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 - 诗篇(Psalms)第142章
我心力衰竭的时候,只有你知道我当走的路。敌人已在我要走的路上设下陷阱。 |
我向右边看,那里没有关心我的人,我已经走投无路,没有人眷顾我。 |
於是,我向主祷告说:“主啊,你是我惟一的避难所,惟有你能保守我平安。 |
求你垂听我的呼求,因为我身陷困境。求你救我脱离逼迫我的人,因为他们太强大了。 |
求你释放我,好让我能感谢你;义人也会因为你一切的帮助,与我一同欢喜快乐。” |
诗篇第一百四十二篇
第 142 篇
诗 142:4-5> 世人都向你转脸的时候,你还有一个指望──
142:4-5 你有没有经历过没人理睬自己的处境?大卫这么感觉有他的理由,他写道:“主啊,我向你呼求。”通过祷告,我们可以除去内心的沮丧,并提醒自己,神在深深地关照着我们。
诗 142:7> 被囚之地,大卫被囚之地是……
142:7 这首诗是大卫在亚杜兰(参撒上 22 章)或隐基底(参撒上 24 章)洞中躲避扫罗的时候写的。这些地方对他来说就像是监狱一般。──《灵修版圣经注释》
诗篇第一百四十二篇
祷告的秘诀(一四二 1 ~ 7 )
这是大卫一篇很美的祷词,可以作为祷告内涵的骨干。圣经没有陈明大卫在亚杜兰洞还是在隐.基底洞(参撒上二十二章,二十四章)发出呼声,无论如何,我们晓得他心里极其忧愁。在此情此境,大卫向谁倾诉、“吐露苦情”( 2 )?
1. 向神呼求( 1 ~ 2 )。遇到问题发生,大多数人只会向人大吐苦水,甚至流于咒骂,以为可以抒解内在情绪压力,反而养成心理不平衡状态。无疑,正常抒发渠道对我们是大有帮助的;然而我们不应忽略向神倾心吐意才能真正得彻底释放。
2. 陈述苦况( 3 ~ 4 )。诗人将心里的苦情,完全向神敞开,甚至自己的灵性低落,亦毫不隐瞒。很多人怕神知道他的私隐,以至装假。其实神是全知的,更佳者,祂是体恤软弱的恩主。
3. 表明信靠。诗人深信神不会因祂的软弱而击打;他亦知道当众人会离弃他时,主仍是长远可靠。因此诗人能表明对神的认信:“是我的避难所,是我的福分。”( 5 )
4. 祈求帮助。既然有一位信实的恩主,我们就当存乐观态度、喜悦心情,向主祈求帮助( 6 ),神一定会在我们身上作更大的功夫。
5. 许愿感恩和歌颂赞美。大卫有信心,亦能顺服在神心意当中,因此软弱变为刚强,能忍受各种人生磨炼;虽在极度困苦中,仍然觉得神用厚恩待他,以致能歌颂赞美,并且感恩许愿( 7 )。
我们能否在祷告中学习交托,在黑云、狂风、暴雨中,仍能远眺神的光明,平安、稳妥,而发出活的见证来!
祈祷 求主帮助我,不要忽略向父神倾心吐意的时刻,同时亦能把自己降服在神的美善旨意之中。──《新旧约辅读》
诗  ; 篇
诗篇 第一百四十二篇 注释
142:1-7 这是一篇个人的祈祷诗
1-4 诗人的苦况
他遭受敌人迫害,没有人加以援手,也没有可避难之所。
4上  ;
可作「看看我的右边,没有人关心我」。
5-7 祈求的内容和基础
诗人求神搭救,因为只有神才是他的避难所,而且他获救後,就可赞
美神的名。
6
「落到极卑之地」:比喻十分痛苦的景况。
7
「被囚之地」:也是比喻苦难。
思想问题(第 142篇)
1 「吐露」一词( 2)带有「倾诉」之意。你以谁为你倾诉的对象
?参 5节。
你有否忽略向天父倾心吐意的时刻呢?
2 试列出诗人描写他受苦和挣扎的用词。
这是否你的写照?
诗篇第一百四十二篇
困在洞中(一四二 1-7 )
第一至四节。假若我们能够发现某篇诗篇曾经对其他人有什么意义时,会帮助我们对它的了解。所以,当我们知道,在历史中一位伟大的圣人阿西西的圣法兰西斯在 一二二六年十月三日 临终之时仍然念 诗一 百四十二篇的时候,我们要看看,这诗篇是否也同样有力地向我们说话呢?圣法兰西斯好像古时的大 ,他不会害羞而不向上帝大声呼求,或是猛烈击打上帝的门,所以他详细说了,告诉上帝请听他的苦情。二百年前的哲学家海涅( Heinrich Heine )在临近死亡的时候,他说:‘知道在天上有一位,我可以向祂投诉的,这是一个大的祝福。我可以将所有的苦情向祂哀诉,这是一个很奇妙的释放。’这样看来,上帝并不介意,祂甚至期望我们有这种行动,正如耶稣在路十八章一至八节所引申的一样。
假若这诗篇原来是大 所写的,他的压迫者便是真有其人 的(参看诗五十七篇的标题)。大 曾有两次在洞中躲避他的敌人,一次是在亚杜兰(撒上廿二),另一次在隐基底(撒上廿四)。但是, 大 的训诲诗 \cs8 ,这个标题邀请我们视这篇诗篇是基于大 在洞中的经验而写成的‘宗教指导’,在这里的格式是一篇祷告。在这种情形下,这篇诗篇可以出自圣法兰西斯之口,或在狱中的一位约翰本仁的口,或是任何一个灵性受到捆锁之苦的人的口。
我恳求耶和华 ( 1 节)的意思是‘我祈求恩惠’。 我的苦情 的意思是‘我的忧虑’。再者, 我的灵在我里面发昏 ( 3 节)字面的意思是‘当事情临到我头上’。然而,这位作者能够立刻补充说:‘然而你知道我的道路──而我并不知道,因为我已被网罗所困。还有,你知道一切有关这个网罗的事。’当我们知道上帝关心细微的事,包括好像我们一样的小人物会跌进的网罗,这是一件何等释放的事情!
现在( 4 节),这位作者告诉上帝 向右边观看 (参看标准修订本注脚),因为站在一个人右边的,是一位赞助者、或是一位战士、或是一位为他辩护的人。他祈求上帝察看, 没有人认识我 ,在那里没有人站在 我这边 。因此,这位可怜的人代表 很多同类的人,他们会发出这个典型的呼喊:‘没有人爱我’。
第五至七节,第二次呼喊。 耶和华啊 ,当没有人为我效劳的时候, 你是 我的战士和我的 避难所 。我们要注意,在第二次呼喊中,这位说话的人并没有使用第四节所用的词语。因此,他正让我们知道有关一位辩护者的另一面是怎样的,以及人对他有什么期望。他继续说:还有更多的, 你是我的福分 \cs8 ,这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意义。虽然如此,我们这位诗人仍然是沮丧的。正如我们在前面所注意的,这篇诗篇可以被任何一个人所用,而他正在经历 差不多每一个人在他生命中迟早要面对的事情,就是‘灵魂的黑夜’,在这篇诗篇为我们描绘的,是‘亚杜兰的洞穴’。
当我们阅读妥拉( Torah )的时候,我们发现 被囚之地 永远不会被用来刑罚犯法的人,好像现代社会一样的。被囚困这个观念对于旧约的人而言,是对个人的自由和尊严的一种攻击。牢狱只是用作留住一个做错事的人,直至审判的时候(利廿四 12 ;民十五 34 )。另一方面,刑罚通常是用一种赔偿的方式进行,偿还一个人曾造成的损失。做错事的人要勤力工作,赚钱来赔偿。但是,除了要赔偿总数以外,他还要多偿还百分之二十的数目。
他在想,假若上帝将他从狱中带出来接受审判,而他被判有罪,究竟会怎样呢?──他是否有能力赔偿损失,并且加上百分之二十呢?但是上帝并不是这样,因为祂是我的审判官,祂也是我的辩护者,站在我的右手边!祂会宣告我是‘无罪’的!这样,(一) 我会称赞你的名 。然后,(二)当我有信仰的同伴看见你对我这么好的时候,他们会以爱心来 环绕 我,向我祝贺。或许,正如这个动词可以有这解释一样,‘他们会头戴冠冕出现(在大堂中)’,那即是说,他们会与我一同欢呼,他们会用他们的喜乐加在我的头上;他们会与我一同欢欣快乐,因为我被宣判‘无罪’!──《每日研经丛书》
马唐纳注释 诗 篇
第一百四十二篇没有人关心
我们发现大卫的现状——被仇敌追赶,被朋友遗弃,躲藏在洞穴里。
一四二 1,2 他大声祷告——纵然他只是孤独一人。一个被离弃之人的呼喊和恳求在洞穴里回响。他在耶和华面前把他的苦情倾倒出来——不是因为他忿怒或怀恨,而只因为他想把一切的患难和痛苦告诉耶和华。他知道当他失去一切力量的时候,耶和华明白他的痛苦,这就是他最大的安慰。
一四二 3,4 使他痛苦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仇敌不断的威胁;他们常常料想在他行的路上暗设网罗。当他向右边观看时,就是当他寻求支持者或帮助者的时候,他并没有看见一人。各人似乎对他紧急的需要都漠不关心。没有人关心他性命的安全。“没有人眷顾我”——那确实是一个常浮现於脑海的呼求,是对自私、失去人性之社会的一个可怕的控诉——也许就是对今天沉睡之教会的控诉。
一四二 5 ~ 7 在人方面,他若是找不到避难所,他可以转向耶和华,祂是可靠的避难所,是他在活人之地 .. 的福分。因此,大卫祈求耶和华快来拯救他,因为他的生死只系於一线。那些逼迫他的人比他强盛,因此他需要耶和华使形势作有利於他的转变。耶和华若拯救大卫脱离这被囚之地,大卫必向祂表示感激之情。
众信徒也环绕他,向他祝贺,并与他一起称谢神,因为耶和华用厚恩待他。正如柯雅德所说:“那些在我们患难中不能保护我们的人,也许会一同欢庆我们的胜利。”
诗 篇 142:1
1~7 我 发 声 哀 告: 诗
人 深 受 患 难, 从 绝 望 的 深 渊 发 出 了 这 样 的 哀 求。 尽 管 他 孤 单 无 助, 没 有 同 伴 扶 持、 同 情 他, 但 神 仍
是 他 的 避 难 所, 是 他 的 良 友 和 帮 助。 当 信 徒 受 苦 受 压 的 时 候, 不 应 该 静 默 不 语, 而 应 当 大 声 呼 求
诗篇 注释
一四二篇 孤单
有关这标题,可参看诗篇五十七篇。环顾自己被敌人围困(一四○ 9 ),又被朋友误解(一四一 5 ),大卫慨叹人都离弃他( 4 节),然而却发现神没有离弃自己( 5 节)。这篇诗的 3 个段落( 1-3 上、 3 下 -5 、 6-7 节)都包含相同的主题: 1. 个人的痛苦:发昏,没有朋友,山穷水尽; 2. 祈祷:描述自己的境况,肯定自己的信心,发出呼求; 3. 主:体谅,保护,供应,拯救。
第 1-3 节上 一颗濒临崩溃的心灵,向充满恩典的神发声恳求。虽然主知道我们的需要(太六 32 ),祂仍吩咐我们要祈求(太七 7-8 )。「我发声 …… 我发声」亦即是陈明细节,把我们那颗发昏的心传召到那位「知道」(顾念;参一 6 )我们的主面前。第 3 下 -5 节 在面对危险和孤单的时候,向赐平安和丰足的神呼求。「福分」:养生的供应(书十八 7 ;参书十九 9 )。「在 …… 地」:此时此地。
第 6-7 节 在完全无助的时候,向完全满足我们需要的神呼求。「因为你是用厚恩待我」:直译是「因你为我做了圆满的工作」,击退仇敌,解除捆锁,帮人再发赞美和重建关系。
诗篇第一百四十二篇
第一四二篇 遭围困
本诗的标题,“在洞里”,显示是与五十七篇属同时期的作品;这两篇诗让我们捕捉大卫在煎熬中浮动的心情。五十七篇既勇敢又有力,对得胜满有把握,甚至已享受其情境。在本诗中,被人仇恨、追逼的压力,则几乎到不能承担的地步,信心也已在勉强支撑。但这信心却不失败,到了最后几句话,终于加入了盼望。
至于诗篇传记类标题的真实性,请看导论 Ⅶ, 58 ~ 61 页。
训诲诗 与 祈祷 ,见 51 页 。
我的恳求(一四二 1 ~ 3a )
这个祷告的迫切,从“大声……大声”(和合:发声)的重复,立即可见。就像福音书的巴底买一样,大卫也知道拒绝保持沉默的价值。若静默不言,就是死路一条。
从开头几节所用的词汇,可看出他祷告的一些特色。 恳求 是向良善求助(希伯来文的含义); 我的埋怨 (和合: 苦情 )不像英文有急躁的意思,不妨译为“我困扰的思绪”; 吐露 与 陈说 \cs8 等字,显示坦言不讳, 在祂面前 的重复( 2 节,和合本未译出),则表明神是可接近的;这些都不应忽略。
第 3a 节是本诗三个略为突起的高峰之一,由于它是出于极深的低谷( TEV 意译为:“我快要放弃时”),又由于它强调“”字(应该印成楷体字:“知道我的道路!”,更令人觉得他耸然而立。
我的困苦(一四二 3b 、 4 )
神知道大卫的道路( 3 节),这个把握来得正是时候,由这里可以清楚看出。首先,第 3b 节显示前面的路危险重重;但他可以感谢神,因为这对神毫无困难。接着,第 4 节说到,大卫没有朋友,没有人想认识他──至少他感觉如此。在此又见神的怜悯:祂认识他,并眷顾他。从事实而言,神似乎给了他很丰富的回应,不久就差遣大卫的“弟兄和他父亲的全家”到他藏身的洞穴中,后来又打发一群人来,这些人以后成了他国度的核心。(撒上二十二 1 、 2 )。他所遭遇的这个低潮,便成了一个转捩点。
我的福分(一四二 5 、 6a )
这是本诗的第二个高峰(参, 3a 节):第二度不顾周围环境与内心情绪,而发出的肯定之言。在情绪方面,第 6a 节的表达一针见血,其痛楚的状况,正如主耶稣亲身的体验:“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太二十六 38 )。
我的避难所 ( 5 节;与 4b 节的用字不同)是大卫最爱用的字,这是很容易了解的:见五十七 1 的注释 。这时能说出“ 我的福分 ”,等于往前跨了一大步,就像爱能超越恐惧一样。 TEV 将这个字的巨大力量表达了出来:“是我所要的一切”(参七十三 26 ,一一九 57 ;及十七 14 的强烈对比)。
我的未来(一四二 6b 、 7 )
逼迫我的人 ( 6b 节)在此也许不是比方,因为当时大卫正遭通缉。“追赶的人”( NEB )为较佳译法。 被囚 却是比喻,形容环境令他十分沮丧,他被迫藏匿,与正常的生活断绝(旧的译法:“将我的灵魂带出监狱”,也许为过分拘泥的直译,因“我的灵魂”常是表达“我”的较长形式)。
第 7b 节的结束,将本诗带上一新的高峰(参 3a 、 5 节),在那里信心与盼望携手,一同望向未来。否认大卫为本诗作者的人,认为这乃是一指定作品,任何落在患难中的个别信徒都可使用;他们认为第 7b 节是展望那位受苦者,在蒙神垂听之日,到会众面前来献上感谢祭(参,如:诗一一六 \cs16 12 ~ 19 )。这观点提醒我们,诗篇从前是给大众使用的(现在依旧),众人也可以自己写诗。然而最初这确实是大卫的大胆前瞻,望向那一日他不再被人拒绝或追捕,反倒为众人簇拥,甚至能加冕作王 613 。
或许他所期盼的,只是能在众人崇拜时献上感恩祭,因他重获了自由。不过他已经知道自己将来会作王,因此在这漆黑的时刻,当他祈祷时,那最初的异象或许可能又更新了呢?
613 从第 7b 节的动词( 义人必环绕我 )之字根意义,“环绕”,衍生出皇冠一字(帖一 11 ,二 17 ,六 8 ),以及这动词的进一步含义,“加冕”(箴十四 18 )。 NEB 认为这里即此意(但不是指皇族),故将第 7b 节译为,“义人要用花圈为我加冠”,而其小字作,“拥挤围绕我”。──《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 篇
诗篇一四二篇
142篇 这是一首个人求告诗,求神拯救脱离强敌之手,怜悯人的孤单、软弱和无处躲避之苦。
142:4 “向我右边观看”:右边是审判时替被告辩护的人站的地方。此处指他孤立无助。
142:6 “极卑之地”指绝望的境地。
142:7 “被囚之地”比喻为痛苦所环绕如处牢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