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后书第十二章
林后 12:2-3> 这个在基督里的人是谁?又到过第三重天,不会是……
12:2-3 保罗继续为他从神所得的异象和启示夸口。“我认得一个在基督里的人”,其实是指保罗自己。他被提到第三重天的经历,表明他与神曾经有独特的接触。
林后 12:7-8> 那是一根管教保罗的刺吗?赶快看看你手你心你身,说不定你也有一根刺……
12:7-8 由于保罗没有详细说明,我们不晓得他身体里的一根刺是什么。有人估计可能是疟疾、或癫痫症、或眼疾(参加 4:13-15 )。不管是什么,这必是持续性的、具困扰性的和常常妨碍保罗工作的。这根刺妨碍他的事奉,他曾祈祷求神除去它,但被神拒绝了。这使保罗谦卑下来,提醒他需要时刻与神保持亲密的关系,好让其他人看见神在他身上的作为,而同受造就。
林后 12:9> 神的能力在软弱的人身上更显完全,这话怎解?你经历过吗?
12:9 虽然神没有除去保罗身上的刺,却应许在他身上显明祂的能力。神的能力在软弱的人身上显出来,对我们而言,这是莫大的鼓励。虽然我们感到自己有限制,但不要以为找到放手不干的好藉口,却要向神寻求帮助。我们的软弱不仅帮助我们建全基督徒的品格,更可加强我们对神仰慕的心;因为当我们承认自己的软弱时,也必认定神的能力。
林后 12:10> 在各项软弱上也可以喜乐?神是否要我变得一无是处?
12:10 当自认非常能干或拥有很多资源时,我们往往会倚靠自己的能力去事奉神,结果使我们愈来愈骄傲。倘若我们有缺乏,却容让神的能力来支持,我们会发现自己比平常更能干。神不是要我们刻意寻求软弱、被动或无效率,生活本身已有足够的挫折、失败;但只要我们用神的能力来应付这一切,就能让我们在服事神的过程中更有效率和持久的果效。
林后 12:11-15> 遇到被怀疑时当然会为自己辩护,为了什么?名誉嘛──保罗不是?那他所为的是……
12:11-15 保罗不仅表达了他个人的感受,更为自己作为耶稣基督的使徒而辩护。哥林多教会怀疑和质问他的身分,使他感到不安,但是他为自己的身分辩护,纯粹是为了福音的缘故,而非为了自己的名誉。当你被别人怀疑时,你是只想到恢复自己的名誉呢,还是也关心别人对基督的看法呢?
林后 12:13> 保罗这一句“求你们饶恕”真有力,不是吗?其言外之意可够意思……
12:13 保罗说“求你们饶恕”,这显然是在讽刺他们。事实上他为哥林多教会所做的,远超过他为其他教会所做的,而他们竟然还误解他。
林后 12:14> 多次到哥林多,保罗也别无所求,所求的只是……
12:14 保罗在他初次访问哥林多时,建立了这间教会(参徒 18:1 )。其后他第二次探访他们( 2:1 )。因此,这将是他第三次探访哥林多( 13:1 )。保罗解释说,他不想得到财物及供给,就如从前那样,他只是希望以属灵的食物来喂养他们,使他们成长。
林后 12:16-19> 那些人的心究竟想的是什么?竟这样想保罗……
12:16-19 虽然保罗未曾向哥林多信徒要求什么,但仍然有些人怀疑保罗是狡猾的,想从他们当中取利。保罗再次解释,自己为信徒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栽培他们,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好处。
林后 12:20-21> 哥林多城罪行多,我们的城市也不逊,置身其中怎自处──出于污泥而不染?
哥林多后书第十二章
一次崭新的经历和保证(十二 1 ~ 10 )
保罗再一次不得已地自夸,不过这次是述说他的一些特殊的经验:
.他得到新的启示( 1 ~ 4 ):保罗自谦地用间接语法述说他的这个经验。他被神接到天上的乐园里,领受了一项蒙福的启示。这个属灵的启示无法用言语来解释。
.他遇见新的试探( 5 ~ 8 ):主将祂荣耀的启示给了保罗,以致他心中被骄傲所试探。主为了挽救他脱离这种高傲的危机,便加一根刺在他身上。虽然我们无法得知这根刺是指肉身的一种顽疾,还是精神上的压力;但是主却拒绝医治他。弟兄姊妹,神有时准许疾病或试炼临到我们身上,是有祂的用意,为要叫我们的灵性得益处。
.他得新的应许( 9 ):他虽在软弱痛苦之中,主却发出应许和保证:祂的恩典够他用的,并且祂的能力可在他软弱的身体上彰显出来,比在他的优点上彰显得更加明显。神这个应许给他清楚知道,凡他所作成的,都是出于神的恩典,而且神的恩典时常满足软弱的人的需要。这真理对每一位信靠神的基督徒都是极其真切、适用的。
.他得喜乐源头( 10 ):保罗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困难,他没有发怨言,反而能以欣然的心境面对这些痛苦,秘诀是:“为基督的缘故”,使他得喜乐的泉源。
一位关顾人的善牧(十二 11 ~ 21 )
保罗虽为哥林多教会挂心,可是他要承受他们最苛刻的批评。他们怀疑他使徒的权威( 11 ~ 12 ),以致他迫不得已要提出他的凭据来:他能行神迹异能。使徒行传没有记载保罗曾在哥林多行过神迹,但根据他在罗马书十五 18 的记载,他曾行过神迹。因此,证明了他实在有使徒的权柄。
请注意,保罗的自辩并不纯为自己,他有更高的一个目的:“一切的事都是为造就你们”( 19 ),为此,我们看见保罗实在是一位满有爱心的牧者。
.他对人显出忍耐( 12 ):保罗对别人所加予的斥责、误会和怀疑均予无限量的饶恕,心中不怀苦毒,也不埋怨。教会历史上伟大人物没有一个不是大有忍耐的;忍耐是圣灵所结的果子(加五 22 )。
.他对人显出爱心( 14 ~ 15 ):保罗所作的每一件事均出于爱,他不但将财物分给他们,更将他“自己”给予他们;所以他期望他们也能用爱心来酬报他。读者们,我们是否像保罗那样,用尽自己的力量将生命倾倒出来,使人大大得益处呢!
.他对人显出关怀( 20 ~ 21 ):保罗知道教会若没有让圣灵居住在其中,就会充满犯罪和邪恶的事;因此他心中甚为忧伤,期望他们及早悔改。这正显示保罗对软弱的信徒所表达的关怀。
祈祷 求主使我在人际关系上显出真诚的爱心和耐耐。 ──《新旧约辅读》
哥林多后书第十二章
哥林多后书 第十二章 注释
1-10 异象和启示
保罗追述十四年前一次独特的属灵经历、嗣后他身上的剌,以及神的恩典。
1 “我自夸 ...... 不得已的”:保罗的自夸是为着哥林多人,对他自己一点益处也没有。
“主的显现和启示”:指“从主来的异象和启示”。
2 “我认得 ...... 的人”:这人是保罗自己,参 5 注。
“第三层天”:乃象征说法,可能指天上最高最完全的境界。
2, 3 “或在身内 ...... 神知道”:对保罗而言,他究竟是在肉身之内或离开肉身被提见异象并不重要。
4 “乐园”:信徒离世后与主同在的地方(参路 23:43 注),这里与 2 节之“第三层天”同。
5 “为这人”、“为我自己”:前者是保罗用第三人称来表明得独特经历的自己,后者是指作使徒的自己。保罗这样区别是要防止别人将这可夸的经历与作使徒的资格混为一谈。
7 “有一根 ...... 肉体上”:很多学者认为那根剌是一种顽疾。
9 保罗的祷告虽不蒙应允,但神却给他足够能力去面对痛苦,体验神的能力。
11-13 有关夸口的总结
哥林多人若肯为保罗辩护,他便毋须作愚妄人,写出上述的夸口语。事实上保罗在他们当中早已充分证明他使徒的资格。最后保罗语带讥讽地为了没有收取他们的金钱而道歉。
12 “神迹、奇事、异能”:是一组惯用语,从不同角度形容神迹(参罗 15:18-19; 来 2:4 )。
12:14-13:10 计划第三次往哥林多去
保罗有此打算,不是要向该地信徒收钱,或估他们的便宜,而是要表明对他们的爱与关怀( 12:14-18 )。 不过,保罗担心哥林多人仍继续犯罪,令他失望忧愁( 12:19-21 ) 无论怎样, 他警告那些犯罪者及受假使徒怂恿的(“其余的人” , 2 ),
他确实有主的权柄,并会在他们中间施行惩罚( 13:1-4 )。最后保罗劝勉他们不要作恶事,乃要作完全人( 13:5-10 )。
14-15
保罗以父母对儿女的心来比喻他对哥林多人的爱;他会向他们坚守分文不取的原则,并愿意为他们付出自己。
14 “第三次”:有关保罗第二次到访哥林多的事,参 1:15-24 注。第三次到访的目的,见 9:4-5 。
16-18 虽然保罗没有向哥林多人收取分文,但仍有人攻击他,说他“诡诈”、“用心计牢笼”他们,藉词为耶路撒冷圣徒募捐而中饱私囊。保罗因而作出自辩,表明他和提多等人的动机和行为都是纯洁的。
19 保罗以上的辩辞不是要挽救个人的声誉,乃是实话(“在基督里当神面前说话”),为要建立信徒。
20 “见你们不合我所想望的”:即见哥林多人犯罪,不符合保罗的期望。
“你们见我 ...... 想望的”:指保罗到来用权柄严厉惩罚哥林多人。
“分争 ...... 混乱的事”:大概与假使徒的挑唆有关。
讲道材料
哥林多后书第十二章
刺与恩典(十二 1-10 )
只要我们有一些感觉的话,我们会存虔敬的心阅读这段经文,因为保罗在这段经文中,赤诚张开,给我们看见他的荣耀,也看见他的痛苦。
保罗仍然违背他的心愿,指出他的证明,他告诉我们一种经验,我们只是觉得它的奇妙,很难加以究讨。十分奇妙的,他似乎站在身外,向自己看。他说,‘我认得一个人。’这人就是他自己;不过保罗能够站在客观的立场上看他,有这种奇妙的经验。对于神秘主义者来说,一切宗教经验的最大目的是上帝的远象并和上帝合而为一。
神秘主义者的目的,往往是在奇妙经验的一刹那,‘见的和所见的合而为一’。在犹太神秘主义者的传统里,说到四个拉比,他们见到上帝的异象。本.阿谢( Ben Azai )看见了荣耀,死了。本.沙麦( Ben Soma )看见了,发狂了。亚策( Acher )看见了,‘毁灭了幼苗’,那意思是说,他虽然看见了异象,却成了异端,破坏了真理的园圃。只有亚及巴( Akiba )平安的上升,平安的归返。我们不能猜度保罗那时的实在情况。我们不需要因为保罗所说的第三层天而组织天的层数的理论。他的意思只是说他的灵上升在无可超越的神秘状态中与上帝接近。
我们或许可以注意一件可爱的事,对于我们或有些少帮助。乐园这个名词是出于波斯文,其意义为以墙围 的花园。波斯国王要赏赐给他所爱的人特殊的光荣,他就使他做花国里的同伴,与他在花园里结伴同行。这是一种空前绝后的经验。保罗作了上帝的同伴。
继 荣耀是痛苦。英文钦定本和标准修订本翻译为一根刺加在他肉体上。这字( skolops )可以译为刺,但是更可能是指刺刑的刑具。有时一个囚犯以尖锐的刺,刺他。保罗觉得在他身体上,好似有一种像刺刑般的痛苦。这到底是什么呢!有好多种不同的答案。先让我们看那些有名望的人的说法,不过经过考验后,我们必须要放弃的。
(一)这刺是指灵性的试探;引起疑惑及躲避使徒生活的责任,受试探后良心谴责刺痛。这是加尔文( Calvin )的看法。
(二)这是指他面对的反对与逼迫,经常与破坏他工作的人斗争。这是路德的观点。
(三)这是指肉身的引诱。当僧侣或隐士关在修道院里,在斗室中最难驯服的,是性欲。他们想驱除它,可是往往去了又来。保罗也是如此。这是天主教的看法,今天还是这样。
这些答案都是错误的,有三个理由。(甲)刺的意思指的是残酷的痛苦。(乙)我们所看到的是肉体上的痛苦。(丙)不论刺所指的是什么,保罗受到痛苦的时候是有间歇性的,保罗从来没有因此而完全停止了他的工作。现在让我们看其他的说法。
(四)有的人说,这刺是指保罗的外貌。有人说他‘气貌不扬’(林后十 10 )。有以为他不幸毁容,变成丑陋,阻碍了他的工作。不过这与刺的痛苦不合。
(五)最普通的解释是癫痫症。这是一种痛苦的,发了又发的疾病。不过在没有发作期间,可以照常工作。这会产生像保罗经验到的异象和神志异常状态。这种疾病往往令人憎厌;在古代社会中认为是出于魔鬼。人看见了要吐唾液以驱逐恶魔。在加拉太书四章十四节,保罗说,加拉太的信徒,没有因为他身体的缘故,轻看他;在希腊原文就是向我吐唾液。不过这理论所引起的后果是不能接受的。这意思变成保罗所见的异象,是由于癫痫病的神志异常状态。我们不能相信那改变全世界的异象会出于癫痫病的发作。
(六)最古老的理论是严重疲惫的头痛病。特土良及耶柔米都这样相信。
(七)这一件事帮助我们更接近事实,不过还有一种理论,说是保罗的眼病。这可以解释他的头痛。在大马色路上的荣光中,保罗眼不能见(徒九 9 )。或许他的眼睛永远未曾复原。保罗讲到加拉太的信徒,就是把自己的眼睛剜出来给他,也是愿意(加四 15 )。在加拉太书的结尾,他写 ,‘请看我亲手写给你们的字,是何等的大呢!’(加六 11 )。似乎是一个眼睛看不大清楚的人,用大字写的。
(八)最可能的是在地中海东部沿岸所流行的有周期性的含有病毒的疟疾。当地的人,如果要咒诅敌人,就祷告神使他生这种热病。凡是生这种病的人,就会头痛,同时好像有‘一条赤热的铁条,刺入头额’。另外的描写,‘在太阳穴的部位,有似研磨钻刺的疼痛,好像牙医钻孔,’并且说,当情况严重时,‘痛得令人难受’。在事实上这很适合有一根刺加在我肉体上,也适合在肉体所受的刺刑。一个人既受了这么多的苦难,在身上又要受长期的痛苦。
保罗祷告上帝,祈求这刺离开他。上帝回答他的祷告正如祂回答许多的祷告一样 -- 祂没有挪去这刺,不过给保罗足够的力量担当得起。这是上帝工作的方式。祂并不为我们免除艰难,乃是给我们力量去克服艰难。
上帝应许保罗足够的恩典。现在让我们从保罗一生中看到上帝的恩典,足够有余。
(一)上帝给他足够的恩典胜过身体上的疲劳。上帝的恩典使他有力量继续努力。 靳理约翰讲
道四万二千次。平均一年行四千五百哩。他骑在马上一日行六十至七十哩,平均一日讲道三次。在八十三岁时,在他日记上这样写看,‘我自己也觉得奇妙。我讲道,写作,旅行,从不觉得疲倦。’这是在工作上,上帝的恩典是足够有余的。
(二)上帝给他足够的恩典胜过身体上的苦难。这使他能够担当刺刑的苦楚。有一次一个人去探访一个女子。她生了不治之症,睡在床上,十分痛苦。他带了一本小书,是一本充满阳光,快乐,戏笑,鼓舞在患难中人的书。她说,‘我非常的感谢你,不过我知道这本书。’那探访的人问,‘你已经读过这本书?’那女子回答说,‘是我写的。’这是足够的恩典在人身上的工作。
(三)上帝给他足够的恩典胜过反对他的人。保罗一生面对反对的人,从不屈服投降。没有什么反对的势力足以打倒他,使他改变。这是足够恩典的工作。
(四)上帝给他足够的恩典,一如这书信所显示的,面对诽谤的人。面对误解,尖锐残忍的苛评,不是一件易事。有一次有一个人把一桶水泼在马其顿人亚基老( Archelaus the
Macedonian )的身上。他一句话也不说。有一个朋友问他,他怎样能够泰然视之,不加理会。他说,‘他没有把水泼在我身上;他只是把水泼在他所想像的人的身上。’足够的恩典使保罗不理睬人怎样想他,只有上帝知道他是怎样的人。
这是福音的荣耀,在我们软弱的时候,我们看见祂奇妙的恩典。在人的尽头,往往是上帝的机会。
自辩的结束(十二 11-18 )
保罗自辩已接近尾声。这段经文好像一个人已用尽了劲,现在所说的话已经有气无力。保罗似乎已到了强弩之末了。
保罗再一次说到他极不喜欢自辩;不过他必须这么做。他自己受到委屈是小事,对于福音的损害是不可以让他随便过去的。
(一)虽然反对他的人自称自己是超人一等的使徒,保罗却认为自己与其他使徒不相上下。他根据一件事 ── 工作的效率。当施洗约翰差他的门徒去问耶稣,他是否那将要来的,还是他们要等候别人,耶稣的回答是‘你们去把所看见所听见的事告诉约翰。’(路七 18-22 )保罗要证实他在哥林多宣讲福音的实在,他提出一系列的罪和怎样是犯罪的人,接 加上那闪烁的句子,‘你们中间也有人从前是这样。’(林前六 9-11 )。有一次查麦兹( Chalmers )博士向一大 会众讲了一篇有力的道以后,有人恭贺他。他说,‘是的,不过他的效果怎样?’真实的证明要看它的效果。一个真实的教会并不视乎它有华丽的建筑,崇拜的铺张,财物的丰富,或是人数的众多;而是视乎有否改变的人生,如果没有改变的人生,就缺少了实在的主要原素。保罗批断他使徒可靠性的一个标准就是耶稣基督给人的人生改变的能力。
(二)保罗不接受哥林多人的馈赠,必然是一件使保罗心痛的创伤,因为他一再提起这指责。在这里他定下了基督徒捐输的无上原则。他说,‘因我所求的是你们,不是你们的财物。’只是捐输金钱而不把自己的心放在里面是一件没有多大价值的事。有的债是可以用金钱补偿的,但是有的债却不是金钱所能补偿的。
纪异( H. L. Gee )在某处讲到一个流丐,在一个善良妇女的门口求乞。她想给些钱,但是她发现家里没有零钱。她对他说,‘我没有零钱。我要买一个面包。这里是一镑的钞票。你替我去买一个面包,带回所找的钱,我要给你些钱。’他照她所说的话去做,回来,她给他一个小钱。他收下了,眼里有眼泪。他说,‘这并不是钱;这是你信任我。在以前,没有人像这样的信任过我。我不知道怎样感谢你。’我们很容易说这妇人冒 一次险,只有软心阳的愚人会这样做,不过她所给的超乎金钱之上,她把自己给他,她信任他。
屠格涅夫( Turgeniev )告诉我们,有一天在街上一个乞丐向他要钱。他想在口袋里找钱,却一分钱也没有。他很自然的伸出手来说,‘我的弟兄,除此以外,我不能给你什么。’这乞丐说,‘你叫我弟兄;你和我握手;这也是礼物。’在教会里,对于弟兄的赒济,对贫穷及在需要中人的帮助,最容易完成一个人的责任方法就是捐钱了。这并不是不好,不过离开最好的距离太远了。真正的施与,不只是他所持有的物质东西,他把自己也包括在内。
(三)哥林多人似乎还有一件最后的事可以指责保罗的。他们不能说保罗有什么地方累 他们,即使他们有邪恶坤意念,也找不到什么根据。不过他们似乎讽示认为耶路撒冷的捐项,有可能为提多及其他保罗所差遣的人染指,保罗从他们也获得一份。那些真有恶毒意念的人并不依恃什么批评的根据。保罗忠于他的朋友,即刻为他们辩护。做一个大人物的朋友往往不太安全,因为他容易受到牵累。一个人有可以信任的人作他的支持者是快乐的人。保罗就有这样的跟随他的人。基督也需要他们。
一个败坏的教会的标记(十二 19-21 )
在他接近自辩的结束时,有一件事使保罗受到激动。他陈述他的资格,他说的致歉的话,从表面上看,似乎他非常关心人家对他的看法。这与事实大相违背。他只求与上帝有良好的关系,人怎样想他就置诸度外。我们决不可以把他所说的话,认为要得到人的称许。有一次林肯和他的顾问要作出一重要的决定。顾问中有一个人说,‘总统先生,我希望上帝是在我们的一边。’林肯回答说,‘我所忧愁的并非是上帝是否站在我们这边,而是我们是否站在上帝那边。’保罗主要目的是站在上帝的一方,人说他怎样,怎样想他,毫不计较。
他继续请到他准备到哥林多去。他不留情面的说,他希望他不会看见他不愿意见到的事;如果不幸发生的话,他们一定会见到他们不愿意见到的事。在这种语气里面,带有一些威胁性。他不要采取严厉的手段,但是如果有必要的话,他决不规避。于是保罗接 讲到一个败坏的教会的各种标记。
他们之间有分争( eris )。这是一个战斗的字。这表明敌对与争竞,因地位名誉引起的不和。这是忘记了谦卑的必升为高之人的特质。
他们之间有嫉妒( zelos )。这是从世界上传下来重要的一个字。这字的原意是表示一种伟大的情感,一个人见到一种美的人生,一种美的行动,产生争胜之心。不过这种争胜之心,很易转而成为嫉妒 ── 热望一种非为己有的东西;见人所有,自己所无,引起怀恨之心。由美事引起的争胜之心是一种高贵的品质,不过嫉妒乃是卑鄙小人的行径。
他们之间有恼怒( thumoi )。这并不是指长期持续的忿怒。这是指怒气的突然爆发。这种恼怒即为巴西流( Basil )所称的灵魂的醉狂,这导致所做的事,到以后会后悔的。古代的人说到他们自己,这种狂怒,述近禽兽。禽兽不能控制自己;人却能控制自己;当狂怒的情感发动的时候,他不再是一个有思想的人,而是像一只没有理性,没有训练的野兽。
他们之间有结党( eritheia 现代中文译本译自私)。这字的原意只是指为报酬而做的工作,即为赚日薪的工作。接 这字指没有其他目的,只是为报酬的工作。接 这字指完全自私,完全为求达到以自我为中心的野心,毫无服务的意义,每一件事只求从中得利。
他们之间有毁谤与谗言 \cs8 ( katalaliai and psithurismoi )。第一个字是公开的攻击,在大庭广众面前肆意侮辱,对不同意见的人加以诋毁。第二个字更恶劣。这是在耳边含有毒素的闲话,在人的耳中灌入诽谤的故事,在故事上又加油加酱。人可以应付第一种毁谤,因为这是外面的攻击。至于第二种谗言是防不胜防,很难应付,因为这是地下的行动,造成阴险恶毒的气氛,不能探知它的来源。
他们之间有狂傲( phusioseis )。人在教会里确定的要尊崇他的职务,却不可以尊崇他个人。当人家看见我们的好行为,不把荣耀归给我们自己,而将荣耀归给我们在天上的父,我们事奉的上帝,祂赐我们能力,使我们能以作成这些事。
他们之间有混乱的事( akatastasiai )。这一个字指混乱,没有秩序,及无政府状态。这有使教会陷入困境的危险。教会应当民主化,但是有可能成为疯狂的民主。民主并非各人有权可以随心所欲的行事;民主乃是各人加入团契,其口号是:不是孤立,乃是互相依赖,结成一体。
最后,保罗提有些罪,有许多顽梗的哥林多人不肯悔改的。其中之一是污秽( akatharsia )。这字是指一切不适合站在上帝面前的事。这是在世界的污泥中打滚的人生。吉柏龄祷告说,
‘求主教导我们放弃自己
无论昼夜,保持纯洁。’
污秽( akatharsia )与纯洁适得其反。
其次是奸淫( porneia )。哥林多的信徒住在一种社会里,他们不把性的淫乱作为罪。各人可以尽量的享乐。这是很容易受到传染,堕入色情的圈套。他们必须站立得稳,希冀能以,
‘洁净灵魂一切肉欲罪念,
因为基督自己是纯洁的。’
第三是邪荡( aselgeia )。这里是一个不能翻译的字。这不是只指性欲方面的不洁;这是完全无礼放肆。巴西流( Basil )说,‘这是一个人对于管教的态度,完全不加理睬。’这是没有约束,不知廉耻,胆大妄为的无礼放肆。只要他能达到目的,他会不顾社会的批评和自己的名誉。约瑟夫( Josephus )用此字说明耶洗别就在这上帝的城中建造巴力的庙宇。基本上希腊文罪的一字是 hubris 。 Hubris 的意思是骄傲放肆,不把上帝和别人放在眼里。放荡( aselgeia )是放肆自私,不管荣誉,为所欲为,毫无廉耻的不把上帝和人放在眼里。 ── 《每日研经丛书》
讲道材料
哥林多后书第十二章
三.超自然的经历( 12:1-21 )
前章保罗历数自己为主受苦的经历,证明他一点不在最大的使徒之下。本章还是继续为他使徒的职分辩护。但本章偏重于讲述他从神所得的特殊启示和超自然的经历,是任何别的使徒所没有的。他被提到三层天,听到乐园隐秘的话语。他所领受的启示之大,甚至神要加一根 “刺” 在他身上,免得他过于自高。全章除了超自然的经历外,也充满了爱心的劝勉。
1. 三层天的启示( 12:1-10 )
A.启示与乐园( 12:1-4 )
1 1. 无奈的夸耀
“自夸” 原文 kauchaomai ,新旧库本译作 “夸耀” (参英文修订 R.V. ),并非专指为自己夸耀,也可以为某人、某事、某物夸口。这字除了译作 “自夸” 或 “夸口” 之外,有时也译作 “欢欢喜喜” (参罗 5:2 ), “乐” (参罗 5:11 ), “夸奖” (参林后 7:14;9:2 ), “喜乐” (雅 1:9 )。这字 在新约书信中,以本书用得最多。按英文 K.J.V. 本字译作 glory (夸耀,荣耀)的共十一次( 5:12;10:17;11:12,18 〔二次〕 ,30 〔二次〕 ;12:1,5,6,9 )。另外译作 boast (夸口)共七次( 7:14;9:2;10:8,13,15-16;11:16 )。
保罗再次表明他是无奈之中才说出他的经验。本节所说的 “自夸” 指下文他所讲述的经历,但他可以指 11 章所讲的经历。保罗虽然有很丰富的属灵经历,但是他并不喜欢到处讲自己的经历,倒是在不得已的时候才提到他个人的经验。就像 11 章下半所讲许多受苦的经历,除了本书以外,我们并没有在别的书信看见保罗提过。本章提到他乐园的经验也是这样,只讲过这一次,以后就没有再提了。
2 上 2. 到过三层天
这 “人” 实际上就是指保罗自己。怎么知道这个人就是保罗自己?从下文的话可以看出。 “我就是愿意夸口,也不算狂,因为我必说实话,只是我禁止不说,恐怕有人把我看高了,过于他在我身上所看见、所听见的” ( 6 节),又在 7 节说 “恐怕我因所得的启示甚大,就过于自高。” 保罗不直接用第一身讲这经历,因他是为哥林多人的无知,不得已要讲一些属灵的经验给他们知道,所以讲的时候,用第三身的讲法。
“他前十四年被提到第三层天上去” ,当然是指保罗本书以前的十四年。在十四年以前保罗已经有被提到第三层天的经验,可是他能够藏在心里十四年之久没有讲出来,他从来没有拿来夸口,以显示他的属灵程度;现在不得已要说的时候,还是用一种比较隐藏的说法。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见,保罗属灵的容量非常的大。
2 下 -3 3. 被提到三层天的感受
这两节经文的意思,就是描写保罗当时被提到三层天的感觉,连他自己也说不出到底是他的身体被提上去呢?还是在灵的境界里面被提上去?所以他说: “或在身内,或在身外,我都不知道” 。 “三层天” ,代下 2:6 曾提到 “天和天上的天” ,而诗 148:4 “天上的天和天上的水” 的讲法。与本节保罗的见证合起来,可见圣经以神所在的 “天” 为第三层天,也就是超越宇宙之上的天──物质界以外的境界。第一层天就是物质界的宇宙,第二层天,按弗 2:2 推想,大概是指撒但现在所住的 “空中” 。
4 4. 听见隐秘的言语
保罗听见什么隐秘的言语我们不知道,但必然跟他所得的启示有关。下文 7 节说: “恐怕我因所得的启示甚大” ,可以证明他从乐园隐秘的话语中得了启示。保罗在加 1:11-17 曾见证,他所传的福音是直接从神的启示而来。这样,他所得的启示,大概跟他所传的福音有关。根据本节,可见乐园是在第三层天。主耶稣曾经应许被钉十字架的强盗说: “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 (路 23:43 )。这样看来,信徒死了就到第三层天的乐园。
B.保罗的夸口( 12:5-6 )
5-6 “为这人” ,实在就是为保罗自己。保罗为着尽量隐藏自己,所以用第三者的口吻讲经历。 “我要夸口” ,为什么要夸口?就是为神给他的这经验夸口,要归荣耀给主的意思。 “但是为我自己,除了我的软弱以外,我并不夸口” ,保罗仿佛是另外一个人,为那蒙了恩而有这特殊经验的保罗感谢主,但为他自己是没有什么可以夸口的,除了他的软弱以外,没有什么值得说的。
“我就是愿意夸口,也不算狂” ,因为他说的是实话,不像一般人的自夸,常常言过其实。但虽然这样,他还是禁止不说。有十四年之久,他没有提到他被提到乐园的经验,惟恐别人把他看得太高。能这样 “恐怕有人把我看高了” ,而禁止自己不说出被提到三层天的经历达十四年之久,这件事本身和被提三层天同样难能可贵。
C.刺和恩典( 12:7-9 )
7-8 加在保罗身上的刺是什么?圣经虽未具体说出,但上下文所给我们的暗示,已经足够让我们领会它的主要意义。在此注意有关这根 “刺” ,圣经所已经告诉我们有五点:
1. 它是一种限制,叫保罗不至过于自高。
2. 它是加在保罗 “肉体上” 的( 7 节)。换言之,是关乎肉身方面的难处。
3. 它是从撒但而来的攻击,神允许撒但的差役攻击保罗。 “差役” 原文是单数式的,可能指某一特别跟保罗作对的假使徒,也可以指某种疾病或困难。
4. 它是神加在人身上的,不是因人自取或犯罪而有的。
5. 保罗曾三次求神叫这刺离开,他却未蒙应允。
一般人的推测认为这刺很可能就是指保罗身上的某种顽疾。按加 4:14,15;6:11 ,加拉太人曾愿把眼睛剜出来给保罗,而保罗的字又要写得很大,似乎暗示他眼睛不好,但这只是推测而已,不能作实。
照这节经文显示 “刺” 跟 “十字架” 有明显的不同。那就是:圣经提到背十字架时注重人的自愿选择。基督被钉十字架,就是祂自己情愿的(约 10:18 )。但 “刺” 却是神加在人身上,纵使求神拿去也不一定蒙应允的。
9 注意本节首句 “祂对我说” ,表示下句是神对保罗那三次祈求所给的答覆。这答覆不是应许就要把 “刺” 拿掉,而是宣告祂的恩典是够用的。这样的宣告告诉我们三项要训:
1. 不要一直注意 “刺” 是否拿开,要注目在祂的恩典随时都够用的事实上。
2. 祂的恩典既然随时够用, “刺” 是否拿去都不要紧了。 “够用” 直接跟 “刺” 比较来说,祂的恩典够我们胜过 “刺” 所带来的难处或痛苦。
3. “刺” 是否存在既然不要紧,祂为什么还要加那根 “刺” 呢?要祂的仆人从经历中认识自己的软弱,又从软弱中认识祂的能力,终于学会了不为 “刺” 的存在忧虑,只靠基督的能力的覆庇。这就是神加刺在祂仆人身上的目的。
D.小结( 12:10 )
10 上半节的 “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 就是第 9 节 “软弱” 的解释。上节保罗说 “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 ,他的软弱是什么?就是 “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 。
本节下半: “因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 ,应与上节的末句 “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对照。怎么会 “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 呢?因为什么时候软弱,就在什么时候更专心倚靠基督的恩典,让基督的能力覆庇他。就在基督的能力覆庇他的时候,他就刚强了。
2. 使徒的凭据( 12:11-13 )
A.被逼作“愚妄人”( 12:11 )
11 这一节说他是被逼而成为愚妄人,与上文说他是不得已而自夸意思相同。哥林多人的幼稚无知,逼得保罗像愚妄人替自己吹嘘。
“被你们强逼的” 另一个意思是:我根本不是愚妄人,是你们硬把我看成愚妄人。所以保罗不得不提出他作使徒的凭据。虽然保罗自己算不得什么,但是 “没有一件事在那些最大的使徒以下” ,类似的话在 11:5 已提过一次,这是第二次。
B.两样凭据( 12:12 )
12 “百般的忍耐” 指面对各种不同形式的痛苦而有的忍耐,像前章所提到的各种心身的痛苦和逼迫等。这些也是使徒凭据之一,却是很多人忽略了的。
“神迹奇事和异能” ,虽然并非只有使徒才能行神迹、奇事、异能,但使徒却有这种特赐的权柄(也是使徒的凭据之一)。例如:彼得能叫欺哄圣灵的亚拿尼亚和撒非喇死在他的面前(徒 5:1-11 ),又能叫死了的多加复活(徒 9:39-42 );保罗叫行法术的以吕马眼瞎(徒 13:11 )等。
神迹、奇事、和异能虽然用字不同,实质上是同一回事,不过 “神迹” 偏重出于神的作为, “奇事” 着重事情本身的不平常, “异能” 却是注重能力方面的奇异。但一般来说,并不需要作太严格的分别。在这里保罗又提这两样使徒的凭据,因这两样都是哥林多人可以亲自从保罗身上看到的。
C.“不公之处”( 12:13 )
13 “不累着你们” 就是不接受你们的供给。保罗在哥林多传福音,除了没有接受他们的供应,不叫他们受累以外, “还有什么事不及别的教会呢?” 也就是说,在真理的裁培上,在所接受的教导和爱护上,……保罗待他们有什么地方比不上别的教会呢?没有。 “这不公之处,求你们饶恕我罢” ,所谓 “不公” 就是保罗接受别的教会的供给,却不接受哥林多教会的供给。保罗请他们饶恕,但这句话对哥林多人来说,却是反面责备的话,叫他们惭愧。
3.父母般的爱心( 12:14-18 )
14 保罗恐怕哥林多人存着坏心眼,以为保罗以前到哥林多没有受他们的供应,只是一种手段,想以后在他们身上得到钱财和好处。所以保罗说,这一次再到他们中间也一定不累着他们。为什么呢? “因我所求的是你们,不是你们的财物” 。他所求于哥林多人的,不是利害关系下的友情,而是父母子女般的亲情。
“儿女不该为父母积财,但父母却为儿女积财” 意思就是说,在儿女还不能自立的时候,根本不会想到为父母积财,但父母却为儿女的前途积财,这是人的常情。保罗对待哥林多人正像父母待儿女那样,虽然他们像年少无知的儿女,没有想到怎样敬奉保罗,保罗却甘愿为他们费财费力。
15 保罗在哥林多是白白传福音,不但费力,而且还费财。 “费财” 的意思是,他除了维持自己的生活外,可能还帮助哥林多的信徒。在这里保罗发出一个非常有力量的责问: “难道我越发爱你们,就越发少得你们的爱么?” 许多传道人希望信徒爱他们,但是他自己并不爱信徒。自己没有父母的心肠,却希望人家像他的儿女那样地敬爱他。可是保罗对信徒却有这种权威,他既然用父母般的爱爱他们,为什么没有得着他们该有的反应呢?他质问哥林多信徒,要叫他们知道自己的错误。
16 “有人说” ,可见哥林多人中有人毁谤保罗。本节的意思是责备哥林多人不会分辨是非。既然保罗从没有累着他们,还为他们费财费力,他们中间怎么会有人说保罗是 “诡诈” ,是用心计牢笼他们呢?如果哥林多人明白是非,就不会容许这一类的话流传在他们中间,甚至传到保罗的耳中了。
17-18 保罗在这里的责问包括两方面:
A.关乎自己,他曾否占过他们的便宜?
B.关乎提多和另一位弟兄 ── 他所打发出去的同工,曾否占过他们的便宜?
不但保罗没有占他们的便宜,他所打发出去的同工,也没有占哥林多人的便宜。他们跟保罗有同一的心灵和同一的脚踪,除了在属灵方面帮助信徒之外,别无他求。这样,他们怎么说保罗是用心计牢笼他们呢?可见保罗选用同工,也注重他们事奉的态度,以致他们在品德、灵性、以及对今世利益虚荣方面,能有一致的步伐。
4.凡事为造就信徒( 12:19-21 )
19 可见当时哥林多信徒中,有人曾因保罗在前书中的若干辩解,而以为保罗是在为自己分诉。 “分诉” 原文 apologeomai ,是 “分诉” 、 “抗辩” 、 “求取宽恕” 的意思。
他们先把保罗看作是已经犯了错误的人,然后把他苦口婆心的解释,当作是犯了过错的人向追究者的辩解。保罗这样说,是表示哥林多人没有正确的态度来领会他的解释。所以本节的下半节还是耐心的劝说,告诉他们:他是在神面前说话,可不是向人分诉。这样作全是为信徒的益处,为要造就他们,免得他们跌倒。传道人要用谦卑、耐心、和真诚的爱人,开解信徒心中的成见。
20-21 本段的中文圣经共提到三次 “怕” 字。这些 “怕” 不是恐慌的意思,而是担心的意思。
A.怕见面的时候大家都失望。 “你们不合我所想望的” ,就是哥林多信徒没有像保罗所希望的真实悔改。 “我也不合你们所想望的” ,就是保罗到他们中间的时候,他们发现他不合他们的理想。
B.第二个 “怕” 是怕罪恶的事情继续在哥林多发生,就是本节下半节所说的 “分争、嫉妒、恼怒、结党、毁谤、谗言、狂傲、混乱的事” 。犯罪不认罪、不悔改,就像病不医治一样,必继续发展下去,愈久愈深。
C.第三个 “怕” 是怕神叫他在哥林多人面前惭愧。保罗为什么会怕在哥林多人面前惭愧呢?他的意思是:如果哥林多人不悔改、离开罪恶,他在神面前就有亏欠,对哥林多人的工作就算失败,这就是神叫他在哥林多人面前惭愧了。所以哥林多人的不好,就是保罗的工作不成功,他把失败的责任归给自己。
按 2:5-8;7:9-11 ,似乎表示哥林多教会中那些犯罪的人已经悔改(或可说主要的人已经悔改),为什么本节还说 “且怕……又因许多人从前犯罪,行污秽奸淫邪荡的事,不肯悔改,我就忧愁” ?因为:
A.这里所说的是另外一些不服从保罗的人。例如那些说保罗是用心计牢笼信徒的人(本章 16 节),和说保罗凭血气行事、言语粗俗的那些人( 10:2,6,10,12 )。
B.保罗是在表白他对哥林多人灵性情形的深切关怀。前书所责备的那许多话,也是出于这种关切的爱心。虽然有好些人已经因前书的信息离弃罪恶,悔改了,保罗还是继续为少数未肯悔改的人担忧。
问题讨论
三层天是什么地方? “前十四年” 是什么时候?保罗为什么在这时才提说他十四年前的经历?
神加给保罗的刺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保罗三次求这刺离开他,神所给他的答覆是什么?有什么教训?
本章可见保罗有什么作使徒的凭据?
从本章下半试比较保罗怎样待哥林多人,哥林多人怎样待保罗? ──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哥林多后书
注释
十二 1
保罗继续为「主的显现和启示」自夸,他知道这样做固然无益,但不做会有损失,明显的,他的敌对者批评他自称为使徒,却没有看见异象和启示,保罗在此特意纠正。
第 2-4 节保罗有许多异象和启示(徒九 4-6 ,十六 9-10 ,十八 9-11 ;加一 15-16 ),保罗举出在他「前十四年」的经历,即是他信主几年后所发生的。保罗觉得自己被提到「第三层天上去……到乐园里」,他听到「隐秘的言语,是人不可说的」。他不知道这经历是「在身内,或在身外」,我们也无法知道。在犹太和外邦的世界观中,与使徒令人着迷的经历相仿的记载不少。从这些比较中,有 3 点是很清楚的。第一,他所说的经历是当时的人可以理解的。第二,这样的经历相信是令人大生敬畏之心的,这解释保罗为何对于分享这经历有所保留。第三,这样的经历使保罗与信心伟人并排,这样宣称使他完全抛离他的敌对者。
第 5-6 节最精彩的是,保罗没有大谈这经历,他反倒把自己和 14 年前有此段经历的保罗分开。在揭示这经历后,他很快把自己的焦点转移,而以自己的软弱夸口。虽然他补充说,为使批评平息,若他要选择夸口也只不过是说实话。但他尽可能避免夸口,因他要的是人凭自己所见所闻的今天的他来衡量,而不是根据他 14 年前的经历。
第 7 节与其从经验中取利,保罗当即解释他如何蒙保守不能自高。这是很重要的,在新约和旧约中,撒但从来没有能力在神所允许的事以外工作,他邪恶的计谋也是用来成就神的旨意。撒但的差役被神使用,「免得我过于自高」。明显的,神的动机不是撒但的计谋的一部份。有关保罗身上那根刺的讨论已有许多,但经文实在没有足够的数据让我们决定这击打指的是甚么。
第 8-10 节保罗 3 次求主,「叫这刺离开我」。他的请求没有蒙应允,但神对他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换句话说,神答应保罗这根「刺」所造成的软弱和挫折,会使他发觉神的能力更多的加在他身上。听到神说的这句话,保罗能够以自己的软弱夸口;不是他享受这软弱,而是他知道基督的能力覆庇在他身上。他接着在他生命中面对的软弱和受苦上,应用神的话,「因我甚么时候软弱,甚么时候就刚强了」。保罗这样说的目的不单是帮助读者明白人的软弱和神的能力。他的敌对者已因他的软弱对他使徒的职分置疑(参十 10 ,十一 21 ),而他们可能看保罗所面对的逼迫和羞辱,与使徒的自称不合。设定神的能力覆庇在人的软弱上,保罗再次卫护了自己使徒的自称,也缓和了他的敌对者的攻势。
第 11-12 节保罗明白他之前所说的是愚妄的,但这是哥林多人促成的。他说,「我本该被你们称许才是」,若被称许,他就不会自夸。如果有朋友或受服侍者采取正面的行动去支持某人的廉正,那人就不需陷入自夸中。保罗提醒他们,他「没有一件事在那些最大的使徒以下」,特别是他借着「神迹奇事异能,显出使徒的凭据来」。从这层面看,哥林多教会并不比保罗所建立的其它教会差。
第 13 节只是保罗讽刺的说:「我不累着你们这一件事」(就是他从未接受他们的经济支持)。这事实被扭曲为使徒不爱哥林多信徒的证据(参十一 7-11 )。保罗不愿把事情看得太大而含蓄的说:「这不公之处,求你们饶恕我吧」。他暗示说,这真是奇怪的事,他们竟因保罗不累及他们和不利用他们而反对他(参十一 20 )。
十二 14-18 保罗否定自己诡诈
第 14-15 节保罗预告他第三次到访哥林多,他告诉读者他不会成为他们的拖累,「因我所求的是你们,不是你们的财物」。他想自己的事奉犹如父母对儿女,便说:「儿女不该为父母积财,父母该为儿女积财」。为此,他不但愿意耗尽他所有的(他的财物),也为他们耗尽自己(牺牲性命)。在申明他对哥林多教会的爱和委身之后,保罗问:难道他们当以较少的爱来响应他这样丰富的爱吗?
第 16-18 节保罗质问他为甚么对哥林多教会的爱没有得到回报,这是因为他拒绝在经济上拖累他们,而这事被敌对者误解,所以以此中伤他,他当面的与读者对质,敌对者指斥保罗拒绝接受支持,是为要从为贫穷的犹太基督徒的集捐中取利,所以,保罗问哥林多人,是否曾被他所差遣来收捐款的人占便宜(参八 16-24 ,九 3-5 ),包括提多和两位同去的弟兄。在结束时,保罗问:「我们行事,不同是一个心灵么?不同是一个脚踪么?」正面的回答是肯定的,保罗和他所差遣的人都同样正直行事。
十二 19-21 「愚妄人」讲章的目的第 19 节
第 19 节保罗被逼这样说,是因为哥林多教会已被他的敌对者所夸口的影响了,他得表示自己并不比他们差。但他真正的目的是为「造就你们」;这不应误解为是为了自卫。为加强他们的信心,和为福音的缘故,他身为真使徒就得揭发假先知,并把受影响的人赢回来。
第 20-21 节他盼望他们的信心被建立,若不然,当他第三次探访他们时,双方对彼此都不满,他可能发现他们仍然在先前提过的罪中沉迷,依然不悔改(特别是行「污秽奸淫邪荡的事」),他们则会因为犯罪,使保罗重重的使用权柄责罚他们。
iii 异象和启示(十二1-10) 保罗的自夸从使徒的试炼开始移转到异象和启示。他以第三人称重述他感到自己被提到三层天,进入乐园的经历。他在那里听见隐秘的言语,是人不可说的。后面一部分说到肉体上的一根刺,免得他过于自高。他也说到如何在祷告中求上帝把刺拿掉,但上帝的答复是:祂的恩典是够他用的。透过这个启示,保罗学到了软弱与能力可同时并存,而这正是上帝作事方法伟大奇妙之处。保罗之所以强调软弱与能力的巧妙配合,必定是为了要否决敌对者所秉持的,对能力和权柄的凯旋得胜主义的观念,同时也为了维护他自己宣称拥有的使徒权柄;虽然他的下监、受逼迫、遭弃绝似乎与他所宣称的不一致。
1. 我自夸固然无益,但我是不得已的。使徒保罗虽然知道自夸没有什么好处,但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他可能也体认到,若不自夸,有很多东西会失去。他的敌对者已经挑起事端,他引领信主的人也认为事出有因。接下来就是他必须表态了。如今我要说到主的显现和启示。我们也许很习惯于旧约中,上帝用异象和启示对待他的子民的故事。令人希奇的是,新约中上帝对待基督徒也是如此。撒迦利亚在圣殿服事时看见异象,有声音告诉他,他的祷告已蒙应允,他的妻子以利沙伯将要生一个儿子,名字要叫约翰(施洗者)(路一8-23)。耶稣的变像也是赐给彼得、雅各、约翰的一个异象(太十七9)。到了耶稣坟墓的妇女们也说他们看见异象,有天使告诉他们,耶稣复活了(路二十四22-24)。司提反在临死之前也看见异象,见“人子”站在上帝的右边(徒七55-56)。主在异象中对亚拿尼亚说话,指示他去找大数的扫罗,那时扫罗正在大马色路上瞎了眼(徒九10)。彼得见了三次不洁净之物从天而降的异象,使他终于接受呼召,到哥尼流家里传道(徒十17、19,十一5)。还有一次是天使领彼得出监时,他以为自己见了异象(徒十二9)。启示录就是描述赐给在拔摩海岛上的作者的异象(启一1)。
保罗本身接受了许多主的显现(异象)的启示。最先也是最重要的是耶稣基督在大马色路上向他显现(徒二十二6-11,二十六12-20;加一15-16)。之后保罗又见马其顿呼声的异象,有一人叫他过去帮助他们(徒十六9-10)。当他在哥林多开荒布道时,他也在异象中得到主的鼓励(徒十八9-11)。保罗说他是透过启示接受了福音(加一12),他对福音奥秘的了悟,他能得到真智慧,他对特殊的末世性真理的理解,都是基于从上帝来的启示(参,弗三3-5;林前二9-10;帖前四15)。
2-4. 在许多的异象和启示中,保罗特别提到一项十四年前发生的事。这是他信主几年之后的经历,因此不能与在大马色路上基督对保罗的启示相提并论。我认得一个在基督里的人。保罗以第三人称述说这经历,也许是为了表示这件事对他而言,太神圣了;或者是因为他想区分两个保罗;一个是能得到这种超级经历的保罗,另一个是夸自己软弱的保罗(参,十一30)。事实上他一直以第三人称述说这件事,不免令读者揣测,他说的是不是别人的经历,而不是自己的。但仔细读1、5、7节,细心体会其中的重点,就可肯定保罗是在谈自己的经历。此处用在基督里的人,可以简单的指保罗这个基督徒。
使徒保罗说他被提到第三层天上去(2节),稍后又说他被提到乐园里(3节)。他用的动词“被提”(harpazō),与帖撒罗尼迦前书四17说到主再来时,还存活的基督徒将“被提”到空中与主相遇,是一样的动词。
保罗当代的人风行谈论各种不同的宇宙论,有三层天、五层天、七层天等说法,说到在地面之上一连串半圆形的层次。有人认为所罗门献殿祷文提到“天和天上的天”(王上八27),就是天有三层之说法的依据,至少在犹太人中间是如此认为。但这段经文本身也许只不过是一种普遍用法的希伯来文最高级形式。在伪经着作中曾提到多层天(如:利未之约3)。拉比着作也提到七层天(Str-B 3, p.531)。
保罗在这里把三层天与乐园相提并论,在摩西启示录三十七5也有类似的平行说法。那里是说到上帝把亚当交给天使长米迦勒,对他说:“将他升到乐园,直达三层天,把他留在那里,直到我算帐的可畏之日,就是我要在世界上所作的。”
在犹太人(如:以诺壹书三十九3以下)和外邦人(如:柏拉图,共和国,十614-621)的文学着作中,都有提到类似保罗被提的经历。在巴比伦他勒目(Babylonian Talmud, Hagigah14b)中,有一故事说到四个拉比暂时被提到乐园,但那种经验太可怕了,结果只有一个拉比,阿奇巴(Rabbi Akiba)毫发未损返回。这个故事的流传比保罗还晚(阿奇巴约死于主后135年),但仍显示这类事件在基督教最初一、两百年中广为流传。
以上所提到这些类似的文学着作,无论是用词、观念,或被提的经历,都说明三件事。第一,保罗所说的事是当时人可以理解的。第二,被提到乐园的经历是很可畏的,这就部分说明,何以保罗不愿多说。第三,被提到三层天的经历,使保罗与伟大的信心英雄同列。一旦声称有这种经历,保罗就能完全胜过他的敌对者。因此,更令人惊奇的是,保罗并没有藉此而乘胜追击。他反而在说明单纯的事实之后,很快转移话题,说到他的软弱,只在他的软弱上夸口。
说到他被提到三层天或乐园的经历,保罗两次提到,或在身内,或在身外,我不知道,只有上帝知道(2-3节)。如果连保罗本身都不知道他到底怎么被提,我们就更不可能知道了。但还是有两种可能的方法,可以理解使徒保罗所说的,在身内和在身外。在旧约中,有两个人是肉身进入天堂的,就是以诺(创五24)和以利亚(王下二9-12);但他们的被提是一去不返的,不是暂时的。有关以利亚,他的身体也曾被主的灵从一处地方提到另一处地方(王上十八12)。
新约中耶稣受试探的记载,说到他被魔鬼带到圣殿顶上,带上高山(太四5、8),但到底如何发生(是身体上去或只在思想想像中),却没有详细交代。启示录作者说到他“在灵里”被带到旷野(启十七3),到一座极高的山(启二十一10)。但“在灵里”是指在身外,或只是指异象的经验,我们也不清楚。
斐罗似乎相信,属天的经历必须在身外才有可能,因为他解释道,若属天音乐的曲调要进入我们耳中,必须我们先有难以抑制、莫名的渴望,甚至不吃不喝才可能听到。他同时引用出埃及记二十四18,说摩西听到天上的音乐,是“当他身体睡卧,四十昼夜,不碰面包,也滴水不沾”时听到的(On Dreams 1,36)。这种非肉体的被提的观念,与诺斯底派信仰如出一辙,都认为属天的与物质世界不能有任何接触,因物质世界是邪恶的。当保罗说他不知道是在身内或在身外暂时被提时,他保留了两种可能性;也因此明白指出他不能接受诺斯底派的看法,以为物质世界本身就是邪恶的。同时他也不排除在身外属灵经验的可能性。
听见隐密的言语,是人不可说的。人不可说(arrēta)在新约中只出现此次,但在古碑文中却是很普遍的语法。这个字与神秘宗教有关。用以说明某些事物太神圣了,因此天机无法泄露。这种把某些已经启示出来的事物看得很神秘的态度,在保罗当代虔诚信奉神秘宗教人士当中,是很普遍的;但在基督徒圈子里,就太不寻常了。保罗的确说到福音的“奥秘”,但那是指过去虽然隐藏,但现在透过圣灵都已经显明给使徒和先知们知道,为的是让他们也能传扬给所有人(参,林前二1;弗三1-9,六19-20;西一25-27,四3)。保罗只在这段经文中提到一些启示给他的,人不可说的事,也许是因为太神圣了,只要让他知道。
保罗提到他被提的经历,不但用字简洁,而且绝口不提他所见的事,与古代描述类似事件的手法大相迳庭。保罗只提到他所听见的。
5-6. 为这人,我要夸口。简要地说明事情发生的经过,保罗又继续用第三人称说到他的属灵经历。他是预备为这个十四年前有机会受到上帝赐给他这种经历的保罗而夸口。但为他自己,他说,除了我的软弱以外,我并不夸口。在感到是被迫不得不夸耀他的属灵经验时,保罗又回到他可以自夸的安全领域(参,十一30)——他个人的软弱,在第7-10节他又说到这事。但在他这么作之前,他先指出一点,我就是愿意夸口,也不算狂,因为我必说实话。保罗的意思似乎是说,如果他想就他的属灵经历夸口的话,他绝不致于像愚妄人一样行事,因为他所说的,句句属实。
只是我禁止不说,恐怕有人把我看高了,过于他在我身上所看见所听见的84。保罗不想多提他应当可以提的,他过去的经历,理由是他希望别人对他的评价,是根据现在从他身上所看见、所听见的。看见和听见这两个动词都是现在式,强调保罗希望别人以他目前所作所为来评断他。因为保罗如此强调“现在”,使有些人感到保罗之所以用第三人称说到他十四年前的经历,为的是分别有过去那些经历的保罗,和现在人们所看见、所听见的保罗。就是因着后者,且透过他所有的软弱来看;保罗希望人们从这个角度来给他评价。
7. 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启示甚大,就迟于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体上,保罗非但没有在他被提的事上大作文章,好像敌对他的人必然是夸大他们的属灵经历一样;他反而紧接着解释他为何不能因这事而自高。他肉体上有一根刺(skolops)。skolops这个字在新约中只用在此处,指任何尖的东西,例如:木桩、鱼钩有刺的一端、纺线针,或荆棘等。保罗所谓肉体上的一根刺,有些人认为他是指纺线针或荆棘,而不是指木桩。
在七十士译本中,skolops被象征性地用在民数记三十三55(“倘若你们不赶出那地的居民,所容留的居民,就必作你们眼中的刺(skolops)”);以西结书二十八24(“四围恨恶以色列家的人,必不再向他们作刺人的荆棘(skolops)、伤人的蒺藜”)和何西阿书二6,(“因此,我必用荆棘(skolopsin)堵塞他的道,筑墙挡住他,使他找不着路。”)在以上经文中,skolops都是用以指一些使人活得很不舒服、令人沮丧的东西。保罗的刺的确很困扰他,令他沮丧;这可以很清楚从他三次在祷告中求主除去这件事看得出来(8节)。
保罗又说到他肉体上的刺是撒但的差役,要攻击我,免得我过于自高。在约伯的故事中,撒但可以攻击信心和忍耐的大英雄,但只在上帝的许可范围之内(伯一-二)。在帖撒罗尼迦前书二17-18,保罗告诉他的受信人,在他被迫离开帖撒罗尼迦之后,他一直想再去探望他们(参,徒十七1-10),但因为撒但的阻拦,无法如愿。在此处经文中,撒但经过允许,藉着肉体上的一根刺攻击保罗。要注意的是,在新旧约圣经中,撒但只有在上帝容许之下,才有力量。在福音书中,基督有完全胜过黑暗权势的能力。撒但在祂身上没有能力(约十四30-31),魔鬼必须服祂(可一21-28,五1-13)。基督把此能力赐给使徒(可六7)。但在保罗的情况中,撒但被允许拦阻使徒保罗的计划,并用肉体上的刺攻击他。但无论如何,在以上两种情况下,撒但的行动本身虽是坏事,却是为了成就上帝的目的。在第一种情况中,撒但的拦阻迫使保罗继续前行,结果福音传到庇哩亚、雅典和哥林多。在第二种情况中,撒但的攻击使保罗的灵性保持平衡。这是他灵里有份量的筹码,免得他过度得意,而自高自大。
有关保罗“肉体中的刺”指的是什么,有多种不同的看法。可归类为三大项:(a)指某种形式的灵性上的攻击;例如:被罪所败坏之本性上的限制、试探的折磨,或魔鬼的压制。(b)逼迫;例如:由敌对他的犹太人或反对保罗的基督徒所发动的逼迫,(c)某种肉体上或心智上的疾苦;例如:眼疾、热病的攻击、口吃、癫痫症,或神经性疾病。但不管怎么说,事实乃是没有足够的资料,可证实谁说的对。大多数近代释经者较认为这是指某种身体疾病,保罗也说这是他肉体上的一根刺,多少支持这种看法。对那些认为这是指眼疾的人而言,加拉太书四15是最佳的佐证。
8-10. 为这事,我三次求过主,叫这刺离开我。虽然保罗的经验与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经验没有基本相似之处,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都三次求挪去某些东西,而他们所求都未蒙应允。但就好像耶稣得着力量,足以面对他可怕的苦难与折磨一样,保罗也得到鼓励与力量:祂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保罗写祂对我说(eirēken),用的是完成时态,表示主对他祷告的回应,一旦答应了,就一直够他应用。在回应当中所说的够你用(arkei)是现在时态,表示持续供应的恩典。基本上主对保罗所说的是,虽然祂不把刺挪去,但祂的恩典足够使他承受得住。此外又附带说明,“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在哥林多前书一26-31,保罗向他们指出,他们当中按着肉体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贵的也不多,而这正是上帝故意拣选的。上帝如此作的理由是,祂拣选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祂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祂这么作,为要叫一切有血气的,在祂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夸口的都当指着主夸口。因此,主对保罗要求拿掉刺的回应是提醒他,祂的能力在软弱中更显得完全。同时这在保罗当前所处的环境中,也让他有足够的理由去拒斥他的敌对者所以为夸口的事,以及他如何在软弱中仍有所夸耀。
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保罗既蒙教导,知道基督的能力在软弱中更显完全,他也因此喜欢夸自己的软弱。这并不表示他喜欢软弱,他所喜欢的是在这些软弱中,基督的能力可覆庇他。“覆庇”(episkēnoō)是很少用到的动词。新约中只用于此,七十士译本和蒲草纸文件中根本找不到。在保罗之前,唯有希腊史家波立比乌(Polybius,约主前201-120年)用过两次,指士兵的宿舍分配。因此,更好的翻译似乎是“住进”或“栖息”,而不是覆庇。无论哪一种翻译,都是说到保罗在软弱中经验到基督的能力,使他能欢喜夸口。
我为基督的缘故,就以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可喜乐的,因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保罗在这里把他从主那里学到的功课,也就是透过肉体上的刺的经验所学到的,应用在他使徒传道事工各种艰难的情况中。
保罗的读者必定从第7-10节保罗所说,软弱与能力同时并存这件事上,学到功课,大得裨益。但保罗说明这件事的动机还不只是为此。敌对他的人曾因他的软弱,而对他自称是使徒大肆抨击(参,十10);而且很有可能他们看保罗所遭遇到的很多逼迫与凌辱,认为是与他自称是尊荣的基督的使徒身分不符合。保罗在这里陈明从软弱中彰显能力的神圣原则,一方面可为自己的使徒职份辩护,另一方面也从根本的观念上否定了敌对他的人。
iv 使徒的凭据(十二11-13)
这几节经文总结保罗“愚妄人的谈话”。他说这整个作法是一件愚蠢的事,但他不得不如此,因为他引领信主的人没有起来为他讲话。他们应该大力推荐他们的使徒,而不是让保罗为自己愚妄的自夸。因为事实上他没有一样比敌对他的人,所谓的“超级使徒(最大的使徒)”差。哥林多人喜欢看使徒的凭据,他们唯一看不见的事就是保罗没有在经济上成为他们的重担。保罗带着调侃的语气,求他们饶恕他在这方面的不是!
11. 我成了愚妄人!保罗大大自夸之后,知道这样其实是愚蠢的作法。但是就某方面来看,是哥林多人惹出来的祸。他说:是被你们强逼的;我本该被你们称许才是。保罗特别加重语气,强调你们和我。事实上他是说:“你们哥林多人强迫我要如此自吹自擂,而实际上,我是应当受你们推荐才是。”如果哥林多人未曾接受敌对保罗的人对他的批评,而挺身出来为保罗说话,证明他们是因为保罗的传道而信主的(参,林前九1b-2),证明上帝以神迹奇事证实保罗所传的,同时证明保罗在他们当中的行事为人足为使徒典范;那么保罗就不需要再为自己吹嘘了。如果他的朋友,或他所服事的人采取积极的行动,为他的人格辩护,这样的人也就没有必要再自我举荐,心里不快了。
我虽算不了什么,却没有一件事在那些最大的使徒以下。保罗用的是动词hystereō(“低于”)的简单过去式。指出在过去一个特定的时间中,已提供了证明。哥林多人应当可以看出保罗无论在哪一方面,都不比那些最大的使徒(超级使徒)差。保罗心中所指的是他第一次造访哥林多,初次在那城里布道,上帝的能力透过他作工,是明明可见的。保罗又加上,我虽算不了什么,这句话可能是借用敌对他的人批评他的反讽语;也有可能是他坦承自己的不配,居然还受托承当使徒的使命(参,林前十五9-10);更有可能包括以上两者。
12. 我在你们中间,用百般的忍耐……显出使徒的凭据来。保罗在这里所要说的是,即使用敌对他的人所提出来的标准来看,他还是一个真使徒。他声称在显明使徒的凭据这件事上,他一点都不比那些人差。保罗特别提出藉着神迹奇事异能。根据使徒行传十八章记载,保罗第一次到哥林多没有说到行神迹;但很显然他是行过神迹,否则在这里所说的就无甚意义。在罗马书中(写此信之后不久写的),保罗说到他的服事是,“基督藉我用神迹奇事的能力,并圣灵的能力,使外邦人顺服。”(罗十五17-19),很显然使徒的凭据是随着保罗传道所显明出来的,在这方面,哥林多人应当更看重保罗。
13. 因此保罗问,除了我不累着你们这一件事,你们还有什么事不及别的教会呢?保罗下定决心,在哥林多人中间服事,不在经济上成为他们的重担。这个事实所代表的意义却被歪曲了,而且被用来对付保罗,以之为是保罗不爱哥林多信徒的明证;这是保罗难以忍受的(参,十一7-11)。保罗在这里又再次拒斥这类的批评,以为他不愿接受哥林多人的经济支援,是因他看重别的教会,看不起他们。他用极度讽刺的口吻回答说,这不公之处,求你们饶恕我吧,保罗说这句话,表示他实在想不懂,为什么他们要反对不必受他缠累,受他剥削;就好像曾受到敌对他的人缠累、剥削一样。(参,十一20)
G 保罗不愿加重哥林多人的负担(十二14-18)
保罗在此告诉他们,他要第三次拜访他们。然后接续第13节所说的,保证他不会要他们支持而成为他们的重担。保罗所关心的是,属灵的父母该为属灵的儿女积财,而非相反。他声言愿意为他们费财费力。但他也知道有人阴谋设计,要人怀疑他的动机和行动。对这些人而言,保罗拒绝接受援助,就是为了掩饰他的计谋,以便以后发动捐献,为自己挣得更多的金钱。这部分最后保罗直截了当问他们,不管是他,是他差去的人,有没有占过他们的便宜,答案当然是:“绝对没有!”
14. 如今我打算第三次到你们那里去。这句话的原文意义模糊,到底是指保罗第三次心里打算要去(实际上有没有真的都付诸行动,却没有说明),还是他已去过两次,这是第三次要去,搞不清楚。还好十三1解答了这个问题,肯定了他是准备第三次探访。前两次是第一次的旅行布道和之后“痛苦的”造访(见导论)。保罗有意第三次拜访他们,在此信其他地方也提到(十2,十二20-21,十三1、10)。从这些地方也可清楚看到,保罗这次是要去与他们摊牌,把话讲清楚;虽然他仍希望不要令大家难堪。
也不必累着你们,因为我所求的是你们,不是你们的财物。在第三次拜访中,保罗仍坚持不接受哥林多人捐献的政策。他去的目的是希望他们回心转意,不是向他们要钱。这句话可能也有意对比保罗和敌对他的人的动机,这些人不能声称他们也像保罗一样事奉(参,十一12)。
儿女不该为父母积财,父母该为儿女积财。保罗用家庭生活中明显的事实说到,是父母该供应儿女所需,而不是儿女供应父母。保罗用的动词thēsaurizō(积财),也用在他回答哥林多人,有关如何捐献的事上,“每逢七日的第一日,各人要照自己的进项抽出来留着(thēsaurizōn),免得我来的时候现凑。”(林前十六2)。保罗的敌对者似乎把这样的劝勉,错误地解释为是指保罗要他属灵的儿女积财给他用。保罗否认这种指控,说明该为儿女积财的是父母,而不是儿女为父母积财。
15. 正如父母愿意供应儿女,保罗说,我也甘心乐意为你们的灵魂费财费力。这里用到的两个同义动词dapanaō(“费财”)和ekdapanaō(被动语态,“费力”)。dapanaō在新约其他地方还用过几次,一般是指花费金钱(可五26,血漏病妇人在医生手中花尽所有;路十五14,浪子生活奢侈,花光他继承的产业;徒二十一24,保罗拿出规费,付犹太基督徒洁净之礼的所需,但参,雅四3),在蒲草纸文件中,这也是普遍的用法。因此在这里,从上下文和其他平行用法来看,都是一致的;保罗是用这个字表示他甘心乐意,为哥林多人花钱。保罗所谓花钱可能是指在哥林多人当中事奉,自掏腰包而言。
ekdapanaō这个字新约中只在此出现,指“费力”或“耗尽”。此处用被动语态指一个人,意思是“耗尽”,牺牲自我生命。这是保罗对他们的委身,不只愿为他们花钱,甚至为了他们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种为别人的好处而绝对献身的说法,在保罗着作中无独有偶。我们知道,他为自己犹太人的骨肉之亲(罗九3),为腓立比教会(腓二17),都有同样的感情。
说出了他对哥林多人的爱与献身之后,保罗自然又问:难道我愈发爱你们,就愈发少得你们的爱吗?这位愿意为他们花费所有,也不愿成为哥林多人的重担;这位甚至愿意在必要时,为他们牺牲生命的使徒,问他们:难道他更丰富的爱所得到的,是要他们少爱他吗?
16. 保罗也知道为什么他对他们更大的爱,却换来他们对他更少的爱。那是因为他用以表达爱的一种方式(不希望成为他们的重担),被敌对他的人误解了。因此他以人们对他的指控,直截了当地问读他信的人:罢了!我自己并没有累着你们,你们却有人说,我是诡诈,用心计牢笼你们。原文没有你们却有人说这几个字。很可惜,加上这几个字,难免误导读者,以为这种批评是出自哥林多信徒本身;其实更有可能这是敌对保罗的人先讲的,而哥林多人在某些时间中信以为真罢了。他们指责保罗使诈,用心计,也就是他利用为贫穷的犹太基督徒募捐时,也趁机捞一笔。第17-18节也证实这的确是人们对他的指控。
17-18. 保罗在此直话直说。我所差到你们那里去的人,我藉着他们一个人占过你们的便宜吗?为了加强他说这话的份量,他提醒他们,他曾差遣了谁到他们那里去。我劝了提多到你们那里去,又差那位弟兄与他同去。保罗提到差遣提多和八16-17、 22已经提及的“热心的”弟兄85。提醒过他们后,他又问第二个问题,提多占过你们的便宜吗?这个问题和前面第一个问题,从原文的形式分析,答案必然都是“没有”。保罗为自己的辩护最后以问问题来结束:我们行事,不同是一个心灵吗?不同是一个脚踪吗?这些问题在原文的形式都需要正面的答案,和合本的翻译也是如此。保罗和他差遣到哥林多收取捐献的同工,行事为人的方法都是一样,绝对诚实可靠。使徒盼望读信的人能认清这个事实。
H 保罗像愚妄人讲话的真正用意(十二19-21)
保罗在这几节经文中,要清楚说明他之所以自夸,真正的用意是什么。当然他是被迫的,因为哥林多人受到敌对保罗的人自夸的负面影响;因此他必须表白,他在任何一方面都不比他们差。但在这些背后,他真正的目的是要造就他们(19节)。他这么作,是因为恐怕他第三次拜访他们时,他和他们之间对彼此的期待都不相合。他们可能看到保罗大胆用权柄对付他们,而保罗也可能看到他们还被过去的罪缠住,令他哀痛(20-21节)。
19. 你们到如今,还想我们是向你们分诉?这句话可译成问句,也可译为叙述句:“你们一直都以为我们是在你们面前,为自己辩护。”不管是问句或叙述句,保罗说话的重点是一样的。他乃是希望纠正一个错误的看法,就是把他的自夸当作只是在他们面前,为自己辩护罢了。基本上保罗不觉得需要在哥林多人或任何人面前为自己辩护,因为他无论站立或跌倒都是在上帝面前(参,五10),我们本是在基督里当上帝面前说话。保罗不希望他们误解他的自夸,以为他个人要得到他们的赞许才行(参,林前四3-4)。他根本的动机不是要赢得他们的赞许,而是尽可能在灵性上造就他们。他乃是要一切的事,都是为造就你们,他最主要可能是指他过去所言所行,并写给他们的信(特别是现在这封信);哥林多人大概错误地认为,这一切都只是保罗的自我辩护。他因此也重述使徒职份的目的:为的是建立教会(参,十8,十三10)。值的注意的是,在强烈的措词和冷嘲热讽之后(十-十二章),保罗又流露出对他们的真感情,亲爱的弟兄啊!(参,十一11,十二15)。保罗之所以猛烈攻击敌对他的人,并大胆自夸,主要是因为他对哥林多教会的爱,加上他恐怕假的福音在其中被传播的缘故。
20-21. 保罗为造就哥林多信徒而劳力,因为他爱他们,同时他说,我怕我再来的时候,见你们不合我所想望的。他已准备第三次去看他们(14节),他不希望当他抵达时,他们令他失望。如果在他抵达时,他所怕的事果然出现了,那么他也警告他们,你们见我也不合你们所想望的。如果情况没有改善,保罗就必须大胆行事,以权柄来对付教会(参,林前四21),正如他大胆对付敌对他的人一样(十2、6;参,十三1-4)。
保罗在第20b-21节详细说明他若抵达时,害怕在哥林多人当中看到的事。又怕有分争、嫉妒、恼怒、结党、毁谤、谗言、狂傲、混乱的事。以上所列可能根据传统的恶行,保罗在其他地方也说到(例如:罗一29,十三13;加五19-21;西三8-9)。但重要的是保罗在这里所列的头两项(分争、嫉妒),正好是他针对哥林多前书分党分派的问题所提到的(参,林前一11,三3)。同时在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他谈到爱是最高超的道,是运用属灵恩赐唯一的基础时,他也暗示不要恼怒、自私、毁谤、自夸。而保罗所怕的最后一项。混乱的事,是哥林多前书提到妇女的行为与主餐聚会,以及运用属灵恩赐时都有的问题,且都是在哥林多教会崇拜中发生。
因此,保罗并不认为他在哥林多前书中所提到的问题都已成过去,他在第21节所说的话更证实这点。保罗在这里表示他所怕的是,我来的时候,我的上帝叫我在你们面前惭愧。保罗在九3-4说到他可能感到羞愧,那是指当他与一些马其顿人到哥林多时,哥林多人的捐项还没有预备好。但他在这里他却面对一个更令他感到羞愧的可能性,就是看到他在哥林多所劳苦的结果,被严重的道德败坏一笔勾销了。他想象到又因许多人从前犯罪,行污秽奸淫邪荡的事,不肯悔改,我就忧愁。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五至六章长篇论到哥林多基督徒的自高自大,并他们当中不道德的行为。其中包括乱伦(有一个人与继母同居)、嫖妓;而这两种罪行却被当时流行的口号“凡事都可行”掩饰了。保罗要求要对行淫的人采取管教行动(林前五3-5),并说明性不道德是与基督徒圣灵同住的地位不相容的(林前六18-20)。
如果说这个犯奸淫的人是怀疑保罗的权柄,在保罗“痛苦的”造访时,对他发动人身攻击的人;那么我们也知道这个人最后终于受到严厉的管教,以致于保罗还劝勉其他人要安慰、饶恕他(二6-8)。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不可能再是许多人从前犯罪……不肯悔改中的一个人。很可能保罗指的是过去行不道德生活的人,后来暂时收敛(因为尊重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五至六章所呼吁的),但并没有真正悔改。当新的危机来到,保罗的权柄又受到质疑时,这一次是犹太基督徒起来反对保罗;保罗恐怕这些人可能又再次卷入不道德、淫乱的行为中。
|
|
哥林多后书第十二章
12:1
1-10节讲述保罗得到过主的显现和启示。他提起这些特别的经历,也是为了堵塞假教师的攻击。假教师大概都喜欢夸这样的经历;又或者他们夸说保罗所得的异象不及他们。
12:2-4
《使徒行传》有好几次保罗见异象的记载。除了在大马色的路上与复活的主面对面之外(徒9章),还有在耶路撒冷的两次(徒22:17-21;23:11),哥林多城一次(徒18:9),以及往罗马途中(徒27:23)。这些都是主亲自显现。主藉着其他方式向他说话,则有在大马色(徒9:12)和特罗亚的各一次(徒16:9)。这都是有《使徒行传》记录证实的事。
本章所记的经历相当特别,保罗没有说有没有见到主,他所侧重的是他听到的话,而这经历也非出自他的要求,而是“被提去”,说明是神主动给他的。
为了避免有夸口之嫌,他用第三者地位来记叙,说这件事是发生在一个他认得在基督的人身上。事情发生在十四年前,推算当在他从该撒利亚乘船去大数(徒9:30)和巴拿巴把他从大数带往安提阿(徒11:25)之间。
保罗对这次经历十分确定,只是不知道是连身体被提,或只是发生在身体之外。“第三层天”似指地球大气层的蓝天和外太空与诸星际之外的一处可见神的地方,主把他提到那里。第三层是不是最高一层的天,保罗未说明,只说那是乐园所在,他在这里听到人无法说明也不可以说的启示。这种奇异的经验,一定给了他无比的力量,能负起日后艰苦异常的使徒的责任。去到乐园是人间稀有的经历,别人一定会用冗长篇幅来叙述,以博取人的惊叹与羡慕。但既是出乎主,他轻轻带过,不以此夸口;而且因为此事,他身体带上了一生不能去除的痛苦,以免他因启示甚大而自高(7节)。
12:5-6
保罗继续把“这人”与他自己分开来叙述。若以第三者来看此人的经历,的确可为他夸口;但若站在那人的立场,他要夸的只是他的软弱(参11:30),恐怕人家把他过分看高。
12:7
为了防止保罗因所得启示过于自高,有“一根刺”加在他的肉体上,这根刺给他身体的痛苦一定极大,以致他担心会妨碍他的侍奉。可是正因为有了它,能击败他的骄傲自大,让他能完全倚靠神,缺憾反成了他的力量与帮助。至于这根刺是甚么,历来有许多解释。有的说是身体上的,例如耳鸣或头痛,痉挛症、疟疾;有的说是精神上的,例如受迫害,为犹太同胞担忧,或者往事苦痛的记忆。虽无一致的看法,但一般以为应是《加拉太书》4:13所提的眼疾。“撒但的差役,要攻击我”指神藉着撒但来管教他(参伯1-2章),让他能更有力量侍奉。
12:8
保罗祈求神所得到的答复,不是移去了那根刺,而是给他够用的恩典来承受这痛苦。有的人说他三个祷告是在三个不同的地方作的,但一般相信是在他得到这根刺的痛苦后,连续求告三次,知道虽蒙垂听但未蒙应允,便学会了如何去接受这软弱,让神的能力显得完全。
12:10
神既给了他足够的恩典,时刻随着他;甚么时候他软弱,他便能得到这恩典的供应,靠着主的力量成为刚强。保罗身体虽然软弱,又受凌辱、逼迫与困苦,但他讲道如此有力,书信写得如此深刻、影响深远,且能履险如夷,历万难而平安无事(参11:23-33),都是神超越的能力和丰富得无比的恩典在他身上的作为。保罗深懂此事,所以他喜欢夸自己的软弱。要是软弱是神的能力覆庇的条件,他更以软弱和其他的患难为他的喜乐。
12:11 “成了愚妄人”:指他被逼要夸口,参11:16注。“最大的使徒”,参11:5-6注。
12:13
本节为保罗又一婉曲劝谕之笔。哥林多教会享有保罗所设立的其他教会所得到的一切好处,为甚么还要怨恨他呢?是不是只缺少一件事,就是他定意不负累哥城教会(他有缺乏宁可向别的教会去补足),以致他们觉得不及别的教会呢?若这算不公道,那得请他们原谅。
12:14-15
“第三次到你们那里去”。第一次访问是到哥林多传道之初(徒18:1;林前2:1)。第二次是2:1提到的那次不愉快的访问(比较13:2)。这“第三次”是保罗计划中的另一次行程。
下句的意思是:保罗去哥林多,动机纯正,是为了哥林多人的好处,而不是要得着物质上的利益。他们是他属灵的儿女(林前4:15),父母爱子女,可以牺牲一切来养育他们;这也正是保罗的心意。
12:18 这里只提到一位弟兄与提多同去,但在第8章先后提到有两个弟兄。这里未提的一位或为8:18所说由捐款各教会选派的那个代表,因为他不是代表保罗。
12:19-21 这几节是说,保罗这次去哥林多,如果教会不长进,他会加予惩治,那将会是一次不愉快的经历。所以他劝教会应该好好的预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