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第四十八篇
第 48 篇
诗 48:2> 为何要称锡安山为大君王的城?
48:2 为什么锡安山──耶路撒冷──是“大君王的城”呢?因为圣殿建在耶路撒冷,所以这座城就被看作神在世界上出现的中心。圣经将耶路撒冷描述为信徒在“末日”将要聚集的地方(参赛 2:2 ),和所有信徒的属灵之家。届时神要与他们同住(参启 21:2-3 )。
诗 48:8> 这城是指当时的耶路撒冷,还是将来的耶路撒冷?
48:8 自此诗写作以来,耶路撒冷已经数次被毁,所以“神必坚立这城,直到永远,”可能是指预言中的新耶路撒冷,神将在其中审判万族并与我们众信徒同在(参启 21 )。
诗 48:11> 因为有神的公义,他们欢喜快乐;我,也可以欢喜快乐的……
48:11 犹大是以色列最大的支派。他们在耶路撒冷所在的迦南南部定居(参书 15:1-12 )。大卫是犹大人,他定都耶路撒冷,作为国家的敬拜中心。耶稣也是犹大的后裔。诗人是在说,神把公义带到地上的那一天终会来临,神的百姓要得到应得的尊重。
诗 48:12-13> 他们在争战后总会检讨,赞美神的保护;我们在跨过难关后,又是怎样的呢?
48:12-13 敌军围攻耶路撒冷失败后,人们就在城中转一圈,检查防务和赞美神的保护,这对他们是很重要的。在大欢乐或在神领我们渡过试炼之后,我们应该检查我们的防务,确保根基稳固:看看对神的信心,对神话语的了解,同信徒肢体的交通和祷告是否牢固(参弗 2:20-22 )。我们应该为神对我们的保护而赞美神。
诗 48:14> 谁是我引路的向导?我愿意什么作我生命的地图与航标?
48:14 当我们难以作决定的时候,我们就要恳切祷告求神的指引。我们所需要的是引导和一个向导。这引导是一张地图,上面给了我们地形、方向;那向导要对道路了如指掌,且一直陪伴我们,使我们能够正确地使用地图。圣经就像张地图,圣灵就是那一直伴随着我们的向导。当我们在生活中奋斗的时候,请使用这张地图和这位向导吧。──《灵修版圣经注释》
诗篇第四十八篇
锡安之荣美(四十八 1 ~ 14 )
这篇诗是描述神奇妙地保守圣城的荣耀,并颂扬耶和华的权力与尊荣。因神在其中,祂必以慈爱、公义看顾这城。虽然众王齐集,众军联盟围困这城(参代下二十 1 ~ 7 );然而,当他们看见神的力量时,便都丧胆、混乱,狼狈逃跑。他们的计谋像约沙法的船只在以旬.迦别一样全被破坏(参王上二十二 48 )。属主的人,因有主同在,又有圣灵的能力,那恶者便对他无可奈何(参雅四 7 )。
.大君王的城( 1 ~ 3 )
神在这城的圣山上受赞美( 1 )。锡安山居高华美,位于城北,为全地所喜悦( 2 )。
.敌人受惊逃跑( 4 ~ 8 )
当众王会合,经过圣城( 4 ),由于圣城使他们望而生惧,他们便急忙逃跑( 5 ),并且战兢疼痛( 6 )。神又用“东风”(即破坏的力量)打破“他施的船”(即商船)。
.忆述神恩( 9 ~ 14 )
神的慈爱和公义( 9 ~ 10 )都是其子民所想念和赞美的,神的判断更使他们喜乐( 11 ),神并要引领他们( 14 ,“直到死时”在七十士译本中作“直到永远”)。
思想 当与主同行时,你有何领受? ──《新旧约辅读》
诗  ; 篇
诗篇 第四十八篇 注释
48:1-14 这是一篇锡安之歌
透过称颂耶路撒冷来赞美神。
1-7 诗人称颂神保护那高耸壮丽的锡安
由於锡安有神坐阵,诸王前来进攻时,都惊惶失措,慌张逃跑。因此
锡安安然无恙,没有任何损伤,而居住在锡安的耶和华应受赞颂。
2
可作「 的圣山高耸壮丽,是普世的喜乐;锡安山位於极北,
是大君王的城邑。」
7
「他施的船只」:指横渡地中海的远航船只。
「你用东风 ......
船只」:象徵神的能力不受空间限制。
8-11 诗人为退敌赞美神
9
「想念你的慈爱」:可能指用戏剧化的表演来表彰神保护耶路
撒冷的经过。
12-14 诗人邀请听众一同环绕锡安
这样,他们可以亲身体验神如何保护了锡安。并能把这伟大事迹告
诉後代。
13
「外郭」:城墙最外的一层,或是城堡周围的防御土墙。
思想问题(第 47, 48篇)
1 四十七篇呼吁万民来歌颂神,因为神是至高者、全地的君王( 2
)。
今日世人多藐视神,你想谁应向世人作见证,高举神呢?
参彼前 2:9。
2 47:7下对今日教会的敬拜有何启迪?
3 锡安城的荣美是基於什麽?
今日教会又有什麽荣美?参弗 2:19-22;
林前3:16-17; 12:27。
4 诗人想到神保护锡安,便发出 48:10的宣告。
诗篇第四十八篇
上帝的城(四十八 1-14 )
在诗篇四十七篇,我们遇到将神学戏剧化的情形,它用作教导会众有关上帝的本质。诗篇四十八篇也是寻求教导百姓,使他们唱出有关上帝的城锡安的‘神学’意义。
耶路撒冷的神学 。要达到这目的,作者用他的时代思想方法来开始,这是明智的方法。环绕耶路撒冷的国家,都相信有一座威严的山坐落在北方的远处。它是一座神圣的山,高度深入云层直到诸天,直至神灵的居处,他们住在深蓝天空的上面。然而诗人将这普遍为人所接受的图画,应用在那细小的山顶上,它只有二千六百二十尺高。耶路撒冷便是座在它之上。诗人所作的,正好是将这细小的山神学化。他称耶路撒冷为 我们上帝的城 ,因此,它是圣城,特别是从东面来看,在它的峭壁顶上 居高华美 。然而,在诗篇中,这城本身不但美丽,而且以色列民视为与 北面 \cs8 那山同等的,在世上最高的山(赛二 2 )。那是神学,不是地理科学!人们在地极之处可以看到它(再次是神学!)但是它本身并没有价值。它美丽和高耸,只因它是 大君王的城 ,这城的 神学 意义很清楚在第三节显明出来。正如教宗约翰保禄在探访了耶路撒冷时说:‘这城不是属于任何一个国家,而是属于上帝。’(比较诗四十六 4-5 )
在城的东北角,那处较为突出,事实上是最高之处,称为锡安山。锡安的意义曾经过几个世纪的衍增和发展。(甲)锡安是圣殿和皇宫所在地,即是说,在其上,可找到政府和神圣崇拜两者的座位。(乙)后来,锡安成为以色列百姓一种诗体的名字。(丙)更后期,他们被巴比伦侵略者在主前五八七年赶离耶路撒冷后,锡安甚至成为了以色列全地的神学名称。(丁)在基督徒中间,锡安这个名字被用作指上帝的全部子民。(戊)有些时候,这个名字被用作指那细小地方教会的建筑物,是人每个主日前往的地方。(已)然而在教会的礼仪中,锡安甚至被用作指天堂上的城市。
更多的神学 ── 一个理想的盼望 。第四至八节是一首描述主将要来临的日子的诗。像诗篇二篇二节一样,这里众王乃代表那些在世界中的罪恶势力,他们敌挡上帝救赎的宇宙计划,祂的居所是在锡安山上。然后,在这幅图画中,我们得悉 那些 君王,当靠近这城时,有极度痛苦的发现,上帝不只是一位地域的神灵。祂是 主 ,可畏、全能,控制风和浪。东风事实上是上帝的呼吸,它来自异教徒仰望敬拜太阳上升的方向。人在海洋中的商业,上帝可以将它动摇,甚至是那些巨大的 他施的船只 ,或是百年前人称为‘大西洋巨航’;然而,祂甚至对那些继续在永恒的城进行商业交易所作的也是一样!(比较可十一 15 )
加上音乐名词 细拉 ,提醒我们在开始新的一幕戏剧前,停顿一下。
第九至十一节, 将锡安神学化 。我们的旁白员说,那便好了,现在当我们在圣殿中一同敬拜时,你们有否想及美丽的锡安山代表 什么意思呢?事实上,主阿,它的永恒乃是你永恒立约的爱,你的 hesed 的象征。我们曾看过它对现在( 1-3 节),和它对将来的意义( 4-8 节),现在我们必须想及它永恒的重要性。无论你用什么名字将它显明,人都能听到你的赞美,直至地极,你的 右手 ,就是为你作事的手,充满了拯救的爱(而不是标准修订本的胜利)。无怪乎锡安山,与它的‘女子’(译者注:看中文和合本第十一节注脚),耶路撒冷的市郊和犹大的村落,应当快乐,因为上帝胜利的爱从锡安发出,直至永远。
望 她 !围绕她而行!惊奇的凝望 她的城塔和城墙!进去和望她内中的城堡!为什么呢?只为看一座美丽的城?不是!乃是帮助你们能告诉你们的儿女,这城是上帝的!它是世界上唯一的地方,宇宙的创造者拣选作‘蕴藏’祂的目的于砖瓦间。但是,当然我们看到‘锡安’也可以解释作‘上帝的子民’。这神学思想引领新约圣经的认信,‘道成肉身……我们也见过祂的荣光’,正如那些朝圣者看见它一样,就是当他们一同步过那些古旧的城墙时,上帝定意在历史中那时期给他们看见的。
最后的一节有两项认信:
(一)上帝是完全谦卑的倒空自己的上帝,因而只能在一个地方,透过一个民族,才能找到祂。
(二)祂倒空自己,因而祂可以下来与祂的百姓在一起,引导他们,直至永远。这两点是以这几个字作为结束:‘祂必作我们引路的,经过死亡。’标准修订本翻译时,删去‘直到死时’这几个字,因为七十士译本翻译它们时是重复用了‘直至永恒’。一些学者假设 al muth (经过死亡)应该是 ad muth (直到死亡)。但为什么我们要改变原文呢?让它如此吧!──《每日研经丛书》
马唐纳注释 诗 篇
第四十八篇他们看见什麽?
一个外来的入侵者来到耶路撒冷的城门。在城里,百姓以为他们必须忍受长期被围攻的痛苦。从人的角度看,他们是凶多吉少了。跟着,耶和华行了一个神蹟。敌人看见一些东西,就变得异常的恐慌。他们在惊惶中撤退。耶路撒冷因而免受破坏,百姓纷纷向神献上赞美。诗篇第四十八篇捕捉那时刻的一些狂喜之情。
四八 1,2 耶和华本为大,祂的伟大不能用言语来表达。祂大有能力,大有知识, 大有荣耀,大有恩典。祂的爱是大的,祂的怜悯和慈悲也是大的。祂大有智慧和知识。祂的判断,何其难测,祂的道路,何其难寻。
由於神本为大,所以祂该受大赞美。祂配受赞美,因为祂是伟大的创造者,是宇宙伟大的维持者,是伟大的先知、伟大的大祭司,是万王之王,是伟大的救赎者,以及其子民伟大的拯救者。在诗篇第四十八篇,我们特别看到祂作为圣城和圣民之救主和保护者的伟大。
百姓同时谈及神和神的城。他们把圣城与住在圣殿之圣所里的神相提并论。对他们来说,耶路撒冷是世上最美丽的城市,坐落於祂的圣山之巅。象镶在冠冕上的宝石一样,她居高而华美里——是全地所喜悦的珍宝。
耶路撒冷有时被称为锡安山(因城内其中一座山丘而得名)。她被形容为“位处遥远的北方”或“在北面”。诺克斯译本和曾连乐译本都把这短语翻译成“真正的地极”。在上古时代神子民的眼中,耶路撒冷确实这样;她是磁性吸引力的中心,神子民受耶路撒冷强力的吸引,以她为世上宗教、政治和文化的首都。耶路撒冷也是大君王的城,将来主耶稣基督返回地上作万王之王的时候,要以这里为首都。
四八 3 在城墙里面,神自己显为可靠的防卫者。每个人都知道,当耶路撒冷危在旦夕的时候,神怎样奇妙地把她拯救了。以下就是事件发生的经过:
四八 4 敌方军队已集中在城外。他们摆好阵势,用难以抵御的队形,准备进攻。从军事上看,耶路撒冷已难望能抵御这样强大的军力。
四八 5 那时,攻击者看见了一些东西,使他们惊惶丧胆。他们看见了什麽呢?
是否如经文所指出的,他们看见了耶路撒冷城呢?似乎单单看见这样细小的一个城,不足以使训练有素的军人丧胆。
可能那分隔他们,和看不见的世界之间的幕幔被挪开了,他们看见一队天军在半空中保卫耶路撒冷。还是满山有火车火马围绕着?(参看王下六 17 )还是他们看见耶和华的使者——主耶稣基督道成肉身之前一种显现的形象?(参看赛三七 36 )
四八 6,7 其实,我们不知道。但无论那是什麽,也必定是大自然里一种恐怖的幻影,致使大胆的战士也勇气尽失。这景象使他们大为惊慌。军营中产生了大混乱。他们急忙撤退,一路上还战抖不已。他们的痛苦比得上产难的妇人。侵略者中间的混乱就好象远洋航行的舰队受暴风雨的打击一样。
四八 8 城中的民极其兴奋。看来是即将来临的灾难,已经变成奇妙的胜利。他们过去常常听见神是耶路撒冷的建立者和防卫者;现在已经亲眼看见了。“我们已经证实长久以来所听闻的——神坚立这城,直到永远。”(诺克斯译本)
四八 9 ~ 11 因此他们热烈地赞美神。他们带着感恩祭上圣殿的时候,有充分的理由去默想主的慈爱。他们思想到神的名无论在地上的任何地方被人认识,祂在那里都受到赞美,称祂为右手满了公义之胜利者。他们呼吁耶路撒冷庆祝,并呼吁犹大较小的城邑,应当快乐。
四八 12 ~ 14 他们周游耶路撒冷,作胜利後的旅程。他们彼此鼓励去数点城楼的数目(每一座都仍在那里),细看外郭(一切都完整无缺),并四围察看现已被废弃的宫殿(并没有破损,象敌人到来之前一样)。这个是流传给他们儿女和儿孙後代的奇妙故事——神怎样以超自然的方法保守耶路撒冷,免受最轻微的损害!他们要教导後代说,这位行奇事的神“永永远远为我们的神;他必作我们引路的,直到死时。”
诗 篇 48:1
我 们 神 的 城:我 们 的 神、 大 君 王 (2 节 ) 的 城 就 是 耶 路 撒 冷 ( 太 5:35) 。
它 要 被 坚 立, “直 到 永 远” (8 节 ) 。
神 在 旧 约 中 所 创 始 的 事, 他 必 在 末 后 的 新 耶 路 撒 冷 成 全 ( 启 21:10~22:5 ; 参 “耶 路 撒 冷 城” 一 文 ) 。
48:14
作 我 们 引 路 的, 直 到 死 时:主 应 许 要 照 着 他 的 信 实, 尽心 尽 力、 恒 久 如 一 地 引 领 我 们 信 徒 度 过 此 生、
历 经 死 亡、 步 入 我 们 永 恒 的 天 家, 与 他 永 远 在 一 起 ( 约 14:1~3 ;帖 前 4:17 ;启 21:3 ;
参 腓 1:21 注;参 “死” 一 文 ) 。
诗篇 注释
第四十八篇 这是我们的神!
蒙释放,得拯救之后欢欣雀跃,这个兴高采烈的主题仍然在诗篇中继续,所不同的是四十六篇集中提到威胁解除,而四十七篇则说到神因着祂的恩典美意,摧毁了仇敌的权势。现在来到第四十八篇,诗人歌颂圣城坚固无损,能在危险之中安渡难关( 12 、 13 节)。
A 1 ( 1-2 节) 伟大的神和祂喜乐的城邑
B 1
(3-7 节 ) 神的伟大──显于祂的作为
B 2 ( 8-10 节) 神的伟大──从经历中体会
A 2 ( 11-14 节) 喜乐的城邑有大神居住其中
本篇明显特为节日的庆典而写成,以戏剧形式在殿中献唱(参 9 节),不过我们也必定会感受到众王溃败的经过,而且历历在目( 3-7 节),诗人说出「所看见」( 8 节)的事,也请人同来察看这受上天保护的城邑( 12 、 13 节)。这首诗歌追述昔日的危险,现在又如何蒙了拯救,这种种的体验,于今天住在真锡安的读者毫不陌生(来十 22 ),我们不时会同样经历前人的苦困与危难,也同样经历那永远同在的神就在身边。
第 1-2 节 伟大的神和祂喜乐的城邑 这里不是说「住在我们神的坚固城中,住在他的圣山上,我们何等有福!」,诗人乃是说,「神在祂的『城』中,在祂的『山』上,祂实在是『大君王』!」「他的圣山」:祂住在圣洁中。「全地」:亚伯拉罕应许的应验(四十七 9 )必使全地喜乐。「北面」:原文是 "Zaphon" ,即巴力的居所。全句直译:「锡安山是 Zaphon 的最高山峰」,言下之意,耶和华压住别的假神,而锡安正是神唯一的居所。
第 3-7 节 神伟大的作为 神的居所确定和保护随之而来( 3 节),这是一个证据:诗人以战兢疼痛来形容众王的败亡( 4-5 节),又加以飓风的景象。第 3 节「避难所」:至隐密的地方(四十六 7 )。第 4 节「众王」(二 2 ):形象化地刻划不断压迫、敌视神子民的势力,而这里更首先指西拿基立(赛十 8 )的多国联军。第 5 节「惊奇丧胆」:表示诧异惊惶,因害怕而逃跑。第 6-7 节形容心中的感受,随后是一股外来的力量。「他施的船只」:能远渡公海,这些交通工具是昔日人类最伟大的海上发明,但是神的风一吹动,它们便归无于有。
第 8-10 节 经历神的伟大 比较「他们见了」( 5 节)并「所看见的」( 8 节):同一的看见,却有不同的反应!他们因看见而震惊;我们因看见而认识神是我们的保障。第 9 节「我们 …… 想念」:也可以译作「我们刻划描绘」(如同在戏剧中的表演),然而「在脑海中构思图画」和「凝神默想」的解释也有不少例证(五十 21 ;参赛十 7 )。第 10 节「手」象征拟人化的行动。「公义」:在神眼中凡祂看为对的事。
第 11-14 节 喜乐的城邑与城中伟大的神 这篇诗篇有非常戏剧性的结束:提到这城喜乐并得坚固( 11-15 节),但接下去便不再提到城──城是神引导祂百姓的见证( 14 节)。第 11 节「判断」:神断定何者为对。第 14 节「直到死时」是强烈表明神的永恒不变,祂必不离弃我们,而且不仅今日救我们脱离凶恶,甚至一天要救我们脱离死亡。
诗篇第四十八篇
第四十八篇 神的城
本篇与第四十六篇相同之处甚多,其气氛皆为经历一次大拯救之后的欢欣。同样,无论当时写作的背景为何,我们发现本诗的背景亦不限于犹大的山丘。锡安不只是地方的首府;她的争战与全地有关,又扩及时间的极限。“天上耶路撒冷”的模样──城墙高大、根基“永远长存”,在此已约略可见。
王住在宫中(四十八 1 ~ 3 )
若这是歌颂“锡安之诗”,原因无他,只因为 大君王 在那里掌权,正如我们的主在引用第 2 节时所指出的(太五 35 )。本诗描述的是,这城未来的光景,那时“万民都要流归这山”(赛二 2 以下);而现在它则尚未 为全地所喜悦 。因着有效地运用了一句话,本诗将地上的锡安城以属天的言辞来描绘──神是那天城居民的王;亦即,将此城认作 在远远的北面 ( 2 节)。(从地理上而言,我们很容易用这种方式提到罗马或伦敦!)这是传统表达神宝座的方式,以色列和周围国家皆如此用 230 ,在以赛亚书十四 13 ,它与“天”意义相同。
3. 但锡安还在地上,在历史中。它需要堡垒( 城堡 , 12 、 13 节用了平行字汇,因此可肯定此译法;这里并非指装饰精美的“宫殿”),虽然是神在看守;她也可忆起从前发生过的危机,那时神曾显出祂的能力(参, JB “神曾显明是她的碉堡”)。这里融合了现世的谨慎与神迹的帮助,与教会的经验吻合。
众王的失败(四十八 4 ~ 8 )
众王 ( 4 节)是复数, 他施的船只 ( 7 节),即海上航行的大船,此处的争战似乎远大于旧约所记,耶路撒冷受过的任何攻击 231 。其景象比较像第二篇全地的背叛,不过也可能当初是指亚述大军,他们的军长“都是王”(赛十 8 ),这是克巴确克等人的看法;神曾应许要“打折”这民族(赛十四 24 ),该动词与此处的 打破 相同。这里一举扫荡的用语,让人大大庆贺“耶和华之战”的胜利,并且预期终局的来到。教会可以唱此诗篇,一方面思想福音的得胜,一方面期待敌人最后的溃败。以西结书二十七 26 是第 7 节的回声,在那里 东风 使载满财宝的推罗船只沉没;而在启示录中,这又成为世界末日的象征(参,如:启十八 17 以下,及结二十七 29 以下)。
8. 先 听见 后 看见 的顺序,在圣经中常出现,所强调的是相信,因为信心是依据见证而来(罗十 17 ),即使后来才能看见证明,信心也不动摇。只凭听见的困难,在四十四 1 及 9 节以下,有剀切的陈述;后来的“看见”,或许会像这里令人兴奋不已,也可能令人震撼不已,如约伯记四十二 5 、 6 ;约翰福音二十 28 、 29 ;不过也许这两种情绪总不免会同时并生。
赞美的大合唱(四十八 9 ~ 11 )
译为 我们已想到 (和合: 我们……想念 )的动词,基本意思是画成,或形成。古今许多译本大半认为,这纯粹发生于思想中(如:“思念”, JB ;“思考”,葛利纽),但 NEB 认为这里是指戏剧式的仪式,而译为“我们重演……”。这译法虽有可能,但出于臆测;若说以色列的敬拜不只是游行(见第 12 节以下),还有戏剧演出,这类证据皆不够直接,且模棱两可。见导论Ⅲ , 21 页以下。在圣殿中庆贺神大爱的作为,有例可循,如历代志下五 13 ;尼希米记八 13 ~ 18 ,而最主要的庆贺方式,则为唱诗篇及读经文。
10 、 11. 这个世界性的异象与第 2 节相符,并且讲得更明白,因为神的 名 代表祂的自我启示(参,出三十四 5 ~ 7 ,并见诗二十 1 的注释 ),而祂的 赞美 既是祂配得的名声,也是众人醒悟后对祂的回应。换言之,这里隐约提到向全世界的启示。由此看来,最后一句译为 胜利 (和合: 公义 ),嫌太狭隘,此字基本的意思是“公义”,所以是指与神本性有关的事,不只是从祂能力而来的事。 判断 ( 11 节)也类似,是讲祂美好的决定:若对恶人为惊恐,对受欺压者则是恩惠;参以赛亚书十一 4 ,四十二 4 。
犹大的女子 是指其城市与乡村,参,如:士师记一 27 的希伯来文。
巡视城堡(四十八 12 ~ 14 )
尼希米盖完城墙后,行奉献礼之时,使人员分成两队,在墙上反方向绕行(尼十二 31 以下、 38 以下)。在解围之后,绕行城堡,唱着这类诗篇,似乎也同样合宜;在某一种朝圣的庆典中亦然。不过,这种游行可能只是心思中的图画(八十四 5 或许如此);我们无从判定。基督徒唱此诗篇时,不妨相对思想教会的城堡营楼,因这团体是不能败坏的,就像一所坚垒(弗二 20 ~ 22 ;启二十一 10 以下),然而她又是易受伤害、不设防的,好像一群羊一般(徒二十 29 )。
13b 、 14. 然而本诗称赞锡安的原因,只因它是神的居所。第 14 节的结论似乎与前文无关:我们预期看到这城最高的荣耀,但文中却毫无描述,只让我们见到神(“这就是神”, NEB )。其实唯有神是 我们的神 ;这关系是永远的,因为我们与祂所立的约,主要是祂制定的(创十七 2 、 8 )。这里用三个不同的字表达永恒性,而 RSV 对第三字的翻译:永远( ever ),是将希伯来文 `al-mu^t[ 232 稍作修改,这字的意思为“直到死去(“直到死时”, AV 、 RV 、和合本)。
230 参,巴力的撒风山( Mount Zaphon )(“北”), ANET 2 , p.136, c.27ff.
231 不过,沈船海中也许只是大军忽然覆灭的比喻。参,英语“沉没无踪”( sunk
without trace )的用法。
232 这里的子音如果合为一字,可以重加母音而成为 `o{la{mo^t[ ,“更多”,如七十士译本、武加大译本。另一种看法为,这是音乐指令,附加于本诗,或是介绍下一篇诗;参,诗篇第九篇的标题 ,或(假定有重复抄写之误)诗篇四十六篇。见导论Ⅵ . C.3 , 54 页(“调用女音”)。反对作“直到死时”解的主要理由为,诗人在论团体的事,而非个人的事;但单凭这一点并不足以下结论。 A. R. Johnson 辩称“死”可以指以色列国家的仇敌,因此他译为“神……是我们抵挡‘死’的首领”( Sacral Kingship in Ancient Israel )( University of Wales Press, 1955, 81 页)。然而其实只要指出,“直到死时”不过是持续不已最强烈的表达语,似乎已经够了。──《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 篇
诗篇第四十八篇
48篇
本篇也是一首锡安诗,和46篇一样以神的城锡安为颂赞的对象,间接赞美神。因为锡安因神而享荣耀。8节为本诗的主题经节。全诗分四段:首段讲锡安的荣美,为神的坚固堡寨(2-3节);次段讲敌人的进攻徒劳无功(4-7节);三段赞美神的奇妙拯救(9-11节);本段歌颂锡安有神保障,乃攻不破的城池(12-14节)。
48:3 耶路撒冷可以坚守,不是靠四周的防御工事,而是倚靠神。本节可译为“神在城的宫堡中,祂自己是城的堡寨”。
48:4 “一同经过”亦作“一同进军”。地上的众王聚集,联合向城进攻,见到大君王在城中,仓惶逃遁。
48:7 “他施的船只”为古代地中海上的大船队(看王上10:22及注)。“东风”大概指强烈的大风,极具破坏力;此处指敌对神的力量在神的大能前望风披靡。
48:9 本节至11节为在殿中敬拜的人,满怀喜乐,默想神大能的拯救,和祂对选民坚定不移的爱。
48:12-13 众人在殿中思想锡安城的坚固。“城楼”、“外郭”、“宫殿”之所以有力量能固守,乃因神的同在。“宫殿”亦作“宫堡”,是宫殿中设防的部分。
48:14 “直到死时”即“永远”之意。神如牧人,引领我们直到永远。