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第十一章
第 11 章
约 11:1> 耶稣选了伯大尼,这地方有什么好?
11:1 伯大尼位于耶路撒冷以东约三公里处,在往耶利哥的路上,离耶路撒冷不远,可供耶稣和门徒暂避迫害,同时也不在闹市中,可免太受注意。
约 11:3> 不是要到尽头才求问耶稣吧?人好像每次都是如此……
11:3 马利亚和马大曾目睹过耶稣施行神迹,当她们的弟弟病重时,她们就向耶稣求助,相信祂能够医治他。我们也可以从圣经和别人改变了的生命中认识耶稣的大能。当需要特别帮助时,不要犹豫,快快向祂求助,祂会赐我们格外的力量。
约 11:4> 困难来到,有如大山压顶,难过得不想过了;奇怪,又过去了,是谁带我……
11:4 信徒身处任何困境,最终都能荣耀神,因为无论环境如何恶劣,神都能化险为夷(参创 50:20 ;罗 \cs15 8:28 )。当你遇到困难,你是埋怨神,还是把困难看作荣耀神的机会呢?
约 11:5-7> 人都焦急死了,祂还不动声色,我可以怎办?
11:5-7 耶稣爱这家庭,时常住在他们家里。祂知道他们的痛楚,却没有立刻作出反应,祂的迟延有特别的目的。神对时间的安排,可能使我们以为祂没有回应和答允,其实祂会依照完美的安排和旨意,来满足我们的需要(参腓 4:19 ),耐心地等候祂的安排吧。
约 11:9-10> 耶稣在这里说“白日”和“黑夜”一定别有所指,你知道是什么吗?
11:9-10 白日指人对神旨意的认识,黑夜指没有这种认识。若不认识神的旨意,自然很容易跌倒走歪。
约 11:14-15> 死了,拉撒路死了,耶稣竟说要欢喜,祂变了吗?
11:14-15 若拉撒路临死前,耶稣在他身旁,他可能已经痊愈了,因耶稣不会眼见他死去而袖手旁观。但拉撒路死了,耶稣可以向门徒和其他人显出其胜过死亡的权柄,拉撒路的复活彰显了耶稣的大能。从死里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关键,耶稣不单自己从死里复活,也有能力叫其他人复活。
约 11:16> “死就死吧!”你可有多马的豪气吗?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
11:16 我们常常记着“多马”是一个疑心重的人,他不信耶稣复活,但这里却显出他充满爱心和勇气的一面。门徒知道与耶稣前往耶路撒冷会遇到危险,想说服祂别去,多马只是把众门徒的感受说出来而已,即使要死,都愿意跟随耶稣前往,虽然未必知道为何要死,但仍然忠心耿耿。事奉可能有许多不能预知的危险,作为耶稣的门徒,先要考虑清楚所要付出的代价。
约 11:25-26> “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感其力量感其爱;你为祂感动过吗?或你仍不明白祂所言?
11:25-26 耶稣基督是生命的创造主( 14:6 ),掌管生命和死亡,有赦罪的权柄,祂就是“生命”,因此必定能够使生命复活。凡相信耶稣的人,都可以得着属灵的生命,是死亡不能胜过的。当我们认识到祂的能力和赐给我们的恩典时,我们怎能不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祂?对于信主的人,耶稣说:“因为我活着,你们也要活着”( 14:19 ),我们得到的应许是何等的肯定!
约 11:27> 对马大我们常知其一不知其二,你可看到那“其二”吗?换了是你,你可会如她?
11:27 很多人只认识马大是一个忙得不可开交、没有时间跟耶稣倾谈的人(参路 10:38-42 ),但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她也是一个很有信心的妇人,她充满信心的回应正合耶稣的心意。
约 11:33-38> 耶稣哭了,祂是神呀,也在人前哭,你害怕表达自己的情感?你怕什么?
11:33-38 当时的人,普遍抱有希腊人对神的观念,认为神没有情感,不理人间琐事。约翰在这里强调神关心我们。与希腊人心目中的神全然不同,我们看到耶稣不同的情感──怜悯、愤怒、悲伤、甚至失意,祂经常表现出强烈的情感。我们不要害怕向祂表露自己真正的感受,因为祂亲身经历过,了解我们的感受,顾念我们。
约 11:35> 哭是软弱的行为?你不信耶稣会哭?
11:35 耶稣看见他们痛哭,自己也当众哭起来。或受他们悲痛的情绪感染,或对这些没有信心的人感到苦恼,但无论如何,耶稣都显出祂深切的关心,甚至与他们同哭。
耶稣使拉撒路复活
约 11:38> 洞穴般大的坟墓?很大啊!你想像得到吗?
11:38 当时的坟墓通常是在山边开凿的山洞,洞很大,人可以走进去,并可安放数具尸体。安葬后,就用大石头堵住洞口。
约 11:45-53> 亲睹耶稣大能,未曾顺服先动杀机;你又会如何对待与自己意见不同或有利益冲突的人?
11:45-53 即使亲眼目睹耶稣满有能力,施行神迹,有些人仍然拒绝相信。这些目击者不单抗拒祂,甚至密谋杀害祂。他们的心已刚硬,宁可拒绝神的儿子,也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我们要切戒骄傲,倘若我们妄自尊大,便会陷入罪恶的深渊。
该亚法
约翰福音中的神迹
约 11:48> 其实耶稣又没有伤害他们,为何要迫害祂呢?个中原因……
11:48 犹太领袖知道如果不阻止耶稣,罗马人就会来惩治他们。罗马皇帝给犹太人有限度的自由,条件是他们必须要安分守己。耶稣的神迹常吸引大批群众聚集,犹太领袖非常害怕引起罗马人的猜忌,就加紧迫害耶稣。
约 11:51> 他的话不是出于自己的,那会是谁?谁使用他?我会被使用吗?
11:51 约翰以该亚法的话为预言,纵然该亚法根本不明白自己在说什么,但神仍然使用他这大祭司去向百姓解释耶稣的死。 ──《灵修版圣经注释》
约翰福音第十一章
所爱的人病了(十一 1 ~ 16 )
思想 耶稣基督虽然是神,但祂与人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将爱带进世间的家庭中。
约翰福音共记载耶稣行了七个神迹(参二 1 ~ 11 ,四 46 ~ 54 ,五 2 ~ 9 ,六 1 ~ 14 、 16 ~ 21 ,九 1 ~ 12 ,十一 1 ~ 44 )。这里所记载的是最后一个神迹。这个神迹充分表达了耶稣对人的友爱,和祂对使命的承担。
耶稣对人的友爱:耶稣和住在伯大尼的马大、马利亚和拉撒路一家有亲密的友谊关系,他们曾接待过耶稣(参路十 38 ~ 42 )。这时,拉撤路病了,姊妹两人打发人去见祂说:“主啊,你所爱的人病了。”( 3 )她们并没有清楚道出要求,但是她们知道耶稣必会来医治她们的兄弟,因为拉撒路是祂所爱的人。
耶稣对使命的承担:耶稣没有立刻前去,他在原处逗留了两天。祂这样作,为要指出祂所作的一切,完全在祂主权的安排下,而非基于其他因素(参七 6 )。门徒又告诉他,在犹太地有人想要杀祂,但是祂仍决定前往。主说:“白日不是有十二小时吗?”( 9 )祂的意思是说假若人行在光明中,便会安全( 9 ~ 10 )。按神的旨意行事的人,也会得到安全的保障。此外,神命定每日之长短,是人不能改变的,祂的时间仍未来到,没有人可以改变,祂仍可作祂要作的事。
耶稣将要施行神迹,彰显祂的荣耀,使人相信祂( 11 ~ 16 )。耶稣说“拉撒路睡了”,但是祂的门徒并不明白,于是耶稣便清楚指出“拉撒路死了”。祂要前往便拉撒路复活,并且使他们看见祂的作为,使他们相信祂。基督教的明证就是看见耶稣基督所行的事,我们也是看见祂在我们身上所作的奇事,以致相信祂是神的儿子。
祈祷 主啊,让我生活在的引导下,这是最稳固的保障。
掌管生命和复活的主(十一 17 ~ 46 )
主耶稣来到马大、马利亚所住的地方时,拉撒路已死了四天( 17 )。姊妹两人当然相当悲痛,而且心中对耶稣也有些微的埋怨。她们曾先后对耶稣说:“主啊,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 21 、 32 )她们埋怨耶稣在听到她们报告拉撒路病了的消息后,还不尽快赶至,这埋怨的心态看来是人之常情。我们有否在未蒙主应允时,存埋怨的心?
虽然如此,她们对主仍存有信心,马大说:“就是现在,我也知道,你无论向神求什么,神也必赐给你。”( 22 )主耶稣回答说:“你兄弟必然复活。”( 23 )然而,马大只存犹太人对复活的观念──末日才有复活之事( 24 )。主耶稣继续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 25 )这应许有两个意思:一方面是指将来的复活,另一方面是指今世的生命。相信祂的人能出死入生,得基督所赐的生命,与神和好,因为死的意思也指与神隔绝( 26 )。
我们再次看到主耶稣是一位对人充满怜悯的主,当祂看见马利亚和其他人为拉撒路的死而悲哀时,祂也哭起来( 33 ~ 35 )。主对人的怜悯实在是我们的安慰。
最后,主彰显祂的能力,使拉撒路从死里复活过来( 38 ~ 44 )。这里有一件值得我们学习的事:主在叫拉撒路复活之先,祂先祷告神,祈求天父的帮助( 41 ~ 42 )。当我们看来有力量作某些事时,我们会否仍然祈求神的帮助呢?
祈祷 主啊,我知道是一切力量与帮助的来源,帮助我谦卑地信赖,倚靠的力量。
丑恶的勾当(十一 47 ~ 57 )
耶稣行了很多神迹,于是有多人相信了祂(参十一 45 ),这使法利赛人和祭司们感到恐慌( 48 ),他们惧怕有更多人相信耶稣,因此他们会失却了领导的地位。此外,他们更惧怕耶稣因得到多人跟随,渐渐形成势力而产生对政府的干扰。由于罗马政府为一庞大帝国,管辖的地方广阔,于是罗马政府也容许若干地方组织管理地方内部的事,例如犹太人的公会管理犹太人宗教的事务。只要没有发生动乱,罗马政府便不会干涉地方内部的事;假若发生动乱,罗马政府便会严厉对付动乱。法利赛人和祭司就是惧怕耶稣和祂的跟随者会产生动乱,引起罗马政府的忿怒,派兵对付犹太人,甚至连他们所拥有的权力都被夺去。
犹太人相信大祭司可向神求问有关国家民族的命运(参民二十七 18 ~ 21 )。该亚法便是当年的大祭司,他所说的话只是认为假若耶稣死了,总比令罗马政府忿怒,连累全国为妙。但是很奇妙的,神可借用一个不义的人,将祂的心意向人启示。耶稣不但为犹太国民死,更为散布于四方神的子民而死( 52 )。事实上,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是要救赎世上全人类(参三 16 )。
他们商议要杀死耶稣( 53 )。耶稣并非惧怕他们,害怕死亡,但是祂的时间仍未到,祂便暂往以法莲居住。很多人都想找祂,法利赛人更吩咐:“若有人知道耶稣在哪里,就要报明,好去拿祂。”( 57 )但是人的诡计,永远不会成事,惟有神的旨意在祂所定的时候,必会成就。
祈祷 神啊!有谁能阻挡的旨意呢!求赐我属灵的洞察力,好叫我能明白主的旨意。──《新旧约辅读》
约翰福音 第十一章 注释
11:1-6 耶稣对拉撒路之病的反应
1
此「伯大尼」,并非约1:28及10:40提到的约但河东的伯大尼,
而是位於犹太,距离耶路撒冷约三公里(二英里; 见18)。
2 「那用 ......
擦他脚的」:见约12:1-8。
4 「这病 ......
得荣耀」:虽然拉撒路事实上经历了死亡,但耶稣
将要叫他复活过来,使神荣耀的大能得以彰显(见40),以致
耶稣本人得着尊荣(42)。
11:7-16 耶稣启程往犹太
9-10 耶稣以「白日」譬喻父神指派 在世工作的时日。
15
耶稣没有及时赶到医治拉撒路的病,是要施行更大的神迹,使
门徒更相信 是弥赛亚。
16 「低土马」:即孪生子的意思。
「和他同死」:指陪伴耶稣进到危机四伏的犹太境域。
11:17-27 耶稣与马大的交谈
18 「六里路」:即今日的三公里(见可11:1注)。
22
马大这话并不表示她相信耶稣能叫拉撒路从死里复活(见39)。
25-26 「复活 ......
也在我」:原文作「我就是复活和生命」(见新译
本)。
「信我的 ......
永远不死」:信耶稣的人纵使遭遇肉身上的死,
但终必复活,绝不会与神完全隔绝,陷入灵性上的永死。
27 「那要 ......
世界的」:指犹太人所期待的、神要差来的拯救者。
11:28-37 耶稣面对马利亚及吊唁者
33 「悲叹」:原文表示情绪上极度的波动。
耶稣大概眼见死亡带给人的痛苦,因而悲愤不已。
35
此处的「哭」,指流泪,有别於33节提到的嚎啕大哭。
11:38-44 拉撒路复活
39
「已经四天」(见17):犹太人相信人死了三天之後,身体开
始腐坏,已全无复苏的可能。
44
「布」:原文是布条。有关犹太人殓葬的习俗,参19:40注。
11:45-57 神迹的後果
47
「聚集公会」:原文显示这可能不是正式的公会(参太5:22注
),而是临时的会议。
48
「地土」:直译是「地方」,可能指耶路撒冷(参新译本),
或当中的圣殿(参徒21:28)。
「若这样 ......
百姓」:意思是:「如果百姓接受耶稣为弥赛亚
,群起暴乱,罗马人必采取镇压手段,我们的领袖地位就岌岌
可危,而犹太民族与宗教也惨遭厄运了。」
49
「本年作大祭司」:该亚法任大祭司达十八年之久(主後十八
年至三十六年),此处指:当时是他任期内的一年。
50-51
在该亚法看来,犹太民族如要保持大局,耶稣非死不可。但他
的话无意之间竟含有更深的属灵意义,预言耶稣为拯救犹太民
族而死,好叫他们的罪蒙神赦免。
52 「神四散的子民」:指外邦信徒(见串41)。
55
这是耶稣公开传道後至少第三次的逾越节(参2:13; 6:4)。
思想问题(第十一章)
1 拉撒路的复活是本书中耶稣最後一个公开施行的神迹。
若说这神迹在众神迹中是耶稣启示的高峰,你同意吗?
为什麽?
2 从 3-4节耶稣的话及跟着所行的神迹来看,神对人的祈求采取什
麽能度?
3 第 9节对当时是门徒有什麽教导和提醒?
4 25-26节对信徒而言有什麽安慰和保证?
5 试将 6:35; 8:12; 10:7,
11及11:25耶稣的自称作一总结,用你自己的
话去形容 。
6 试找出你认为本章中重要的经节,并把它背诵下来。
7 你认为耶稣的「哭」( 33)有什麽含义?
与当时犹太人的「哭」有什麽分别?
约翰福音第十一章
踏上荣耀的路(十一 1-5 )
世界上最甜美的事就是我们有一个家,任何时候都能在那里休息,并在其中得到谅解、平安、和关怀。对耶稣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甚至连枕头的地方也没有(路九 58 )。然而耶稣在伯大尼遇到一个热诚接待他的家。那一家的三个人都很爱耶稣;耶稣在生命中的紧张关头可以在这个家憩息。
我们所能够给予别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了解和平安。假使能够在人生中找到一个不会取笑我们,误解我们的知心人,那真是太难得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家都应当成为接待别人、安慰别人的地方。不用花许多钱,不一定要提供豪华的招待,只要我们有一颗了解人的心,这就是最能使人受益的了。威廉华生( William Watson )爵士在所写华茨华斯之坟的诗中赞美华茨华斯( Wordsworth )说:
你怎能做如此多的帮补工作?
因你没有你的朋友所拥有的。
积极的行动,热情如火,动机朗爽结果辉煌──
对于疲惫的脚,你都供给他们憩息的地方。
给酸软的脚得到休息的机会,这是我们所能给予别人最好的礼物。这正是耶稣在伯大尼马大、马利亚、拉撒路的家所受到的接待。
拉撒路的意思是 上帝是我的帮助 ,这个名字和以利亚撒( Eleazar )相同。拉撒路病了,姊妹两个就打发人去见耶稣说,拉撒路病了。这姊妹两人可爱的地方是,她们的报信并没有要求耶稣到伯大尼来。她们知道这是不必要的,她们相信耶稣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来看他们。奥古斯丁也说,耶稣听到这个消息已经够了,因为一个人既爱他的朋友,同时却又遗弃他,这是不可能的。安德鲁斯( C. F. Andrews )说,有两个朋友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其中的一个在偏僻之地负伤倒地,另一个立刻冒 生命的危险,匍匐过去救他。一靠近他,负伤的朋友就望天说:“我知道你一定会来的。”世人在急难中,只要一眨眼,耶稣就会立刻来到身边。
耶稣来到伯大尼时,他知道不管拉撒路病得多严重,他都能把他治好;然而他却说,拉撒路生病,是为了上帝和儿子得荣耀。这句话有两个意思。( 1 )他医治拉撒路时,人就看见上帝的荣耀显现出来。( 2 )然而还不止于此,约翰福音每提到耶稣的荣耀,常和十字架连在一起说。约翰在七章卅九节说,“那时还没有赐下圣灵来,因为耶稣尚未得 荣耀 。”意思是说他还没有钉死在十字架上。希腊人来见耶稣时,他说:“人子得 荣耀 的时候到了”(约十二 23 )。他的荣耀是指钉十字架说的,因为他曾说一粒麦子必须落在地里,死了。约翰福音十二章十六节,约翰说这些事门徒起先不明白,等到耶稣得了 荣耀 (即钉十架,死了,复活)以后,才想起这话是指 他写的。约翰福音很清楚地说,耶稣常把十字架当作他最高的荣耀,也是他通往荣耀的道路。所以,他说医治拉撒路能使他得荣耀,他是表示他到伯大尼去医治拉撒路是更接近十字架──事实果然如此。
耶稣勇敢地去帮助朋友,背负他的十字架。他很清楚帮助人需付上的代价,他早有心理准备。
我们遭遇试炼和苦难,特别是由于我们忠于基督才受到这类苦难时,如果我们把这些遭遇当作我们的荣耀和通往荣耀的道路,情况就会立刻改观。耶稣既然认为,舍弃十架别无荣耀的路;我们跟随他的人,也必须有这种精神。
时间足够但并不多(十一 6-10 )
我们未免奇怪,约翰告诉我们耶稣听到拉撒路病倒的消息后,仍住了两天。解经家作了种种的猜测,说明他迟延的理由。( 1 )可能耶稣故意等到拉撒路病故之后才到伯大尼。( 2 )这样,耶稣使死人复活的神迹,会更加生动。叫一个死了四天的人复活过来,更显明他的大能。( 3 )约翰这样记载的理由是要告诉我们,耶稣做事一向是凭 自己的意志,而非受到人的劝服。以他在迦拿把水变为酒的事迹(约二 1-11 )为例,约翰记载马利亚把婚礼主人遭遇的困难告诉了耶稣。耶稣起初回答说:“不用担心,我会处理这个问题的。”他采取行动,完全是由于他自己主动,不是受到人的劝服或强制去做。约翰也告诉我们,耶稣的弟兄也劝他去耶路撒冷(约七 1-10 ),起初耶稣不肯,但后来因为时候已到,他便去了。约翰常常告诉我们,耶稣做事都是出于主动,绝非受人强制。他在自己选定的时间做事,这里约翰的记载正是这个意思。我们往往希望耶稣照我们的方式去事,这是错的,我们不如让耶稣照他的意思来行。
耶稣后来宣布他要去犹太,门徒都十分惊讶,他们记得前次犹太人要拿石头打耶稣。现在到犹太去,从人的观点来说,无异是自杀。
耶稣的回答含 伟大而永恒的真理。他问:“白日不是有十二小时么?”这句话有三个意思。
(一)白日必须过完了才能结束。白日必须过完十二小时,才能结束。白天的时间是一定的,不能缩减,也不能延长。在上帝的安排下,每个人的时间不论长短,都有他们的白天。
(二)白天既然有十二小时,那么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时间去做他该做的事。无须仓促行事。
(三)如果白日有十二小时,且 只 有十二小时,不可能延长,因此,时间绝对不可任意浪费。我们虽然有充分的时间,可是并不太多;所以必须加以充分运用。
浮士德的传奇由马洛( Christopher Marlowe ,十六世纪英国剧作家)改写为戏剧和诗文。浮士德曾和魔鬼议定,魔鬼必须服事浮士德,为期二十四年,在此期间凡浮士德的愿望,都必尽力使其实现,但限期一到,魔鬼就要把浮士德下到地狱。廿四年转瞬就过,时候一到,浮士德悔之晚矣!
啊,浮士德,
你大限的时刻到了,
然后就要堕入永死的地狱。
停止罢,天空中转动不息的星辰!
但愿时光留驻,午夜永远不要来,
可爱的太阳啊,升起,请再升起,
给我一个永恒的日子
或者让这一刻快快过去,
而且拥有一年,一月,一星期或一天
浮士德或会悔改而救了自己,
夜马啊,慢下来吧,慢下来吧!
但星子依旧转动,时光依旧飞逝,午夜钟声即将响起,
魔鬼就要来了,浮士德注定要下地狱!
世上没有人能给浮士德更多的时间。这个故事真是使我们获得警惕。白日有十二小时──但 只有 十二小时。我们不用仓促;但也不可浪费时光。不错,我们的人生有充分时间,但却没有多余的时间。
白日和黑夜(十一 6-10 )(续)
耶稣继续谈他对时间的看法。他说人在白日走路,就不至跌倒;若在黑夜走路,就必跌倒。
约翰所说的事,往往有两种意思。有些表面看得见,这是真实的;有些事藏在表面之下,更是实在的。这里所说的就是这种情形。
(一)有些事表面看来是绝对真实的,我们必须学习。犹太人和罗马人都将白天从日出到日落,分成相等的十二小时。当然,每一小时的长短随 季节而定。表面上,耶稣告诉我们白天有太阳照耀,人在白日走路,就不至跌倒;黑夜来临,人就看不见路了。因为当时的街道并没有路灯,至少在乡下没有照明的设施。黑夜一到,就不能行走了。
耶稣指出,人必须趁 白日做工,黑夜一到,就无法做工了。假使一个人 有一个愿望的话,他一定是盼望在白日结束之前,把所有的工作做好。那些不守今日事今日毕这个原则的人,永远都在繁忙不安中度日。因此每一个人要好好运用时间这个资本,不要轻易浪费,以免在一日结束时,积欠时间的债务。
(二)除表面意义外,还有弦外之音。任何人听见 世界的光 岂能不想到耶稣!约翰再三使用 黑暗 和 黑夜 的字眼,来形容没有基督的人生和邪恶所控制的人生。约翰记述最后的晚餐,犹大计谋出卖耶稣,“犹大受了那点饼,立刻就出去,那时候是夜间了”(约十三 30 )。一个人离开耶稣,受到罪恶的支配和指使,那种人生就是黑夜。
福音是建立在上帝的爱的基础上,不论我们是否喜欢它;福音的核心也有一项警告。一个人只有这点时间可以藉 基督与上帝和好;如果我们放弃这个机会,审判就尾随而至了。所以耶稣说:“赶紧做那最重要的事;趁还有世界的光,赶紧与上帝和好;因为黑夜一到,一切就都太迟了。”
在福音书当中,约翰福音最肯定地告诉我们上帝爱世人;也只有约翰福音向我们指出,人可能会拒绝上帝的爱。因此我们对上帝的爱可能有两种情况── 及时 接受上帝的爱而获得荣耀;或因太迟而使我们惨遭不幸。
绝不后退的人(十一 11-16 )
约翰笔下所记耶稣与人的对话,常像本段这类典型。耶稣先说一些听起来很浅显的话。继而引起别人的误解,然后耶稣作补充说明,使大家正确了解他所说的。他告诉尼哥厎母必须重生的方式是如此(约三 3-8 )。他对井边的女人谈论生命的活水的方式也是如此(约四 10-15 )。
耶稣先是说拉撒路睡了。门徒一听,这个消息真是太好了,因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叫病人安静睡觉更好的药物。不过这里所说的睡了,却含有更深更严肃的意思。耶稣曾经说睚鲁的女儿睡 了(太九 24 );圣经告诉我们殉道的司提反最后就睡了(徒七 60 )。保罗曾经论到那些在基督里睡了的人(帖前四 13 );也提到有些亲眼看见基督复活的人现在已经睡了(林前十五 6 ),无怪乎耶稣必须明白地告诉他们拉撒路死了;接 他又说,为他们的缘故,拉撒路死了对他们的信心将有所帮助,因为耶稣要藉他所做的来坚固他们的信心。
基督教最强有力的证据,即是耶稣基督所做的奇事。人的话可能不会叫人信服,然而上帝的作为令人没有辩驳的余地。从耶稣的作为,我们看见他使胆怯的变为刚强,怀疑者有了确信,自私者成为众人的仆人。更明显的是,在历史上我们看见基督的大能使许多坏人弃邪归正。
这个事实也提醒每一个基督徒应该认识自己的责任。上帝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上帝大能活生生的见证人。我们的责任,不是用语言来称颂基督,因为语言时常会引起争论;在生活表现上见证基督在我们身上所成就的,才是最有力的见证。雷斯( John Reith )爵士曾说:“我不喜欢难关,却喜欢难关所给我的机会。”拉撒路死了,这对耶稣是一个难关,然而他却喜欢这个难关让他有彰显上帝奇妙大能的机会。每一个难关,对我们来说也应当是一个机会。
那时门徒很可能都不情愿跟随耶稣,可是有一个人开口说话激励他们。他们认为在这个时候前往耶路撒冷无异自投罗网,因为怕死使他们裹足不前。可是多马说:“我们也去和他同死罢。”
那时候的犹太人都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希伯来名字,只有属他小圈子里的人才知道;一个是希腊名字,知道的人就此较多些。 多马 是 希伯来 名字, 希腊 名字叫 低土马 ,是 双胞胎 的意思。比方说 彼得 是 希腊 名字, 希伯来 名字叫作 玑法 ,是 磐石 的意思。 大比大 是 希伯来 名字, 希腊 名字则叫 多加 ,是 羚羊 的意思。后来的次经的福音书( Apocryphal Gospels )提到多马,甚至还说他是耶稣的孪生兄弟。
多马在这时表现出大无畏的勇气。正如施德增( R. H. Strachan )所说:“多马的心里没有预期的信心;虽然是畏惧,却是至死忠心。”多马的决定是──不论任何遭遇,他决不退缩。
佛兰高( Gilbert Frankau )说他有一个朋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炮兵观测官。职责是坐在一只被控制住的汽球,在半空中向炮手指示炮弹未臻或是超过所要攻击的目标。这项任务是最危险的,因为汽球既被控制 ,无法逃逸;换句话说,他是敌军飞机和炮火攻击的对象。佛兰高说他的朋友,“每次坐上那只汽球,就紧张万分,然而他决不畏缩。”
这乃是最高形式的勇气。勇气并不一定就是没有惧怕,我们做任何事如果没有惧怕,是最容易不过的事。真正的勇气是明知情势对我们不利,心里十分害怕,仍然奋勇直前,因为知道这样做 \cs9 是对的 。这就是多马在那一天的心境吧!任何人心里害怕,并不可耻;如果由于害怕就不敢 手做那应该做的事,才是真正可耻的。
丧故之家(十一 17-19 )
我们不妨先看犹太人的家庭碰到丧事时的情景,以便更了解这段经文的记载。一般来说,巴勒斯坦由于气候特殊,人一旦死了,就尽快予以收葬。办理丧事曾经一度是很花钱的事,必须预备最好的香料和香膏抹死人的尸体;又为死者穿上质料最佳的衣服;此外,还得准备一大批珍贵的物品陪葬。在第一世纪中叶,办理丧事往往会使人倾家荡产。显然,没有人愿意在丧事的铺张和排场上为邻人所胜。因此,无论是死者所穿的衣服或是陪葬的物品,都是极其昂贵的。虽然丧事成为一般家庭无法忍受的负担,不过也没有人起来改革。
着名的拉比迦玛列二世指示他被埋葬时,应穿最简单的麻布衣服,才开始创下先例,革除了丧事铺张的不良风气。一直到今天,犹太人办丧事时,还向拉比迦玛列欢呼,因为他废除了丧事的浪费,救了许多犹太家庭。从那时起,死者只用简单的麻布包扎,不过他们用很漂亮的名称── 旅行服 ,来称这种包扎方式。
犹太人都尽可能去参加丧礼。参加丧礼不但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尊敬的表现。奇怪的是,丧礼通常由女人走在前面,因为犹太人认为女人首先把罪带到世上,结果人才会死,所以她必须带领送葬者到墓地。在墓地往往有人会说一些悼念的话,每个人都必须尽量表现悲伤之情。离开墓地时,大家站成两排,让丧家的家属先从他们中间走过。这倒是一个聪明的做法,至少丧家的家人伤心地先行离开,不用去听一大堆无聊的话。
对于丧家也有一些特别的规定。死者的遗体若还停放在屋里,则绝对禁止吃肉或饮酒,亦不得携带经匣或作任何形式的研读。家里不许烧饭作菜,也不许在死者面前吃饭。死者遗体一旦搬出去,家具都得倒置,丧家家人应当席地而坐,或坐在矮凳上。
从墓地同来时,亲友会为他们预备饭盒。内容有面包、煮老了的蛋和扁豆;圆形的蛋和扁豆象征 人的生命是滚向死亡的。
连续七日必须深切的哀伤,而头三日则为哭泣的日子。在这七日当中,禁止抹油、穿鞋、研读、做事、甚至不得沐浴。紧接七日的深切哀伤之后,再有卅日的轻度哀伤时期。
耶稣到达伯大尼这个家庭时,相信是像一般犹太的丧家,到处乱哄哄的,挤满了人。亲友来丧家表示爱心的同情,这是犹太人的神圣责任。他勒目说,人若去探访病人,将来灵魂就不用进入地狱;中世纪犹太大学者迈摩尼德斯( Maimonides )说,探访病人是所有善行中的首善。以同情的态度探访病人,或安慰悲痛的人,乃是犹太宗教的根本精神。某一位拉比解释申命记十三章四节说,“你们必须效法主上帝。”他说,我们必须照 圣经记载上帝的榜样去行。上帝赐衣服给赤身露体的(创三 21 );上帝探访病人(创十八 1 )。上帝安慰丧故家庭(创廿五 11 );上帝埋葬死人(申卅四 6 ),在这些事上,我们都得效法上帝。
对死者表示敬意和对丧家表示同情,乃是犹太人的基本责任。丧家离开墓地时,众人必须说:“平平安安的回去吧!”他们若提起死者的名字,没有不求死者祝福的。犹太人强调对丧家表示同情的责任是可爱的。
那一天耶稣到达的时候,屋子里一定挤满了来慰问丧家的犹太人。
复活与生命(Ⅰ)(十一 20-27 )
本段经文所记述马大的性格十分逼真,路加福音记载马大和马利亚这两个姊妹(路十 38-42 ),形容马大是好动的,而马利亚比较安静。在这里我们看见她们的性格也是这样。一听见耶稣来了,马大迫不及待地去迎接他;而马利亚却仍坐 不动。马大一见到耶稣,就请出了心里的话。这句话是圣经中最合乎人情的言语之一,因为马大不由自主地责怪耶稣,同时又表示出对耶稣无法动摇的信心。她说:“主阿,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从这句话,我们看见了马大的心。她这句话的意思是责怪耶稣: “你听见报信,为什么不马上就来呢!你看现在一切都太迟了。”可是接下来,她又说明信心的话──一种向事实,向经验挑战的话:“就是现在,我也知道,你无论向上帝求什么,上帝也必赐给你。”
耶稣说;“你兄弟必然复活。”马大说:“我知道在末日复活的时候,他必复活。”能够这样说是不容易的。旧约时代的圣徒最奇怪的思想之一,就是不相信人在死后还会有真实的生命。古时候,希伯来人相信人不分好坏,灵魂都会进到阴间去。阴间( Sheol )若译作地狱( Hell )是错误的;因为阴间并不是一个刑罚的地方,而只是一个阴暗的所在。所有的人都得到阴间过模糊、阴暗、无力、没有生气仿若鬼所过的生活。这也是旧约圣经的共通的观念。“因为在死地无人记念你,在阴间有谁称谢你?”(诗六 5 )。“我被害流血,下到坑中,有甚历益处呢,麈土岂能称赞,传说你的诚实么?”(诗三十 9 )诗人说:“我被丢在死人中,好像被杀的人,躺在坟墓里;他们是你不再记念的,与你隔绝了”(诗八十八 5 )。他又问:“岂能在坟墓里述说你的慈爱么?岂能在灭亡中述说你的信实么?你的奇事,岂能在幽暗里被知道么?你的公义,岂能在忘记之地被知道么?”(参阅诗八十八 10-12 )。“死人不能赞美耶和华,下到寂静中的,也都不能”(诗一一五 17 )。传道者说:“凡你手当作的事,要尽力去作,因为在你所必去的阴间,没有工作,没有谋算,没有知识,也没有智慧”(传九 10 )。希西家哀伤地相信:“原来阴间不能称谢你,死亡不能颂扬你,下坑的人不能盼望你的诚实”(赛卅八 18 )。马法恩( J. E. McFadyen )说,“说也奇怪,在长期的宗教史里,好几千年人类过 高尚的生活,尽他们的责任,担负他们的忧虑,却丝毫不存将来能获报赏的希望。”
在旧约圣经里偶尔也有人表现出信仰的跳跃。比方说诗人吟道:“因此我们心欢喜,我的灵快乐,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因为你必不将我的灵魂撇在阴间,也不叫你的圣者见朽坏。你必将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你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诗十六 9-11 )。“然而我常与你同在,你搀 我的右手。你要以你的训言引导我,以后必接我到荣耀里”(诗七十三 23-24 )。诗人相信一个人若与上帝建立真正的关系,那么死亡也无法叫他与上帝分开。这个观点实在是脱离传统的窠臼,作了信仰的跳跃。后来我们发现约伯也有灵魂不朽的见解。他在苦难之中呼喊:
我知道有一位斗士活,
有一天他要站在我的遗骸之上;
对,他要作我的另一位见证人,
我要定睛仰望上帝;
我的眼睛始终望他,我们彼此已不再陌生。(马法恩译伯十四 7-12 )
从约伯记我们看见犹太教信仰开始有了灵魂不灭的新观念。
犹太教历史充满了苦难、掳掠、奴役、失败。然而犹太人深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这个信念始终不动摇。事实上,在他们生前的经历中却没有觉得有与众不同之处;于是他们寄望新的世界以弥补旧世界之不足。他们开始体会到,假使上帝的安排会全部实现,如果他的公义要完全应验,倘若他的慈爱最后要获得满足的话,那么另一个世界和来生是绝对必要的。马法恩引证格罗威( Gallowdy )的话说:“死亡倘非人生戏剧的最后一幕,那么谜般的人生就不致于太难理解。”也因为这种感觉使得希伯来人开始相信有来生。
在耶稣的时代,撒都该人仍旧不信死后还有来生。但法利赛人和绝大多数的犹太人却是相信。他们认为死亡是今生和来生的会合。死者能看见上帝,他们也不肯称他为死者,而称他为活者。马大回答耶稣的话,正是为 她的民族的最高信仰境界作证。
复活与生命(Ⅱ)(十一 20-27 )(续)
马大说出犹太人对来世的正宗信仰时,耶稣却为这个信仰加上活泼生动的新色彩:“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又说:“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 信我的人,必永远不 死。”这些话是什么意思!我们即使穷此一生也无法了解这句话的意思;但让我们尽可能地加以揣摩。
有一桩事是很明显的──耶稣所说的不是指我们这个肉体的生命;因为,信主者的身体仍然会死。基督徒和别的人一样会死。所以,我们不能从肉体生命这个角度来了解。
(一)耶稣所指的是罪的死亡。他说:“即使一个人死在罪中,由于罪的缘故失去生命的珍贵价值;我能够使他脱离罪的死亡,复活过来。”自史实观之,这个解释可以成立。邱格文( A. M. Chirgwin )引述石井( Tokichi
Ishii )为例。石井是一名罪大恶极的犯人。曾经残杀男女老幼,任何人只要是碍他的眼,就立刻惨遭杀害。他在狱中等候伏法之际,两位加拿大的妇女在铁窗外和他谈道,他却像一头关在笼中的猛兽,露出凶狠的嘴脸。两位妇女只好放弃感化他的尝试,但在临走时送他一本圣经,希望这本书能弥补她们努力所不足的地方。石井果然开始读起圣经、越读越起劲,真想一口气把它看完。后来他读到耶稣被钉十字架的记载,耶稣在十字架上说:“父阿,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他。他说:“我停下来,我的心像被五寸钉刺伤一般。这能够称为基督的爱吗?或叫作他的怜悯?我不知道该把它叫作什么。我只知道我信了耶稣,他改变了我刚硬的心。”后来,他走上断头台时,已不再是一个铁石心肠,没有血性的人;却是一个满有喜乐的人。杀人犯重生了;是基督使他复活的。
重生也不一定要那历富戏剧性。人若太过自私,从别人的需要来说,他是死的。人若过分麻木,从别人的感受来说,他是死的。人若卑鄙虚伪、不忠不义,从荣誉的观点来说,他是死的。人若失去盼望,便会了无生气,从灵性来说,他是死的。耶稣基督能使上述这几种人复活。历史证明他确实使成千成万的人,由于接触到他而重新得力,像个复活的人,而耶稣也从不丧失他的能力。
(二)耶稣同时也想到来生。他向我们肯定,死亡并不是人生的终局。英王告解者爱德华( Edward the Confessor )临终时说:“不要哭,我不会死的;在我离开这个死亡之地后,我相信能在活人之地看见主的祝福。”这位敬虔的王所说的是对的。我们常把这个世界当作 活人之地 ,其实,称之为 死人之地 尤为贴切。藉 耶稣基督,我们正走向日出,而非步向日落;马丽.韦勃( Mary Webb )说得好:“死亡是地平线上的一扇门,实际来说,我们不是走向死亡,而是迈向生命。”
这怎么可能发生呢!只要我们相信耶稣基督就发生了。相信耶稣究竟是什么意思?意思是说接受耶稣所说的每一句话,并且委身于他,完全信靠他。我们若这样做,就能建立两种新关系。
(一)我们与上帝建立新关系。我们若相信上帝就是耶稣所说那一位,自然会绝对相信他的慈爱;确信他是一位救赎的上帝。因此,不再畏惧死亡,死亡乃是叫我们更接近热爱人类灵魂的那一位。
(二)我们与生命建立新关系。我们一旦接受耶稣的方式,把他的命令当作我们的行为准则,知道他不断地在帮助我们遵行他的命令,那么我们的生命立时成为新的生命。因为它披上了新的爱心,新的吸力,新的力量。一旦我们把耶稣的方式当作我们的方式,生命会立时变得十分可爱,十分完全。
我们一旦相信耶稣,接受他所告诉我们有关上帝和生命的事,全然委身于他,那时我们就复活了,因为我们不再惧怕,惧怕乃是不虔的人之特色;我们不再苦恼,苦恼乃是罪恶的人生的特色;我们不再过一种没有基督的空虚生活。生命自罪的死亡中复活过来,而且是那样丰盛──永不会死,因为死亡只是导使他迈向更高的生命。
耶稣的感情(十一 28-33 )
马大回到家,告诉马利亚耶稣来了。她偷偷地告诉马利亚这个消息,深怕别人知道,因为她希望马利亚能有机会单独和耶稣谈话;若让别人晓得,就不可能和耶稣单独交谈了。于是马利亚急忙起来出去,众人以为她要往拉撒路的坟墓那里去哭。这是犹太人的风俗,尤其是妇女,在死人埋葬后的第一个礼拜,一有时间就应该往坟墓那里去哭。马利亚向耶稣说的话,跟马大所说的一样;她说耶稣如果早一点来,她的弟弟就不会死。
耶稣看见马利亚和所有来安慰她的人都哭了。要知道,这种哭泣不是斯斯文文的哭,而是歇斯底里地,极其悲痛的哭泣,因为犹太人认为越是尽情的哭,越是对死者表示尊敬。
现在我们碰到一个翻译上的问题。钦定版和标准修订版译为耶稣心里 深深地激动 ,原文的动词是 embrimasthai 。新约圣经其他地方还出现了三次。在马太福音九章卅节,耶稣 切切的嘱咐 两个瞎子,要他们小心,不可叫人知道耶稣开了他们的眼睛。马可福音一章四十三节说,耶稣 严严的嘱咐 长大麻疯的,要他谨慎不可告诉人耶稣医好了他的大麻疯。马可福音十四章五节说他们就向那女人 生气 ,因为她膏抹耶稣的头枉费香膏,这种爱心的行为过分浪费。在上述的例子里,同样这个字都含有严厉,甚至生气的意味。也可以说含有责备或严严地命令的意思。因此有人希望把这句经文译作:“耶稣激动,心里生气。”
为什么生气?因为那些到伯大尼慰问马利亚的犹太人,他们的眼泪是虚情假意的,耶稣对他们伪装的哀伤感到生气。我们相信那些犹太人的伤心流泪有可能是假扮的,然而马利亚的哭泣绝对是真实的,那么把 embrimasthai 译作“ 生气 ”则很有问题。摩法特译作:“耶稣心里 不高兴 ”,可是 不高兴 却显得力量太弱了一点。标准修订版译为“耶稣心里深深地激动,”在处理这个重要而且不寻常的字上,显得太轻描淡写,交代不清。李奥( Rieu )译作,“耶稣心里悲叹,身体抖动。”我们认为这个译法比较接近原文所说的意思。在一般古典希腊文, embrimasthai 的通常用法是指马 喷 鼻息 。在这里必然是指耶稣心里激动不禁深深感叹。
这是福音书里最珍贵的事之一。耶稣分担了世人的伤痛,心里不禁叹息。
在每一桩心碎的伤痛事,
主耶稣都分担了一部分。
但还不止于此。任何希腊人读到这句话,都不会表示赞同。约翰福音是为希腊人写的。约翰在这本福音书里展示的耶稣,是明明叫人藉 他看到上帝的心思。可是希腊人认为上帝的特征是 apatheia , 意思是说上帝绝不受任何情感的影响 。
希腊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上帝观呢?他们的解释是这样的:人会忧伤或欣喜,会高兴也会忧虑,这是由于我们受到外界的影向。假使别人能影向我们,控制我们,那么他的能力必然比我们强。既然没有人能力比得上上帝;因此上帝绝不受任何感情因素的影向。希腊人相信上帝是孤立的,没有情感的,不会怜悯人的。
然而耶稣所启示出来的上帝是多么不同呀!他表现出上帝与人同悲。耶稣最了不起的一点,就是带给我们这个信息 : 上帝是关怀眷顾世人的。
唤醒死者的声音(十一 34-44 )
现在让我们看最后一景。刚才我们看见耶稣与人同悲。希腊人对“耶稣哭了”这最短的一节经文,大惑不解。他们认为这是奇异故事里的奇异行为。上帝的儿子会哭,简直是不可思议,也难以相信的事。
我们要知道,一般巴勒斯坦的墓,若非天然的洞穴,就是用石头凿成的。洞穴四周的空间宽约九尺,长六尺,高十尺。通常凿成八格,左右各三格,另外二格对 洞口。尸体的手脚用麻布条包扎,头部单独包扎。坟墓不另设门,而在洞口用一块类似车轮旳石头堵住,就像把洞口封起来一样。
耶稣吩咐他们把石头挪开,马大心想耶稣要求挪开基石只有一个理由──即希望见他那死去的朋友最后一面。马大并不因这个举动感到安慰。她指出拉撒路已经埋葬四天了。意思是说,犹太人相信死者的灵魂在坟墓里飘游了四天,想找门路重新进入人体。然后经过四天死者的外体腐化,再也认不出来,灵魂只好离开了他。
耶稣的话像是命令,即连死亡也无力抵挡。
只要倾听他说话的声音,
即连死人也能接受新生命。
拉撒路出来了。一个全身被包扎起来的人能慢慢走出来,诚属不可思议的事。耶稣吩咐他们替他解开让他走。
有几桩事值得注意。
(一)耶稣先做祷告。从他身上出来的能力不是属于他的,乃是天父的。正如葛德( Godet )所说:“神迹乃是一些得到应允的祷告。”
(二)耶稣一心只求荣耀上帝,他的作为绝非为了荣耀目己。以利亚和巴力的先知们斗法时,他也先祷告说:“耶和华阿,求你应允我,使这民知道你耶和华是上帝”(王上十八 37 )。
耶稣所行的一切奇事,都是藉 上帝的大能,是以荣耀上帝为目的。可是世人是多 么不同呀!我们所做的事,都像是出于自己的能力,也为了荣耀自己。假使我们不再靠自己的能力做事,也不求自己的荣耀,而以上帝为中心,相信我们的人生会有更多奇异的事情发生。
拉撒路复活(十一 1-44 )(续)
我们依照圣经的记载,说明了拉撒路复活这件事。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耶稣的神迹当中,以这个神迹问题最多。让我们仔细说明如次:
(一)在其他三本福音书也有死人复活的记载。诸如睚鲁的女儿复活(见太九 18-26 ;可五 21-43 ;路八 40-56 )和使拿因城寡妇之子复活(路七 11-16 )。这两宗神迹都是在人刚死的时候发生的。我们也许可以推测这两个人只是从昏迷状态中,被耶稣救活过来。我们知道由于巴勒斯坦的气候特殊,人死后必须 立刻 予以收葬;而事实上,犹太人往往把奄奄一息尚未全死的人埋葬,那两个年轻人也许被草草收殓,所幸耶稣及时救了他们一命也说不定。可是叫一个死了四天,身体开始发臭的人复活过来,则是史无前例的。
(二)其他三本福音书对拉撒路复活的事只字不提。其他福音书的作者如果知道这件神迹,他们何以避而不谈呢?如果拉撒路复活是真有其事,其他福音书的作者为什么没有听说过呢?我们知道,马可福音的材料是得自彼得。然而在约翰福音第五章以及七至十二章都没有提到彼得。多马则是门徒的发言人。据推测茌那一段时间,彼得也许没有跟耶稣茌一起,直到吃逾越节晚餐时,他才同来。就算当时彼得不在场,然而无论如何,其他福音的作者总该知道这件神迹才对。
(三)或许约翰认为这个神迹是引起犹太当局采取行动除灭耶稣的主要原因(约十一 47-54 )。换言之,约翰认为耶稣使拉撒路复活是他钉十字架的主因。其他的福音书认为耶稣洁净圣殿才是他钉十字架的主因。假使耶稣行这个神迹是他钉十字架的主因,为什么其他福音书都只字不提呢?这是令人费解的。
(四)自另一方面而论,如果没有这个神迹在先,耶稣荣耀进入圣城时,会受到如此热烈欢迎的场面是无法解释的。无缘无故地,耶稣何以会受到那样热烈的欢迎呢?也许惟一合理的解释是,其他三本福音书的作者,认为这个神迹没有合适的位置可以安置,才略去不提。
这个神迹若非史实,我们又该作何解说呢?
(一)李南( Renan )说,这桩神迹乃是耶稣、马大、马利亚、和拉撒路共同编造的骗局。但是这种解释令人难以信服,甚至后来李南也捐弃自己的主张。
(二)有人主张拉撒路只是昏迷而已。但这个说法也站不住脚,因为圣经里对拉撒路死亡的细节记载甚详。
(三)有人主张这个神迹不过是一种比喻的说法,用以说明“耶稣说他就是复活与生命”的喻道故事。如果说这种神迹只是耶稣所说的话之背景,未免把真理说得过分简单或有夸张之嫌。
(四)有人主张这件神迹与“财主和拉撒路”的此喻(路十六 19-31 )有关。在那个比喻里说,即使有人从死里复活,犹太人还是不会相信。现在果然有人从死里复活,事实证明犹太人的确仍然不信。
虽然这桩神迹有如此多的问题,我们未免要承认无法确定所发生的事实究竟是怎样。不过,必然是发生了一桩了不起的事,因为直到今日伯大尼一直叫作 Azariyeh ,这个字是从拉撒路演化而来的,多少也让我们知道了一些圣经所说的真理。
美国的一位教授劳勃布朗( Robert McAfee Brown ),举一个实例来说明这个神迹。他曾任美国的军中牧师;战后,战舰从日本护送一千五百名海军陆战队的健儿返回美国退役。途中,在船上的好几位年轻人竟要求他带领他们查经。他很欣喜地答应所请。在航程快结束之前,他们读到这一章。过不多久,有一个陆战队员来对他说:“这一章所说的一切,都是指 我说的。”他说在以往的六个月中,像是在地狱中度过。大学毕业后,他就直接进入海军陆战队服役并立刻被分发到日本。他觉得生活十分无聊;于是就在外面逢场作戏,干了 许多不好的事。除了上帝之外,并没有人知道。然而在他内心有罪恶感,觉得他的一生都毁了;虽然家人都不知道他做了什么,可是他觉得没有脸再见家人。他觉得把自己谋杀了,已经死了。这个年轻人说,“然而读了这一章圣经,我又活了过来。我知道复活的主在这里所说的是绝对真实的,因为他已经使我从死里复活过来。”这个年轻人的罪还没有了结;前面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然而在罪恶当中,他发现主耶稣乃是复活和生命。
让我们作个简单的结论。耶稣是否在主历三十年使一个尸体复活过来呢?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耶稣乃是今日我们每一个死在罪中的人,在上帝眼里丧失生命的人的“复活与生命”。也许在这桩神迹有如此多的问题;我们不清楚在约近二千年前发生在伯大尼这件事的真相;然而我们确知即使在今天,耶稣仍然是复活和生命。这一点正是圣经所要告诉我们的──也惟独这一点才真正重要。
悲剧性的反话(十一 47-53 )
本段经文对犹太当局的描写极为生动。在伯大尼,耶稣使拉撒路复活的事件迫使他们采取行动;他们不希望任由耶稣继续自由自在地行神迹奇事,否则跟随他的人,为数遽增乃可预卜。因此公会召集紧急会议商议对策,准备以撒都该人去对付耶稣。
公会里有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法利赛人并非政党,他们主要的兴趣是遵行律法的条文和细节;只要有遵行律法的自由,谁来统治他们都无所谓。可是撒都该人不同,他们有政治野心,而且是富裕贵族,也是通敌卖国者。只要他们的财富,地位,权势不变,他们很愿意和罗马当局合作。所有的祭司都是撒都该人。我们也知道犹太的公会由他们操纵,发言的人也一律是撒都该人。
约翰的笔触,勾绘出他们的性格。第一,他们是卤莽无礼的。约瑟夫说:“撒都该人彼此之间的言谈是粗俗的,他们平辈之间说话也是随便的,把别人都当成陌生人”(见犹太人的争战 The Wars of the Jews 二章八节,十四节)。该亚法说:“你们懂得什么,你们这些傻瓜,没脑筋的笨蛋。”(见四十九节)撒都该人的霸道和傲慢历历如绘,呈现在我们跟前。他们那种骄傲专横的作风和耶稣仁爱的谈吐成为明显的对此。
第二,撒都该人最重视的,乃是维护他们的政治社会地位和声望。他们担心耶稣会吸引一些 众,做出影响政府的举动。罗马政府本质上是容忍的,开明的,不过他们的幅员如此辽润,实在也承受不起民众的暴乱事件,因此不得不采取强硬和寡情的手段。假使耶稣发动暴乱,激怒罗马当局,无疑的撒都该人的权势必被剥夺。他们甚至不问耶稣所做的是否正直,而只问: “耶稣这样做对他们的地位权势有 什么样的影响!”他们不看原则,不是就事论事;乃是以他们自身的利益这个角度作为判断的根据。今天仍旧有人把自己的利害关系看得比上帝的旨意更重。
我们先看头一个戏剧性的反话。有时候在一出戏里,某一个角色说了一些连他自己都不了解的话。这是戏剧性的反话。撒都该人正是这样,他们坚持主张除灭耶稣,免得罗马政府抢走他们的权势。主后七十年果然发生这样的事。罗马人厌烦犹太人的固执,攻打耶路撒冷,使圣殿区域成为废墟。假使犹太人接受耶稣的话,相信情况必然不同!耶路撒冷的毁灭发生在主后七十年,约翰福音则大约写于主后一百年;然而我们后来读这福音的人会发现撒都该人的话是怎样的一种反话啊!
大祭司该亚法的话是很锐利的。他说:“如果你们有脑筋的话,就知道一个人为了整个民族而死,比整个民族因而消灭,要好得太多了。”犹太人相信,大祭司代表众人求问上帝之后,才代替上帝说话。古时候摩西拣选约书亚作为他的继承人,出来带领以色列人。约书亚必须将他的尊荣分给大祭司以利亚撒几分,请他为众人求问上帝:“他要站在大祭司以利亚撒面前,以利亚撒……为他求问。他和以色列全会众,都要遵以利亚撒的命出入”(民廿七 18-21 )。大祭司居于上帝和国家以及领袖之间,代上帝传达命令。这正是该亚法在当日的职责。
还有一些戏剧性的反话。该亚法认为让耶稣一个人死,比让罗马人不高兴撒都该人要好些。诚然,耶稣必须牺牲拯救整个犹太民族。但并不是照该亚法所说的理由。耶稣的死还有更伟大更辉煌的目的。有时上帝会藉 人所意想不到的人替祂说话,有时上帝使用一个人为祂传话,而被差派的人本身竟不自觉;上帝也可能藉坏人所说的话来传达祂的旨意。
耶稣不仅要为犹太人死,他更是为全世界上帝的儿女而死。对这一点,初代的教会曾说过十分动听的话。第一部崇拜仪式书叫作十二使徒遗训( Didache ),写于主后一百年过后不久。他们在擘饼的时候,必须说:“即使这饼被擘碎撒在山野,也要捡同来成为一体,主的教会也照样要从世界各地聚集起来,一齐进到上帝的国度”(十二使徒遗训九章四节)。饼由许多分子组合而成,同样,有一天主的教会分散的分子也要合为一体。这正是我们在举行圣餐擘饼时所应想到的。
罪犯耶稣(十一 54-57 )
耶稣无须经历审讯的麻烦。他很乐意舍命,然而在他完成手中的工作之前,绝不轻言牺牲。因此他退到以法莲镇,这是耶路撒冷北方山区靠近伯特利的一个小镇(参阅代下十三 19 )。
这个时候耶路撒冷挤满了人。犹太人必须在礼仪上先洁净自己才能参加节期的庆典;他们可能因为触摸到一些东西或一些人而告不洁净。许多犹太人提前上耶路撒冷献上必要的奉献,并按规定先洁净自己。因为律法规定:“每一个参加节庆的人,必须先行洁净。”
洁净礼在圣殿施行,要费一些时间,在等待的时候犹太人三、五成 聚集在一起。他们听说最近发生的事,知道犹太当局正在对付耶稣。众对于一个勇敢面对危险和困境的人永远感到兴趣。他们在议论耶稣是否会在节期到耶路撒冷来,但一般猜测他不会来。他们认为这个加利利木匠绝不是犹太宗教和政治领袖的对手。
第十一章 信心.复活.荣耀神
伯大尼的马利亚、拉撒路、马大一家人是正常教会生活的小小缩影。那个家能使耶稣得安息。所以四福音都记载有关这个家的事 ( 太二十一 17 ,二十六 6~13 ;可十一 11 ,十四 3~9 ;路十 38~42 ;约十一,十二 1~11) 。所以本章的记载,就是述说教会生活中的经历。
壹 拉撒路的病死
在第十章记载,犹太人逼迫耶稣,想要杀害祂,所以耶稣就离开犹太地,往约但河外去,到了约翰起初施洗的地方,就住在那里 ( 约十 40) 。该地和拉撒路所在的伯大尼,相距大约有二十六英里之远。大约是步行两天的距离。
一 祷告祈求
“ 有一个患病的人,名叫拉撒路 … 她姊妹两个就打发人去见耶稣说,主阿,你所爱的人病了 ” ( 约十一 1~3) 。
告诉主就是祷告、祈求,这是很正常的举动。我们应该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我们所要的告诉神 ( 腓四 6) 。生病了,需要医治,所以告诉主。
二 主听见了
“ 耶稣听见就说,这病不至于死,乃是为神的荣耀,叫神的儿子因此得荣耀 ” ( 约十一 4) 。
人只关心自己的病得医治,并不关心神的旨意及神的荣耀。不错,神是怜悯,慈爱的神;祂怜悯人,乐意医治人,拯救人脱离苦境。但神要藉着蒙拯救的人,叫祂的荣耀,从我们这首先在基督里有盼望的人,可以得着称赞 ( 弗一 12) 。仅仅使病得医治,并不是神的主要目的;病得蒙医治以后,人必须好好经历主,把生命的道表明出来 ( 腓二 16) ,叫世人看见信徒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他们在天上的父 ( 太五 16) ,这才是神拯救人的真正目的。在拉撒路之前,曾经有十个长大麻疯的人,蒙医治得洁净了。内中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见自己已经好了,就回来大声归荣耀与神,又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祂。耶稣说:洁净了的不是十个人么?那九个在那里呢?除了这外族人,再没有别人回来归荣耀与神么 ( 路十七 15~18) ?主一定会听见我们的祷告、祈求的。但除了求病得医治外,我们更该求神因此得荣耀 ( 参照太六 9~13) 。
三 照祂的时候
“ 听见拉撒路病了,就在所居之地仍住了两天 ” ( 约十一 6) 。
门徒也许在他们心中责怪祂,因为耶稣听见之后,没有立刻随报信的人赶去。却未想到人的时候常是方便的,但是祂的时候还没有到 ( 约七 6) 。祂的时候就是父神要祂作的时候,是叫神因此得荣耀的时候。
四 拉撒路死了
“ 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 ” ( 约十一 11) 。
“ 耶稣就明明的告诉他们说,拉撒路死了 ” ( 约十一 14) 。
“死”对于世人而言,是人生的结束。“病”了还有医好的一线希望;但死了,就是了了,是绝望,是结束。但是对于神,生命的主而言,死只不过是睡了。主曾经说过:“ 时候将到,现在就是了,死人要听见神儿子的声音;听见的人就要活了 ” ( 约五 25) 。
魔鬼虽然是掌死权的 ( 来二 14) ,但是他不能胜过主。主比万有都大,祂是生命,祂是复活 ( 约十一 25) ,祂是那叫死人复活使无变为有的神 ( 罗四 17) 。其实在那报信的人尚未抵达之前,拉撒路可能已经死了。因为“ 耶稣到了,就知道拉撒路在坟墓里,已经四天了 ” ( 约十一 17) ,那意思就是说,即使耶稣一听到了消息之后,就立刻动身,他也是在坟墓里已经两天了。祂故意仍住两天,为的是要更加显明神的荣耀。在神的儿子而言,拉撒路的死,只不过是睡了。祂不是去医治他,而是去叫醒他。所以当信徒走完了今生路程时,不是死了,乃是在主里安睡了。
贰 有信心,但信不足
“ 多马,又称为抵土马,就对那同作门徒的说,我们也去和他同死罢 ” ( 约十一 16) 。
“ 马大对耶稣说,主阿,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 ” ( 约十一 21) 。
“ 马利亚到了耶稣那里,看见祂,就俯伏在祂脚前,说,主阿,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 ” ( 约十一 32) 。
“ 其中有人说,祂既然开了瞎子的眼睛,岂不能叫这人不死么 ” ( 约十一 37) 。
“ 耶稣说,你们把石头挪开。那死人的姐姐马大对祂说,主阿,他现在必是臭了,因为他死了已经四天了 ” ( 约十一 39) 。
无论是主的门徒,或是马大,马利亚,甚至死人的朋友犹太人,他们都是跟过主的,即或不然,他们也必看过主所行的神迹,因此他们都相信,主若及时在场,必能医好拉撒路的病。但是他们的信心仅止于此,他们需要更大的信心,就是“在神凡事都能”的信心。
一 需要认识耶稣,是超时间,超空间的神
在四福音书里,可以看到耶稣曾经叫一位大臣的儿子活了 ( 约四 46~54) ;凭祂一句话,就医好了百夫长害瘫痪的仆人 ( 太八 5~13 ;路七 2~10) ;医好被鬼附之迦南妇人的女儿 ( 太十五 22~28 ;可七 24~30) 。这些人都不是被带到主的面前,而是因着他们的亲人有信心,替他们代求而得蒙医治的。只要我们能信,在神凡事都能;我们的主是用祂权能的话,创造万有,托住万有的权能者。祂的能力,祂的膀臂不是缩短,岂会受距离的限制,而有来不及医治拉撒路之理。
二 需要认识耶稣,是叫死人复活的神
世上最高明的医生,只能医治活人,不能医治死人。死亡并不能拦阻生命的主。我们必须认识祂是生命,祂是复活,信祂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 ( 约十一 25) 。
三 对于今世信徒的教训
他们所缺乏的信心,也是今世普遍的信徒所缺乏的。我们虽然在道理上知道主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但是我们缺乏主观的经历,主观的认识。当许多事情临到的时候,因我们缺乏信心,我们的自我判断错误,以致放弃继续信靠祂,反而拦阻了主的工作。很多人患了轻度的病,还有信心祷告;但是一听到所患的乃是癌症的末期,立刻灰心,失去了祷告的勇气。我们似乎是,把主列入只能医治感冒,发烧等类病人的三流医生。我劝这样的信徒,最好不要去探访病人;免得病人因感受到你已经对他们判死刑的心态,反而误了探病的原意。
参 复活
一 主自己就是复活
“ 耶稣对他说,我是复活,我是生命 ” ( 约十一 25 原文 ) 。
父是生命的源头 ( 诗三十六 9) 。祂怎样在自己有生命,就赐给祂儿子也照样在自己有生命 ( 约五 26) ,永生也是在祂儿子里面 ( 约壹五 11) 。这生命有吞灭死亡的能力 ( 林前十五 54) 。按着神性的一面,就是神的儿子这一面来说,死亡的权势是无法胜过生命的;祂的神性是自有永有的,不可能被治死的。但是祂为要成功神救赎的计划,祂道成肉身,穿上了血肉之体,成为有人性的人子。所以按着肉体来说,祂被治死;按着灵性说祂复活了 ( 彼前三 18) 。 罗马书 说,“ 按着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 ” ( 罗一 4) 。这个圣善的灵也叫作“ 叫耶稣从死里复活者的灵 ” ( 罗八 11) ,是神的灵,是复活的大能。
二 主能叫死人复活
“ 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 ” ( 约十一 25) 。信祂的人,就是接受祂作生命的人,接受永生,接受圣灵的人。圣灵就是叫耶稣从死里复活者的灵;而这个灵在信徒的里面,因此神就藉着住在信徒里面的圣灵,使他们必死的身体又活过来 ( 罗八 11) 。所以主说,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因为父怎样叫死人起来,使他们活着,子也照样随自己的意思使人活着。
三 今生肉身的复活──短暂的复活
“ 耶稣说,你兄弟必然复活 ” ( 约十一 23) 。
“ 就大声呼叫说,拉撒路出来。那死人就出来了,手脚裹着布,脸上包着手巾。耶稣对他们说,解开,叫他走 ” ( 约十一 43~44) 。
耶稣对马大说的,拉撒路必然复活,并非指着末日的复活;而是指着今生肉身短暂的复活。神儿子的话是满带着生命的权能。拉撒路虽然死去四天了,也可能发臭了。但是在神凡事都能。马大信不来,以为主是指着末日的复活而说的。她还是留在宗教的道理,教训里。不但马大信不来,马利亚和那些来安慰他们的朋友们都信不来。其他的犹太人更信不来。大家都哭,所以耶稣也哭了。耶稣是富有同情心的人子,祂哭了,当然具有同情,同感受的成分。但更为着他们的信不来,所以祂心里悲叹,甚忧愁。因为过不久祂自己就要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祂不能一直陪着他们。离别在即,祂对他们有恨铁不成钢的悲叹和忧愁,所以耶稣哭了。
除了拉撒路的复活以外,圣经尚记载下列短暂复活的例子:
( 一 ) 先知以利亚叫寡妇的儿子从死里复活 ( 王上十七 17~24) 。
( 二 ) 先知以利沙叫书念妇人的儿子从死里复活 ( 王下四 20~37) 。
( 三 ) 先知以利沙的骸骨叫碰着的死人复活 ( 王下十三 20~21) 。
( 四 ) 主耶稣叫管会堂睚鲁的女儿复活 ( 太九 18 , 23~25 ;可五 22~43) 。
( 五 ) 主耶稣叫拿因城寡妇的儿子复活 ( 路七 11~16) 。
( 六 ) 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受死时,地震动坟墓裂开,已睡的圣徒多人复活 ( 太二十七 51~53) 。
( 七 ) 彼得叫多加复活 ( 徒九 36~42) 。
( 八 ) 保罗在特罗亚,使少年人犹推古复活 ( 徒二十 9~12) 。
四 末日的复活──荣耀的复活──身体得赎
“ 马大说,我知道在末日复活的时候,他必复活 ” ( 约十一 24) 。
主耶稣说:“ 你兄弟必然复活 ”,是指着拉撒路今生肉身的复活说的。但马大在自己宗教的知识、观念和自以为是的判断里,回答说:我也知道,到了末日,死人都要复活。
1 、复活的应许 ( 旧约中对信徒的部分 )
“ 死人要复活;尸首要兴起。睡在尘埃的阿,要醒起歌唱 ” ( 赛二十六 19) 。
“ 睡在尘埃中的,必有多人复醒,其中有得永生的,有受羞辱永远被憎恶的 ” ( 但十二 2) 。
“ 因为你必安歇,到了末期你必起来,享受你的福分 ” ( 但十二 13) 。
2 、耶稣的应许
“ 差我来者的意思,就是祂所赐给我的,叫我一个也不失落;在末日却叫他复活。因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见子而信的人,得永生,并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 ” ( 约六 39~40) 。
“ 时候要到,凡在坟墓里的,都要听见祂的声音就出来,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 ” ( 约五 28~29) 。
3 、复活的时候
“ 号筒末次吹响的时候 ” ( 林前十五 52 ;参照帖前四 16 ;启十一 15) 。复活乃是对整体普遍的信徒的应许,至于对那些爱主的得胜者被提的应许,则不在本章的范围之内,所以不在此详述 ( 请参照我所着的《主的再来》第三章之贰 ) 。
4 、荣耀的复活
对于信徒而言,在末日的复活里,我们所得着的乃是荣耀、不朽坏的,是灵性的身体,具有属天的形状,是永远吞灭死亡,不再死的 ( 参照林前十五 35~56) 。祂要按着那能叫万有归服自己的大能,将我们这卑贱的身体改变形状,和祂自己荣耀的身体相似 ( 腓三 21 ;参照约壹三 2) 。使我们得着儿子的名分,乃是我们的身体得赎 ( 罗八 23) 。这事是主耶稣第二次再来的时候,要为我们成就的。
肆 宗教的逼迫
“ 从那日起他们就商议要杀耶稣 ” ( 约十一 53) 。
主耶稣叫一个死了,埋葬在坟墓里已经四天的拉撒路,从死里复活,是何等大的神迹!但是那些宗教家,被魔鬼弄瞎了心眼的人,不但没有醒悟过来相信祂,反而更加积极的商议要杀害祂。他们所看见的只是他们既成的利益、地位和安全。
“ 独不想一个人替百姓死,免得通国灭亡,就是你们的益处 ” ( 约十一 50) 。我信,该亚法的豫言虽然含有“ 耶稣将要替这一国死。也不但替这一国死,并要将神四散的子民,都聚集归一 ” ( 约十一 51~52) 之意,也含有一个属灵的意义,就是藉着耶稣这一粒生命麦子落在地里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得着千千万万的重生信徒,为着教会的建造。但是他本人和那些文士、法利赛人所领会的,绝对不是属灵的正面。他们所领会的乃是属地的、政治的、现实的、消极的一面。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地位和安全,他们昧着良心,不顾真理,想要杀害生命的主。
撒但以为煽动宗教家,它的诡计得成了,那知反而为了成功神的旨意而效力。 ── 黄共明 《 约翰福音要义 》
约翰福音 11:4
这 病 … … 乃 是 为 神 的 荣 耀: 对 神 子 民 来 说, 疾 病 的 最 后 结 果 决 不 是 死 亡。 死 亡 最 终 会 被 复 活 战 胜 并 除 灭 (25~26 节 ) 。 最 终 的 真 理 是 信 基 督 的 人 “ 必 永 远 不 死 ” (26 节 , 参 “ 死 ” 一 文 ) 。
11:5
耶 稣 素 来 爱 马 大 和 她
妹 子 并 拉 撒 路: 这 个 家 庭 真 诚 忠 心 地 爱 着 耶 稣 (2 节 ) ,
与 耶 稣 有 亲 密 的 关 系 ( 路 10:38~42) ,
也 特 别 地 为 耶 稣 所 爱 (3~5 节 ) 。 然
而, 它 却 经 历 了 悲 痛、 疾 病 和 死 亡。 今 天, 这 些 痛 苦 可 能 也 会 发 生 在 神 所 拣 选 的、 忠 心 的 信 徒 身 上 ( 参 “ 义 人 的 患 难 ” 一 文 ) 。
教 会 里 会 有 像 马 利 亚 一 样 一 直 忠 心 爱 主 的 人, 像 马 大 一 样 忠 心 行 善 的 人 和 像 拉 撒 路 一 样 受 痛 苦
并 死 亡 的 人。 这 样 的 家 庭 也 许 会 哭 喊 道: “ 耶 和 华 啊! 你 忘 记 我 要
到 几 时 呢? 要 到 永 远 吗? ” ( 诗 13:1 ;比
较 太 27:46 ;启 6:10) 耶 稣 说 他 的 迟
延 不 是 因 为 缺 少 慈 爱、 怜 悯 或 同 情, 而 是 为 神 和 他 国 度 的 荣 耀 (4 节 ) , 也 为 受 苦 之 人 永 远 的 益 处 (15,
23~26, 40~44 节 ) 。
11:6
就 在 所 居 之 地, 仍 住
了 两 天: 耶 稣 推 迟 去 他 所 爱 的 家 庭 (5 节 ) ,
是 为 了 坚 固 这 个 家 庭 及 门 徒 的 信 心, 为 了 给 他 们 更 大 的 益 处。 最 初, 耶 稣 看 起 来 似 乎 不 关 心 他 们
的 痛 苦, 然 而 约 翰 再 三 强 调 耶 稣 深 爱 这 个 家 庭 并 且 分 担 他 们 的 悲 痛 (3,
5, 35 节 ) 。 耶 稣 的 时 间 和 目 的 不 同 于 他 们 所 希 望 的。 在
我 们 受 试 炼 的 时 候, 神 的 时 间 和 旨 意 也 会 与 我 们 所 希 望 的 不 同。 神 按 照 他 的 智 慧 和 慈 爱 来 回 答
我 们。
11:25
25~26 复 活 在
我: 对 信
耶 稣 的 人 来 说, 身 体 的 死 并 非 悲 剧 性 的 结 局。 相 反, 它 是 通 向 丰 盛 永 生, 与 神 同 在 的 门。 25 节 所 讲 的 是 复 活; 26 节 的 “ 必
永 远 不 死 ” 意 思 是 信 徒 复 活 以 后 永 远 不 死。 他 们 将 有 新 的 身 体, 不
会 朽 坏 ( 林 前 15:42, 54) , 不 会 死
亡, 也 不 再 朽 坏 ( 比 较 罗 8:10 ; 林
后 4:16 ; 参 “ 身 体 的 复 活 ” 一 文 ) 。
11:33
就 心 里 悲 叹: 这 段 话 表 明 了 耶 稣 在 面 对 这 世 界 的 邪 恶 所 造 成 的 伤 心 和 痛 苦 时 的 心 情。
1. “ 心
里 悲 叹 ” ( 希 腊 文 embrimaomai) 描
绘 了 与 愤 怒 相关 的 复 杂 感 情。 耶 稣 为 罪、 撒 但 和 死 亡 造 成 的 所 有 苦 难 而 伤 心 愤 怒; 当 他 为 拯 救 人
类 而 争 战 时, 他 的 灵 魂 里 充 满 的 是 对 罪 的 盛 怒, 而 不 是 漠 不 关 心 ( 参 11:35 注;太 23:13 注;比 较 太 21:12~13 ;可 11:15, 17 ; 路 19:45~46 ;约 2:14~16) 。
2. 神 在 我 们 生 命 中 作 工
的 一 个 确 定 迹 象 就 是 我 们 开 始 注 意 到 罪 给 这 个 世 界 带 来 了 多 少 苦 难、 悲 伤 和 痛 苦 ( 比 较 创 3:16~19 ;罗 5:12) 。
当 我 们 这 样 做 时, 我 们 心 里 会 生 发 对 痛 苦 的 同 情 和 对 罪 的 憎 恨, 因 此 决 不 可 能 在 罪 中 感 受 到 乐
趣 ( 参 罗 1:32 注; 帖 后 2:12 注;来 1:9 注 ) 。
11:35
耶 稣 哭 了: 这 几 个 字 反 映 了 神 对 他 子 民 苦 难 深 深 的 同 情。 动 词 “ 哭 ”
( 希 腊 文 dakruo) 表 明 耶 稣 的 泪 涌 流 出 来, 默 默 哀 哭。 愿
所 有 忧 伤 的 人 从 此 处 领 受 安 慰! 基 督 就 像 同 情 拉 撒 路 的 亲 人 一 样 同 情 你。 他 爱 你 至 深。 注 意 本 节
是 出 现 在 强 调 他 的 神 性 最 多 的 一 卷 书 中。 这 是 耶 稣 —— 神 /人, 一
个 有 神 性 的 人 —— 在 哭。 神 对 你 和 众 人 的 确 满 怀 同 情 和 体 贴 的 关
爱 ( 路 19:41) 。
11:44
那 死 人 就 出 来 了: 拉 撒 路 复 活 的 神 迹 预 示 着 耶 稣 就 是 复 活 和 生 命, 它 是 神 将 为 所 有 已 死 的 信 徒 成 就 之 事 的 明 证,
约翰福音第十一章
二.拉撒路的病(一一 1 ~ 4 )
一一 1 这是主耶稣在祂公开传道生涯中所行的最后一个伟大的神迹,也可以算是最大的。这次耶稣叫死人复活。 拉撒路住在伯大尼 一个小村庄里,约在耶路撒冷以东两哩。 伯大尼就是马利亚和他姐姐马大的家乡 。宾克引述赖尔主教的评语:
请留意因为有神拣选的儿女在这里生活,城乡在神眼中就显为重要。圣经提到马大和马利亚的村庄,但连孟斐斯和底比斯这等大城市却不见于新约 34 。
一一 2 约翰说出伯大尼的 马利亚就是那 曾 用香膏抹主,又用头发擦他脚的 。圣灵看重马利亚那次奉献的行动。主喜爱祂的子民愿意为祂显出爱。
一一 3 当拉撒路病了时,主耶稣显然是在约但河的东岸。那对 姊妹 立刻 打发人 传口信给耶稣,通知祂所爱的拉撒路病了。那对姊妹告知耶稣的手法很令人感动、她们以耶稣对其兄弟的爱来请耶稣前来,帮助他。
一一 4 耶稣听见,就说:“这病不至于死。” 祂没有说拉撒路不会死,而是这病最终不是带来死亡。拉撒路会死,但又会从死里复活过来。这场病是为神的荣耀,叫神的儿子因此得荣耀。神容许这事发生,好叫耶稣能来到,叫拉撒路从死里复活,再次显出祂是真正的弥赛亚。人们会因这大能的神迹而归荣耀与 神 。
并没有证据显示拉撒路的病是由于他犯了什么特别的罪。他一向都是主虔诚的门徒,更是主所爱的。
三.耶稣到伯大尼的旅程(一一 5 ~ 16 )
一一 5 当我们家中有人患病时,不要以为神讨厌我们。这里拉撒路的病不是由于神的震怒,反而是因祂的爱而起的。“主所爱的,他必管教。”
一一 6 , 7 我们定会以为,若主真的爱祂这三个信徒,必然立刻撇下一切,赶去他们的家。但主没有这样做,祂 听见 这消息,更 在所居之地仍住了两天 。神耽延,并不代表祂不答应。若我们的祷告没有立刻得到回答,也许祂是在教导我们学习等待。若我们耐心等候,就会发觉主回应我们的祷告,比我们所预期的更奇妙。主所作的一切事都依照父为祂所定的旨意。祂是按神的时间表行事,就连祂对马大、马利亚和拉撒路的爱,也不能催祂比适当的时候早一时半刻去行动。
两天后似乎是浪费了时间。但过了两天,主耶稣叫 门徒 一起动身 再往犹太去 。
一一 8 门徒 脑里仍浮 犹太人 在基督叫瞎子看见后, 要拿石头打 祂的情景。他们诧异耶稣在这危险关头,仍要到犹太去。
一一 9 耶稣 以下面的说话 回答 他们:“平常来说, 白日 有 十二小时 的时光,让人工作。人只要在这段时间分配好工作,他就不会跌倒失足, 因为 他 看见 工作的环境及其所作的工。这 世上的光 ,就是日光,叫他不致跌倒意外死亡。”
主这段话的意思是祂遵行神的旨意,绝对顺服,故此祂不会在命定的时间前被杀害。祂在完成工作前,定会安然无恙。
每个信徒也是如此。若我们与主同行,作祂所吩咐的事,世上便没有任何势力能在神所定的时候之先杀害我们。
一一 10 那些 在黑夜走路 的人是不尽忠于神的人,他活在自我的旨意中。这人易于 跌倒,因 他没有神的引导,光照他的道路。
一一 11 主称拉撒路的死为睡了。在新约中,睡了只是身体的死,不是灵魂的死。圣经并没有教导人在死亡之时,灵魂就睡。相反,信徒的灵魂去到基督那里,那是一处更好的地方。主耶稣这话显出祂无所不知的能力。祂知道拉撒路已死,纵使先前祂收到的消息说他只是病了。耶稣知道始末因祂是神。每个人都只能叫醒身体睡了的人,只有主才能叫死去的拉撒路复活。耶稣这里说明祂要这样做。
一一 12 耶稣的 门徒 不明白耶稣说睡了,真正所指的是什么。他们不知道主是说拉撒路死了。也许他们以为睡了是康复的好征兆。若拉撒路真的熟睡,那 他 就能度过难关,快要 好了 。本节也可解作若拉撒路的病只是身体睡眠的问题,那他们就毋须到伯大尼去帮他。门徒可能是忧心自身的安全,找藉口不要到马大和马利亚的家。
一一 13 , 14 圣经清楚的指明 耶稣 说睡了, 是指 \cs8 拉撒路的 死 说的,而门徒却懵然不知。 耶稣就明明的告诉 门徒说:“ 拉撒路死了。 ”这清楚的话,无人会误解,门徒得悉消息,显得非常冷静。他们没有问主:“你怎知道的?”主说的话有绝对的权威,他们并不质疑祂的能力。
一一 15 主耶稣不是为拉撒路的死而 欢喜 ,祂欢喜,只因祂当时 没有在 伯大尼。若祂早在那里,拉撒路就不会死。新约圣经并没有记载人在主面前死的事例。门徒将要见到比免人死亡更伟大的神迹。他们将要见到一个人从死里复活。这样,他们的信心就会加增。所以,主耶稣说祂不在伯大尼就 欢喜 ,是为他们的缘故。
主补充说:“ 好叫你们相信。 ”耶稣不是暗示门徒没有相信祂。当然门徒已信了祂。但他们在伯大尼将要见的神迹将会大大的加强他们对主的信心。故此,主催促他们与祂同 去 。
一一 16 多马 认为,若主耶稣去那地方,祂就会被犹太人杀死。若门徒跟祂一起去,也将会被杀,故此,在一片悲观与惨淡的气氛下,多马叫其他门徒也一并与耶稣同去。他的话没有信心,也没有勇气,只叫人士气低落。
四.耶稣:复活和生命(一一 17 ~ 27 )
一一 17 , 18 拉撒路在坟墓里已经 四天 ,证明他真的死了。留意圣灵如何小心翼翼地提出证明,显出拉撒路的复活是个真正的神迹。拉撒路大概在差役前去找耶稣后不久就死了。从伯大尼到先前耶稣所在的伯大巴喇约有一天的路程,而耶稣听到拉撒路患病的消息后又逗留了两天,后来花了一天的时间到伯大尼。这解释了拉撒路躺在坟墓里四天了。
先前已提过, 伯大尼 约在 耶路撒冷 以东六里(约有 三公里 )。
一一 19 因为伯大尼距耶路撒冷不远、 有好些犹太人 因此能前来,与在 马大和马利亚 身旁的妇人一起, 安慰他们 两姊妹。他们也想不到不用多时,他们的安慰再不能派上用场,这哀哭的家将变成大喜乐的家。
一一 20 马大听见耶稣来了,就出去迎接他 。他们相会于村外不远的地方。我们不知道 马利亚 为何留 在家里 。她也许没有收到耶稣来到的消息,或者她伤心过度,不能走动,又或者她只是静静的等待,不住祷告,交托事情给主。她是否因为与主亲密的相交,因而感受到将要发生的事?我们不知道。
一一 21 马大 对耶稣存真正的信心,知道祂能阻止拉撒路的死。但她的信心仍有缺点。她只以为耶稣的人在此、才能医治他,却不知祂能隔空治病,和行更伟大的神迹,将死人复活。我们在悲伤时,说话像马大。如果某某药物早被发现,我们所爱的人就不至于死了。但万事都在主的手中,发生在祂儿女身上的事、都是祂所允许的。
一一 22 这位虔诚的姊姊有很大的信心。虽然她不知道耶稣会如何帮助她,但她知道祂会。她有信心若耶稣向 神 祈求,神必赐给祂,使祂在这件惨事上带来喜信。但甚至在这刻,马大仍不敢相信主会叫她的兄弟从死里复活。马大用“求”一字,通常是用来形容受造者向创造主祷告的情况。由此可见马大仍不知道主耶稣的神性。她只知道耶稣是个伟大、不凡的人,但在她心目中,祂却不比旧约时的先知更大。
一一 23 主耶稣想要加强马大的信心,对她宣布这惊人的消息,拉撒路 必然复活 。主面对这充满悲伤的妇人,手法很美炒,祂一步步的加强马大的信心,叫她相信祂就是神的儿子。
一一 24 马大 知道拉撒路将来一定会复活,但做梦也想不到他就在这日便复活。她相信死人的 复活 ,知道在她称为“末日”的日子、这事会发生。
一一 25 主似是对她说:“马大,你不明白我的意思。我所指的复活,不是拉撒路在末日时复活。我是神,在我手中拥有 复活 和 生命 的权柄。我能立刻叫拉撒路从死里复活,也会这样做。”
然后,主谈到将来所有真信徒都会复活。那时,耶稣再来,接祂的子民回天家。
那时,将有两类不同的信徒,那些存信心死去的和那些在基督回来之时还活的。祂叫头一类信徒复活,叫第二类信徒得生命。在本节的下半部,论到第一类信徒说:“ 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 ”那些在基督回来之前死去的信徒将会从死里复活。
伯基特评说:
爱比死更坚强,连坟墓也不能叫基督和祂的朋友分开。其他的朋友只能陪伴我们到死亡的边缘,但基督的爱却无论是生是死也不能阻隔开 35 。
班格尔论说:“这事巧妙地符合神的体统,只要生命之主同在,就读不到有人死的事了。”
一一 26 第二类信徒在本节中有描述。耶些在基督回来之时仍活、并相信祂的人, 必永远不死 。他们会在眨眼的一刻改变,与那些从死里复活的人,一同被接回天家。因为拉撒路的死,我们得到宝贵的信息。神从痛苦中带出甜蜜,从灰烬中显出美丽。祂指马大,试验她的信心,问道:“ 你信这话么? ”
一一 27 马大的信心如正午的太阳般耀目。她承认耶稣 是基督,是神的儿子 ,是众先知所预言 那要临到世界 的一那位。我们该留意马大相信主耶稣之时,她的兄弟还未从死里复活呢!她并不是在主行神迹后才相信。
五.耶稣在拉撒路墓前洒泪(一一 28 ~ 37 )
一一 28 , 29 马大认信之后,立即奔回村去,找 马利亚 ,告知她这惊喜的信息:“ 夫子来了,叫你。 ”宇宙的创造主、世人的救主来到伯大尼,叫马利亚。今天也一样,这位奇妙的救主仍站在我们当中,以福音的信息呼召人来。各人被邀请趟开心扉,让救主进来。马利亚立即回应,不浪费一刻光阴,急忙起来,到耶稣那里去。
一一 30 , 31 那时,耶稣 在伯大尼的村外,与马大和马利亚两姊妹会面。
犹太人并不知道祂就在附近。马大通知马利亚时,还是暗暗的告诉她。他们大概以为 马利亚……要往坟墓那里去哭。
一一 32 马利亚……俯伏 在救主 脚前 。她可能是在拜祂,又或者是因伤心过度而跪下。马利亚像马大一样,为耶稣不早在伯大尼而难过,因为祂若在这里,她们的 兄弟必不死 。
一一 33 耶稣见马利亚和她的朋友都甚忧愁,就悲叹 忧愁 起来。祂心里自然想到因为人的罪恶,世上添了多少忧伤、苦难、死亡。这些都使祂内心痛楚。
一一 34 主当然知道拉撒路葬在 那里 、祂问此话,是要叫人发出期望、信心,呼唤他们与祂同工。那些正在哀哭的人,定是怀无比的热诚,衷心盼望领主到墓前。
一一 35 本节在英文圣经中是最短的 36 。这是新约中三次记载主 哭了 的其中一次。(耶稣曾为耶路撒冷城哀哭,及后又在客西马尼园哭过一次。) 耶稣哭了 ,显出祂真是一个人。当祂见到人类犯罪而带来的恶果,心里哀愁,流下泪来。耶稣见人死时也溅泪,基督徒在看见心爱的人离世时悲哭,也不足为过。但基督徒的悲伤,与那些没有希望的人是不同的。
一一 36 犹太人 看见人子的眼泪,知道祂爱拉撒路。他们一点也不错。但他们大部分人却不知道,耶稣一样爱他们,祂的爱是深远、不灭的爱。
一一 37 主耶稣的出现再次惹起众人的疑问。有些人认出祂就是叫 瞎子 看见的那人,出奇祂为何 不能叫 拉撒路 不死 。当然,耶稣绝对能这样做。但祂却要行更大的神迹,叫相信祂的心灵有更大的希望。
六.第七件神迹:叫拉撒路复活(一一 38 ~ 44 )
一一 38 拉撒路的 坟墓 似是在地下的一 个洞 ,人要藉阶梯或梯子才能下去。洞口有 一块石 。拉撒路的坟墓不像主耶稣那个,祂的坟墓是从石上凿出来的,一个人可走进去、正如走进山边的洞穴一样,并不需要爬下或走下去。
一一 39 耶稣吩咐旁观的人把墓穴口上的 石头挪开 。其实只要耶稣一句话,石头便会自动挪移。但神不会这样做,祂通常会让人做自己能够做的事。
马大 见耶稣要打开坟墓,显得很惊慌。她知道拉撒路在那里已经 四天 了,尸体也该开始腐化。显然,拉撒路的尸体并没有膏上香料,防止腐化。他的尸体,该如当时的风俗,在他死那天便埋葬。拉撒路在墓里 四天 这事实非常重要。他不是在睡,也不是昏过去。所有的犹太人都知道他 死 了。他的复活只可解为一个神迹。
一一 4O 耶稣 在本节所引述的话,我们不知是何时说的。在第 23 节,祂对马大说,她兄弟必然复活。本节的意思就是耶稣对她所说的话的精髓。这节的次序是这样的,“ 信……看见。 ”主耶稣似是对她如此说,“你若肯相信,你就会看见我行只有神能行的神迹。你从我身上必 看见神的荣耀 。但你得先要信,然后就必 看见。 ”
一一 41 石头 从墓前移开。 耶稣 在行神迹之前, 感谢父 神 听 祂祷告。虽然圣经并没有记载主耶稣先前有祈祷,但在整段时期内,祂一定不断向父祈求,求神的名能在拉撒路复活一事上得荣耀,这里,耶稣事先便感谢父。
一一 42 耶稣大声祷告,好使 众人 相 信 祂是父所差来的,父教祂做何事,说怎样的话,又叫人相信祂做每一件事都完全倚靠父神。我们再次读到圣经强调父神和主耶稣基督合一的重要关系。
一一 43 新约中很少记载到耶稣 大声呼叫 说话的。有些人提出,若祂不是喊出 拉撒路 的名字,那么全部躺在坟里死了的人都会走出来!
一一 44 拉撒路如何走 出来 ?有些人认为他蹒跚地走出坟墓;有些以为他用双手双脚爬出来;有些人更认为拉撒路的身子该是裹布,他不可能凭自己的力量走出坟墓。他们认为他的身子升出坟墓,双脚落在耶稣跟前。拉撒路的 脸上包 手巾 ,证明他真的死了。一个人的 脸上 若裹那样的 手巾 ,绝不可能活上四天。主再次吩咐众人, 解开 拉撒路, 叫他走 。只有基督才能令死人复活,但祂叫我们推开拦路的石头,又叫我们解开代表偏见及迷信的巾和布。
七.信与不信的犹太人(一一 45 ~ 57 )
一一 45 , 46 主耶稣基督这神迹向很多旁观的人证明了祂是神, 就多有信他的 。除了神以外,谁人能叫一个死了四天的人复活,从坟中走出来呢?
但神迹对个人生命的影响是在乎那人的心。若他心里充满邪恶,存反叛、不信的思想,就算他看见人从死里复活,还是不信。 有些 犹太人就是这样。他们虽然看见这神迹铁证,但仍不肯相信主耶稣就是弥赛亚。他们 去见法利赛人 ,将在伯大尼所发生的事一一告知他们。他们是否想法利赛人听后也因此而相信耶稣呢?不是,他们可能是想加快挑拨法利赛人,使他们加把劲去对付耶稣,置祂于死地。
一一 47 祭司长和法利赛人聚集公会 ,讨论采取什么行动。他们问:“ 我们怎么办呢? ”这话可解作:“我们应该如何做才好?我们的行动为何这么慢? 这人 行了这许多的神迹,我们竟无法制止祂。”犹太领袖说这些话,是定自己罪的。既然他们也承认主耶稣行了 好些神迹 ,他们为何不信祂呢?他们不相信,因他们爱罪,多于爱救主。
赖尔评论得好:
这倒真是奇妙,连我主最大的敌人都供认、承认了我主行的是神迹,且是许多的神迹。我们会否怀疑,若他们有机会,会不否认我主行的是真神迹吗?但他们似乎没有这样做。主所行的神迹实在太多、太公开,有太多的证人,实在无人敢否认它们的真实性。面对这样的事实,今天那些不信的人及怀疑论者竟称我主所行的神迹,只是骗人的、是幻象。他们得要为此作个好好的解释。既然与主同时的法利赛人会翻天覆地的阻止基督,也不敢否认他行了神迹,事隔了十八个世纪,现在才否认祂的神迹,岂不是太荒谬吗 37 ?
一一 48 领袖们觉得事不宜迟。若他们不插手,广大的百姓便会因耶稣的神迹而信祂。若他们拥耶稣为王,就会开罪罗马政府。罗马人定会以为耶稣是来推翻其帝国的,然后插手,重罚犹太人。他们说“ 来夺我们的地土和我们的百姓 ”这句话的意思是,罗马人会毁坏圣殿,赶散犹太人。这事后来真的在主后七十年发生,但不是因为犹太人接受了主,而正正是因为他们拒绝了祂。
迈耳说得好:
基督信仰影响到生意运作,损害了那些能图大利但不道德的生意,从魔鬼的庙宇中抢走客人,破坏既得利益,将整个世界翻转过来。这信仰是讨人厌、惹人气、损害利益的东西 38 。
一一 49 , 50 该亚法 在主后二十六至三十六年作 大祭司 。他主持主耶稣的宗教审讯;使徒行传四章 6 节记载彼得和约翰被带到公会前审讯时,他也在场。虽然在这里他说了这样的话,但他可不是 主耶稣的信徒。
该亚法认为众祭司长和法利赛人都错了,犹太人不会因为耶稣而死,相反,他预言耶稣会为整个犹太民族而死。他认为耶稣 替百姓死 更好,省得 通国 惹怒罗马人。他似乎明白耶稣来到世界的目的。我们误以为该亚法接纳耶稣替罪人死这基督信仰重点的教义。但很可惜事实并不如此理想。该亚法所说的虽然属实,但他却没有相信耶稣,让祂拯救他的灵魂。
一一 51 , 52 本节解释了该亚法为何这样说话。 他 说 这话不是出于自己 ,并不是自己想出来的。这不是他的意愿。他所以说这话、乃神指使他的。他说话的含义比他所要表达的更深。这是神的预言,预言 耶稣将要替 以色列国死。他说出这预言的话、乃因他是 本年 的 大祭司 。神藉他说话,乃因他的官职,不是因他是个义人。真实、该亚法也是个罪人。
该亚法 不但 预言主将会为以色列 国 死, 并将 在地上异邦四散的选民 聚集归一 。有些人以为该亚法所指的是四散各地的犹太人,但他较可能是指那些在传福音的过程中相信基督的外邦人。
一一 53 , 54 法利赛人没有因主在伯大尼所行的神迹而相信,他们对神的儿子反而更憎恨。 从那日起 ,他们就更意 商议要杀耶稣 。
主耶稣知道犹太人积怨愈来愈深,于是离开那地, 到了一座城,名叫以法莲 。今天我们还不知道以法莲城在哪里,只知它位处偏僻,远离人烟, 靠近旷野。
一一 55 犹太人的逾越节近了 。我们知道主传道的生涯已到了尾声。就在这个逾越节,祂死在十字架上。各人都得要上 耶路撒冷 去, 在 逾越 节前 洁净自己。举例来说,一个犹太人接触到死尸,便要行一些礼仪,洁净自己不合礼仪的污秽。洁净的礼仪包括不同的洗涤和献祭。现在,犹太人一面洁净自己,一面计划杀害耶稣这逾越节的羔羊,实是多么的可悲。人心丑恶,由此尽见!
一一 56 , 57 众人齐集在 殿裹 时,开始想到他们国中那位行神迹的 耶稣 。他们讨论祂会不会 来过节 呢。第 57 节告诉我们,耶稣有不来过节的理由。
祭司长和法利赛人 下令要捉拿耶稣。任何人知道祂的行踪,都得要通知官府,好使他们能捉拿 他 ,杀死祂。 ──《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Q 耶稣叫拉撒路复活和后续事件(十一1-54) 耶稣使拉撒路从死里复活的事件,在第四卷福音书中占着关键性的地位,它是作者所记录的最后也是最伟大的神迹,可说是耶稣当年在世所做圣工的最高潮(一19-十二50)。然而拉撒路的死与复活也预表耶稣的受死与复活,它是本福音书后半部的着重点:耶稣回到父神那里去(十三1-二十31)。这事不仅预告这些后边要发生的事,就人的观点而言,它也促成了它们的发生。拉撒路从死里复活的消息,如野火燎原般在民间传开,犹太首领们打定主意,必须除掉耶稣这心头大患,因为祂的人气指数已威胁到他们的地位(45-53、57节;参十二10-11)。作者以六幕剧的方式写成拉撒路复活的故事。
i 耶稣听到拉撒路生病的消息(十一1-6)
1-3. 作者开始下笔,有一个患病的人,名叫拉撒路,住在伯大尼,就是马利亚和他姐姐马大的村庄。这是作者第一次提到拉撒路,他并没有期望读者认识他,就解释说他是伯大尼人,那是马利亚和马大的村庄,后来又加上一句说他是这两姊妹的兄弟(2-3节)。作者认为读者已知道马利亚和马大是谁,或许他们读过路加福音(路十38-42)。可是他对马利亚又多加了一些介绍,这马利亚就是那用香膏抹主,又用头发擦他脚的;患病的拉撒路是他的兄弟。在第四卷福音书中,马利亚用香膏抹耶稣的脚的事,要到下一章才出现(十二1-8),所以第一次读这本福音书的人,应当还没读到这件事。因此作者认定他的读者,或许从传言或许从马太福音二十六1-13和马可福音十四3-9相关的经文87,已知道了用膏油抹主耶稣的事。
解说完拉撒路与马利亚和马大之间的关系后,作者继续说,他姊妹两个就打发人去见耶稣说:“主啊,你所爱的人病了。”这信息中带着请求耶稣来医治拉撒路的意味(参十一21-22、32),而这请求所依据的理由是,耶稣爱拉撒路(参5节)。
4. 耶稣对此消息的回答充满疑团:耶稣听见就说:“这病不至于死,乃是为神的荣耀,叫神的儿子因此得荣耀。”如此说让人觉得,当耶稣接到此消息时,拉撒路还没断气(“这病不至于死”),若读者是第一次读这段经文,就会以为拉撒路的病不至于死,可是继续看下去时,这解释就会被剔除掉(11-14节)。拉撒路肯定会病重不治,可是将他起死回生会使耶稣得到荣耀,并且因而更能增加神的荣耀。耶稣的行为能荣耀神,是因从这些神迹里,众人得见神的大能和慈爱(40节)。
5-6. 耶稣接下来的行动令人大惑不解:耶稣素来爱马大和他妹子并拉撒路。听见拉撒路病了,就在所居之地仍住了两天。两姊妹送来的消息中隐含着请求耶稣去医治她们的兄弟,而这请求是基于耶稣对拉撒路的爱(3节),在十一章5节作者又重申耶稣对拉撒路和他姊妹的爱,这表示当耶稣没立即动身,反而在原地多留了两天,是超乎寻常的举动,可是这绝不是因为祂不爱正濒临死亡边缘的拉撒路,也不是不爱以限时专送将消息送来的两姊妹。NIV本圣经翻译为“可是当祂听见”,好像意味着耶稣的拖延与祂对他们的爱互相矛盾,可是这会令人发生误会,原文(hōs oun ēkousen)应当翻译为“于是当祂听见”(一如RSV),显示耶稣的拖延与祂的爱不相冲突,反而是受到爱的策励。这怎么可能呢?因为当耶稣抵达他们家时,拉撒路已去世四天,就算当时祂立即上路,拉撒路也已断气两天,也于事无补。然而多等两天才上路就能得到益处,因为那时代的犹太人认为,人断气后,他的灵还会在身旁盘桓三天,在那期间仍有救活苏醒的希望。可是拉撒路是断气四天后活过来,就清楚显示那是神荣耀的作为(4节),因而坚固两姊妹的信心。
ii 耶稣决定回到犹大地区(十一7-16)
7-8. 多停留两天之后,耶稣然后对门徒说:“我们再往犹太去吧。”当耶稣接到消息时,不在犹大地区,也许仍在约翰以前施洗的地方(十40)。祂的门徒对回到犹大地区却怯步不前,门徒说:“拉比,犹太人近来要拿石头打你,你还往那里去吗?”他们提醒祂说,修殿节时“犹太人”企图用石头砸祂(十31、33),意味着回犹大将会遇到危险。
9-10. 然而祂不会因为怕对头下手而改变祂的行动:耶稣回答说:“白日不是有十二小时吗?人在白日走路,就不至跌倒,因为看见这世上的光。若在黑夜走路,就必跌倒,因为他没有光。”犹太人的白天是从日出到日落,夜晚是从日落到日出,二十四小时被划分为两份,白天十二小时,晚上十二小时。白天走路不会跌倒,因为他有光线,晚上走路则会跌倒,因为“他没有光”。耶稣将祂做圣工的期间看为“白天”(九4),必须趁着白天不跌倒地完成父神的旨意,即不因想起“犹太人”以前想砸祂的事,或若去犹大地可能会再被砸的事,避而不行神的圣工。虽然祂的门徒心中害怕,可是祂已下定决心,在自定的时间,回应马利亚和马大的请求。
11-13. 作者接着写道,耶稣说了这话,随后对他们说:“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耶稣虽然说拉撒路是“我们的朋友”,可是能“叫醒他”的只有耶稣。耶稣是用比喻的方式说话,门徒却不明白,门徒说:“主啊,他若睡了,就必好了。”拉撒路若只是睡了,耶稣就不必冒着生命危险去犹大,时候到了他自然会醒过来。可是作者将耶稣所说的比喻解释出来,且描述门徒的误解:耶稣这话是指着他死说的,他们却以为是说照常睡了。旧约圣经常将死亡比喻为睡了(参:王上二10;王下八24;代下九31,NRSV版)。
14-15. 为了让门徒弄清楚,耶稣就明明的告诉他们说:“拉撒路死了。”然后接着说,我没有在那里就欢喜,这是为你们的缘故,好叫你们相信。耶稣不是说祂很高兴拉撒路死了(那将真是冷酷无情!),而是说为了门徒的缘故,祂不在那里防止他不死而高兴,因为祂知道祂会将拉撒路起死回生,当门徒看见祂做此事时,信心会得到极大的鼓舞。当耶稣说如今我们可以往他那里去吧,就是邀请门徒来看神荣耀的彰显(参十一4)。
16. 看到耶稣不顾危险,心意已决地要回到犹大去,多马,又称为低土马,就对那同作门徒的说:“我们也去和他同死吧。”在对观福音书中,多马只出现在十二门徒的名单中,从第四卷福音书我们能对他有多一点的认识,他总共出现四次:此处十一章16节他鼓励同窗,即使送命也要跟随耶稣一起去犹大;他在十四章5节代表其他门徒告诉耶稣说,他们不知道祂要去哪里;在二十章24-29节,他表示除非亲眼看见耶稣,否则不相信祂已从死里复活;在二十一章2-3节,他也与彼得和其他门徒一起去打鱼,耶稣在复活后又一次向他们显现。
当众门徒试图说服耶稣不要去犹大时(8节),多马却劝他们跟随主一起去共生死,使他有鹤立鸡群的感觉。从一个层面来看,多马误解了耶稣的意思——祂不是邀请他们陪祂去执行一项自杀式任务,而是去看神荣耀的显现并且相信祂(4、15节)。然而从另一层面看,多马所说的是对的,这是耶稣最后一次去犹大地区并且将在那里丧命。多马虽然拍着胸脯说愿与耶稣同生死,可是到生死攸关的时刻,他和其他门徒没有两样,离弃耶稣逃之大吉(十六32;参:太二十六56;可十四50),最后只剩下“耶稣所爱的门徒”和一些妇女在十字架旁陪着耶稣(十九25-27)。无论如何,耶稣的受死是举世无双,且没有人能“与祂一起死”。
iii 耶稣见到马大(十一17-27)
17. 耶稣告诉门徒说拉撒路死了后就启程前往犹大地去,耶稣到了,就知道拉撒路在坟墓里已经四天了。当拉撒路生病的消息传到耶稣那里时,他还活着(4节),可是他一定是不久之后就撒手尘寰。耶稣等了两天才开始上路,去犹大要花两天的时间,因此当他们抵达时,“拉撒路在坟墓里已经四天了”。
18-19. 作者解释道,伯大尼离耶路撒冷不远,约有六里路。有好些犹太人来看马大和马利亚,要为他们的兄弟安慰他们。伯大尼位于耶路撒冷的东部,在橄榄山的另一边,不到两哩(原文是15 stadia)的路程。
拉比律法米示拿写道,在丧礼时,“即使是最穷的以色列人家,也至少会请两个吹笛之人和一个唱哀歌的女子”(Ketubot 4:4)。马大和马利亚肯定家境不错且是知名人士,因为有“许多犹太人”从耶路撒冷来慰问她们。要紧的是,注意到此处是以正面的态度描述“犹太人”,他们来安慰失去亲人的耶稣的门徒,这提醒人记得第四卷福音书绝无像有些人认为的反犹情结,它对“犹太人”不是清一色的看待。
20-22. 耶稣还没抵达伯大尼,可是祂来的消息已先传到,马大听见耶稣来了,就出去迎接他;马利亚却仍然坐在家里。两姊妹对耶稣来到的消息为何有如此不同的态度,书中没解释。马大对耶稣说:“主啊,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马大的话带着责备的口吻:耶稣为何不在她兄弟去世以前来呢?马大虽然失望,可是仍然继续说,就是现在,我也知道,你无论向神求什么,神也必赐给你。无论马大对耶稣怀有怎样的信心,她都没指望耶稣会立即将她兄弟起死回生,这可从她后来对耶稣话语的回应中看出(24节)。她似乎表现出相信耶稣与神有亲密的关系,而且神会垂听祂的祷告。
23-24. 耶稣回答她说,你兄弟必然复活。这话可作两种解释,一个是“你兄弟必然在末日所有人复活时复活”,另一个是“你兄弟必然立即复活”。马大没领会到耶稣是说立即复活,于是马大说:“我知道在末日复活的时候,他必复活。”这是正统法利赛人(不是撒都该人)的信仰(太二十二23/可十二18/路二十27;徒二十三8),也是耶稣的信仰(五21、29;路十四14,二十35-36)。马大说这话,表示她完全不明白耶稣是什么意思,祂即将使她兄弟起死回生,象征末日时所有人都会复活。
25-26. 为了使她的信心超越正统法利赛人,耶稣对他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88。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这段经文中包括第四卷福音书中七个不同的“我是+述语”这公式其中的第五个(六35、48、51,八12,十7、9,十11、14,十一25,十四6,十五1、5),“我是复活与生命”(原文)。它涉及三项宣告:(1)耶稣本人是复活与生命,即父神已将自有永有的生命赐给祂,而且祂有权利将复活的生命赐给任何人(五21、26);(2)信祂之人即使断了气(像拉撒路一样)也会活过来——在末日,耶稣会使他们从死里复活。祂即将为拉撒路做的事,是预表在末日的复活;(3)最后一个世代的人中,活着相信祂的人不会经历死亡,至于其他世代的信徒,这事意味着死亡不能切断他们与神的关系。耶稣以这些宣告将自己变成犹太人对复活与永生盼望的中心,祂问马大,你信这话吗?是要鼓励她领悟这点。
27. 马大以一个告白形式回应祂,主啊,是的,我信你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就是那要临到世界的。她已超越她原来的信仰(22节:“就是现在,我也知道,你无论向神求什么,神也必赐给你”),和法利赛人的信仰(24节:“我知道在末日复活的时候,他必复活”),她坚信耶稣在末日引进复活的事上扮演着核心的角色,并接着说她相信祂是基督,神的儿子,是父神差入世间的那位。现代学者已发现,一世纪的犹太人用“神的儿子”这头衔作为弥赛亚的头衔(参一34注释)。马大的告白与拿但业的告白(一49)遥相呼应,作者盼望在他读者的心中和思想中,也能生发出同样的信心(二十31)。
iv 耶稣见到马利亚(十一28-37)
28. 说完这告白后,马大需要去传个话:马大说了这话,就回去暗暗的叫他妹子马利亚说:“夫子来了,叫你。”她必须告诉马利亚耶稣在叫她,马大“暗暗的”叫他妹子马利亚,或许是不想惊动来慰问她们的亲朋好友,让马利亚悄悄地溜出去见耶稣。事实证明这不可能(31节)。马大虽然方才承认耶稣是“基督,神的儿子”,可是现在却只称祂为“夫子”,这也许因为他们姊妹间习惯了以这方式称呼耶稣,不该用来解释马大又反悔自己所说的话,说她刚才的告白并不真心。
29-31. 马利亚立即作了回应:马利亚听见了,就急忙起来,到耶稣那里去。作者接着写道,那时,耶稣还没有进村子,仍在马大迎接他的地方。意味着马大离开家和村庄去见耶稣,可是她想让马利亚单独见耶稣的意愿未能达成:那些同马利亚在家里安慰他的犹太人,见他急忙起来出去,就跟着他,以为他要往坟墓那里去哭。那些“犹太人”以为她要去墓地,觉得有义务陪马利亚一起去哀哭。
32. 马利亚当然不是去墓地,而是去见在找她的耶稣。马利亚到了耶稣那里,看见他,就俯伏在他脚前,说:“主啊,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马利亚做了两件事,第一,“俯伏在他脚前”,或许作者要我们看见马利亚的俯伏是敬拜的举动。第二,她似乎做了一件与敬拜不相配的事,她像马大一样(21节)责备耶稣没在拉撒路断气前来到,可防止她兄弟撒手尘寰。这两件事同时并存,或许反映出她对耶稣的信心和当时她绝望的心情。
33. 作者接着写道,耶稣看见她哭,并看见与她同来的犹太人也哭,就心里悲叹,又甚忧愁。“悲叹”的原文是embrimaomai,是不常见的字,在第四卷福音书中只在此处和十一章38节出现,在对观福音书中则只在马太福音九30马可福音一43和十四5出现。在马太和马可福音它都是“责备”和“严厉警惕”的意思。因此十一章33节的embrimaomai可作两种解释。第一,当耶稣见到马利亚十分伤心时,与她一样地“心里悲伤”。第二,祂生气地“心里悲叹”。有几种解释说祂为何生气:(1)祂是因为马利亚和“犹太人”没信心的哀恸而生气——他们的忧伤是如使徒保罗所说的“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帖前四13);(2)祂对死亡生气,罪的结果带来如此痛彻心肺的伤痛;(3)祂对自己没能早点来医治拉撒路,使他不死这事生气,可免了马利亚和马大经历痛不欲生的忧伤。最后这个建议不太可能,因为耶稣知道祂会将拉撒路起死回生。第一个建议最好,因为经文说到,当耶稣看到马利亚与其他人一样地哭泣时,祂就生气了——她与他们一样没有信心地伤心。
34-35. 耶稣问马利亚和与她在一起的“犹太人”说,你们把他安放在哪里?他们回答说,请主来看。然后作者简单地写道,耶稣哭了。耶稣是怎么样的哭,要看祂在33和38节的“心里悲叹”是如何解释。祂若是同情的“心里悲叹”,祂的哭泣就表示对拉撒路的去世和所引起的亲友的伤痛难过,可是这与祂知道立即就会使拉撒路复活的事实不符合。祂若是因生气而“心里悲叹”,祂的哭泣就反映出对马利亚和“犹太人”缺乏信心的伤恸失望透顶。
马利亚和“犹太人”的哭泣希腊原文是klaiō,在新约圣经总共出现四十次,在第四卷福音书八次,常是在痛哭流涕的经文中。在所有四卷福音中另外只有一次记录耶稣哭泣的事:祂为耶路撒冷和即将临到祂的审判哭泣(路十九41),那节经文也是用klaiō这希腊字描写耶稣的哭泣。可是作者在第四卷福音书十一章35节,用了另外一个不同且罕见的字dakryō描绘耶稣的哭泣,在整本新约圣经,它只出现过这么一次,应当具有相当意义。他特别选用这字,也许要表示耶稣的哭泣与马利亚和“犹太人”的哭泣有区别,祂不是陪着他们一起哭泣,而是对他们的缺乏信心痛心疾首。
36-37. 看见耶稣哭泣,犹太人就说:“你看他爱这人是何等恳切。”他们认为耶稣是因爱拉撒路而哭,伤心他与世长辞。可是作者同意他们的看法吗?他将他们的评语写下,是因它正确解释耶稣哭泣的原因呢?还是因为“犹太人”误解了祂的意思,不赞同他们?“犹太人”有没有领会耶稣是因他们的不信而哭,不是因为拉撒路的去世呢?看见耶稣哭泣,其中有人说:“他既然开了瞎子的眼睛,岂不能叫这人不死吗?”耶稣在住棚节治好一个生来瞎眼人的事,在“犹太人”当中已广传开来,这些人问的问题也是马利亚和马大心中问的问题(21、32节):祂若早点来,能让拉撒路不死吗?
v 拉撒路复活(十一38-44)
38. 耶稣在十一章34节说:“你们把他安放在哪里”,他们回答说:“请主来看”。作者继续写道,耶稣又心里悲叹,来到坟墓前;那坟墓是个洞,有一块石头挡着。当耶稣来到坟墓前时,心情仍然十分激动,此处又用了“心里悲叹”(embrimaomai)这字,也许表示当祂看到周围之人无信心的哭泣时,气愤之情仍在胸怀。
这坟墓被形容为一个山洞(spēlaion),显示是个天然洞穴,并非人造的岩石坟墓(在来十一38和启六15,spēlaion这字都指天然洞穴)。当拉撒路断气之后,被放在这洞里,有一块大石头堵在洞口。后来耶稣埋葬时也是同样情形(二十1)。
39. 耶稣站在坟墓前面说,你们把石头挪开。可是这命令带来一些问题:那死人的姐姐马大对他说:“主啊,他现在必是臭了,因为他死了已经四天了。”马大早先虽作了个信仰告白(23-27节),可是她并没有指望会有神迹发生,她担心的是尸体在第四天时已开始腐烂发臭。在犹太信仰中,这第四天也是个重要点,如前所述,死者的灵魂会在他身边盘桓三天,希望仍有救活的机会。可是在第三天,死者的面容开始变色时,灵魂就会永远离去,那人才真正死透。拉撒路在坟墓里四天,表示已无救活的希望,因此更凸显耶稣即将行的奇迹的伟大性。
40. 耶稣对马大的反对不为所动,只提醒她记得祂说过的话(可是作者并没有记录下来):我不是对你说过,你若信,就必看见神的荣耀?祂是对马大一人说的(用第二人称单数),且让她记起祂以前说的话,为的是鼓励她不将眼光注视在兄弟去世的绝望情况上,而是在即将显现的神的荣耀上。
41-42. 耶稣的回答足以满足马大的质疑,他们就把石头挪开。现在一切准备就绪,可是在耶稣行神迹之前,祂先作个祷告:耶稣举目望天说:“父啊,我感谢你,因为你已经听我。我也知道你常听我,但我说这话是为周围站着的众人,叫他们信是你差了我来。耶稣的这次祷告不是为祂自己,而是为站在祂周围的人。祂作这样公开的祷告,是要清楚表明,祂即将做的事与祂被神差到人间有关。这一切都是为了帮助人们、祂的门徒、马利亚、马大和“犹太人”相信祂是被神差遣来的。
43-44. 接着神迹就发生了:说了这话,就大声呼叫说:“拉撒路出来!”耶稣在五章28-29节说:“你们不要把这事看作希奇。时候要到,凡在坟墓里的,都要听见他的声音,就出来”,祂是指在末日时将发出命令,使所有去世之人都复活过来。祂对拉撒路发出的命令,预表末日时祂会发出的命令,在拉撒路身上发生的作用,也预表在末日将发生何事:死人就出来了!
作者描绘当拉撒路从坟墓里出现时,是什么模样:手脚裹着布,脸上包着手巾。拉比律法米示拿中也提到埋葬时逝世者尸体上包着怎样的“衣服”(Sanhedrin 6:5)和“裹布”(Kil’ayim 9:4;?abbat 23:4;Ma‘aser ?eni 5:12),用来包着拉撒路的手和脚的,是后面这裹布。包着他脸的“手巾”(keiria),与后来在耶稣埋葬时包脸的手巾是同一字(二十7)。有人说,拉撒路从坟墓中出现时,手和脚仍被裹布包着,这是“奇迹中的奇迹”。其实也不必这么说,因为棉布条也许只松松地缠在他身上而已。
当拉撒路从坟墓现身时,因有裹尸布缠着,只能碎步走动。耶稣对他们说:“解开,叫他走!”祂不是一直沉醉在自己的作为所带来的荣耀中,而是关心死里复活的人。在路加福音八51-55也一样,当耶稣将睚鲁的女儿起死回生后,就对祂身旁的人说:“给她东西吃”(八55)。
vi 决定杀耶稣(十一45-54)
这段描述拉撒路复活后,随之而来的两种后果:许多“犹太人”信了耶稣(45节),和杀耶稣的阴谋(46-53节)。
45. 这节描写随之而来的第一个结果:那些来看马利亚的犹太人见了耶稣所做的事,就多有信他的。耶稣所行的这伟大奇迹,促使许多人相信祂。本福音书前面的一些经节证明,因看神迹而来的信心是肤浅的(二23-25,六14、66,八31-38),可是作者这次一点都没暗示本次也是同样情形。相反的,这些犹太人可作为看见神迹而信之人的表率(二十31)。他们的信心再次提醒人记得,在第四卷福音书中,并非所有的犹太人都反对耶稣。
46. 作者在这节开始形容拉撒路复活后所带来的第二种后果。虽然来看望马利亚和马大的许多“犹太人”,因看了拉撒路复活的神迹而信耶稣,但其中也有去见法利赛人的,将耶稣所做的事告诉他们。一如在毕士大池子旁边被耶稣医治的瘸子去通报“犹太人”(五15),现在这些人也急忙将拉撒路复活的消息去通报法利赛人。他们肯定晓得这些法利赛人是耶稣的敌人。
47-48. 听到这报告后,祭司长和法利赛人聚集公会。第四卷福音书虽然多次提到“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开会(七32、45,十一57,十八3),可是这里是惟一的一次明确提到犹太公会。犹太公会由七十位委员组成,大祭司则是公会主席,这是仿效摩西与七十位长老的模式,它是犹太人最高的治理团体,在罗马统治下的犹大省,负责管理当地的犹太人,职责包括调查被控违反摩西律法的罪名,和评估自称为先知或弥赛亚的人。在政治上,犹太公会有如履薄冰的感觉,一方面需对罗马政府交账,一方面又要得到大部分犹太人的民心。
在犹太公会本次会议中有一紧急事项需要讨论:他们说:“这人行好些神迹,我们怎么办呢?若这样由着他,人人都要信他,罗马人也要来夺我们的地土和我们的百姓”公会委员面对一个进退两难的问题,耶稣在耶路撒冷城和附近地区所行的许多神迹(二23,三2,七31,九16,十一47,十二18、37),使许多犹太人相信祂是弥赛亚。此事若持续下去,大部分的人都会效忠于祂,这事自然逃不过罗马政府的眼目,会被视为对罗马帝国在犹大地区的威胁,会招致罗马军队的镇压,犹太公会认为将包括把“我们的地土”(圣殿)和“我们的百姓”(犹太人)夺走。当人民承认耶稣是弥赛亚时,他们若袖手旁观,罗马人则会将他们革职,他们就会失去对圣殿和人民所享有的特权。可是因为民众对耶稣的支持率日益高升,使犹太公会越来越难对祂采取不利的行动。
49-50. 会议主席提出一个解决困难的激烈办法:内中有一个人,名叫该亚法,本年作大祭司,对他们说:“你们不知道什么。独不想一个人替百姓死,免得通国灭亡,就是你们的益处。”该亚法是耶稣最后一次到耶路撒冷那年的大祭司——其实他在主后十八至三十六年也做过大祭司。看到公会委员夹在两难之间,他就提出一个釜底抽薪的办法:除掉耶稣!他的理由是,让耶稣一人死,总比让罗马军队来镇压,使整个犹太民族灭亡好得多吧!该亚法的办法可说是合理且冷酷无情。
51-52. 作者对该亚法提出的“最后解决之法”做了些评语,他这话不是出于自己,是因他本年作大祭司,所以预言耶稣将要替这一国死。约瑟夫的作品中有证据显示,大祭司具有先知的功用,且认为“真祭司”肯定也是个先知89。拉比作品中也有证据显示,他们认为有些人在自己不自觉的情况下说预言(Str-B 2,546)。无论如何,作者解释道,当该亚法说耶稣要替全国死时,他这话不是“出于自己”。作者接着解释说耶稣不但替这一国死,并要将神四散的子民都聚集归一。有些人认为这是指耶稣的受死不仅使圣地的犹太人蒙福,也使散居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蒙福。另外一种较打中红心的说法是,这经节不仅指犹太人,也包括外邦人。这种将各种族群招聚在一起的事在十章16节已先预表了,耶稣以好牧人的身分在那节说:“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我必须领他们来,他们也要听我的声音,并且要合成一群,归一个牧人了。”先知以赛亚也提到,将来有一天神会将外邦人也聚集在祂的子民中(赛五十六6-8)。
53. 该亚法的提议被公会按字面照单全收,认为是该除掉耶稣,从那日起他们就商议要杀耶稣。“商议”(ebouleusanto)这字应当翻译为“敲定”更好,它是犹太公会的一个正式决定。犹太公会的决定与耶稣自己定意要做的事截然不同,犹太公会决意为了保全他们自己在国家的地位而牺牲一个无辜者,而耶稣则是为了将四散的神的儿女召回而预备好牺牲自己。
54. 耶稣虽然不容惧怕犹太官员的心来决定祂的行动(7-10节),可是祂也采取适当的举措保全自己的性命(参七1),按着犹太公会的动作而有所应变:所以,耶稣不再显然行在犹太人中间,就离开那里往靠近旷野的地方去,到了一座城,名叫以法莲,就在那里和门徒同住。除了此处外,以法莲城(村)这字再没有出现在旧约或新约圣经里,旧约圣经提到约瑟的儿子以法莲,许多经节也提到以法莲支派和以法莲山区,可是从没提过以法莲村。然而当约瑟夫记录维斯帕先征服犹大地区时提到这句话:“他征服了伯特拉(Bethala )和以法莲这两小镇”(Jewish War iv.551)。这个以法莲村已被指认为现今位于伯特利东北方四哩处的泰伊贝(Et-Taiyibeh)。耶稣隐退到这村庄,或许是因为有人提供祂住处,它离耶路撒冷还有一段距离,就可回避一下那城里的“犹太人”,可是离得又不算很远,可以来得及赶回去那里过逾越节(55节,十二1)。
R 耶稣的时辰已到(十一55-十二50)
i “犹太人”在耶路撒冷过逾越节时找耶稣(十一55-57)
55. 这节提供了耶稣当年的生平和圣工的最后场景——祂被出卖和钉十字架的逾越节:犹太人的逾越节近了,有许多人从乡下上耶路撒冷去,要在节前洁净自己。这也许是耶稣做圣工期间经过的第三(二13、23,六4,十一55)或第四个(五1)逾越节,是祂亲自参加的第二或第三个逾越节。许多犹太人在节庆前提早来耶路撒冷参加的洁净礼,是在圣殿南面台阶入口处举行的米克瓦浴(Mikvah baths)90。逾越节期间平信徒必须行利未人的洁净礼,因为男士们要将他们的羔羊带入祭司院献祭,需要洁净后才得进入。这必行的洁净礼在逾越节前举行,为期七天(参十二1)。
56. 作者说当朝圣者来到耶路撒冷时,他们就寻找耶稣,站在殿里彼此说:“你们的意思如何,他不来过节吗?”这问句在原文(以ou mē开头)表示期待一个正面的答复:“祂会来过节,不会吗?”不久之前,耶稣去拜访离耶路撒冷只有二哩之远的伯大尼,将拉撒路起死回生,这消息在耶路撒冷不胫而走(45-48节),于是当人们聚集在圣殿区时,大家都望眼欲穿地等待耶稣的出现。
57. 并非所有的人都以正面的态度等候祂的来临,那时,祭司长和法利赛人早已吩咐说,若有人知道耶稣在哪里,就要报明,好去拿他。作者在十一章47-53节告诉我们,犹太公会为了对付耶稣所带来的“威胁”,召开了一次会议,会中决议要除掉祂,为了执行这项决议,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就吩咐人民,一旦发现耶稣在何处露面,要立即通报他们。这是耶稣最后一次来耶路撒冷庆祝逾越节时,所面临的危险情势。
约翰福音简介
约翰福音第十一章
11:1
在耶稣受难的巨幅图画展开前,本章记下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耶稣叫死了的拉撒路复活。生命与复活的权柄都在祂手中(25节),祂能赐人生命,叫人复活;祂自己当然可以战胜死亡,从死里复活,成为荣耀的主。
伯大尼在橄榄山东侧,距耶路撒冷约三公里。
11:2 马利亚就是12:1-8所记用香膏抹主的女人。她是马大的妹妹,拉撒路是她们的兄弟。
11:3 从“你所爱的人”一语可以看出耶稣与这一家人相交甚深。参11:5。
11:4 拉撒路因病致死,但死亡不能捆绑他,因为生命在神手中。叫拉撒路复活,证明耶稣为神子。
11:9
当日计时,白天从日出到日落分为十二个小时,夜晚则分为四更。耶稣指出,人必须趁着有光的时候行动,黑暗来,光一消失,看不见便会跌倒。耶稣不惧犹太地的危险,因为自己就是世上的光,祂会很安全。世上黑暗的力量不能胜过祂。
不过祂肉体的生命,就象白天十二小时一样,很快要过去,祂应趁早向人显明祂是能给人生命的神。
11:11 “睡了”(koimasthai)在希腊文中常常用来指“死了”。耶稣去“叫醒”睡着了的拉撒路,黑夜过去、黎明重临,让他可以再见白日的光。
11:14-15 耶稣是神,知道拉撒路已死,但要藉着叫他复活来建立门徒的信心,有勇气迎接就要临到耶稣自己身上的死与复活。
11:16
多马是个希腊名字,在亚兰语相当于低土马,有“孪生子”的意思,但用作名字时不含此义。此处记下多马的亚兰名,可能耶稣的门徒多用此名称呼他,实际上不是说他真为孪生子。
多马为人多疑,不信复活(20:24-29),在他看来,回到犹太地,命运会和拉撒路一样,也是一死。他的话有同说:“要是拉撒路的死只是睡了,那么大家都去一起死吧”。
11:17
犹太人相信,人死了四天后,灵魂才离开人体,然后身体开始腐烂,难以辨认。拉撒路放进坟墓已经过了四天,决无复生的希望。今天我们知道,人死后几个小时,身体就开始变化,不能复原。
11:19
这里的“犹太人”指耶路撒冷的居民。拉撒路一家人住的地方,照传统是在耶路撒冷来伯大尼老路的陡坡尾,近今拜赞庭教堂,也就是为朝圣的人而造的一间礼拜堂。
11:21-23
马大知道耶稣能医好病人,却未尽窥神给祂的权能的全貌;但她相信,只要耶稣肯向神求,神会听祂的祷告。她还不知道耶稣握有复活的大能。她听了耶稣说“你兄弟必然复活”的话以后,所能想到的只是一般犹太人所相信的末日的复活。
11:25
耶稣告诉马大,人藉着祂可以复活,得到永远的生命。要是现在就信祂,就能和祂建立永远的关系,也就有了永远的生命。不错,人的肉体要过去(“虽然死了”),但这与神相连的生命却永远不死(26节)。拉撒路恢复了原有的生命,若不在灵性上与神建立这永远的关系,仍未解决死的问题。
耶稣要马大相信的是这个教训。马大对耶稣的信心是她完全相信耶稣所说的话。“信”是接受耶稣一切的教训,相信祂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又是那会再来的主(27节)。
11:33 耶稣分担人的痛苦与忧伤,祂目睹人间疾病、痛苦与死亡,也难免悲叹,甚至伤感下泪(35节)。祂也曾为耶路撒冷城面临被毁的命运哀哭(路19:41)。
11:38
犹太人的坟墓有两种,一种墓穴在地上,上覆石板;一种墓穴凿在石中,洞口用巨石挡住。耶稣与拉撒路的坟墓显然都属后者。拉撒路复活后可以走出来(44节)。
11:41
我们未祷告,神已知道我们的所需(诗65:2-4);我们未说出,神已经听了。耶稣祷告不是求神给祂能力行神迹。这是一个感恩的祈祷,是为周围的人而作的,让他们不只看见神迹,也可以亲眼见到耶稣与神的契合,让人可以完完全全信靠祂。
11:44
死人用一块长布包着。包的方法是:先将尸体平放在长布的一端,然后将另一端从头覆盖过全身直到脚上,再用布带把身体缠裹,手脚扎实;又用头巾把头脸包住到下颚处。
这样缠裹住了的死人,现在从坟墓里复活出来了。拉撒路是活人,已能行走,死不再捆绑他。
11:47 “祭司长”包括大祭司和其他祭司家族的成员。这些人加上文士和耶路撒冷的其他长老,组成公会,处理犹太人的宗教和世俗事务。
11:48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任由耶稣这样讲道、行神迹,百姓都会信奉祂为弥赛亚,岂不造成政治风暴?罗马人若来镇压,恐怕要灭我们的民族了。比较18:36。
“地土”可指耶路撒冷城,更可指圣殿。“百姓”指犹太民族。圣殿若毁,犹太人的宗教中心没有了,民族失去了认同的中心,可以永杜叛乱。
11:49-52
该亚法认为牺牲耶稣一人,可免罗马人毁灭整个犹太民族。他没料到这句话正吻合神所定的救赎计划,不知不觉把神的计划宣告了。但耶稣之死不是挽救犹太民族被灭于罗马,因为在主后70年,耶城终于被毁;而是让神的子民,包括犹太人和外邦人,都能得赎,与神和好。耶稣这位伟大的牧人死后,羊群会四散;但四散是将羊群聚集归一的方法,门徒因此可向各方各国传扬福音,叫“另外的羊”归于一个牧人(10:16)。
11:54
以法莲城在何处,有三种说法:一指耶城附近的伯利恒,一指以法莲地,一指撒玛利亚省边境距伯特利东北七、八公里的那个以法莲(参撒下13:23)。最后一说比较可靠。耶稣在这里暂避,直等到逾越节才上耶路撒冷,从容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