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上第十四章
第 14 章
撒上 14 章 > 扫罗或有才能,品格却欠奉了,我们事奉的焦点不会只放在能力上面吧……
14 章 从这一章我们看到,扫罗做了几件不合领袖体统的事:他没有跟儿子约拿单交谈( 14:1 , 17 );愚妄地起誓( 14:24 );不理士卒的疲乏安危( 14:31 )。他领导全民毫不称职,那并不只是由于本身的性格,更是由于他属灵品格的腐败。我们的行为常常是属灵景况的缩影,别忘记,要作英明的领袖,具备属灵的品格是极重要的。
扫罗
撒上 14:1> 军纪固然重要,但为何约拿单要单独行动呢?扫罗父子有何分别?
14:1 约拿单为何单独下去攻击非利士人?也许在战场上躲避敌人不是办法,拖延日久难免厌战;他信靠神能使他得胜,虽然非利士军队人数众多,但自己有神同在,相信可以力克敌人。他也许未将这事告诉父亲,因为扫罗不会让他出战。
撒上 14:6> 战争中人的多少,是世人看胜负的条件,你怎样看?
14:6 约拿单与替他拿兵器的人,和非利士人的大军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但是尽管别人都害怕,他们却倚靠神,清楚知道敌方兵员虽多,也不能限制神施展大能相助。神看重这两个人的信心与英勇,使他们大获胜利。
你曾否被“仇敌”四面包围,面对有压倒性优势的敌人?不要被庞大的敌人和复杂的情势吓倒,倚靠神,总会有足够的资源抵抗压力,而且得胜。只要神吩咐你采取行动,你就要果敢地将自己所有的一切交托给祂,信赖祂率领你取胜。
撒上 14:12> 约拿单靠神,以一当十,我又如何面对困难?
14:12 约拿单没有权柄率领全军出战,但是他能在敌营的一隅发动小型攻击。他们动手的时候,非利士营中惊慌溃乱,以前跟随非利士军的希伯来人都倒戈相向,藏在山地之人也重新振作起来出去作战。
你面对力不能胜的局面时,请你自问,“我能采取什么步骤来解决难题并且获得最后的胜利?”
撒上 14:19> 是否应该停手?
14:19 扫罗吩咐祭司“停手”,是指不要使用乌陵和土明。他们本来要从以弗得(背心)之中取出它们来,好确知神的旨意(参 10:20 的注释),扫罗急急忙忙地按例而行,求神的回覆,好趁非利士人混乱之际,速速取胜。
冒失起誓许愿
撒上 14:24> 扫罗愚昧的起誓,带来了可悲的后果──
14:24 扫罗叫百姓起誓,毫不考虑可能的后果。其结果如何?( 1 )百姓极其困惫,不能作战;( 2 )他们极其饥饿,吃带血的肉,这事违背神的律法( 14:32 );( 3 )他几乎杀了自己的儿子约拿单( 14:42-44 )。扫罗一时冲动起誓,听起来很有英雄味道,但是却带来灾殃。如果你处于为难之中,务要慎防冲口而出的话语,免得后悔莫及。
约拿单的英勇战绩
撒上 14:32-34> 为何不可吃血?我如何看待吃血?
14:32-34 在希伯来人有关食物的条例中,最古老、也是最认真的一项,是不准他们吃带血的牲畜肉(参利 7:26-27 )。这个律法从挪亚时代开始(参创 9:4 )到早期教会时代一直被遵守着(参徒 15:27-29 )。吃血是犯罪的,因为血代表生命,生命是属于神的。(参利 17:10-14 注释)。
撒上 14:35-36> 把神放在第一位,是应当的,为何我也是最后才想到神?
14:35-36 扫罗作王好几年以后,才为神建起第一个祭坛,作为最后的凭依。他在位期间,只有在山穷水尽之时才寻求神,这与祭司成了强烈的对比,祭司主张人应当凡事先求问神。假如他首先去求问神,作王以后头一件事就是筑起祭坛,该有多好啊!人到事后才求告神,就有辱祂的大能;我们应先求告神,别等到计穷力竭之时才想到祂。
撒上 14:39> 扫罗再次起誓几乎丧了儿子的命;我能勒住自己的口不起誓吗?
14:39 这是扫罗第二次愚昧地起誓。起第一个誓是因为他太急于打败非利士人,想激励士兵早早完成任务( 14:14-26 )。在全本圣经中神从来没有叫人起誓或许愿,不过一旦人起了誓的话,祂当然希望人能够信守(参利 5:4 ;民 30 )。
扫罗的誓言,神并不完全认同,不过那仍然是他所起的誓。约拿单虽然不知道父亲的誓言,仍犯了违背誓言之过。扫罗好像耶弗他一样(参士 11 章),所许之愿危及到自己儿女的生命,幸而人民拦阻才救了约拿单的性命。
撒上 14:39> 冒失起誓,后果可能是严峻的,应该怎么办?
14:39 扫罗下了一道不合情理的命令,促使人去违誓。按照这命令,他必须处死儿子,但即使如此他也不能收回命令,因为他已经对神起了誓。冒失起誓的后果是严重的,尤其当所起的誓不合情理,又很难做到时,就更加被动了。
撒上 14:43> 能坦诚面对自己的错,约拿单真教人佩服!其实我也想做到……
14:43 约拿单的属灵气质跟扫罗成为鲜明的对比。他坦承自己所做的事,并不想作掩饰。他虽然不知道扫罗所起的誓,却甘愿承受后果。在你做错事以后,即使出于无心,也要像约拿单一样的坦白,却不可效法扫罗。
撒上 14:44-45> 在威望、信誉、法理、亲情和忠心的错综关系上,哪点最重要?我是怎么做的?
14:44-45 为了面子,扫罗又说了一次糊涂话。饶恕约拿单的性命,等于要他承认自己做了蠢事,这对君王来说是非常难堪的,他实际上是关心自己的形像多过信守自己的誓言。幸而百姓劝说才救了约拿单。不要像扫罗似的一错再错,要肯认错,好证明你注重事情做得对,过于表面上做得漂亮。
撒上 14:47> 神是终极的权能者,有最佳的旨意、时间和方法,但我为何常怀疑或焦虑呢?
14:47 扫罗刚刚违背了神的命令,神就告诉他,他的国位不会长久了( 13:13-14 )。其后为什么他又会战胜呢?有时不虔诚的人也能打胜仗。神既没有保证,又没有设限说只有义人才能得胜;祂只照自己的旨意安排。祂可能因为人民的缘故,而不是因为扫罗,所以使他得胜。祂可能容许扫罗暂时作王,好使用他的军事才能,这样,下一任的君王大卫就可以心无旁骛,领导国人从事属灵战争。不管神因什么原由耽延扫罗王朝的改换,他的王位终结总要完全应验神的预言。只有神知道自己的计划和应许,祂有命定的时间。我们的任务乃是将自己的事情和道路交托给神,信靠祂必会成全。──《灵修版圣经注释》
撒母耳记上第十四章
播种的效果(十四 1 ~ 15 )
.约拿单的信心:非利士兵营驻满了守军,而约拿单这方面却只有两个人──看来是以卵击石,肯定绝望的了。但是只要有信心,神可以成就不可能的事。约拿单也深知神是不会受数目所限制的。我们是否常常觉得自己渺小、软弱、人数稀少?然而今天的经文给了我们许多的鼓励。
.拿兵器者的友谊:如果我们有一些在信心上与我们分享的朋友就太好了。那位拿兵器的人可能会有许多疑惑,也许他对约拿单并不是全心全意的支持,不过你看他的回答是多么令人鼓舞:“我必跟随你,与你同心。”我们不妨检讨一下自己在对待朋友时是否有同样的心志呢?
.敌人的自信:信心本身是中性的,它的功能好坏与否,就要视乎我们把信心放在什么事和谁人的身上。难怪那些驻兵都因骄傲而嘲笑他们。但是约拿单却以他们的嘲笑作为神叫他俩攻击的指示( 10 ),他与随从爬往敌军的阵地,而神也遵守祂的诺言。假如我们把信念放在错误的事物上,那样结局可能会使我们致命的。
祈祷 但愿我在做任何事之前,先以信靠的心去赞美神。
指挥(十四 16 ~ 23 )
外国谚语有云:“愚人鲁莽竟敢乱闯连天使都不敢走的路。”对于这话读者必须加以警惕;不过有大部分人都过于懦弱,害怕做领导人,又担心别人不支持自己;另外,又有些人却经常无谓地忙乱一番,务求引起别人的注意。
约拿单和拿兵器的人都能冷静而敏捷地去行动,扫罗却在见到许多敌军在骚乱时,才发觉约拿单的行动( 16 、 19 ~ 20 )。当他发觉约拿单和拿兵器的人失了踪时( 17 ),便命人把约柜运来,他可能想用那两块圣石去求神指示到底应否进攻。其实他只需做一件事便可以了,因为非利士人是如此的混乱( 20 ~ 21 )。有时,我们面前的路已很清楚了,但我们却仍浪费许多时间去“寻求指示”而没有把握当前的机会。
从约拿单有效地战胜了( 23 )使我们见到指挥的果效。有些信徒往往会因害怕及不肯定而放弃行动;若他们看到有人肯先尝试并成功的话,才会效法他。人的弱点就是很容易后退,可是只要有一个人能挺身而出领导这些人,他们便会群起响应。我们必须谨记,身为基督徒的目标,就是跟随那得胜的基督。
祈祷 求神赐我勇气,在我必须行动时使我不要迟疑。
三思而行(十四 24 ~ 35 )
“多言多语难免有过;禁止嘴唇是有智慧。”(箴十 19 )
扫罗犯了两个错。第一个是普遍性的,他们以为用克己禁食的行动必定会令神喜悦,就像我们希望神仁慈地对待我们时就用克己的方法一样。有时这是有效的,不过却不要使克己禁欲成为我们的目的。假如克己会阻碍神的事工,那末它就是绝对错的了。
扫罗的第二个错误是轻率地发号施令( 24 ),结果把以色列人都弄得极度疲乏;相反地约拿单却因吃了一些蜂蜜而能振作起来( 27 ~ 30 )。
扫罗的困难并没有完全解决。神的律法是当人们宰牛羊时,要把那些血都滴干,先献祭给神才可以吃,不能吃带血的肉;可是那些饥饿的士兵却没有这样做( 32 ),因此,扫罗希望挽回他的错( 33 ~ 35 ),不过他起初已经犯了大错;假如他能在发号施令之前仔细思想,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祈祷 求神提醒我要时常经过仔细思想之后才说话。
虽不完美神仍能用(十四 36 ~ 52 )
.在我们的一生中常常会在某些事上表现得不大好,这就像扫罗在 36 ~ 44 节的做法便很不明智。他用掣签的方法:那不过是一块黑石头和一块白石头而已,只能回答“是”与“否”。因此花了许多时间去查明约拿单是否犯了罪(他曾经破坏了扫罗在 24 节所起的誓)。扫罗这时应该怎样做呢?
扫罗的表现十分愚蠢,他没有在神面前认罪,反而将难题交给神处理。他坚持自己所说过的话( 44 )“约拿单哪,你定要死!若不然,愿神重重地降罚与我。”结果,百姓的抗议声救回了约拿单的性命( 45 )。
虽然这样,多年来神却藉扫罗从敌人手中多次救出以色列人( 47 ~ 48 )。扫罗又曾招募了许多精锐的勇士( 52 ),这些事也正如撒母耳曾预言的一般应验了(撒上八 11 ~ 12 、 16 )。扫罗不停的东征西讨,使以色列国的版图大增。此处,我们可看见神也会使用一些不完全的人去完成祂的工作,但是我们不要以此为藉口而不去尽力事奉神;乃应以此为鼓励,在事奉上全力以赴,这岂不比自卑地认为自己是不配的更好吗?
祈祷 愿神在我选择的道路上作出引领。──《新旧约辅读》
撒母耳记上 第十四章 注释
1-46 约拿单突袭非利士人奏效
约拿单凭着信心,静悄悄地与拿兵器的少年私自攀过山峰突袭非利士防营。因有神的同在,这次行动果告成功,扫罗乘机挥军将非利士人
赶回故地。
1-15 突袭非利士防营
1-5
约拿单大概认为父亲扫罗必定不赞同他的做法,故秘密行事
1 「拿他兵器的少年」:即他的侍从。
2 「米矶仑」:在密抹以北;但按本段提及的地理,扫罗应在密抹以南,因此有学者认为原文可能是与「米矶仑」字根接近的
另一个字;指「打禾场」。通常打禾场设在露天的小丘上,扫罗坐在那里可俯瞰周围,提防敌人突袭。
3 「以弗得」:祭司穿的无袖外袍,系於其上的胸牌附有乌陵、土明,祭司藉以求问神谕(参19)。
4 「播薛」:意即溜滑;
「西尼」:意即荆棘众多。
这些名字显示两个山峰都难以攀登。
6-12 约拿单寻求神引领的预兆
藉着非利士防兵所说的话来看神有否允赐胜利。
11-12「希伯来人 ...... 出来了 ......
你们上 ...... 指示你们」:非利士防兵讥讽的话。他们邀请约拿单爬上山,显然认为这是难以办到
的事。
13-15
约拿单与侍从大概沿另一条路上山,或攀峭壁而上,使防兵看不到他们,未加防范,於是约拿单和侍从一下子杀了二十人。
14 「在一亩地 ......
之内」:经文残缺,意思不易确定,可能是描述约拿单杀死非利士人的地点。
15 防兵遇突袭而手足无措,跑回营地报讯,刚巧掠兵(13:17-18)回营,於是整个营地的军兵战兢起来,加上地震的影响,立
时人心惶惶。
16-23 扫罗乘胜追击
正当非利士人在营中惶恐乱窜之际,扫罗已闻风声,并查出是约拿单突袭的缘故,於是急不及待上战场去。由於敌军中的希伯来人转过来
作内应,另有百姓加入增援势力,以色列军能把非利士人赶出密抹。
18「约柜」:当时仍放在基列耶琳 (7:2) ,
至大卫作王时才将它搬进大城(撒下6:2) 。 七十士译本则作「以弗得」。
扫罗要将「约柜」(也可能是「以弗得」。见3)运来, 大概是要藉此求问神他们应否出战。
19 非利士营混乱的情况正是扫罗出击的好时机,故他命令祭司停手不用求问神,认为应把握时间立刻上阵。
21「希伯来人」:是外族人对以色列人的称呼,在此指先前变节跟随非利士人的以色列佣兵。
22「以法莲山地」:在便雅悯境。
23「伯亚文」:按13:5,位於密抹的西边。
24-46 扫罗卤莽起誓
百姓在战争中极需食物加添体力,但扫罗为了讨神喜悦,愚昧地强令他的百姓禁食直至晚上。约拿单因不知情误违父亲的誓言,当他知道
後便批评父亲的不是,而百姓因饥饿的缘故触犯了宗教禁例,吃了带血的肉( 24-35)。约拿单因误违父誓差点丧命,且连累以色列军不
能完全剿灭非利士人,让他们得以归回本地( 36-46)。
24 扫罗大概看出神与百姓同在,使他们能够胜过非利士人,所以要求百姓以禁食这苦行讨神欢心,盼望神继续使他们得胜。
「向敌人报完了仇」:原为「我向我的敌人报完了仇」。
27
疲惫的人眼目会昏花。约拿单因有蜂蜜的滋润,体力恢复,眼睛明亮。
31「亚雅仑」:扼守通往海滨平原的重镇,显示扫罗成功地将非利士人逐出以色列民居住的地方。
32 有学者认为扫罗吩咐禁食是为了防范未然,免得百姓从非利士人那里掠夺财物後,未经分别为圣献与神便擅自取用,触怒耶
和华,但百姓始终犯了律法上的禁例。
33-34 为免一错再错,扫罗立刻用「大石头」作坛,把牛羊宰在坛前,又遵照律法的吩咐(参申12:16),把血倒尽。
43「我就死吗」:可译作「我就死罢」,意即约拿单勇敢地承担违背誓言的後果。
45
百姓的意思是:约拿单今日战胜敌人是因神喜悦他的缘故,神又怎会要夺取他的性命呢?
47-52 扫罗作王期间的战绩与族谱
在扫罗未被罢黜( 15:28)而下一任君王大卫又未出现之前,作者在 此总结扫罗一生的功勋及其族谱。
47 除西面的非利士外,其余外族均在约但河东:亚扪、摩押在东面,以东在南面,琐巴(属亚兰)在北面。这显示扫罗在位期
间四处征讨。
48「亚玛力」:扫罗与这族人的战争见下章。
49「亦施韦」:大概是伊施波设的原名(参撒下2:8注)。
扫罗另一个儿子亚比拿达(31:2)未见於本族谱。
50 押尼珥在扫罗死後扮演重要角色,拥护扫罗王朝,与大卫的王朝对抗(参撒下2-3章)。
思想问题(第 13, 14章)
1 扫罗违命擅自献祭,之後又为自己辩护,这对他的个性与属灵情况有何提示?
你认为他对撒母耳所作的答辩( 11-12)是否有理?
为什麽?
2 你认为神对扫罗的处分是否太严厉?
为什麽?参路 12:47-48。
3 从 13-14章看来,扫罗与约拿单这一对父子在个性、智勇与对神 的态度上有何差异?
4 13章里扫罗私自献祭一事显出他个性急躁,在14章他这弱点有 否改善?
这引起什麽後果?
撒母耳记上第十四章
以色列得胜(十四 1-23 )
尽管所有不利的环境,但扫罗与非利士人首次交锋,结果以色列得胜。在扫罗错误地献祭之后,说故事者无疑把扫罗的胜利视为约拿单的功劳;或者说是因为上帝,祂使约拿单获胜。扫罗被描述为毫无所知和困惑的人( 16 节以下),无决断力或急躁( 18 节以下),并且没有勇气和决定( 20 节)。但是,约拿单却显示他对上帝的信心,这是他的父亲所缺少的( 6 节)。事情好像是约拿单和他的拿兵器的人发现一条可通过深谷的窄径,藉它可以逐个除掉非利士人的防守关隘;其他的非利士人因此十分惊慌,这种惊慌引致他们跌入地震的骚动中( 15 节)。这是一个肯定的记号(他们相信的),证明上帝与以色列并肩作战。非利士人的轻蔑和挖苦( 11 节)是粗枝大叶的错误。这里形容他们为 未受割礼的人 部分是简单的事实;行割礼是很普遍的习俗,不但是以色列人,其他古时的民族也有这种习俗,然而非利士人以不遵守这种习俗而着名。但是这里的形容有宗教的意义在内;很可能‘异教徒’( heathen )最能表达希伯来文的原意,这些没有上帝的不信者,怎能战胜上帝的军队以色列。
这种战争的神学对我们今天不大可能适用。甚至在旧约,事实上在大之后,没有任何战争可以称为‘圣’战,列在耶和华旌旗之下。看来上帝同意的战争,除了摩西时代拯救被欺压的百姓出埃及,以及大领导下建立完全独立的国家之外,并没有扩展到其他方面。新约描写基督徒的战争,是属灵和道德的战争,而非国家性的:‘因为我们不是对抗人,而是对抗天界的邪灵,就是黑暗世代的执政者、掌权者,和宇宙间邪恶的势力作战。’(弗六 12 ,现代中文译本)没有一位新约圣经的作者向基督的教会呼吁,起来反抗罗马帝国的压迫和革命,正如龚汉斯( Hans Ku/ng )所说:‘不是暴力的策略,而是非暴力,才是从耶稣基督的榜样演译过来的。’但在扫罗和大的时代,上帝透过以色列向全世界表明祂的旨意,只有当以色列脱离非利士的管辖,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才能奏效,故战争是惟一的方法。但战争有时(虽不是常常如此),却可能是两种罪恶中较少的罪恶( the lesser
of two evils )。
这段经文困惑的一节是十八节:扫罗有没有召来圣约柜,若是有却又为什么?根据希腊文译本(七十士译本),他召来‘以弗得’而非约柜,并且许多学者认为很正确,因为两个名词在希伯来文很接近,以致被文士在抄写时所混淆。以弗得是祭司的饰物,用来晓得上帝的旨意(参在下一段十四章四十一节的注释),如果扫罗盼望求问以弗得,表示他一定被当时处境困惑,并且他很想知道需要采取什么行动,以便可尽快作决定( 19 节)。另一方面,约柜是用来指引军队作战的(参四 3-11 );但在七章二节指出约柜在基列耶琳多年并没有被移动过。如果这是例外的情况,则可以假定扫罗有意进入严肃和庄严的战争状态;但当明白形势后,他明智地不再浪费时间,而马上开始追捕途中的敌人。
廿三节总结这次战争的意义。在以色列中部分的压力已消除了,对以色列的士气和团结造成良好影响( 21 节)( 希伯来人 很明显是非利士人指以色列人的惯用语)。未来还有很多战事,但作为扫罗长期斗争的首次, 耶和华拯救以色列 。不是扫罗带来的胜利,也不是庞大和不可抵抗的以色列军队。如果上帝与他们同在,一小撮胆怯的人也可以行神迹,正如约拿单所意识到的( 6 节)。同样,一小可怜又胆却的耶稣门徒曾经‘扰乱天下’(徒十七 6 )。
扫罗的统治(十四 24-46 )
我们现在知道,这场战争并没有赢得应有的胜利(看 30 节);错误在于扫罗。事实上,得胜的以色列军,并没有欢欣鼓舞和士气高昂,反而被描写为 困惫 ( 24 节),极需要食物。指挥官的责任是保证有足够的供应品给他的军队,但扫罗既身为王,而且也是将军,他的表现却很相反,竟禁止他的军兵进食任何东西。无疑他的动机是好的,但他宣布的咒诅,却是不需要和愚蠢的;在这里的图画,给我们看见一个人挣扎地为上帝做一些合宜的事,但事实上却不倚靠上帝,只凭藉人的本性和人的需要。这在卅一至卅五节有很好的阐明,扫罗谨慎地使他的跟随者不致犯宗教条例;以色列的律法禁止吃带血的肉,参见利未记十九章廿六节,但其实只因饥饿,令致他们违反律法!
在卅七节我们发现,扫罗采用正确的步骤来确定上帝的旨意。暗示他召一位祭司来使用 以弗得 ,它是一件特别的衣服,内里藏有两样东西,分别称为 乌陵和土明 (参出廿八 30 )。我们不太确切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怎样使用,但在四十一节清楚指出,确实可以透过它来得到答案,正如卅七节指出的一样。这件工具与四十二节的掣签很有关系。接,扫罗首先想维持他严肃的誓言来取悦及顺从上帝,甚至不惜用他的儿子的生命作代价;其次他用谨慎的态度来确定上帝的旨意。但最后他的跟随者公然反对他,使他没能实现。
我们不必怀疑讲故事者,像任何现代的读者一样,完全赞同约拿单的生命将被赦免。整个情况应该可以避免出现;带讽刺意味的是扫罗在前一章出于自己的意愿不顺从上帝,但现在,他发现若要遵守会很沮丧。他配不配作领袖的问题再次出现;一个导致他的百姓废弃他的决定的人,不能够成为理想的统治者,扫罗显示不单没有依靠上帝,他也没有与以色列军队联成一气。
四十六节可以简单说是事实,点出这场战争的结束;或许我们可以将它作为整段经文的注释,带出因为扫罗不大明智的决定,这一次使非利士人较轻易地逃掉了。后面的解释支持了三十节中对约拿单早期的评论。这故事是上帝管理人类事务的一个有趣的例子;以色列得胜,因为上帝在事前已经决定,但上帝因为扫罗的行动,容许削弱这次胜利的效果,这件事,正如许多历史事件一样,具有双重的意义。
扫罗的成就(十四 47-52 )
圣经作者不想读者忽略扫罗的才干和成就,虽然他有一些个人的缺点,事实上扫罗在作为战士和将军这方面,并没有失败。经历各次战斗,我们看见他很成功,并且带给以色列有很大的利益。四十七节简略地说,他的仇敌不单是亚扪人(犹如在十一章),当然也包括非利士人,尚有几个民族由士师时期开始时常敌视以色列。摩押和以东是亚扪细小的邻居,在外约但南部;琐巴乃是极北部亚兰帝国之一个小国(看下图)。在四十八节介绍的亚玛力人,他们不像其他民族一样是侵略者,而是游牧民族的抢掠者,他们使得孤离的农场和农夫遭受大的损害,尤其是在以色列南部的边缘地带。他们主要的目标乃是抢掠:我们将在十五章和三十章再次遇见他们。
四十九至五十二节让我们看见有关扫罗家庭的一些细节;他的儿子亦施韦可能是撒母耳记下二章八节同一位的‘伊施波设’。这张名单上的名字是资料性的,有些细节暗示扫罗地位的稳固。他有几个儿子和女儿,表示他不缺继承者;他也不缺乏支持他渡过水深火热大能的战士。他的未来和他的王朝,看来相当有保证。从不同角度来看这一系列的名字,我们见到许多的名字,是设立在大及其宝座之间的绊脚石。
其中的许多人,事实上在未来大的故事中,都扮演一定的角色。伊施波设和押尼珥阻止大统治全以色列,但只是一段很短的时间。在其中有两位事实上支持大对抗扫罗的──米甲她嫁给大,和约拿单成为大最好的朋友。故此表面是不可靠的;扫罗的地位并不那么稳固,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大将接替他作以色列的王。而且这支计划增强扫罗和以色列力量的军队,刚好以大作高级军官,有助他的兴起和受他的影响。虽然扫罗完全控制以色列,但他不能豫见有竞争者会兴起,也不能豫见他自己的家庭对竞争者的态度。总之,他不能掌握他的命运,也许这个教训可以在箴言廿七章一节中找到:‘不要为明日自夸,因为一生要生何事,你尚且不能知道。’
──《每日研经丛书》
撒母耳记上注释 2.扫罗轻率的誓言(一四)
一四1~15 约拿单看见父亲仍未有行动,知道在战场上躲避敌人不是办法,拖延日久士兵难免厌战;约拿单便与拿兵器的士兵悄悄地溜去攻击非利士人。这并非鲁莽,也不是愚蠢的自杀式行为。他信靠神能使他得胜,虽然非利士军队人数众多,但自己有神同在,相信必能得胜。胜利的关键不在于只有两个人,约拿单的信心在于:“耶和华使人得胜,不在乎人多人少。”约拿单的信心终必得到赏赐。当非利士人以为他们是逃兵,叫他们上去时,就是神借此让约拿单知道,他必得胜。后来非利士人确说:“你们上到我们这里来……”约拿单就爬上他们的营中,随后在犁沟杀了二十人。生还者欲逃走时,神使地震动,非利士人的营地一片混乱。约拿单(6节)和拿兵器的人(7节)显出信心的见证,是神用以对付非利士人的。可怜愚钝的扫罗错失了胜利的果子!
一四16~23 扫罗的守望兵看见那混乱情况,便向他报告。他查点的时候发现约拿单和拿兵器的人不见了。扫罗马上召祭司亚希亚把约柜运到他那里,他好求问耶和华。(新英王钦定本边注,依照七十土译本把约柜作“以弗得”,约柜这时大概仍在基列耶琳。)但是扫罗听见敌人混乱的喧嚷声音越来越大,便很快改变了主意。他叫祭司停手,意思是停止寻求耶和华的旨意(19节)。他重整他的势力,坚称主已把非利士人交在他手里,毋需属神的带领了。其它人也发现神正为以色列争战。那些从前投降的希伯来人,转离他们非利士人的主人;而那躲藏在以法莲山地的以色列人,也鼓起勇气去参战。战事快将胜利时,人人都想加入战场,但谁愿象约拿单一马当先出战场呢?
一四24~30 扫罗为了尽快得到胜利,便轻率地起了誓,不准士兵在晚上战事完结前进食,他还起咒立誓。饥饿令兵了愈加疲惫。使他们陷于不利的境地。约拿单不知道他父亲的命令,便吃了一点蜜糖来补充体力。当他得悉咒诅时,便哀叹这愚蠢的命令阻碍以色列的得胜。
一四引~42 扫罗的限制不但令约拿单生气,而且使百姓陷入危险的境地。战事完毕后,兵士急忙将所夺的牲畜杀了,肉还带血时便吃了,这又违反利未记十七章10至14节和申命记十二章23至25节的规定。扫罗听到这些事后,便斥责他们,要把动物牵到大石头上,依规矩宰杀。他也初次筑了一座坛(扫罗作王好几年以后,才为神建起第一个祭坛,作为最后的凭依。他在位期间,只有在山穷水尽之时才寻求神,这与祭司成了强烈的对比。)扫罗热切地期望能连夜追杀非利士人,所以他向祭司谈及询问神,但是神没有回答他。这使扫罗相信营里有罪恶,便用签找出实情。令扫罗惊奇的是,约拿单被掣出来。这说明掣签是当时指出犯人的方法。
一四43~46 约拿单解释发生了什么事,扫罗为了顾全面子,便命令把他治死。那时候百姓比君王显得更有见识:约拿单岂不是与神一同作事,大得胜利吗?神在争战中大大使用他,又怎会因他触犯扫罗的咒诅而不喜悦他呢?所以绝不能治死约拿单。这样英雄便得以免死。扫罗的行为显示他不单没有依靠上帝,他也没有与以色列军队联成一气。扫罗行了无知的事,而非利士人便趁机逃跑了。他第二次处事欠智慧;削弱他日后的成功。
从这一章中我们看到,扫罗做了几件不合领袖体统的事:他没有跟儿子约拿单交谈(1,
17节);愚妄地起誓(24节);不理士卒的疲乏安危(31节)。他领导全民毫不称职,那并不只是由于本身的性格,更是由于他属灵品格的腐败。
一四47~52 第47和48节总结扫罗的战绩。其后三节细述他的家庭。最后一节应验撒母耳的预言:王招募以色列的英勇的儿子服役。(撒上八11)
撒母耳记上 14:1
非 利 士 人 的 防 营: 这 一 章 强 调 了 以 色 利 人 打 败 非 利 士 人 乃 是 因 为 神 站 在 他 们 一 边。 他 们 本 来 士 气 低 落, 兵 力 弱 小,
武 器 也 缺 乏 (13:19~22) , 毫 无 获 胜 的 希 望, 但 是 他 们 赢 得 了 这 场
战 斗, 因 为 “ 那 日, 耶 和 华 使 以 色 列 人 得 胜 ” (23 节 ) 。 当 环 境 看 上 去 于 我 们 不 利 而 我 们 又 束 手 无 策
时, 做 为 神 的 儿 女, 我 们 有 权 利 呼 求 神 在 患 难 之 时 帮 助 我 们 ( 比 较
撒母耳记上
注释
十四 1-13 乔纳单的功绩
没有人想到以色列人会得胜。因为前一章显示他们处于极不利的环境,但有两件事把这境况戏剧性地改变了。一是乔纳单的勇气,二是神要赐以色列人得胜的旨意。正如乔纳单自己所说:「耶和华使人得胜,不在乎人多人少」。非利士人的确是未受割礼的,因他们并没有这种风俗;但这话在此是指他们是在耶和华与以色列人的约以外。创世记十七章指出割礼是一种立约的记号。神会为祂的约民争战。乔纳单的计划得以成功,是因为他的行动来得很突然,而他又利用了山和谷之间一个极狭窄的有利位置。因此,二人可以击杀「二十人」。
无疑乔纳单必已告诉他父亲( 1 节),但我们从第 2 节可见,扫罗对神的计划和对乔纳单的计划,同样一无所知。纵然有从示罗来的祭司亚希亚陪伴着他,但他好像全不知道所发生的事情。亚希亚正穿着以弗得,那是祭司的外袍,可提供寻找神旨意的方法(参出二十八 6-30 )。然而,扫罗好像并没有尝试去寻求神的旨意。
十四 14-23
第 15-19 节描述非利士人在乔纳单的突袭后的惶乱,及扫罗军队的疑惑。最后,扫罗作出了行动去求问神( 18 节),但由于情况发展急促,所以他又改变了心意。因此,圣经作者强调得胜的是神( 15 、 23 节);扫罗也来追赶已在逃跑的非利士人,却不知道正发生甚么事情。
第 18 节这里提到「约柜」,叫人感到希奇,虽然可能是以色列人把它从基列耶琳运来(七 1-2 ),正如从前他们把它从示罗运往战场一样(四 4-5 )。似乎我们更应采取希腊文的版本,即这里作「以弗得」而不作约柜(参新国际译本旁注)。我们从第 3 节可知,亚希亚正穿着以弗得,那是可用来寻求神旨意的工具。在希伯来文中,「约柜」和「以弗得」两词极为相似,很容易混淆。
十四 24-45 乔纳单危在旦夕
这故事又有一个出乎意料之外的转变。战争的背景一直延续至第 46 节,但从 24 节开始,只是谈到扫罗、乔纳单和他们的军队之间的事情。作者让这 3 方面亲自说话和行动,而对任何一方面都不作道德或宗教上的评价或审判。这给读者带来许多没有答案的问题。扫罗起誓是合宜的吗( 24-28 节)?乔纳单公然批评这誓言是合宜的吗( 29-30 节)?军队不理会这誓是对的吗( 31 节)?扫罗加强了他所起的誓,并要处死一个无辜的人──他自己的儿子,这样做对吗( 44 节)?军队维护乔纳单,因而违抗他们的君王,这样做对吗( 45 节)?也许我们不应发问这些问题。作者的目的并不是要按道德意义去解释这事,而是让我们更清楚了解扫罗这个人。
他表现得像一个冲动的人,一时冲动地起了一个愚蠢的誓言,并没有想及后果。然而,既已起了誓,他便认真地严格履行誓约。他在吉甲已违抗神命(十三章),这次不愿再受撒母耳的责备。因此,他小心地献祭( 33-35 节),然后采取正当的步骤去寻求神的指引:换句话说,他是利用祭司亚希亚身上的以弗得来求问神( 36 、 37 、 41 、 42 节;并参 3 节)。找出了乔纳单是那无意违反誓言的人后,扫罗便准备处死自己的儿子,也不愿毁掉他们的神所起的誓。我们所得到印象,是一个完全不明白神心意的人。第 37 节说,「神没有回答他」,而军队最后是把胜利归功于乔纳单和神,而不是扫罗。我们很容易会同情这个出于善意,但却是冲动卤莽的人,但这样的人适合作王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样,整件事件表明了两件事:一、神可以让以色列胜过更强大的敌人;二、扫罗的领导没有多大成就。虽然他作王直至终老,但神已离开了他。
第 41-42 节虽然我们不知道那神圣的工具怎样运作,但我们可见,它确能解答直接的问题,并藉掣签把人抽选出来。那工具分两部分,称为「乌陵」和「土明」。在这两节的希腊文译本中,这两部分是明文说出来的(参新国际译本旁注),也可参看出埃及记二十八章 29 至 30 节。
十四 46-52 扫罗在任的概要
本章结束时概述了扫罗在位的情况,让我们有较完备的数据。
第 47 节指出这时威胁着以色列人的一些仇敌,有从东、从北、从西而来的。南面的亚玛力人( 48 节)是侵略者,常侵扰在以色列境内定居的人。下一章便叙述扫罗抵御他们的战役。非利士人现已被赶逐离开以色列国境( 46 节),但他们却没有停止入侵和攻击的行动( 52 节)。
第 49-51 节所提及的扫罗的亲人,后期大都进入这历史场景中。
撒母耳记上
撒母耳记上第十四章
14:1 非利士的这支驻防军大概是在密抹,也是从这里派出三支军队进掠以境(13:17-18)。本章记述约拿单的战绩,和他吃蜂蜜获罪,以及以军吃带血的肉得罪神的事。
“那边”指密抹隘口的北边,非利士人在那里安营。
14:2 扫罗本在迦巴(13:16),现在南撤到基比亚的郊外,米矶仑若按《以赛亚书》10:28所记,与基比亚相距甚远,扫罗不可能既在基比亚又在米矶仑。此字或为“打禾场”的误抄,他是在打禾场的石榴树下。此树当为一个显著界标或宗教圣树,以色列人的领袖喜在有历史性的大树下听审(士4:5)。
14:3 “以弗得”为大祭司礼服的一部分,藏有乌陵和土明的决断胸牌贴在以弗得上(出28:28-30)。乌陵与土明为寻求神的旨意之用,由大祭司保管。参2:18注。
亚希亚是撒母耳的老师以利的遗裔,又名亚希米勒(22:20),在扫罗朝中担任大祭司。后来扫罗大杀祭司家族(22:11-23),亚希亚(亚希米勒)之子亚比亚他携以弗得投奔大卫。(也有人说亚希亚是21:1提到的亚希米勒的兄弟,亚希米勒继他为大祭司)。
14:6 6-15节讲约拿单凭信心破敌的方法获得成功。以色列人轻视非利士人,称之为“未受割礼人”(士14:3)。
14:9 神借默示、先知,也借环境来让人明白祂的旨意。这里和10:3都是根据看似无关的事,来决定行动。
14:14 “一亩地的半犁沟”:原文作“半约克”。一约克(yoke)为一对牛在一个普通工作天能犁出的土地,为古代量度土地的一种方法。
14:15 “地也震动”是神亲自干预。神用自然的力量来施行拯救的事看7:10;书3:14-17等。
14:18 约柜一直停放在基列耶琳(7:1-2),到大卫王时才运到耶路撒冷(撒下6:1-5)。约柜从未作求问神旨意之用。扫罗所要的或为以弗得,因希腊文旧约《七十士译本》不作“约柜”,而为“以弗得”(看14:3)。
14:19 “停手”是说暂时停止不去寻问神。扫罗急于杀敌,故命祭司停手。扫罗将自己的判断放在对神的倚靠之上。
14:24 扫罗轻率起誓,百姓因此犯罪(32节),儿子约拿单几乎丧命(43-45节),更延阻了追击非利士人。他叫百姓起誓的重心是要向敌人报仇;不象他儿子约拿单,作战是为了神的荣耀和全民的安全(看6-12节)。
14:27 约拿单饿得眼睛发昏,吃了蜂蜜,体力恢复,眼睛也明亮了。
14:33-34 律法禁止以色列人吃血(利7:26;17:10)。吃肉带血是极大的罪。扫罗要百姓把牲畜牵到坛前去了血再吃。“大石头”用来作临时祭坛之用。
14:35 扫罗筑坛献牲为祭,当为代百姓赎罪。
14:46 非利士人的锐气经此役后大为收敛,但在扫罗王晚年,其势复盛,扫罗死在他们手上。
14:47 扫罗时代以色列国土的范围,东到约旦河东岸的摩押与亚扪人境界,南临以东,西达非利士边境,北至琐巴(今叙利亚)。以色列的国运在他手中渐好转,但国家疆域则远不及大卫和所罗门时代。
14:48 亚玛力人住在以东地南部,属阿拉伯族,以掳掠为生(参30:1-20),是以色列人的死敌(出17:8-16;申25:17-19)。扫罗对亚玛力人之战见下章。
14:52 本节为扫罗和大卫的事写下伏笔,因为大卫也是扫罗招募的一位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