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第一百篇
第 100 篇
诗 100:3> 知道及承认自己是受造之物的意义在哪里?
100:3 我们并没有创造自己,神才是我们的创造者。许多人活在世上时,好像他们是创造者、是他们自己小世界的中心似的。这种心态导致了占有欲,也会失去盼望(如果一切都能被拿走的话)。但当我们明白神创造了我们,并给了一切我们所拥有的东西时,我们就要像神给予我们那样给予别人(参林后 9:8 )。那么当一切都失去时,我们仍然有神和祂给我们的一切。
诗 100:4> 以敬拜赞美的心回应神,我是做了──是真心涌流出来的吗?
100:4 惟有神才配受敬拜。我们对神的敬拜的态度怎么样呢?我们是愿意并且高兴来到神的面前呢,还是做个姿态而已,或者不大愿意去教会呢?这首诗让我们要记住神的良善和可靠,并要带着感恩的心来敬拜、赞美神。──《灵修版圣经注释》
诗篇第一百篇
晴空万里(一○○ 1 ~ 5 )
多首诗篇的感情是哭泣多于欢欣,但本篇诗却是晴空万里,乐歌遍地。若得此诗之精神,每一日都变成感恩节日了。本诗很自然地分成两段: 1 ~ 3 节一段; 4 ~ 5 节第二段。每段的开始都是呼召人敬拜主,然后讲出因由。 1 、 2 、 4 三节呼召七种敬拜活动: ① 向神欢呼、 ② 乐意事奉、 ③ 歌唱、 ④ 称谢进其门、 ⑤ 赞美进其院、 ⑥ 感谢、 ⑦ 称颂祂名;处处都表现出事主的快乐。喜乐的神岂不应有喜乐的子民来敬拜祂吗?谁都不喜欢用一个面带愁烦,不甘心乐意事奉的仆人。为什么许多教会的敬拜有如举丧一般呢?事奉这词包括敬拜与作工,所以西方教会称敬拜聚会为服事( Service ),让我们以心以手来事奉祂。
第 3 节及第 5 节讲出七个事奉主之原因: ① 是祂造的、 ② 属祂的、 ③ 是祂的民、 ④ 祂草场的羊、 ⑤ 祂本为善、 ⑥ 慈爱存到永远、 ⑦ 信实到万代。诗人说“当晓得”意指认识神是真实敬拜之基础。我们的敬拜应具有智慧和知识,应知敬拜谁及为何敬拜。无知不会产生敬虔,只会产生迷信。当知道他是神,我们要事奉祂。我们也是祂造的,是属祂的,不单身体灵魂本为祂所造,基督徒更是被祂再造,所以祂有权要求我们事奉祂。造出电视,当然要求播出画像,若只播“雪花”,电视必被废弃。若人没有堕落,仍在完好状态,爱神就必像呼吸一样自然,敬拜主也像吃饭一样平常。但人天性败坏了,所以要经常讲述祂的美德,使我们从而甘心事奉祂。“祂本为善”,谁不愿爱祂?谁要拒绝作最完美者的仆人?祂也是“慈爱”无限的,无法使祂厌倦我们的反覆无常,我们何时回转,祂都接纳。祂“信实”不变,不会改变主意,不会推翻昨天之应许。不践诺言的主对投靠祂的人是一种灾难,谁抛锚会不抛在不动不变的海底而抛在浮动的木上昵?这篇诗告诉我们人要以祂为中心,人生才会快乐。
思想 喜乐的生活必须倚靠外面的条件抑或纯靠内在的观念?快乐与情绪或个性有关,抑或可藉理性上正确的思考方法来达到? ──《新旧约辅读》
诗  ; 篇
诗篇 第一百篇 注释
100:1-5 这是一篇赞美诗
1-2 引言
诗人邀请普天下向耶和华欢呼歌唱。
3 赞美的原因
以色列人被耶和华拣选,成为 自己的子民。
「晓得」:承认。
4 引言
诗人邀请人进入圣殿颂赞神。
5 赞美的原因
因为耶和华的属性就是慈爱和信实;两者都强调耶和华的可信,永不
改变。
思想问题(第 100篇)
敬拜是否也有向世人作见证的功用呢?参 3节。
诗篇第一百篇
古旧的一百(一○○ 1-5 )
‘古旧的一百’:‘居住在地上的万民啊!’这是一首在世界各处都有人颂唱的有韵乐曲的调子名称,这乐曲是改编自这首可爱的诗篇的。这首乐曲是由苏格兰的威廉卡夫( William Kethe )于一五六○年所写的,他是改革者约翰诺克斯( John Knox )的朋友。上一个世纪伟大的作曲家阿瑟沙利文( Arthur S.
Sullivan )宣称,这‘古老的一百’是有史以来最宏伟的调子。这调子是由路易布尔茹瓦( Louis Bourgeois )所作的,它首先出现在一五五一年在法属日内瓦人的诗歌集之中。经过四个半世纪,虽然思想和潮流都改变了,但是这乐曲的文字和调子仍然继续存留。
原因当然是由于这篇诗篇是为全世界的人而写的。在其中,所有的人都得到一项邀请。它邀请 普天下的当向雅巍 Yahweh (这是那细小,毫无重要的以色列的上帝的名称) 欢呼,乐意事奉祂,当来向祂歌唱 。这情形怎会发生呢?答案当然在于这篇诗篇有一个宣教的目的。再者, 来到祂所在的地方 是什么意思呢?(译者注:和合本只译成当来向祂)
首先,这句子的意思是经过圣殿几个不同的庭院,直接进入至圣所,上帝就在那处。 所在的地方 这几个字是来自希伯来文一个词语‘面颊’。一个人能认出他的同伴,他所需要的是望见这个人的面颊。耶稣曾就这个意思说:‘看见了我,就看见了父。’所以,它的第二层意思,就是敬拜者现正被邀请前来敬拜一位与人有密切关系的上帝,而不是一位遥远的神灵。
看来这篇诗篇起初是在一种非常有趣的方式下被人使用的。我们看到一 朝圣者来到圣殿的门外,可能正如在耶稣的日子,他们来自遥远的地方,西自埃及,东至米所波大米。他们在门外受到一位官员的迎接,他的工作是‘用宗教礼仪的方式’来 欢迎他们。
第一至二节。首先,这位官员要求朝圣者背 圣殿,面向列国,就是他们从地的各处而来的地方。重复念他所要求的,或说是他所命令的(!)。向所有住在地上的人,甚至是曾使他们作奴隶的埃及人,在东方的异教徒(正如约拿书第三章所说的)米所波大米人,在南方残暴的以东人和在东北方好战的叙利亚人,都是如此念。这篇诗篇的信息,就是连在遥远的国家也要来‘敬拜’(标准修订本作 事奉 )以色列的上帝雅巍。他们要来耶路撒冷朝圣,要歌唱进入圣殿的园子!当我们看见 事奉 ( serve )这个词如何用在教会‘崇拜’中,我们能更明白这个动词的意思。(有关环绕 以色列的列国,请参看阿摩司书第一至二章。)
然后,他们象征性地向列国呼喊(或当他们回家的时候,将这些说话带回去): 你们当晓得耶和华 (希伯来文有‘只有’的意思) 是上帝 \cs8 。这时候,朝圣者转过来,互相对望,并且向对方宣告: 我们是祂造的,也是属祂的 (参看赛五十一 16 )。他们用这些话提醒自己,在万民中,他们是上帝自己的产业(出十九 5 ),事实上,这些话是上帝在西乃山与以色列立约的时候,透过摩西说的。但是上帝没有在那里停止,虽然一些现代的基督徒希望祂这样做。上帝继续宣告,祂的子民要成为祂 祭司的国度 ,即是要成为向其他所有的人传递上帝之爱的祭司,甚至向那些使他们受苦和死亡的人。最后,来敬拜的 众彼此重复地说: 我们是属祂的 ,意思是我们不再是自己的产业;或者他们可能这样说(参看标准修订本注脚和古老的钦定本), 祂造我们,并不是我们自己创造自己 。因为只有耶和华,祂使众多独立的信徒合成一个 体,并不是我们能说:‘来,让我们创造一间教会。’所以那些期望来敬拜的人,好像我们在主日时抵达教堂的门前一样,当记得‘我们是属于谁的,我们要来事奉谁’,甚至建筑物本身也不是我们的,而是祂的。
第四节。现在祭司或是圣殿的官员向 众呼召说: 当称谢进入祂的门 (这些门是属于祂的,不是我们的!)我们的教堂大楼通常都会有一块石嵌在墙上,或是在门廊边有一块铜牌,上面刻 这几个字:‘ Ad majorem Dei gloriam ’──更大的荣耀归与上帝。所以当我们进入教堂时,我们就是要感谢 祂 和赞美 祂 。
这篇诗篇的标题是: 称谢诗 。我们翻看利七章十一节以下的经文,会发现用这个名称进行的特别献祭,它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这类似我们今日圣餐的祝谢礼。那个词语的意思是‘感谢’。所以,这篇诗篇所要教导古代的以色列和我们的,就是我们不要无动于衷地闯进去参加上帝所赐的圣餐礼,因那里连天使也不敢践踏。
第五节。 ki 这个词通常的意思是‘这……’,而不是这里所翻译的因为,正如希腊文的 hoti ,它引出下文一段直接的说话。或许这 人现在已经过了外面的门,并且一同站在外邦人的庭院中。假如是这样的话,现时祭司正在那处帮助这些人来表明他们的信仰。他要求他们重复他的话:‘(我们相信) 耶和华本为善 \cs8 ’。随 两句最后的话也是如此,他们宣告祂们相信上帝对他们绝对信实的爱,相信祂曾拣选他们成为祂立约子民的成员。
不但如此,上帝也拣选了他们成为祂立约的同工,以致世界可以知道祂的爱。为此,祂会继续保持祂对祂子民的信实, 直到万代 。──《每日研经丛书》
马唐纳注释 诗 篇
第一百篇古老的诗篇一百篇
本诗篇自从在日内瓦诗篇歌集(主後 1551 年)中出现,便开始亲切地被称为“古老的诗篇一百篇”;本诗篇呼吁全地的人来敬拜耶和华。这样的召集超越狭窄的以色列疆界,达到外邦全地,普天之下。伯恩斯写道:这里的概念是:赞美不单只属於一个民族;赞美不单只适宜於一群百姓;它不应囿於希伯来民;我们有理由相信赞美是天下万民的,在这赞美中,所有的国家,所有的语言,和各种身分的人,都能够联合在一起。根据是他们都有同一位创造主( 3 节)。
我们从这五节短短的经文学到,敬拜是简单的。经文的用词很清晰:称谢、永远和万代。语言并不深奥,也不很华丽。我们也晓得,单是详述有关神的事,就是敬拜。用词本身已经充满神的奇妙。简单的事实比编造的故事更奇妙。
本诗篇的明确模式如下:
呼召人来敬拜( 1,2 节)。
人为何要敬拜神( 3 节)。
呼召人来敬拜( 4 节)。
人为何要敬拜神( 5 节)。
文中说出敬拜的七种成分:
欢呼( 1 节)。
乐意事奉耶和华( 2 节上)。
来向祂歌唱( 2 节下)。
称谢进入他的门( 4 节上)。
赞美进入他的院( 4 节上)。
感谢他( 4 节下)。
称颂他的名( 4 节下)。
我们因祂的身分赞美祂。祂是我们的:
耶和华(主, 1 节)。
神( 3 节上)。
创造主( 3 节上)。
拥有者( 3 节下)。
牧人( 3 节下)。
我们因祂的属性赞美祂:
祂本为善( 5 节上)。
他的慈爱存到永远( 5 节上)。
他的信实直到万代( 5 节下)。
在首三节里,神被尊崇为创造主。但在最後两节,我们不难把各各他山的事蹟套入经文里,因为我们在别的经文没有那麽清楚看见祂的美善、祂的慈爱和祂的信实。
普天下万民承认祂荣耀的能力,
祂一切作为所表达的智慧;
噢,祂的爱!——谁能述说呢?
我们的耶稣把一切做得美好! ~麦达理
第 3 节有一个思想上的连接是奇妙的,我们不应错失。我们在那里学到耶和华是神;那是说,祂高高在上,不可亲近。但当中也指出我们是属他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祂跟我们亲近。由於祂跟我们亲近,所以本诗篇流露出快乐和歌唱,而不是害怕和恐惧。
本诗篇是快乐之神的一首喜乐之歌,信息已经透过人所通晓的改写版本,保存在我们的圣诗里:
普天之下万族万民, 俱当向主欢呼颂扬,
乐意事奉,虔诚称颂, 来到主前,高声歌唱。
当知主是独一真神, 不借人力创造万人,
赐人身心,赐人粮食, 招聚万民进祂羊群。
大家踊跃来到主门, 欢欣快乐进主院庭,
同心同意感谢真神, 高歌颂扬,赞美主名。
我主我神,本是善良, 我主慈爱,永远长存,
诗 篇 100:2
当 来 向 他 歌 唱:无 论 个 人 还 是 聚 会, 都 应 当 首 先 “向 耶 和 华” 歌 唱 (1 节 ) , 并 要 因 感 受 到 他 的 同 在 而 欢 喜 快 乐。 在 歌 唱 中 我 们 记 念 他 创 造 并 救 赎 我 们 的 大 恩, 认 识 到 我 们 是 他 的 民, 他 是 我 们 的 大 牧 人 (3 节 ) ; 并 要 歌 颂 他 永 不 止 息 的 慈 爱 和 信 实 (5 节;参 弗 5:19 注 ) 。
诗篇 注释
第一○○篇 神的百姓活在神的同在里
A 1 ( 1-2 节)三重的邀请:「欢呼」、「事奉」、「来」
B 1 ( 3 节) 三重的确定:「神 …… 造 …… 我们」
A 2 ( 4 节) 三重的邀请:「进入 …… 赞美 …… 感谢」
B 2 ( 5 节) 三重神性情的确定:「善 …… 慈爱 …… 信实」
诗人用了 3 个动词,描写我们愈来愈接近神( 1-2 节)。先是让我们向神「欢呼」,然后是存敬拜之心进前,最后是在祂的同在里安息(「来」)。我们存着「乐意」、欢喜的心而行,口中高「歌」,因为我们「晓得」这位神圣的主是「造」我们的,我们也是属祂的,如同羊属于牧人一般,受祂呵护。
3 个动词是愈来越愈亲密的,如要带我们到祂那里:「门」、「院」,然后是真实地认识神,就是称颂祂的「名」。赞美感激,全因祂的所是( 5 节):祂全「善」,对我们长久不变,以「慈爱」来待我们,使我们一生一世经历祂的全然信实。
诗篇第一百篇
第一○○篇 进入祂的院
这一组敬拜诗(见九十三篇注释 ),经过一连串欣喜与敬畏之情的交错,由此首感恩赞美的诗篇,带上晴空万里的高峰。本诗的标题或可与 感谢 祭相连( RSV 的看法,和合: 称谢 \cs8 ),但这个字主要的意思是感恩,在第 4 节亦如此用,所以可能最好按它原来的含义来解释(参,三十八篇的开头注释 )。
注重仪式的教会经常使用本诗,称之为 欢呼 ;而在凡使用英文之处,克施( William
Kethe )优美的意译:“住在地上的万民”( 'All people that on earth do dwell' )一诗,流传更广。华滋( Isaac Watts )的翻译“在耶和华可畏的宝座前”,虽略嫌自由,却是较好的翻译。
1. 欢呼 不是指缺乏音感的乱吼,更不是宴乐的欢声;在崇拜中,这乃是等于向王表崇敬的高呼,或吹号(九十八 6 ),就像九十五 1 ,或与此句非常相似的六十六 1 。这一节视全地皆属于神,唱起来能发人深省。译为 各地 (如:九十六 7 ,九十七 1b ;和合: 天下 )之字,准确来说,并没有强调地方的分野,只不过是指“全地”,视为一个整体。
2. 事奉耶和华 的命令,与 来到祂面前 相等,提醒我们,敬拜的确可以称为“事奉”(译注:英文称崇拜为 service )。这是我们向神第一件该做的事,而按其字义看来,这并不是事奉了就了事。罗马书十二 1 将其真义表明出来:惟有成为活祭,才算真“敬拜”。希腊文的旧约用这个字来翻译正式的“事奉”,如:出埃及记十二 25 、 26 ,十三 5 。而希伯来文和英文一样,事奉与敬拜为同一个字( service ),这个字让我们不能将这两方面分开,或只择其一(顺便一提,我们从实际体验中亦可完全肯定这点,赞美与祷告若与生活隔离,就显得苍白乏力,而一切活动亦显得毫无生气)。
敬拜当出于 乐意 ,也要用 歌唱 (这个字意味用满有把握的声音大声唱),这方面请看九十五 1 的注释;亦请与以赛亚书四十章以下(如:五十一 11 )的欢乐之声比较,那里所用的字,或其希伯来字根,常流露出得自由的兴奋。当然,除此以外,赞美还有更渊远流长的源头,以下的颂赞即由此而来。
3. 晓得 就等于脚下能立稳,这是赞美的先决条件(参,四十 2 、 3 ),这种知识是神所赐予的,更可说是祂命定要给我们的。这短短的一节首先提醒我们神是谁(藉 耶和华 之名启示出来,透过祂的话语及作为,这个名字显出丰富的含义);然后指出我们从何而来,又属于谁:最后则强调我们是处于何等蒙恩的地位。
本节的中间一行,在现在经文与早期译本中皆作:“……不是我们自己”。然而几乎所有的新翻译都译为“ 我们是属祂的 ”,其根据为马所拉经文、某些抄本及译本。困难在希伯来字的“不是”与“他的”( lo{~ 与 lo^ )读起来声音很像。在这里两种意思都讲得通 467 。但希伯来文的句子,按第二个看法( 祂的 )比较通顺,从 AV 必须加两个字来翻译,就可看出。 RSV 其实可以不加这两个字,只要顺着原文的文笔翻译即可:“我们是属祂的;是祂的子民,是……的羊。”
4. 这个邀请十分简单,以致或许我们不能领略个中的奇妙。其实这 院 乃是 祂的 ,不是我们的(参,赛一 12 必须提醒那些轻慢的人),而祂的 门 向不洁净的人是关闭的(启二十一 27 )。但现在不仅祂的外院已经开放,甚至连至圣所也可由“又新又活的路”进去,每个人都欢迎。这件事本身已足够我们赞美,但最后一节又加上更多的原因。
5. 本诗的开头使我们的视野开阔,而结尾则使我们的眼光放长、期望放远( 善 与 慈爱 的配对,见二十三 6 的注释 )。以下谨引用华滋的诗 468 ,第一行将广度表达得极佳,而“真理”则应指 信实 ,如: RSV 。
“的命令阔如宇宙,
的慈爱长如永恒;
的真理稳如磐石,
──在翻滚岁月静止之时。”
467 以赛亚书九 3 为同样的字,在该处“不”显然应读为“他的”或“它的”。参 AV 对那节后来的翻译。
468 取自圣诗 'Before Jehovah's awful throne.' ──《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 篇
诗篇第一百篇
100篇 这是赞美神为王的最后一篇诗(自93篇开始)。诗人邀请普天下的人赞美耶和华神,此诗与95篇颇多相同处(例如1-2,6-7节)。
全诗前半(1-3节)和后半(4-5节)结构与内容相似,都是先邀请人颂赞神,接上说明理由:因神信实,象牧人看顾属祂的子民。
100:3
“晓得”有“承认”的意思。“草场的羊”:君王有“百姓的牧人”之称(看23:1注),他的国土也就成了“草场”。神为“牧人”常见旧约中,新约尤其普遍(23:1;参路15:3-6;约10:1-18)。
100:4 “他的门”:圣殿的门。“他的院”:圣殿的院宇。进殿的人在各院宇中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