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未记第一章
第 1 章
祭礼
利 1 章 > 礼仪是一种束缚,还是引导我们朝向成圣之道?
1 章 \cs15 我们可能只把利未记这卷书当作旧约时代人们献祭礼仪的记录,因此提不起劲来读它。但是它里面的种种习俗,不但对那时的以色列人饶有意义,就是今天也帮助我们深入认识神的本性,意义同样深长。以牲畜献祭似乎已经过时,又惹人厌烦,但是在中东许多国家的宗教习俗中,仍用牲畜献祭。神使用献祭的方式,教导人学习信靠祂。人应当看到罪的严重性,献祭之人看见祭牲被杀,就意识到自己罪孽深重。现代社会轻看罪恶,忽略了赎罪的代价和悔改蒙赦免的重要。利未记之中的许多礼仪,虽然特为那个时代设立,目的却是要显明一位崇高圣洁、应当受人敬爱、顺服并敬拜的神。祂的律法与献祭,是要阐明人内心真正敬虔的意义。本书中各种礼仪,最能使以色列人在生活中仰望神。
利 1:1> 利未记的写作背景是──
1:1 出埃及记结束的时候,以色列人来到西奈山下,利未记即从这里开头。会幕已经造好(参出 35:1-40:38 ),神要教导百姓如何在那里敬拜。
利 1:1> 会幕是有形的,它最终要带领我们遇见无形的上帝……
1:1 帐幕之中,有一小部分叫作会幕。会幕里面又有圣所与至圣所,这两部分用幔子隔开,至圣所里有神的约柜。神在至圣所里向摩西显现。在出埃及记 33 章 7 节之中提到“会幕”,那是在帐幕造好之前摩西朝见神的地方。一般相信那会幕与这里所讲的会幕有同样的功用。
利 1:2> 牺牲和献祭有何分别?
1:2 利未记中告诉我们,牺牲和献祭可以交替使用。通常特指的牺牲品被称作祭:燔祭、素祭、平安祭等。人向神献祭,就是把祭物烧在祭坛上。在旧约时代,献祭是来到神面前,能与祂和好的惟一方法。不同形式的献祭有不同意义,因为每种祭祀都与特定的生活处境相关。颂赞神、敬拜神、感谢神,固然要献祭,而求祂赦罪、与祂相交,也一样要献祭。本书前七章讲到各式各样的献祭,以及献上的方法。
利 1:2> 为什么神特别看重献祭的事呢?
1:2 神吩咐百姓要敬拜祂,特别要重视献祭。因为旧约时代,神为百姓预备罪得赦免的方法就是献祭。自从创造天地以来,神清楚地说明,罪使人与祂隔绝,犯罪的必要死亡。因为“世人都犯了罪”(罗 3:23 ),所以神就规定人以献祭使罪得赦,并与祂恢复关系。神是一位慈爱怜悯的神,所以祂从起初就定意要到世上来,为所有的人死,代付赎价。到了所定的日子,神就派自己的儿子降世为人,作最后的牺牲为世人的罪而死。在此以前,神吩咐百姓杀牲畜作赎罪祭。
以牲畜献祭有两个目的:( 1 )牲畜象征性地代表罪人,因此为人的罪受刑。( 2 )牲畜的死表示一个生命已经献上,可以拯救另一个生命。在整个旧约时代,一直都如此行,收到教导百姓回转归神的功效。在新约时代,基督的死成为最后的献祭。祂一次就永远地担当了我们的罪刑,从此不再需要以牲畜来献祭了。现在人人都可以单单靠着相信耶稣,领受祂的赦罪,免去罪的刑罚。
利 1:3-4> 献燔祭的意义何在?它能除去人的罪吗?
1:3-4 第一项的祭是燔祭。犯了罪的人要牵一只没有残疾的牲畜(牛、羊之类)到祭司那里去。这牲畜是无瑕疵无残疾的,预表圣洁的神所要求的、那以后来到的真正的祭──耶稣基督──祂在道德与性情上都是完全的。献祭的人按手在牲畜的头上,表示完全承认这牲畜代替他牺牲。他宰杀这牲畜,祭司洒这祭牲的血,献祭者就象征性地将自己的罪归于它,于是他的罪便被除去(得赎)。末后(除了牲畜的血与皮之外)便将这祭物烧在祭坛上,预表献祭者把自己完全献给神。其实,神当然不仅要人献祭,祂也要人存悔改的态度。外表的行动──献祭,与内心的改变──悔改,必须相辅相成。不过,我们必须切记,无论是献祭,或是悔改,都不能真正除罪,惟独神能赦免人的罪;这是很重要的真理。幸而赦罪是出于神慈爱的本性。你有否来到祂面前,领受祂的赦罪呢?
利 1:3-17> 你应该怎样维系你与神之间的和谐关系?
1:3-17 百姓从献燔祭中得到什么教导?( 1 )由于神规定,要由圣洁的祭司献上完全的祭牲,人学会要敬畏圣洁的神。( 2 )人要绝对的顺服,完全顺从神的律法。( 3 )由于规定必须以贵重的牲畜献祭,也就显明犯罪要付重大代价,也表示人将自己恭恭敬敬地交托给神。
利 1:3-17> 本段经文为什么对每种祭牲,都作详尽的说明?
1:3-17 神每项规定都有祂的目的。祂从一开始就教导百姓,要建立全新的生活方式。神要洁净他们,使他们离弃在埃及沾染的诸般异教风俗,好能真心真意地敬拜祂。祂用严格的细则保守以色列人,以免他们故态复萌,回到旧的生活里去。并且,每一条律例都生动地描绘出罪的恶果,也显出神赦免罪人的大怜悯。
利 1:4-17> 其他宗教也献祭吗?以色列人与他们有何不同?
1:4-17 以色列人不是惟一以牲畜献祭的民族,还有许多别的宗教也这样做,以讨他们所拜之神的喜悦。有些习俗甚至杀人为祭,这是神严格禁止的。不过,以色列人以牲畜献祭的意义,与异教所做的迥然不同。他们献上牲畜,并不仅为止息神的震怒,也因为他们罪有应得,要有刑罚的代替物。献祭表明他们对神的信靠,显出对祂律法的顺从。最重要的是这种制度预表了神的羔羊(耶稣基督)将要来受死并一次到永远地胜过罪恶。
利 1:13> 他们所献“馨香的火祭”为神所悦纳;我有什么可蒙上帝悦纳的呢?
1:13 “馨香的火祭”亦作“主所喜爱的火祭”,是指神因百姓的态度而悦纳他们所献的祭。──《灵修版圣经注释》
利未记第一章
燔祭(一 1 ~ 17 )
耶和华拯救以色列人脱离为奴之家的埃及,在西奈山与选民立约后,要求他们建造会幕,目的是“我要在那里与你们相会,和你们说话。”(出二十九 42 )第二年正月初一日会幕立起,神荣光的云彩充满了会幕,象征神已临格(出四十章)。既然建会幕相会的日子已经临到了,以色列民和圣经读者期望神和人说话的应许亦将实现。
“耶和华从会幕中呼叫”( 1 ),利未记一开始就满足了选民这种期侍,讲论神人相交的真理。奉献是达成这个期待的重要途径,除了最先论述奉献而显示出其首要位置外,本书众多篇幅的讲解更说明奉献乃是与神相交不可缺少的行动表现。第一章所论述的燔祭也是奉献的总论。
.完全的动机( 2 )──燔祭也称为完全的祭(参申三十三 10 ;撒上七 9 ),因为象征信徒完全的奉献。切勿误以为利未记的奉献是诸多要求的律法主义,“若有人”说明奉献实乃毫不勉强的自由选择;“献供物”贴切点可翻译作“送手信礼物”,是亲友见面时所聊表的敬意,绝非诸多要求的苛索。
.完全的祭牲( 3 )──燔祭既为甘心乐意的礼物,重点不在乎价值,所以可按经济能力随意奉献牛、羊,甚至雀鸟;然而祭牲的质素却毫不苟且,必须是“没残疾”,表明并非以残余物品敷衍应酬神。
.完全的舍己( 3 、 6 )──按手象征奉献者委任祭牲为全权代表,祭牲不但需流血,更由奉献者亲手剥皮切块,表征完全舍己的奉献。
.完全可悦( 3 )──甘心乐意舍己的奉献绝不徒然,无论贵贱,都成馨香的火祭( 9 、 13 、 17 ),在耶和华面前蒙悦纳( 3 )。
默想 燔祭是完全献上的意思,你甘愿为主献上一切吗?──《新旧约辅读》
利未记 第一章 注释
1:1-6:7 献祭:耶和华应得的分
本书把献祭的事安排在起首,而有关献祭的律法又排列在执行献祭职务的祭司之先,表示献祭的重要性,因为献祭是祭司的主要任务,是
人与神沟通的桥梁,而且祭司也需要先为自己献祭才能承接圣职。五种祭中,燔祭、素祭、平安祭都是献与耶和华作为馨香火祭的食物。
1-17 燔祭
燔祭是人类最古的宗教礼仪。主要目的是为赎罪以致献祭者能蒙神悦纳。
「燔」字本指「上升之物」,它的特点就是整只祭牲都要烧在坛上作为馨香之祭上升给神。
1-2 引言
这接续出 40:34-38。
2「晓谕以色列人」:表明这些律法与所有百姓有关;普通百姓要明了他们的责任,正如祭司要正确地履行职务,二者同样重要。
「献供物」:藉此与神亲近,重点是人要付出代价。
3-17 礼仪及供物的种类
3-9, 11-13, 15-17 礼仪
献祭者须於事前宰杀牲畜、家禽,去皮及切块,而祭司则代行奉献、洒血及焚烧祭物。上坛的方向是在坛的南面,杀牲的地方是在坛的北
面( 11),倒灰的地方是在坛的东面(16),坛的西面对着会幕。
4「按手」:象徵献祭者完全认同祭牲为他的代替物。
5「血」:代表生命(17:11),因而能够赎罪。
9「馨香的火祭」:在任何的献祭中,凡把一部分供物烧在坛上的,都称为火祭;
「馨香」是拟人的说法,描写神接纳子民奉献的满足。
3, 10,
14提到供物的种类,这视乎献祭者的家境而定:富者可献牛犊 ,中等家庭可献羊,穷人则可献飞禽。
思想问题(第 1章)
旧约以色列人若要与神相交,必须献上燔祭。新约信徒该怎样与神相交?参罗 12:1;
利未记第一至二章
献祭是上帝的旨意(一 1-9 )
利未记开头七章有点像是‘献祭手册’,应用在(一)在旷野流浪期间的会幕,和(二)在大王建都耶路撒冷以及他儿子所罗门得偿大之愿,在其中建立‘上帝之家’时,在耶路撒冷圣殿中供应日常崇拜的祭司们使用。
我们始之以牲畜为祭(第一章)。古代以牲畜献祭作为崇拜一部分的不止以色列民族。在近东生活的民族,大都给他们的神只献上牲畜为祭。以牲畜为祭,作为崇拜的一种举动,人类大抵以为这是必要,有几个理由:
(一)人在众神之前感到无助。因此惟一的好办法便是抚慰它们,使它们保持温和。因它们可以很不负责任。
(二)众神有时可能慈祥,赐人战争得胜,国泰民安,五榖丰登,所以对它们‘致谢’是聪明的办法。
(三)人应当与他的众神‘保持接触’,或者,像我们今天可能说的,为他自己的利益,应当与它们‘联络’。
这一切动机引致人自己想出来的宗教行动。但是在利未记,整个献祭问题却用相反的方向处理。我们在此所得的印象是上帝引发了这些事。
(一)上帝呼召摩西,告诉他要对以色列人说什么话。这种说话的方法表示出圣经的信念,就如历代以色列的祭司们所表示的,献祭乃是上帝自己所要的,因为献祭与上帝自己的性格有关系。
(二)上帝从会幕中说话,而且只对摩西说话,再透过摩西对全以色列人说话。上帝在一个特殊地点与一个特殊时间说话。在旷野,在西乃与应许之地之间,上帝只对以色列人启示祂的心意与目的。上帝并未从天上向下呼喊,叫万族万民听。上帝对摩西说的话,乃是上帝之命令,摩西必须准备好去听。
这是圣经讲论神学真理时选用的生动描述。如果我们用今日的术语来写这一切,我们便是论及摩西在意识中所知的上帝‘预知的恩典’( prevenient
grace )。但是圣经形像化的语言远比我们现代的心理学术用语为佳。因为圣经的形像描述,今日对黑种非洲人说话,正如从前对生活在莎士比亚时代的伦敦人说话一样。
摩西要把上帝的话传给以色列。以色列是希伯来人的祖先雅各的新名字,他花了整整一夜,为上帝对他生命的计划进行苦之后,才接受这新名字(创卅二 22-32 )。利未记中的上帝之话语单单藉恩典临及上帝从埃及拯救出来的百姓,但那些实在要拒绝上帝、经常轻视上帝所赐的约的民族却得不到。无怪乎他们要一周又一周地被提醒,去觉知他们的任意妄为,偏行己路,以便他们完全靠赖恩典。
利未记开头的话表达出一个很奇特的事实──永生的上帝实际上是对一个很小地方的小人物,启示祂拯救的大计之若干要素。利未记的亚兰语本(亚兰语是耶稣用的语言)的作者们默想这一点,便宣告说:‘耶和华的话呼召摩西’。这亚兰语本在会堂中对崇拜者宣读(在它与原本的希伯来语协音之后),好叫平信徒更能领悟。这一来,这称为他尔根( Targum )的版本便设法保存上帝对摩西命令之‘活泼性’的奥秘,这奥秘来自永生上帝的内心。
希伯来人基本上是农业民族。他们的财产大部分是牛、羊、五榖。这就是他们在献祭物感谢耶和华时要拿这些作供物之故。如果他们所献的是牲畜,那牲畜便要没有残疾,完美,不像屠场所丢弃那样。‘我不肯用白得之物作燔祭,献给耶和华我的上帝’(撒下廿四 24 )。这就是此地所暗指的原则,上帝要的祭是 各耳板 ( Qorban 我们在可七 11 找到这个字)。它的意思是分别为圣献给上帝的礼物,因此,实际上就是为了感谢上帝对人类的慈爱而甘心乐意献上的祭。
如何献祭(一 1-9 )(续)
(一)献祭当在上帝所选的特殊地点举行。不是随处可行。在那时候是在会幕门口。出埃及记廿六章提及会幕的建造与程序。在那里所叙述的会幕是一座华丽堂煌而又设备完善的建筑物。不过在卅三章七至十一节另有关于会幕的传统。那里所描述的并不是出埃及记前些章所叙述的华贵而又有其装备的会幕,却是一个质朴无华的帐,像今日纳吉( Negev ,南以色列)的沙漠阿拉伯人所住的东西。尤有进者,在这段落中,上帝的帐幕与一般的以色列人住宿的朴素帐幕并没有多大分别。因为上帝清楚地分享以色列人在旷野流浪的生活与命运。在对会幕两个传统叙述之间的重要差异乃是:在会幕中‘耶和华与摩西面对面说话,好像人与朋友说话一般’(出卅三 11 )。这两个传统终于在出埃及记四十章卅四节交织了,在那里我们得知,当百姓依照上帝的命令走了一天的路,然后住下立他们的帐幕时,上帝也照样行了。上帝亲自临格,在以色列人中行走。又当他们扎营的时候,祂常常透过摩西对他们说话。在会幕 那里 ,上帝与以色列人同在,常常有特殊意义。如果他们要到 那里 献祭,上帝所悦纳的不是那 \cs9 祭品 ,而是那 献祭者 。上帝显然并不想要,也不需要 牲畜 作礼物。祂所想要的乃是感恩的 百姓 !
(二) 献祭者 要按手在牲畜的头上。藉此他自己与它认同,犹如他在说,‘当这公牛在火中上升时,那献上的祭品是我而不是别的。’因而他是在说:‘我献上 我自己 给上帝。’
(三)接祭司要把公牛的血洒在坛的四周。然后他把尸骸切开,全部放在火焰中作为牺牲的祭。这种祭称为咢拉( 'olah ),那就是在烟火中‘上升’到上帝那里去。在肛门附近的脏腑与腿,自然是先要把排泄物洗净。祭司对平民百姓解释这样的祭将蒙上帝悦纳,乃是藉告诉他们,上帝会喜爱由之而来的气味。保罗在以弗所书五章二节应用了这样描写的神学行动。
到那里去寻找上帝呢?
许多人会说,随处都找到上帝。这当然是自明之理。但是那位我们惟有读圣经才认识的圣经中的上帝却不是那样。打从摩西发现上帝不是从蔚蓝的天空对他说话,却是从一个特殊的,火的荆棘(出三章),有如在痛苦中对他说话时,我们便知道上帝选择祂决定与人相遇的地点。因此以赛亚书十五章六节说:‘当趁耶和华可寻找的 时候 (或 之处 ──希伯来文可以两解)寻找祂。’
这就是为什么基督徒告诉他的邻舍,他比较可能在教堂中与上帝相遇,多于在高尔夫球场上。再者,上帝最后启示自己当然是在一个人,而且只在一个人。保罗把它简单地说,‘上帝在基督里……’(林后五 19 )。
按照利未记,寻找上帝在当时最主要的是在这献祭之处。献祭的意思是痛苦。被宰的牲畜在坛上必然受痛苦。但是如果献祭者本身与祭牲认同,他便要了解,他经过受苦才获得赦免。(这真理以后各章详论。)奇怪的是在旧约中关于谁去宰那在坛上的牲畜却未一致。在以西结书四十四章十一节,这是未来的蓝图,是利未人要作的。但是历代志下廿九章廿二至廿四节(一卷很晚的书)宣告这是祭司的本分。然而,我们在利未记这里所发现的律法则终归是有效的。直到主后七十年,当罗马人拆毁耶路撒冷和其中的圣殿时,也就是耶稣与保罗的年代,行这事的却是平信徒。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以后在利未记十七章十一节,我们读到‘因血里有生命’。在利未记区区二十七章中,‘血’字一共出现八十五次。血特别被视为神圣。所以流这有生命的圣物的血对赦罪及使人与上帝和好都灵验,那就是说它有效!当我们进深一步,我们便明白这引语所含深刻的神学意义。
各种祭(一 10- 二 8 )
无论所选的牲畜是绵羊或山羊,斑鸠或雏鸽,献祭的程序都是同样的。在肉未焚烧之先,总是要把血放完。对于鸟,脏腑范围太小,祭司的手指头不能榨取干净然后洗净,因此就索性把那部分丢掉。注意:上帝并不期望普通的以色列人献上他们所不能负担的。雏鸽在人们的家庭附近常常很多。所以没有财产的人总是可以捉来,献上一只经常偷吃他榖类的讨厌东西。就是这种人所讨厌的东西也很蒙上帝悦纳。上帝所重视的显然不是人的礼物,而是他的居心,他的意愿。
必须用雄性的牲畜。这并不是因为雌的有什么不如雄的,却是因为雄的也代表雌的和幼的。事实上雄的总括全家。在旧约,常常是以家庭为单位而不是以个人为单位,不只人类是这样,那些不为个人而为家庭而死的牲畜也是一样。
更有一个象征要注意。祭司要把牲畜宰于坛的北边,‘在耶和华面前’,那就是说,作为一个宗教行动,而不像屠夫只是把肉切成块子供他的商店用。诗篇四十八篇二节和以西结书一章四节都表示:虽然上帝活在天上──而且,‘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祂居住的’(王上八 27 )──然而当祂进入耶路撒冷和圣所时,祂是从北边进入的。
那末,我们在这第一章关于献祭的问题上,初次瞥见上帝的心意;但是当我们往前去时,还有许多许多关于献祭的事将要学习。
就在以色列人定居迦南的城市和乡村,而且建造起耶路撒冷城之后,大多数人仍然不像今天西方的经济制度,却依然靠土地过活。因此,如果敌人要进入那空旷的村庄,农夫牧人便都逃离他们那简朴的农舍,到最近的城市去避难。创世记四章关于该隐亚伯的故事显示出,畜牧与农耕传统上是近东人的两大主要职业。因此,那些农夫和那些种植而不畜牧的人,与那些牧羊人和放牛者,都有同样的权利和机会去对上帝表示感恩。直到今天,各地的教会都注意五榖收割,在他们一年一度的收获感恩崇拜中,会众都很感津津有味。这就连在大城市的教会也一样。在教会里,只要我们眼见一袋榖物或一罐豆类便足以唤醒我们,上帝从土地给我们食物,并不是人类自己创造的。
第二章第一节说及‘素祭’好像是一种可以分别献上的东西。但是也可以与牲畜祭同献,有如我们在第七章所见的情形。而且,正如我们今天所吃的加工食物一样,要把麦制成的细面拿给祭司;那就是说,它乃是人用力去工作过的,花了人的时间,流过人的汗之后的榖类。因此它代表(一)上帝起初所创造的,和(二)人用上帝的恩赐所造成的。
橄榄油加在祭品上,使它成饼,易于处理,加上昂贵的乳香,使它全然成了一个高贵的‘祭’。它如今果真是个祭,而不是献祭者不费分文的东西。而且,献祭者虽是一个普通人,他要参与全部的活动,因为要他去作全部的事前准备。
第二节‘亚伦子孙作祭司的’一语指亚伦的后裔。亚伦是摩西的兄弟。历代以来,人们都相信祭司的传统来自亚伦。因此不是亚伦的后裔便不能当祭司。我们在第一章看到,献祭者按手在牲畜的头上,这样便把他自己与它认同。我们在这里知道,祭司可以替‘百姓’作这事,并且是他的责任。这样,祭司便是一种中间人,代表人类亲近上帝。
提醒上帝(二 9-16 )
祭司烧的那部分称为‘作为记念的’( 9 节),或者‘作为提醒的’更好。当这祭在火烟中上升到上帝那里时,它 提醒 上帝,当祂 立约 使以色列作祂自己的产业时,祂应许照顾祂所爱的,就是我们在出埃及记十九章五节所见的应许。
但是祭司也要生活,因为他的工作是全时间的,所以他从火焰中取出祭品的部分作为他正当的工资。事实上,这规矩是从‘耶和华的话’来的。祭司要收受祭物中 至圣的部分 ,其所以为圣,是因为它现在已经分别为圣,归给圣洁的上帝。
在这些经节中为什么提及酵和蜜呢?我们记得,在逾越节,当以色列人从埃及出来时,百姓如何被禁吃有酵的饼(出十二 8 )。因此,现在用无酵饼便提醒以色列人上帝的恩典与怜悯。因为以色列人在摩西领导之下逃出法老的权力,完全是上帝的作为。关于蜜呢?这是像酵母一样能发酵的另一种食物。以色列人相信,发酵提醒我们生活上罪的狡狯蔓延之力。耶稣在马太福音十三章卅三节论及这情形。如果不完全把它焚烧的话,则酵与蜜可能包含在祭物里面。这意指上帝连那被罪所渗透了的人所献的祭也乐于收纳。
至于盐,这是以色列人用以取代酵的。酵使东西腐坏而盐使东西洁净。我们记得以利沙如何用盐洁净水源(王下二 20-22 )。因此用盐便提醒以色列人要守他们在圣约中的本分,换句话说,是要保持新鲜。耶稣说,盐正是祂的门徒被召在世上要作的(太五 13 )。太多人忽略了旧约为新约的钥匙,而以为‘地上的盐’乃是世人的精英!
初熟之果是春天所热切盼望的,因而比其后的果子或收成更有价值。在严冬与悠长的春天之后,新出的胡萝卜,初结的麦捆诚然十分宝贵。但是人不要因此贪婪地把它吃光。人在整个冬天吃过了贮藏的食物之后,把这些宝贵而又有价值的初熟之果,连同它一切营养价值带到耶和华面前。在以色列中的个人尚未成熟到能以领悟上帝为他们成就的一切之前,先对上帝表示个人对祂拯救以色列族的恩典之感激,是最好的礼物。
直至今日,太平洋岛的有心人对他们的牧师或神父致送初熟的番薯,面包树初熟的果,初熟的蕃茄,作为他们未来对教会捐献的象征。他们这样行,把初熟之果不只给一个牧师或神父,实际上都是给上主为作祂切慈爱的感谢祭。──《每日研经丛书》
利未记注释 壹·献祭的种类(一l~六7)
—.燔祭(一)
出埃及记结束的时候,以色列人来到西奈山下,利未记即从这里开头。会幕已经造好(参出三五1~四O38),神要教导百姓如何在那里敬拜。利未记一开始,就是耶和华从会幕中呼叫摩西,向他说话。正如我们在书首引述邦纳的话说,没有别的书卷“比利未记包含更多神亲口说的话”,表示我们应“带着极大的兴趣,并专心一致地研读这书”。在这书的开头,耶和华规定了五种献祭的条例,那就是燔祭、素祭、平安祭、赎罪祭和赎愆祭。首三种献祭称为馨香祭,后两种称为赎罪祭。首三种献祭是甘心的,而后两种却是必须的。
神对以色列人所说的第一段信息就是,他们应从牲畜中——从牛群和羊群中——取供物献给耶和华。在旧约时代,神为百姓预备罪得赦免的方法就是献祭。献祭是来到神面前,能与他和好的惟一方法。不同形式的献祭有不同意义,因为每种祭祀都与特定的生活处境相关。献祭表明他们对神的信靠,显出对他律法的顺从。最重要的是这种制度预表了神的羔羊(耶稣基督)将要来受死并一次到永远地胜过罪恶。
以牲畜献祭有两个目的:(1)牲畜象征性地代表罪人,因此为人的罪受刑。(2)牲畜的死表示一个生命已经献上,可以拯救另一个生命。在整个旧约时代,一直都如此行,收到教导百姓回转归神的功效。在新约时代,基督的死成为最后的献祭。他一次就永远地担当了我们的罪刑,从此不再需要以牲畜来献祭了。现在人人都可以单单靠着相信耶稣,领受他的赦罪,免去罪的刑罚。
本章谈及燔祭。燔祭有三种等级,视乎献祭者能负担得起哪一种:⑴牛群中的公牛(3节;比较5节),是没有残疾的;⑵羊群中的绵羊或山羊(l节),是没有残疾的公羊;⑶斑鸠或是雏鸽(14节)。这些都是生性纯良的动物;野性的动物不能献在耶和华的祭坛上。献给神的祭物必须是“没有残疾的”,神配得接受最宝贵的供献。
白彼得认为公牛代表我们的主是有耐性、孜孜不倦的工人;在他完美事奉的一生和完全献祭的死亡中,全都遵行父神的旨意。绵羊代表我们的主是温纯谦卑的,他毫无反抗,甘心顺服神的旨意。山羊代表基督是我们的替罪者。斑鸠表示他是属天的,也是忧伤之子(忧伤的鸽子)。
看啊!那毫无缺点的牺牲者死去。
他在十字架上是我的保证人;
神的羔羊,作了牺牲的祭品。
他为我牺牲自己的生命!
献祭者的职责:他要把供物带到会幕门口,在铜祭坛附近(3节);他要按手在祭牲的头上(4节)(或作:“他好象倚赖祭牲而把手放在它的头上”);他把公牛(5节)或绵羊或山羊(11节)宰了;那人要剥去祭牲的皮,再切成块子(6,12节);他用水把脏腑与腿洗净(9,13节)。在第3节,“出于他自己的自由意愿”一句,有译作“蒙悦纳”(和合本取后者)。请留意第4节。
祭司的职责:他们把祭牲的血洒在坛的周围(5,11节);他们把火和柴……放在坛上(7节),然后把祭牲的各部分摆放在柴上(8,12节)。祭牲的各部分要全然烧在坛上,皮除外(13节;七8);至于鸟,祭司要把它的头揪下来,把血挤出,流在坛的旁边,把鸟的嗉子(食管)和赃物丢在坛的东边,把鸟撕开,但不必切成块子,然后烧在坛上。这里焚烧一字跟焚香的用字相同;谈及赎罪祭时用字却有所不同。
祭物的分配:所有烧在坛上的都归给神;皮却归给祭司(七8);献祭者在燔祭上不能分得任何部分。
献燔祭的人是表达他对耶和华完全的奉献。我们从其它经文知道,燔祭在许多不同的场合里都献上(详情参考《圣经辞典》)。在预表上,燔祭象征基督无瑕疵地献上给神。在各各他山的祭坛上,神的羔羊完全烧在神的公平之火上。侯美娜的诗歌正捕捉这种精神:
我曾来到祭坛,
见证羔羊为我,
完全烧成灰烬;
并看见它的香气,
升上高处。
父啊,蒙你所税纳。
利未记注释 1:2
献 供 物: “ 供 物 ” 这 个 名 词 ( 希 伯 来 文 corban) 与 意 为 “ 亲 近 ” 的 动 词 有
关。 从 这 个 意 义 上 而 言, 供 物 就 是 以 色 列 信 徒 为 了 亲 近 神、 与 神 相 交 和 蒙 神 赐 福 而 带 到 神 面 前 的
礼 物 ( 比 较 诗 73:28) 。
1. 1~ 7 章 中 描 述 了 5 种 不 同 的 祭: 燔 祭 (1:3~ 17) 、 素 祭 (2:1~ 16) 、 平 安 祭 (3:1~ 17) 、 赎 罪 祭 (4 章 ) 和 赎 愆 祭 (5:14~ 6:7 ; 7:1~
7) 。
2. 人 向 神 献 供 物 的 目 的
是 为 了 表 达 自 己 对 神 的 感 恩 和 信 靠 之 心, 更 新 与 神 的 关 系, 坚 定 对 神 的 委 身 或 者 为 罪 祈 求 赦 免。
实 际 上, 供 物 就 是 “ 律 法 明 文 规 定 ” 的 祷 告 ( 比 较 诗 116:17 ;
何 14:2 ; 来 13:15) 。
3. 在 很 多 情 况 下, 人 献
供 物 时 都 要 用 到 祭 牲, 也 就 是 说, 必 有 动 物 要 为 此 被 杀 ( 参 9:8 注 ) 。
4. 这 些 供 物 启 示 以 色 列
人 以 下 一 些 真 理: (1) 人 人 都 有 罪, 罪 的 结 局 就 是 死; (2) 若 不 流 血 罪 就 不 得 赦 免 (17:11 ;来 9:22) ; (3) 必 须 借 着 替 代 之 物 罪 才 能 得 赦 (4 节; 17:11) ; (4) 人 类
生 活 必 须 以 神 的 圣 洁 为 指 导 原 则 ( 比 较 10:3) ; (5) 神 期 望 恩 待 和 赦 免 人, 并 且 与 人 相 交 ( 出 34:6~ 7) 。
5. 只 有 当 人 真 心 悔 改 并
且 忠 诚 地 行 在 神 的 美 善 和 公 义 之 中 时, 人 所 献 的 供 物 才 能 蒙 神 悦 纳 (23:27~29 ;赛 1:11~ 17 ;弥 6:6~
8) 。
1:3
燔 祭: 燔
祭 在 希 伯 来 原 文 中 指 “ 上 升 到 神 面 前 ” 的 祭。 燔 祭 的 全 部 都 要 被 烧 在 坛 上。 它 表 明 真 正 的 敬 拜 必 须 以 完 全 的 奉 献 为 基 础。 同 时,
燔 祭 中 还 包 含 赦 罪 的 成 份 (4 节 ) ,
借 以 强 调 人 必 须 首 先 从 罪 中 得 到 洁 净, 然 后 才 能 把 自 己 奉 献 给 神 ( 比
较 太 5:23~ 24) 。 希 伯 来 书 的 作 者 指 出 主 耶 稣 是 燔 祭 的 最 终 应 验 ( 来 10:5~ 10) 。
1:4
按 手: 以 色 列 人 献 祭 时 按 手 在 祭 牲 头 上 的 仪 式 表 明 他 们 与 祭 牲 认 同, 而 祭 牲 则 代 替 他 们 被 献 上, 代 赎
观 念 从 中 得 到 了 明 确 体 现 ( 比 较 16:21~22 ; 24:14) 。
当 祭 牲 被 宰 杀 时, 献 祭 的 人 好 像 也 与 祭 牲 一 同 死 了, 然 而 仍 然 活 着 来 事 奉 神。 基 督 徒 也 是 这 样 把
自 己 交 托 给 基 督, 在 他 的 死 上 与 他 联 合 ( 罗 6:3~11 ;比 较 林 后 5:21 ;来 9:14) 。
从 此, 他 们 就 要 如 同 从 死 里 复 活 一 样 活 着, 把 自 己 当 作 活 祭 献 给 神 ( 罗 12:1 ; 来 13:15) 。
1:5
宰 公 牛: 参 9:8 注。
1:9
献 与 耶 和 华 为 馨 香 的
火 祭: 神
悦 纳 人 凭 着 信 服 之 心 所 献 的 祭。 保 罗 也 把 基 督 的 献 祭 ( 弗 5:2) 和 信 徒 的 好 行 为 ( 腓 4:18 ;
比 较 来 13:16) 比 作 蒙 神 悦 纳 的 馨 香 的 祭。
利 未 记
注释
一 1 至七 38 献祭的条例
一 1-2 引言
利未记所给予的献祭指示,以圣经中的故事为背景。这些指引由神主动赐下,赐给那在出埃及时已经历神救赎之恩的民族。献祭并非人类藉以安抚神明,取得救恩,或换取恩宠的方法。献祭是为了保持神与人的关系,这关系已借着神救赎的行动而建立,而献祭是提供一个处理罪和恢复相交的方法。其中所教导的,跟人类对献祭的直觉看法一致──取得饶恕和恢复相交并不是廉价的。
「献供物」(「各耳板」)一词常用来指人带到神面前的礼物和祭物(比较可七 11 )。供献包括以下所列的各种祭。此处一开始就说明献祭的牲畜必须是饲养的牛或羊,即野生动物不被接受。这要求的原因可能有两个。首先,野生动物并不属于任何人,因此不像家里饲养的牛羊一样,可以代表献祭的人。其次,只有献上家畜,才会使献祭者付出实际的代价。正如戴维的看法,白白得来的东西就算不得祭物(撒下二十四 24 )。另一方面,我们发觉那些十分贫困的人,也可以献上一只雀鸟。因此,献祭的功效也并非主要在乎祭物的价值。
「你们中间若有人献供物」这句话的意义并不明确,因为经文没有指出一般以色列家庭多久献祭一次,而且他们是自愿献祭的(最少头 3 项献祭是如此)。在某些情况下,赎罪祭和赎愆祭是强制性的,但燔祭、素祭和平安祭通常是自愿的,每当献祭者想献这些祭,他便可以去做。因此,明显地祭物的物质价值,并非神的主要关注点,祂关注的是敬拜者的动机。
旧约本身在许多地方都加强这概念,而耶稣后来更强调这一点。虽然是神主动指示以色列人如何把祭物献给祂,但祂在与以色列人的关系中,正寻找一些更重要的东西,尤其是出埃及时,在圣约之律法中已定下的道德生活、顺服神和公平社会等素质,这些要求在会幕建立前,在利未记所给予的献祭指示之下已定下了(参撒上十五 22 ;诗五十 13 ;何六 6 ;摩五 21-24 ;太五 23 及以下;可十二 33 )。因此,我们应按该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整个圣经启示来看利未记。
以下的指示,是神借着摩西赐给所有以色列人的。这指出了首 7 章经文的另一个特点。关乎献祭的指示,首先是为了敬拜者本身的利益,而敬拜者就是一般平民百姓。他们是把牲畜带来作祭物的人,他们宰杀牲畜,接受罪得赎的话语,并恢复与神相交。这是一章 1 节至六章 7 节的焦点,跟着是一个比较短的段落,其中再次列出相同的献祭,但重点却在祭司的职责和利益;祭司会从不同的祭物中取得某些部分,作为主要的生计(六 8 至七 38 )。
一 3-17 燔祭
在一系列的献祭中,以燔祭领先,大概因为燔祭是最普遍的。民数记二十八章指示祭司每天早晚都要献燔祭。那是一种最完全的献祭,在过程中牲畜要全然烧毁(除了给予祭司的皮,七 8 )。在别的献祭中,祭牲某部分的肉可留给祭司或敬拜者或两者去食用。
「燔祭」(‘ ōlâ )一名意思大概是「那上升的」,即整个供献会在烟雾中「上升」至耶和华那里。祭牲必须是「没有残疾的公牛」。雄性牲畜有较大的献祭价值,虽然实际上牠们是较为可以牺牲或放弃的,因为负责产奶和繁殖的是雌性。牲畜必须是没有瑕疵的。惟有最好的才配得献上给神。因此,献祭是在乎价值与品质,纵然那是相对于敬拜者的环境而言。献上品质差的牲畜,是对神无礼,那并不是因为神非要这些牲畜不可,而是因为敬拜者的心态──漠不关心及对神缺乏感恩或委身,好像祂不配得更好的礼物一样。这正是玛拉基所指责的情况(玛一 6-14 )。
燔祭的指引分为 3 部分,分牛(牛群, 3-9 节)、绵羊或山羊(羊群, 10-13 节)和鸟( 14-17 节)。然而,每一部分都以完全相同的句子来结束,描述那供献为「献与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这再强调在神眼中,祭物的物质价值并不是主要的考虑。祂对穷人的雀鸟和富人的公牛同样悦纳。许多昂贵的祭牲,也不会增加牠们对神的真正价值。祂悦纳人的献祭,并不看所献之多寡,而看献祭者是否存着顺服的心(参弥六 6-8 ;何五 6 )。
敬拜者要把牲畜带到「会幕门口」。这是在会幕内之院子的西端,约柜和其它用以供奉的家具都放在那里,那里并且有神的同在,门口大概指「会幕」以外,院子里的任何地方,在大祭坛附近。敬拜者会把他的祭牲交给祭司,然后有一个宣告他的献祭蒙耶和华悦纳的仪式。献祭者要「按手在燔祭牲的头上」( 4 节)。那并非只是轻拍一下,而是认真地按下去或伏下去。圣经没有说这动作有否伴随着任何说话。献祭者可能会认罪如(五 5 和十六 21 所要求的),或从 4 节下看来,会有要求赎罪的祷告。又或许敬拜者在这时会向祭司和其它在场的人,说出他献祭的原因,如我们在诗篇中某些章节所见的(例如诗一一六)。
圣经没有说明这动作的意义。根据上下文和其它有解释这动作的情况来看,这按手可能有双重意义。首先,那可能是表明牲畜由谁拥有和代表谁。我们要记得会幕必定是一个颇为嘈杂和混乱的地方,其中有许多牲畜和敬拜者混杂在一起。当敬拜者,并可能还有他全家人,最后得到祭司注意时,他们要清楚指出他们要献上甚么牲畜,和为何献上。按手在牲畜头上就是说:「这是我们的牲畜,我们为了自己特别的原因而献上──为罪得赦,或为感恩,或献身。我们要求得着这祭牲所带来的好处和祝福,并祈求牠蒙悦纳。」
其次,第 4 节说:「燔祭便蒙悦纳,为他赎罪」,似乎按手在祭牲头上,有代表和代替的成分,即牲畜是作为敬拜者的替身而献上的。他要把自己的罪按在祭牲头上,以致祭牲之死可以把罪从敬拜者身上清除。祭牲会背负那人的罪,并代替他而死。这样,祭牲便是为他赎罪。这意义在全国之赎罪日的礼仪中清楚表明,那时众民的罪会归到其中一只山羊头上。在那情况下,人不会宰杀那羊,却会把牠赶走,以「带走」以色列民的罪(利十六 20-22 )。
按手和宣告蒙悦纳的仪式后,余下的程序便由献祭者和负责的祭司分担。献祭者要负责多半的工作。他要把牲畜宰杀( 5 节),把牠的血放尽;并剥去牠的皮( 6 节,然后把皮交给祭司,七 8 );把祭牲切成块子( 6 节);并把污秽的部分洗净( 9 节)(污秽的部分即有泥或排泄物的部分),以致祭司把尸体取过来时不会被沾污。祭司要负责奉上血,把血洒在坛的周围。正如利未记后来所解释的,这做法是把祭牲的生命献给神,因为血代表生命,一个现已藉死亡而献上的生命(十七 10-12 )。最后,祭司要从敬拜者手上,把已切成块子的祭牲取过来,摆放在祭坛上;敬拜者及其家人要看着祭牲焚烧,直至全都烧尽。
敬拜者与祭司整个行动,就是使祭牲「献与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这句子表达了实际的意思,就是烟和伴随着的香气一起上升,但此句子当然也有象征的意义。此处采取了拟人的手法(即以人类的用语来描写神的反应,好像香气真的使祂愉快喜悦),但其要点是神学性的。献祭取悦了神,因而达到期望的目的,那就是赎罪( 4 节)。
「赎罪」( kipper )是涉及血之礼仪的主要重点参(十七 11 )。此「赎罪」可以有两种意义。它可指「抹干净、洁净和净化」,也可指「付上赎价」,以致惩罚得以避免,或重刑得以减轻〔例如出二十一 30 ;代下二十九 24 ;箴六 35 ;民三十五 31-33 (反面的)〕。在赎罪祭弹血的仪式中,所包含的似是第一个意思,藉这礼仪,圣所中某些部分和其中的陈设,都得以除去污秽,得着洁净(四章)。在某些情况下,赎罪祭和燔祭会为了洁净的代赎而一并献上(十四 19 及以下)。但在燔祭中,主要包含的意义似乎是赎罪。它有避开或减少神之愤怒的效果,以致敬拜者毋须为自己的罪而受罚。好几个旧约的例子都支持这解释,因在例子中,燔祭能有效地转离或安抚神的愤怒(创八 21 ;士十三 23 ;撒上七 9 ;撒下二十四 25 ;代下二十九 7-8 ;伯一 5 ,四十二 8 )。
我们必须视燔祭的主要目的为赎罪,虽然明显地,献燔祭也和其它表达人对神有关,尤其是为了某些祝福或释放而感恩的响应,和一些表示顺服的许愿。有时诗篇提及献燔祭时,焦点就在于此(例如诗五十 8-15 ,六十六 13-15 )。然而,诗人十分明白,只有基于神先前的恩典和赦罪,人才得以献上感恩和表示顺服。
利未记
利未记第一章
1:1 《出埃及记》最后所记的会幕,现在正式启用。祭司已经膏立,会幕落成的祭也已举行(出40:13-33)。耶和华神在会幕充满荣光的帐幕中召见摩西,把百姓献祭的条例告诉他。
摩西依照神的吩咐,把神赐的律法教导百姓。献祭为敬拜仪式的一部分,必须按严格的规定来进行,以防渗入迷信、神秘色彩或者错误的教训,违反神的旨意,破坏神人间完美的关系。
献祭用的“供物”,原文为“qorban”,意思是“携近”圣坛的东西,包括一切献给神的礼物;献祭因此是人就近神的途径。其次,所献的供物,不论为牛羊或鸽子,必须是奉献的人特别付上过代价,能充分代表他自己献在神面前。更重要的是,献祭表征人对神的顺服(撒上15:22),和对神对人恒久的爱(何6:6;可12:33)。重要的是这表征而非祭物本身。圣经严厉谴责误把创造并拥有万物的天父当作喜欢吃肉喝血的神。神所喜悦的是人对神从心灵深处发出的感谢的祭(诗50:7-15)。《希伯来书》勉励信徒,应靠着耶稣基督,常以颂赞神救赎保守的大能为祭,是信徒见证神的具体表现;同时还应记得行善和捐输(来13:15-16)。这才是神所悦纳的祭。
本节到7:36包括1,献祭的人应守的条例(1:1-6:7)和2,祭司献祭应注意的事项(6:8-7:36)。两者记述燔祭、素祭、平安祭、赎罪祭和赎愆祭等五祭的次序一样,只不过在对祭司的训示中,把平安祭从第三位放到五祭之末。这种有次序的记述当然是为了方便记忆,但从写作体裁上看,《利未记》是一本祭司手册。
1:2 从“若有人献供物”一语,可以明白神所定的献祭是自愿而非强迫,是个人而非群体的行动。群体的祭要到“赎罪日”大祭和节期的祭祀礼中才提出(16:1-34;23:1-32)。百姓为了感恩,重新奉献自己,重申与神的亲密关系;或者求神宽恕己罪,个别到会幕坛前献祭。发自内心至诚的献祭才为神所悦纳(太5:23-24)。
以色列人因着献祭,可以时常来到他们生活与敬拜的中心,与会幕保持接触。百姓要献祭,一律不得禁止,就象今天一切带着痛悔的心,凭信心来到主基督面前的人,祂都接纳一样(约6:37)。
本节只说献供物,没有作解释,可能因为以色列人都知道祭祀的意义,不必加注脚。在西奈山颁布律法和献祭条例之前,古代的人如亚伯、该隐(创4:3-4)、挪亚(创8:20)、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创12:7;13:4,18;26:25;33:20;35:1-7)都知道应向神献供物;现在的条例只是历代沿用的崇拜方式的扩充和确立。一个在个人生活上没有体验到神的同在的人,无法与神建立真正的交通(参来11:6)。
1:3 本节到9节讲燔祭,所献供物必须是没有残疾的公牛,是献祭的人从自养的牛群中拣选的。自养的牛与野牛不同,因为献的人为了养牛付出过时间、劳力与心血。指定用公牛虽可解释为父系氏族社会重男观念的结果,代表力量与地位,可能还有更实际的意思。在牲畜就是财产与生财工具的社会中,母牛为长期繁殖所必需,又可供给牛乳,价值大过公牛。
公牛须无残疾,是神对祭物也是对祭司的要求(利21:17-23;22:18-25)。完美的才可代赎有罪与不完全的人。无过犯无罪的主基督在十字架上付出祂的生命,以此最高的代价来救赎犯罪堕落的人,也是神大爱的最高彰显。
公牛要全烧在坛上,表示献祭的人毫无保留的完全奉献,“燔祭”的原文有“上升”的意思,象征敬拜与祷告随着馨香上达天父(9节)。
献祭完全自愿。献燔祭的坛设在会幕的进口处,坛上的火永不止熄(6:13)。在会幕中,每天早晚为全以色列民献上羔羊各一只为燔祭(出29:38-42;利6:8-13;民28:6,10,15,23);安息日献两只。节期的燔祭,献的牛羊数目更多(民28-29章)。
1:4 献祭的人把手按在牲畜的头上,表示所献的是他的财产,也是他的替身,如同把自己献上。献祭的时候,献的人和祭司可能会说几句话(后来圣殿里献祭时,有诗歌配合),献祭的人可能在神面前承认自己的罪或不洁,由祭司在坛前宣告他的罪得赎。
在献祭的仪式中,献祭的事不是由祭司一手包办,献的人也积极参与。他除了按手在牲畜的头上,还要把牲畜剥皮、切块(6节)。
1:5 献祭用的公牛在靠近帐幕的祭坛北边“宰”杀,祭司把代表生命的血洒在燔祭坛四周。坛用皂荚木包铜作成(出38:1-2),正方形,每边约长2.25公尺,高1.4公尺;安设在帐幕的东边,几乎近整个会幕的中央。
据《利未记》7:8所记,燔祭用的牲畜所剥下的皮归祭司,不过本节未提到牲畜的皮如何处置。
1:7-9
7节说每献一次燔祭要重新点火,应是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泊,会幕随时迁移的结果。后来抵达加低斯等地(参民33章),停歇较久,才有坛上的火永不熄的规例(6:12-13,参6-8注)。
7-9节简单提了一下生火和烧祭物的方法,火要烧得红,红到可以把祭牲烧尽,脂油则浇在柴上助燃。
“馨香的火祭”(9节),不是说神喜欢闻到祭物烧出的气味,象偶像那样食人间烟火;而是献祭的人有象馨香上升的敬拜与祷告的心,为天父所喜悦,因神悦纳的是献祭的人谦卑、顺服与感恩的心,不是祭物本身。参1:1,3注。
1:14 本节到17节讲以鸟为供物献祭的条例。在以色列人中,有的人虽或有牲畜,但无力献作祭物。对这些贫穷的人,不但可用鸟来替代,且不限公鸟,也没有规定必须无残疾。
最适于作祭物的鸟为斑鸠或雏鸽。圣经中时常提到鸽子。古代传统说,鸽子没有胆汁,故算为清洁、驯良的鸟类。鸽子遇袭从不反击,后来被当作和平的象征。鸽子也是家禽,为人畜养,到新约时代仍作祭物用。约瑟与马利亚在圣殿中将耶稣献给神时,用的也是鸟类(路2:24),说明这对夫妇的家境并不好。
以鸟为供物献祭,不象献牛,献者很少参与,全由祭司进行,献祭物的人只负责把鸟的毛和嗉囊除掉,放在祭坛东边倒灰的地方。不要鸟的嗉囊,可能因为鸟的胃里装有随便啄食而未经挑选的东西(不象牛羊吃人供给的饲料),神不悦纳。因此,这条例虽然宽待穷苦人,仍旧含有奉献须付代价的原则在内。鸟要撕开但不撕断,然后放在火上烧(参创15:10注)。
基督为赎我们的罪,破碎了祂的身体,流出了祂的血,一次献上当作活祭(罗6:10)。今后,世上的人不分贫富,只须将基督所救赎的身体献上,度圣洁的生活,便是神最悦纳的活祭(参罗12:1;彼前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