避免的毁灭性的影响。但事实上主干河流从未完全干涸,而这亦成了本段象征式图画描述的有限度夸张。谷、麻与棉的收成尽失( 9 节),以致不单渔夫,连织布与梳麻的工人都会失业贫困。
第十节清楚表明本诗不单关注河流干涸与渔夫失业,而是涉及整个埃及社会的崩溃。‘国柱’,即埃及的领袖,以及工人,他们一起组成了埃及社会,译作‘柱子’一字,甚少见于希伯来圣经,此字曾有一次解作‘根基’(诗十一 3 )另一次解作人体的部分(赛二十 4 )。此字可指‘纺纱工人’(新英译本)或‘织布工人’(耶路撒冷译本),但正如传统上的翻译,使豫言带有突出的意思。
先知在分别斥责了一至四节的战兢偶像,与五至十节干涸的尼罗河后,便转而针对第三个对象,即充满传奇性的埃及的‘智慧人’。这些法老王权的无能的高贵分子,曾经不止一次地被人挖苦(创四十一 8 ;出七 11-12 );事实上埃及产生了一些当时近东最优秀文学家与政治家,有些甚至影响了以色列的文化(例箴廿二 17- 廿四 22 清楚表明借用了埃及的形式),但这些都在本段中变得不甚重要。埃及的哲学家不能应付目前的政治危机,他们完全不知道‘万军之耶和华向埃及所定的旨意’( 12 节)。先知对人的智慧的挑战,使人联想起约伯记中神圣的神谕(例卅八 4 , 18 , 21 ),或更适当的,是本书后文对偶象的嘲弄,例如‘要说明后来的事,好叫我们知道你是上帝’(四十一 23 )。脚步蹒跚醉酒者的形像,是智慧文学中的典型手法,而在这里应用于那些创作此种文学典型的人身上(参箴廿三 29-35 ),就更显得加倍讽刺。本篇最后一节,像第十节一样,强调灾难的全面性,祸及整个社会。同样的惯用语也出现于九章十四节。
琐安与挪弗两地名( 11 , 13 节),代表了在整部埃及历史中,两个十分重要的城市。琐安(希腊人称为坦尼丝)是主前一七五 ○ 至一五五 ○ 年许克疏( Hyksos )王朝的首都,并在出埃及时提及,称为兰塞(出一 11 )。这城也是第八世纪古实王统治下的埃及首都,并称为坦尼王朝( Tanite )。挪弗( Memphis ,译注:现代中译本作孟斐斯)是埃及的古王朝与中古王朝,也就是直至主前一七五 ○ 年的最重要的城市。而琐安(坦尼丝)与挪弗两城市继续昌盛至希腊与罗马时代。
本篇关于埃及的豫言值得留心的地方,是它与早期出埃及的传统很少有共同之处。本篇完全没有提及当时埃及的受苦,是因 他们对以色列的压迫,而所有的地名与当时处境的细节都截然不同。这几乎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国家。事实上在下段所叙述的国家,大概才是犹太人自主前六世纪以前,愉快地定居与建立其兴旺家园的国家。
给埃及的祝福(十九 16-25 )
因 两部分‘论埃及的默示’,在语调与风格上的猝然转变,我们只能解释为在第二与第一部分所说的埃及人,并不相同。拜偶像的,渔夫,纺织的、愚昧‘锁安的首领’及他们的‘残忍主’都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那些‘指 万军之耶和华起誓’( 18 节),操希伯来语的埃及人,他们谦卑地向耶和华求救,而祂便差遣‘一位救主’( 20 节)。他们与亚述人一起敬拜独一真正的上帝,而与亚述及以色列一同得到从万军之耶和华而来的祝福( 24-25 节)。其他的豫言也是以同样欢欣的调子作结,描述外邦人,(如十六章的摩押人,十八 7 的古实人),承认在耶路撒冷以色列圣者的至高权威。但本篇不同之处:敬拜上帝的地方是在埃及,不是在锡安山,而外邦人在祝福中的地立,比以色列人还高。对这种异乎寻常的重心转移,我们唯一的解释便是这些埃及人,是指埃及的犹太人,即归信了犹太教的人与归属犹太流放的 体。
有充分的证据指出到了主前三世纪时,在埃及已存在了一个相当重要的犹太社 。最后他们发展到可媲美巴勒斯坦的社 ,正如在米所波大米同样茁壮与创新的犹太社 一样。第十八节指出这个团体直至主前第三世纪中叶仍未操希腊语,就是当希伯来文圣经首次在亚历山大翻译成为希腊文(七十士译本)时。很可能这些奇怪而有趣的诗句,是受了后期一些事件的影响,例如大约在主前一四五年,在利恩托卜里( Leontopolis )设立了一所犹太教庙宇;不过这些经文很可能是在第四世纪末写成。我们稍后便会看见一些同样晚期的以赛亚书经文,但没有比这更晚的了。
五篇‘当那日’豫言的第一篇中,最重要的词语是十七节中译作‘惧怕’的词。此词只在此处出现,传统上被认为是从动词‘摇幌 …… 像醉酒的人’(诗一 ○ 七 27 )而来的名词,此形像曾在三节之前被加以运用。但问题仍然存在,为何所有的字,如‘害怕、恐惧、蹒跚’之中,偏偏要选择这个特别词语?而究竟‘犹大地’(另一个在旧约中只出现于此处的原文名字)将如何成为埃及的恐惧?有些人认为本篇诗描述了当埃及军队有一次深入犹大地,突然被上帝的手剿灭,正如亚述人在主前七 ○ 一年的遭遇(卅六与卅七章)。这首诗如果单独来看,是可以这样解释,但这样本段经文便成为本章中唯一不是以埃及地为主题的豫言。我们如果考虑到本诗最后神秘地提及‘万军之耶和华的旨意’,我们或许应该再设想一些在埃及发生的奇异事情,就是出现了犹太城市、犹太宗教社团、犹太的祝福,‘在埃及地中’( 19 节)。‘犹太地’将遍于西乃旷野直至埃及,他们会以其怪异的崇拜及节期风俗,动摇了自身所处的埃及社会。第十七节令人困惑的‘惧怕’一词,是与‘神期’及‘庆祝’有密切关系,这是否可能是另一次教埃及人颤抖的逾越节?正如出埃及记十二至十五章一般。只是这次的‘出埃及’,是从犹大到埃及,朝相反方向进行。
第二篇豫言的间题是在‘太阳城’(译注:和合本作‘源亡城’)。在五座说迦南方言的城市中,有三座可能是耶利米书四十三至四十四章所指的,在当时有犹太社 存在的城市,在三角州的东方有密奈与答比匿(希腊文 Daphne ),稍南有挪弗(孟斐斯,参十九 13 )。第四是弗尼( Syene 或 Elephantine )是位于挪弗上游六百哩的犹太殖民区,其他经文如结廿九章十节及赛四十九章十二节亦有提及此城,而可能这城也是包括在耶利米书的标题‘巴忒罗境内’(四十四 1 ,即埃及上游)。最后第五个可能是哈利波利( Heliopolis 译注:和合本作‘伯示麦’,希腊文即‘太阳城’之意,)耶利米书也有提及此城的名字(四十三 13 ),而创世记(四十一 50 )及以西结书(三十 17 )则提及其埃及名称‘安’( On )。但为何要在此处特别强调这个名字?事实上有证据显示在原来的经文中,根本没有提及任何名字,而只是描述其中一城为‘公义之城’(正如赛一 26 ),那即是说,‘一个新的耶路撒冷’,而这便十分符合本段其他不寻常的豫言。我们可十分容易了解后世的解经家与翻译家,竟更改这个名字,使其不致太难接受。例如,古代犹太人的亚兰文译本,便作太阳城,标准修订本亦采此说,而较为敌对的‘灭亡’便是保留了在现时的希伯来文经文中(参钦定本)。
下一篇豫言( 19-22 节)再次展望那不可能的事情,埃及将有其自己的‘救恩历史’。他们将筑一座坛,像亚伯拉罕在示剑(创十二 7 ),又像雅各在伯特利(创廿八 18 )立一根柱。当他们在困难中,耶和华差派一位‘救主’,好像祂在摩西、约书亚、参孙及其他的时代(士二 16-23 )所作的。耶和华会像祂对大 (撒下七章)与所罗门(王上四章)一样,被人认识。在耶路撒冷的圣殿将有献祭、供物与许愿还愿。他们一如几经波折的以色列历史,将经历反叛与惩罚;但在受苦与毁灭之后,将有悔改与医治(申二十 1-10 ;王下廿五 27-30 ;赛五十三章)。除了我们刚才所提及的‘惧怕’(七章)与太阳城( 18 节)的线索外,究竟这些典范将有多少会应用在埃及的犹太人的历史中,这就不得而知。大约在主前一四五年,曾经有人企图在利利恩托卜里( Leontopolis ),就是在纥流坡利( Heliopolis )附近,建立一个‘新耶路撒冷’。从基督教纪元起,便有犹太的史料,说及流亡的撒督该祭司,就是便西拉智训书五十章所提及大祭司西门的儿子阿尼亚三世( Onias ),曾在该处建立殿宇。后来的解经家认为以赛亚书十九章是指此事,但即使没有了这个最简单的应验,本篇豫言也见证了以赛亚传统中流传的一些脉络的深远来源。
第四篇豫言( 23 节)将这来源推得更远,它想像有一天会有公路将放逐的人带回(四十 3 ;六十二 10 ),但他们不会停留在犹大地,而会联合埃及与亚述,成为庞大社 ,来敬拜以色列的圣者。我们可能从此事联想及亚历山大大帝(主前三三三至三二三年)的胜利,及承继他的埃及多利买王朝与叙利亚亚流基王朝,但本豫言却远远超越了任何真实的历史事件。
最后,埃及,亚述与以色列三国的人民被联合在独特的祝福之中( 24-25 节)。埃及与亚述可能是受了一些事情的影响,例如在该处犹太 体的昌盛,但他们也受了新世界异象的影响(正如二 2-4 与六十六 22-23 ),先知破除了长久的隔离,称埃及作‘我的百姓’,亚述作‘我手的工作’,这都是一些本来只可用于以色列的亲切说话。此种宽度的世界观,经常被自 与极化的态度所遮盖,在今天较任何时候都来得真实,并且挑战我们同样地来看犹太教,基督教与回教的相亘关系。有多少的基督徒可以这样说:‘当那日,教会必与埃及亚述三者一律成为地上的祝福’? ── 《每日研经丛书》
马唐纳注释 以赛亚书
7. 对埃及的审判(一九~二○)
一九 1 ~ 3 当耶和华在审判中降临埃及,偶像 .. 战兢,人们都悲痛。内战爆发,政府的智囊无计可施,最後求助於偶像和各式各样的招魂术(交鬼的),却徒劳无功。
一九 4 ~ 10 一个残忍的暴君必辖制那地。严重的干旱使水源干涸,导致谷物失收,捕渔业被摧毁,纺布磨坊关闭;社会各阶层,不管领袖或平民,都受祸害。
一九 11 ~ 15 法老最出色的谋士,就是住在琐安和挪弗的,将没有智慧应付这样的情况。事实上,他们的建议为埃及带来灾难,使当时的情况变得绝望。
头十五节经文已经应验了。随着特哈加这在以赛亚的预言时期统治埃及的王死去,埃及受到民乱困扰。埃及分裂为十二个王国,全部受亚述统治。最後,埃及在沙密提基斯,就是第 4 节所称的“残忍主”的手下,再度统一。本章其它章节仍未应验。
一九 16,17 当神摇动拳掌,众民就颤抖惧怕。只要提起犹大一名,就令埃及人的心下沉。
一九 18 ~ 20 但埃及地也蒙应允将被挽回。五城将成为敬拜耶和华的中心;包括希里奥波利斯(太阳城),又称为灭亡城。 .. 在埃及地中必有为耶和华筑的一座坛;在埃及的边界上必有为耶和华立的一根柱,两样东西都要成为耶和华的见证。约瑟夫告诉我们,第 19 节的预言在主前一年应验了;那时大祭司奥尼亚斯逃离耶路撒冷,获准在埃及建一座坛。但预言的完整意思,无疑要到千禧年时才完全应验。
一九 21,22 神对埃及的审判,将要带领人们去敬拜祂。
一九 23 有一条大道从埃及(经过以色列)到亚述,畅通无阻。列邦要合一敬拜耶和华。
以赛亚书 19:1
1~15 埃 及: 以 赛 亚 预 言 埃 及 也 将 遭 到 神 的 审 判。 结 果 我 们 看 到, 犹 大 寻 求 与 埃 及 联 盟 以 对 抗 亚 述 大 军 入 侵
的 企 图 毫 无 益 处。
19:16
16~25 到 那 日: 以 赛 亚 预 告 了 “ 到 那 日 ” 即 将 应
验 的 四 个 预 言:
1. 当 埃 及 人 意 识 到 他 们
所 受 的 审 判 是 出 于 神 时, 就 要 惧 怕 犹 大 (16~17 节 ) 。
2. 当 埃 及 人 经 历 一 段 艰
难 痛 苦 以 后, 埃 及 的 城 邑 必 要 转 而 敬 拜 真 神, 并 要 筑 坛 记 念 神 (18~19 节 ) 。
3. 埃 及 人 将 要 呼 求 神,
神 就 差 遣 一 位 救 主 拯 救 他 们, 许 多 埃 及 人 都 将 归 向 神 (20~22 节 ) 。
4. 埃 及 人、 亚 述 人 和 以
色 列 人 都 将 一 同 敬 拜 主 耶 和 华 (23~25 节 ) 。
尽 管 圣 经 在 此 没 有 清 楚 指 明 “ 那 日 ” 的 具 体 时 间, 但 是 圣 经 其 它 经 文 都 表 明 “ 那 日 ” 指 的 是 与 大 灾 难 ( 比 较 启 4~19 章 ) 和 基 督 千 禧 年 国 度 ( 比
较 启 20 章 ) 有 关 的 末 期。
19:25
埃 及 …… 亚 述 …… 以 色 列 …… 都
有 福 了: 这 个 预 言 最 终 将 在 末 期 应 验, 那 时 弥 赛 亚, 即 耶 稣 基 督 将 以 公 义 统 治 全 地 ( 比 较 2:2~4 ; 11:1~10) ,
地 上 的 万 民 都 要 蒙 福 ( 创 12:3) 。
以赛亚书
注释
十九 1-25 埃及
这篇神谕强烈地宣告神责打为要医治的真理(参 22 节)。开始是倾倒,随后却是旧约前所未有对外邦得更新的应许。也许埃及在这里可代表两方面:一是以色列常仰赖的国家(参二十 5 ),二是代表神的世界一部分,是祂所关切,在祂的国中有份,现今的地位及种族之分将不复存在。
十九 1-15 埃及被征服
「耶和华乘驾快云」( 1 节)暗示此段落是以诗体形式来表达真理,当中说明埃及的一切均无效用。她的宗教信仰首先崩溃,她的勇气( 1 节)、合一( 2 节)及世上的智慧( 3 节),都一一被打倒。她也将失去自由( 4 节)。「残忍主」可能是指辖制他们的一位古实国王,例如:以赛亚时代的提哈卡;或是指后来的侵略者,波斯人或希腊人;也可能是指一位本国的暴君。这里的重点是指出他们从败落的境况,转而饱受暴虐,至于那位国主是谁,并不重要。然后,神对付他们赖以生存的尼罗河,他们的生产逐一消失。最后,他们成了无政府状态( 11-15 节),这个 2,000 年来自夸训练有素的大国竟至如斯地步。可比较 12 节与列王纪上四章 30 节。「琐安」和「挪弗」( 13 节)是埃及的都城。琐安(可能是尼罗河三角洲之坦尼斯),被记念为曾受大逼迫之地(参诗七十八 43 )。可比较 15 节与九章 14 至 15 节。
十九 16-25 埃及归正
这里 5 次说:「到那日」,是指耶和华的日子(例如二 11-12 )。以赛亚预见外邦人归主,在这里藉以色列自古以来的敌人作象征(参三十 2-5 )。这过程从开始是畏惧( 16-17 节),继而顺服( 18 节),然后有神赐予的途径( 19-22 节;「坛」和「祭物」),再后是相交( 23 节)及完全的接纳( 24-25 节)。
若这 5 「城」( 18 节)真的存在,我们现今已不能确定。更可能的是这不过表示数目之少,也可能是引用乔舒亚记十章的往事,当时首先征服了 5 个迦南城市,然后是全面的胜利。「灭亡城」( 18 节下)或作「太阳城」(参新国际本旁注),若是后者,则是指安城,后称希流坡利。不管这是甚么城,重点是指一个异教重点被征服了。约在主前 170 年,一位已撤职的大祭司安尼亚四世( Onias
IV ),在埃及的利昂托普利( Leontoplis )建造一座神庙,并以 19 节的话来支持他的行动。但这节经文的意思,似乎只是作为象征;过去不洁之地出现了圣地。那里立的一根「柱」(参雅各布于伯特利的做法),标明那是神的土地(创二十八 13 、 18 )。
第 23-25 节也向「亚述」伸出欢迎之手(亚述与埃及并提,在别处常有不好的含义;参何七 11 ,九 3 ),这里描述外邦人归入神的国,是圣经中最为独特的。以色列只能与他们共享平等地位(「三国一律」, 24 节),原属以色列独有的称号,也要与她过去的敌人分享。(有关「我的百姓」一点,可比较何二 23 ;彼前二 10 ;「我手的工作」,则参二十九 23 ;「我的产业」,参申三十二 9 。)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以赛亚书第十九章
e. 埃及:一个世界、一个百姓、一位神(十九1~二十6)
这是头一个系列五则神谕的最后一则,与整个系列的搭配,主要在两方面。第一,在逻辑上,它紧接着前面的内容。根据十七、十八章,虽然以法莲已经与世界认同,但它的荣耀仍在(十七3),所以它仍有盼望(十七6)。更奇妙的是,他们要联合的外邦人,就是会造成他们的损失之国,「到那日」却可以分享他们的荣耀(十七4)。接下来,以赛亚把异象从大马色再予以扩大,将来会有人从「又远又宽」之地来到锡安(十八7)。但是,他们是根据什么条件而来?以赛亚在十九24~25提出回答:一个世界、一个百姓、一位神。他所宣告的异象,保罗看见神已经实现了(弗三6)。
第二,以巴比伦起头的系列(十三1~十四27),把亚述作为中间阶段的应验,如今则以埃及为最终的应验。如此,当时属神的两个国家所受到的强权威胁,便与前面头一个强权威胁相连:神掌管地上的「权势」,而最终得胜的,不是这些国家,乃是神的国度。在第一则神谕中,米所波大米的强权巴比伦和亚述被放在一起,视为主要的预言(十三1~十四23)及中间阶段的应验;在最后这则神谕中,主要的预言重点为埃及(十九1~25),接下来为中间阶段的应验(二十1~6),把南方两个权势──埃及和古实──连起来谈。这几章相当符合当代的历史。北方亚兰和以法莲的联盟被亚述瓦解之后,政治的重头戏便往南移。至少从主前七一五年之后,埃及便不断在活动,鼓动巴勒斯坦剩下的诸国联合起来反亚述;犹大国内具政治野心的人,对与埃及结盟,脱离亚述,重获独立自主权,一直跃跃欲试(见二十八章以下)。以赛亚反对到底,坚持他在以法莲神谕中(十七1~11)所宣告的真理,认定世上的同盟乃是死亡证书(参二十八15)。结果,十九1~15便是要说服他的国人,不要和那注定失败的民族拉上关系。从埃及的计谋与犹大愿意合作的情形看来,如果以赛亚不发挥他威力强大的分析与预测之能力,剖析埃及现在与未来的光景,才是怪事。十九1~15预言埃及将受击打,但接下来则是埃及得医治的异象,甚至这些曾为恐怖强权的国家──埃及和亚述──都会与以色列在灵里合而为一(十九16~25)。接着是中间阶段的应验(目前的经验能保证将来日期未订的事必会发生),埃及受击打(二十1~6),将是一件明确的历史案例。
埃及受击打的预言(十九1~15) 在这一段里,多半是神主动反对埃及的声明,但是并没有列出究竟是怎样的罪招来神的攻击。解答的线索,可以从以赛亚所强调埃及以尼罗河为基础的经济(5~10节)、埃及领导人自夸的智慧(11节),以及动词筹划的愚谋(11节,见下文)等看出。埃及是创世记十一1~9巴别的扩大版本:人类执意要满足自己的需要,靠自己的智慧来解决所有的问题,而不需要神。
1. 在神面前埃及毫无能力。乘驾快云:诗篇十八10~15是惟一同样描述神为乘云骑士的经文,那里描绘神从高处猛然扑下,拯救大卫脱离扫罗,将他置于宝座上。如今埃及对大卫王朝产生致命的威胁(见二十八14~15的注释),而神将快速行动。在祂面前,埃及必溃败无力。偶像(ʾelîlîm):「虚无之神」,不存在之物,参二8。战兢(nûaʿ):「迷惘」,即只要神一现身,他们便惊惶失措。消化:见十18。
2~4. 讲到社会的崩溃。这一幕涵盖了关系(2节)、事业(3ab节)、宗教(3cd节),和政府(4节)。社会分崩离析的概况,由埃及人攻击埃及人(2节)一语描述出来,这现象出现在家庭(2b节)、邻舍(2c节)、城市(2d节)中,而整个埃及又出现从前分裂的状况,分为上埃及与下埃及,南北针锋相对。神的作为让埃及所有的努力都落空:似乎没有一件事有果效(3ab节),而在这种光景之下,宗教特别兴旺(3cd节;一向便是如此)。政府退化成专制体系(4节),用集权手腕来对付社会崩溃的问题。这个预言的应验,可能是指边克依时代(主前715年),或是撒珥根的征服(参二十1~6),或西拿基立,或艾萨克哈顿(主前680年)、亚述巴尼帕(主前668年)、亚达薛西三世奥古斯(主前343年)等人的入侵埃及。但更重要的是,这里指出,社会问题根源于灵性问题:神必来审判(1节),祂会直接干预人间事(2~4节)。分裂(2节)和缺乏功效(3ab节)只是症状,不是病因。寻求宗教的那批人至少看出需要从灵性来解决,不过他们的解决办法,其实仍是真正问题的症候而已。面对分崩离析的状况,当劝说无效时,何不尝试用高压来使人就范(4节)?即或人不愿意作自己当作的事,也必将作神造他们时要他们作的事!不过,这仍是症状,不是病因:病因乃是他们与神的关系出了问题(1节)。
5~10. 描述经济的崩溃。尼罗河是埃及的经济基础,在这段中五次提到名字,四次用象征代表。尼罗河干涸(5~6节)表示全国经济崩溃。河床(5节)直译「一条河」,以不定式来强调,意为「那条河本身」。沟渠(和合:江河)……河水(6节)指灌溉系统,将尼罗河的水通到埃及所有的农地。河(7节)应当是「尼罗」:这个名字在同一节中出现三次,以强烈显示灾难的严重性。水的缺乏带来农产(所种的田)的欠收,接下来则是风蚀(吹去)。这里所提的钓鱼方式,钓……网(8节),在埃及的纪念碑上亦有同样的描述。尼罗河枯干,渔业随之垮掉,相关的制造业也受到牵连(9节)。编制麻线和纺织的技术,在埃及十分发达。织布工人(10节;和合:国柱)是将希伯来经文修改为 šeṯîṯehā,而不用 šaṯōṯeyhā,该字的意思是「柱子、根基」。这个字在别处并没有寓意性的用法,可是如果这里容许有这样的意思,便应当是指经济的枝柱,即投机的商人、企业家、老板。他们一失败,雇工肯定心必愁烦。这些问题若是病因,而非表面的症状,便都可以解决。但是症状并不是病因。圣经坚称,健全的经济背后,乃是正确的灵性(申八17~19;参:哈该书对通货膨胀的看法,一2~6)。
11~13. 继续讲政治的崩溃。这几节中智慧出现三次,「公侯」(政府内的公务人员)有两次译为官员,一次译为领袖(和合皆译为「首领」),而「参谋」的概念,名词与动词共出现三次。换言之,以赛亚是向「内阁」和行政长官说话。掌权的人皆愚昧(13节)、迷糊(NIV:头晕;14节)、不稳(14cd节)、无助(15节)。尽管这些领袖大言不惭,但是他们缺乏亮光(11节)、无法分辨(12节)、误入歧途(13节)。他们该怎么办?改变政府吗?但这亦只是治标不治本。这些首领为什么如此愚昧、不能分辨等?因为神与他们为敌(14节)。这个问题同样是灵性的问题。
琐安(11节)位于东北三角洲,在衣索匹亚王朝时,曾为埃及的首都。愚人(ʾewîlîm)是笨到极点的人,无法看出自己所作之事的危险(诗一○七17;箴一7,十21)。愚谋:√bāʿar一字的意思是像动物一般不会用头脑,缺乏真智慧或更高一层的智慧作引导(诗四十九20,七十三22)。这个字特别指「缺乏属灵的分辨力」,在此暗示他们无法看出神的作为,即无法辨明在国家、社会、经济等问题的背后,有属灵的原因。西拿基立入侵之时(主前701年),埃及惟一的一次采取支持行动,想要履行自己的诺言。埃及的军队在亚实突以北的伊勒特克遭亚述击溃。可是没出几天,西拿基立的大军就崩溃了,但完全不是由于人力(三十七36~37)。埃及和以赛亚时代的其它国家一样,有机会可以分辨历史背后的属灵状况。
14~15. 这首诗开始讲神临到埃及;如今祂正在领袖当中工作。头晕(和合:乖谬):ʿiwʿîm 一字只出现在这里,意思是迷惘或发抖。蹒跚(√ʿāwâ;和合:差错):改道,即一下往这边走,一下往那边走。这亦是神所降神圣审判的一个层面(王上二十二21~23;帖后二11)。头与尾、棕枝与芦苇:见九14~15。
埃及的医治(十九16~25) 神的敌意并非最后的结论。以赛亚在谈世界的问题时(1~15节),也提出了神的解决方案。他举出一系列五个到那日的声明。神在1~15节的行动,并不是对埃及最后的处置。到那日,祂想作的事会全部显明出来。
16~17. 第一,祂会令他们产生敬畏神的心。以赛亚预先看见了神所抡的手,亦即明显是出于神的作为,让人战兢惧怕,不知这位可畏的神所定的旨意为何。他们尚不清楚祂的计画,也不知道他们的敬畏便是智慧的开端(箴一7)。万军之上主将这个系列前后贯穿起来(16、18、20、25节;参4、12节)。
18. 讲到「一种言语、一位神」。这是那一日的第二个现象,其中的细节很难理解。五城究竟是指哪几座?为什么有一城(或许是「各个城」)称为灭亡城?65尽管这里很难了解,但是最重要的真理相当清楚:在敬畏神之后(16节),便会转向神,采用迦南的方言便是记号。以语言作为宗教的第一个记号,是以赛亚的特色(六5、7;参:雅一26,三2)。言:直译为「唇」,透过以赛亚书六5,再看回创世记十一1,当时「全地乃是一唇」。起誓加盟:他们的改变,外在的表现是语言,而内在亦十分真诚。
19~22. 从五座城开始的事,如今扩及全地,从地中到边界(19节)。真宗教有五个特色:第一,是祭坛(19节)。在边界上有一根柱,代表是神所住的地方(参:创二十八16~19),也显明祂的影响范围(创三十一51~52),及祂宣称属祂的地方(撒上十五12,另一个字,同样的思想)。但在境内的中央将有一座坛,是复合的地方(六6~7),也是记号和证据(20节),正如约书亚记中的坛,二十二10、23~27,证明住在坛所在之地的人,也是真正属神的百姓。
第二,祷告(20节)。百姓与神有沟通的关系。以赛亚的思想从约书亚记二十二章转到士师记三9(参:撒上十二10~11)。因为他们祷告,神也回应,因此危机解除,问题解决。第三,启示(21a节)。神会彰显祂自己(和合:必被人所认识)。真宗教不是人找神,而是人向神启示出来的真理作出回应。第四,敬拜(21b节)。用祭物和供物是公开的表达,而还愿则是私下的表态。真敬拜有两方面:首先,我们透过神所预备的恩典来到祂面前:即献祭的体制(参:来十12~22);接着,我们要向祂作出回应,誓言奉献自己(参:罗十二1~2),并且以恒久顺服来实践誓约。第五,神的保守与管教(22节)。神所爱的祂必管教(箴三12;来十二1~11);苦难是国度成员必经的一面,也是最后的入口(徒十四22);对神话语的接受,必须经过考验,才能证明为真实(路八10~15;帖前一6)。神的管教有目的,是在祂眷顾之下生活不可少的一部分,用意是要人归向上主,存悔改的心回头(参一26),以祷告来信靠祂,并接受祂的医治。
23. 描述齐心的敬拜。先是五个城市(18节),再是整个国境(19~22节),如今则是全世界。亚述危机的时期,是典型的世界历史。野心勃勃的帝国主义国家,亚述和埃及,在全世界造成紧张、分裂、不安,与痛苦。而世界权势在何处制造分散,按照启示而来的真宗教(参二2~4)则能带来合一。这第四则到那日的神谕,重点是百姓和谐相处的感受,以及其自由的表达。大道:即「高路」,高出地面的路,不会找不到。埃及人要与亚述人一同敬拜:这是他们合一的基础,也是使他们联合的原因。他们能互相接受,因为他们都为神所接纳(罗十四1~3)。
24~25. 再度强调「一个百姓、一个世界、一位神」。在第一个到那日(16节),埃及所感到的畏惧中,犹大也包括在内。这是合宜的,因为对神真正的认识,包含对属祂之民的认识与顺服(林前十四24~25)。但是归信的人立刻能得到神完全的接纳(我的……我的……我的),并且与其余属祂的人一起得到同样的地位。百姓、工作和产业等头衔,一向为以色列所专有(撒下三18;赛二十九22~23;诗二十八9)。出埃及之时,神曾在埃及划清界线,说:「容我的百姓去」(出五1),但如今埃及成了我的百姓!
基督教圣经 www.godcom.net
以赛亚书
以赛亚书第十九章
19:4 “残忍主”和“强暴王”指亚述王。主前671年,亚述王以撒哈顿攻陷了埃及。
19:13 “琐安”和“挪弗”是埃及重要城邑。
19:16-25 这里预言在弥赛亚时代,埃及人来朝拜耶和华,埃及、亚述、以色列这几个原本互相敌对的国家,能够和平共存。
19:18
“迦南的方言”:指希伯来话,可以指有许多埃及人转向敬拜耶和华,也可以指犹太人居住在埃及城邑。耶路撒冷陷敌后,许多犹太人逃亡埃及(耶44:1)。“灭亡城”:有抄本作“太阳城”,因希伯来文“灭亡”与“太阳”二字几乎一样。可能是指埃及的希里坡里城(Heliopolis,拜太阳神的中心,后为巴比伦王所毁〔耶43:12-13〕)。
19:19 预言埃及人会敬拜耶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