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第十九章
第 19 章
保罗展开第三次旅程
19:2-4 约翰的洗礼象征悔改,并不代表在基督里的新生命。这些以弗所信徒像亚波罗一样( 18:24-26 ),需要得到更多的有关耶稣基督信息的教导。他们相信耶稣是弥赛亚,可是他们不知道耶稣的死和复活,或是圣灵的工作的重要性。成为一个基督徒包括离罪(悔改)和归向基督(相信),这些信徒仍未完全。在使徒行传里,信徒领受圣灵的方法各有不同;一般当人表明相信基督后,圣灵便会立即临到他。然而在这里,神让圣灵迟一点才降临在信徒身上,因为他们的知识并不完备。神要坚定这些原来不认识圣灵的信徒,圣灵的充满印证他们是信徒。
徒 19:6> 圣灵降临在外邦人身上,他们竟能说方言,为了什么?
19:6 当保罗按手在这些门徒头上时,他们便领受了圣灵,就如那些门徒在五旬节时的情形一样,有明显外在的记号,显示圣灵的同在。当圣灵降临在外邦人身上时也出现同样情况。( 10:45-47 )
徒 19:9> “学房”这名词挺有意思,它是一个什么地方?
19:9 保罗在这个学房里讲道。这类学房早上用来教授哲学,但在白天最热的时间(约上午十一时至下午四时)是空着的。由于许多人在这段时间都不用工作,所以他们便来听保罗讲道。
徒 19:13-16> 那些人也反覆喊着耶稣的名字,为何不得力?奇怪了……
19:13-16 许多以弗所人都从事驱邪和行法术以牟利,( 19:18-19 )。士基瓦的儿子们被保罗的工作深深吸引,但保罗赶鬼的能力来自圣灵,而不是妖术,显然比他们更有能力。然而,他们发觉人不能够驾驭或仿效神的能力,这些人呼喊耶稣的名字,却不认识祂。改变人的能力是来自耶稣基督的,不是念咒语般吟诵祂的名字就可以得到,神只通过祂所拣选的人来运用祂的能力。
徒 19:18-19> 人行邪术,所为何事,其实有能力谁不想?只是其害却……
19:18-19 以弗所被视为是邪术和玄术的中心,他们虚构一些魔法,以便能得着财富、快乐和美满的婚姻。至今迷信与巫术仍极之流行,神明确禁止这等行为(参申 18:9-13 );假如你仍眷恋玄术、邪术或是巫术,你就不能够成为信徒。一旦涉足其中,你很快便会被缠住,难以脱身,因为撒但的势力实在很强。不过,神的能力更大(参约壹 4:4 ;启 20:10 )。假如你仍着迷于玄术,你应该向以弗所人学习,尽快离开这些陷阱。
徒 19:21> 保罗要去罗马,也许因为那里够繁荣?
19:21 为什么保罗说他要去罗马呢?不论他到哪里,他都看到罗马的影响力,保罗希望将基督的信息带到世界的影响力和权力中心去。
徒 19:22> 以拉都,好像不太出名,他是谁?
19:22 保罗在提摩太前书和后书里更详细地提到提摩太。以拉都是忠心服事神的信徒,他不仅是保罗的得力助手,也是哥林多城管银库的(参罗 16:24 )。
徒 19:24> 敬拜的事也可以淫乱,这以弗所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城市?
19:24 亚底米是一个象征生育的女神,在以弗所城内有一座安放她的神像的大庙,这座庙是古代的伟大奇景之一。亚底米的祭礼中包含许多放荡淫乱的行为。很明显,以弗所的宗教和商业活动,都反映出这是一个敬拜外邦偶像的城市。
徒 19:25-27> 保罗可没有得罪他们,为何他们要和保罗争论?
19:25-27 当保罗在以弗所传道时,底米丢和他的同行并非因与保罗争论有关教义问题而愤怒,乃是因为保罗的工作影响到他们的财路。他们是制造亚底米女神的银龛的,如果百姓相信基督,就会抛弃偶像,这样必定会打击他们的生意。
徒 19:27> 人常为自己自私的行为而辩护,你也同意?真好,但你会这样的吗?
19:27 底米丢激起骚乱的策略,就是先利用他的同行工匠爱钱的心理,然后以爱国和对宗教的忠诚为藉口,遮掩他们贪婪的用心。参与骚乱的人无视自己的自私动机,相反,自以为是忠于土地,忠于信仰的大英雄。
徒 19:30> 19:30 保罗想进入戏园解救他的同伴,但其他信徒担心他的安全而不许他进去。
徒 19:33-34> 有一个人站出来,不知道他出来做什么?
19:33-34 这群暴徒变为反犹太人和反基督徒。这位亚历山大可能是被犹太人推出来作他们的发言人,想解释清楚犹太人与基督徒没有关系,他们并不涉及银匠的经济问题。
徒 19:38> 19:38 “方伯”是罗马一个省份的总督或地方行政官。
徒 19:40> 乱一定要平,如果不平,当官的后果嘛……
19:40 以弗所城是由罗马帝国统治的,当地领袖的主要责任就是维持和平与治安。假如他们控制不了城中的百姓,罗马政府会撤销他们的职务,整个市镇也可能实行军法统治,许多公民自由均会被剥夺。
徒 19:41> 此地不宜久留,你想保罗会有这样的心态吗?但你可知为何不宜久留?
19:41 以弗所的骚乱提醒保罗是继续向前的时候了,同时也显示出当基督徒向亚西亚最庞大的偶像宗教发出挑战时,法律仍然为他们提供了一些保障。──《灵修版圣经注释》
使徒行传第十九章
不同类型的布道事工(十九 1 ~ 20 )
.圣灵的洗( 1 ~ 7 ):保罗在以弗所的时候,首先作浇灌的工作。那十二位门徒只领受了约翰悔改的洗,未曾奉主名受洗,领受圣灵,他们的情况与亚波罗相似。他们可能与亚波罗一样,从同一人的门下领受洗礼,或是亚波罗在未曾遇见百基拉和亚居拉之前传道的果子,他们领受的是不完整的信息。保罗便将清楚的道理传出,结果他们亦领受了圣灵的洗。传福音不一定是撒种,有时是收割,有时是浇灌,但无论如何,都是奉主名而作。
.继续传道( 8 ~ 12 ):
① 保罗的据点仍是会堂,当会堂的犹太人心里刚硬、毁谤真道时,他便以推喇奴的学房为据点。
② 他仍以辩论的方法传道,但辅以劝化,内容仍是圣经。
③ 他选择以弗所为大本营,但稍后福音竟然传遍亚细亚。其中有以下的可能性:一是其他地方的人来以弗所听保罗讲道,他们信主之后,回到自己的地方,继续传道,甚至建立教会。这并非没有可能,因以弗所是人口流动频密的商业中心。二是门徒有计划地将福音带至其他地方。例如香港现今是一个经济金融中心,可以扮演同样的角色。
④ 除了宣讲,保罗还大行奇事。
.属灵争战( 13 ~ 20 ):
布道事工可以从“属灵争战”的角度来了解,基督将人从撒但权下救赎出来,显明祂才是胜利者。因此这里说“主的道大大兴旺而且得胜”,连从事邪术者都降服,弃掉工具及书籍,脱离撒但及邪灵的捆绑,接纳耶稣作救主。今天的布道事工亦会有“属灵争战”,因此我们求主加添力量及显出祂的大能。
祈祷 神啊,帮助我有圣灵的能力,面对属灵争战可以得胜。
万事互相效力(十九 21 ~ 41 )
.保罗的计划( 21 ~ 22 ):从保罗的差传计划中,我们有如下的观察:
① 他在以弗所的事奉已经告一段落。经过了两年半的时间,福音已经传遍周围,他觉得可以将教会交付长老,再继续他作外邦人使徒的使命,前赴福音未及之地传福音。
② 他对以前所建立的教会仍十分关心,因此把握机会再前往探望。就是不能亲身探望,他也写信与他们相交,并勉励他们,他对教会的爱心值得我们效法。
③ 他计划到耶路撒冷,相信是将收集所得的奉献转交耶路撒冷的教会(参二十四 17 )。他一方面关心差传布道,另一方面却没有忘记赒济的工作。他整全的使命观可以成为我们今天效法的榜样。
④ 他计划往罗马,但他不是前往罗马传福音,因为罗马已有教会;保罗只是稍作停留,与罗马教会相交,然后前往西班牙继续开荒布道的工作(参罗十五 24 、 28 )。
.以弗所动乱( 23 ~ 41 ):这道引起了银匠底米丢的反对,结果引致大扰乱,主要的原因是利益受损。当众人离弃偶像转向真神时,那些制造偶像牟利的人便大受打击,生意一落千丈,故此便将矛头指向保罗身上。但纵然如此,神仍然保守:
① 门徒及首领给他劝告,并阻止他进入戏园,以免在动乱中受害。保罗有爱弟兄之心,见到弟兄被拿,心里亦想解救,然而在骚乱中什么事情都可发生,故门徒及首领皆争相劝阻。局外人的劝告亦可帮助我们作合理的决定。
② 城里的书记又为他解围。一方面保罗没有损害他们的神明,另一方面这样的骚乱是不合法的,所以劝告众人离开。神确是叫万事互相效力的神!
祈祷 神啊,感谢,因为会使用信徒,甚至非信徒来保守我们。──《新旧约辅读》
使徒行传 第十九章 注释
19:1-7 以弗所十二门徒受洗
这十二人重新受洗是个特殊的例子,他们未有圣灵的内住显示他们仍未认识信靠主。
1「上边一带地方」:保罗等人采用内陆路线,经大数、特庇、路司得等城及亚西亚省的弗吕家区。
「门徒」:外表像门徒,但仍未认识主。
2 保罗怀疑这些门徒的信仰,故查问他们。
「受了圣灵没有」:参10:44注。
3「约翰的洗」:参18:25注。
8-10 保罗先是在会堂讲道 後遇到反对,便离开那里在外邦人中传讲。
8「神国的事」:参1:3注。
9「推喇奴的学房」:这是属推喇奴的学堂或推喇奴讲学的地方。讲学时间通常在早上,下午为当地人午睡时间,保罗利用这
段时间传福音。
10「两年」 :
连同8节所提的「三个月」,保罗在以弗所的时间共有两年多,故20:31算为「三年」。
11-20 保罗传福音有神迹奇事的印证
有人冒耶稣之名赶鬼失败,使更多人尊崇耶稣的名,主的道更兴旺。
11 有关保罗所行的神迹奇事,参林後12:12;
罗15:18及加3:5。
13「赶鬼的犹太人」:参太12:27。
赶鬼的人通常引用许多神灵的名字,期望其中一位能把鬼赶出。这些靠赶鬼 口的人见保罗以他信奉的耶稣把鬼赶出,便仿
效他。
14「犹太祭司长士基瓦」:当时犹太祭司长的名字并非士基瓦,所谓「祭司长」可能是这人给自己的封号,因为祭司长可以使
用犹太人不敢直接称呼的神的名字(耶和华),以此权柄赶鬼。
15 恶鬼的回答表示这些不信耶稣的人没有权用 的名来赶他。
18-20 主道的兴旺。
「承认 ......
的事」:承认自己的罪行,包括19节所提的以往行邪术的事。
「书」:指有邪术符 的纸卷。
当代人认为符 必须保密,一旦公开便不灵验。这些行邪术的人把书籍当众焚毁,表示他们洗手不干,邪术再也无用。
「五万块钱」:约当时五万工人一天合起来的工资。
21-22 保罗下一步的计划
──先返回耶路撒冷、後往罗马。
21「往耶路撒冷」:从24:17可知保罗往耶城的目的是把 济的捐款带给耶城教会。
「往罗马」:为要路过那里,然後往西班牙传福音。(参罗15:23-24, 28)
22「以拉都」:并不是罗16:23内那位「管银库的」;身居这职位的人不可能到处去。
提摩太和以拉都二人往马其顿之行是与收取捐项有关。(参罗15:25-28)
23-41
以弗所银匠因生意受保罗传道的打击大表不满,引起全城骚乱。
24「制造亚底米神银龛」:亚底米原是希腊女神的名称,但被人与小亚细亚一带所信奉的生殖女神混为一谈。亚底米神庙中,
以弗所的规模最大,该地居民此自豪。信众购买银龛於庙内供奉,使制龛者生意滔滔。
25-27
底米丢抗议的理由:保罗的宣讲使人不再信奉亚底米神,这不独打击他们的生意,连女神也受人藐视。
27「连亚西亚 ......
女神」:除了以弗所外,还有三十多处地方拜这女神。
29「满城 ...... 起来」:可见居膜拜亚底米神的狂热。
「戏园」:是露天的,可容纳二万五千人。
31「首领」:城中有钱有势的市民,有些更是帝皇庙宇的祭司(罗马皇帝死後被尊为神)。
33「亚力山大」:可能是提後4:14所述敌挡保罗的铜匠;或提前1:20的叛教者。
「犹太人 ......
前」:在这种场合,群众很可能充满反犹太人的情绪。
亚力山大被犹太人派作代表,原要声明保罗与他们无关,以免受牵连,但群众见他是犹太人,不是拜女神的,情绪更为激昂(34)。
35「书记」:当地最高民间官员,负责地方治安及民众集会,与省政府有密切联系。
「看守 ......
庙」:指以弗所是主要负责敬拜亚底米神的地方。
「丢斯」:参14:12注。「落下来的」:大概是陨石;当时人认为这是神明降下的神像,加以奉拜。
36「造次」:即行动卤莽。
38「放告的日子」:开庭审讯的日子。
「方伯」:参13:7注。
这里采用众数,可能因为当时亚西亚省的方伯被杀不久,暂由皇帝委派的两位官员代理政务。方伯经常巡游省内要城,听民
诉讼。这次事件原属私人诉讼,应该由当事人在法庭或方伯前解决。
39「照常例聚集」:这是定期的民众会议,为要通过罗马元老院所颁下的法令。
40
罗马政府批准该地举行民主会议,但不允许骚乱,是次以弗所不合法的聚集必定引起当局的查究,日後连民主的会议也可能
使徒行传第十九章
未完备的基督教(十九 1-7 )
保罗在以弗所碰上一些未完备的基督徒。他们受过约翰的洗礼,却绝未认识基督教所说圣灵的意思。约翰的洗礼和奉耶稣名的洗礼有什么分别呢?关于约翰宣道的纪录(太三 7-12 ;路三 3-11 )揭露了它与耶稣的宣道之间的根本差别。约翰的宣道是威胁,耶稣的宣道却是福音,而约翰的宣道不过是全程的一段。他自己知道他不过是显示以后要来的那一位(太三 11 ;路三 16 )。
约翰的宣道乃是必要的一段,因为宗教生活有两段。第一段是我们觉得自己不济事,应受上帝的惩罚。那一段很像我们因为试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善,却已无可如何地失败了。其次的阶段是我们觉悟到,藉 耶稣的恩典,我们的惩罚可能免除了。与这一阶段密切相联的,乃是我们发现我们一切为善的努力,都因圣灵的作为得以加强,我们藉祂可以作 我们自己绝对作不到的事。
这些未完备的基督徒知道惩罚,知道改善的道德本分;他们却不知道基督的恩典和圣灵的帮助。他们的宗教信仰,必然是挣扎斗争而尚未达到心安理得的阶段。这事给我们说明一项伟大的真理──没有圣灵便没有完备的基督教。虽或我们知道我们错误的行为,并且悔改而又决心改变,可是没有了那惟有圣灵才能赐予的帮助,我们绝不能改变什么。
上帝的作为(十九 8-12 )
保罗因为更难忍受的反对,使他不能在会堂工作,便转换他的岗位,到哲学家的大堂,名叫推喇奴的学房去。有一个希腊文稿本添了一笔,很像是一个目击者增添的细节。它说保罗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四时在 那学房 教授。差不多可以确定这是保 罗 教授的时间。上午十一时以前和下午四时以后,推喇奴自己要用那学房。在爱澳尼亚的城市里,因为热度的缘故,一切工作在上午十一时前便得停止,一直要等到下午较后的时间才能重新开始。据说实际上,在以弗所,下午一时熟睡的人比上午一时的为多。保罗一定是整个上午和整个晚上从事他的职业,而在日中的 时间 教授。这给我们指出两件事──保罗热切于教授,而基督徒则热切于学习。他们所有的,只是他人因白昼的热度而休息的时间,而他们便抓住那时间。我们许多人说没有时间,该多惭愧呢?
这一整段时间,奇妙的事成就了。汗巾是工人戴在头上吸收在工作中的汗的。围裙乃是工人或仆役束住自己的腰带。值得注意的是这记载没有说保罗行这些奇事,却说上帝藉 保罗的手行这些事。有人说,上帝到处寻找要用的手。我们也许不能用我们的手行神迹,但是毫无疑问的,我们可以把我们的手献给上帝,好叫祂可以藉这些手行事。
迷信的致命伤(十九 13-20 )
这是以弗所史实的一点生动活泼的地方色彩。在那个时代人人都相信疾病,尤其是精神病,都是由于恶鬼附在人身内所致。赶鬼是一项正规行业。如果赶鬼的人知道一个比那附在受害人身上的鬼力量更大的鬼的名字,他称呼那名字可能制服那污鬼,叫他离开。这种事情发生,是可以相信的。人类心灵是一件奇特的东西,纵然搅错了,纵然是迷信,结果仍得到上帝的怜悯。
当一些骗子试用耶稣的名时,最惊人的事情发生了。结果是许多庸医和许多忠诚的人都明白他们错谬的行为。最确实表示他们的改变的,莫如在这被迷信支配了的以弗所里,他们甘心乐意地把那些对们那么有利益的书和符咒烧掉。他们是我们的榜样。虽然这事表示放弃他们的饭碗,他们却一刀两断了。我们许多人恨恶我们的罪,却是或则根本丢不开,或则虽然丢,总是踌躇不决,或是回头顾盼。许多时候有断然割爱才会满足我们。
保罗的目标(十九 21-22 )
路加在这里只给我们关于一些事情的最简单的暗示,要等到保罗的书信才把它充分的说出。他告诉我们,保罗打算去耶路撒冷。耶路撒冷的教会贫困;保罗便打算从他所有的外邦教会中收集捐款作为帮助他们。关于这捐款,哥林多前书十六章一节以下;哥林多后书九章一节以下;罗马书十五章廿五,廿六节都提及。保罗推进这计划有两个原因。第一,他想用最实际的办法去强调教会合一。他要证明他们属于基督的身体,而当身体的一部份受苦时,大家一定要帮助。换句话说,他要叫他们离开全然的,以一教会为主的见地而给他们普世教会的,及他们为普世教会之一部份的远象。其次,他要教他们实际的基督徒爱心。他们听到耶路撒冷的贫困时当然觉得不安。他要教他们,同情必须诉诸行动。这两项功课今天仍像他们那时一样的有用。
以弗所的暴乱(十九 23-41 )
这个动人的故事大大的说明其中的人物。第一是底米丢和银匠。他们的苦恼是利益被侵害了。不错,他们承认他们为亚底米的荣耀而嫉妒;但是他们更担心的乃是他们的收入。朝圣客到以弗所来,喜欢带些纪念品,诸如银匠所造的小小的神庙模型之类回家。基督教所作成的这一些进步却使他们的职业受到威胁了。
其次,有一个人,在英文钦定本和修正标准本都称为‘城里的书记(卅五节)’。他实在不只是个书记。他保管档案,他在会议上解释事务,他接受一切给以弗所的信件。他担心会发生暴乱。罗马政府便要了解其原因,而负责的地方官便得丢职。他之救保罗和他的同伴,不是只为救他们,乃是为了他自己不受连累。
第三,保罗。保罗要面对暴民,但是他们不让他这样。保罗是个大无畏的人。在银匠们和城里的书记是安全第一;可是保罗却常常是安全最末。──《每日研经丛书》
使徒行传 注释 19:1
以 弗 所 …… 几
个 门 徒: 这 12 位 以 弗 所 门 徒 到 底 是 基 督 徒 还 是 施 洗 约 翰 的 门 徒 呢? 两 种
可 能 性 都 有。
1. 有 些 人 认 为 他 们 是 基
督 徒: (1) 路 加 称 他 们 为 门 徒, 这 是 他 对 基 督 徒 常 用 的 一 种 称 呼。
如 果 路 加 认 为 他 们 只 是 施 洗 约 翰 的 门 徒, 并 非 基 督 的 门 徒, 他 很 可 能 会 清 楚 说 明; (2) 保 罗 说 他 们 已 经 信 了 (2 节 ) , “ 信 ” 这 个 动 词 在 使 徒 行 传 中 大 约 出 现 了 20 次, 均 不 带 直 接 宾 语。 在 其 他 所 有 情 形 中, “ 信 ” 这 个 词 的 语 境 均 说 明 它 指 相 信 基 督 得 救 ( 参 下 一 条 注 释 ) 。
2. 另 有 人 则 认 为 以 弗 所
门 徒 是 施 洗 约 翰 的 门 徒, 他 们 仍 在 等 待 弥 赛 亚。 当 他 们 听 到 保 罗 所 传 讲 的 耶 稣 以 后, 他 们 便 相 信
耶 稣 就 是 预 言 中 的 基 督, 从 而 得 着 圣 灵 的 重 生 (4~5 节 ) 。
3. 无 论 实 情 如 何, 有 一
点 我 们 很 清 楚, 就 是 他 们 相 信、 受 浸、 被 按 手 以 后, 圣 灵 就 充 满 了 他 们 (5~6 节 ) 。
19:2
受 了 圣 灵 没 有: 从 保 罗 的 问 话 中 我 们 应 当 明 白 以 下 四 点:
1. 保 罗 的 问 话 强 烈 表
明, 他 把 尚 未 被 圣 灵 充 满 的 以 弗 所 门 徒 视 为 真 正 的 基 督 徒。
2. 保 罗 在 这 里 所 谈 论 的
是 得 着 能 力 事 奉 的 圣 灵 浸, 也 就 是 五 旬 节 时 门 徒 所 经 历 的 ( 比 较 1:8 ; 2:4) 。 他 并 不 是 指 着 圣 灵 在 信 徒 里 面 的 内 住 和 同 在
而 言, 因 为 保 罗 清 楚 知 道 信 徒 在 相 信、 悔 改、 重 生 的 那 一 刻, 就 有 圣 灵 的 内 住 ( 罗 8:9) 。
3. 保 罗 的 问 题 在 字 面 上
可 以 译 为 “ 既 已 信 了, 是 否 接 受 了 圣 灵? ” “ 已
经 信 了 ” ( 希 腊 文 pisteusantes, 从 pisteuo 衍 生 而 来 ) 是 一 个 过 去
分 词, 通 常 表 示 这 个 动 作 发 生 在 主 要 动 词 之 前 ( 这 里 的 主 要 动 词
是 “ 领 受 ”) , 所 以 我 们 也 可 以 译 为 “ 你 们 信 了 以 后, 领 受 了 圣 灵 没 有? ” 这 种 译 法 与 上 下 文 的
内 容 完 全 吻 合, 因 为 这 正 是 以 弗 所 门 徒 的 实 际 情 形; (1) 他 们 未
遇 见 保 罗 以 前 已 经 信 了 基 督 (1~2 节 ) ; (2) 听 到 保 罗 的 讲 论 以 后, 他 们 更 加 信 服 有 关 基 督 和 圣 灵 的 真 理 (4 节 ) ; (3) 这 时 保 罗 才
把 他 们 的 信 心 视 为 真 实 而 全 备 的, 因为 他 奉 主 耶 稣 的 名 为 他 们 施 洗 (5 节 ) ; (4) 只 有 当 他 们 真 正
相 信 并 且 接 受 了 水 洗 以 后, 保 罗 才 为 他 们 按 手, 然 后 “ 圣 灵 便 降 临
在 他 们 身 上 ” (6 节 ) 。 所 以, 相 信 基
督 与 圣 灵 带 着 他 完 全 的 能 力 降 临 之 间 有 一 段 间 隔。
保 罗
的 问 话 表 明 他 相 信 人 有 可 能 相 信 基 督 却 未 经 历 圣 灵 浸。 这 段 经 文 也 显 明 没 有 经 历 圣 灵 充 满 的 人
仍 然 可 能 是 基 督 徒 ( 参 “ 圣 灵 浸 ” 一 文 ) 。
19:2 也 未 曾 听
见: 以 弗
所 门 徒 对 保 罗 问 话 的 反 应 并 不 表 明 他 们 从 未 听 说 过 圣 灵。 他 们 肯 定 熟 知 旧 约 圣 经 中 有 关 圣 灵 的
教 导, 他 们 也 一 定 听 过 施 洗 约 翰 有 关 基 督 将 要 用 圣 灵 施 洗 的 讲 论 ( 路 3:16) 。 但 是, 他 们 不 知 道 圣 灵 已 经 浇 灌 在 信 徒 身 上 了 (1:5, 8) 。
19:5
受 洗: 这 12 个 以 弗 所 门 徒 “ 奉 主 耶 稣 的
名 ” 受 洗 (7 节 ) 一 事 表 明 他 们 被 圣 灵 充 满 之 前 (6 节 ) 已 经 有 得 救 的 信 心, 并 且 已 被 圣 灵 重 生。
19:6
圣 灵 便 降 在 他 们 身
上: 这 事
大 概 发 生 在 第 一 个 五 旬 节 之 后 的 第 25 年 (2:4) ; 但 是 他 们 得 着 圣 灵 充 满 的 方 式 与 路 加 描 述 过 的 正 常 方 式 相 符 ( 参 8:5~24 注 ) 。
1. 他 们 已 经 相 信 主 耶 稣
并 且 得 着 圣 灵 的 重 生 ( 参 上 一 条 注 释 ) 。
2. 在 他 们 接 受 水 洗 以 后 (5 节 ) , 保 罗 按 手 在 他 们 身 上, 他 们 便 得 着 圣 灵 浸。
3. 当 圣 灵 降 临 在 他 们 身
上 时, 他 们 便 开 始 说 方 言 和 预 言。 路 加 从 未 指 出, 圣 灵 的 浇 灌 是 人 们 只 能 以 信 心 来 领 会 的。 相 反,
他 认 为 圣 灵 浸 是 一 种 可 见 并 且 可 以 得 着 的 经 历; 说 方 言 便 是 圣 灵 已 降 在 信 徒 身 上 的 一 种 可 见 的
外 在 证 据 ( 参 “ 说 方 言 ” 一 文 ) 。
19:12
手 巾 或 围 裙: 保 罗 在 以 弗 所 的 事 奉 充 满 了 许 多 不 寻 常 的 医 治 和 赶 鬼 的 神 迹, 其 中 有 的 神 迹 是 他 直 接 行 出 来
的, 也 有 些 是 通 过 与 他 的 身 体 接 触 过 的 手 巾 和 围 裙 ( 即 他 在 制 造
皮 革 时 用 过 的 汗 巾 和 围 裙 ) 行 出 来 的。 当 患 者 触 摸 这 些 东 西 时, 疾
病 就 会 消 失, 邪 灵 也 要 逃 循 ( 比 较 5:15 ;可 5:27) 。 今 天 任 何 传 道 人 企 图 兜 售 所 谓 具 有 医 治 之 能 的 东 西 来 攫 取 金 钱 和 资 助 的 作 法
都 不 符 合 保 罗 昔 日 行 事 的 动 机 和 本 意, 保 罗 从 未 利 用 这 些 东 西 来 换 取 金 钱。 而 是 由 于 民 众 太 多,
他 不 能 亲 自 个 别 按 手, 所 以 就 借 着 这 些 实 物 医 治 与 释 放 更 多 人。
19:19
行 邪 术 的: 从 公 开 焚 烧 法 术 书 籍 这 件 事 中, 我 们 知 道 初 信 者 已 经 得 到 了 有 关 立 即 离 弃 邪 术 活 动 方 面 的 教
导。 巫 术、 魔 术、 邪 术、 招 魂 术 以 及 其 他 的 玄 术 都 是 撒 但 的 伎 俩, 完 全 不 可 与 基 督 徒 的 信 仰 并 存。
一 个 信 靠 基 督 的 信 徒, 不 能 同 时 却 又 与 邪 灵 或 死 人 相 交。 神 把 这 些 活 动 视 为 可 憎 恶 的 ( 申 18:9~13 注 ) 。 一 切 涉
使徒行传
注释
十九 1-22 保罗在以弗所的事奉
保罗留在以弗所一段颇长的时间(差不多有 3 年之久),他所遇到的头一件事,就是碰上施洗约翰的门徒。显然约翰的名声远播巴勒斯坦以外的地方(有关他的重要性见一 21-22 ,十三 16-25 ,十八 23-28 和路二十 5-7 )。通常「门徒」一词是指基督徒,但这些人还未接受圣灵,故此把「门徒」一词看作施洗约翰的门徒更合宜,这些人已领受真道,却只是刚入门而已。
第 2 节圣灵是约翰教训的一重要题目,而这些人却说:「未曾听见有圣灵赐下来」,可能他们只是间接听到约翰的信息,而没有亲自受教于约翰。他们所听到的很可能是集中在道德伦理的教训上,而不是有关约翰作开路先锋的角色(约翰教训的例子参路三 7-14 )。
第 3 节这些人已受悔改的洗,这事固然好,但他们却似乎从未听过任何有关耶稣的事,他们与亚波罗在这点是不同的( 18-25 节)。圣经没有告诉我们亚波罗需要重洗(既然以前亚拿尼亚也可以为保罗施洗,徒九 17-19 ,现在假如需要的话,百基拉和亚居拉也一定可以替亚波罗施洗)。两者之间的分别很可能是:亚波罗已知道并信靠弥赛亚(虽然没有整全的知识,他的认识也是正确的;十八 25-26 ),他视其洗礼与此信心有关;而那些门徒的洗礼则纯粹是好行为的立志而已,故此他们仍需要「奉主耶稣的名受洗」。
第 6 节在众人面前,他们接受了圣灵(参八 15-17 ,十 44-46 ),「就说方言,又说预言」,这种表现成为那些踌躇是否要接纳他们的人之兆头。至于这种圣灵的外在彰显是否正常或典型的表现,则难以确实回答,路加记载不同的归信事件时,并非每一次都提到这种现象,但是他亦没有说明某某人没有彰显这种恩赐。基本上他在记载中强调这种恩赐和接受圣灵的事件时,似乎都是当他感到当时的教会,或是读者,需要证实这一批归信的人是否真的已被主所接纳,例如撒玛利亚人(八章)、外邦人(十章)和此处的约翰门徒。正如上述例子的经文注释所言,路加记述这些事件的方法,表示他认为这些兆头的出现一方面是为了传道的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归信者。
第 8-10 节在以弗所,保罗还是依循一向的传道模式(参十三 46 之注释):先到会堂,再往外邦人中。他每日在以弗所「推喇奴的学房辩论」,很可能学房此时空下来无人使用。经过会堂中 3 个月的聚会之后,他们大概已找到自己敬拜的地方,而推喇奴学房就专门为传福音所用,正如初时会堂的功用一样。
第 11-12 节跟着的几个故事是描述真神的大能对抗满城的异端邪术,路加称之为「非常的奇事」,与其它神迹比较之下,我们不难了解为甚么路加似乎暗示其它神迹不过平平无奇而已。神借着保罗作医治的管道没有甚么希奇的地方;神可医治远处的病人不足为奇;但是最令人惊讶的是医病的道具:就是保罗所触摸过的「手巾或围裙」。这些东西被用作道具,很可能是为了满足群众的期望,而并非医治过程的必需品。耶稣也曾用类似的方法,让一个妇人因摸祂身体所接触的衣裳而得痊愈(路八 43-48 )。道成肉身的道理往往如此表达:神戏剧化,甚至有点荒谬地限制自己,目的是要与一群堕落而且荒谬的人沟通。并请参五章 12 至 16 节有关彼得影子的医治能力和此段的注释。
第 13-16 节若我们把上述的故事理解为「神奇」的话,此处的故事可看为是路加刻意用来对比上文的,他记述犹太的非基督徒企图压制神的能力(又参路十一 19 、 24-26 ),借着耶稣的名字彰显出来(参徒八 18 )。「士基瓦」可能属于当时的大祭司家族,亦可能借用「祭司长」这名衔来自我吹嘘。对古代罕见的犹太宗教外邦人有若干吸引力,而希伯来的名字和文字在异教的魔术皮卷中亦有出现。「奉保罗所传的耶稣」这术语的目的,可能是要向污鬼辨明所呼唤的是哪一位耶稣,因为耶稣一名在犹太人中甚普遍。但是这位污鬼却并不需要这些数据,他早已听闻过耶稣和保罗,却不认得士基瓦的 7 个儿子!为了证明他们不能控制牠,污鬼「叫他们赤着身子受了伤,从那房子里逃出去」。这段故事在路加笔下固然滑稽,但作者藉这故事要指出一个重点:制服污鬼的能力不是来自机械式地引用耶稣的名字。这一点与当时一般的观念是背道而驰的,耶稣的名字并非某种符咒,若我们藉此得力,亦非因为我们单单认识祂的名字而已(这个魔鬼也认识,而且恐惧颤惊),而是因为我们认识祂自己,更重要的是祂也认识我们(参五 12-16 的注释)。
第 17-20 节种种事件是在以弗所发生,难怪那里的人「都惧怕;主耶稣的名从此就尊大了」。外邦人烧邪书,行邪术的人公开认罪,可相比于在耶路撒冷,「许多祭司信从了这道」(六 7 )。「五万块钱」是一巨额,清楚显示出以弗所人对此等事情的关心。原文的一德拉克玛( drachma )是指一块银币,相等于一月的工资,合计起来这儿的数目相等于 135 年的工资。
第 21-22 节教会的成功,加上保罗一心想带外邦教会的捐献回耶路撒冷(参二十四 17 ;林前十六 1-4 ;林后八至九),于是他开始准备往耶路撒冷去的旅程,并且立意随后往罗马去。在原文 21 节里有「灵」一字,却不清楚是指保罗的灵,还是圣灵。在二十章 22 节的亮光下,「保罗心里定意」一句最好是译作:「保罗在圣灵里立意」。
十九 23-41 以弗所的暴动
焚烧皮卷所牵涉的一大笔钱财( 19 节)必然在群众中引起一大骚动。那些靠着贩卖邪术用具养生的人自然会想到教会的兴旺对他们的影响。若说路加有声有色地形容犹太领袖为嫉妒等鸡毛蒜皮的事敌对基督教,那么他对外邦人敌对的描写也绝不逊色。在十六章 19 节和二十四章 26 节里,同样隐藏着经济上的原因引致人敌对基督教,这些经文暗示只要保罗使用贿赂,他便可得自由。
第 23-27 节动乱的导火线是底米丢的讲辞,他的动机显然与金钱有关:「我们是倚靠这生意发财」的。保罗在以弗所所宣讲的必然是与雅典那篇反偶像的讲辞类似(参十七 16-35 之注释),他说「人手所做的,不是神」(又参林前八 4-6 )。但是底米丢讲辞最有效的一部份是他的理论,他把心中真正忧虑的经济因素扭转过来,变成一种社会人士认为更高尚的顾虑:如行业的尊严,甚至市民的尊严和宗教上的忠诚(这一项可能应列为第一)。
第 28-34 节路加记载的真实性令人侧目,假如他不过是妄造一些基督教宣传数据的话,这儿是他描写大英雄保罗在此以雄辩压倒群雄的好机会,正如他在雅典所行的一样。但是路加却记载说:该犹和亚里达古被捕,保罗亦不得进去搭救。「有亚细亚几位首领,是保罗的朋友」一句颇费解,从路加的措辞上看来,这些人不大可能是基督徒,但他们可能是对基督教有兴趣的一群,正如前文中的士求保罗(十三 6-8 )。第 32 节正是暴动群众最贴切的描写,或许犹太人把亚历山大推出来「向百姓分诉」( 33 节)目的是要使自己与基督徒之间保持一段距离。在异教的群众眼中,犹太人与基督徒同是否认众神存在的人,都是「不信神明的无神论者」,他们根本分不开两者的分别。
使徒行传第十九章
四 以弗所的十二个门徒(十九 1 ~ 7 )
紧接亚波罗的故事(参十九 1 ),路加追述保罗自己在以弗所,也遇见自称信徒,却未有圣灵经验的人。他教导他们,为他们施洗按手,结果就彰显出圣灵的恩赐来。这故事常被用来说明悔改后圣灵恩赐的教义。不过,这是没有真正关连的。保罗在此只是应付一个特殊情况,需要特殊的处理罢了!
1. 第一节说明与上述亚波罗故事的时序,这样就顺带指出,保罗并没有亲身教导过这位同工。保罗循内陆路线来到以弗所,途中经过十八 23 的各地区。来到之后,他遇见一班 门徒 。他们实不能称为信徒,因为还未受圣灵,几乎可以肯定地说,新约教训中,不容许称一个人没有受圣灵的人为基督徒的(约一 5 ~ 22 ;徒十一 17 ;罗八 9 ;林前十二 3 ;加三 2 ;帖前一 5f . ;多三 5 ;来人 4 ;彼前五 22 ;约壹三 24 ;四 13 )。因此有人提出他们是施洗约翰的门徒,这也符合他们只知道约翰的洗。不过,“门徒”一字没有别的形容词,就拿来说是施洗约翰的门徒,也不太合理。无论如何, E. Ka/semann (见十八 25 注 )却不管这些,就当他们是约翰的门徒了。他认为路加不想承认有这样一群人与教会同时存在,因此就尝试把他们说成为一些特别的信徒,但却一点也不成功。 Ka/semann 认为,若不是这样,就会造成约翰向门徒自称为首领,而不是谦虚地见证耶稣,正如福音书所描绘的了。这样看这经文是错的,因施洗约翰没有责任为其门徒任何怪异的观点负责。这经文正确的解释 268 ,应该是路加按主角的观点来叙事,保罗遇见一些人, 看 他们似乎是信徒,既对他们信徒身份疑惑,就着手细查他们信仰的告白。路加并非说他们是信徒,而是保罗眼中看来如此。
2. 保罗既然不肯定,就问他们一个问题。 RSV 说 你们信的时候有没有受圣灵? 这个“信”的分词(希腊文 pisteusantes )与主要动词“受”,是同时发生的。这是个公认的希腊文结构(十一 17 ,弗一 13 )。有学者这样翻译:“你们信 以后 有没有受圣灵?”表示受圣灵是信耶稣之后的一项恩赐。在文法上虽然可以这样解释,却无疑在上文下理的意义上错解了这一句了。这说法把不合理的重点放在“之后”,违反了新约教训中信主同时受圣灵的一贯性。没有人不受圣灵而可以真正相信耶稣的(第一节注) 269 ,这群人否认听过圣灵这一回事。有人根据这回答,说他似未听过圣灵,表示施洗的约翰从未提及圣灵(与福音书不符,太三 11 ;约一 33 )。我们不该把二十年后在小亚西亚流传的偏差,过份接连在约翰的教训上,这群人的话不过是说,他们并未知道圣灵已经赐下了(参约七 39 )。
3. 那些人既然说不晓得圣灵,保罗下一步的问题,就细察他们受洗的实况了:他们受的是 哪一种洗 呢?他们受洗归入什么呢?他们回答说是“约翰的洗”。他们作答的方式,表示洗礼有好些种类,各有不同(如来六 2 所说)。路加的写法也许是把“我们是依照约翰吩咐的方式受洗的”,浓缩而成的。他们的表白,表示他们是施洗约翰的门徒,只认识耶稣一点儿。不知何故,人们对耶稣的认识,与基督徒传祂复活的讯息,还有圣灵的浇灌,似乎分割开来,这种情形遍布以弗所,也许也传到别处去。
4. 因此保罗用施洗约翰的话来提醒他们。他的洗是 悔改 的洗,神给人一个悔罪的机会(参五 31 ,十一 18 ),同时也要有实际悔改的果子,从心里改变,生活随而更新。约翰亲自告诉人们,将有一位更大的要来,表示他们应当信那一位(参约一 26 ,三 25 ),又应许那要来的会用圣灵给他们施洗。保罗如今清楚告诉他们,那要来的就是耶稣。不过,如果他们已经是门徒,那么他的用意就不是要说服他们,耶稣就是那要来的一位(这是约翰在路七 19 很着意的一点),而是要告诉他们,那要来的一位已经把圣灵浇灌下来了。
5. 他们听后的反应,就要 奉耶稣的名受洗 。这是新约中唯一记载人第二次受洗的地方,这洗礼是由于先前那次的洗礼,不是奉耶稣的名的基督徒洗礼。这例子决不可以用来证明人若在洗礼时没有受圣灵(不管是婴儿或成人),就要再受洗以受圣灵, 基督教 洗礼仪式不可少的特质,就是奉耶稣的名施行,至于赐圣灵与仪式的先后次序,是不重要的,使徒行传中有不同的事例记载(洗礼前:十 47 ;洗礼时:二 38 ;洗礼后:八 15 f . )。
6. 保罗施行的仪式包括 按手在他们头上,圣灵便降在他们身上 ,圣灵临到的表现,就从说方言豫言的恩赐上表明了。按手一举在八 17 f . ,也与赐圣灵相提并论,可是别的地方却不一定有这关连(提前四 14 ;提后一 6 f . ,指按手作圣工)。有学者认为路加把按手列入洗礼必然的项目里,虽然有的地方没提及( Bovon pp .251 f . ),但 Hanson ( pp .190 f . )却说从公元二百年以前的文献,无从证实洗礼时受圣灵与按手有关,即或有也是零散的例子。按手似乎应该是使徒互相契合的一种特殊动作,把有关的人联合在教会的团契中。第八章里撒玛利亚人的例子,就有这按手的需要,表示他们被接纳得以进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犹太人教会。这里的例子也是一样,这半基督教的小组需要明确地被纳入普性教会整体里去。这事证明,保罗像彼得约翰一样有传递圣灵的权柄,这一点似乎只是次要的。这次洗礼的结果,出现圣灵恩赐的彰显(二 4 、 17 ,十 46 )。从其它的事例中却知道这样的表现只是中间出现而已,并非一律如此(八 17 注 ;八 39 ,十三 52 ,十六 34 );目前这一例子来说,这群“半基督徒”需要一些不寻常的恩赐印证,确信他们如今完全属于基督的教会了。
7. 这人的数目加上去,是作为注脚罢了,并不可能有什么象征式的关键。
268 K. Haacker, 'Einige Fa/lle von "Erlebter Rede" im
Neuen Testament', Nov. T 12, 1970, pp.70-77.
269 详论见 Dunn, Baptism ,
pp.83-89 。
五 保罗在以弗所的工作(十九 8 ~ 22 )
路加记述保罗最后一项主要的传道事工,写得特别详尽生动。保罗作工的一般规格,在以弗所和在哥林多一样,不过这里写来特别细致,以攻击保罗的暴动作为高潮(十九 24 ~ 41 )。 Haenchen ( pp.558 ~ 579 )都对故事的历史价值极力挑剔;他说其中充满数不尽的历史疑点,只代表了使徒时代以后教会对保罗的想像,一个伟绩丰功的大使徒形象,而不是历史真实的塑像。可是,虽然记述中也有难解之处,赫肯是否提供了正确的答案,则大有可疑了。
8. 保罗一开始就回到昔日教导人的 会堂 去(十八 19 ~ 21 ),继续作工。路加连续用几个动词,表达保罗有能力且具说服力的证道方式,和他讲道催使听众悔改的果效。他的主题是 神国的事 (参八 12 ,二十 25 )。这不是说他这时传另一种讯息,与十七 31 ,十八 5 及其它经文传讲耶稣是弥赛亚的讯息不同了。他的讯息是关于耶稣 及 神的国度(廿八 31 ),路加不过用不同的字眼,以求文笔上的变化罢了。
9. 保罗在会堂里工作了三个月,比往常较长了。后来有些犹太人反对,就终止了。他们对那讯息硬心抗拒,不肯相信,更起来攻击(参十三 45 ,十八 6 )。反对势力凶猛 270 ,保罗觉得不能再用会堂作传道的大本营了,就迁到较中立的地盘去,正如在哥林多一样。 推喇奴学房 可能是一个讲学的会所,或学校房子,推喇奴就是房主,或教师。若是教师的话,他的名字( Tyrannus )势必被学生戏称为“ 暴 君”( Tyrant )。西方版本中更详述保罗从第五时辰,工作到第十时辰,即从上午十一时到下午四时。 Hanson ( p.191 )说这一项资料,无足轻重,不可能是西方编注者保存的正统史实记录;大概是人们想把保罗描绘为一个基督徒哲学家,有固定的时间表讲学。不过,这一段时间是早晨操作的结束,虽然有人会在这段时间用一部份去午睡,但历史可以印证,保罗很可能利用推喇奴不用学房的时间,且他的听众可自由出席的时候,使用学房作工。赫肯( p .560 f . )却看出麻烦来。他怀疑保罗可能上午要作工维生,然后再加上讲学;他怀疑保罗的入息够不够付推喇奴的租项;他又看不懂这样搬迁的理由:为什么不迟不早这时才与会堂分家,信徒们岂不早已分开来守主的晚餐了么?他所以有这许多疑问,是因为他把“天天”硬作不合前文后理的强解,没想到推喇奴也可能是基督徒,或同情基督徒的人,只收很少费用,甚至不收费用就让他们用他的地方(尤其是那时段他自己不用)。当然,若能更详细知道保罗离开会堂的原委,就更有兴味了。 Haenchen 也说得对,当时信徒在离开会堂之前,已经分别以家庭小组方式聚会了。这里的问题是在会堂里传福音的工作。
10. 保罗在以弗所这新的根据地,工作了 两年 (参十八 11 比较他在哥林多的时间)。路加用广泛的报导,说一切住在四围邻省的人都听见福音了。同样,我们也愿路加能详尽一点;可是从其它他资料中,得知保罗可能独自出外作工(如到哥林多),又有同工们合力在邻近地方传福音,是保罗没有亲自去的(如歌罗西)。
11 ~ 12. 保罗传道有神奇的医病赶鬼相随,与彼得的工作相似(五 15 f . ),保罗自己也提及他传道工夫中行的奇事神迹及大能的工作(林后十二 12 ;罗十五 19 ;参加三 5 ;见来二 4 )。保罗能力之不寻常,见于人们拿他所触摸过的衣物,放在病人身上,也能治好他们。理性主义者对这样的事迹,自然极难置信了(参五 15 )。但是,保罗确信他的事工中,有奇事神迹随着,我们是无法推翻的。虽然,保罗并不视之为他作工的最重要资历。此外,他的敌手也会尽量眨低这些事。因此我们大可不必怀疑,保罗像耶稣一样能行神迹。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却真有点为难,不知如何分辨第 12 节所描述的情形,与原始粗浅的巫术的分别,他们也是用类似物理能力传递的道理,由医治者身上传到他衣物上,再以之用来成为超然治病大能的工具。路加对异教魔术抨击备至,竟在此容许类似的信念,藉基督教化的形式,有效地用在使徒的工作上,实在令人惊讶。也许我们的神能俯就思想仍在落后程度的人,正如主耶稣对那血漏的妇人需要与耶稣亲身接触一样(路八 43 ~ 48 )。
13. 一件活生生的小插曲,衬托出保罗的能力,也阐明保罗作工环境的实况。那里有些专门四处用法术邪能谋生的人,甚至能赶鬼。他们随时念诵各方神明的名字,应有尽有,为求招得合用的神来应付。甚至异教徒也用犹太人神的各种名称。犹太驱魔师(参路十一 19 ),这时竟用耶稣的名,来与保罗的能力对抗。巴黎一份魔术古卷里有这样的魔术咒语“我奉希伯来神耶稣吩咐你”。
14. 擅用这方法的犹太人中,有祭司长士基瓦的七个儿子。可是从来 没有 一个祭司长叫做士基瓦的,他可能是大祭司家族中的一员,或他擅取这名衔提高身份,用来愚惑外人,因为大祭司(儿子们)是与超自然界相通的;正如现今人喜挂上“博士”、“教授”等名堂一样。赫肯( p.565 )认为路加真的把士基瓦误为祭司长,因为惟有战胜如假包换的祭司长,才值得记载(而不是打败了一个无关轻重的赶鬼师);不过,这里的重点其实不在那赶鬼师的身份,而是他企图用耶稣的名字这一事上 271 。
15 ~ 17. 他们的企图失败了,那人身上的恶鬼承认知道耶稣,也认识保罗是奉这名行事的人,但却向他们挑战,问他们有何权用这名字。不但如此,那人在恶鬼控制下,竟动起暴力来袭击他们,他们不得不窜逃,连衣服也顾不得要了。这故事中被鬼附者的超然知识,与福音书中的相同(路四 34 、 41 ,八 28 ),往往令现代读者十分困惑不解。这故事和其他类似的事件,流传在犹太人和希利尼人地域,在迷信的民众中,引起恐惧,也带来对主耶稣的称扬。在当时的环境下,人们被迷信箝制,基督教传播的唯一方法,就是要彰显出耶稣的大能远超过鬼魔;虽然当时因此信主的人,思想仍沈潜在昔日原始式的状态下。教会仍需用许多时日,把他们对神的观念炼净,清除了异教的思想模式。即或今日的教会中,被当世的哲理思想,或是引入歧途的思想,影响了我们对神的观念,这问题现今仍然需要面对。
18 ~ 20. 无论如何,当日发生的事,着实有助于基督徒思想从异教薰染中被炼净。信徒并不是一日之间臻于完美的,异教思想与纯正的信徒经历会同时发挥势力,哥林多教会历史中,信徒就花了不少时日,才体会性方面的不道德,拜偶像与基督教信仰根本不相合(林前六 6 ~ 11 )。总有一天,信徒会觉悟,必须承认犯罪的行径,若能把试探的根源拔掉,正如这里的例子,那就更好不过了,以弗所由保罗带领信主的人,就体会他们仍信奉的异教邪术是无用且罪恶的。于是,他们把一向依附的邪术书籍,符咒秘方,一律清除公开烧掉。以弗所人这一类废书,具有特别神奇的地位,以致凡魔术书都被称为“以弗所书信”呢。这堆废物价值可不低──相当于五万工人一日工价合起来的价钱,在城市生活中,这也并不太夸大;今日一般人也花不少钱在类似的等闲玩意上。路加以这高潮,结束了保罗在以弗所成功的事工,不过,以弗所的故事却仍未完结。
21. 在圣灵引导下,保罗觉得以弗所的教会建立工作,已告一段落,可以进行其它计划了 272 。他定意再去看望马其顿和亚该亚,然后回耶路撒冷去。路加并没有明说保罗这番绕道探望先前的宣教地区,是否要坚固初生的教会,正如在十四 22f ,十五 36 、 41 ,十八 23 一样,留待读者自己去揣摩了。他也没有提及保罗其中一个目的,是要收集奉献款项带给耶路撒冷。 Hanson ( p .194f )说得对,路加事后写这历史的角度,会认为保罗被捉拿和捉拿后引起的事,比带捐项上耶路撒冷更重要,虽然对保罗来说,带捐项是当前更重要的事(见罗十五 25 ~ 33 ;林前十六 1 ~ 4 ;林后八 9 。路加对捐项的事,早已知道,这是后来廿四 17 可见)。保罗不但要去耶路撒冷,更有意往罗马去。说准确点,他 想去 看看罗马,不是游客式的“我不见威尼斯不干休”的意思,而是像耶稣深知一生的标竿,根源于父神旨意“不去不成”的催使(路四 43 ,九 22 )。怀疑者当然会说这是路加知道事后的构思,编写了保罗的存心;可是,罗十五 22 ~ 24 岂不是提供了一手的资料,证明保罗当时确有这存心?
22. 保罗派两名同工先去马其顿,好安排他的行径。在此路加暗示,保罗并不是被底米丢及同僚用诡计赶出以弗所的(三十 23 ~ 14 );他离境的计划,早有筹划。根据哥林多前书, 提摩太 早已到过哥林多,并且可能回以弗所去了(林前四 17 ,十六 10 、 17 ,不过,这次访问,不能当作该次的行程,因在写作哥林多前书与后书之间没有足够时间)。有学者提议这一旅程,就是腓二 19 的旅程,其后保罗就亲自来到那地区了(腓二 24 ;这个推算法,是假定腓立比书在同一时期从以弗所写来的)。又有人尝试把提摩太后书连在这一时期中(提前一 3 ) 273 。至于 以拉都 ,哥林多有一名市镇秘书叫这名字(罗十六 24 ;参提后四 20 ),不过一个身任官职的人,是否可以四出宣教,则大有疑问了。无论如何,这是很普遍的名字。赫肯( p .569f )指出这一带没有提起提多(而且的确在使徒行传也一概不提),就认为本该提起提多,比提摩太更恰当(参林后二 13 )。因此他的结论是:路加的报导混乱,这是毫无根据的。我们只可以说,他的报导未必齐全。
270 有关“这道”,见九 1f 注 。
271 B. A. Mastin, 'Scaeva the Chief Priest', JTS 27, 1976, pp.405-412 ,认为士基瓦可能是大祭司家族一员;他的儿子也该是祭司,因此被认为能赶鬼。因此 Haenchen 的疑窦不大成立。
272 ' In the Spirit ' 可作 'In his
spirit' 的意思(中文作“心理”),参十八 25 ;二十 22 ,同样有这含混的情形。 Bruce, Acts , p.361 取前者,大概是正确的。
273 J. A. T. Robinson, Redating the New
Testament , pp. 82-84, associates 1 Timothy with Paul's departure from
Ephesus Acts 二十 1.
六 以弗所异教徒的动乱(十九 23 ~ 41 )
以弗所对保罗的敌挡,正如在腓立比一样,出自异教的根源。首先控告保罗的罪名,是他阻碍靠偶像谋利者的生计,再加上的控罪,是他攻击异教信仰本身。路加所报导的情况,表示当时基督教宣教果效广远,同时也描画出敌方武断和借题发挥的混乱,全无清楚的行动策略。此外,更说明除非遵循正确的法律途径,统治者是反对攻击宣教士的。这故事无疑在宣告,基督徒并不是国家的危机分子,也是一种答辩,即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应该宽容相待。若要投之于法律制裁,则必须先有正式的罪状提出方可。
赫肯( pp.576 ~ 579 )的注释中,对这事迹备加批判(整个以弗所事迹亦如此),他指斥其中充满历史性疑点:(一)若保罗威胁了亚底米教派的存亡,其他同阵线的人士,包括其中的祭司们,势必合力攻击他。(二)底米丢在银匠同僚中,既然这样大有煽动力,却在大会中毫无主意,这就奇怪了。他还静悄悄的不见了踪影,他所引发的事件,支持者浩荡汹涌,却一无结果。(三)亚西亚的人怎会一下子就来到现场劝告他?又那些帝王崇拜的保卫者,又怎会赶来维护保罗?(四)大会中“犹太人的插曲”,用意何在?看不出他的动机,也引不起作用。(五)书记一面承认亚底米的伟大,一面撤销对使徒的控案,看来很奇特,他对使徒否认亚底米的神性,完全不理(异教徒亦会觉得同样是亵渎他们的女神)。(六)赫肯的主要论点,就是保罗自己说在亚西亚遭受极度的逼害,几乎受死刑,只有神才能把他挽救(林后一 8 ~ 11 )。这件事路加没有提,因为目前这事件与保罗的话不吻合。因此赫肯认为路加根本不知以弗所事件的实情,只凭以弗所的零星资料,加上保罗离境前遭受骚乱的传统说法,就决定虚构这戏剧性的记载,讽刺性地插画出攻击者束手无策,让保罗和他的宣教事工,享受至高威荣。
骤看之下,似乎有理,细察之下,便都消失:(一)基督教宣教工作,并不会太大影响亚底米庙的拜祭;对底米丢的话,我们要容他稍有夸张,(也许路加也会这样,参十九 10 ~ 17 ,路加很随意用“一切”)。其实,我们也没有听见亚底米的业务遭受严重的削减,他不过在推测日后会带来的后果,而不是当时已如此。在那多元化多神的社会中,亚底米的祭司们对这相形下无关痛痒的教派,也许根本不觉得要采取什么行动。(二)底米丢事实上也并不是失踪,只要照字面看十九 38 。路加没有记录他在大会中的言论行动,但这样似乎很清楚看出,他对宣教士的控辞相当含糊,证据难寻。底米丢似乎是个煽动家,煽动力有余,采取什么行动,却糊里糊涂。(三)抗议的行列出发后,总会有一段短短的时间,才召集大会的;这样, 一两 个亚西亚首领闻讯而来,并无困难。保罗和他们熟识也并非没可能,而且可能给他们很好的印象,像以往对其他罗马官员一般。我们也得承认,他们何以采取警告保罗不要到戏园去的立场,理由不得而知,但我们也同样没有证据否认事实确是如此发生。 ( 四 ) “犹太人插曲”,似乎找不出动机,正有利于它的历史性。赫肯说路加用来说明希利尼人对犹太人怎样仇视(参十八 7 见注 );可是他却说不出何以路加要说明这一点。即或路加写这件事确有用心,也并不等于不合历史性。(五)书记的论点认为,大会之前应该有了证供,他说这样集会会引起非集会的危险,使罗马政府不悦,他意思要冷静处理,他这样就降低了指控宣教士的力量。(六)路加插述保罗在以弗所的时期,当然并不齐全,保罗很可能在以弗所坐过监(林后十一 23 所列的苦难很切合这一时期),又以比喻式说过在以弗所与野兽搏斗(林前十五 32 )。他在亚西亚受极大的苦楚,可能就是指以弗所。“苦楚”也可能是一场大病,几乎丧生,而不是指逼害。路加和保罗开列的清单都不齐全,因此保罗没有特别提起这件事,并不出奇;路加的注意力集中在保罗与教会外敌对势力的关系,不提他的病也不足奇了。所以,若用不见提及为理由来驳倒路加的记载,就大可斟酌了。除了上述各点外,我们看出这记载十分切合以弗所当时的政治情况,正如 Sherwin-White ( p.83 ~ 92 )所描述的以弗所,说使徒行传作者对以弗所的市政组织有很入微的认识( p.87 )。对于路加的记述,有许多的例子都可以用上述的话评论,因此很难把他当作一个写历史虚构故事的人,笔下事迹完全虚构无凭。路加的记载也并不是没有疑难之处,不过我们必须记住,他只是选材而记,而且他喜爱精彩的故事。这段故事的事实根据,是大有理由可信的。
23. 这事发生在保罗在以弗所的末期,他已在筹算下一程的计划(二十 1 )。有人提议可能是在春天,亚底米每年庆典的时节,不过未能证实。“这道”见九 1 注 ,及十九 9 。
24. 为首的是底米丢,他的工场专门制造亚底米神龛的银像。亚底米是希腊女神的名字(拉丁文作 Diana ),这是以希利尼的名字称呼亚西亚女神。亚底米是个童贞女神,是狩猎之神;亚西亚的女神则是个生育的女神,形状是个多乳房的女人(根据一般对这像的解释)。这像放在以弗所大庙里,成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亚底米的节日里,人们狂欢胡闹一番。如今存留的有该神庙赤色陶土的模型,但未见有银造的存留(银像较难留存)。有人说路加把当时寺庙的人员底米丢,改写成一个制造神龛的人,这种推断并无根据。这名字十分普遍。
25. 底米丢招聚了同行的公会(以今日的说法),组织一次抗议示威。他看来是个很懂心理的人,知道怎样赚得同行的心,先从他们最关切的着手,说他们这一行面临下坡的危机。这一行正如今日的旅游纪念品一样,是十分赚钱的生意。
26. 以弗所及邻近地方已有不少敬拜亚底米的而归向基督教,不再相信用人手造的偶像,这话是根据旧约的现成论据,是犹太护教学者对抗偶像敬拜所用的(赛四十四 9 ~ 20 ,四十六 1 ~ 7 ;徒十七 29 )早期宣教士也乐得承接过来。
27. 这样,银匠的行业就声誉尽失(因为它提倡拜偶像)。底米丢用这几句话,已经把起初用来支持他论点的赚钱表面原因转移向更广大的群众说话了,一般市民也许并不太关心底米丢业务倒闭,但如果亚底米女神庙失掉它被人爱戴的位置,而且不但以弗所人拜,万国都来拜的女神,失去她的皇位,那他们可忍受不了。
28. 底米丢看来号召力甚高,同业们一呼百应,呼喊着他们宗教崇拜的口号: 大哉以弗所人的亚底米阿!
29. 这里没有告诉我们抗议大会在哪里举行,不过显然人们聚集成一抗议队伍,在街道上游行 274 。一大班同情银匠的人很快群集起来,决意展开大型示威。许多希腊城市里,不论大小公众集合,最合适的场地就是露天 剧场 了;以弗所的剧场已被发掘出来,估计可以容纳二万五千人。这次集合是市民的正式大会,目的是要说服市政官员对付宣教士。发动这次大会的人,抓住了他们两个人,就是 该犹和亚里达古 。亚里达古来自帖撒罗尼迦(二十 4 ,廿七 2 ;参西四 10 ;门 24 );该犹在二十 4 有提及,不过依经文看来,他来自加拉太特庇(见二十 4 注 ),这名字其实十分普遍。作对的一方似乎对当地以弗所教会的领袖并不感兴趣,他们可能想拿的是保罗,或最低限度他的至近同工,是他们把这教宗教带进来的。
30 ~ 31. 保罗却逃脱了他们的爪牙。他本乐意向全体市民见面的 275 ,他的同工为他的安全着想,拦阻了他。此外还加上了 亚西亚首领 的劝阻,他们与保罗相当熟络。这些首领是指“每年上任的总理,或前任总理,是亚西亚省议会的首长,或包括帝王崇拜各庙堂的行政官员,属祭司长所统管,祭司长亦为省议会所指派的,或单单指议会中的巿民代表”( Sherwin-White p.90 )。因此他们是亚西亚各城宗教政治体系的成员,属于贵族阶级。保罗在这一个圈子里,也有与他友善的人,而且为他在群情汹涌下的安危而担心,这是值得一提的。
32. 大会的实况相当混乱,没有组织,完全没有希腊民主城市规则分明的迹象。路加更加讽刺的一笔,说群众中许多人根本不知道为什么集会。乌合之众往往是这样,胡混熙攘,不知所谓。
33. 当时有犹太社会的代表在场,他们似乎想叫人们知道,他们与那些基督徒无关涉。为了清除误会,总算推举了一个叫做 亚力山大 的人出来代表说话,他也竭力摆手叫人们不要吵,听他发言。有人把亚力山大从众人中带出来一句,令人费解。 RSV 的译法似乎是说当犹太人要亚力山大作发言人时,群众中非犹太人的份子,也推亚力山大出来说话。赫肯( p.574 )认为这动词是“指导”的意思,群众在亚力山大未开口之先,就把当时实况给他提供情报。布鲁斯( Acts p.366 )却认为群众猜疑亚力山大是生事的火头。
34. 可是当时群情鼎沸,根本受不了听一个犹太人说什么话,就大喝倒采,两小时内大喊他们宗教的口号。若有人觉得难以置信,只要想想今日怒火冲天的群众怎样满口凶辞,人家讲道理也充耳不闻的情景。
35. 城里的书记好不容易才安抚了群众(这里和第 33 节,与第 30 节不同,路加用这个 Ochlos 乌合之众一字)。在以弗所及一些亚西亚城市,书记乃是城中的首要判官,其他希腊城市中,则他们只是行政助理而已(见 Sherwin-White p.86 )。因此,他有权镇压大会,并接收银匠的投诉。他的一番话是要叫众人平静下来,同时提出要谨慎行事的告诫。他说人们不必担心女神声威会衰减,也不必怕本城看守这大神庙所沾的名望会受亏损。“ 庙的看守者 ”,是指有帝王崇拜的城市(以弗所是其中之一)。当第三世纪记载以弗所是亚底米的守庙者时,是从帝王崇拜守庙者借用过来的。这里使徒行传说以弗所是亚底米的看守者,则借用了当日守庙人的惯例,这是早期的做法,在史例上是十足可信的,虽然并未见有同类的碑文发现( Sherwin-White p .88f )。此外,以弗所除了这一项荣衔以外,更有一件值得夸耀的,神来出任,就是 从天 降下来的一块 石 (中文作像)。无疑是一颗陨石,其他古代庙宇也有这样的例证,这样的石块被视为从神明而来的像。有人提议( BC , IV , p.450 )说书记指出那石“非人手所造”,因此就不算是保罗指斥的偶像,这样的想法似近强解。
36. 对书记来说,这城历久不衰的名声,亚底米教派的神圣威望,是无法被推翻的,更不用说是被当地新兴的基督徒小群体了。所以,根本不需要把宣教士的事件,在大会正式发落。他这样说,并不是维护基督教(事实上决非如此),他不过是维护法纪,惟恐本城沾了动乱不法的恶誉。
37. 他坚持说人们告发宣教士,并未有实赃实据提供,也就没有正式罪状可以申辩。他们并没有被控 亵渎 神庙,也没有说过拜神者耳中认为亵慢女神的话;换言之,没有公开的问题需要处决。
38. 不过,若银匠与宣教士之间有私人恩怨,另有处理的途径。私人案件要在 公堂 法官前处决,这类法证要由周游各城的罗马方伯,就是省总裁主持的。这里 方伯 用复数式,有点不寻常,因为只有一个方伯任职,每任期一年。也许是一种统称,说“有一种叫作方伯的人”。 G. S. Duncan 则说复数式是指王帝的两个代表, Helius 及 Celer ,是方伯 Silanus 被王帝下令于公元五四年十月杀害后,由这两个人在过渡时期代任的 276 。
39. 书记再说若仍有攸关本城的 要事 要办,也可以等 常例聚集 才办理,相距也不会超过一星期左右。
40 ~ 41. 书记末后的话表示他心中的恐惧,怕这一日不寻常的集会,几乎引起暴乱,可能会有严重后果。 Sherwin-White ( p.83 ~ 85 )证明这段时期的罗马政府,其实急于取缔这种民主集会; Prusa 的城市书记也是这样对大会的人说话,警告会众若胡乱集会,消息传至方伯,则后果十分严重。当时书记的话立即生效,大会就此 解散 。照此看来,不论公开私下,银匠再没有对保罗和同工采进一步的行动了。
274 这个在西方版本清楚写出来,西方版本往往把亚历山大版本不清楚的细节记述出来,却并不一定正确。
275 这里将 De{mos 译为 citizen-body 较 crowd (RSV) 为佳,虽然后者更能描写出当时人群的实况(参十七 5 )。
276 G . S. Duncan, St Paul's Ephesian
Ministry ( London ,
1929), pp.102-107.
──《丁道尔圣经注释》
使徒行传
使徒行传第十九章
19:1 保罗到达以弗所时,亚波罗已经去了哥林多,所以保罗见不到他。
“上边一带的地方”指一条直接往以弗所去的道路。以弗所与北非洲的亚历山大皆为当时罗马帝国少数大城之一,是宗教、政治与商业中心。
这里说的门徒可能是施洗约翰或亚波罗的跟从者。
19:2
因为对这些门徒的背景毫无所知,本节甚难解释。自字面看这处经文可能令人误解,以为信徒要在信主后一段时间,才接受所赐的圣灵。按希腊原文,没有这个意思。保罗的问题也许可译为:“你们信了,你们受了圣灵没有?”圣灵是在信主的当时赐给我们的(比较2:38;10:44;罗8:9;林前6:19;弗1:13)。这些以弗所门徒的答复,显示他们可能是归化犹太教的外邦人,接受了施洗约翰的洗礼,盼望着一位“要来”的救主。他们还未知道救赎大功已藉基督完成,圣灵已在五旬节降临。
19:5 这是新约唯一的记有再浸的地方。受浸的须相信耶稣就是救主。
19:7 路加记载数目字通常喜欢用“约”字。此处的“十二个人”可能是保罗所设立管理以弗所教会的信徒。
19:9
推喇奴的学房是推喇奴讲学的地方。有的希腊经文版本在本节后加有:“自午初至申正”,即午前11时至午后4时中东地方歇午的时间。保罗可能自晨工作至11时,然后利用推喇奴不讲学的这段中午时间来此讲道并辩论真理。
19:10
保罗第二次布道曾短期逗留以弗所(18:19-21)。现在是第三次旅程;他在以弗所停留约三年(此处的二年,添上第8节的三个月、和22节所说的“暂时”。犹太人的习惯,不到一年都以一年计,因此符合20:31所说的“三年之久”)。要是保罗是主后53年到达以弗所,应在主后55年秋结束以弗所的事工。他用以弗所为中心,与他的同工例如以巴弗(西1:7)等,将福音遍传亚西亚。很可能《启示录》第一章所提到的包括以弗所在内的七个教会,都是在这期内建立(参林前16:19;西2:1;4:13)。
保罗在这期间写了《哥林多前书》(林前16:8)。
19:11-12
神叫保罗在以弗所彰显了“非常”的能力,甚至他身上的物件都可以治病。到后期,神却没有让保罗行同样的神迹;就是保罗的同工生病,神也没有让他用神迹医治(腓2:27;提前5:23;提后4:20)。可见神迹不是经常发生,也不是照着人的喜欢要有便有,而是照神的旨意施行。
“手巾”很可能是保罗工作时擦汗用的布,系在手腕上。“围裙”是编织羊毛时系在身前的皮质工作裙。
19:16
士基瓦的儿子们赶鬼只是故弄玄虚,实际上应该凭什么能力赶鬼,自己也不知道。士基瓦并非耶路撒冷的犹太人祭司长,可能是邪教中人,自封为大祭司。
19:19 “书”是写有咒语、符箓的草纸和皮卷;购者愿出高价,大概是因为相信这些符箓等等可以消灾、治病、赶鬼。
19:20 提摩太很可能后来从哥林多来以弗所参加工作。他现在和以拉都去马其顿收集捐助耶路撒冷教会的款项(参林前16:1-5)。
19:21
当时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城已经有信徒(参28:14-15),保罗很想去探望他们(罗1:11-13)。他去罗马的最终目的,是想往更远的西班牙去,以完成往“地极”见证基督的使命。西班牙(罗15:23“士班雅”)是罗马帝国极西的疆土。保罗的愿望得有主的允许(23:11)。可是他后来去罗马,经由一条他从来没计划过的道路,且是以囚犯的身份去的。
19:24 “龛”:放置偶像的匣子。
亚底米(Artemis)为以弗所的女神,不同于希腊与罗马神话中被叫做“戴安娜”(Diana)的亚底米女神。以弗所的亚底米是流行小亚细亚一带的“赐子观音”,胸前多乳,象征多产。传说以弗所的亚底米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35节)。
19:27
以弗所的亚底米庙为当日世界七大奇景之一,建于城外二公里处,长140公尺,阔70余公尺,全部用大理石造成。白色大理石柱凡120余,高达20公尺,据说可容五万人。
19:29
这座戏园现已掘出,甚大,估计可容二万五千观众。以弗所城遇到这件有关生死存亡的大事,满城的人都来这里聚集。本节所提的马其顿人该犹与20:4的特庇人该犹是否为不同的二人?从20:4所巴特以后依地域一对对排名的方法看,该犹与提摩太都是加拉太省特庇人,应该不是此处同名的马其顿人该犹。但也有人认为“特庇”(Derbe)应如某些希腊经文版本作“多庇鲁”(Doberius)是马其顿省的一城,故应为同一人。
亚里达古是帖撒罗尼迦人,后来陪同保罗上耶路撒冷(20:4)和罗马(27:2),并与他一同坐监(西4:10)。
19:30 “百姓”原文作deemos(民众),但从此处所记,实同暴众。保罗后来回忆此事有“在以弗所同野兽战斗”语(林前15:32),可见情形的混乱。
19:31 “亚西亚的几位首领”为亚西亚省各城的民间领袖,推举出来替奉罗马皇帝为神的运动筹办典礼或竞技。这批在以弗所城的人显然很支持保罗。
19:33
亚历山大在这里担当的角色不甚清楚,也不知道他是否就是保罗所说的“多多地害我”的铜匠亚历山大(提后4:14)。看来他是城中犹太人的领袖,要在会场上声明犹太人和基督徒间没有瓜葛。在希腊人心目中二者没有分别。
19:35
“城里的书记”是民众大会的主席,也是地方行政官,是罗马当局与地方间的联络官。他安抚众人的话可译为:“以弗所人哪,谁不知道以弗所城是大亚底米神庙和他从天上掉下来的像的看守者呢?”此像可能是块殒石,状似亚底米。书记希望用这话来反击保罗所说的“人手所作的不是神”。
19:39 “照常例聚集”指民众大会按照常规,每月召开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