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第一百四十四篇
第 144 篇
诗 144:3-4> 人生苦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人常以为自己很清楚……
144:3-4 生命短暂。用大卫的话说就是“像一口气”,我们的日子“如同影儿快快过去”。用雅各的话说就是,我们的生活“原来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雅 4:14 )。生命虽短暂,但趁还有时间的时候我们就要为神而活。不要因选择了没有永久价值的生活目的而浪费了我们的生命。我们要为神而活,惟有神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有价值、目的和意义。──《灵修版圣经注释》
诗篇第一百四十四篇
幸福的源头(一四四 1 ~ 15 )
这是一篇公祷诗,由诗人代表神的百姓──以色列全会众,向神祈祷。诗人必定是一位敬畏神的君王,以致他能写出国家和人民获得幸福的秘诀,道出神是选民的避难所( 1 ~ 2 )。事实上,人类比起自然界宏大的景像( 5 ~ 7 ),真是极度渺小( 4 ),但是神仍然拯救、看顾和保守属祂的子民,因此外患止息、国内太平。
“我的百姓”( 2 ),不少其他古卷版本作“各族”,即敌国的子民。
第 9 ~ 11 节,诗人在祷告中突然将神、人和自己的关系,用“你、我”表达出来。他把自己和百姓混成一身,用“我”字带出彼此那息息相关的关系。诗人同时又感受到神爱祂的百姓,故此用那亲昵的“你我”来表明那美妙的关系。诗人更从心坎里发出声音,代表全民众向神许愿:凡事谢恩与称颂赞美神。
第 12 ~ 14 节,诗人描绘太平的景像,使人羡慕( 15 )。诗人在此代表百姓再向神呼求,使他们的后代蒙福,国家兴盛。
“驮满驮”( 14 )并非载满货物之意,其实是与上节呼应,繁殖众多的意思。
最后,诗人受感说出真理的话来,此段记载并非单指向那没有永恒价值的,或期望将来美好的前景,而是预言末世主再来所带进的荣耀盼望。在那时空,再“没有争战、没有哭号”( 14 )。诗人郑重提醒百姓,要得永恒的福气,在乎是否“有耶和华为他们的神”。
思想 很多时候信徒晓得为自己和教会在社会中有美好见证祈求,然而你是否有为香港、中国的政要祷告?──《新旧约辅读》
诗  ; 篇
诗篇 第一百四十四篇 注释
144:1-15 这是一篇团体的祈祷诗
1-4 祈求的基础
诗人代表民众向神祈祷,指出神是选民的力量和避难所。事实上,人
类虽然渺小,仍得神的眷顾。
2
「他是我慈爱的主」:强调神的拯救。
「我的百姓」:不少古卷作「各族」,指敌国的人民。
4
「如同影儿快快过去」:如同飞逝的影儿。
5-8 祈求的内容
诗人求神对付敌人,使他自己和同胞可以脱离外敌侵害。
5
「求你使天下垂」:求你拉开天空彰显你自己。
7
「大水」:比喻敌人的恶势力。
9-11 诗人许愿称谢神
10
或作「你是那拯救君王的,你是那救拔你仆人大卫的」,
而「害命之刀」则与11节第一句连起来:「求你救拔我脱离害
命之刀」。
12-15 结语
诗人代表百姓再次求神使他们後代蒙福,国家兴盛。
12
「好像树栽子长大」:即得着充分的照顾,像壮实果树发育长
大。
「如同殿角石,是按建宫的样式凿成」:像那些装饰宫殿的彩
石一般美丽宏伟。
13 「孳生」:繁殖。
14
「驮着满驮」:原作「负了重担」,有学者认为这里是指怀孕
多产,意思与13节相连。
「没有人闯进来抢夺,也没有人出去争战」:或作「城墙没有
破口,也没有人被掳走」,指没有被敌军战败。
思想问题(第 144篇)
1 人可以在神面前求大事吗?参 5-7节。
在祈求之前,人当有什麽态度?参 3-4节。
赞美神是否应当包含两方面:神的大能与人的渺小?
2 3节与8:4十分相似,都提及神对人的顾念;
但从上下文看来,两处的重点有何不同?
3 12-14节描写太平盛世的光景。
在诗人看来,这种福气有什麽先决条件?参 15节。
诗篇第一百四十四篇
修订大的诗篇(一四四 1-15 )
第一至十一节。诗篇是一本诗歌、歌曲和祷文的总集,它包括了大概八百年间的作品。这篇诗篇最后的一段,即是第十二至十五节,是用‘后期’的希伯来文所写成的,所以,它的写作日期大概是旧约时期的末期。但是,第一至十一节引用很多旧的诗篇,例如第八、十八、卅三、卅九和六十九篇,不过,在形式上有所修订。七十士译本甚至在‘大 的诗’这个标题的后面,加上一句‘敌对哥利亚’。现在,因为这篇诗篇的编着者很清楚知道,它是他为崇拜编着的一首诗歌,是从圣殿总集中找出的一些古老诗篇,将它们连贯在一起,并且加上一个标题‘大的诗’,所以明显地,他正在这样说:‘在这里所用的观念,可能是大打倒哥利亚时曾出现的思想;所以,我们在很多个世 纪后,在我们的日子和时代中,一样可以使用它们。’
第二节给我们有关他‘修订’技巧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标准修订本有一个注脚,告诉我们希伯来文有 我的慈爱 这几个字,而标准修订本赞成将这几个字改为 我的磐石 (译者注:和合本作 我的慈爱 )。它是引自诗十八篇二节和撒下廿二章二节,两段经文都有大 原来所用的文字,其中包括‘我的磐石’。但是,诗人并不知道他写错了吗?他会否用间接的方法指出上帝的 慈爱 是不变的,好像磐石一样呢?
在第三至四节,他将诗八篇四节和卅九篇五至六节(比较诗九十篇)而来的观念放在一起。我们要在这时候注意这两篇诗篇和再次阅读它们。他正在指出,人的地位并不是那么高,并不像我们错误地了解诗八篇时所以为的。反之,当人与上帝的尊贵作比较时,他像 一口气 ,像一阵风。
在第五节,他看来像是这样说的(基于诗十八 9 和卅三 13 ):‘耶和华啊,求你使天打开,并且下来!击打这些山岭,好使它们发出烟来!’再次使用摩西之时在西乃山上的方式,将上帝的话‘降’下来。但是他知道,上帝没有叫时间倒流,以利亚必须学习这功课,当他逃往何烈山,走到摩西从前站过的地方,期望 上帝再一次在地震、风和火中说话(王上十九 8-13 )。但是,祂微声向他说话。这位诗人已修订了古老的诗篇,但是当他这样做的时候,他认识到在新的处境来临的时候,上帝继续用新的方式启示祂的旨意。
同样地,在第七节的 大水 和 外邦人的手 ,使我们想起出埃及的事情,也想起最近从巴比伦被掳的情况下得到拯救的事情。除此以外,还可想到上帝的能力拯救我们脱离藐视和无神论者的势力,或是阴间和死亡,甚至是我们自己强烈的 潜 意识。比较诗六十九篇一至四节,十二篇二节,十八篇十六节,一百一十六篇三至四节等。
就是在这种期望那些不可能的事情的意识之中,这位诗人邀请我们与他一同唱出 新歌 (比较诗卅三 2-3 ,九十六 1 ,九十八 1 ),这是一种基于大 和古代上帝子民的经验的诗歌,但是这种经验也适用于我们的时代和不同的情况。他实在从诗篇中给我们上了一课,让我们知道如何解释诗篇。
第十二至十五节。在这几节经文中,我们有一小段这位诗人自己所写的诗。这几节经文与前面的经文的关系不大明显,只是这诗和他已修订的这篇诗篇,可以用最后一行来作撮要: 有耶和华为他们的上帝,这百姓便为有福 !
再一次,这全是一幅图画的语言,描写当上帝的子民认真地以上帝为他们的磐石,他们的国家和城镇都得到昌盛的境况。考古学家曾经从上米所波大米中的哈雷夫山丘( Tell Halaf )的废墟中,发掘到一个装饰神殿而用的女孩的雕像, 如同殿角石 布置 圣坛( 12 节)。这是一个事实:无论新旧两约圣经,天使常常被描绘为年轻的人。但是以色列的宗教思想也有一些情况可以让女性的天使出现(因为‘天使’与‘宣教者’是同一意思),来表述上帝对人的意旨。在这城市中,再没有强暴的事情,也 没有号哭的声音 ( 14 节),因为这应许之地现在是和平之地,城中所有的人现在都知道了上帝的 shalom 。──《每日研经丛书》
马唐纳注释 诗 篇
第一百四十四篇快乐的百姓
虽然本诗篇大部分摘录自其它的诗篇,但并不是随便拼凑在一起。本诗篇有连贯性。
一四四 1,2 首先,大卫尊神为他生命各争战中的一切所需。当他与仇敌对阵的时候,耶和华赐他应战技巧和机敏。耶和华是他的磐石、他慈爱的主、他的山寨、他的高台、他的救主、他的盾牌、他所投靠的,也是使他得胜的。他还需要或祈求什麽呢?
一四四 3,4 在神的伟大下,人是完全不重要的。神竟留意人类,这是一件令人惊奇的事。人就象冷天所呼出的一口气那样容易消散,也象影儿一样短暂而易变。所有人都是这样,但大卫可能特别想到他的对敌。
一四四 5 ~ 8 这使大卫祈求战无不胜之神,到来攻击他微不足道的仇敌。但你可以怎样形容那不能看见之神的来临呢?惟一的方法是大略地描述神以威严显现的那些情景,那时整个大自然都摇撼,全宇宙都震动。神亲自降临使天下垂。祂摸山,山就变成火山而冒烟。闪电划过天空,象大能者所射出的箭一样。当仇敌完全瓦解和被击退後,神就从上面伸手,从极大的动乱中把大卫救拔出来。祂把大卫从外邦侵略者手中救拔出来,他们是积习已深的说谎者,他们举起右手说谎,而不是发誓确保所说的都是实情。
一四四 9 ~ 11 诗人得拯救後,就要向耶和华唱新歌。他用十弦瑟颂扬神拯救他脱离外邦对敌害命之刀——这些人是惯性的说谎者,纵使他们已经发誓要说真话。
一四四 12 王得拯救,解决这些颠覆分子之後,他的国度就享受这里所描述的理想景况。但事实上,这些景况要等到主再来, 粉碎一切叛乱,和建立祂千禧年的国度时, 才得以完全的实现。
首先,是家庭活力的祝福。他的儿子健康、有活力和英俊,象强壮、茂盛的植物(树栽子)一样。他的女儿必优雅而美丽,象王宫里雕塑的柱子(角石)一样。
一四四 13 ~ 15 跟着是大量出产农作物。谷仓和筒仓将要充满各样的粮食和农产品。羊儿大量繁殖,直到田间有千万头羊。牛驮着货物而没有遭逢不幸,或可指牛被极重的担子压得身子也沉下去。“没有人闯进来抢夺,也没有人出去争战”和“没有哭号的声音”可指国家不再有外敌入侵,人民不被迫迁徙或被掳,街上也没有吵闹的示威或暴动。
这是一幅无比快乐的图画,这快乐只属於承认耶和华是他们神的百姓。
诗 篇 144:1
1~15 耶 和 华 我 的 磐 石,是 应 当 称 颂 的: 神
是 一 切 寻 求 他 保 护 之 人 不 可 动 摇 的 磐 石、 堡 垒、 盾 牌 和 救 主 ( 比 较
诗 140~143 篇 ) 。 在 一 切 属 灵 争 战
中, 他 都 会 教 导 义 人 的 手 争 战, 又 教 导 他 们 的 指 头 打 仗 ( 参 下 一 条
注 释 ) 。
144:1 教 导 我 的 手 争 战: 诗
人 是 蒙 召 为 以 色 列 作 战 的 人。 我 们 可 以 用 此 节 信 息 来 勉 励 信 徒, 因 为 他 们 蒙 神 所 召, 与 撒 但、 世
界 和 肉 体 打 那 属 灵 之 仗。 我 们 务 要 靠 着 圣 灵 的 大 能 大 力 宣 讲 福 音, 攻 破 撒 但 的 营 垒, 引 人 归 信 基
督 而 得 救, 以 此 推 进 神 的 国 度 ( 参 弗 6:11~18 注 ) 。 那 些 蒙 神 教 导、 依 靠 神 的 能 力 打 仗 的 战 士
必 得 胜。
144:5
耶 和 华 啊 ! 求 你 使 天 下 垂: 神
已 教 导 诗 人 在 争 战 及 危 难 中 信 靠 他 (1~2 节 ) 。
然 而, 诗 人 还 必 须 在 争 战 中 继 续 不 断 地 信 靠 神, 因 为 他 还 要 面 临 许 多 的 艰 险 (7 节 ) 。 同 样, 信 徒 蒙 受 了 基 督 的 救 赎 和 圣 灵 的 浸 之 后,
还 须 天 天 仰 靠 神 的 恩 典 和 力 量 来 面 对 跟 从 基 督 的 途 中 所 要 面 临 的 一 切 诱 惑 和 属 灵 争 战。 凡 属 神
诗篇 注释
第一四四篇 曙光渐露
尽管一四四、一四五篇可以联同一四六至一五○篇,成为总结全部诗篇的一系列赞歌,但是,它们其实与一四○一四三篇有较大关连,一方面是因为它们的标题同样是大卫的诗,另一方面是因为一四四篇与十八篇之间有特殊关系(例如: 1 节,十八 34 ; 2 节,十八 2 、 47 节; 5 节,十八 9 ; 6 节,十八 14 节)。正如十八篇欣喜地标志着扫罗逼迫的终结,一四四篇也同样继一四○至一四三篇的深沉黑夜之后,展现出期待已久的曙光。
第 1-4 节 过往的救恩 最终得以作王的大卫( 2 节,「我的百姓」),将一切功劳归给主,并惊叹主以何等的慈爱对待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盘石」( 1 节)是不会改变的(申三十二 4 ;撒下二十二 47-49 ),是避难所(三十一 2 、 3 ),是保存性命的(出十七 6 ;九十五 1 )。「教导」( 1 节):主不单只掌管战争的结果,祂还关心每个细节,甚至是手和指头──每个士兵的功用和技能。争战是属于祂的──却不能没有祂的百姓忠心作战(申七 1 、 2 ;弗六 10 及其后)。「我慈爱的神」:直译是「我不变的爱」──神的属性变成了祂的一个名称。「山寨 …… 高台 …… 盾牌」:山寨表示坚固的包围保障,高台是不可接近的安全保障,盾牌则是在备受攻击的那一刻的保护。正面来说,惟独神是救主( 1-2 节);反面来说,人永远不配得救恩,也永不能自救( 3-4 节)。
第 5-11 节 现在的拯救 十八章 9 至 17 节用了这个意象( 5-6 节)来形容主为拯救大卫脱离扫罗的手所做过的事情。如今是为到当前的险境发出祈求。敌人仍然存在,大卫仍需拯救。虽已起誓赞美,但只要危难一日未消除,便要继续祈祷。过往所蒙的怜悯并没有生出「全交给主」的陈腔滥调心态,产生的反而是「把它带到主面前」的逼切感。「使 …… 下垂」( 5 节,新国际译本:「分开」):如幕帘被分开,让里面的人出来(赛四十 22 )。「降临 …… 冒烟」(出十九 18 )。「大水」( 7 节):象征无法抵挡的威胁(一二四 4 )。「外邦人」( 7 节):诸如大卫作王后所受的外敌威胁(撒下五 17 及其后,十 1 及其后)。「右手」( 8 节)是用来起誓的(一○六 26 )。
第 12-15 节 将来的顺境 还有甚么比这篇诗更吻合大卫刚作王的境况?它既有刚获得胜利的赞美( 1-5 节),又有继续面对威胁的祈祷( 6-11 节),更有前瞻性的句子!当诗人为到家庭、经济和国家祈求神赐福的时候( 15 节),他的声调是充满信心的。「像树栽子长大」( 12 节):有坚固的根基,强壮的身躯。「殿角石」( 12 节):这个字词结合了力量、安稳和美丽的意象,同时,它们使本身所属的「建筑物」得以稳固:妇女、妻子和母亲在一个井然有序的社会里发挥她们的功用。「驮着满驮」( 14 上),亦即是放满收割谷物的手拉车。第 14 节既无需出去应战,又无需发动侵略战争,因此便没有为阵亡者所发出哀哭声。「遇见这光景的百姓」,确实是「有福」的!
诗篇第一百四十四篇
第一四四篇 君王之歌
本诗内含战士的骁勇,符合大卫全盛时期的精神,正如十八篇中的大卫。不过此处引述那篇得胜之诗,是为了激励祷告,而不是单纯的感恩,因为眼前仇敌和扰害者正大肆迫害;最后一段的美好光景乃是憧憬,也许因目前情况已与此相反,所以更加倍如此祈求。
这篇诗除了最后几节之外,都是从大卫的其他诗篇引用,大部分取材自十八篇,所以它像一镶嵌制品,而非一块巨石。但是有几处似乎反映出诗篇的其他几卷,因此大部分近代解经家认为,本诗是一位后期作者为大卫王室继承人所集之诗,好让他们在国家大典时,可以借大卫之衣袍(比喻的说法),向神祈求再度赐下他所得过的祝福与胜利。
然而,这首诗只有三、四句像其他的诗篇,而那几篇正好作者皆为匿名 617 ;我们很难证明它们是在大卫之后写成,也无法指认这类话语并非一般的宗教用语。我则认为,大卫也可以从自己以前的作品中采用一些文字,来描述新的状况,这种可能性并不亚于另有作者之说。无论如何,这里激励我们来赞美、代求的,是大卫的生平与信心,及大卫的诗。
刚强与脆弱(一四四 1 ~ 4 )
这四节将十八篇的凯旋心情,与较忧郁之诗篇的深刻默想并列,实在是一绝响;如此一来,耶和华得以显为大,而同时,无论仇敌或朋友都显得渺小多了。
1. 大卫的思想从他在十八 2 所用的一个字( 我的磐石 ),跳到十八 34 的一句话,并且加上一个对句, 教导我的指头打杖 (“指头”不是与手对立,而是诗句的同义词;参导论 , 9 页)。
2. 这节也是由该诗中跨选两节而来,先回到第 2 节,又快速移向第 47 节,但两节均稍经修改。引用前者时,他并未重复 我的磐石 ,如 RSV 所译,乃用一个新而美的词来形容神:“我的慈爱”(见 RSV 小字), NEB 译为:“我永不失信的帮助者” 618 。引用十八 47 时,他又作了一个改变( RSV 又不同意,但这次有一些古本的支持),在这里说:“他使我的百姓服在我以下”。从后来几节可以看出,他现在所想的,不单是全国的安定,更是自己家中的秩序与和平。
3 、 4. 这里将过于自视的 人 ,置于应有的地位;前面引自八 4 (请见该处注释 及对类似经文的说明),后面几句让人想起三十九 5 ( 一口气 )和一○二 11 ,一○九 23 ( 影儿 )。
拯救的模式(一四四 5 ~ 11 )
回忆成为代祷的动力。第十八篇是回顾而感惊讶(“祂又使天下垂,亲自降临,……祂……把我从大水中拉上来”,十八 9 、 16 ),而本诗却是坚定地仰望上天,期盼得着类似的拯救。这些动词都是祈使语。十八 44 、 45 提到,外邦人在征服者面前俯伏,但第 7c 、 8 、 11 节提到他们(同一个字),则以为是诡诈、致命的威胁 619 。 右手 ( 8 、 11 节)通常是向天举起(申三十二 40 ),以起誓,或向同伴表示,愿握手同意(参,如:箴六 1b ,直译)。
9. 这一节最优美的 新歌 和 十弦瑟 ,与三十三 2 、 3 相同。本诗既采用众多诗篇,极有可能是借用者,而非这些词汇的原始出处;但三十三篇本身的日期,我们无法判定 620 。从对胜利的期盼来看, 新歌 显然应是指将为此事而写的歌;其他的建议对本诗则显得过分夸大,如:这是为更新所立之约而写的歌,或为后世之人所写的歌(这类歌对论到末世状况的诗较合适:九十六 1 ,九十八 1 ,一四九 l ;参启五 9 ,十四 3 )。
10. 拯救 ( RSV ,得胜) 君王 (复数),回应了十八 50 ,在希伯来文比 RSV 看来更相似。大卫又以神“从前的怜悯”,来衡量现在祂可能有的作为。
享太平的百姓(一四四 12 ~ 15 )
这一幅太平盛世的美景,必将取代目前的混乱与背叛,因此倍具吸引力;而为这件事的祈祷,也显得愈发恳切。
12. 这个祷告 621 从家庭和后代开始──不是从帝国的梦想开始。正如一二七 3 ~ 5 所指,这乃是神所赐、活的力量。儿子,一二八 3 比作幼嫩的橄榄栽子,此处形容为发育良好的健壮树苗;女儿则像坚实优美的雕塑,“有如宫殿角落雕花的柱子”( NEB )。对他们的教养,一点都不随便。
13 、 14. 对国家的人力资源作过素描之后,此处继续展望物质的丰裕,旧约的看法很实际,认为这是神的礼物──可以享用,但不可视为理所当然。 RSV 、 NEB 、 TEV 对第 14 节的翻译,让人想起神带条件的祝福,如:申命记二十八 4 ,出埃及记二十三 26 。但此节的第二行比较像是论到安全,如: AV 、 RV 、 JB ,及葛利纽所译。葛氏译为:“没有破损的墙,没有被掳的人”。 哭号的声音 或许是因打败而痛苦,但不必局限于此。真正的王者会和保罗一样,说:“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
15. 这个祷告不是从物质的追求开始,而是从人,从家庭的圆满开始( 12 节),而以这和平异象的来源作结束。礼物虽然可贵,但最可称颂的,乃是其背后的关系:这百姓以耶和华为他们的神。后来有一位属神的人宣告(哈三 17 、 18 ),有了这一点,一切损失都不算什么。
617 第 5b 节参一○四 32b ;第 9 节参三十三 2 、 3 ;第 15b 节参三十三 12a 。第 4b 节有点像一○二 11 ,但也像大卫的一○九 23 ,及约伯记八 9 ;传道书六 12 等,因为它用的是通俗比喻。
618 这个对神的大胆用语并不独特:参,约拿书二 8 ,那里这字亦应解作对耶和华和其信实的描述,而不是指人对神的忠心。
619 这里的 谎话 和 假誓 ,是十八 44 译为“卑躬地出来”的希伯来文动词之相对语,那个字也有虚情假意的成份。见注脚 167 。
620 这篇甚至可能为大卫所写(如七十士译本的宣称),因为是出于诗篇的第一卷;其标题在 MT 中可能不小心被删掉了(参 Anderson ,该处)。
621 究竟这是祷告还是祝福(预期 15 节),有待辩论,因为这段没有定动词,只有一系列用分词表达的文字图画。这系列是以分词 ~@s%er 引进,其含义很富弹性,有点像英文的 'that' ,既可作关系代名词(参七十士译本此处,但不可取),也有“以致( in order that )”之意(参,如:创十一 7 :申四 40 )。倘若后面只接分词,第二种含义在别处从未出现过,可是这里最可能是接续第 lla 节的祷告( NEB 作“我们有福了……”,是修改。 ~@s%er 成 ~as%#re^ )。 ──《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 篇
诗篇一四四篇
144篇
这是一首团体的求告诗,神是祂子民的避难所,求神拯救他和同胞战胜邪恶的仇敌。全诗1-10节与第18篇有很多相似之处,后半自成一格,最后四节(12-15节)尤具特色。
144:2 “我的百姓”:很多古卷作“万族”。
144:5 在人眼中大山坚立难移,但神一摸,山也站立不住。
144:9 “新歌”:看33:3注。
144:10 “仆人大卫”:坐在大卫王位上的人若得胜,等于大卫获神拯救,此处可指在位的王。
144:12
诗人祈求神福佑国家,愿男孩从小有好的照顾,象常绿的新枝一样生长,前途幸福;愿女儿都象圣殿雕刻美丽的廊柱(“殿角石”亦作“殿角的柱石”)那样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