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立比书第四章
第 4 章
腓 4:2-3> 在主里同心,若是真好;环看身边人,我得罪了他,我又──我需要怎样做?
4:2-3 保罗提出教会人事关系的问题。这两个妇女以往在教会里同工,许多人藉着她们认识基督,故她们关系破裂并不是一件小事。事实上,相信基督、为祂的国度尽心竭力的人也可能与其他委身的基督徒不和。不过,任何事都不能成为持续与人不和的藉口。你今天需要与什么人和好呢?
腓 4:3> 这里有一个问题──“这真实同负一轭的”会是谁?
4:3 “真实同负一轭的”这个人是谁仍是一个谜,他可能是带这封信给腓立比教会的以巴弗提,也可能是保罗在狱中的一位伙伴或是腓立比教会中的一位同工。
腓 4:4> 失望,伤痛……你说怎能喜乐?人所受的,祂是明白的!真的?那么这里所说的是……
4:4 被囚的人劝别人要喜乐,看来实在不可思议。保罗却给我们上了重要的一课:内在的态度不应受外在环境的影响。保罗充满喜乐,因为他知道不论在什么事上,基督都与他在一起。在这封信中,他多次教导腓立比信徒要喜乐,或者他们正需要这道理吧。我们很容易会因一些不如意的事或执着一些并不重要的事而灰心失望。如果你近来没有喜乐,也许因为你没有从一个正确的角度去看目前的处境。
腓 4:4-5> 喜乐这事是来自……
4:4-5 最终的喜乐来自基督。基督再来时,我们就能完全了解这喜乐。祂住在我们里面,为我们成就祂的旨意。
腓 4:5> 谦让,我想,又不太想,是有点吃亏的,你同意吗?
4:5 我们对教外的人也要谦让,要有合理、正直和大方的态度。我们不要向对我们不公平的人报复,也不要强调自己的权利。
腓 4:6-7> 真的可以一无挂虑吗?烦恼叫我心头乱,真可以一无挂虑?
4:6-7 我们可以“一无挂虑”吗?这似乎不大可能,因为我们常为自己的工作、家庭、学业而忧虑。保罗建议我们将忧虑变成祷告。想减少挂虑,就多祷告!我们何时开始感到忧虑,便要何时停下来祷告。
腓 4:7> 我的平安不是来自我手所握的吗?拥有越多,就──你说我还不明白?
4:7 神的平安与世界的平安不同(参约 14:27 )。真正的平安并不来自乐观的思想、没有纷争或愉快的心情,而是来自知道神掌管一切。我们在基督国度里的身分是确定的,我们的生命也已安排好了,让神的平安引导你对抗忧虑吧!
腓 4:8> 人的思想难操控,忽然白日梦、忽然不同影像就闪入,我可以怎样……
4:8 我们想什么,就决定了我们说什么、行什么。保罗教导我们要思念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事情。你常被坏念头或白日梦所困扰吗?检查一下自己的思想,看看从电视、书刊、闲聊、电影和报章中受了多少影响,请将不良的活动剔除,去做健康有益的事,还有更重要的,就是读经和祈祷。求神帮助你思念良善和纯洁的事。这需要多加操练,是不难做得到的。
腓 4:9> 都要去行,保罗这样说;你,行出了多少?知而不行可不可以?
4:9 我们往往听了道,却忘记讲道的内容;读了经,却不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讨论了经文的意思,却不把其意义活出来。单单听道、读经、甚至清楚知道神的道,都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将神的道实践在生活中。
腓 4:10> 腓立比人对保罗的思念,是指……
4:10 保罗不接受哥林多教会的礼物,为避免别人误会他为了金钱而传福音(参林前 9:11-18 )。但他接受了腓立比教会的礼物,因为他实在有需要,而且他们捐得乐意。供养神的工人是教会的责任(参林前 9:14 )。
腓 4:10-14> 人都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保罗却谈知足,对人而言,似乎不太可能,你可以吗?
4:10-14 保罗在富足或欠缺时都知足,秘诀是向基督支取能力。你在任何情况下都可知足吗?你有很大的需要吗?还是因为得不到想要的东西而不满?学习依赖神的应许和基督的能力,就会知足。如果你老是渴望拥有更多东西,就求神将这些欲望除去。祂知道什么对我们最好,祂会供应我们所需的一切(参 4:19 注释)。
腓 4:12-13> 得了秘诀!这秘诀是……
4:12-13 保罗可以满足,因为他从神的角度看生命,把精力放在应该做的事上,而不在应该拥有的东西上,保罗有明确的先后次序,并为神的赐予感恩。他不接触那些非本质的事物,因此能专心在永恒的事工上。人往往以物质来填补心灵的空虚,渴求更多更好的东西。当你感到心灵空虚时,会找些什么来填补?你怎样才能知足?关键在于你怎样看事物的先后次序和能力的源头在哪里。
腓 4:13> 信主这许多日子,靠主凡事能作总是没有信心,“凡事能作”──主要我学的是什么?
4:13 我们真的凡事都能做吗?与基督联合而得的能力足够我们完成祂的旨意、面对挑战。但祂没有应允我们有超乎常人的能力,去成就我们想做却非祂心意的事。我们坚持信仰会遇到麻烦、压力和考验,求基督给我们加添力量吧。
腓 4:17> 送礼人也是得益人,有什么益处?你说呢?
4:17 当我们帮助有需要的人时,受惠的并非仅是接受施舍的人,我们也同时得益。这里保罗最欣赏的不是腓立比教会的礼物,而是他们的爱与奉献的精神。
腓 4:18> 这祭物,是什么?他们还要献祭的吗?
4:18 这里保罗所说的并非赎罪祭,而是感恩祭(参利 7:12-15 )。希腊和罗马的基督徒不是犹太人,不用按照旧约律法献祭,但他们也熟悉外邦人献祭的礼仪。
腓 4:19> 我的需要,祂必供应?为什么我想要的却没有得到?
4:19 神必满足我们的需要,无论是现在生活上的需要、将来的需要,甚至是面对死亡的勇气,祂都会供给我们。我们的渴求不一定是我们的需要。大部分人都想安逸过活,避免困难和痛苦。我们不一定会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但基督会改变我们的态度和欲望:从想要得到一切变为接受神的供应,并有能力为祂而活。
腓 4:22> 福音竟也传到凯撒家?不同的人走在一起;今天看看我们,不会只守自己一小片园地吧……
4:22 在罗马有不少基督徒,有些更是在皇宫里面办事的人。保罗将罗马信徒的问安带给腓立比信徒。福音已传到社会上各阶层,不同的人在基督里已联合起来,罗马信徒和腓立比信徒是弟兄姊妹了。今天,信徒也跨越了文化、经济和社会上的界限;彼此联合起来,让我们活在神的大家庭里吧!
腓 4:23> 以此为结束,回看整卷书,从保罗身上,我看到什么?
4:23 腓立比教会在许多事情上都是教会的典范。他们由不同背景的人组成,学习彼此配搭事奉。保罗看到可能会有问题出现,就在这封感谢信中,教导他们如何面对可能发生的困难。保罗虽然在罗马被囚,却学到了喜乐和平安的真正秘诀,就是效法基督和服事别人。我们将思想集中在基督身上,就会学到合一、谦卑、喜乐、平安,并能充满信心地为祂而活,因为有“主耶稣基督的恩”与我们同在。──《灵修版圣经注释》
腓立比书第四章
在主里喜乐(四 1 ~ 9 )
喜乐是什么?喜乐不是快乐,也不是欢喜。喜乐是一种毫无牵挂、满有平安、坦然无惧而欢乐的心境。这心境并非一种冲动的情绪,不像人哈哈大笑,笑后就平静下来。喜乐本身就是平静、和平的;喜乐也代表开心畅快,它是一种能持久恒常的心情。经上说:“喜乐的心乃是良药。”(箴十七 22 )喜乐能调节人的情绪,使人内心平安、稳定,故此即使人在患病中,都较易得到痊愈。所以保罗劝勉腓立比信徒要喜乐,然而,喜乐之心如何得到呢?
第一要靠主,喜乐不是凭空得来,也不是无缘无故而有的,乃是靠主得来的,所以在主里的喜乐就是我们的力量。第二要凡事祷告、祈求和感谢。惟有如此,人才能达致一无挂虑,喜乐便油然而生。我们在日常生活堪足挂虑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例如经济有缺乏、身体有毛病、工作出问题、朋友变了心等等,不一而足,令人挂虑之事太多了。故此保罗劝勉我们当一无挂虑,他说:“祷告、交托啊!不然重担会压死我们,反之告诉神时,神必赐出人意外之平安,使问题得解决,心灵得蒙保守,心情重享喜乐,信不信?不妨试试,必然兑现。”
其次,保罗勉励教会要在他身上有所学习,如何学习呢?在保罗的为人中你看见什么?听见什么?你去照行吧,赐平安的主必与你同在!
祈祷 求主赐下平安喜乐给我,使我能在里面喜乐。
基督里的丰富(四 10 ~ 23 )
保罗宣称他有大大的喜乐,这喜乐是有原因的。首先,是因他靠主而得以喜乐。换句话说,惟有靠主才有喜乐;不靠主,就没有喜乐!何时我们失却喜乐,便快点仰望主,倚靠他吧。
保罗大大喜乐的另一原因,就是他得到腓立比教会众肢体之奉献和照顾。假若他们不照顾又怎样呢?这不成问题,保罗自己已得了秘诀:就是靠主,凡事都能处理和应付。因为当他倚靠主时,主就加力量给他,故此他凡事都能做,不单能应付穷困和缺乏,更是凡事都能作。保罗心中感谢主,因祂藉弟兄姊妹的爱心,使自己一无所缺。保罗说:“我样样都有,并且有余。我已经充足……”这就是保罗因信心所生发之功效。许多时候,当我们陷在缺乏之中,便用尽人力去求助、求财,但结果是:我们更加缺乏、穷困。在这里,保罗教导我们一个方法:就是倚靠我们的神,因他是丰富的。你或许会说:“我知道这个,但我仍缺乏。”保罗又说:“神会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所以你们当全然倚靠主,因为你们若只靠自己、指望别人,最终必然落空,惟有神才是信赖得过的!”
祈祷 神啊,赞美是既信实又可靠的主;投靠的,必不致缺乏。──《新旧约辅读》
腓立比书 第四章 注释
1「我的 ......
冠冕」:腓立比信徒接受了福音,且与保罗一起为福音齐心努力,这不独使他感觉快乐,更像得胜者头上的桂冠
,象徵保罗的劳苦没有白费,而是产生了果效。
4:2-9 最後劝勉
2-3 信徒当在主内同心
「友阿爹和循都基」:这两位曾与保罗同工的女信徒大概彼此不和,需要别人的调停。
「同负一轭」:有可能是此人名字的含意(参门11注)。
「名字 ......
册上」:指这些人获得属灵的永远生命,为神所记念(见串3)。
4-7 在逆境中仍要常常喜乐、多多祷告
5 主既然快要再来,信徒当对众人抱宽大、公正的胸襟(「谦让的心」)。
8-9 当思念其他美德
以保罗为榜样,并付诸实践。
4:10-20 领谢馈赠
10「你们思念 ......
发生」:指腓立比教会当时以馈赠支持保罗一事(18)。
11-13 保罗因依靠神赐他力量,能乐富安贫,勇敢面对各种际遇。
14 腓立比信徒的资助与关怀,表明他们甘愿与保罗分担苦难,应受答谢(「原是美事」的含意)。
15-18 保罗一向传道的原则是自食其力(徒20:34;
林前4:12), 不运用靠福音养生的权柄(林前9:4-12),但因他与腓立比教会关
系特别密切,他曾几次接受这教会的供给。保罗在此将他们爱心的馈赠呈献在神面前,等於是他们直接献给神的祭物(参来13:16)。
19 正是印证「施比受更为有福」的教训。
4:21-23 结语 ── 问安( 21-22)与祝福(23)
「该撒家里的人」:指皇帝御用的侍臣、仆婢、兵丁。
思想问题(第二至四章)
1 2:2指出信徒要在意念、爱心、心思上相同,这是否表示教会内 不可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呢?
2:3-5在这方面给我们什麽提示?
2 试想想你当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2:5)。
3 为何凡事不发怨言、不起争论会使我们无可指摘( 2:14-15)?
4 2:21「求耶稣基督的事」是什麽意思?
试省察你个人的生活是否只求自己的事,忽略了耶稣基督的事。
5 保罗称以巴弗提为兄弟、同工、同当兵的( 2:25):你在教会中 可否找到兼备这三种关系的弟兄?
6 保罗为基督的缘故轻看同胞所认为优越的条件,不以此自夸( 3:4-8)。
你认为今人所夸耀的是什麽呢?才干?学识? ......
你有否受到感染?你须要舍弃那些标准呢?
7 按 3:13-14,我们应如何提防自满,并把握神的应许去生活呢?
8 倘若信徒之间发生不和的事情,教会整体会受到什麽影响?
弟兄姊妹应怎样处理?
9 试观察你的周围有那些事情如 4:8所说是你应该切切思念、并放 诸行动上的。
腓立比书第四章
在主里的伟大事情(四 1 )
在整段经文中我们看见保罗对他的腓立比朋友流露出亲切的爱心。他爱他们,并且怀念 他们;他们就是他的喜乐和冠冕。当他在世的日子快要结束的时候,保罗认为那些因他带领而信基督的人就是他的最大喜乐。任何一位教师都会有这种经验的感受──当某人有优良的表现,而自己能够告诉人说:‘他做过我的学生’,这种感受真是使人十分兴奋的。
当保罗说腓立比人就是他的冠冕时,背后存 几幅鲜明的图画。希腊文有两个字解作 冠冕 ,而它们的背景亦各有不同。第一个是 diade{ma ,意即 皇帝的冠冕 ,是属于皇帝的象征。另一个是 stephanos ,是这里用的──它有两个背景。
(一)它指希腊竞赛会中,颁赠给──运动员的胜利冠冕;它是由野橄榄叶,青芫荽菜和月桂树叶编织而成的。运动员的最大雄心就是争取这个冠冕。
(二)它也可以指在一些喜庆的筵席中,客人头上所戴的冠冕。保罗在这节经文中,指出腓立比人就是他一切辛劳工作带来的冠冕;他犹如指出在上帝最后的大筵席中,他会把他们视作自己的冠冕──在这个世界中,没有一件事比带领一个灵魂归回耶稣更加快乐。
在四章首四节中,先后有三次用 在主里 ( 靠主 )这词语。保罗把三种 在主里 的伟大命令说出来。
(一)腓立比人要在主里(靠主) 站立得稳 。一个人只能藉赖耶稣基督,才可以抗拒试探的诱惑和懦弱的缺点。保罗所用的字: 站立得稳 ( ste{kete )是指一个士兵当敌人汹涌冲来的时候,仍鼓起勇气在前线站立不移。我们都知道,在某类人当中,我们会很容易做错事;而在另外一些人当中,则很容易坚守 自己的岗位而不致出错。有些时候,当我们回忆我们做了一项错误的决定,或者陷入试探的网罗,或者大出洋相,我们便会以渴望的沉思,想念我们所敬爱的人:‘假若他当时在场的话,这件事便不会发生了。’我们抵御试探的唯一方法就是 在主里 ,时刻感觉祂的同在,并且围绕 我们:
勃然大怒的打击必然无效,
飞砂走石的冲击也必徒然;
在万古的磐石上必然无恙,
永恒的城门必屹立不移。
教会和每一个信徒只要能够在基督里站立得稳,他们必然安稳无恙。
(二)保罗劝友阿爹和循都基要 在主里同心 。除非我们能够在主里面,否则我们必不能团结。在普通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见不同的人在许多情况中能够结合起来,这是因为他们跟从一个共同的领袖并向他宣诚。两个意见不合的人,竟能衷诚合作,因为他们两人完全遵从一个领袖。设若把他们的领袖移去,他们便会立即变成一盘散沙,甚至可能互相攻击。人除非晓得爱基督,否则他们不能彼此相爱,人除非能够高举基督是主,否则人的友爱精神实在是不可能建立的。
(三)保罗劝腓立比人要 靠立常常喜乐 。所有人都应该明白有关喜乐的秘密──喜乐与物质或人的周围环境是没有关系的。从人经验来看:过 豪华奢侈生活的人,可能会终日愁眉苦脸;然而生活在贫穷环境的人,却常常会笑逐颜开。一个人在生活中若全无痛苦打击的话,有时会觉得郁闷和脾气乖张而不满意;但是经常遭遇打击的;却能够心境安详快乐。
巴利( J. M. Barrie )有一次向安德鲁大学学生作院长致辞的时候,引述前往南极探险的司各脱队长( Captain Scott )写给他的一封不朽的信──当时死亡的气息已经吹进整个探险队的营地:‘我们在一个极不舒适的地点扎营……我们正处于一个生命困窘的尽头──双足冰冷,燃料耗尽,距离补充食物站极远。但是人若处身在我们的营中,只要听闻我们的歌声和我们欢笑谈话,他的心一定会振奋起来。’这就是一个秘密──喜乐不受物质和地方限制,而是时刻系于人的本身。倘若我们与知己相聚,四周的环境事物决不会影响我们;倘若知己离开了,什么事物也不能补偿他的空缺!基督徒就是常在主里,祂是一切朋友中最伟大的一位;任何事都不能够使我们与祂的同在分隔;任何事都不能够剥夺他的喜乐。
修补裂缝(四 2 , 3 )
这是一段我们希望知道多一些资料的经文。在经文的背后看见一个显明的话剧──有伤心的,同时亦有伟大的事情发生。然而 剧中人 是谁?我们只能猜测。最先解决的难题就是了解经文的人名。根据钦定本的记载,这两人的名字是 Euodias ( 友阿爹 )与 Syntyche ,( 循都基 )。循都基是个女人名字,但是可能是个男人名字。根据古老的推测:友阿爹和循都基是两夫妇,是腓立比的狱卒(徒十六 25-34 ),他们后来成了腓立比教会的领导人物,但是却发生了争执。有一点是我们可以肯定的──钦定本所写的 Euodias 是不正确的,这个名字应该是 Euodia ,因为修正本( R.V. ),摩法特译本( Moffatt )和标准修订本( R.S.V. )也一致译作 Euodia ──这就是一个妇人名字。由是观之,当时争执的信徒就是两妇人。
可能腓立比教会的教友就是在这两个妇女的家庭聚会。本来希腊妇女是很少公开露面的,然而在初期教会的工作中,妇女却担当了很重要的职责,这点实在是值得注意的。希腊人认为有名望的妇女应该‘少露面、少听人谈话、少发问:愈少愈好。’受人敬重的妇女很少会单独一人在街上抛头露面的;她们在房子里各有自己的房间,而且很少在家中与其他男子见面,甚至吃饭时也是分开的。故此妇女根本绝少参与社交生活。但是腓立比是马其顿的首府;当时马其顿的环境与别的地方有很大的分别──妇女在马其顿是相当开明和自由,这是希腊别的地方很少见到的。
我们从保罗在马其顿的工作便可见一斑。根据使徒行传的记载,保罗在腓立比的第一个接触点就是前往在河边的一个祈祷聚会所;并且向前来聚会的妇女讲道(徒十六 13 )。吕底亚显然就是腓立比教会的一位妇女界领袖(徒十六 14 )。后来到了帖撒罗尼迦,许多妇女都因保罗讲道而决心皈依基督;同样的事情也在庇哩亚发生(徒十七 4 , 12 )。古代的碑文同样证实这种特殊现象──有一个妇人用她与丈夫合伙赚得来的钱,替自己和丈夫建造墓碑,这个事实足以证明她也曾参与经商。我们甚至可以找到一些事例,证实一些公开团体曾替若干妇女竖立记念碑。我们从保罗建立的教会来看(例如哥林多),妇女是应该顺从男人的,但当我们想及初期教会的妇女和保罗对她们所持的态度,我们同时必须谨记一点,妇女在马其顿的教会的确具有领导地位的。
这里还有另一疑点。正如标准修订本的记载,在这段经文中,保罗向一位 真实同负一轭的呼吁 。 同负一轭 这个字可能是个专有名词:苏索古斯( Sunzugos )。 真实的 希腊字就是 gnesios 。保罗可能在这里是用相关语;他可能是这样说:‘我恳请你,苏索古斯,你这名实相副的好帮手。’假若 sunzugos 不是专有名词,便没有人知道保罗是向谁人说话了。我们看见各种不同的意见──有人说这位同负一轭的人是保罗的妻子;另外有人说他是友阿爹或循都基的丈夫,希望他能帮助妻子平息纷争;还有人说他是吕底亚,或提摩太,或西拉,或是腓立比教会的牧者。但是最好的一个建议可能是指以巴弗提,他是腓立比书的送信人──保罗不单托他带信,而且寄望他回到腓立比作个调停人。此外关于革利免这个名称,我们所认识的不详,虽然后来的确有一位着名的革利免当了罗马的主教,而他亦可能认识保罗。不过我们可以指出来,这个名称是当时极普通的一个人名。
有两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一)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当保罗知道腓立比教会发生了争执,他便动员教会一切人力去补救。他不怕麻烦,用尽一切力量去维持教会的和睦。一个争执的教会自然会失去教会本身的体统,同时也一定会把基督拒诸门外。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够一方面与上帝保持亲睦;但另一方面却与别人争吵不和。
(二)我们对友阿爹和循都基所知不多,唯一知道的却是两个有争执的妇人,这点真是有些不幸!然而它亦触发了我们的思潮。假若我们用一句话把我们自己的一生作一个总结的描写,那么,这句话会是怎样的呢?历史记载革利免是一位和平的使者;历史记载友阿爹与循都基是破坏和平的人。假若历史写下一件关于我们自己的事,那件事又是什么呢?
基督徒生活的特点(四 4 , 5 )
保罗在腓立比人面前展示出基督徒生活的两种重要素质。
(一)首先是喜乐的素质。‘喜乐……我再说,要喜乐!’当保罗说出喜乐这句话,他犹如把一切将要发生的事情突然从他心中释放了出来。他自己仍系在狱中,故此死亡随时会降临在他的身上;而腓立比人则开始踏进一个基督徒的旅途;摆在面前的必然会有黑暗、危险、逼迫的日子。所以保罗说:‘我知道我在说什么。我已经清楚知道将会有什么事情发生,然而我仍然要说:你们要喜乐!’基督徒的喜乐是不受地上各种事物支配的,因为他的喜乐是由于得 基督的恒常同在。一对恋人若能够常常在一起,无论他们处于任何环境,都是快乐的。基督徒永远不会失掉他的喜乐,因为他永远不会失去基督。
(二)保罗继续说下去,正如钦定本的记载:‘让你们的温和( moderation )给众人知道。’这个译作 温和 (和合本作 谦让 )的希腊字 epieikeia ,是属于希腊字中较难把原意直译出来的。试看各种不同译本所选用的辞语,我们便会明白它的困难。威克里夫( Wycliffe )把它译作 忍耐 ( patience );丁道尔( Tyndale )把它译作 和 ( softness );克马本( Cranmer )译作 和 ( softness );日内瓦圣经( Geneva Bible )译作 忍耐的心 ( Patientmind );赖恩斯圣经( Rheims Bible )译作 谦让 ( modesty );修正本( R.V. )译作 宽容 ( forbearance )旁注则加: 温柔 ;摩法特本( Moffatt )也是译作 宽容 ;韦茅斯( Weymouth )译作 宽容的精神 ( forbearing spirit );英文新译圣经( N.E.B. )译作 宽宏大量 ( magnanimity );威廉氏( C. Kingsley Williams )把这句译成:‘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你们能够 迁就别人 。’
希腊人给这个字一个解释──‘正义和一些比正义更优越的事情’。他们说当严苛的正义变成不公正的时候, epieikeia 便应该申张它的矫正力量。我们可能看见有些个别的例子──就是当一项完全公正的法例变成不公平;或者正义并不等于公平。一个人若知道在什么时候 毋须 引用严苛的法律去处理一件事情,或者把公正稍为放宽而施行仁慈,他便可以称为一个有 epieikeia 素质的人。
让我们再看一个例子,是教师经常遇见的。这里有两个学生,我们批改他们的试卷,若我们公正分数,他们一个得八十分,另一个得五十分。但是我们再看清楚,那个得八十分的学生家里有很好的参考书,有充足的时间温习,环境也很安静;而那个得五十分的学生则家境贫困,设备不足,而且刚刚病愈,或者近日有些不如意的事使他心情忧伤苦恼。若从公正的角度来看,这人只得五十分,决不能再多加一分;但是温和的人( epieikeia )则会考虑他的环境而把他的分数提高一点。
持有 温和 ( epieikeia )品质的人知道规则并不能决定一切,而且他知道在若干情况下,法律是不适用的。当教会召开会议的时候,出席者把法规和办事细则放在台上,于是一切会议事项都依循 条文的规定去讨论和作出决议;但是有时当基督徒要处理一些特别的问题,法规和办事细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照保罗的看法,基督徒应该知道,除了公正之外,还要明白一些事情。当人们把那个行淫时被拿的妇人带到耶稣面前,耶稣本来依照摩西律法的规定,是可以吩咐他们用石头把她打死;但是祂的决定结果超越了公正的范畴。就以公正来说,我们当中所有的人都应该被上帝定罪,然而上帝恩待我们,祂的爱远远超越了公正的界限。保罗在这里把基督徒的标志刻画了出来──基督徒与别人的关系首先要保持公正,但是同时也记 有些事情比公正更重要。
一个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为什么在他的生活中要有喜乐与和蔼温柔呢?保罗说,这是因为主已近了。若果我们能够记 基督快要凯旋再来的话,我们将永远不会失掉我们的盼望和喜乐。若果我们时刻记这个生命是短暂的,我们便不会运用严苛的公正手段去处理一切──这样只会把人分隔;我们应该用爱心去接待人,正如上帝恩待我们一样。公正是合乎人性的;但 epieikeia (温和)却是神性的。
信心的祷告带来平安(四 6 , 7 )
腓立比人的生活必然遭遇到一些挂虑的事情。就以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来说,危害自己的事情常常会出现。所以这个变幻无常的必朽生命的确使人焦虑。在初期教会中,除了一个普通人所面对的焦虑以外,基督徒因为本身的信仰缘故,朝夕会遭遇逼迫的危险,所以他们难免坐立不安。保罗给与他们的忠告就是祷告。正如云信( M. R. Vincent )所说:‘信心的祷告必会带来平安的果实。’在这段经文中,我们可以看见整个有关祷告哲学的缩影。
(一)保罗强调我们可以把 一切事物 藉 祷告带给上帝。有人曾用极美丽的构思把它描写出来:‘没有任何一件大事会超越上帝力量之外;也没有任何一件小事不在祂那慈父般的照顾范围之内。’一个小孩子,无论他遭遇任何大小的事情也会立刻告诉父母,相信父母对他发生的事情必定关心──他的小小胜利,或偶感挫折,或意外损伤和疼痛。同样,我们也可以凡事带到上帝的面前,相信祂对我们必定深感兴趣和关怀。
(二)把我们的祷告──恳请和祈求告诉上帝──我们可以替 自己 祷告,也可以为 过去 祈求宽恕。我们可以为 现在 的需要作出恳求,也可以为将来的帮助和指引祷告。因此我们可以为过去、现在和将来一并带到上帝面前。我们可以替 别人 代祷。我们可以把存在记忆中和思念 的人,无论远或近,也同样交托给上帝,让祂照顾。
(三)保罗指出:‘任何祷告必须同时要 感谢 。’基督徒必须存 一种感觉────整个生命犹如‘悬挂在过去与现在的祝福中间。’基督徒因为自己有权利向上帝祷告,所以在每次祷告的时候,都必须向上帝谢恩。保罗再坚持一点── 凡事 \cs8 要感谢──不论是苦恼抑或喜乐的事情。这个思想包括两件事──人对上帝的旨意首先充满 感激 的心,并且要 完全顺服 。只要我们确信上帝叫万事互相效力使我们得益,我们便会对他衷心感激,这种态度是信心的祷告本身必须持有的。
每当我们祷告的时候,必须谨记 三件事情。我们必须记 上帝的爱 ──祂希望我们得 最好的东西。我们必须记 上帝的智慧 ──祂知道什么才是对我们最有益的。我们必须记 上帝的力量 ──祂能够赐给我们最有益的事物。人绝对信赖上帝的爱、智慧、和力量,必然找到上帝的平安。
信心祷告的结果就是得 上帝的平安,好像一个哨兵站立守我们的心。保罗用 保守 这字是一个军队常用的辞语── 站岗守 ( phrourein )。照 标准修订本的译法,保罗说上帝赐 出人意外 的平安。这个意思不是说上帝的平安是非常神秘,人的心是不能明白的──当然我们的确不明白上帝的心思; 出人意外 的平安的意思,是指上帝的平安非常宝贵,人的心思无论是多么灵巧智慧和知识多么丰富,也永远不能创造出来。人永不能制造出这种平安;只有上帝自己才能赐与。得 平安的唯一方法就是藉祷告,把我们自己和我们所亲爱的人,完全放在上帝的慈爱手中。
思念的正确领域(四 8 , 9 )
人的心经常都会思念 一些事情,而保罗极希望腓立比人能够肯定的把他们的心思集中在正确的事情上面。这是一个极重要的提示,因为在我们的生活定律中,设若人时刻思想某种事物,他便会终日陷于这个思想的 窠臼中,而致不能自拔。所以,人应该思念美善的事物。保罗在这里把它们列举出来。
真实的 事物。世界上充满了许多欺骗和虚幻的事情;承诺一些明知不能实践的事;答应给予华而不实的和平与幸福,但却不能兑现。所以人必须思念真实的事然后不致令自己失望。
钦定本所写的 诚实 的事物。在古时候,诚实( honest )这个字的意思,与标准修订本所译的 可敬的 ( honourable )可以互相通用。其实,钦定本在页边已加上一个注释: 受敬重的 ( Venerable )。同样修正本译作 可敬的 ( honourable ),然后在页边注释为 敬重的 ( reverend )。摩法特本则译作有价值的( worthy )。
从以上的译名来看,这个希腊字( semnos )的确是很难翻译的。这是一个希腊诸神与他们的神庙特别用的字汇。若是用来描写人的时候,是说这个如同一座移动的神庙,所以堪配受人敬重。阿诺德( Matthew Arnold )建议把这个字译作 高贵的严肃 ( nobly serious );这个字的内涵意思就是指 一种有神圣尊严附 的东西 。世上的确有一些轻率的,平庸的事情,只有轻浮的人才会对它感到兴趣;然而基督徒切记要思念那些严肃的和尊贵的事物。
公义 的事物。这个希腊字就是 dikaios 。希腊人对这个字所给的定义就是:凡有公义的人就是能够给予诸神与人应得的东西。换言之,公义就是指人能 面对责任,而又能完成责任 。有些人欢喜把他们的思想放在享乐、舒适和捷径的事情上面;但是基督徒必须时刻注意对人负责,同时对上帝也要尽责。
清洁的事物 。这个字是( hagnos ),它用来描写道德上不受玷污。当它用来形容礼仪的时候,它是指一种洁净的东西,适合带到上帝面前供祂使用。这个世界充满 卑鄙、破烂、玷污和猥亵的事物。许多人的心终日思想的都是这些,以致连所想的事物都受污染。因此基督徒必须思念清洁的事物;他的思 想必须洁净,可以任由上帝检验察看而毋须畏惧。
可爱的 事物。摩法特译它为 有吸引力的 ( attractive );但是最好的一个英文同义字就是 winsome ──解作: 悦目,迷人和可爱 。这个希腊字 prosphile{s 可以意译为: 使人产生爱念的事物 。有些人欢喜把他们的思想放在复仇与惩罚的事情上面,他们一定会对别人产生一种苦毒与恐惧的心理;有些人则存心对人批评和谴责,常会怨恨别人。基督徒应时刻注视 可爱的事情──仁慈,怜恤,容忍──这样他就是一个有吸引力和人见人爱的人。
有 美名 的事物。修正本在页边注释作 和蔼的 ,( gracious )。摩法特本译它为 优良的素质 ( high-toned );标准修订本译作 和蔼的 ( gracious );威廉氏本( C. Kingsley Williams )译作: 凡有好名声的 ( whatever has a good name )。我们真的很难把这个字( eophema )翻译出来;它的字义就是指一种 善颂的话 ( fair-speaking )──特别是指希腊人献祭给诸神前的一段肃静时间;但它又未必达到 诸神爱听的事物 的境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事实上听闻太多丑恶的话,荒谬的话,和不洁的话。因此基督徒口中的话,和心中的意念必须是上帝所爱听的。
保罗接 再说, 若有什么德行 \cs8 。摩法特本和标准修订本皆译作 若有什么至善 的事( excellence ),而不用 德行 。这字原文字的希腊字是 arete{ 。我们在此看见一个奇异的事实。虽然 arete{ 在希腊古典文学中是一个高雅的词语,但保罗则经常避开用它在他的写作中,我们惟独在这里才看见这个字。在古典文学的用法中,这个字是描写每种事物的最优美情况──它可以指田野间最好的一块土地;一件最佳的工具;一只处于最佳状态的动物;一个士兵所表现的忠勇;和一个人的美德。赖福认为保罗用这个字来呼吁那些从异教背景而信主的朋友,能够表现出一切他们从前认为最优美的德行和思想。保罗犹如对他们说:‘若果你们看见自己从前长大的异教徒环境中有些什么美德,而且对你有良好的影响力──你们便要思念这些事情。思念你们从前的生活所表现的最崇高美德,然后再致力踏进基督徒的旅途,朝向一个新的境界前进。’这个世界存 许多不洁的和卑贱的事情,但是亦存许多高贵和见义勇为的事情。基督徒必须思念这些美德。
到了最后,保罗说, 若有什么称赞的 。这里有一种双重的观念存在。基督徒一方面永远不应该思念 别人对自己的称赞;但是另一方面,任何一个良善的人,当 他接受了别人的善意赞美之后,他必会获得鼓舞而振奋起来。所以保罗向他们劝勉──基督徒的生活不应该自负地渴望别人的称赞;但是他也不应愚蠢地瑾视别人对他的赞赏。
真的教训和真的上帝(四 8 , 9 )(续)
在这段经文中,保罗定下了什么才是真的教训。
他提到腓立比人已经 学习 的事情。这些都是他亲身教导他们的事情──就是保罗传福音给他们,并且亲自向他们阐释福音的内容。他又提到腓立比人已经 接受 了的事情。这个动词 paralambanein 有特别的意思,指接受一种固定的传统教训。因此是指保罗传给他们,而且被教会接纳的教训。
从‘学习’与‘接受’这两个字来看,我们明白保罗所指的教训包括两件事。一方面,是把全教会所持守的真理与教义,传递给别人;另一方面,藉 教师把这些教义阐释与训导,使人能明白。若果我们想施教和讲道的话,我们必须首先明白教会所接纳的教义是什么,然后透过我们的思想与理解而传递给别人。经过我们自己亲身体验和严密思考,便能够把信仰很明确精简的传给别人了。
保罗再说,腓立比人要仿效从他身上所听见和看见的事情。今天的教师与传道人很少有胆量说出这句话,这实在是一件遗憾的事;但是无可否认,个人的示范仍然是教训中最主要的一部分。教师必须用行动示范他用语言所表达的真理。
最后,保罗告诉他的腓立比朋友,倘若他们能够尽忠实行这些,上帝的平安必然与他们同在。我们在这里可以查考保罗对上帝的称呼,这实在是一种非常有兴趣的研究。
(一)祂是一位赐 平安的上帝 。事实上这是保罗最爱用的一个上帝名称(罗十六 20 ;林前十四 33 ;帖前五 23 )。对一个犹太人来说,平安永远不是代表一种消极的观念──并不是生活没有烦恼那么简单。它代表一切能带人进入至善的事物。人只有在上帝里面建立友谊,然后可以找到生命的真谛。同时对一个犹太人来说,这种特别建立的平安是指一种 正确的关系 。人只有藉 上帝的恩,才可以与上帝和别人建立正确的关系。那位赐平安的上帝能够把一种我们本份应该得的生命赐给我们,帮助我们与祂,并和我们的邻舍建立一个团契的关系。
(二)祂是一位有 盼望的上帝 (罗十五 13 )。这仰上帝就是唯一能救人脱离绝望的方法。当人知道上帝是赐恩典的,这人才不会对自己失望;当人明白是上帝的全能眷顾宇宙万物,这人才不致对这个世界失望。所以诗人歌颂道:‘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上帝,因我还要称赞祂;祂是我的帮助,是我们的上帝。’(诗四十二 11 ;四十三 5 )费伯( F. W.
Faber )曾经描写:
自从上帝成为你的上帝;
对的就要坚持,
趁今天赢得一切;
你若犹疑,就显出不忠,
你若徘徊,就是犯罪。
基督徒的盼望绝不会幻灭的,因为这盼望是建立在永生上帝身上。
(三)祂是一位赐 忍耐安慰 的上帝(罗十五 5 ;林后一 3 )。这里看见两个伟大的字: 忍耐 就是 hupomeone{ ,它永远不会解作一种只叫自己坐下来抵受一切的能力;而是使我们能够站起来,克服外来的困难。祂就是一位能赐力量给我们的上帝,帮助我们使用一切经验达成生命伟大的与光荣的目的。这位上帝能使我们在祂里面学习利用喜乐与忧愁,成功与失败,成就与失望,得 更丰盛和更高贵的生命──对别人有益,并且与上帝更亲密。 安慰 就是 parakle{sis 。 Parakle{sis 比安抚和同情的范围更广;它包括鼓励的意思。这个字不单表示用手臂搂搭在别人的肩头;并且还带领人站起来面对这个世界。它不止把别人的泪水抹去;并且能叫人定睛注视这个世界。总而言之, parakle{sis 包括安慰和鼓励两方面的内容。上帝是那位使任何环境都能变成我们的光荣之上帝;当我们觉得生活失意的时候,在上帝里面便会找到力量,并英勇地站起来面对一切。
(四)祂是一位 仁爱和平 的上帝(林后十三 11 )。这就是整件事物的中心。在万物的背后可以看见上帝的爱的支持力量──祂永远不让我们离开;容忍我们的过犯,永远不会抛弃我们,永远不会情绪化地减轻对我们的救援。祂必会时刻坚固我们,装备我们进入生活的战场。
平安,盼望,忍耐,安慰,仁慈──这些就是保罗在上帝里面找到的东西。真的,‘我们的满足,是从上帝而来!’(林后三 5 ,真译)
真知足的秘密(四 10-13 )
当这封信快要结束的时候,保罗感激腓立比人致送给他的礼物。他知道他常常存在他们的思念当中。他们只是碍于机缘,所以直到如今才能够把这种关怀的心情向保罗表达。
保罗对自己的景况并没有任何不满的地方,因为他已得 一种 知足 的恩赐。保罗在这里用了一个异教徒伦理学上常用的字: autarke{s ;它的意思是 自足 。 自足 乃是斯多亚派( Stoics )追求的最崇高目标──他们认为人若达到这样的修养程度,便绝对不会受任何事与人的支配。他们提供一些有关人的心思如何抵达这个境界的方法。
(一)他们主张把一切欲念根绝。斯多亚派认为知足者不应拥有大量财物,物质的需求应尽量减少。他们说:‘若你希望人获得快乐,千万不要加添他的财物;只要把他的欲念移去便可以了。’有一次,有人问苏格拉底:‘谁是最富有的人?’他回答说:‘知足者最富足也──因为 autarkeia 乃是自然界的财富。’斯多亚派认为唯一达到知足的途径,乃是除去人的一切欲念──直至自己心中进入一种无知无欲的境界,认为任何一件事或任何一个人,对自己都是无关宏旨的。
(二)他们主张把一切情感消除,直至他对外界一切发生的事情──无论对自己或对别人,都完全不关心。伊比克德( Epictetus )说:‘先从一只杯或一件家私 手;倘若它破了,你对自己说:“我不在乎。”继而试看一只马或一只宠爱的动物;倘若它们生了意外,你也说:“我不在乎。”然后再看你自己;倘 若你受了伤,你同样对自己说:“我不在乎。”久而久之,认真对付,你便臻至这个崇高的境界──你甚至目睹与你最亲密和最疼爱的人受苦和死亡,你也能说:“我毫不在乎。”’斯多亚派便是持 这个宗旨,把人心里每一种情感完全除掉。
(三)这种方法必须故意禁制自己的意志,相信每一件事物都是出自上帝的旨意。严格地来说,斯多亚派相信,没有一件事情会超越上帝旨意范围以外。无论发生了任何最痛苦的事情,或任何悲剧,一切都是出自上帝的旨意。所以人毋须努力挣扎;人应该因此而养成一种坚忍刚毅的精神,抱 一切逆来顺受的人生观。
所以,斯多亚派为要达到知足的目的,便主张抑制一切欲望,和根绝一切情感。因此,爱心必须从生命中除掉;人的关怀也必须强加禁止。格洛威( T. R. Glover )说:‘斯多亚派把人的心境改变成为一块沙漠,而称它为一块宁静的福地。’
我们可以立刻分别出斯多亚派与保罗的观点。斯多亚派说:‘我是藉 我自己意志上的故意行为而获得知足。’但保罗说:‘我藉基督──祂把力量灌输在我的身上,而能够成就一切。’对斯多亚派来说,知足是人的一种成就;对保罗来说,它是一种从上帝而来的礼物。斯多亚派主张 自足 ( self-sufficient );但保罗则仗赖 上帝 ── 补足 ( God-sufficient )。斯多亚派的哲学是失败的,因为它所走的途径是非人道的。基督教的方法能够成功地帮助人,因为它建基在神圣的力量上面。保罗能够应付任何环境,因为在每一个环境中,他都获得基督的帮助。凡与基督同行的人必能应付任何事情。
礼物的价值(四 14-20 )
腓立比教会对保罗存 的一副慷慨心肠,可以追溯一段很长远的日子。在使徒行传十六与十七章中,我们看见保罗怎样在腓立比传道,后来又辗转前赴帖撒罗尼迦与庇哩亚。从这个时候开始,腓立比教会已经在一些实际的需要上照顾了保罗。保罗对腓立比教 会亦存 一份深厚的感情──他除了 立比教会以外,从来没有接受任何别的教会馈赠的礼物。而且由于这个事实,使哥林多教会觉得局促不安(林后十一 7-12 )。
保罗说了一些非常美丽动人的话:‘这并不是为自己的缘故希望你们赠送一件礼物给我,虽然你们送来的礼物使我非常感动,并且我也实在非常高兴。我什么都不需要,我已足够有余。我心里觉得欢喜,纯粹是你们为自己的缘故而把这件礼物送给我,因为你们的礼物在上帝面前已经成了你们一项极大的进账。’他们的慷慨使保罗高兴,但不是为保罗的缘故,而是为他们的缘故。保罗然后用一句话,将腓立比人的礼物当作献给上帝的祭物。他称这礼物为:‘极美的香气。’这是旧约惯常用来形容一件上帝悦纳的祭物──犹如祭物的香气直透上帝的鼻孔(创八 21 ;利一 9 , 13 , 17 )。保罗对这件礼物感觉高兴,不是因为它使自己得益;而是因为这件礼物给他们所爱的人带来好处。保罗当然非常欣赏礼物本身的价值;但他觉得最高兴的是因为这件礼物来自爱心的朋友;上帝认为这是最宝贵的。
到了最后的一句话,保罗告诉他们一个原则,人决不会因为赠送礼物给别人而变穷;凡爱上帝和爱邻舍的人,上帝的丰盛必然多给他。施赠与人的,会变得富有,因为他所施赠的礼物,会为他开一道门,使他可以到上帝更丰盛的礼物。
问安(四 21-23 )
这封信是以问安作结束的。到了最后的一段,我们看见一句十分值得注意的话。保罗代表在 该撒家里 的基督徒弟兄特别的向他们问安。我们必须正确的明白这句话,因为它的内涵意义是相当重要的。它不是指罗马皇帝的亲友。当时那些替罗马皇帝服务的公务员,通常习惯上都被称为:‘该撒家的人’,而且这些人是遍布全世界各地的。那些皇宫的官首要员,秘书大臣,替皇帝征收税务和整个罗马帝国的日常事务工作人员,一概可以称为该撒家里的人。我们最感兴趣的一点,就是基督教在这么早期便能够深入罗马行政人员之中。没有任何一句话比它更显明的指示基督教已经直接渗入罗马政府的高层人士。虽然罗马帝国要再多等三百多年,然后才公开接纳基督教为国家的宗教,但基督的最终胜利的初兆,已经在此显露出来。那位被钉十字架的加利利人木匠,已经开始统治那些掌管全世界政权的人物。
在这封信结束的时候,保罗说:‘愿主耶稣基督的恩常在你们心里。’腓立比人曾把礼物赠送给保罗。保罗现在只有唯一的礼物送还给他们──他的祝福。除了为别人祈祷,我们还能够送出更有价值的礼物吗?──《每日研经丛书》
腓立比书第四章
第七段 保罗喜乐的秘诀( 4:1-20 )
“喜乐” 是本书的主要信息,全书提及 “喜乐” 有十六次,四次是名词 chara (腓 1:4,25;2:2;4:1 )。另十二次是动词 chairo{ (腓 1:18 二次 ;2:17 二次 ;2:18 二次 ;2:28,29;3:1;4:4 ﹝二次﹞ ;4:10 等)。
人人都想有喜乐,但喜乐却不是想得就可以得,说有便可以有的。它是人内心中的一种情绪,是心灵方面的事。这种内心的情绪,不是人能勉强做作出来的,而是由可喜乐的实际经历中产生出来的。信徒如何能喜乐呢?保罗在此将秘诀告诉我们。
一.关怀弟兄( 4:1 )
1 本节显示,保罗喜乐的秘诀在于全心记挂主内的弟兄姊妹,以主的羊群为喜乐(腓 2:2 )。这些羊群乃是他自己劳苦的功效,为主工作的果效是信徒喜乐的源头之一。但信徒若不为主作工,或不挂念主的事,只挂念自己的利益和名誉,便无法尝到这种喜乐。保罗不是为自己的得失、自己的伟大而关心工作,他完全是以主的事为念、为乐,因此当他从信徒身上看见爱心和长进,他就能喜乐。这也就是马利亚所说的 “我心尊主为大,我灵以神我的救主为乐” (路 1:46-47; 帖前 2:19-20; 腓 1:1-3 )。
“我所亲爱所想念的” ,亲爱与想念有密切关系,我们所亲爱的人,必是我们常常想念的人。但通常一般人只对自己最亲的家人,才会有真正亲爱的情形。保罗对主内的弟兄却有亲切的真爱,并且由于他常常的想念他们,更证明这爱是真诚的。
人在受苦、孤单、患难之中时,很容易想起他的亲人。如青年人飘泊异乡,贫病交迫的时候,必定很容易便会想起他的父母和妻子儿女。但保罗在监狱中所想起的,是主内的弟兄,显见他和信徒彼此在主内为肢体、为手足的关系,并非只在口头上,乃是十分真诚的。
“你们就是我的……冠冕” ,冠冕原文 stephanos ,不是指君王所戴的冠冕,乃是指运动员战士,在获胜后所戴的一种花草编织成的冠冕,代表一种荣誉(参 Arndt & Gingrich 新约希英字汇)。这字的专用名词就是 “司提反” ,七位执事中的一位名字就是 Stephanos 。使徒在此是借用这字的意义,以说明他的荣耀是什么。腓立比教会的产生是保罗工作的结果,所以他们就是他的荣耀。
“你们应当靠主站立得稳” ,本书的 1:27 使徒已有类似的劝勉,在此又重复地劝勉他们靠主站稳,似乎表示当时的腓立比信徒受到某些可能叫他们摇动的事。这些事也许是因为不明白保罗下监的原因(腓 1:12-13 );并受到敌人的惊吓(腓 1:28 ),和割礼派异端在道理上所施的恐吓,所以保罗一再劝勉他们靠主立稳。这 “靠主站立得稳” 的意思就是;对外要刚强壮胆、不怕威吓,对内拒绝异端和罪恶的诱惑,持定使徒所传给他们的福音。
总之,本节给我们看见,保罗喜乐的秘诀是关怀主内的肢体。他这样忘记自己的痛苦而去关怀弟兄,劝勉他们站立得稳,仿佛就是他在监狱中的一种 “享受” ,是他在痛苦中的喜乐。
二.劝勉同工和睦( 4:2-3 )
使徒劝告两位姊妹要在主里和睦同心。这两位姊妹是友阿爹和循都基。圣经没有记载她们不和睦的原因和事情发生的经过,只记载使徒劝她们要在主里同心;因不论是为什么缘故她们彼此不和,在主里总要和睦。谁是谁非可以不管,但彼此不和睦却不能不理会。她们必须除去阻隔,恢复和睦。
使徒既在给教会的书信中公开提到她们应当彼此和睦,可见她们彼此间的冲突早已表面化了,是信徒们都知道的,这样的争执是相当严重的。尽管她们的不和睦已经到了严重的阶段,但在主里她们仍得寻求和睦。注意保罗在 2:24 说: “但我靠着主自信我也必快去。” 既然自信必快去,为什么还要在书信中公开劝勉她们要同心?这都说明她们的争执已完全表面化,而保罗似乎迫不及待地要她们赶紧和睦,不愿意她们的不和再稍微拖延。信徒之间的一切不和睦,都该尽早解决,不可拖延。
2 “要在主里同心” ,使徒指示她们, “主里” 是解决一切隔膜的地方,不论她们彼此之间有什么意见和亏欠,都应当在 “主里” 彼此饶恕了。
3 “我也求你……” , “你” 是单数式。保罗在此是对谁说,难以确定,大概是指腓立比教会的某一位领袖。虽然这是一封公函,但总必有一个收受这公函的人,或足以代表腓立比教会中的 “诸位监督,诸位执事” 的人。保罗大概是对这一位说话,要求他帮助 “这两个女人” 恢复和好。
“真实同负一轭的” ,这句话说明,保罗所求的这一位是与他真正一同为主负轭的人,是甘愿为主担当责任和困难,以求主的旨意得以成全的人。保罗提醒这样的人,看见教会中有人彼此不和睦,他有责任去帮助他们和睦。不论为主、为保罗,都是义不容辞的。
“这两个女人” ,大概她们是腓立比教会中颇有影响力的人,因她们也曾经跟保罗一同劳苦,是保罗的同工,可能在姊妹中是领袖人物。她们彼此不和,对腓立比教会的同心合意显然有相当的损害。如果她们是教会中有影响力的人,那么她们的争执很容易引起教会中其他信徒的分裂,会众很可能各自同情其中的一人,而形成对立。因此保罗切切地嘱咐腓立比教会的负责人,要促使她们和好。事实上,任何教会中若有两个人彼此不和,或多或少都必影响一些人,甚至因分别同情一方而引起结党分争等类的严重后果。所以圣经教训我们要竭力追求与众人和睦(来 12:14 ),并称赞使人和睦的是有福之人(太 5:9 )。
保罗在牧养工作中很注意这类事,尽早堵塞破口。这是现今牧养教会的人所该效法的。
“因为他们在福音上曾与我一同劳苦……” ,这下半节解释为什么应当帮助这两个女人在主里同心,因她们曾经跟保罗一同劳苦作工。这句话加强了保罗在上句所提出的要求。
在此注意这两个不同心的姊妹是怎样的人,她们不是普通人,而是:
1.真实的基督徒
使徒保罗称她们为 “主里……” (腓 4:2 ),而本节末句又说: “他们的名字都在生命册上” 。可见她们都是真正有生命的信徒。
2.在福音工作上曾为主劳苦
她们不是懒惰的人,而是肯为主劳苦作工的。 “劳苦” 表示她们不只是作工,而且殷勤地作;不只是藉着奉献金钱间接事奉,也直接亲自事奉主。
3.是保罗的同工
保罗带称赞的口吻承认她们是他的同工,显见她们有好些长处。保罗并未因她们彼此不和而忘记了她们原有的好处。她们可能是十分爱主,为主舍弃,殷勤工作的。
注意,虽然她们是真基督徒,在福音工作上曾为主劳苦,又是使徒保罗的同工,灵性高超的人;但她们却还是会彼此发生争执,不能和睦。可见人与人相处,就算灵性很好的人,也难免有误会或不愉快的事发生。虽或她们的争执可能不是为着名利,但由于各人生活习惯不同,真理的见解不一致,处事待人的方式有缓急宽严之异,很容易便发生种种误会,甚而互相轻视对方,以致争执不和。但无论如何,这两位姊妹的例子给我们看见,教会中纵然是很属灵、很爱主的领袖,若彼此间发生不和睦的事是不奇怪的,这些都是仍在肉身中活着的人所可能有的软弱。
“还有革利免,并其余和我一同作工的……” ,按教会历史,初期教会有一位监督名革利免,是否就是这里所说的革利免,难以确定。但保罗特别提到他和另一些不知名的同工,可能因为这些人都是曾跟友阿爹及循都基一起,与保罗同工过的。保罗提起他们过去曾一起同工的事,是要表示他不忘记以往大家相处的情形,以引起一段较好的回忆;也提醒收读本书信的人,这两位姊妹虽然彼此不同心,但她们也都曾被主使用,在福音工作上有过贡献。
“……他们的名字都在生命册上” , “生命册” 在启 3:5;13:8; 启 17:8;20:12-15;21:27 都曾提及。这里保罗提到这些同工的名字都在生命册上,是要强调他们彼此在基督里的关系。他们都已经有共同的生命,都属于同一群人,已有一种不能分割的关系,必将在主前会面。既然这样,纵或在今世可以不同心、不和睦,但总不能在见主面时,还不和睦。这两位姊妹或可以在地上时彼此不招呼、不说话;但她们总不能够到天上的时候,还是互不交谈。所以一切信徒的不和睦都必须趁早解决,才能欢欢喜喜地在主前会面。
从这几节中可见,保罗劝告同工既有智慧又有爱心。他的话语显出对这两位姊妹真诚的爱心,不但求腓立比的负责者帮助她们,甚至以这两位姊妹的和睦作为自己的喜乐。上文第 1 节,在没有开始提到这两位姊妹的不同心时,他已先表明 “你们就是我的喜乐,我的冠冕” 。虽然这第 1 节的话是一般性的,但显然跟下文关系最密切,因保罗在这样表明之后,便开始劝告她们。保罗既在监狱中这样劝告她们,显出和她们的关系极为深厚;她们的不同心,无形增加了保罗在监狱中的痛苦。反之,她们的同心就是保罗的喜乐了。
在基督徒所能享受的喜乐中,有一种喜乐,就是当弟兄姊妹彼此不和睦,或对你不好,却由于你的谦卑和真诚而恢复和好,那时你内心所得着的喜乐,真是难以形容的。这正是主耶稣所说,使人和睦的人有福的意思(太 5:9 )。
三.凡事祷告谢恩( 4:4-7 )
1.喜乐与谦让( 4:4-5 )
4 使徒并非说,凡是临到我们身上的事都是可喜乐的事,他乃是说: “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 。这意思就是,不论事情本身是否可喜乐,纵或令人忧愁,我们都应当靠着主常常喜乐。要是我们必须遇到可喜乐的事才能喜乐,因着环境和事件的变易,我们的喜乐随时都可能失落!因为在人生际遇中,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但如果对于无可喜乐的事,我们还能因信靠主而喜乐,那才是真正喜乐的人生。
“靠主” 是能常常喜乐的秘诀。常常靠主,就常常喜乐。 “靠主” 说明了我们能凡事喜乐的原因:我们并非消极地逃避困难,听天由命,不去应付,只顾眼前享乐;而是虽有困难临到,却 “靠主” 得胜,把它变为可喜乐的;在各种艰难中,因不断得到主的恩助而喜乐。
“我再说你们要喜乐” ,这是一句命令,但这句命令是跟在上句 “靠主常常喜乐” 之后。上句是告诉我们喜乐的方法,本句才命令我们要喜乐。神的命令常常带着方法,使我们可以遵从。
使徒似乎不理会信徒的遭遇是否可喜乐,只管一再命令他们要喜乐。保罗自己既在监狱之中,处境远较腓立比人恶劣,却还能靠主喜乐,且劝勉别人喜乐,那么他们应当更能够常常喜乐了。
5 为什么保罗教训信徒 “当叫众人知道” 他们谦让的心?主耶稣岂不是吩咐我们要将善事在暗中么?使徒在此所说的 “众人” 广泛地指一切人,包括教外行人。信徒在教外人中该有美好见证,特别是谦让的心。它能使逼迫反对他们的人内心感觉惭愧、不安,又能使他们无理逼害信徒的情绪冷静下来。但更重要的是,这里所说的 “叫众人知道” 的意思,不是凭着做作虚饰,故意做在人前;而是要有真正谦让的心,发自内心的品德。这种品德自然会流露出来而被人知道。反之,虚伪装假的 “善行” ,只能叫人知道装假的谦虚而已!所以使徒在这里的教训跟主耶稣的教训── “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 (太 5:16 )的精义是相合的。
谦让的心是主耶稣的心。这谦让的心与上节的靠主喜乐是有关联的,因为骄傲的心常常烦躁不安,谦卑的心却能常常喜乐。一个人忍受低微贫贱的环境,或别人不大恭敬的对待,若有谦让的心,就能靠主喜乐,否则必然倍觉痛苦了。主耶稣曾欢乐地称颂神说: “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父阿,是的,因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 (太 11:25-27 )。这是主在当时几个着名的大城中行了许多神迹,那些城的人仍不悔改之后,所发出的称颂。接着,主又呼召人到祂那里得安息。为什么主耶稣被人拒绝之后,仍能有安息?因为祂的心 “柔和谦卑” ;祂虽尊为至高神之子,却被世人轻忽,但内心还是有平安。所以信徒也必须有谦让的心,才能有喜乐。
“主已经近了” 是我们应当常常喜乐,并常存谦让之心的理由。主既已近了,一切今世所受的损失、逼迫、苦难,为主所受各种不合理的待遇和痛苦,都不会很长久,快要得着还报了。我们更当存着谦卑和喜乐的心,等候祂的再来。
“近了” 原文 eggus ,可指空间的 “近” (约 3:23; 徒 9:38 ),也可指时间的 “近” (太 26:18;24:32 ),中文新旧库圣经译作 “主是靠近的” 。
2.感恩与祷告( 4:6-7 )
6 本节首句又是使徒的一项吩咐。为什么要一无挂虑?因为挂虑和罪恶同样都是使信徒不能喜乐的原因。信徒若只放下罪而不放下忧虑,仍不能喜乐。
人虽然不欢迎令人挂虑的事,却都善于挂虑。似乎许多理由都成为挂虑的原因,举凡健康问题,工作的困难,经济的缺乏等,无一不成为人们挂虑的理由。但神却吩咐我们 “应当一无挂虑” 。神不会吩咐我们作我们所作不到的事,祂既这样说,就表示我们可以作到。但许多信徒却自以为,其他事可以不挂虑,但 “某一件” 却不能不挂虑,于是我们的挂虑就这样一件一件地多起来。
一无挂虑这句话等于告诉我们,没有一个重担是主所不肯担当的。我们所以会挂虑,实因未将重担和忧虑交托给主。
“一无挂虑” 的意义并非不作工、不负责,而是不凭自己负责、自己担忧。神不是说我们在世上不会遇到困难,而是要我们学习在困难中信靠、交托,仰赖神的恩典,勇敢而不挂虑地忠心前进。
“只要” 表示我们所要作的只不过是这些── “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 ,神便要为我们作其余的。只要我们凡事在祷告中告诉神,神便会帮助我们。祷告表示我们对神的信赖、倚靠,感谢表示对主的顺服,承认主所允许临到自己身上的都是美好的。我们若这样生活,便可以经验这一无挂虑的应许了。
主耶稣在太 6:25-34 也有这类的教训,要信徒不忧虑,因为忧虑并不能改变事情。甚至一根头发,我们都不能叫它变黑变白。忧虑又有何用?而忧虑的结果,却徒然损害自己的健康,失去处理事情的正常能力。所以我们理当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而信赖神在肉身方面的看顾。
7 这出人意外的平安是什么平安?这意念是什么意念?先知以赛亚告诉我们, “耶和华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 (赛 55:8-9 )。所谓 “出人意外” 的,就是出于神的意念。神的意念是高过我们的意念的,是人们所意想不到,或领会不来的。神照着祂自己的意念所行的一切作为,和祂所赐给我们的平安,远比我们自己最周密的一切计划、思念高超许多,所以我们应当谦卑地倚赖神。
“出人意外” 这句话暗示,人在神面前总得有些 “意念” ,有所想求,然后才会有出乎 “意外” 的平安,若一个人在神面前根本无所想求,当然更不会有出乎意想之外的得着了。
这平安不独关乎身体,也关乎心灵。本节下句说 “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 ,可见这平安的果效,不独在于身外,更是在于心内。人心中所怀的意念主宰人的情感,叫人喜乐或忧虑,而人的意念常受环境的刺激而改变。但神所赐的平安能保守我们的心怀意念,使它在主里安稳平静,不因外间的纷扰而不安。注意:这里是说,必保守我们的心怀意念,不是说必保守我们不遇试炼或祸患。我们可能遭遇难处,但虽然难处存在,我们的心意却得蒙保守,在任何境遇中都有主所赐的平安。
四.思念遵行真道( 4:8-9 )
遵行主道也是喜乐的秘诀之一。信徒遵行主道,过着公义清洁的生活,虽或可能遭遇艰难,却也从其中领略行道之乐。使徒在这两节中劝勉信徒应思念遵行所已领受的真道,如此, “赐平安的神,就必与你们同在。”
1.应思念的事( 4:8 )
8 上文要求信徒 “应当一无挂虑” ,是消极方面不为今世的事思虑烦扰。在此则从积极方面劝勉信徒应思念什么事,就是关乎属灵品德之长进,关乎所听过、所领受之真道应如何实行的事。当我们的心思意念完全思想神的事时,便自然能因在属灵的事上有所收获而喜乐了。在此保罗更具体地举出一些所应当思念的事项,以为勉励:
A.“凡是真实的”
这 “真实的” 包括待人、行事、言语、盼望等,这一切都应当真诚。看见别人如何在神面前里外如一,言行相符,也应当去思念效法。
B.“可敬的”
一切引人敬重的事,使人佩服的事,都应当思念。有时看见别人的作为,我们会从内心中景仰,那时就应当思想他们的行事为何会使人景仰。
C.“公义的”
神是公义的神,祂喜爱公义,恨恶罪恶(来 1:9 )。公义的行事,就是完全没有偏私或体贴人意,只站在公正的地位上,照着真理而行。这 “公义” 不但用于待人,也应当用以对待自己。凡有公义表现的事,都是我们所应当思念的。弗 6:14 论及信徒应以公义为护心镜遮胸,表明信徒心中应常存公义。
D.“清洁的”
就是没有沾染罪恶的,不含罪恶的成份和动机的。保罗曾劝勉提摩太,要在清洁上作信徒的榜样(提前 4:12 )。
E.“可爱的”
就是令人爱慕的。信徒的生活见证要令人羡慕,使人感觉可爱。
F.“有美名的”
这 “美名” 不是指因属世的地位、财富而有的名声,而是由于以上种种 “真实” 、 “可敬” 、 “公义” 、 “清洁” 的行事而有的名声。人若因有美德而获得美名,就表示他的品德并非只偶然表现一次,或只在少数人面前有好见证,而是经常、随时都有好见证,且被多数人所承认,看为是实在的。对于这等行事,我们也应当 “思想” 。
G.“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
这句话并不限定是指自己或别人,不论是自己的德行或别人的德行,是自己受称赞或别人受称赞,都该留心思想其中真正的原因。
“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 。 “思念” 原文 logizesthe ,有计算、思想、考虑、决断等意。我们若多思念属世之事,结果必陷于痛苦与忧虑中。但我们若多思念属天的品德,思念神所喜欢我们追求的事,就必因此得着属灵的喜乐。正如加 6:7-8 所说的: “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 ,我们所追求的是什么,所得着的也是什么。属世财富的追求,常易引起嫉妒、贪心、痛苦、争斗等类的事;属灵的追求虽然可能遭遇困难,却好像一颗喜乐的种子,种了下去,到时候就可以收成喜乐的果子。事实上,每当我们对真理的认识有新的领悟和亮光,对灵性经历有新的长进时,必然在心灵中享受到一种说不出来的喜乐。
2.应实行的事( 4:9 )
9 思念是内心的渴慕,实行是外面的行动。上节是讲到该思念的事,本节是讲到该实行的事,这次序是十分自然的。我们在实行之前,要多多思念,思念之后,该切实去行。我们不是只将真理放在头脑中回味、欣赏、研究,却不留心实行;也不是只顾盲目的前进,却不留心领悟真理,依循真理的亮光前进。
在此保罗要信徒去实行的,是他们在保罗身上所学习、所领受、所听见、所看见的事。这是一项不容易发出的要求,因他不是只要信徒去实行他所讲的,而是要他们实行在他身上所看见、听见的。可见保罗的生活确有美好的榜样,不怕让人看、给人学。
“所学习的” ,表示保罗曾留下良好的模范。
“所领受的” ,表示保罗有属灵的粮食和真理的亮光,使信徒有所领受。
“所听见” ,表示保罗从主耶稣那里有神所要他传的信息,并且他所讲的一切,都是造就人、叫人得益的。
“所看见” ,表示保罗常将自己从神所领受、所传讲的实行在生活中,所以信徒们从他身上能看见榜样。
这几点说出了一个成功的传道人应具备的条件:
A.要有榜样,
B.要有灵粮,
C.要有信息,
D.要有经历。
“赐平安的神,就必与你们同在” ,这句话可以跟上文 7 节比较,说明神所赐的平安,怎样保守我们。我们怎能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得着神的同在,有神所赐的平安?就是留心思想使徒的教训和榜样,并实行之。
五.凡事知足靠主( 4:10-13 )
保罗在此以自己的经历说明如何能有喜乐。他的秘诀就是凡事都有知足的心,并且凡事都倚靠那加给他力量的主。
1.称赞( 4:10 )
10 本节所说的 “思念” ,意思是指信徒对他在经济方面的支持说的。腓立比信徒常顾念使徒保罗的需用,而供给他。
保罗坦白地说,因腓立比信徒又发生 “思念” 他的心,他就靠主大大喜乐。一个人在缺乏之中得着弟兄爱心的顾念和帮助,自然是可喜乐的事,但注意,保罗特别说他是 “靠主” 大大喜乐。这一类的事似乎无须靠主也可以喜乐,但保罗却仍要 “靠主” ,不只是喜乐,而且是大大喜乐。
“只是没得机会” ,腓立比信徒 “向来就思念” 保罗,但却不是常有机会表示他们的爱心。虽然顾念主仆的需要是一件好事,却也要有机会。因为想帮助人的,自己不一定常常有余;受帮助的,也不一定常常有需要。并且古时汇兑不如现今那么便利,常要托人带去,要是没有可靠的人或愿意帮忙的人,纵然有心、有钱,也没法帮助人,所以保罗说 “只是没得机会” 。
2.解释( 4:11 )
11 本节解释了保罗称赞腓立比人的原因。他并非因正感到缺乏,所以故意讲奉承的话,好叫他们日后继续乐意供给他;而是他对腓立比人有认识、有信心,知道他们的确是那样顾念主的仆人。使徒保罗在自己缺乏之时,不但未怪责别人的爱心不周到,且在获得别人的供给时,也不急于讨好,以求取人的好感。他所信靠的不是富足的人,而是全能的神。
保罗见证说,他已经学会了 “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 ,这是他随时能有喜乐,而且不用奉承富足人的秘诀。保罗给我们看见真知足的意思,是 “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 ,不论贫、富、苦、乐、尊、卑、荣、辱都知足。也就是说,不论什么景况,都以当时所有的为足,都顺服并接受神当时的安排。一个不知足的人,总以为自己还算知足,因为自己所求的,只不过是比现今较好的享受而已,并非贪求很多。但这不是知足,这样的人还不明白知足的意义。当他的理想达到以后,同样还会不满足。
“已经学会了” 表示保罗是曾经学过的。他经历过各种不同的境遇,已从中有所领悟,知道今世没有完全理想的境遇;各种生活环境都有缺乏。不论苦、乐、贫、富皆然。又知道,在各种境遇中,主的恩助同样可靠,因而他自然能以现在所有的为满足。
3.秘诀( 4:12-13 )
12 何以见得保罗已经学会知足?本节保罗见证他自己如何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得胜,并且得了秘诀。从本节的记载,可知保罗的人生经历十分丰富。他不是一直在饱足、丰富之中,也不是一直在饥饿、缺乏之中。神让他经过各种不同的环境,使他获得丰富的属灵经历。但注意,保罗若不在各种环境中倚靠神、顺服神,从其中学习属灵的功课,领悟得胜的要诀,那么纵使神让他有机会处各种不同的环境,也必毫无所得。
13 这就是保罗上节所说的秘诀之一。他的秘诀就是凡事靠主。虽然他的境遇有许多种,但得胜的原则却只有一个── “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 既然靠着加力的主,凡事都能作,就不必忧虑,或有所贪图了。贪心或不知足,常出于为将来的忧虑。为着将来可以安享余年,现在就会生出各种的贪心和不知足。但保罗既可以靠主 “凡事都能作” ,就不用为将来作太多的筹算了。所以这句话不只是得胜各种环境的秘诀,也是知足的秘诀。他所以能凡事知足,并非不求长进、得过且过,而是十分积极和有把握的。他深信主是无所不能的,只要倚靠祂所加的力量,在凡事上、各种境遇中,他就都能得胜了。他既有了这样的一位主,怎能不在凡事上都知足呢?所以,这句话更深一层讲出,保罗的知足绝不是勉强地说服自己:不要去贪爱世界、要以所有的为足;而是因为他事实上已经满足了。他有了一位凡事都能作的主,已经不用有任何其他的要求了。
所以保罗的喜乐绝不是 “乐天” 主义,或 “今朝有酒今朝醉” ,而是因很 “理智” 、很清楚地认识了主的无所不能,而有的喜乐。
在这几节中,保罗把信心生活的真谛指明出来。他靠主而活,不为自己的缺乏忧虑,也不为要得着信徒日后的供给而说奉承的话。虽然常供给他的教会不多,他却没有故意露出穷相或令人可怜的样子,也不是豫先宣布 “凭信心生活” ,然后开始 “不受薪” 传道。他只是满心相信主的看顾和供给,又有了亲身的经历,而后见证主丰富的恩典罢了!
六.称赞腓立比人的爱心( 4:14-20 )
1.同受患难( 4:14 )
14 本节大概是指腓立比人对保罗的供给说的。他们在保罗受患难之中,虽然自己不是十分富足( 4:19 ),还是尽力供给保罗的需用,在他的患难上有分。他们这些物质上的供给,证明他们内心中对保罗所受患难的关切跟同情,所以保罗说 \cs14 “你们和我同受患难” 。
本书很注重信徒彼此共同的生活,如:同心( 1:5 )、同蒙恩( 1:7 )、同为福音站立( 1:27 )、同样的爱心和意念( 2:2 )、同乐( 2:17-18 )、同作工、同当兵( 2:25 )、同效法( 3:17 )、同劳( 4:3 )、同负一轭( 4:3 )、同受患难( 4:14 )等。
这些都说明,信徒在这世上该有同一的步伐,同辱同荣、同苦同乐(林前 12:26 ),才可以表现基督里合一的生活。
“原是美事” (参考太 26:10; 可 14:60; 罗 12:17; 多 3:80; 来 9:11; 来 10:1 )。
2.供给保罗( 4:15-16 )
15 保罗追述他初次在腓立比传道时的情形(徒 16 章全),和他离开腓立比到帖撒罗尼迦之后(徒 17:1-9 ),腓立比教会如何一再打发人供给他的需用。但从这两节并不能肯定,保罗在全部传道工作中,除了腓立比教会之外,没再受接任何其他教会的供给。因为保罗这里所说的只是: “我初传福音,离了马其顿的时候。” 只特别指明那个时期,没有说明是指全部的传道工作时间。一般人以为,保罗除腓立比教会外没有接受其他教会供给,是因为保罗除了在这里承认他曾接受腓立比教会的供给之外,未见他曾接受其他教会供给的记载,并且保罗给哥林多教会的书信中表示,他并不随便接受人的供给(林后 7:2 )。
但保罗在林后 11:8 中说: “我亏负了别的教会,向他们取了工价来,给你们效力。” 注意这里 “教会” 是多数式的,可见保罗除了腓立比教会之外,也曾接受其他教会的供给。而他自己织帐棚自给的传道方式,只是一种暂时的方式。
16 按保罗给帖撒罗尼迦的信看来,保罗在帖撒罗尼迦传道时,是亲手作工的(帖前 2:9; 帖后 3:8 ),相信他作工所收入的十分有限,所以腓立比教会一次两次打发人供给他的需用。注意,保罗初到帖撒罗尼迦,逗留的时间不多,按徒 17:2 记载,只有三个多礼拜的日子。就在这三个多礼拜之中,腓立比人有两次打发人供给保罗,可见每次所带给他的数目都不多。这暗示他们本身的经济力量并不雄厚。虽然如此,他们并不觉麻烦琐碎,也不以为保罗既在帖撒罗尼迦自己有工作,便不供给,他反倒一再地打发人带钱给保罗,证明他们的爱心是十分真诚可贵的。他们所奉献的,完全不是一种 “工价” ,而是因爱主的缘故而有的 “馈送” 。
有些教会中有人反对传道人受固定薪金,因保罗也不是受固定薪金的。但圣经没有明文说传道人不可受薪,或必须不受固定供给。应否效法保罗的榜样,在乎个人的引导,不能勉强规定。但无疑的,保罗的榜样是值得我们效法的;但更重要的是效法他的信心,和他那种完全不为衣食忧虑、筹算,或奉承供给之人的态度;却不可只效法他的 “不受薪” ,又惟恐别人不知道自己的需要,或心中藏着贪念,这就完全违反了 “信心生活” 的真义了。
3.保罗所求的( 4:17-18 )
17-18 这两节圣经更显出保罗信心生活的价值。那时既只有腓立比教会供给他的需用,而保罗竟然能这么 “放胆” 地对他们说,他并不求什么馈送,且 “样样都有,并且有余” ,证明他的信心是真正仰赖神的,不是仰赖人的;他的眼睛不是看在腓立比所送来的 “馈送” 上,而是仰望着神施恩的手。
保罗所以能凭着信心向腓立比人这样说,也因为他在神面前的存心十分真纯,完全没有私心。他所求的不是自己能得着多少金钱,而是信徒能为主多结果子,可以向神交账。
“当作极美的香气,为神所收纳所喜悦的祭物” ,表示信徒作在神仆身上的,就是作给神的。所以信徒奉献财物,不论交给谁使用,都该看作是给了神的。奉献的人不该对接受的人有所要求。这样的奉献,才蒙神的接纳,才是极美的香气。
4.祝祷( 4:19-20 )
19 本节是圣经着名的应许之一。这不只是保罗凭信心为腓立比教会的信徒所祝祷的话,也是一切信徒能支取的应许。但要注意,支取这应许的人不但要有信心,而且应当顾念主仆的需用,并要乐意奉献。因本节的应许是紧接在 18 节之后的,主耶稣在路 6:38 的话,是支取这应许的秘诀。
保罗这样为腓立比信徒祝福,显示他们本身也有所需要,所以他才用这样的应许勉励他们。由此看来,腓立比信徒的奉献更显得难能可贵了。他们虽然自己的需用并不充足,还是一心顾念保罗的需要,实在是现今信徒奉献的好榜样。
这种爱心奉献,也是喜乐的秘诀之一。当我们在缺乏中,藉肢体的供给得着所需用的,固然是可喜乐的;但如果自己虽然还有所缺,却能为爱主的缘故,舍弃自己的权益,送给其他有缺乏的肢体,或放在别的圣工上,我们所会得到的喜乐必然更大。所以喜乐的秘诀就是:不单是接受主恩而自己喜乐,也是为主舍弃而叫别人喜乐。
“所需用的都充足” ,不是不需用的,奢侈享乐的都充足。这和主应许门徒的话相合: “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太 6:32-33 )。
20 类似的话见于罗 11:36;16:27; 加 1:5 等。凡将荣耀归给神的,都该永永远远地归给神,不是只暂时把荣耀归给祂,很快便转归自己。
问题讨论
什么是保罗喜乐的秘诀?试计算全书提到喜乐有几次?
友阿爹和循都基是怎样的传道人?她们的不和到什么程度?保罗怎样劝告她们同心?对我们有什么教训?
怎能常常喜乐?若所遭遇的事令人愁烦,怎么能喜乐?
为什么保罗说 “当叫众人知道你谦让的心” ?这是否表扬自己?
10-13 节保罗能在各种不同环境中得胜的秘诀是什么?
15-16 节是指什么时候,跟 2:25-30 是否同时?保罗除接受腓立比教会供给之外,还有接受别的教会供给吗?(参林后 11:8-9 )
4:19 的应许是给什么人的?本节是否暗示腓立比信徒并不富裕?(参 4:16; 林后 8:1-4 )
第八段 结语( 4:21-23 )
21-23 保罗的书信中,常在结束之前,代替信徒向受书人问安(除了本书外,还有罗 16:3-24; 林前 16:19-20; 林后 13:13; 西 4:10-17; 提后 4:21; 多 3:15; 门 23-24 等)。信徒彼此问安或请人代替问安,虽是很小的事,但也可以增进主内彼此间的关切,所以也该忠于人的委托。虽然我们替人问安时,也许自己以为无关重要,但可能叫领受问安的人,感到十分快慰和鼓舞。
“在我这里的众弟兄都问你们安” ,众弟兄,大概是跟保罗在一起同工的少数弟兄们。
“众圣徒都问你们安” ,众圣徒可能是普遍指在罗马教会中的弟兄,连同因保罗在罗马坐监而归主的人在内。
“在该撒家里的人” ,大概也是指罗马教会的人,但他们略与上句 “众圣徒” 不同,可能是保罗在罗 16:3-16 所问候的人,都是在教会中为主劳苦,是教会的工作人员。无论如何,这 “该撒家里的人” 必是腓立比信徒所熟悉的,所以保罗只要这样提起,腓立比信徒就明白是什么人了。
问题讨论
保罗常在信末替人问安,对我们有什么教训?信徒常彼此问安有什么好处? “该撒家里的人” 指什么人?──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腓立比书》
腓立比书第四章
捌.呼吁信徒要和谐、互助、喜乐、忍耐、常常祷告、思想生活有节制(四 1 ~ 9 )
四 1 使徒保罗基于前一节向信徒表明的奇妙盼望,现在他劝勉他们要 靠主站立得稳 。本节对信徒有亲切的称呼。首先,保罗称他们 弟兄们 。而且不单是弟兄们,还是他 亲爱的弟兄们 ,他又表示想念他们,期待再见他们。再者,他说他们是他的 喜乐 和 冠冕 。无疑他的意思是他们是他现今的 喜乐 ,将来在基督审判台前的 冠冕 。最后,他又以 亲爱的 来结束本节。使徒保罗真的去爱人,无疑这是他在主的工作里有果效的秘诀。
四 2 友阿爹 和 循都基 是腓立比教会中的妇女,她们在相处上有困难。圣经并没有说明她们不和的原因(也许这是公平的做法)。
劝 字在原文出现两次(“我劝友阿爹和劝循都基”)表示这劝勉是同等地给予两人的。保罗劝她们 在主里同心 。我们不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凡事合一,但在关乎主的事情上,我们却可放下细小的个人的相异之处,好叫主显为大,主的工作有进展。
四 3 关于保罗在本节所称呼的那 真实同负一轭的 20 ,学者作出了不少推测。有人认为是提摩太,有人认为是路加,但这里所谈到的大概是以巴弗提。保罗劝勉他 帮助这两个女人 ,她们 \cs9 在福音上曾与 保罗 一同劳苦 。我们认为这两个女人是友阿爹和循都基,保罗则给予经验,证明是稳妥的忠告。通常两个人争吵,最好的解决方法是把事情交由中立的第三者判决,而那第三者必须成熟,有属灵的判断力。他并非任意处理这事件,然后作出宣判,而是诉诸神的话,能够向争论双方指出圣经给他们面对之问题的解决方法。
解释 “他们在福音上曾与我一同劳苦” 这句时,我们必须十分小心。我们不可任意想像,认为意思是她们与保罗一起传福音。妇女可以在许多方面为福音劳苦──如接待基督的仆人、家庭探访、教导年轻妇女和孩童等──毋须假设那是公开教导或传道。
保罗提及另一位名叫 革利免 的同工。我们对他并没有进一步确实的资料。保罗继而提到 其余和 他 一同作工的,他们的名字都在生命册上 。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表达相信和事奉基督那永恒、难以言喻的福祉。
四 4 保罗转向全教会说话,重复他最喜爱的劝勉。这劝勉的诀窍在于 靠主 。无论生活的景况如何黑暗,基督徒常常可以靠主……喜乐。
朱伟慈分享他在基督徒喜乐方面的经历,说:
基督徒喜乐这种情愫不受即时的处境影响。若喜乐是在乎我们周围的环境,那么,真的就好像蜡烛在阵风的夜里毫无保护那样不可靠。烛光一时十分稳定,一时又被风吹得几乎要熄灭。但基督徒的喜乐跟变幻无常的人生无关,因此不受当前的日子影响。我的环境一时好像六月里充满阳光的日子一样,不久却又好像十一月里幽暗的一天。这天我在婚礼中,明天我却站在墓穴前。一天,我为主赢取了十个灵魂,其后,在一段很长的日子里,信主的人连一个也没有。我们的日子实在好像天气那样易变,但基督徒的喜乐却可以持久不变。这种不变的诀窍在那里呢?
诀窍就在这里。“看哪!我天天与你们同在。”在变幻的日子里,“他不改变,也不疲倦”。衪不是天晴时的友伴,日子变得幽暗冷酷便离我而去。衪不会选择我顺利祝捷的日子,纵然在我贫困失败的日子也看不见衪。衪不会在我戴荣冠的时候才出现,在我戴荆棘冕时便躲藏起来。衪是“天天”与我同在──在顺境和逆境时;在丧钟敲起和婚礼的钟声响起时。“每一天”。生之日──死之时──审判的日子 21 。
四 5 保罗劝他们 叫众人知道 他们 谦让的心 \cs8 。这也可译作谦让、有理不骄、愿意舍弃自己的道路。困难不在于领会当中的意义,而在于遵守 “叫众人” 这训诲。
主已经近了 ,意思可能是主现已同在,或主即将驾临。两种观点都是正确的,纵然我们较喜欢后者。
四 6 一无挂虑 对基督徒来说是否真有可能的?是的,只要我们倚靠信心的祷告。本节继续解释我们的生活怎样可以避免有罪的焦躁不安。凡事都应藉 祷告 告诉主。凡事就是每一件事。没有太大或太小的事情是衪不用爱心去关怀的。
祷告 既是行动,也是气氛。我们某些时候到主面前来,向衪提出某些特别的要求。但活在祷告的气氛中也是有可能的。我们的生活应有一种祷告的情愫。也许本节中的祷告是指生活中整体的态度,而 祈求 则指我们带到主面前的一些特别要求。
跟我们要留意我们的 祈求 ,应以 感谢 的心 告诉神 。有人把本节概括为我们应“没有忧虑,每事祷告,凡事感谢”。
四 7 若这是我们生活的态度,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我们的心怀意念。神的平安就是信徒紧紧倚靠神的时候,他心灵里充满的一种平静和安心。
倚靠耶和华,满心得祝福;如衪的应许,找到完全平安与安息。
~凯弗高
这 平安 是 出人意外的 。世人完全不能明白这平安,甚至得这平安的基督徒,也发现其中仍有奥妙之处。他们感到惊讶,为何在遭遇困境时,仍不会忧虑恐惧。
这 平安 把守我们的心和思想生活。在今天充满神经衰弱症、精神崩溃、镇静剂,和精神疲劳的日子里,那岂不是一种必须的补药吗?
四 8 使徒保罗给予最后一点忠告,是关乎思想生活的。圣经常说我们可以控制我们的思想。我们采取失败者的态度是无用的,不要说不受欢迎的思想充满脑海时,我们就是不能抑制它。事实是我们可以抑制它的。秘诀在于积极的思想。那是现今人所共知的一种原则──一种新感情的排拒力量。一个人不能同时容纳邪恶的思想和有关主耶稣的思想。若一个邪恶的思想溜进来,他应立即默想基督的位格和工作,以驱逐那邪恶的思想。今天较明理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已开始同意使徒保罗在这方面的观点。他们强调消极思想的危险。
我们毋须仔细研究也可在本节找到主耶稣基督。凡是 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 、有 德行 的和值得 称赞 的,都在衪里面找到。让我们逐一细看这些美德: 真实的 意即并非虚假或不可靠,而是真正和实在的。 可敬的 意指可受尊敬的,或道德上吸引人的。 公义的 就是对神对人都是义的。 清洁的 指一个人生活中崇高的品格。 可爱的 就是受人景仰、和蔼可亲的。 有美名的 ,也译作“有好名声的”或“听起来了不起的”。 德行 当然是指卓越的品德;值得 称赞 的,一些配得赞许的东西。
在第 7 节,保罗向圣徒保证神会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他们的心怀意念。但他不忘记提醒他们,他们也在这事上有责任。人若不想过圣洁的思想生活,神也不会保守他。
四 9 使徒保罗再次以自己为圣徒的榜样。他劝信徒实践那些从他身上 所学习的、所看见的 东西。
这劝勉与本节紧接在一起是有重要意义的。有正确的思想就有正确的生活。一个人的思想生活若是清洁的,他的生活也会是清洁的。相反,一个人的心思若是腐败的泉源,你可以肯定,它所涌流出来的,也必是污秽的。我们要常常记得,一个人若长期怀邪恶的思想,他最终必有邪恶的行动。
圣经应许那些忠心效法使徒保罗之榜样的人, 赐平安的神必与 他们 同在 。第 7 节指出神的平安是那常祷告者的分;这里指出 赐平安的神 是那圣洁者的同伴。这里的思想是,对所有体现真理的人来说,神在他们现今的经历中,是亲而近的。
玖.保罗为圣徒送来的金钱献上感谢(四 10 ~ 20 )
四 10 从本节至 19 节,保罗谈到腓立比教会跟他自己在经济支援上的关系。这段经文对那些神所呼召,要经历经济困境的人来说,有难以言喻的重大意义!
保罗大大喜乐,因为 如今 (终于),在一段时间之后,腓立比信徒已在主的工作上,给予他实际的帮助。他没有为一段时间得不到帮助而责怪他们;他维护他们说,他们曾希望把馈赠送来, 只是没得机会 。莫法特翻译为:“因为你们缺乏的不是关怀,而是表现的机会。”
四 11 在处理整件财政的事上,我们欣见保罗的体谅和厚道。他不希望他们以为他为金钱上的缺乏而埋怨。相反,他要他们知道,他不受这些现世的景况影响。他已 学会了知足 ,无论经济环境如何。知足实在比富足更重要,因为“纵然知足不能产生财富,却能达到相同的目标──藉以消除致富的欲望”。
“蒙福的秘诀是,信徒知道怎样空肚子却志气高昂,袋里空空却精神抖擞,没有工资却心境开朗,人们虽没有信心,却在神里得喜乐。”(选录)
四 12 保罗 知道怎样处卑贱 ,即得不到生活的基本需要的情况;他 也知道怎样处丰富 ,即一时间得到过于他当时需要的。 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 ,他 都得了秘诀 。使徒保罗怎样 学会 这功课的呢?只要:他深信自己在神的旨意里。他知道无论他在那里,或在什么景况中,都是神所安排的。他若是 饥饿 ,那是因为神要他饥饿。他若是饱足,是因为主的计划如此。他忙碌忠心地事奉他的王,他可以说:“父啊,即使这样,因为这样在眼中看是好的。”
四 13 使徒保罗补充一句令人困惑的话: “我靠 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 他的意思是否真的这样?使徒保罗是否真的认为没有事情是他不能做到的?答案是这样的:使徒保罗说 凡事都能作 ,那 凡事 是指所有神愿意他去作的。他已学会了,主的命令就是主的授权。他知道神不会呼召他去完成一些任务,却不给他需用的恩典。 凡事 大概不是指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毅,而是极大的苦难和缺乏。
四 14 尽管他这样说,他还是希望腓立比信徒知道他们与他 同受患难 ,是一件 美事 。这大概是指腓立比信徒在保罗下监期间送出金钱,供应他的需要。
四 15 过去, 腓立比人 已在 授受的事 上表现优越。保罗 初传福音,离了马其顿的时候 ,除了腓立比信徒以外, 没有别的教会供给他 。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看来并不重要的细节竟永远记录在神宝贵的话语中。这教导我们,供给主的仆人就是供给主。衪在意每一分钱。衪记载每一件事,好像是为衪作的一样,并且丰丰富富的给予酬报,分量充足而有余。
四 16 就是 他 在帖撒罗尼迦 ,他们 也一次两次的,打发人供给 他的需用。显然腓立比信徒与主十分亲近,所以主能在供献的事上指引他们。圣灵把供应使徒保罗的负担放在他们心上。他们的回应是 一次两次的 把钱送往给他。我们若记得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只是停一段短时间,就知道他们对保罗的关怀是多么无微不至。
四 17 本节指出保罗那完全不自私的态度。腓立比信徒的得比他们的 馈送 更叫保罗高兴。他盼望信徒的 果子 渐渐增多, 归在 他们的 账上 ,过于他自己得到经济上的支援。金钱献给主的时候,事情就这样发生了。所献上的全都记在帐簿上,到了那日,主便要百倍地回报他们。
我们所拥有的,原属于主,因此我们奉献给衪时,只是把衪自己的东西献给衪。基督徒若为了应否作什一奉献而争论,就是完全不了解这事实。什一奉献是以色列人在律法以下最低限度的呈献。在这恩典的时代,问题不应是“我要奉献多少给主?”而是“我敢为自己留下多少?”基督徒应活得俭朴而多奉献,以致他能把增加了的收入为主的工作献上,使人不会因不能听到基督的福音而灭亡。
四 18 保罗说 我样样都有 ,意思是我所需要的, 我样样都有,并且有余 。在今天这二十世纪商业主义的日子里,听见有主的仆人不要求金钱上的支持,反而承认自己足够有余,会显得有点奇怪。今天那些毫无节制的筹款活动,在神眼中是厌恶的事,对基督的名是一种羞辱。那是完全没有需要的。戴德生曾说:“以神的方法进行的神的工作,永远不会缺乏神的资源。”今天我们的困难是不能分辨为神工作和神的工作。我们参与的所谓的基督徒事奉,可能完全不是出于神的旨意。拥有充足金钱的时候,往往也是面临最大的危机,我们可能会从事一些未经神核准的冒险事业。再看戴德生的话说:“我们需要恐惧的,并不是没有足够的资金,而是太多未奉献给神的资金。”
以巴弗提 从腓立比信徒那里取来,送给保罗的爱的礼物,被形容为 极美的香气,为神所收纳所喜悦的祭物。 圣经只曾用这些形容词来形容基督自己(弗五 2 )。保罗的描述是从神的角度看这些供献,使之更显尊贵。这供献上升,如献给神的馨香之祭,它既 为神所收纳 ,也为神 所喜悦 。
朱伟慈赞叹说:
那明显地只是有限的善工,竟有多么广阔的效力!我们以为只是帮助一个乞丐,但事实上 却在与 君王谈话。我们以前那香气只盘旋于附近的邻舍,但看啊,竟渗透整个宇宙。我们以为只是解决保罗的需要,但却发现我们正在事奉保罗的主和救主 22 。
四 19 保罗加上也许是本章最着名、最受人喜爱的经节。我们应留意这应许是随上文对忠心管家的描述的。换句话说,因为他们把自己的东西献给神,甚至生计也受威胁,所以神会使他们一切所 需用的都充足 。把本节断章取义,给那些把金钱浪费在自己身上、对神的工作却不闻不问的基督徒用作软枕,是何等容易的事!“没问题。神会使你一切需用都充足。”
虽然大致上, 神 确实会供应衪子民的需要,但这是一个特别的应许,叫那些忠心为基督献上的人,永远不会有所缺乏。
圣经常注明,神供应子民的需要──不是出于衪的丰富,而是 照他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 。一位百万富翁若给一个小孩一个钱,这施与就是出于他的丰富;他若是为了一个很好的理由而献上十万元,他就是照他的丰富。神的供应是 照他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 赐给人的,没有别的比这供应更丰富!
威廉斯称本节为一张从信心银行提取出来的纸币:
我的神 ──银行家的名字。
使……充足 ──付款的应许。
你们一切所需用的 ──纸币的价值。
照他……的丰富 ──银行的资金。
荣耀 ──银行的地址。
在基督耶稣里──下款的签署,没有签署,纸币便没有价值 23 。
四 20 想到神丰富的供应,使徒保罗不期然地发出赞美。对于每天经历神恩典的看顾──不单在于物质的供应,也在于衪引导、帮助我们胜过试探、复苏那疏懒的灵修生活──的神子民而言,这是合时的话语。
拾.结语的问安(四 21 ~ 23 )
四 21 想到信徒聚集一起,聆听他正在写的这封信,保罗便向 在基督耶稣里的各位圣徒 问安,也代那与他在一起的 众弟兄 向他们问安。
四 22 我们不得不喜爱本节,因为提到 该撒家里的人 。我们很容易会胡乱想像。这里提到的尼禄家里的人是谁呢?是否一些被派来看守保罗,因保罗的传道而得救的兵丁呢?是一些在王宫里工作的奴隶还是自由人呢?这又是否包括一些罗马政府里的官员呢?我们不能确实地知道,但这里却表明一个真理,就是基督徒好像蜘蛛一样,能找到进入王宫的路(箴三 028 )!福音并不受限制,能渗进最固封的城墙。在那些要消灭福音的人当中,福音却能生根成长。真的,地狱之门不能胜过耶稣基督的教会!
四 23 保罗以他独特的问安语结束本书。在本书的开首, 恩 典闪烁耀目的光辉,而在结束之处,又再出现。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便说出来。保罗的心涌溢历世历代以来最伟大的主题──神藉 基督 所赐的 恩 ──无怪乎这宝贵的真理充满他生命里每一条路径。
李斯为我们作总结说:
人类最有人性的一位已写完了他书信中最亲切的一封。爱心的劳苦已结束。日子已过。锁炼仍系在使徒的腕上。兵丁仍在看守。不要紧!保罗的心灵是自由的!他头脑很清晰!他的心有热情正洋溢!
明早以巴弗提就要迈步往腓立比去 24 !
评注
1 (简介)甘纳第( H. A. A. Kennedy ), "Philippians",
The Expositor's Greek Testament, III:407 。
2 (一 1 )朱伟慈( J. H. Jowett ), The High
Calling ,页 2 。
3 (一 7 )温尼( W. E. Vine ), The Epistles to the Philippians and
Colossians ,页 23 。
4 (一 10 )从字词的衍生,可知译作“诚实”一词( eilikrine{s )意指“不混淆”或“防晒”。若其意思是后者,则与英文 sincere (字面义为“没有蜡”)一字含意相同。一位诚实的雕匠为去除大理石雕像上一条裂纹,会把四周削平。一个“不诚实”的雕匠,则会用蜡来填补那裂纹。但在太阳之下,一个用蜡来填补的雕像不久便会显露出匠人的掩饰来。
5 (一 11 )史乐民( L. Strauss ), Devotional Studies in Philippians ,页 63 。
6 (一 13 )德鲁雷( T. W. Drury ), The Prison Ministry of St. Paul ,页 22 。
7 (一 2O )金尔( Guy King ), Joy Way ,页 33 。
8 (一 21 )朱伟慈( Jowett ), Calling ,页 34 。
9 (二 1 )迈耳( F. B. Meyer ), Devotional Commentary on Philippians ,页 77 至 79 。
10 (二 5 )金尔( King ), Joy Way ,页 51 。
11 (二 6 )纪霍德( E. H. Gifford ), The
Incarnation ,页 44, 45 。
12 (二 11 )欧德曼( C. R. Erdman ),出处不详。
13 (二 17 )威廉斯( G. Williams ), The Student's Commentary on the Holy
Scriptures ,页 931 。
14 (三 7 )金尔( King ), Joy Way ,页 81 。
15 (三 10 )朱伟慈( Jowett ), Calling ,页 217 。
16 (三 10 )同上,页 81, 82 。
17 (三 10 )戴德生( Hudson Taylor ),由戴存义太太( Mrs.
Howard Taylor )引述于 Behind the Ranges ,页 170 。
18 (三 10 )高斯( C. A. Coates ),出处不详。
19 (三 17 )史乐民( Strauss ), Philippians ,页 202 。
20 (四 3 )“同负一轭的”(希腊文作 Su[n]zugos ),可能是一个专有名词( Synzygus )。虽然这名字不见于别的地方,但这是奴隶会得到的一种名字。
21 (四 4 )朱伟慈( Jowett ), Day by Day ,页 169-71 。
22 (四 18 )同上,页 225 。
23 (四 19 )威廉斯( Williams ), Student's Commentary ,页 934 。
24 (四 23 )李斯( P. Rees ), The Adequate Man ,页 127 。
──《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腓立比书第四章
Ⅷ 鼓励、赞赏、问安(四 1 ~ 23 )
A 鼓励要站稳、要合一:对事奉的赞赏(四 1 ~ 3 )
1. 在主里站立得稳 ,这句劝勉应当是本信前一部分的结束语。然而,罗梅尔的看法却与大多数注释家不同,他认为这一节是以下言论的严肃开场白。使徒用十分亲密的称谓来谈到他在腓立比的朋友,在保罗书信中,这种称谓相当特殊。最接近的是帖撒罗尼迦书信。
我所想念 , epipothe{toi ,让人想起一章 8 节,表达出他极渴望再见到他们。 我的喜乐、我的冠冕 ,这一热情的措词,与保罗对帖撒罗尼迦人的赞誉类似(帖前二 19 ~ 20 ,三 9 )。 冠冕 的希腊文 stephanos ,可比喻温柔之爱,不过一般用来指节期中戴的花冠,表示快乐之情,也可指运动会中颁给得胜者的花冠(参:林前九 25 )。如果这个意象可以用在此处,便是指腓立比基督徒将被视为他的“报偿”,确认他使徒的权柄(林前九 2 ),证明他在主里的劳苦没有徒然(林前十五 58 ;参:腓二 16 )。在最后那日,他们将成为他的 冠冕 (参:诗十二 4 ,十七 6 ;七十士译本在此用 stephanos 的这个含义)。希伯来书十三章 17 节也有同样的观念,即在最后之日,恩典的得胜可以从圣徒得保全显明出来,而他们属灵的导师将会快乐无比。因此,腓立比人所得的鼓励为:要与主联合, 在主里面站立得稳 ,不畏惊吓与攻击,不论是从外在来的迫害,还是侵入教会内部的错误教义。
2 ~ 3. 许多人曾试图发掘这几节中名字的神秘意义,却徒劳无功。 Euodia 和 Syntyche (和合本:友阿爹和循都基)是妇女的名字,应当是教会的会友,她们彼此争吵;第三节的 这些女人 ,最自然的解释是指她们。因此我们知道,保罗认为在某些福音工作上,她们是他的同工 197 。或许她们提供物质的资助,如吕底亚从前所作的(徒十六 15 、 40 )。使徒显然和她们很熟,对她们的不和很难过,在此极力要她们 在主里彼此相和 ,即,作风要像个基督徒。“相和”译自 to auto phronein ,“要有同样的心思”,这个片语用了保罗最喜欢的动词, phronein (见一 7 的注释 )。他们在和好、相爱时,所需要共有的“心思”为:把教会的好处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并以道成肉身之主的谦卑为激励,照祂对祂子民的期望去行(二 3 、 5 )。这里没有提她们吵架的原因,不过从用词看来,可能不只是意见不同而已(布鲁斯);她们的争吵已经对教会产生不良影响(葛蒂从牧养角度评道:“长期的对立只会使教会软弱,使想在教会领袖中寻找榜样的人感到可耻”)。
在帮助双方和好的工作上,保罗想借助另一位腓立比信徒的力量。他被称为 忠诚的同负一轭者 ,这个称呼很特别,也许是对某位基督徒赞赏之词,他的名字却未披露;另一种可能为:这两个字可以连起来,当作一个名字:“西吉古斯(同志),的确名副其实”(参 NIV 小字)。罗梅尔采前一个观点,称他为“一位受苦的弟兄”,为信仰的缘故和保罗一同坐监,不过他怎能帮助在远地的这些姊妹,倒是费解,而二章 20 节也反对这个看法。假如希腊文 gne{sie syzyge 应当译为人名,这种一语双关的用法,腓利门书中的阿尼西母倒是一例(参:门 11 节,这名词的双关语,读名意为“有用、有利”)。对“西吉古斯”,保罗用双关语提醒他,要名副其实,作真正的“同负一轭”者,来帮助这两位有嫌隙的姊妹和好。如果此处不是双关语,这个称呼隐藏了一位基督徒的名字,我们便无从知道他是谁;不过,布鲁斯提出路加,因为他与腓立比人关系深厚(徒十六 12 ~ 40 ;导论 17 页);而提摩太在二章 20 节也曾被称为“忠诚的”(柯兰吉)。霍桑则揣测,这是隐指整个腓立比教会;但这不太可能,因为如此解谜太过复杂。
革利免 是一位腓立比基督徒,若非这里提及,我们便不会知道他。有人试图指认他为罗马的革利免,就是曾写信给哥林多教会的教父,但这种联想纯属猜测(参赖富特的注释)。这名字在第一世纪相当普遍,而像腓立比这样的罗马殖民地,更应当对它不陌生;因此究竟此人为谁,毫无线索可循。其余未提名的帮助者,都被尊称为 我的同工 (如对以巴弗提的称呼,二 25 )。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可是神的记录, 生命册 ,却都登录得一清二楚;无论旧约或新约时期,凡向神尽忠的选民,名字都记在其上(参:出三十二 32 ;诗六十九 28 ,一三九 16 ;路十 20 ;启示录中有五、六处提到;两约之间的文学与拉比的作品亦都提到)。基督徒的事奉,地上可能无人注意,但重要的是,神都记念,到末日时要给予嘉勉(林前四 5 )。
197 见 W. D. Thomas, 'The Place of women in the
Church at Philippi ' , ExpT, 83, 1971 ~ 72, 117 ~ 120 页。
B 鼓励要祷告、要爱慕美事(四 4 ~ 9 )
4. 第 2 ~ 3 节谈过个人的事之后,使徒转向全教会,激励他们要 在主里喜乐 (参三 1 的注释 ),接着又训勉他们实践基督徒的美德( 5 ~ 9 节)。
要不住喜乐的呼吁(参:帖前五 16 ),并不是空话。对一群陷入怀疑与恐惧(一 28 )、仇敌又四面环绕(二 15 )的基督子民,这句振奋之言好似清亮的号音,在此书信中重复出现,让人不能错失。保罗绝对有资格提出这个要求,因为他自己也在“一样的争战”中(一 30 ),与腓立比人并无不同;此外,他们应当记得,他头一次去时(徒十六 19 ~ 24 ),曾以信心与喜乐大胜绝望(徒十六 25 )。 在主里 ,是此训勉的主要因素。腓立比人要 在主里 有信心,面对逼迫的剧痛,才有喜乐的光荣可能性。伯纳德评注得极佳:“保罗对喜乐的呼吁,从来不限于鼓励而已,乃是将沮丧的教会抛向他们的主;这些呼吁的重点,乃是要他们恢复信心。”
5. 要 温柔 , to
epieikes ( RSV ,“宽容”)的要求,对象由 向众人 界定,显示使徒是想到教会与外界的关系,而不是基督徒彼此之间的交往。 Epieikeia 是名词,在本文中作形容词用,是伦理词汇,保罗在哥林多后书十章 1 节亦曾使用。七十士译本的诗篇八十五篇(和合:八十六) 5 节,用这个形容词来翻译“预备饶恕”;马歇尔将它的含义作了全面的说明:“心存美意,对人的错误宽大为怀,处置人的失败满有怜悯,因为考虑他们全盘的光景” 198 。也许最接近的英文为“ graciousness ”(恩慈);在这里,它是指在试炼中甘愿顺从的灵,其表现便是拒绝还击。对腓立比人而言,这个理想或许高不可攀,但正如麦卡利斯所指出,前一节已经提醒,这种品质“是在主里喜乐的外在流露”。
要靠神的恩典表现出恩慈的性情,这个要求又因以下严肃的提醒更形巩固: 主已经近了 。这句话或是引用诗篇一四五篇( LXX :一四四) 18 节,或是早期基督教对主再来的警语和祈求的某种版本: Marana tha ,“我们的主,来吧!”(林前十六 22 ;参:启二十二 20 )。麦卡利斯、凯尔德、布鲁斯和葛蒂主张第一种解释,意为“因与主相交而经历到祂的临近”;七十士译本诗篇一一八篇(和合:一一九) 151 节支持此说。但是,主再来是要为祂受逼迫的子民伸冤(参三 20 注释 ),这种末世意味需要第二种解释(参:帖后一 7 及下)。《十二使徒遗训》十章 6 节也支持这个含义,它证明这个亚兰文应视为一种祈求,而不像某些译本翻的直述句 199 。亦可参《巴拿巴书》二十一章 3 节:“万物与那恶者一同毁灭的日子近了;主和祂的奖赏都近了。”这里可能将主临在的两种“时态”都包括在内(霍桑)。
6. 使徒在本段中对祈祷的教导,历世历代的基督徒莫不转而求助,并从中得着鼓励与祝福。请记住,腓立比人被仇敌环伺,有气馁的倾向(一 28 ,三 1 ,四 1 ),因此,这些话一定带给他们很大的安慰与希望。 不要忧虑 ,这是负面的命令,理由是忧虑( merimna )显示对神的眷顾缺乏信心,等于“下意识地亵渎”祂(章伯斯, Oswald Chambers );参阅马太福音六章 25 ~ 34 节、路加福音十二章 22 节,那里也用同样的动词。本节余下的话,正如狄比留所说,成了主教训的“实际应用说明”。
使徒用命令语来讲这教训( merimnate 是命令式),因为他继续说: 反而 ( alla ) 在凡事上要靠祷告和祈求 。这段话的头几个字,本身似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但由于 祷告 的真实性、可能性,便成为合理的事。我们可以脱离一切焦躁、愁烦,因为可以将所有的难过与问题,都在祷告中带到神面前。因此,本革尔的注释非常恰当、正确:忧虑与祷告( curare et orare )比水和火更不能彼此相容。
此处用四个词来描写灵魂内在的生活。 祷告 , proseuche{ ,和 祈求 , dee{sis ,在使徒书信中常一起出现,按照亚伯特与司密斯( G. Abbott-Smith )的希腊文辞典,这两个字可以有所区分。他说, proseuche{ 是泛指一般的祷告,而 dee{sis 则注重需求。另一方面, dee{sis 也用在人对人的要求上,而 proseuche{ 只限于对神的祷告。 要求 , aite{mata ,这个字特指有明确请愿之内容的祷告(参:路二十三 24 ;约壹五 15 )。因此,再借用章伯斯的话,祷告不是感性地“在神面前呢喃”,而是可以直接提出特定的 要求 (如:路十一 5 、 9 ~ 10 )。 感谢 , eucharistia ,是真祈祷的重要和音。记念神的美善与怜悯,能使我们避开不知感恩的种种陷阱,如:过分担心眼前的困难、忘记神过去对我们所施的恩、忽略比我们更有需要的人。
7. 忧心忡忡的人,凭信心祈祷后,立刻产生的果效,便是享受神的 平安 ;祂曾应许,凡遇到难处而坚心投靠祂的人,必能得平安(赛二十六 3 )。所有格 神的 指其来源(参四 9b )。这乃是祂所赐的平安,因为祂是王,有权赐与。 平安 , eire{ne{ ,旧约中描写,神使一切仇敌臣服,彰显祂全权的治理后,立刻临到的,便是这项福气( shalom ;参:赛三十二 17 )。按新约的说法,惟有先接受祂和好的恩典,我们才能认识祂的平安(参一 2 注释 ) 200 。 神的平安 来自与神和好,这是透过主耶稣基督完成的(罗五 1 ),祂用自己在十架上的血,成就了和平(西一 20 )。
超越一切领悟 ,这个形容词可以指“所成就的,超过我们最聪明的预料、最精密的盘算”;或“超越一切人的想法( nous ),高过我们所有的梦想”(参:摩法特),因此越过我们能理解的范围(弗三 20 )。动词 超越 , hyperechousa ,与三章八节译为“凌驾一切之上的伟大”,或“至极的美好”之名词同源,两处的意思似乎都指绝对的独特,而非相对的高一等。因此,第二种译法较为可取(毕尔)。
保罗用军事比喻来形容神 平安 的作为,几乎将平安拟人化。 将保守 , phroure{sei ,最好以军事词汇来表达:“将保持守卫”(参:林后十一 32 ,该动词这方面的含义)。腓立比人住在军队驻防之城,对罗马哨兵按班守卫的景象十分熟悉。使徒解明道:神的平安也同样会屯兵防守 你们的心情和你们的想法 。本仁.约翰用这幅图画,描写神的 和平 先生在人魂城受命,担任巡逻者;这故事应与本节一同来谈。只要神的 和平 先生守住职份,“便没有麻烦,只有和谐、快乐、欢喜和健康”。可是当以马内利王因被冒犯而忧伤,离开了这城,他也离开岗位,随行而去。这故事是一则有益的提醒,我们只能在 基督耶稣里 享受神的恩赐,亦即,我们要顺服祂、臣服于祂的权威之下。保罗在歌罗西书三章 15 节强调这一实际的问题,他指出,基督的平安要“作主”,亦即,在基督徒的心中作裁判,解决一切疑难,使信徒不断倚靠他的主( GNB :“平安……将指引你们作决定”)。
8. 最后 , to loipon (参三 1 ),也许只比“还有”稍强一点,不过它与前面几节或许有逻辑关联,不妨译为:“那么,由此可接下来说” 201 。按这第二种观点, 最后 所引介的一系列美德,乃是接续 8 、 9 节神之平安的思想。这说法令使徒的劝勉意义更丰。倘若要持续享受内心的平静,和其外显的果效,就必须采取几个步骤。本节是由动词 思想 ( logizesthe )所主导。这个字的意思不只是“记住”(摩法特),还包括“思考( logos )、反思、让这些事塑造你们的行为”。下一节继续保罗的信息,要求拿出具体的行动:“行出来”。
列出一连串德行,是斯多亚派(译注:禁欲主义)修行的特色,智慧书与斐罗的作品中,也常列举恶行与美德。不过,更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有的词汇,除了译为 可爱慕的 (和合本:有美名的)之外,都出现在七十士译本(罗梅尔详列其出处)。狄比留认为,这些伦理用词乃是保罗时代“流行的道德哲学词汇”,这固然是事实,不过七十士译本也不能忽略,使徒的思想可能深受其影响。
以下一些词汇需要说明 202 。 高贵的 , semna ,亦可译为“可敬的”( RSV )或“配受尊敬的”;也有可能译为“庄严的、崇高的”。 可爱的 , prosphile{ ,新约只在这里出现,用在事情上,有“令人愉快、吸引人”之意;但正如马歇尔( L. H. Marshall )所说,因为“我们可能心思扭曲,被邪恶的事吸引,所以较好的译法为‘美丽的’”。 可爱慕的 , euphe{ma ,不是指“被称许的”,而是“称许某事”;摩法特所译“优秀的”,将这字两面的意思都含括了。
这张美德清单没有再加长,使徒盼望腓立比人生活有优美素质,他似乎将想列入的一切德行,都概括在 若有什么美事,或值得称赞的事 几个字之内了。 美事 ( arete{ )是名词,在古典与当代的希腊文中经常出现,在保罗书信中却只出现这一次,在新约其他书卷中,也只出现过两次(彼前二 9 ;彼后一 3 )。这个字可以指任何一种活动最好的表现,也可指这种优越表现获得的名声。 值得称赞的事 , epainos ,可以译为“配得你们称赞的事”,或“神会称许的事”(如:罗二 29 )。本段中,保罗列举了当代宗教事件最佳的德行,尤其是罗马人特有的高尚气质,由此观之,第一种意义可能性较大。按马歇尔的话,此处“称赞”的意思,是“指其正统的用法,即一般都赞同的……众人皆认为可取的事”;这乃是诉诸读者市民的良知,他们住在罗马文化前哨之地,在本书信后面(四 15 ),他以正式的罗马名称来称呼他们: Philippe{sioi ,等于拉丁文 Philippenses 203 。
9. 保罗并非不记得卑鄙、邪恶的黑暗面(参:罗一 20 ~ 32 ;林前六 9 ~ 10 ;加五 19 ~ 21 ),但他却列出他们周围之人流露出的最佳德行“典范”。接着,他在腓立比人面前举一个他们非常熟悉的人作榜样:他自己。 所学习的、所领受的、所听见的、所看见的 ,这一连串动词显示,他的读者很能领会他的品格,而靠着神的恩典,他在前面所列的美德,都展现在他身上了。我们在三章 17 节曾观察到,保罗以自己的品德与行为作别人的典范,似乎有大言不惭、矜夸自视之嫌,然而,在下这个结论之前,我们必须考虑两件事。哥林多前书十一章 1 节有一条件句,必须留意 204 。再有, 所领受的 , parelabete ,这个字也提供了重要思路,它用于承受一种传统(参:林前十一 23 ,十五 3 )。在新约圣经完成、且被接受为具权威的经典之前,“传统”是基督徒信仰与行为的标准,而那些活出主的美德并具主的权柄的人,他们的教导与榜样便是“传统”的具体表现。保罗在好几处提到这种“传统”(或“命令”或“规条”)(参:林前十一 2 ,十五 1 及下;加一 9 ;西二 6 ;帖前四 1 ~ 2 ;帖后二 15 )。在还没有写成文字,集成新约经典之前,这些传统是经由众使徒,让人 学习、领受、听见、看见 。
以使徒的榜样与教训,作生活模式之典范的人,会蒙神赏赐平安( 7 节),就是从 平安之神 那里来的。神的祝福没有比这项更好的;而“思念这些事”( 8 节)的动力也莫大于此。
198 Marshall, The Challenge of NT
Ethics , 305 ~ 308 页;参 Barclay, New Testament Words , 38 、 39 页。
199 见 Martin, The Worship of God , 148 页以下, 195 ~ 197 页。
200 尤见 Martin, Reconciliation , 139, 145 ~ 154 页对罗五 1 以下的说明。
201 有关 to loipon 的各种含义,见 C. F. D.
Moule, An Idiom-book of New
Testament Gree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3 ), 161 、 162 页。
202 参 Marshall, The Challenge of NT Ethics ,
303 ~ 305 页,最新资料见 Hawthorne, 187 ~ 189 页。
203 有关保罗所赞许的罗马精神,见 J. N. Sevenster, Paul and seneca (
Brill, 1961 ), 152 ~ 156 页。
204 这节的注释,见 W. P. de Boer, The Imitation of paul (
Kok, 1962 ), 特别 169 ~ 188 页。
C 赞赏腓立比人的礼物(四 10 ~ 20 )
10. 保罗回到这封信的主题,向教会谈及个人的事。他提起从腓立比收到的礼物,以及藉这份最近的礼物所证实他们的慷慨(参一 5 的注释 )。藉以巴弗提带来的这份礼物(四 18 ),成为他 在主里 喜乐的原因,是主把这种慷慨放在祂子民的心中。
终于 (和合:如今),似乎有讽刺、苛求的暗示,似乎保罗在责备腓立比人忘了他,或太慢才送钱给他。但希腊文 e{de{
pote 完全没有这种意思(见:罗一 10 同样的片语),而下一句提出教会的礼物不免延误的原因。
麦卡尔从这段的口气,塑造出相当复杂的背景,假定保罗曾写过一封感谢信给教会,而其中的话让腓立比人感到不满,而本段则是要使他们能释怀。毋庸置疑的是,这几节的确显示使徒有几分紧绷,但这可以另有解释,在提及钱的问题时,他一向相当保守,甚至接近尴尬,从哥林多前书九章 15 ~ 18 节便可察觉 205 。这种不释放的感觉,是由于他一方面想对所受到的帮助表达谢意,另一方面又要表明,自己对于钱是置身度外的。笔者认为,这种对钱自然的特异反应,是许多神仆共有的经验;麦卡尔提出的难题,这种情怀已足以回答。
你们对我的思念 ,翻译 phronein 一字(直译“思想”),本书信常用这个动词。参阅一章 7 节的注释 。在这一节最好译为“主动的关切”,腓立比人 重新兴起 他们的热望,努力要送钱财来帮助使徒。 重新兴起 , anethalete ,在新约只出现在这里,但七十士译本用过;这是个很有意思的字,为保罗从当时的园艺学借用来的,意指植物与花“再度开花”(如:结十七 24 )。这个意思在此可有两种解释,或指“你们复兴了,以致影响到对我的关怀”,或指“你们复兴了对我的关怀”( RSV , NIV ,这译法较可取)。腓立比人一向 关切 ,即,具思念之情,并有意援助使徒;他们所缺少的,只是 机会 , kairos ,把他们的关切(动词为 e{kaireisthe )表达出来。
保罗没有说明他们为何缺乏有利环境,不能送礼过来。这件事实与本书信的写作时间直接相关。参阅导论Ⅱ 三 “以弗所说” (有关送礼的讨论,原书 31 ~ 32 页)。无论是使徒被囚的地点无法接近,或者是腓立比人太穷,以致无法送礼物来,皆未成为怪罪的理由,这些乃是他们无法掌握的因素。
11. 所以使徒在此花了一番工夫,来排除一切误会;其实即使腓立比人的帮助没有来到,他也不会失望或气愤。于是他在 11b ~ 13 节插入了一段话,成为他“知足”( autarkeia )的名言。
他已经 学会了 内心宁静的秘诀,能不受周遭环境的影响。无论情况如何,他都能从其中看出神的旨意。 AV/KJV 的翻译,似乎带有宿命论或无可奈何的顺从之意,让人不再有雄心大志,失去奋斗精神,但其实并非如此。相反地,这里乃是指:对外在境遇不焦躁挂心;由于他专注真正重要的事,那眼不可见的永恒之事(林后四 16 ~ 18 ),而其中最重要的,乃是他与基督的相交,祂的能力是他取之不尽的泉源( 13 节)。
知足 , autarke{s ,在新约里只出现于这一节。在斯多亚派的人生观中,这个道德名词扮演重要角色。例如,第三世纪的戴奥革尼( Diogenes Laertius )推崇苏格拉底为“自我满足”的榜样,他以平静和坚强面对人生一切横逆。然而从 13 节看来,保罗对这个字的用法和斯多亚派的理想相当不同(参:林后九 8 )。虽然是用斯多亚的词汇,但保罗心灵宁静的秘诀却在基督(一 21 )。这个动词是过去式,显示他从前就学会了这个功课。这并不是经由耐心、操练、专心致力学成的,而是在他信主之时便突然领悟的;后来他的生涯与经历,不过是与主亲密关系的外在表现,这关系在一刹那间便开始了。他的“自我满足”来自三章 10 节的实际体验。
12. 接下来,这里精采地描写使徒如何置身度外; 我知道 的重复,和一连串高昂的不定词: 处卑贱,或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 ,更使这个见证感人不已。他的 处卑贱 tapeinousthai ,反映出主的样式(参二 8 :“他自己卑微” heauton etapeino{sen ),且符合他对人的教导(参二 3 :“谦卑” tapeino phrosyne{ )。这个字意指:为基督的缘故自愿接受卑微的地位,甚至贫穷。可能他在成为基督徒之后,遭家人断绝关系,三章 7 节或许指此(参:林前四 10 ~ 13 ;林后六 10 )。他本有权要各教会供应他,但他也拒绝使用,其中的思想与情感也包括在此。
与 tapeinousthai 相反的,是 处丰富 , perisseuein ,直译为“满溢”,意指富绰的生活。这或许是指他信主之前的日子;另一种可能为蓝赛( Ramsay )的理论,即使徒到了晚年,“手边有不少钱可用” 206 。这个说法是以罗马监禁为背景。蓝赛辩称,他在罗马的审判所费不赀,所以保罗手边应当有不少经费可用;但这纯属猜测。这个字也同样可以指灵里的富足,如:罗马书十五章 13 节。
我都得了秘诀 , memye{mai ,这个片语的格式,采用了异教神秘教派术语,用于其信徒入教之时。新约中仅在此处出现。如果保罗当时想到这个字对当时人的意义,或许是指:正如入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他所置身的训练得胜生活之学校也同样严格;这项事实由他其余的书信可充分证明。他的“入学”并不是件神秘、激情的事,乃是愿意为基督而成为众目所瞩的人物(林前四 9 及下),忍受一切苦难(林后十一 23 及下)。
以下的动词刻划出他作使徒的生活经历。 或饱足、或饥饿 ,回应了耶稣在路加福音六章 21 节的教训,而对这些剀切的话,最佳的注释;为保罗在哥林多后书十一章 21 节以下的辩解。哥林多后书与这一段都采韵律形式,值得注意(霍桑、马挺)。
13. 他的收获还不只这些。他的“自我满足”、处变不惊,并不是透过机械式的自我训练,或类似斯多亚派的苦修模式得着的,而是与那位活的主相连。祂的名字在最好的抄本中并未提出(因此 NIV 翻译为: 透过那加给我力量的 ),但祂的影响无可辩驳。事实上,前置词 透过 ,比用名词或代名词更为重要。
这则英勇的告白深具属灵价值,不仅由本段可以看出,其影响力由克伦威尔( Oliver Cromwell , 1599 ~ 1658 ;英国护国爵主,清教徒之伟大护教者)的例子可见一斑。这一节经文曾经挽救了克伦威尔的生命。在儿子去世后,他意志消沉、心情沮丧,而这句话对他仿佛“黑暗中的一道亮光”。不过,按解经学而言,此处的 凡事 必须与前面的 11 、 12 节相连。使徒乃是在强调,无论景况如何,“在每一种情况之下”,他都发现,与基督连结会得到力量,足以进行他使徒的事工,并且能够满足他推展福音的心愿。因此,这句话并不意味保罗是个行异能者,或属灵的“超人”,远远高过其余的人,以致他的生命对其他渺小的人毫无激励作用。屈梭多模( Chrysostom , 344 ~ 407 ,古代最着名的讲员, 曾为 君士坦丁堡主教)适切地提醒道:“虽然他是位使徒,但他也是凡人”;然而这个人对于基督能应付各样状况,有着十足的信心,并且祂的“能力”, dynamis (参 endynamounti ,这里使用分词),是在人的软弱中显得完全(林后十二 9 ~ 10 )。这便表示,此一夸胜的插句: 透过那加给我力量的,我凡事都能作 ,可以实现在今日每个基督徒身上。
14. 保罗回到本段的主题,再度称赞该教会的体贴,用礼物──大概是金钱──协助他的工作。他赞许他们乐意 同受 ( Synkoino{ne{santes )他的患难。 原是美事 ,他用了一个惯用语。 Kalo{s ,加上过去式的动词,可表达有礼的请求,如使徒行传十章 33 节,约翰三书 6 节。这个动词形容出使徒和他的朋友之间关系的密切,指的是“和我彼此相交, koino{nia ”,即,他们在福音的事工上,与使徒完全认同(参一 5 的注释 )。
我的患难 , thlipsis ,在这里绝不仅指“我的困难”或“我个人的需要”。 Thlipsis 是术语,专门指末世将临到世界的灾难或痛苦;参马可福音十三章 19 节,帖撒罗尼迦前书一章 6 节。由此可见,腓立比人赠送礼物,所得的称许不只是救济了使徒,而是有分于使徒的苦难,而这苦难是在末世之前,也在为末世作准备;伯纳德认为,藉着他们的礼物,福音能遍及万民,预备末世的到来(可十三 10 )。乍看之下,这个想法似乎有些突兀,但它却是解释下文( 15 节)之钥。
15. 这里的历史事件,是指记在使徒行传十六章的事,此处以 你们初识福音的日子 (参一 5 )来形容,回溯保罗最初在腓立比传道之时,不过也暗示,保罗的使徒工作有了新“起步”的时机 207 。
此外,正如你们腓立比人所知 ,麦卡尔根据这个片语,重新架构腓立比书。他认为这里是使徒“责难的语气”;他假定曾有一封来自腓立比的信,暗示使徒要记得他欠他们的,因此他感到不满。他的责备口气,因着插入收信者的名词而显缓和,就如加拉太书(三 1 )和哥林多后书(六 11 )一样。麦卡尔对这段文字的观察很有意思,在细节上也值得参考 208 ;但请参阅四章 10 节的注释 。
保罗得到钱财资助的方式,是用动词 分享 (参 14 节), ekoino{ne{sen ,来表达。这个动词显示,腓立比人如何参与了使徒的事工。他们之间的基督徒情谊,可由实际的礼物表明出来。摩法特的翻译意味,腓立比是惟一供应保罗钱财的教会:“除了你们,没有其他教会和我有财务来往”,但正确的了解是否如此?这个翻译并没有将原文的意思表达得很清楚,此外 给予和接受 , doseo{s kai le{mpseo{s ,是指双向的交换。教会给使徒物质的礼物,但属灵的祝福则反向而行。这与哥林多前书九章 11 节相符(参:罗十五 27 )。腓立比人在享受这种双向交换上,是独一无二的: 没有一间教会……只有你们 。
这些字究竟带有多少绝对性,自然要看我们如何翻译 我离开马其顿时 这一子句。这句话可以指,当初保罗离开马其顿时,没有其他教会送礼与他相交。另一方面,这子句可以读为:“当我离开了马其顿”,那么,保罗与以后建立的教会之间,便都缺乏这种 给予和接受 的特性,如此,腓立比教会便相当独特了。“从马其顿来的弟兄”曾带礼物到哥林多去给保罗,参哥林多后书十一章 9 节;而哥林多后书十一章 8 节、十二章 13 节则暗示,除了腓立比之外,还有其他教会帮助保罗。他拒绝接受哥林多教会的资助(林前九 15 ~ 27 ;林后十一 9 ) 209 。
16. 使徒在帖撒罗尼迦的事奉,见使徒行传十七章 1 ~ 9 节。这一节所引起的问题,在于腓立比人的礼物是何时给的,以及 一次又一次 的准确内涵为何。保罗提到他在帖撒罗尼迦曾经“辛苦劳碌”(帖前二 9 ;帖后三 8 ),可能所给他的礼物,对他的经济状况没有太大帮助。甚至是以感激之情回忆,他离开腓立比没有多久,他们就送礼物来帮助他。 一次又一次 , kai hapax
kai dis ,应当是“超过一次”(摩法特)之意,并没有暗示总共几次 210 。倘若第一个字 kai (“和”)与下面几个字不相连( NIV 未将它译出),而是一个连接词,这里的意思就可能为:“我在帖撒罗尼迦时,和我在别处时,不只一次”你们送礼物来帮助我的需要, chreia 。
17. 本节中,保罗在追溯这教会的慷慨时,明显用了一个商业术语。他宣称,自己绝对不贪求礼物(林后十二 14 );他对金钱兴趣缺缺的清楚声明,可能在当时确属必要,因为也许有人指控他不够光明正大(见导论Ⅱ 三 “以弗所说” ,有关陶德反对的论点,原书第 31 页)。他所看重的,反倒是 可以算在你们帐上的 。此处的钥字都是当时的商业术语。 karpos 是一个希腊字,在 NIV 没有另外翻译,意思是“果子”,意指“利息”;自然增添入帐, 算 , pleonazonta ; 帐 , logos (这个字在四章十五节译为“关于”给予和接受的事)。莫尔的翻译带出这种商业味道:“算在你们帐上的利息”。腓立比人所给的 礼物 ,就好像一笔投资,在天国的事奉中会得着丰厚的红利,如同累积利息( karpos ;参:莫尔顿和米利根对相关之字 karpeia 的注解)在储蓄者的信用贷款( logos )上。到了最后之日,这种以实际金钱资助所表达的慷慨、无私之事奉,必不会被忽略,或得不着奖赏(参一 11 )。这是保罗为捐助他的人所存的雄心;这真是对腓立比人道谢最不同凡响的方式。
18. 使徒接下来自白的话中,仍旧用经济词汇: 我已经收到全额,甚至超额 。蒲草卷的证据,对了解“我已经收到”, apecho{ 的特殊含义,提供了很大的亮光 211 。本处的意思是“那么,这就是我的收据”( GNB ),这是商业场合开收据的术语(参:太六 5 ;可十四 41 )。 甚至超额 ,所译的动词为 perisseuo{ (参四 12 ),保罗乃是承认,他们的慷慨给予,使他的需用满足后(四 16 )尚有余。
我的供应充足 , peple{ro{mai ,继续肯定他所有的物质需要,都因腓立比人对他的事奉而得充足;此处否定他有任何不感激、不体贴之情。这份由 以巴弗提 (参二 25 )带来的礼物,被形容为在神眼中是 可收纳 的,此种描述更可以澄清这一点。倘若连神都喜悦,视为 可收纳 、令祂 喜悦 的 祭物 ,腓立比人一定认为,使徒也会由衷地感激。他们的礼物又被形容为 馨香之祭 ,这个词汇取自旧约(创八 21 ;参:出二十九 18 ;利一 9 、 13 ;结二十 41 ),它提示我们:一切基督徒真诚的事奉,即付出牺牲与舍己代价的服事,不仅促进了基督的大业,扶持了神的仆人,其本身也是一种敬拜,蒙神悦纳。
使徒虽然在前文用经济与交易的词汇来谈教会的礼物,如今却将读者的思想提升,超越赠予和收纳礼物的实际动作,而论及激发这件事的精神,和这项事奉的终极目标。他使用商业用语,有打趣的味道,最多不过是当作比方。而教会及时的帮助,和他自己的感恩之情,则被置于最高的层次,因为此处用极严肃的话来刻画它,称之为 神喜悦的祭物 。我们一切的服事和管家职分的赏赐,便是神的喜悦(林后五 9 )。
19. 本节与前一节的衔接,由 并且 (或“而”,“接下来”), de ,显明,这暗示:为了帮助使徒、腓立比人,自己落到穷困的地步。倘若哥林多后书八章 2 节以下是本信的背景,情况很可能如此。保罗向他们保证,因为他们没有疏于注意神的需要,祂也不会错过供应他们的需要。麦卡利斯采用这观点,他以哥林多后书八章 2 节为证据,指称当时腓立比教会“正在经济困境之中”。 将供应 ple{ro{sei (这个字与 18 节所译的动词“我已经充足”相同)和 需要 Chreia (在四章 16 节,以及前面二章 25 节,这字曾用来形容使徒的需要)等字的使用,可以支持他的观点。按照这种看法,保罗向他在腓立比的朋友所提的,是重申神的信实,祂既然供应了祂仆人的物质需要,也必能供应他们的一切需要。 将供应 ,准确的含义为期待的祷告,而不是事实的陈述,这个见解相当有助益 212 。
不过,若排除神供应他们属灵需要的层面,就不正确了;很可能 一切 的加入,表示这两方面的需要都在使徒的心目中。无论他们的缺乏为何,神都会补足。使徒乃是说:“你们送礼物来,慷慨地供应我物质上的需用,神必会奖赏这种自我牺牲的服事。祂是 我的神 ,必不会令你们失望,你们有任何需要,祂必充分供应。”事实上,神的这种供应之来源与范围,是用极有深度的话来描写: 按照祂在基督耶稣里荣耀的丰富 。麦卡尔注意到,神供应的衡量,是用前置词按照( kata )来表达,显明“未来的奖赏不单是来自祂的财富,更是与祂的财富相配──其规模与祂的财富相称”。谁能估计这份丰富的广度与深度(参:罗十一 33 )?从这样的来源中,人一切可想见的需要,都能充分供应,还绰绰有余。
荣耀的 (直译“在荣耀里”),一词究竟指什么,解释有几种。它可被视为副词,形容供应,意思是:“用荣耀的方式供应”;它亦可指未来神国度为信徒存留的荣耀:“在荣耀中”(参:莫德)。然而更可能的是:它与 丰富 相连;如此,这片语的意思便是 荣耀的丰富 。根据旧约中 荣耀 (希伯来文 kabo{d )的某些含义, 丰富、荣耀 两个字可算同义词。请参阅创世记三十一章 1 节与以赛亚书十章 3 节,“荣耀”在这几处等于财富、财宝,如 NI V 。
神丰富的怜悯与供应,可由 在基督耶稣里 看出。神完备的启示与救赎,都在祂里面(西一 27 ,二 3 ),因此我们在祂里面是“富足”的(林后八 9 ),亦即,我们用信心与祂联合之后,就连于一切真财富的供应之源。
20. 此处突然冒出的颂荣,延长了神的 荣耀 之话题,将荣耀归给那位 我们的神与父 。这里的思绪乃是向神发出赞美,为祂一切的良善与恩惠献上感谢。它也表达出保罗的感激,因为神的子民对他的需要有顾念的心,且在他福音的事工上与他亲密同工。班杰尔说:“这段颂荣是整卷书信喜乐的流露”,亦即,这是保罗在监狱中经历到一切令他喜乐的事之后,所作的合宜反应。仪式用语 阿们 ,直译为“确认”,源于希伯来文动词“坚定不移”;这字强调此颂荣的真理,因为作者与读者都加入了这个告白,并且亲自验证了其真实性。
205 有关保罗与他建立的教会之间财务的关系,见 Holmberg, Paul and Power , 88 ~ 95 页。
206 Ramasay, St. Paul the traveller and
Roman Citizen , 311 页。
207 有关其所含的意义,见 Martin 与 Hawthorne 的注释书;以及 Luedemann 的研究, Paul Apostle to the Gentiles , 104 ~ 107 页。
208 Michael, ExpT , 24, 1922, 106 ~ 109 页。
209 Holmberg, Paul and power , 24 页辩称,例外的是哥林多教会,而不是腓立比教会;因此上述的第一个观点可能性较大。
210 见 L. Morris 论这个片语的文章,刊于 NovT , 1, 1956, 205 ~ 208 页;以及 I and II Thessalonains ( Tyndale New Testament Commentaries ,
IVP / Eerdmans, 1984 ), 23 页。中译:莫理斯,《丁道尔新约圣经注释:帖前后》,台北:校园, 1992 。
211 见 Deissmann, Light from the Ancient
East, 111 、 112 、 331 页; Barclay, New Testament Words , 17 ~ 20 页。
212 Hawthorne, 208 页引用 Wiles,
Paul's Intercessory Prayers, 101 ~ 107 页。
D 问安(四 21 ~ 22 )
21 ~ 22. 最后是向教会问安, 众圣徒 (参一 1 同样的片语)是尊称。保罗在本信中从头到尾都很谨慎,要将腓立比整个基督徒团体都包括在他牧者的关怀中。动词 问安 , aspasasthe ,在第二句中又重复: 都问你们安 。那些在他坐监之地的基督徒 弟兄们 ,包括提摩太在内,都和他一同凭信徒之谊致意。这个作法是借用古代写信的习惯,不过改以基督徒的内容 213 。
和保罗一同问安的信徒,不一定都和他一起在监狱中;此处特别提到其中的一群人: 在该撒家里的人 。他们问安的背景,很可能是因为:保罗入狱处的基督徒皇家服务人员,对身为腓立比公民的基督徒特别有兴趣,因为腓立比是罗马的殖民地。曾有人认为, 该撒家里的人 (希腊文 hoi ek te{s kaisaros oikias ,相当于拉丁文的 familia Caesaris )一语可以肯定保罗被囚于罗马,那里即是本书信的背景;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一词不是指皇帝的家属,或罗马议会的成员。译为“皇帝的奴隶”(摩法特)又将这群人限于奴隶中,删去了自由身分的人士,不甚合适,除非“奴隶”是广义地指“仆人”,即市民的公仆。请参阅布鲁斯书中引自罗马书十六章 3 ~ 16 节的一些证据。不过这个词颇具弹性,可以泛指任何城市中在政府服务的人,包括以弗所在内(葛蒂)。
以上所描述的情形,都可以适用于以弗所,在那里有石刻的证据,证实曾有“该撒的家”存在,即“政府之家”的成员,以市民公仆与政府官员的身分,为皇帝效劳。狄比留引用一处碑文,显示从事公众服务的人包括自由人与奴隶,他们成立了一种公会,自称为“我们的主奥古斯都”的仆人。
因此,从这一节无法定夺保罗写作的地点。
213 见 Doty, Letters in Primitive
Christianity ; E. E. Ellis, 'Paul and his co-workers' , 刊于他所着 Prophecy
and Hermaneutic in Early Christianity (
Eerdmans, 1978 ), 13 ~ 22 页;但另一个观点,见 Ollrog, Paulus and seine Mitarbeiter , 78 页。
E 祝福(四 23 )
23. 结尾的祝福是按保罗典型的方式。 主耶稣基督的恩惠 成为整卷书信的冠冕,亦构成使徒为他的“喜乐和冠冕”之代求,就是为他与神在腓立比的圣徒“亲爱”的交谊(四 1 )而献上的祷告。他渴望那成为他一生目标(一 21 ),以及本封书信主题的主,可以 与你们的灵同在 (按最佳抄本所加)。
最后的 阿们 (参四 20 ),大部分现代经文编辑都将它删去,可是它的证据相当强 214 。它成为使徒为腓立比教会──也是为历世历代、各个地方耶稣基督的教会──的祈祷之恰当回应。
214 细节可见 Hawthorne, 212 页。
──《丁道尔圣经注释》
|
|
腓立比书
腓立比书第四章
4:1 本节承接前章17-18节的勉励,劝谕教会“应当靠主站立得稳”,在逼迫环伺之际,同心合意,共赴主工。
本节用了一些最亲切的词句来称呼受信的教会:“所亲爱所思念的”,“想念”原文为epipithetoi,新约只见于此处,表达了保罗再见腓立比信徒的热望。“我的喜乐,我的冠冕”,说明他何等盼望在教会事工上所付出的代价可以有收获;信徒能在患难中站稳,成为他赛跑所夺得的花冠(参帖前2:19;3:9)。
4:2
腓立比教会内部需要团结,可从保罗劝友阿爹和循都基两位女信徒的话见出。这两个女人一定曾经不和。历史告诉我们,马其顿不但出生象亚历山大大帝那样名闻世界的男人,也迭出在政坛与军事上一显赫一时的著名女人。路加记载保罗在腓立比初传福音,便遇到卖紫色布匹的妇人吕底亚和巫鬼所附的女奴(徒16:14,16)。保罗书信中特别提到友阿爹与循都不得基并力劝她们同心,二人一定也是教会领袖,她们之间的争吵曾影响教会合一的侍奉。他处理此事既有魄力也很周到,示偏袒任一方;一方面在信中公开勉励同心,一方面叫人为之疏解。从信中语气(3节)可知道这两个女人很可能会听劝告和好如初。
4:3
保罗请他去帮助“这两个女人的”的“真实同负一轭”的人是谁,信中未提及。他可能是以巴弗提、西拉或路加,或都吕底亚,是一位与他同工并且一同受苦的人。革利免的名字在圣经中只见于此处,相信是腓立比的一位信徒。“生命册”是神记录祂子民的名册(出32:32;诗69:28),这里指在天上记录神所拣选的人的名册(参启3:5)。保罗说这些与他同工的人都会在神的记录上有份。
4:4
喜乐不只是一种乐观的情怀,而是在面对艰困、逼迫里,自内心发出的一种欢歌的力量。这力量来自“靠主”。因为倚靠主,信徒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喜乐(雅1:2)。
4:5
信徒应处处为他人着想,做领袖尤其需要这种“谦让的心”(参林后10:1),也就是又忍耐又谦卑、温柔的心。能这样才不至只顾念自己的事,眼中只见到他人的短处。温柔谦让不是示弱,更不是放弃自己的立场;相反的,依靠应站稳立场,齐心为福音(1:27)。不要过分关心自己所受的,因为主的日子已经近了,祂必伸张正义。
4:6
“持虑”是对神的保罗和照顾缺乏信心的结果。主耶稣教训人不要为生命、身体、明天等等忧虑,因为我们所需用的一切天父都知道(太6:25-34)。保罗叫人对任何事都不要耽心挂虑,只要积极地把所要的告诉神。“祷告”指一般的求,“祈求”指恳切的特别的求(参路1:10,13及注)。更重要的是用感谢的心去求。这里说“凡事”,指生活中不问顺境与逆境,各种的需要都可以告诉神(参帖前5:18)。
4:7
神所赐平安里藏有神对人的拯救与保守,人的罪得赦,与神和好后内心永享安宁。“出人意外”指这种平安美好、深度与广度,远远超过人的梦想,非人的任何计划所能达到(参弗3:18-20)。“保守”的原文phrouresei为一军事用词,有“警戒防守”之决。信徒与基督联合,顺服在祂的旨意下,生命因为有神大能的保守,固若金汤。这保守深入人里头,连心怀意念都在祂的看顾中。
4:8
保罗继续7节“神赐平安”的主题,添上本节和9节“未尽的话”来说明信徒应如何乐享此平安。他指出一个人的心思意念对人生活的影响。脑里想的是什么,说的做的也会是什么。他要求信徒思念本节所列举的事,然后付诸实行(9节)。有这样健全清洁的思想,才可以有出众的高尚的道德与精神生活。“思念”不只是“记住”,有把这些美好的品质来陶铸一个人的行为之意。
4:9
保罗把教导(“所学习的”)、(“所领受的”),说的话(“所听见的”)和生活的实际榜样(“所看见”)放在一道,要求信徒向他学习,学习他怎样学效基督的榜样。这样才能得到7节所讲的平安。
4:10
“思念工”是说腓立比教会为了记念在狱中的保罗,用财物供应他的需要。他们向来如此,只是没有机会,他们心甘情愿,只是有时候环境不许可。这阻碍是什么呢?信中未说明。可能是保罗所在的地方无法与外界联络,也可能是腓立比人一时钱财不济,又或者是须先周济耶路撒冷的圣徒。
4:11
保罗的生活秘诀是知足,无论缺乏中、在富足时,环境的改变不影响他与主的紧密关系。主基督是他生活力量的源头,所以他能知足。他感谢腓立比人的馈送,但不倚靠、贪恋(提前6:6-10)。
4:12-13
保罗的使徒工作不为世俗所羁,超脱于名利之外,可从这两节掷地铿锵有声的壮语中得到认识,也是他卑微、顺服、温柔、谦让的美好品格的忠实写照。他以基督为中心的整个人生观都包含在这几句话里,也成了现代基督徒生活的力量。
“凡事”指一切都能计神喜悦的事。那加给我们力量的是复活的基督,祂是我们的倚靠。有了祂,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满足(12节,参林后12:9-10)。有了祂,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满足(12节,参林后12:9-10)。有了祂,基督信徒此生应尽的责任和应做的事都可以完成。
4:14
腓立比人的馈赠是与保罗同担患难的“美事”,也是他用另一种方式向腓立比人说“多谢”。“患难”指的当为他坐监的事,但他受牢狱之苦是为了福音。教会支援他是与他同工,令他使徒的工作得以继续。
4:15-17
“初传福音”指保罗第二次布道之旅,来到马其顿省的腓立比城传道。帖撒罗尼迦是他在马其顿省传道的第二个城。保罗在他城传道时,腓立比教会曾经不只一次在物资上供应他。这是保罗常常乐道的事(参林后8:1-5)。
“授受的事”是指财物上的施与爱。腓立比人所作的是一种有价值的投资,所收的是属灵的“红利”(“果子渐渐增多”)。
4:18-19
旧约时代有向神表示感谢而献的祭,称为馨香的祭(创8:21;出29:18,25,41;利1:9,13),献祭的人希望得到神的悦纳。保罗以腓立比人给他的馈送当作神所喜悦的祭物。由楷可见,信徒捐助的事工或在物质上帮助服侍神的人,也是向神作的奉献,是祂所悦纳的祭物。
4:19 保罗在缧绁中一样关心腓立比人的需要,神给教会的供应丰富无比,一切所需都充足(参弗1:18;3:16-20);他为此献上颂赞(20节)。
4:21
保罗在每封信未总要加上问安,常常亲笔添上(参罗16:3-16,21-23;林前16:19-20林后13:12-13等)。“圣徒”看1:1注。“众弟兄”指伴他的同工,包括提摩太。
4:22
“该撒”今译“凯撒”,是罗马皇帝。“在该撒家里的人特特地问你们安”说明当时在帝国政府中供职的人也有基督信徒,他们对腓立比信徒分外关心。“该撒家里的人”指的不是皇帝家庭里或宫廷中的人,很可能是在帝国政府中服务的,例如看守保罗的罗马兵丁(他们问候腓立比人,可以令后者放心,保罗会受到好的照顾),也可能是驻扎在保罗被囚的地方(罗马或者以弗所)的禁卫或警卫军中人(参1:13注及本书〈参考资料〉)。
4:23
信末献上祷告,祈求主基督的恩惠常在信徒的心里。“心”为单数,强调教会在主里同心合意的侍奉。这封信以“同心合意兴旺福音”始,以在主里的同心合意的侍奉。这封信以“同心合意兴旺福音”始,以在主里的同心侍奉作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